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

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
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

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

——为纪念牟先生忌辰十周年而作

罗义俊

[摘要]第三期儒学一概念,原为“儒学之第三期”,首见于抗战胜利后牟宗三先生起草的《鹅湖书院缘起》,产生于当年鹅湖儒者群体之文化意识文化反省。这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牟先生将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定性为一场我们这个时代“担负圣人型范下大事业”的文化运动。由第三期儒学文化运动所要树立所依据的“道德的理想主义”之大纲维与时代之需要,牟先生提出道统、学统、政统三统并建说。此是牟先生为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确定的总使命、总方向与三大原则。[关键词]牟宗三第三期儒学(儒学第三期之发扬)道统学统政统

随着历史的往前推移,一切无根的飘风骤雨正在加速褪去,反而是经历近百年孤厄“四战”(1)的儒学——当代新儒学困顿履渐,如今已顽强自信地贞立于世,宣告着她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按三十年为一世的中国世代计算传统,当代新儒学的振起与发展,与当代新儒家三代人的苦心孤诣之挣扎努力是一体存在的。据个人长期读书归根复命、良知“洗心”(阳明《狱中诗·读易》有句云“洗心见微奥”)所甦现的儒者生命感和中国智慧,以及现实生存感,不期然而然地观知,其中尤以自觉效法朱舜水,蹈海决死的《中国文化宣言》联署四先生为中流砥柱。“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史记·游侠列传》语)其中,又以与唐君毅先生并称齐名的牟宗三先生,由于他比唐先生多住世近二十年等主客观因缘,贡献与影响最深刻,示范意义最清楚,最富,亦最不可取代。第三期儒学一概念之提出,与道统、学统、政统三统并建说,即是牟先生对当代新儒学之成立的一个总体性贡献。

一、中国儒学史的三种分期

与清末民初以正常或非常方式输入的各种主义不同,当代新儒学不是突兀而来的无根游魂,她植根于我数千年中华文化精血沃土,是中国儒学和中国文化在当代的血脉。因此,当代新儒学可以置入整个中国儒学史,而作一史学意义的阶段性发展之分判。“第三期儒学”此一概念,即是一关涉儒学发展的史学概念。

如何分判儒学史的发展阶段而给予一史学定位?在20世纪的百年学术史中,除出于政治意识形态需要或受其统制者须非常处理外,有两个值得重视的分判趋

向。一是趋向细分,此钱(穆)四宾先生之意见可为代表;二是粗分。此见于陈寅恪先生所论。

对中国儒学史的分期,1961年10月在香港新亚书院文化演讲会上,钱先生有一个专门的概述,大体以朝代为标识,细分为六期:①先秦自孔子至孟、荀为儒学之“创始期”;②两汉为“奠定期;”③魏晋南北朝为“扩大期”;④唐代为“转进期”;⑤宋元明为“综汇期”,以欧阳修至朱子为综汇之儒之学脉,以濂、洛、关理学为别出之儒学,陆、王又为理学之别出;⑥第六期清代仍为“儒学之综汇期与别出期”。并以为儒学演进六期以下必有新儒学之新途径。(2)陈先生于此虽无专说,但在他作于1931年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实际上视儒学发展为两大期:一是先秦儒学,二是“自秦以后,迄于今日”的“一大事因缘”,实际演变至“宋代新儒学”之产生的“新儒学”及其传衍。

陈、钱两氏都是纯正学者,其说不出于政治情识,自有其价值。有一点可以肯定,陈先生揭示出并确认“新儒家之旧途径”,是:在中外接触中,一方面对外来的学说无不尽量融贯吸收,一方面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而坚持夷夏之论。钱先生亦在他处提出如何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更充实为近百年之一大问题(3),并以和会融通与剖析辩驳齐头并进为民国后儒家的路数。(4)其原则与方向,尤其是陈先生所揭橥的夷夏之论,与以唐、牟、徐(复观)为中坚的当代新儒家正相同,亦即都抓住了儒家在近当代应有的对西方文化的反应与贞守文化本位论的学术综和意义。但若就儒学分期而论,则钱先生纯就学术演进而言,而且往细分,经学在东西汉还有明显的区别呢,其文化意义未显。陈先生的《审查报告》虽只是一报告,却是一份很重要的学术文件,其所见颇具经典性,老实说,在其发表后的七十余年间,中国学术界反反复复,但对秦以后学术演进的精神途径之观知,恐仍将回到这份《报告》上去;惜终究只是一份不遑阐论的审查报告。诚然,当代新儒家近承宋明新儒家,但陈先生将他们连为一个概念说,未免见同而掩异,而当代新儒家的文化意义亦不能全部朗现。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讨论牟宗三先生的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了。

牟先生的儒学三期说,与钱、陈之说并为中国儒学史的三种划分。

二、第三期儒学是“担负圣人型范下大事业”的文化运动

我无意否定哈佛杜维明教授在理论层面宣传推扬儒学和当代新儒学之功,用刘述先先生的话说,他在美国将儒学这个冷题目炒成了热题目;但大约由于他写过《儒学第三期的前景》之文以及广结善缘、活动广及海内外之故,知识界以为第三期儒学之概念出自彼手的习见,然此实属误传。“第三期儒学”之概念,确切地说,原为“儒学之第三期”或“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出自儒学的三期划分;

上世纪八十年代汤一介教授和笔者曾使用过这个概念,即指当代新儒家。(5)所谓儒学三期,即先秦孔孟荀至董仲舒为儒学的第一期,程朱陆王宋明儒为第二期,入民国后为第三期。此三期划分,首见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牟先生起草的《鹅湖书院缘起》。

虽然此概念只是在一章程式文件中提出,但联系当代新儒家其人其事的特殊背景,以及中国儒家和文化现代命运的大背景,则足以透射出十分重要的意义。抗战胜利以后,取宽泛的意义说,当代新儒家一二代人物相继聚集在东南(苏南、浙、贛),徐复观先生在南京办《学原》,钱穆先生在无锡,唐君毅先生先在南京后至无锡,牟先生在南京后至杭州,熊十力先生在杭州,《中国文化宣言》英文联署的谢幼伟先生亦在杭州,还有他们的学生弟子行,如姚汉源,付成纶在南京助牟先生编《历史与文化》,杨钧与熊、牟、谢先生同在浙江大学任教等等。他们常相往还,讨论问题,“都是江南旧相识”。儒学之三期划分是否是他们或他们中的某些人讨论的一个问题,我至今尚无直接证明文件,但据牟先生《历史与文化》和唐先生《理想与文化》合刊启事,以及合刊由江西铅山鹅湖书院发行之事实,以儒家思想为骨干来讲明中国各期学术之发展,当时确然是他们共同的宗趣。鹅湖书院重建的发起人为程兆熊先生,这个缘起就是程先生请牟先生起草的,唐先生亦曾到鹅湖书院住了一个暑假。又据当年与事者回忆,重建鹅湖书院,除了程、唐、牟先生实与其事外,钱先生、李源澄先生等也赞成。(6)因此,可以推定,即使诸先生对儒家三期说未必一致,但当其时儒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大时期大关头恐已成共识。虽然梁漱溟、熊十力先生等从文化思想和哲学上开始了后来被公认为当代新儒家的历程,虽然徐先生办《学思》而学界始有“(当代)新儒家”之指称一名之起,但公开给自身亮出“儒学之第三期”的旗帜和身份的,却是这份《缘起》。这是直面大时代,挺显道德主体的身份担当,它表明,当代新儒家群体对自身的自觉,对“实现儒学第三期之发扬”的自觉。牟先生渡海奔台之初,即在人文友会讲“儒家学术的第三期”,并发表《儒家学术的发展及其使命》为如何“实现儒学第三期之发扬”的专论。我过去在《当代新儒家的历程和地位问题》中,以抗战胜利后当代新儒家进入第二个历程,牟先生“儒学之第三期”概念之明确揭出与当代新儒家群体自觉崛起,即是一重大理由。(7) 再看大背景。长话短说,那就是自民初新文化运动反传统的物量精神积变而来,鼎革易帜,以儒家思想为骨干的中国历史文化遭遇“生死之实验”(8)的空前大患难。我们无须借助西方学者的观察,如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为儒家唱挽歌的结论,中国儒者以及尚能正眼的国人都能显而易见地看到以下政治和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事实:在这个空前的大患难中,中国历史文化失去了主体地位,儒家思想在自己民族的土壤连一席之地都保不住更遑论主导原则;而且,

中国文化的基础以传统私有制为保障的耕读社会被共产主义人民公社化,无休止的政治运动的思想改造和清算斗争以及父子夫妻互揭、师生朋友相纠,还有祭祀礼俗传统遭长期禁毁,直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焚书掘坟批孔反儒,一言之,“历史文化之断裂”(9)。而第三期儒学之一概念正是对应物量精神及转生之凝结化的数量精神,应对“历史文化之断裂”而起,牟先生就是从文化意义上来确定儒学第三期之形态和性质的。

仅仅从十九世纪象牙塔式哲学学科意义的理论眼光上去看儒学,看当代新儒学,看牟宗三,即使不是故意阉割或回避什么,也肯定是不完全不恰当的。儒学的本体不是一“说”的系统,而是一“教”的系统。《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循道之谓教。”此教既是确定人类实践终极方向的宗教之教,也是行道于人伦日用的教化人生移风易俗之教。罗素曾将哲学描绘为“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此是否暗示哲学原不应是单面向的可不论。但中国儒学确然不是单面向的,“学”与“教”即是儒学的双重性。(10)在被牟先生判定的历史大患难、大劫难中,当代新儒家是历史文化未能被剥夺或被悬隔孤离的鲜活生命,他们的现实感也是最强最有文化内涵。当代新儒家之学,牟先生之学,决不是圈在纯理论和假设的范围内的纯知性探求或沙龙哲学、课题哲学、会议哲学,不是空话题,而是知行一体、哲学与文化一体,更以孔孟的文化生命为根源。否则,就失了中国正史所设的“儒林”意义。(11)20世纪吾族吾民百年的时代问题就是一个文化问题,这原本就是当时聚集于东南的鹅湖儒家群体的共识,是他们常相往还讨论的中心。(12)儒学第三期概念之提出,直接产生于鹅湖儒者文化意识充沛激荡,对时代问题的文化反省。牟先生尝自言,自抗战军兴至蹈海入台,是他经久积蓄的文化意识和时代悲情最昂扬的时期,从事文化生命的反省,在此下五十年代乃全部发出。全部发出之主要结晶即《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三部外王学著作。而儒学第三期正是牟先生兴亡继绝“正面正大之文化意识”(13)所凝结勃出之一总持性概念,牟先生将如何“实现儒学第三期之发扬”的专论《儒家学术之发展及其使命》置为《道德的理想主义》首篇,人文友会讲习亦以“儒家学术的第三期”来为对治时代磨难的开宗明义,此当乃其内在缘故也。儒学第三期一概念,本质上是一个文化概念,或者说是个历史文化的概念,与孔孟儒学一脉相承,就社会言,用牟先生的话说,其意义,乃欲“由理性之客观化而为历史文化以成天下也”(14);“学”的意义则为此一概念所函。

牟先生为第三期儒学规定的文化意义,从反面说,是对治时代,冲出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生死之实验”的严重关头,兴灭继绝,保住自己的历史文化;从正面说,为新时代之创建,返自文化上寻基础,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吾族吾民做

人立国的根据。以往的儒学,就学言,根本在担负普遍之原则;就历史文化言,在以“斯文”为自任;就吾族吾民言,是吾人根源的文化生命。此所以儒家传统为吾自家之根据。这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现时代儒学面对的已非先秦宋明儒的时代,在如何因应时代问题上,牟先生认为儒学的究竟义还须提炼与充实。因此,儒学又须以新姿态表现于历史。合而言之,乃有儒家第三期一概念之提出。明言之,要做到兴亡继绝和实现创造,“儒家必有第三期之发扬”;牟先生又说:“吾人今日遭遇此生死之实验,端视儒学之第三期发扬为如何。”此亦吾族以往两千年历史自身发展所必然逼迫而出现者也。(15)

按牟先生的规定,儒学第三期形态或姿态之内容有二个层面,一是纯学术,二即是历史文化;其担当也有学术使命和文化使命。此内容和担当即与上述文化意义相应。其领导观念就是“文化意识”之提高。(16)其领导原则就是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理想。(17)也就是说,如何实现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呢?就是在中西文化的激荡中,要本根源于孔孟之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理想之原则,来充实中国文化之内容,开出中国文化发展之途径。所谓提炼与充实,其方法与原则,则是将西方文化之特质之足以补吾族吾学之短者,吸纳融摄于中国文化之极高明中,而儒学亦将有世界性。如此,即能如孟子开辟“仁义内在”的价值领域,翻出理性生命、精神生命,对治战国“清一色的物质生命”尽量泛滥的时代问题,“才能克服劫难,扭转堕落。”(18)由是,我们完全可以了解并确认,牟先生提出的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就是一场“救人、救国,救文化”(19)的文化运动。

从文化意义、文化运动上给出的定位与定性,其实正是牟先生判分中国儒学发展为三期一以贯之的标准或依据。

在《儒家学术之发展及其使命》一文中,有一段关于儒学前二期形态的总括性文字:

第一期之形态,孔孟荀为典型之铸造时期,孔子以人格之实践与天合一而为大圣,

其功效则为汉帝国之建构。此则为积极的,丰富的,建设的,综合的。第二期形态则

为宋明儒之彰显绝对主体性时期,此则较为消极的,分解的,空灵的,其功效见于移

风易俗。(20)

于此,牟先生有一文化史的大体巡视和重在文化意义的诠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这二期儒学的形态内容与文化性质,并明其分期标准。

按牟先生的诠述,孔子通体是文化生命,满腔是文化理想,通体是德慧,为

后世立下了一个大型范。此后,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中,文化意识就是继承这个模型而前进。孟子首先继承这个模型。孔孟的文化意识皆沛然莫之能御。孔孟的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即是吾华族的文化生命文化理想。荀子能知而守孔子言道的立场,继承历史文化之典宪(礼义之统),亦有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孔孟荀立教本自人性人伦历史文化而为言,故必有人伦日用历史文化之义用,汉兴,太史公《史记》立孔子为“世家”,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尊孔子为“素王”,张公羊义,皆矫秦弊而示儒家为正统。其学术思想为当时之主流,故能于武帝时开“复古更化”一伟大的文化运动,而建造汉朝大帝国。中国历史由是定型,中国礼俗传统于焉形成。此所以牟先生说,第一期儒学之功效为汉帝国之建构。魏晋南北朝则是华族历史上文化生命文化理想最衰微的时期。唐代精神只是一“生命原则”,故韩愈翻不出一种文化运动。宋儒由深刻反省自觉,涌出理性,矫唐末五代之积弊,直探孔孟之心传(内圣之学),端本清源,振兴畅通华族之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卓然立人道之尊,开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运动。明儒继宋学而发展,益臻精致之境。至明亡,儒者的文化意识达于极点。(21)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牟先生之所以将先秦迄于今日之儒学分为三期,着眼点乃在“文化”;此“文化”不是指其内涵或可转出一文化意义,而在其能直接成立一文化运动。就在上引那段总括性文字下,牟先生有个括弧文字说明:“两形态皆就文化史言,不就学术内部问题言。又宋明儒及两时代之精神亦各不同,但此亦就文化史或学术史之时代使命言,故不及细论其中之差别。”事实上,若就学术内部之思想言,如第一期就可分为孔孟荀、《中庸》《易系》《乐记》《大学》以及董仲舒三阶段。而且,还可细分,如孔子的春秋期、孟荀的战国期。其实,即使按学术内部问题言,分也还是有个大体考虑,如钱先生亦只是将先秦至清分为六个时期。若见别而分则将不胜其分。远者先秦尚且儒分为八;近者更易见其别,如梁、熊、马与唐、牟、徐别就不少;我追随牟先生但具体的学术观点还有点别呢。此若以新冠其别,则可成新的N次方。学术问题也不只是见别,总还须识大,而文化问题尤须识大体。而且分期分段本身就是学术问题,也不能随意,总须有个客观的东西,或学界经久沿用的某种共识;当然也可以是主观的预设或观点,但此亦必具有某种客观性,如史学的、社会学的等学科客观性,以为标准、根据或基础。这标准、根据或基础自有个成立不成立的问题,但一旦成立,就有客观有效性,就不能拉掉。无须再铺开说,成立一大文化运动,牟先生这个儒学三期划分的标准、根据,无可置疑,绝对成立。因此,以牟先生这个文化标准与根据来划分儒学发展,三期说确实最妥贴。用牟先生的话来说,即上面说过的,儒学之第三期之发扬,乃为吾族历史自身发展遭遇严重关头所逼迫出现的。

因此,我不能赞同这样的说法:不必执着“第三期”的提法。可以把儒学史分成四、五、乃至更多的阶段,来讨论第五、第六或第九期发展的前景。分期是为了讨论方便起见而运用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定然的客观性。这个说法,将儒学发展细分与三分背后着眼于学术内部与着眼于文化性质的不同标准根据混淆不分,糊在一起说;此亦将不能显见甚至掩盖牟先生第三期儒学一概念的大文化意义,太轻松了。儒学发展三期说,这也不是执着的问题。要说执着,也是执着历史大患难中儒学应担负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使命。大义所在,不得不执。儒学分期亦必有其严肃正经的学术内涵。视之为讨论方便起见而运用的权宜之计,亦不妥。总之,我担心,这一说法可以开学术相对主义、取消主义,开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异化、沙龙化、象牙塔化之门。

第三期儒学之概念是与他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使命连在一起的。这个文化意义和时代使命拉不掉,也不能拉掉。第三期儒学不仅其学术内容有其客观有效性,今天中国哲学界或多或少流行着“牟宗三语言”(22),就是一个说明;亦将如同前二期儒学文化运动有其文化有效性或实践有效性。亦正是顺着前二期儒学文化运动的文化性质及其文化功效的意义,牟先生将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定性为一“担负圣人型范下大事业”(23)的文化运动。牟先生说:我们可以郑成功为线索,直须上承明末诸大儒之文化意识,将我们的生命通于孔孟以来之文化生命之大流中,立定我们的脚跟,涌发我们的理想,以对治时代问题。这个文化生命理想之大流就是我们今日排除劫难救国建国的最坚强不拔的原则,再度使我们的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合一,使宋明儒者所彰著的本源再开出来而重为一构造的综合的形态。强调:“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运动所要担负者。”(24)

三、道统、学统、政统一并建是第三期儒学的总方向、总使命

理想的内容是“观念”。牟先生“从根本处想,从源头处想,即是从深处悟,从大处觉”(25),发大愿,立大信,而提出儒学第三期之发扬,以为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文化运动。这个根本处、源头处、深处、大处,就是宋明儒所彰著的本源:孔孟之文化生命与德慧生命所印证的“怵惕恻隐之仁”。此“仁”是儒家内圣外王本末一贯的中心观念。此一观念,由己在内,落在吾人主体上说,“由吾人当下反归于己之主体以亲证此怵惕恻隐之仁,此即价值之根源,亦即理想之根源。”大愿由此发,大信由此立。牟先生直就此义而曰“道德的理想主义”。(26)“在中国文化危疑的时代”(27)里,由此本源得立正视人性尊严的人性论,由践仁而兴灭继绝有家国天下、历史文化的重新肯定,并彻底照察与对治时代之庸俗干枯、愚贱邪辟、丧心病狂,吾人亦赖此站定脚跟、建立自己。这是牟先生为这个时代树立的大本大源、大宗骨、大纲维,此亦不仅是儒学第三期发扬所要

树立所要极成而且是所要依据的大纲维。上述第三期儒学以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理想为领导原则,根源上说也就是此怵惕恻隐之仁为领导原则为中心观念;要将此本源再开辟出来、此大纲维树立起来,同时也就是以此本源为依据为大纲维。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亦正据此而成立。

依牟先生之见,此大纲维函摄而融贯了三统并建说:

一、道统之肯定,此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

二、学统之开出,此即转出“知性主体”以融纳希腊传统,开出学术之独立性。

三、政统之继续,此即由认识政体之发展而肯定民主政治为必然。(28)

此三统说别于公羊家的三统(存三王之统)说,我称之为新三统说。

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或者说牟先生对20世纪文化问题的反省,以破与立的两个面向展开。综视牟先生的三部外王学著作及相关的《时代与感受》、《生命的学问》等,所谓破,即是破这个时代的症结,破这个时代之所以危疑与磨难的本质,破中国历史道路遭受最大的歪曲或委曲。兹事体大,今不论,仅论立。道统、学统、政统三统之说,即是牟先生的正面建立。三统说,其义通古及今,涵盖民族国家人生社会,是第三期儒学文化运动的总体性内容,是“开出中国文化发展之途径,充实中国文化生命之内容”的基本纲领。

三统之说,除散论外,牟先生另各有专门深辟阐发,政统说可见于《政道与治道》,学统说可参见《认识心之批判》、《现象与物自身》。故这里仅略述其大意大义。牟先生有时以学、政、道为序而说,今以行文需要亦如此序。

与学统、政统、道统相应的内容是科学知识、民主政治、道德宗教。需要先说明的是,于学统之义,依牟先生的一贯阐述,须先别今日所要开出的学统与传统学统之不同。以往儒者之学,指六经之学、仁义礼乐之学,其统乃内圣之统绪,亦可说是“为道之学”之统绪。今日所需之学统,则为“知识之学”之统绪,科学哲学俱在内而科学可为之代表。政统即政治形态之统绪。民主政治则是由贵族政治、君主政治发展而来必有之更高级的政治形态,其中含有人权、自由、义务等主要概念。科学知识与民主政治为中国文化所缺。牟先生认为,圣贤之教,儒者之学,由周公之制作,孔孟之树立,宋明儒等之继承阐发,在中华民族的进展中已尽其责任,只是在发展中没有开出科学与民主政治来。(29)科学之所以未能开出,就是因为“知识之学”未能从“为道之学”中解放独立出来。牟先生指述,在内圣之学中,“智”始终停在“直觉形态”中,而未能转出“知性形态”。“知性”也就是智的“理解状态”,逻辑数学由此出,科学亦连带形成。此则正是希腊的传统、西方文化之长。此就存在言,即“道德实践的主体”未转出一“认

识的主体”。民主政治之未能开出,亦同此理,未能转出一“政治的主体”。

牟先生认为,在整个人生内,整个人文世界内,科学、民主政治与道德宗教这三套,无一可少。(30)而且,亦是中国现代化所需要,为儒学第三期创造新局面所需要。这是因为,儒学在以往有极高之境地而无足以贯彻之者,在名数之学之不立。名数之学不立,则知识不建。“知识不建,则生命有窒死之虞,因而必蹈虚而漂荡。知识不广则无博厚之根基、构造之间架,因而亦不能支撑其高远。”而“在现实历史社会上,国家政制之建立,亦正与名数之学之地位与作用相类比。……国家政制不能建立,高明之道即不能客观实现于历史(按:即只表现为道德形式)。”(31)所以,牟先生于吸纳融摄西方文化,特重名数之学和表现于国家政制的民主政治(宪政),民主政治者国家政制之现代形态也。所以,所谓政统之继续,实即是开新外王。

所谓道统,牟先生认为,就是道德宗教这一套。在西方是基督教所代表。在中国以往历史彰显的就是这一套,即是以仁教为中心的道德政治的教化系统、礼乐型的教化系统。以前在此系统下,道统、政统、学统是一事。道统指内圣言,政统指外王言,学统则即是此内圣外王之学。今日观之,实应只名为“道统”。其内容以内圣之学为核心,此即为道德宗教之本义。外王一面应只限于日常生活的轨道而言之,此为道德宗教之末义。(32)政统一义须另开出,已见上述。

中国的道统连着孔子的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孔子的文化生命是凝结表现中国历史文化创造生命的客观化的生命,“通于历史文化的大流而客观化于其中,他的生命就是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历史文化的创造者的人物的生命之周流贯注。”这是一彻天彻地的文化生命,孔子“通过此‘客观化于文统的生命’而印证天道,而浑同于天,而与天地合德(生德),与日月合明。”但不同于归于神而孤独隔离的耶稣,孔子与千万人为伍,其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得表现其后的中国历史文化大流中。所以,牟先生说孔子“的宇宙悲情,他的客观的智仁勇,最为真实而彰著。”(33)亦所以,中国的道统之为吾族文化生命之大命脉,最为真实而彰著。儒家内圣外王一贯本末之学就是中国文化生命之命脉的大学问。中国的道统就是以仁教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大系统,也就是孔子的传统(34)。以仁教为中心也就是以“道德的理想主义”为大纲维。

民初以来一部分浮在上层的知识分子,抱干枯平面的科学一层论理智主义,轻薄孔孟,毁坏中国文化,牟先生指出实是他们以为整个人生只要有科学和民主政治这两套就可以了。(这只是表面,牟先生说他们当时提出科学与民主并不是内在地对于科学与民主本身有兴趣,而是借着以为否定中国文化之口号。(35)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不幸被牟先生所言中。此亦可见牟先生超越这个时代的深邃智慧。)就此,牟先生强调,科学并不能成为一个生活轨道。民主政治也只是政

治生活的轨道,而不是一切生活的轨道。而道德宗教,在其客观广度方面,有成为“日常生活的轨道”之意义;在其主观深度方面,有作为“文化创造之动力”的意义。(36)人类不可能脱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不能“无道”。就此即可言:在人类历史社会中,道德宗教与科学知识、民主政治虽均不可少,但层次更高,是本源意义的。即政治生活中“自由民主”的原则也要靠高于它的道德宗教的大系统来提携它、护卫它、贞住它。否则,就可能走向泛自由、泛民主或流失。

道统的意义与道德宗教的价值相应,牟先生于此给出三句话:“此为立国之本,日常生活轨道所由出,亦为文化创造之源。”(37)

20世纪否定中国文化的狂飙浊啸,从根源上说,也就是厌弃道德宗教,丢掉(中华)道统,毁掉(中华)道统。事实上,他们内心深处正是视宗教为迷信,视道德为迂腐,视道统为封建腐朽落后反动。丢掉道统,糟践道统,是自亡历史文化,故终于造成“历史文化之断裂”。这是罪孽,是吾族在这个时代的大悲剧。这就是拔人类的根,拔华族的根,拔立国的本,拔孔孟所开辟的人生宇宙之本源。牟先生给出的三句话,是对中华道统的根本肯定。此下,就历史文化之存续与儒学第三期运动所重的新时代“国家须建立”的意义而言。

这个肯定,正可对治这个时代罪孽;不肯定道统,亦不足以对治这个时代劫难的根本症结。此肯定乃牟先生由孔孟春秋大义儒者固有的夷夏之辨之文化意识而发的大愿悲愿。牟先生说,历史文化所以辨夷夏,“由历史文化之夷夏之辨最易转至民族国家之自觉建立。”(38)三统并建,正是吾“民族国家之自觉建立”的应有之义。其中学术独立、民主政治为现代化之义,道统为立国之本,亦即民族国家的文化合法性基础。这是因为根据春秋“兴灭继绝”的大义,“肯定民族国家的存在,即函不能亡人家的历史文化。”(39)亦即肯定历史文化与肯定民族国家是一事;而肯定民族历史文化,亦必肯定道统。道统者,夷夏之大防也。肯定道统即是继续道统,“即是中国文化生命之不断”(40),也就是“让孔孟之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归位”(41),亦即让中国文化复其本位,而不是让他人、让西方文化、让在中国文化里无根的东西来作主。此皆牟先生肯定道统为“立国之本”之根本意义也。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三统并建实即“担负圣人型范下大事业”而为之分解而提出者,乃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的总使命、总方向,亦是牟先生为第三期儒学建国创制目标确立的三大原则,尤以道统为根本的价值标准。

四、余论:没有理由拒绝牟宗三的智慧

最后,再补充几层意思。

第一,第三期儒学文化运动,牟先生认为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遭遇时代患难

所必须有的途径,所以他一再强调儒学“必须有第三期之发扬”(42),强调“道统必须继续”、“学统必须开出”、“政统必须认识”。(43)

第二,当提出儒学第三期发扬之时,在牟先生,只是一种期待,一种“向往”(44),认为它“尚未出现”(45)。这当然不是自谦之词。他老先生儒释道兼通,彻悟及身,境界高明,属于王弼所谓“圣人体无”一路,无所谓自谦不自谦的。所言当是当时其所见之实况与实感。因此,这个期待与向往可视为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的开始。至少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其标志即是前述抗战胜利后鹅湖儒者之群体之起。其前者,为之先驱、前奏;其后者,为之启动、继续。

第三,以儒学第三期或当代新儒学为一场文化运动,确为唐君毅、张君励、徐复观、牟宗三及谢幼伟诸先生之共识。他们曾公开共同表示或同意:“一真正的思想运动文化运动之形成,主要有赖于人与人之思想之自然的互相影响后,而各自发出类似的思想。”(46)这段文字见于《中国文化宣言》中,实是诸先生以此文化运动为己任的夫子自道。至于牟先生所说的三统并建之义,该《宣言》之四、五、七、八、九节中亦有相应阐述。因此,我们更加有理由将三统并建视为发动第三期儒学文化运动的诸儒贤之共同努力方向。

第四,按牟先生的观点,儒学之第三期发扬,在他身后仍须继续。诚如本文开头所言,儒学新儒学(研究)之局面已今非昔比,但这亦只是从现象上看。其中亦有种种复杂之情形,亦有种种不同之趣向,亦未必皆同于牟先生与诸儒贤所说之精神,未必皆合于孔孟之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理想。即言有所合(此亦不难),而行却实向悖者、离牟先生所定儒学第三期之文化意义相去甚远者恐亦不乏其人。或云,牟先生的时代有牟先生面对的问题,现时代不同了,问题自然就不同。言下之意,牟先生讲过的,似乎我们已不必再去重复讲了。若如此言,则孔孟之言亦不必重复,时下海峡两岸的儿童中小学生读经运动又何必开展?此且不论。就唐牟诸儒贤所启的思想文化运动亦殆矣!时间虽然已翻到21世纪,但20世纪牟先生所说的“文化生命之郁结”、“文化理想之背驰”(47)这个中国文化问题解决了吗?仅就三统而言,就一个也没有解决。三统说,连着历史文化言,就是中国文化生命之疏导畅通问题。其实21世纪的一些所谓新的严重问题,即如中国的台湾问题,还不是20世纪遗留下来的。而此,牟先生也早已讲过,在《时代与感受》一书中就有,我自己亦在香港靠背垄道牟府亲闻过他老先生对李登辉的批评。如上述今儒学新儒学研究的种种情形,亦可见即儒学亦仍存在着牟先生所说的端本清源的问题,尚须后人继续处理。

我们,尤是发愿讲儒学讲中国文化的,没有理由拒绝牟先生的智慧。路待人走,道须人显。牟先生当年所讲,都是大本大源大文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正须后起者继续讲,日讲日新。否则儒学慧命到梁先生就结束,到牟先生就结束,岂

非应了艾恺那句“最后的儒家”之谶言,应了列文森儒学已寿终正寝之悲语。所以牟先生在《道德的理想主义》修订版序中恳切地强调:“吾人所遭逢之时代问题仍是文化问题。此问题并非一讲过即完者,乃须继起者不断之理解与讲述,始能端正行动之方向。”牟先生似乎已看到了什么,我心常为之不安。兹引此言自勉自励,且并本文以为牟先生忌辰十周年之纪念。

乙酉正月十二稿毕

注:

(1)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1990年5版,页90。

(2) 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收入台版《中国学术通义》页67至96;

台版《新亚遗铎》页417至444。

(3)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北,正中书局,1951年台初版,页162。(4) 参见拙著《当代新儒学的历程和地位问题》,《评新儒家》代编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9。

(5) 参见拙著《第三期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上海《文汇报》,1988年8月2日。

(6) 参见拙著《近十余年当代新儒学的研究与所谓门户问题》,《儒学与当今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7) 有人说新儒家“历程”私称是“利用”该文“不少”“资料”;唯将当代新儒家第二代之历程之始移于中共建政后,与第一代新儒家以梁先生为孔子鸣不平始之以儒家人事划分标准(此已为学界之共识)既相牴牾,又不据中国传统以三十年为一世之常识,

(8)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修订6版,页2。(9) 同上,页231。

(10)参见拙著《儒学与儒教——读牟宗三先生〈中国哲学的特质〉》,日本,《中国研究》,1997年6月号。

(11)参见拙著《范仲淹与北宋前期儒学复兴——兼论儒学、道学、理学之概念》,程应镠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论史传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页201至202。

(12)参见同(4)。

(13)同(8),修订版序。

(14)同(4),页6。又,1991年12月赴港与会,在距新亚研究所不远佐敦道一家西餐厅,与李明辉兄陪侍牟先生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意当代新儒家

之为“新”儒家,主要是文化意义,不知是否?牟先生表示首肯后,还强调说:“什么老儒家,新儒家,儒就是儒!”

(15)同(8)。

(16)同上,页227。

(17)同上,页235。

(18)同上,页233。

(19)同(16)。

(20)同上,页11。

(21)同上,页1至2,9至11,229至240。

(22)冯耀明:《解构与重构》,《牟宗三先生与中国哲学之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页45。

(23)同(8),页232。

(24)同上,页240。

(25)同上,页3。

(26)同上,序,页5。

(27)牟宗三:《在中国文化危疑的时代》,台北,《联合报副刊》,1995年4月13日。

(28)同(26),页6。

(29)同(8),页258。

(30)同上,页259。

(31)同(25)。

(32)同上,页260。

(33)同上,页231。

(34)于此笔者已另撰文《中国道统:孔子的传统》,演讲于2004年10月上海第二届儒学研讨会。

(35)同(8),页253。

(36)同(30)。

(37)同(32)。

(38)同(20)。

(39)同(8),页241。

(40)同(32)。

(41)同(8),页238。

(42)同(8)。

(43)同(8),页260、261。

(44)同(20)。

(45)同(8),页5。

(46)见唐君毅《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附录,台北,三民书局,1989年6版,页126。

(47)同(8),页246。

编者的话:

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生命力深厚强韧,曾以其伟大创造和历史光辉,而于十八世纪前称美于欧洲。孔孟承接上古三代之文化创造,创建儒学,一脉相传,而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和基干。它印证天道,以天道人道互立,上而为朝廷政治吏治之主导,中而为学者之宗趣,下而为社会人伦日用之常道,成为维系中国文化命脉的大学问。唯自清末民初遭遇西方文化强冲横撞以来,中国文化系统渐澌灭,儒学湮没不彰。而中国文化所以不绝如缕者,则当代新儒家居功至伟,其第二代人物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又尤为其最。无论赞否,可以肯定,这里有很多值得21世纪的人们加以反思的问题。中国文化和儒学曾是吾华族生命之寄托与安顿所在,探究曾被弄得很模糊恍惚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和新儒家思想,自亦有它的意义。

因此,本刊特辟“中国文化与当代新儒学”专栏,为学人们提供一平等切磋讨论的平台。今年4月12日,是牟宗三先生逝世十周年之忌日。在当代新儒诸子中,牟先生是最具有世界性的哲学家之一,而他的实际学术活动时间又最长,影响亦最巨。因此,本栏特邀罗义俊先生主持,首先刊发罗义俊、颜炳罡、王新春、王兴国四位学人的相关文章,以为对这位从山东烟台栖霞农村走出来的当代新儒学大宗师之纪念。

(按此为烟台大学学报拟的编者的话)

又,附言:专栏若须刊牟先生的照片,可查找吴甿主编的相集《一代儒哲牟宗三》,香港经要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7月出版。估计颜炳罡处有。

汉代儒学的发展

汉代儒学的发展 2[2019全国卷Ⅱ,25,4分]西汉初期①,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②。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③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本题从西汉初期道、儒吸收其他学派思想切入,考查汉代儒学与政治形势的关系,凸显了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和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西汉初期,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采用以道家为主,吸收墨、阴阳等各家合理成分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严重威胁统治,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形成了新儒学,维护了封建统治,故答案为C项。王国势力强大是汉武帝改变统治思想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学术思想呈现材料中特征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材料现象并不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故B项排除。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 C 名师点拨董仲舒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有不同之处,董仲舒对君主既有维护,也有警告: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屈民而伸君”之意;他还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进一步强调君主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但是他又明确指出“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对专制君主进行权力限制。 3[2018全国卷Ⅱ,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②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①③④。(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本题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对历史人物的分类切入,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唯物史观①、时空观念②、史料实证③、历史解释④等学科核心素养。 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史学家的历史观受到主流思想的影响。从表格中上上、上中人物的分布看,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与发展者都居很高的等级,被称为圣人、仁人,而不符合仁政思想的暴君夏桀、商纣等级较低。同时也要看到,在汉代“重农抑商”的背景下,私商的代表子贡、范蠡被称为智人,受到肯定,说明班固对古今人物的评定有着多方面的考量。综合来看,班固将古今人物分为九等,改变了先秦时期将人物分为上(智人)、中(中人)、下(愚人)三品的做法,进一步细化了人品等级,这对汉末魏初出现的九品中正制(人分九品,随品授官)有着极大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人品思想的成熟。

(完整版)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我们的先人孟子和荀子曾分别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这两种说法可以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我们在看待这种问题是要用理性的看法去看待这种说法,没有人从一出生你就可以断定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看待一个人的善与恶只能从他以后的事迹或思想中所体会出来,而人的成长又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凭空去想象一个人的善与恶。 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报道一个小孩从出生就被丢在一个森林里与狼生活在一起,多少年以后,当这个小孩长大被找到时,他按年龄所说已经成人,但他不会说话,不会用人的方式去生活,更没有“同龄人”所具备的思想,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狼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这样你能说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吗?所以说一个人的善与恶不在于这个人的本身,没有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或者是一个恶人,而是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周围环境的状况。生物学上曾经提到:一个人或者动物的表现性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就算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恶人),但在环境的作用下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善人)。 所以我觉得并无善与恶的定义,一切的行为都是处于动物的本能。善与恶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人格素质。比如小婴儿捡起地上的玩具,听到大人的呼唤出于无知好奇交到大人手中,就会得到嘉奖和食物,小孩学到的这种行为是好的,别人也会评价这种行为是善的;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小孩捡到玩具时没有听到大人的呼唤,而是大玩具拿在自己的手中,别人会说这种行为是恶的,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遗传决定论,而不是多种因素据定论,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人类的善恶就是人性的善恶,因为有善所以产生了,两者是人性自身的彼此克服,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人性的演变过程,人类恶与善的斗争其实就是人性自身的斗争,我们没有必要去计较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演变是优胜劣汰的,无论善与恶只要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要被逐渐的淘汰,而剩下来的就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都是“好的”事物。善与恶只是一些先人的哲学思想,他们既没有必然的的错也没有绝对的错,他们提出这一观点是的环境是几千年前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而当今的社会环境绝对是和那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看到这些观点的不要去想着他的对与错,而是想着我们怎么想着去用辩证的观点去思考这一问题,进而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便让自己能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然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完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

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二、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性善论,这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是由儒家的孟子借由孔子“仁”的观念所提出的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人具有一种先天的善性。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通过流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善是人性的本质属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便是孟子的四端说,即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把善性看做了人先天所拥有的属性,需要后天的发展才能形成。那么,善性我们便可理解为是一种道德修养。孟子的性善论对于中华名族的影响便有好处也有坏处。孟子提倡要自觉地去提高个人的素质,这一点对于古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束缚,提高了当时的整体的社会素养,令当时的人都以成为君子为目的而努力地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很好的未来趋向,但在当今却行不通。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儒家的起源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 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二、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 【孟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除了曾参留下了《大学》之外,其他的大多未曾留下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收了一名弟子,此人便是日后被称作“亚圣”的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仁”的思想上,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 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 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 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班级 10汉语言2班 姓名乌珊珊 学号 成绩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摘要: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生哲学。他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着名的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论为核心,阐述了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思想,并于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探讨孟子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理想人格道德教育和谐社会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极大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其中“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也是对道德的正面肯定,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因此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它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涵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论人性的思想,是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的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1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他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人的心性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相互区别的主体意识。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4善之“端”或者善的原初形态是本就存在于人的本质中的,正是这种善端的存在,才构成了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殊性。否则,“人”与“禽兽”相互区别的界限便亦不复存在了。 “人皆有之”的善性,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扩而充之”,才能最终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1《孟子·滕文公上》 2《孟子·离娄下》 3《孟子·尽心上》 4《孟子·尽心上》

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复习题 1.“……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刑罚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向当朝统治者提出该主张的是 A.孟子 B.李斯 C.董仲舒 D.李贽 2.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4.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⑤“天下为主,君为客”()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5.下列选项内容和汉朝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新儒学有直接关系的是()A. “举贤良对策” B. “君权神授” C. “性善论” D. “克己复礼”6.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用政治统一保证了思想统一 B.用阴阳五行思想巩固统一 C.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8.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在于()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试卷第1页,总3页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 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荀子处在战 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看出了成王 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 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这些良知是先 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 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以严 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 现实情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 概念。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 是他的中坚术语。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 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 1、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 系。 3、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 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发展历程(总结作业) 一、创立——春秋时期 1、时代特征:奴隶社会走向瓦解。 2、代表人物: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地位:我国和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主张: (1)政治上: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意义:遏制暴政,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礼”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礼,具体指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尊卑有序的统治秩序。 德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教育上: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3)古代文化的整理:编订整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着作:后人弟子集成《论语》。 二、发展——战国时期 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2、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孟子: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含有早期民本思想与孔子儒学的关系: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

行了深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3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4百家争鸣出现的影响: 三、低潮——秦朝时期 1.背景 根本原因:确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巩固统一 直接原因: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2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3评价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 ②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四、主流——汉代儒学 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董仲舒。 主张: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③针对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 ④针对土地兼并——限田薄敛省役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汉代儒学

专题一第2节汉代儒学 【测试要求】 理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理解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知识梳理】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思想主张及评价: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 A.观点: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统一,就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B.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但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其它思想的自由发展。 (2)提出“”和“”。 A.观点: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天子无道,上天就会降灾于他。(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B.评价:神化并加强了君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要求君主爱护百姓。 (3)提出“”: A.观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社会伦理。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是个人品德。 B.评价:“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对其应持批判态度;“五常”中去除其中的封建成份,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和阴阳五行等学说而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实质是“外儒内法”。 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建立 1.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独尊的原因 (1)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迎合了汉武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改革。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改革。(2)政治:起用儒生参政,确立察举制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扩大了官员的队伍。 (3)教育:兴办和令各郡国建立学校,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3、影响: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摘要】: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自西周初年人性观念的萌发,直至今日,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从未中断过,并且还多次出现发展的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性问题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儒、道、墨、法等皆提出了自己对人性问题的看法。而儒家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孟荀二人对人性概念的界定,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以及修身之方法等的比较,来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从而对人性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字】: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斗争性同一性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而人性问题也在这不断的争论中向前发展,逐渐成熟。 一、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

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1]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2]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3]尽管孟子主

性善论

性善论 基本概念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内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做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性善论与性恶论 经思考后不难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弱肉强食——所谓欺负弱小而畏惧强者,并不算是恶,但若是放在人类社会,这就是恶了,所以可以说,人作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善和恶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类社会中有被普遍认同的心理和行为标准,这就价值观,或称为道德。抢夺,是违背道德的,是恶的;奉献,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这就是善和恶,善和恶体现出各种限制性,具有无常性,也就是说,善和恶并不是绝对的,而又如何能被视为人的绝对本性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由性善论和性恶论组成的人性论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人性论本质上就是人性观。 (三)“性善论”的特征

汉代的儒学

汉代的儒学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学生重视文化、尊崇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 【“焚书坑儒”批判】 这个题目讲述了“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影响及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它的批判四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一去不返,于是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以古讽今。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秦始皇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否定了先秦思想文化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文化进步的正常路径被阻断,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教材举了“孔壁中经”发现的故事证明秦代焚书确实使儒学的传播受到限制。 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焚书坑儒”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罢黜百家】 教材对汉武帝时代的政治、文化体制进行了描述,指出这一时期伴随着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特征是儒学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在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行了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策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教材对罢黜百家的文化政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太学的出现】 汉王朝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表现之一就是太学的创建。太学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创办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采用了公孙弘制定的具体方案。 教材接下来对太学建立后在汉代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描述,指出太学的兴立,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中家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向善论”延伸,《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理论内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强调一个“求”字。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

儒学发展阶段

[ 1 ]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潘策. 中国儒学史[M ]. 郑州:中州 古籍出版社, 1991 一、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儒学作为一种价值文化,其中渗透浓烈的政治文化元素。在中国历史的坐标上,它的命运也和中国政治有极大相关性。 按照与政治的关系,可把儒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孔孟的儒学,秦汉至明清的经学,民国以来的新儒学。这四个阶段的儒学有极为不同的特点,有十分明显的历史文化差别。在一定意义上,可将其分别视为原儒、真儒、后儒(假儒) [1 ] (P234) 、今儒等四种儒文化。下面对此做一简单说明。 (一)原儒———春秋之前的儒文化 在儒文化起源研究方面,从孔子本人到现代学者都有许多努力。但无论是孔子的自述,还是现代人的证据考古、文献考察、文化推论,都不可能在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和孔孟的儒学之间找到一种明确而直接的谱系关系。就目前中国历史研究的水平言,武王伐纣的确切时间仍有争议,儒文化起源的探究,可能比这个问题更复杂、更困难。最乐观的前景也是像数学中的“渐进线”,一直逼近目标直线,但那个目标却在无穷远处。无穷远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想象,它说明学术的局限性。这对儒文化起点的研究也适用。实际上,追寻孔孟之前儒文化的起源,总会陷入辽远的文化幽谷和历史沼泽,就像追寻长江源会进入高原沼泽一样。儒文化在孔孟时代如涌出的精神喷泉,超越了历史,达到了新的规模。孔孟对三代及远古的儒文化主要不是继承,而是超越和创新。当然,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孔孟的理想之道,而非古代文化完整而真实的写照。比如,古代圣王尧舜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则肯定不全如儒家描述。针对这个问题,钱穆就认为,周公之前的尧舜禹汤不能用史学方法考证证实。“纵以孔子之博学好古,在尧舜亦仅能祖述之,在文武而始能宪章之。”[ 2 ] ( P85) 但孔子所谓宪章文武和称颂周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价值理想的追寻和寄托。 透过孔孟对三代历史的关注、论述和解读,可以看出,孔孟之前的儒文化还不是一个学术文化体系,而是和古代政治及意识形态融为一体的。在一定程度上,《汉书》所引刘歆“儒家者流出于司徒之官”的观点,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钱穆、冯友兰等人对胡适观点的反驳,以及陈来、葛兆光、何新等当代学者“原儒”的努力,都涉及到这一点。尤其这些“原儒”的努力都论述了儒文化与周官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孔孟之前的“儒”基本上是附属于政治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价值文化体系。 在这方面,刘志伟甚至指出,儒与“圣”在起源上有同一性,认为儒的原初意义为初民时代的巫师,兼有早期宗教、文化与政治领袖的身份。传说中的伏羲和黄帝,也都同时是群巫之首;甚至商王有时也被称为群巫之长。在他们的身上,帝王与巫师合一,王统与教统统一,因而体现了孔子的道统理想[ 3 ] ( P139 - 140) 。这种强调儒和圣在起源上的同一性,实际上也就是把“儒”的起源归结为“王”的起源,强调孔孟之前的儒文化与政治文化的一体性。(二)真儒———孔孟荀的儒学 细品孔、孟、荀的儒学与其前儒文化的关系,哪怕是孔、孟、荀本人的追述、阐发,还是有限的文献资料显示,最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先前的儒文化理念基本都是由权势人物表述的。如《尚书》中的“天意”、“民视”和“民听”等,都是由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等政治统治者表述的。没有权势的“君子”只能在《诗经》中表达了对“窈窕淑女”的追求。但孔子、孟子、荀子这样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君子”创立的儒学,既不似夏商周三代的王公思想,也不是那个时代“五霸七雄”之类的权势人物的思想,而是无权无势的士人创立的崭新的价值学说,这些士人都不曾掌握政治权力,只是教育家和思想家,是教书先生。 当然,孔子对儒学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刘志伟认为,传说和记载中的尧舜禹汤文武是孔子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