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

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中国赢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的主办权。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市举行。长达半年的展览时间为世界各地的参观者选择不同机会、不同时间前来观展提供了便利。

在申办和筹办过程中,中国确定了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目标,即汇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参观者,为世界呈现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而参展方和参观规模都将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

世博会按照性质、规模、展期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注册类世博会,也称综合类世博会,其特点是拥有综合性主题,展出内容较为丰富,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也称为专业性世博会,展出主题的专业性较强,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上海世博会属于国际展览局注册类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会徽】

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

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

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名为“海宝(HAIBA

O)”,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

上口,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宝”的

形象则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

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

念。“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产生集结了各方智慧。2007年1月17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公告》,向全球征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共收到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655件应征作品。经过严谨、客观、公正的评选,以“人”——美好城市的创造者和体验者为理念的创意突出重围,从而诞生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核心创意。2007年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第五次组委会会议正式确定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方案。2007年12月18日,“吉祥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揭晓晚会”盛大举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正式向全球发布。

【上海世博会主题】

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设有五个副主题,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全人类对于未来城市环境中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城市化浪潮、未来城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

选择“城市”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因为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话题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积极塑造“和谐城市”的范例,这个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城市、企业等,将围绕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场地】

不同于往届世博会大多选址城市郊区,进行新的土地开发,上海世博会的选址节约了大量土地,其用地主要是对城市工业污染区和大片简陋民居进行成片搬迁改造而来。

上海世博园区位于市中心城区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域,沿着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具有明显的亲水特征。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园区3.93平方公里,浦西园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区域)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世博配套区域约2平方公里。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结构布局】

上海世博会规划综合了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一主多辅”的总体结构和“园、区、片、组、团”五个层次的展馆布局,并按这五个层次的布局,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一主”是指围绕跨越黄浦江两岸的滨江绿洲形成的核心功能区,分为浦东、浦西两个片区。“多辅”是指核心功能区以外还有三个辅助片区,一个在浦西,两个在浦东。

“园”是指5.28平方公里的整个世博会园区建设用地范围,也就是整体用地概念。

“区”是指3.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即收取门票才能进入的游览区,其中浦东2.38平方公里,浦西0.9平方公里。

“片”是把世博园区划分成5个功能片区,并且用A、B、C、D、E的编号标识,每个功能片区的平均用地面积为60公顷,其中A、B、C三个功能片区分布在浦东,D、E两个功能片区分布在浦西。

A片区,规划布置中国馆和除东南亚以外的亚洲国家馆;B片区,规划布置东南亚和大洋洲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及三个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C片

区,规划布置欧洲、美洲、非洲国家馆;D片区,规划布置企业馆;E片区,规划布置企业馆和两个主题馆,“城市最佳实践区”也位于E片区。

“组”是指在每一个功能片区里的若干展馆“组”。每个展馆“组”平均用地规模为10-15公顷。展馆“组”共有12个,其中8个在浦东,4个在浦西。

“团”是最小的布局单位,每个展馆“组”可包含若干展馆“团”。展馆“团”的一般用地规模约为2-3公顷,在里面可布置40至45个办展单元。世博园区里,这样的展馆“团”共有26个。在每一个展馆团附近,都设有属于这个区域的小型餐饮、购物、电信、厕所、母婴服务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参观者就近使用。

【上海世博会展馆设置】

●中国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会规划核

位置。

中国馆极富中国建筑文化特色。

将无数中国人对世博会的憧憬和梦想寄托在了独特的建筑语言之中。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其一高一低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

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从浦江对岸远眺,其气势有城郭墙垣之威武;从世博轴上近观,其形态如楼台门第之高耸。若沿江而下,轻舟渐近,则可见国家馆以浦东陆家嘴现代建筑群为背景,雄踞浦江之滨。

地区馆平卧于国家馆之下,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镌刻着以二十四节气为内容的古代叠篆文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世博会中国馆:中国日新月异的“名片”

●主题馆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其中,“城市·人”馆、“城市·生命”

内;“城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两个主题馆位于世博会浦西园区,使用原有的工业遗产建筑改造而成。

浦东主题馆群的三大展馆,共计有6.6万平方米展示空间。其中3万平方米的一号馆内没有一根柱子,视野十分开阔。主题馆造型围绕上海特色建筑“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的手法,形成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了上海石库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建筑特点。

这一设计方案突出反映了上海城市的特征、城市生活的记忆空间和令人陶醉的城市意象,屋面单元的重复对应着里弄的韵律,而三角形的连续构架令人联想到风筝、纸飞机、飞鸟,象征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期望。

浦东主题馆群将凸现大功能、大绿色、大降耗的特点。大功能主要表现在展示空间大,可以进行充分的主题演绎。超过3万平方米的广场绿化充分体现了大绿色,利用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灌溉近万平方米的垂直绿化,在体现节能的同时,又极大丰富了世博园区的自然景观。展馆还将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降低能源消耗,以体现大降耗。

●外国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官方參展者,來自全世界的国家和国际組职的展馆基本按照其所在大洲的地理位置或性质来分布,相关展馆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称为自建馆,是指由官方參展者在世博会組职者提供的地块上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展馆。建设场地的基本单元按500平方米划定,官方参展者可申请2到12个单元,即1000平方米到6000平方米。

第二类称为租赁馆,是指由世博会組织者建造并租赁給官方參展者的独立展馆,一般用地规模在5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組织者將免费提供相当于展馆建筑面积8%的室外面积供相关官方參展方使用。

第三类展馆是指由世博会組织者建造、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展馆內的展示空间。原则上,組织者仅向发展中国家免费提供一个展示单元,即324平方米的室內展示面积,在特別情況下,一个发展中国家最多可以免费使用两个展示单元,即648平方米的室內展示面积。

这三类展馆均属临时性建筑,但在消防、无障碍服务、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有较为齐全的配套。

●企业馆

自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屆世博会以来,企业始终活跃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世博会也为企业扩大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平台。

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企业首次获准建立独立展馆。从此,參展企业得以在更广泛的领域、运用更为灵活的手段,围绕一屆世博会主题,向世界展示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独特文化。企业馆已成为世博会精彩、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根据规划,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有11万平方米的土地面积用于建造企业馆。其中大多数为新建展馆,少数利用老厂房改建。

【上海世博会的建筑】 ● 世博轴

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由地上两

它不仅仅是一条简

还提供特许商业、餐饮服务和游客休闲等公

众服务。

● 世博中心

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会五大新建永久性建筑之一,也是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综合性场馆。

40米。 世博中心毗邻黄浦江,外墙设计视线通透,不仅将浦江两岸的风景尽收眼底,也大大降低了建筑自身的体量。其外观设计则与周边的中国馆、主题馆、文化中心和世博轴和谐辉映,与滨江的世博公园、黄浦江等取得自然相融的效果。 世博中心有四大核心功能和四个辅助配套功能。四大核心功能分别是:2600人的会议厅、600人的国际会议厅、5000人的多功能厅和3000人 世博轴阳光谷夜景 世博中心

的宴会厅。2600人的会议厅能较好地满足各类大型会议、国际活动对场所规模和设施方面的需求;600人的会议厅是按国际元首级会议需求配置的,可用于接待重要贵宾,举办国际性会议;5000人的大型多功能厅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左右,可举行国际性大会和活动,而3000人的宴会厅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左右。四个辅助配套功能是:中小会议区、公共餐厅、贵宾区和新闻发布区。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中心将成为世博会的庆典会议中心、新闻中心、论坛活动中心等,成为上海世博会运营管理的主要工作场所。

世博中心在节能、环保方面堪称近年来新建筑的典范。它严格按照国家各项节能规范,并参考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分级系统(LEED国际绿色建筑权威认证),对能源和水的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可再生材料的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

●文化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用地面积6.7

世博文化中心夜景

檐口高度达26.5米。建筑工期达两年三个月。

世博文化中心造型呈飞碟状,白天如时空飞梭、似艺海贝壳,夜晚则梦幻迷离,恍如浮游都市。世博文化中心追求形态、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共生。设计理念中的“漂浮”概念,即借助周边功能区块的上移,留出草坡平台层以满足各

种交通空间的转换及剧场大人流的疏散,同时解决了建筑容量增大、原有基地不足的困境。“飞碟”轻盈地落在绿色基座之上,碟形主体与基座的分离似乎摆脱了重力,加强了“天”与“地”之间的戏剧性效果。漂浮的碟形体与绿坡基座柔化了天际线,呈现出轻盈灵动、时尚未来的建筑个性,与毗邻的黄浦江及滨江公园相映成趣。

作为国内第一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场馆,世博文化中心的剧场空间可以通过灵活的垂直分隔系统和创新的可伸缩可升降观众座椅系统,根据需要隔成1.8万座、1.2万座、1万座、8000座、5000座等,舞台可以根据演出内容在大小、形态,甚至在360度空间中进行三维组合,使之既能举行超大型庆典、演唱会,又能举办篮球比赛和冰上表演,甚至可以进行冰球比赛。这一集综合演艺、艺术展示、体育竞技于一体的共生业态,有望使世博文化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娱乐集聚区。

在文化中心里,还设有音乐俱乐部、现代化电影院、溜冰场、世界各国美食、安徒生儿童乐园、NBA互动馆、汽车文化展示厅以及近2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区域。

在环保与生态领域,世博文化中心以时尚的飞碟外形设计形成了建筑的自遮阳体系,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光电幕墙系统的采用,能够让场外观众也能感受到场馆内的演出氛围。此外,江水冷却系统、气力垃圾回收系统、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等多种节能手段也在世博文化中心得以综合使用。

●参展国家和地区馆

●企业馆

【上海世博会的活动】

●上海世博会的开闭幕式

精彩丰富的各类活动是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规划,整个世博园区内可用于文化演艺活动的场地共有30余个,总面积约占世博园区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

在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世博园区内将上演两万余场各类演出活动,其中既有主办方组织的活动如高科技主题秀、原创舞台剧和主题文化巡演等,也有来自各个参展国和国际组织的活动,如专场文艺演出、小型广场音乐会、街头舞蹈和民俗表演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演艺娱乐活动,是世博会吸引参观者的重要元素。

组织者主办的活动包括开幕式、闭幕式、中国馆日等重要活动。按照原计划,2010年5月1日举行的开幕式包括开幕前夜的庆祝活动和开幕当日的仪式活动两部分。闭幕式是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当日举行的仪式活动,旨在总结上海世博会的成就,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在上海世博会会期中的10月1日,即国庆节当天,将举行隆重的中国馆日活动。

除上述重要活动外,世博会组织者还将举办精彩纷呈的文艺娱乐活动,如每天举行开闭园的演出和活动;设计一台融音乐、舞蹈、杂技、魔术及多媒体于一体的高科技主题秀,作为园区内每日的保留节目;编排一台具有融东方传统文化元素、表现世界和谐主题的舞台剧,在世博会上首演。

●参展者组织的活动

在上海世博会安排的文化演艺活动中,除了组织者主办的活动外,由众多参展者提供或参与的活动,将体现出多元文明和谐共荣的世博特色。

参展者组织的活动,包括国家馆日、特别日活动以及参展者在园区内组织的各类日常活动。

国家馆日活动是指参展国家选择某日(大多为本国国庆日或重大纪念日)作为国家馆的庆祝日,在本国展馆或园区内举办。国家馆日活动将集中展示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形象,旨在与其他国家开展友好交往。

特别日活动是指参展世博会的国际组织选择有纪念意义的某日,在本展馆或园区内主办的活动。作为非官方参展者参展的城市和企业,可以参照特别日活动的要求,在本展馆或园区内主办活动。

【上海世博会的论坛】

上海世博会举办的论坛分为三类:高峰论坛、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

三类论坛将广泛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政界、学术界、商界以及民间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从全球的视角审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共同应对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化发展的新挑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提供行动纲领与指南。

上海世博会论坛将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副主题为主要议题方向,探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及“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等当代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在三类论坛中,高峰论坛级别最高,属于对全球共同面临的城市发展问题的宏观探讨,是整个世博会论坛的高潮和亮点,高峰论坛将发布《上海宣言》。《上海宣言》将是在201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建立在上海世博会各参展方对全球城市发展问题共识基础上的一份重要文献。

高峰论坛将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共同主办,由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领导人、世界主要城市市长、国际知名人士、学术界、工商界、文化艺术界及主流媒体负责人参加。

主题论坛对高峰论坛起着支撑作用,对专题论坛起着指导作用,是一个策划与论证的演进过程,在整个世博论坛中起着枢纽的作用。世博会期间将举行六场主题论坛。

【中国与世博会】

从1982年到2010年底,新中国共参加了13次世界博览会。在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和“最佳外国馆”。

●历史上的世博会中国馆

从1851年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开始,中国人走出国门,亮相世界舞台,在参与世博会的过程中,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中国馆(展区)留下一片独特的风景。

● 申博之路

2001年5月2日,中国成为第一个递交2010年世博会申请函的国家;2002年1月30日,中国又在6个申博国家中第一个递交了申办报告,对国际展览局规定的12类问题作出了详细、全面的答复;2002年3月,国际展览局考察团遍访各个申博国家,中国又成为第一个

接受考察的国家。

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蒙特卡罗举行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由于阿根廷因国内金融危机中途宣布退出,最终有中国、韩国、俄罗斯、

波兰等5个申博国家在这里展开了最后的较量。

在中国申博展台上,三样“宝贝”受人关注:运用屏幕外成像技术的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跃身荧屏之外,观众可以将其托在掌中却丝毫感受不到重量;触摸不到的激光琴弦,拨弄之下却能奏出美妙旋律;黄浦江夜景图中,逼真的外滩万国建筑群闪烁着霓虹灯,一弯江水缓缓向东流去。

一个通俗的概括是:要想申博成功,申办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世博会的主题富有意义,与人类当前面对的问题有关;二是申办国与国际展览局众多成员国的双边关系“过硬”;三是参展国能够通过世博会也获得利益。

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韩国申办丽水世博会的主题是“大海与土地相遇造就一个新的社会”;俄罗斯申办莫斯科世博会的主题是“资源、技术、思想:奔向统一世界的道路”;墨西哥申办克雷塔罗世博会的主题是“以人为本”;波兰申办弗罗茨瓦夫世博会的主题是“文化、科学及传媒”。

在4轮投票过程中,中国一路领先,最终以54票对34票战胜韩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中国申博引来五国竞争汪道涵与上海申博

●新中国初返世博会

2010上海世博会_德国馆展馆方案

展馆前的小广场? Milla & Partner / Schmidhuber + Kaindl 《和谐都市》方案 主题思想 在上海的德国馆内,联邦德国将以一个多面的、富有创意的民族形象,以追求创新、面向未来的国家风貌出现,同时它也非常珍视保护文化根基和维护传统文化。未来城市的特色应当既和谐且又各具千秋,避免千篇一律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德国城市是多姿多彩与各具特色的汇聚,才构成了它独有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力。因此,一定要保持城市发展的多样化,同时也不可放弃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联邦德国要实现德国城市风貌的这种独特性与个性化,而且要持久地、令人信服地保持它。响应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德国带给世博会的主题是: 和谐都市—一座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城市化与自然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工作与休闲、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争取平衡、求得和谐的城市。这一主题思想在德国馆里随处可见。“和谐”与“都市”这两个词的组合,恰好紧扣着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德国馆的建筑设计 城区生活领域自然景区 和谐都市 和谐都市的主题构思也在其建筑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一座理想城市的标志是多样化与密集化均衡的融合。一座城市又是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积淀,它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不同生活区间,每个社区都对其周围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人有着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它们各自特有的氛围。 工业变革后,经济发展的趋向从生产转向了服务。这使得很多城市中的大片工业领地回归于公众的手中,它们被改建为美丽的公园或者居民住宅区。这使得自然空间和自然景园得以重新进驻城区。历史上曾使得城区与田园风景区两极分化的发展,在现代欧洲城市建筑中重又被市民所关注,两者并举,而且渐渐地交融为市容的一体。 要追寻持久地和有效地利用能源的生活方案。这种意识的觉醒,引发了注重使自然的空间合流于城区建设,并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已得到了体现。德国馆的建筑被设计得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有机体,一座可漫步其间的、三维空间体的雕塑。它将德国城市生活或者田园风景的多姿多彩再现其间。 设计方案草图? Milla & Partner / Schmidhuber + Kaindl

【2019-2020】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答案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X年上海世博会之后, 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 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 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 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 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 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 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 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 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 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 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 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 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 “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 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抄袭与否始末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始末:寻找“中国红” 2010-04-20 15:44:00来源: 北京日报 有人说,它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借喻国之重器、鼎盛中华;有人说,它像古时论两称斤的斗,取意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还有人说,它像古人头上的冠帽,故此得名“东方之冠”。而且,既有评论说它雄浑威仪,体现了国家气度,也有观点认为,它太过庄严,有损亲和。 但不管人们如何议论,这座层叠出挑的红色倒锥形建筑已然耸立在上海浦江东岸,古朴大气,静静地期待着绽放的一刻。 在设计者看来,它不仅仅是上海世博园里的中国馆,也不仅仅是一座能引来世人关注的建筑。它更像一个在国家重大建筑上发言、亮相的机会,是中国建筑界的一次集体展示。在西方建筑师独领风骚的今天,这样的机会尤为难得、尤为可贵。 中国建筑师的机会 站在上海浦东世博集团大楼(现为世博局办公楼)楼顶,朝黄浦江方向望去,何镜堂心里很不平静。 天气晴好,视野极佳,何镜堂能够清楚地看到浦江两岸、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有两块空地,一大一小,隔江相望。根据国家已经批复的建设规划,那里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对纵揽两岸的园区规划赞赏不已,他深信,这片总面积达到5.28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足以让建筑设计师们大展拳脚。 不过,兴奋之余,何镜堂也有一丝忧虑。规划区内,平整土地才刚开始,大片的老厂房、居民楼尚未拆除,十几辆推土机在高低不平的荒头滩地上往来奔忙。当时已是2007年4月,距上海世博会召开仅剩下三年多的时间,规划面积如此之大,能否如期完工?跟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何镜堂,确实有点犯嘀咕。而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拿出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年近七旬的何镜堂就是为此从广州赶到了上海,与近百位国内同行一起,参加由建设部、世博集团和中国建设学会三方举办的中国馆设计招标会。 时任世博集团世博项目部副总经理的施建培对那段忙忙碌碌的岁月记忆犹新。“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前期规划,初步确定了一轴(世博轴)四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作为永久性建筑。到2006年底,中国馆的各项规划指标

上海世博展览馆

目录 一、上海世博展览馆简介 二、上海世博展览馆设计 三、上海世博展览馆2011展会日程 四、上海世博展览馆技术指标 五、上海世博展览馆历史 六、上海世博展览馆交通 编辑本段一、上海世博展览馆简介 上海世博展览馆即为原上海世博会浦东主题馆。上海世博展览馆是一座设施先进、布局合理、节能环 保、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高规格、现代化、国际性会展场地。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米--地上8万平米,地下4.9万平米,建筑高度约27.7米。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而屋顶则模仿了“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颇显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的魅力。这一独特的造型,使得该建筑成为世博园区里的一大亮点。世博会后转为标准展览场馆,各个展厅可依据布展需要灵活分割和组合,可举办各类专业展会,与周边的世博中心、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轴、世博文化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编辑本段二、上海世博展览馆设计 顶级地域助飞梦想2010年上海世博展览馆傲踞2010年上海世博会顶级核心区域,是成就一流展会盛事的至优选择。

她毗邻黄浦江,位于世博轴西侧,紧临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五星级酒店,是高规格、国际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世博展览馆优越的区位,决定了其方便快捷的独特交通优势。她连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打浦路隧道等过江要道和浦东上南路、耀华路主干线,坐拥周边数十条公交线路,轨道交通8号线浦东周家渡站直达展馆,地铁6号、7号、13号线均可到达。非凡空间无限可能上海世博展览馆是一个多功能的场馆,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场馆,是一个可以任您驰骋的创意空间。上海世博展览馆占地11.5公顷,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3万平米,由南、北入口大厅,中央大厅、一号、二号、三号展馆、贵宾接待区构成;地下建筑面积9.3万平米,由四号展馆、五号展馆、会议区域、洽谈用房、设备区域与停车库等组成。室外三个广场(南广场、北广场和下沉广场)和两个卸货区(东卸货区和西卸货区)。10万平米室内、外展览面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相关空间可自由组合,十分便于参观,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展会及活动需求:8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分为五个展馆:——最小展览单元6千平方米,最大展览单元2.5万平方米(14米层高,为亚洲最大无柱展览空间)。 10000平方米的多功能中央大厅,空间可塑性强,宾客至上理念设计,遮风阻雨地一站式连接各个展厅与功能区域,是相关展览、活动、仪式的优选场地。3千平方米会议区域共有大、中、小13个会议室,最大可举行800人的高级别会议。9万多平方米的配套用房可用作高级办公区、商务服务区、餐饮区、设备区等。2万平米的室外展场,与室内场地交相辉映。优雅、独特的下沉式广场,任你创意飞翔。地上、地下停车区拥有近1500个停车位,物流便捷。高级场馆高端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展览馆秉承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高贵隽永风范,是集先进、前沿软硬件设施与优美环境为 一体的国际展会活动的梦工场。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渗透到高端服务的点点滴滴,相信我们的专业团队能与您共筑您的成功梦想。大跨度无柱空间亚洲最大

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国家馆方案图片及简介

上海世博各家片及介 2010会国国馆图简 德国国家馆(08.05.22)“和谐都市” 德国国家馆效果图 2008年05月22日 世博网5月22日消息:2008年5月22日,德国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宣布将以独立展馆的形式参展上海世博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呈现一座“和谐都市”。德国政府于2006年6月13日正式确认参展,是第一批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之一。>>德国国家简介 德国国家馆展厅方位图

德国国家馆效果图 德国国家馆抛面图 德国国家馆的“海港新貌”展厅,这里以改建汉堡港区为例,介绍了在保留旧有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的建筑元素,赋予城区一种崭新的风貌和生活质量。

“发明档案馆”展示的是德国的设计产品,以及“德国制造”的、显示未来发展趋向的新发明,并且使都市生活显得更美好。参观者即可观赏也可以探究这些展品。 “动力之源”厅是展馆的磁场,它生成的能量维系着都市的生命力。最多可以有750名参观者进入展馆,分布在环绕着展厅中心的螺旋状回廊上,观看金属球。直径达3米、重量是1000公斤的金属球从大厅顶部悬垂直下,表面上装有3万根发光二极管。这里将有一个5分钟的节目。在这五分钟之内,球面上将显现不同的图像、各种色彩和图形。它将成为德国回应2010年世博会倡议的象征。要想使金属球做出回应,参观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金属球上的“hello”字样 金属球上显现的足球

未来规划室的地面和墙上都布满了巨幅设计图、建筑模型、设计草图和城市交通规划图。在展厅末端能够看到未来的设计:一种都市共同生活的新形式,一种人类未来如何共同生活的设想——不论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不论国籍。 意大利国家馆(08.04.30)“人之城” 意大利国家馆效果图 2008年04月30日 世博网4月30日消息:4月30日,意大利国家馆展馆方案揭晓。意大利政府将在世博园区滨江地带建设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自建馆。意方表示,意大利馆设计方案通过层层遴选,从65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暂名为“人之城”。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

上海世博会馆简介27页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

瑞士馆 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设计人员运用中国的阴阳原理,将缆车作为游戏的元素纳入到设计之中,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馆顶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缆车每小时能运载3500人,每辆缆车可乘坐4人。缆车设有遮雨蓬,在雨天也能正常运营。 法国馆

漂浮于水平面的法国馆尽显水韵之美——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的世界。从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身处于纯正的法式庭院。自动扶梯缓缓地将游客带到展馆的最顶层,展览区域在斜坡道上铺开,沿着下坡路回到起点。参观路线的一侧是视觉效果强大的影像墙,法国老电影的片断或现代法国的图像,无不在阐述关于法国的城市印象。位于展馆正中的浅水池只要将水排干,便是一个各式文化节庆活动的舞台。配合着璀璨绚丽的灯光效果,使这座“感性城市”即使在夜晚,也能展现妩媚的风采。顶层的法式餐厅将展现法国餐饮的精致与浪漫,漫步屋顶花园,更是可以把浦江美景尽收眼底。“感性城市”将让参观者们在味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的盛宴中,畅快体验法国的魅力。 芬兰馆 “冰壶”形展馆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外墙使用鳞状装饰材料,看似由许多冰块堆砌而成。来自芬兰的自然风貌,如海岛礁石、鱼鳞、碧波倒影,还有木头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种种自然元素经过重新诠释,以新的面貌呈现。美好生活的六大要素——自由、创造力、创新、社区精神、健康与自然都完美

展示_创新2010上海世博会展馆展示设计

01澳大利亚馆360°环幕剧场 02、03波兰馆将剪纸元素贯穿规划、建筑和展示 04荷兰馆八字形步道上富有荷兰建筑特色的微缩景观 工陶瓷

报 道世博专题 二、展示形式的创新 上海世博会相比前几届,在展示形式上有了更丰富的创新。大部分展馆都探索了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几乎每个馆都有展示形式上的亮点。但笔者认为,这些形式创新所围绕的关键点是参观者的体验,展示所关注的应当不仅仅是参观者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就需要在形式上找到与参观者交流和沟通的切入点,从受众的角度寻找到创新的方向。 瑞士馆将缆车作为参观者体验整个展馆的最佳手段,参观者可以惬意地闭起眼睛,像风筝一样“飞”到馆顶。从馆顶俯瞰下方,参观者不仅能观看到由360°环绕幕墙播放的瑞士风光,更有意思的是还能够触碰到馆顶种植的各种美丽的花草。想像蓝天下,一望无际的欧洲草原、冰凉清澈的湖泊、积雪覆盖的皑皑山峰及无边无际的花海,宛如身临其境般来到了滑雪胜地瑞士。缆车的形式对传统上游客参观展馆的方式进行颠覆,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元素融为一体。 德国馆内加强参观者互动体验的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可以与展厅内的直径达3m ,重量达1.5t 的金属球进行互动,由40万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作出各种回应,哪里的动作及呼声越大,金属球就会向那里偏移,发光二极管也会随之形成不同的图案,其中就有孩子们的笑脸、欢舞的人群和蓝色的地球。通过互动体验的展示形式,参观者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展示的主题——和谐城市。 在展示形式上有所突破的展馆还有意大利馆,它在展示形式上最大的创新是将展示从平面转移到立面,通过构筑在墙面和顶面上的“乐队”、时装、椅子等展示内容将意大利的文化和特色展示给参观者。新西兰馆则将展厅以露天的形式进行展示,室外的阶梯花园、毛利人热情的舞蹈可以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西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和谐的人文环境。而墨西哥馆却恰恰相反,是世博园中惟一一座藏身于地下的展馆,展馆上方是一片由“风筝 ” 组成 的色彩世界。 024

目前收集最全的上海世博会馆展图及介绍大全

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元素。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香港馆的主题是“无限城市—香港”。香港馆“无限城市——香港”这个主题涵盖6个主要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建设,与世界和国内城市紧密联系;四通八达及高效能的境内交通网络;施先进,沟通无间断;资金、货物及信息自由流通,服务中国及全球;中西文化荟萃,多元兼容,展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会及创意之都;继往开来,持续发展——展示如何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及全民教育等方面取得平衡,以提升现代城市生活素质。

台湾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之一,它以“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参展主题,体、点灯水台、巨型玻璃天灯与LED灯心球幕组成,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在海峡两持与通力合作下,台湾馆仅用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钢结构的建造。

成都案例—活水公园,

秉承“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收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通过对"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 营造园林景观和公共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融,启迪人们对水的珍惜和对活水文化的理解。 活水公园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 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简介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 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造型亮点:枫叶印象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加拿大场馆效果图 占地6000平米的加拿大国家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半包围的外型,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文艺表演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太阳马戏团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为加拿大展馆量身定做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先进的展览技术、引人入胜的展示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节目编排,都将成为加拿大馆的亮点,此外,一群年轻、热情、博学的接待人员也将为加拿大馆增色。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让加拿大人对“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视,因此在建筑上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障碍和

无烟的环境。 加拿大是第一个同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进行参展合同谈判的国家,同样,加拿大也是历届世博会的热情支持者。加拿大馆不仅浓缩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也是增进两国友谊的平台和契机。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 2007年9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设计团队:“Heatherwick”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英国国家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由托马斯?赫斯维克 (Thomas Heatherwick) 担纲设计,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展馆主体为六层建筑,由约 6 万只纤细的透明亚克力“触须”组成,向外伸展,随风摇曳。白天的时候,每根长达 7.5 米的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从而营造出敞亮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触须”内含的光源会使整个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 “种子圣殿”将不仅因为这个独特的设计而惊艳于众,它所带来的体验更加意义深远。参观者在进

上海世博会整体建筑规划

前言 2010世博会“都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所有国家和都市都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进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心都市,上海从昔日小渔村到今天国际大都市的数百年变迁史,尤其是上海近20多年来巨大的变化,差不多为众多国家展示了都市进展的绚丽篇章。 都市是生活的载体,都市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也为生活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机遇。正因为有了都市,人们才开始为制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建设它;正因为有了都市,人们才去考虑要如何生活才会使都市得以进展;生活是都市的灵魂,生活激发了都市的生命力,使都市能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假如只有都市,而没有人类没有生活,那么都市只是形同虚设。是生活让都市蓬勃地生长,不同的生活模式让不同的都市各具特色;而建筑是对都市生活的诠释,建筑作为一种专门的符号,阐述着独特的语言,人们往往本能的从建筑中解读出时代的特点和人的存在方式。 作为整个世博会的地理中心和要紧活动场所,B片区规划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们需要建筑如何样的建筑来诠释世博会这一专门时刻、专门地点进行的专门生活呢,

这确实是本次建筑策划的要紧目的和任务。 在本次策划中运用了多种方法,结合历界世博会的相关经验,针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要研究包括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大型建筑在内的B片区公共建筑群的功能定位问题;其次要查找这些建筑的临时功能和长期功能的契合点,即解决办博期间使用效率和办博后的后续利用问题。第三,依据这些建筑功能定位,提出相应的要紧技术参数;最后,依照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内部设置等差不多设想对建筑的可能的造价进行了初步估算,以便给决策者提供依据。 百年前上海有了老城厢和外滩,至今仍然是那个都市的标志;过去十余年间建设了陆家嘴,也已成为了都市新的标志;以后十年以及往后,世博会地区中的建筑无疑将成为那个都市新的地标! 上海因世博会而蓬勃,世博会因上海而精彩。

上海世博会简介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The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2010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吉祥物:海宝。 海宝的主题形象: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 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 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 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 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 谐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 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 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

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 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 “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与人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 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 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 号和文化标志。 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 代表意义: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 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 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 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 场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 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 之态。 颜色:中国馆的“中国红”吸取了具有近600 年历史的北京天安门的故宫的红色表 现方式,通过提炼创新,针对中国馆特 殊建筑形态,精心设计而成。“中国红”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 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是上海世博会园区的核心建筑与点睛之笔。中国馆项目位于上海世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项目地块为一不规则的四边形,总用地面积6.52公顷,轨道交通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国家馆的造型还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鼎有四足,起支撑作用。作为国家盛典中的标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还不够,还要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这就需要用四组巨柱,像巨型的四脚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这四组巨柱都是18.6米×18.6米,将上部展厅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给人一种“振奋”的视觉效果,而挑出前倾的斗拱又能传达出一种“力量”的感觉。 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同时向前倾斜的倒梯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向力学的又一挑战。将传统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创造,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概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馆的造型具有标志性、地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它的外表是什么颜色,这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颜色最能代表中国特色呢?设计者自然想到了“中国红”,一种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一种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可是红色在大型建筑中非常难用,由于 红色的波长强、刺眼而跳跃,搞不好会有飘起来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体形象。其实,中

上海世博会项目介绍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 ----上海世博会项目规划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Project Name):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 地点(Location):上海中心浦江两岸 规划(设计)时间(Date Designed/Planned):2004.10.29---2010 风格(Style):体现更好的城市,更好的风格。 规模(Size):528公顷 风景园林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s):吴志强 甲方(Client):上海市政府 管理公司(Managed by):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单位(Designed unit):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英国APUP & Rogers 公司、美国Perkins Eastman公司、法国Architecture Studio公司、日本RIA & 黑川纪章事务所联合体、加拿大Bing Thom事务所等 总规划师(Chief planner):吴志强(图片1) 规划师简介(Chief planner brief introduction): 吴志强,男,1960年生于上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他的主要设计作品有《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群规划设计》(图片2)、《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图片3)、《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规划设计》(图片4)等。 一:总述(Context) 1.1上海世博会的目标 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它的目标是:展示全球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时代”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促进对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交流和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健康的城市化道路,交流城乡互动经验与范例;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1.2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核心思想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城市,首先要充分认识城市自身的系统和发展规律,认识人与城市,以及城市与地球未来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深入,日益扩展。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在未来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 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

上海世博会场馆概述(原创)

上海世博会场馆概述 中国国家馆 展馆外观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 设计理念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主体构思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中国元素 1)“中国红”展民族形象大红外观、斗拱造型——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奉献给159年世博会历史的“中国红”,是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中国红”。“我们称她为‘中国红’。”每次遇到外宾,中国馆馆长徐沪滨都会自豪地说,“这是从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则中,特别是故宫的红色中,采集而来的。 2)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之冠”的外形设计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由于外形酷似一顶古帽,而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3)篆字的二十四节气印于其上既突出“冠”的古朴,又可以让人们饶有有兴趣的辨识这48个字。4)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初露风采九州清宴原本是圆明园中的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将其“移植”到国家馆周围,成为国家馆的景观。经过重新设计后,新“九州清宴”——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呈半月形围在“东方之冠”(雍)的周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融在一起,非常值得游赏。 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上海演艺中心鲁班奖介绍解析

上海世博演艺中心工程 施工质量情况简介 一.工程概况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演艺中心,简称:世博演艺中心。世博演艺中心居世博核心区重要区位,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东侧为保留的成品码头和滨江绿带,保留的成品码头将被改造成游船码头,南侧沿浦明路作为主入口,并设绿化带与东西地块绿带相连接。 根据世博会总体规划,演艺中心作为世博会最重要的永久性场馆之一,在世博会期间将承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满足世博会大型文艺演出需求。 同时,还将充分考虑世博会会后的后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演艺中心主体为18,000座的多功能演艺空间,通过灵活分隔等技术手段,可形成不同规模和形态的观演空间,能满足大中型综艺演出、体育赛事、集会庆典等多功能的使用需求。而配套文化休闲娱乐空间,构成了对演艺中心主体功能的补充,电影俱乐部、音乐俱乐部、艺术展示、文化产品销售,时尚娱乐、旅游观赏、餐饮服务、主题酒吧等配套功能,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扩展了演艺中心的文化外延,公共空间及空中观景平台充分利用滨江和周边的景观资源。演艺中心将展示和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成为能够24小时全天候运营,具有鲜明的演艺特征的、集可变性、开放性、娱乐性和可经营性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文化娱乐集聚区。

1.工程名称:上海世博演艺中心 2.工程类别:公共建筑 3.工程主要使用功能:

4. 工程规模 4.1 建筑规模: 演艺中心用地面积67,24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277平方米,其中地上为单层的18,000座多功能剧场及环绕主场馆的周边六层建筑,建筑面积为88273平方米,地下建筑为两层,建筑面积为52,004平方米,周边草坡结构一层,建筑面积为14,332平方米。 4.2 地基基础类型:桩+承台+地基梁形式基础 4.3 主体结构类型: 演艺中心主体为大跨度钢屋架系统,观众区及周边区域为环状劲性混凝土框架及悬挑钢桁架系统。 5. 工程特点及室内外装饰情况 5.1 工程特点 (1)全国首个可变规模的场馆 全国首个可变规模的场馆,可分隔为18000 / 12000 / 8000 / 4000 座四种规模,满足各类演出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楼座分隔,延伸出10000/8000/5000/1800座四种规模。

上海世博国内馆项目设计方案

上海世博国内馆项目设计方案世博轴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入口和主轴线,地下地上各两层,为半敞开式建筑。世博轴是世博会一轴四馆五大永久建筑之一,是一个集商业、餐饮、娱乐、会展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世博轴也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单体项目,由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由德国SBA公司设计,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南北长1045m,东西宽地下99.5m- 110.5m,地上80m。基地面积13.6万m,总建筑面积25.2万m,总造价近30亿,为鸟巢及水立方的总和。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位于世博会浦东园区核心。它南起耀华路,跨雪野路、国展路、博成路及世博大道,北至滨江庆典广场,东侧与M7周家渡车站,南侧与M8耀华路站相通。 专业.专注

世博轴东侧为上南路、中国馆、演艺中心,西侧是园三路、主题馆、世博中心,共同组成一轴四馆园区核心。 世博会期间,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世博会后,将成为上海第三个市级中心的都市空间景观和城市交通主轴,提供市民活动、商业服务、交通换乘的空间。世博轴在+10.0米平台上有大型张拉膜结构顶盖和轻型钢结构阳光谷。磁悬浮世博车站调整至南环路南侧世博轴上,磁悬浮在经过世博轴+10.0米平台上方设置车站。在世博轴两侧的站台层下方设置站厅层,与世博轴+10.0平台相连,通过世博轴-6.0米层与轨道7号线、8号线换乘。磁悬浮车站从世博轴玻璃顶盖下方经过。世博轴玻璃顶盖与车站顶盖连为一体。 中国馆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 英国会馆标志 展馆主题:创意之馆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 Ideas)。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坐落其中。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

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造型亮点:异域之魂 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 高智能瑞士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太阳能科技和网状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设计师参照中国阴和阳的原则,将缆车作为一个游戏性元素纳入到设计中,它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的自然世界。该设计完美地呼应了2010年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完整版)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俞孔坚,凌世红,金圆圆 引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位于市中心,跨越黄浦江两岸,是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地区,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重要地段。属于世博园区的后滩公园地处浦东原后滩地区,滨临黄浦江,是世博园区的核心绿地之一,规划范围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北侧紧临世博公园中心绿地。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后滩湿地公园原有规划用地岸线长约1.7公里,总面积为14.2公顷,经考察,场地边缘有较完好的厂房、码头等工业遗存,建议保留,因此该用地总面积相应扩大为16公顷,围栏区外、防汛墙内、紧贴湿地公园规划的旅游巴士停车场用地面积变为2.2公顷,会后作为后滩湿地公园二期用地,故会后后滩湿地公园用地总面积为18.2公顷。 后滩湿地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 1、场地秉赋 1.1场地历史沿革: 场地及其周边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海岸线推移的位置判断,场地所在位置公元8世纪前(唐朝统治时期)已经成陆。从场地曾隶属的南市区区志史料看,大事记的上限也自唐开始,两者基本吻合。按照自然环境变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将场地景观的变迁划分为5个阶段,如表1。场地的变化,讲述着场地发展的故事,记忆着周围人的情感。 表1:场地景观演变

1.2现状概况 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 基地地势相对平坦,大部分场地标高在4米到7米之间。场地西南部的湿地区是天然形成的缓坡,是黄浦江的长滩,平均标高约2米。 场地内的驳岸现状大体分为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基防汛墙两种。东段的桩基防汛墙基本为高程4.30~6.48米不等,与地面有一定高差。较高的防汛墙与人们亲水的需求及城市用地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汛墙外即是黄浦江的长滩,亲水性较好。 沿黄浦江还有100米长、8米宽的污水处理厂码头和后滩轮渡站轮渡码头。码头的现有功能已取消,可进行改造利用。 场地范围内的建筑主要为工业厂房,有型钢厂三车间和厚板酸洗厂房等。厂房形体巨大,个别质量优良,内部为巨大的炼钢生产机器流水线。场地内有大量的构筑物,包括铁轨、龙门吊及其附属设备,码头场地及设备,高架管道,原料传送高架通道,高架排气管道,罐体等,处处体现着现状场地特征。 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和湿地类植物两大块。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兰、女贞、水杉、雪松、悬铃木、龙柏、棕夹竹桃、棕榈等为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物和标高较低的、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2.问题与挑战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第一大问题,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第二大问题,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突出的特点就是沿江沿海大面积的滨海湿地、境内众多河流和湖泊等多样的湿地生境。但是上海社会的发展使得湿地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后滩的原生湿地就是这一现状的直接见证。目前黄浦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在V类左右。严重污染的水质威胁着湿地的动植物生存。现在滩地植物群落较少,标高较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