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四章笔记(彭兰)

第四章:我们身处的共享经济与社群经济

第一节作为共享经济节点的用户

一、共享经济:一种新的关系

【词条解释】

①共享经济的概念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萌芽,但直到近几年才成为当下热门的新型经济模式,这是由于近些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共享经济所需的技术条件,从而近一步推动了共享经济所需的基础结构的完善。

②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通过点对点连接用户及资源匹配、用户角色的随时转换、用户间的协作等,使得让渡者收到经济回报,使用者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资源,获得满足的同时创造价值。

③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同时,2019年也是我国共享经济深度调整的一年,其发展模式正在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式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加速转型。

④总之,共享经济不仅促成了用户闲置资源的利用,用户需求及其相应资源的对接,也促成了用户之间基于经济目标形成的新型关系,即人们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基于资源共享的互补与合作。

以往在新媒体平台上用户之间与经济收益相关的关系,主要是交易关系(以所有权转让为特征的活动)。但共享经济带来了一种超越交易的新关系,即人们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基于资源共享的互补与合作。

以用户角度看,共享经济所需要的基础结构,是个体作为网络节点的角色的凸显,以及用户之间点对点连接的顺畅。这种结构才能带来去中心化的个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以及点对点服务的建立。

除了今天的共享平台外,里夫金认为,物联网平台具有分布式、点对点的性质,这可以使社会企业和个人组成的数百万小型参与者集合成对等网络,形成全球协同共享系统,构建横向规模经济,从而淘汰整合垂直价值链中多余的中间人。

在共享经济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中,除了资源共享、点对点匹配、用户的角色可以随时转换外,更重要的是,点对点的连接,构建了一个对个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强烈约束的关系网络。(1)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还提出过“镶嵌”理论,这一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镶嵌“理论一方面承认个人的自由意志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个人的行为置于人际关系互动网络中观察,他强调行动者在实施一项经济行为时,固然有自己的理性算计与个人偏好,但却是在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中做出行为决定的。

(2)科尔曼指出,在一些社会结构中,人们总是相互提供服务...其社会资本依赖于两个要素:

A、社会环境的信用度,这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B、要负责任的实际范围。

(3)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达成的共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志的社会纽带

(4)也有国内学者认为,共享经济将个体知识社会资本化,同时也增强了社会互信,这也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

二、共享经济的支持条件

(一)可共享的资源及资源匹配机制

共享经济思想早期的起点,是对普通用户闲置资源的创造性使用思维,即将占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虽然在使用权与占有权分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用户提供的资源的共享,与企业提供的资源共享,在资源的供给方面,还是有不同。

在有可用资源的基础上,共享经济还需要解决的是用户资源的匹配问题,也就是在资源的需求者与资源的提供者之间建立连接。

(二)激励机制

用户参与共享,其动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经济动机,二是精神动机。共享经济的激励机制,也往往从这两方面入手。

从经济方面来看,共享经济一方面可以为资源的共享者提供获利机会,另一方面它可以为资源的享用者提供便利或实惠。

而从精神方面来看,共享经济中的参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资本,也有可能使人们在利他的贡献中获得自我成就感,提升自我价值的认同。

(三)保障机制

当消费者成为资源与服务的提供者,但个体之间仅仅依靠资源连接时,共享经济的风险也是明显的。

三、共享经济视角下的“知识共享”“知识付费”

(一)从知识共享到知识付费

对于知识共享来说,认知动机尤为值得关注。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常会积极地参与那些能提高自我效能或者结果与其良好的行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我承担、从事某些活动的能力的判断或者自我感受。

(二)知识共享的平台机制:“知识生产”与“知识共同体生产”并行

知识共享平台要持续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的生产,一是社区的知识生产,二是社区成员形成的“知识共同体”的生产,两者并行,才能为“知识”转化为“经济”做出更全面的铺垫。

1、用户认知盈余的开发与供需匹配:知识生产的动力;

2、自组织、社区文化与社会资本:“知识共同体”生产的基础

第二节、作为社群经济生产力的用户

一、从社群到社群经济的基本动力

1、社群经济内涵

社群经济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1)共同的目标,或者是纲领,通俗说叫调性。人群通过纲领、调性已经做了有效的区隔。(2)高效率的协同工具。微信、微博这些实时工具,使得协同变得非常容易。(3)一致行动。因为前面两个原因,一致行动变得比较容易,而这个一致行动也反过来促进了社群的稳固。

2、社群经济核心

社群经济的核心是具有生产力效力的集体行动力。这种生产力可表现为创造产品(实体产品或虚拟产品)、创造口碑和消费、创造文化等各个方面。

3、社群经济发展的动力

(1)利益驱动:集体利益与个体需求的双重满足

要将相对松散的社区变为社群,使社群力量转化为生产力,除了成员间兴趣、目标的趋同外,利益的驱动对于人群的集结和持续互动乃至集体行动,也是重要的。这种利益,既体现为共

同目标下的集体利益,也体现为个体需求与私人利益。

从集体利益方面看,社群追逐的是整体的地位提升、社会资源获得,在这一前提下,其成员也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利益。一些具有生产能力的社群,还可以通过生产性行为,获得经济收益。社群成员间的相互支持,资源互补,也可以实现集体与个体利益的双重收获。社群对个体利益的满足主要包括信息社交与情感、自我表达、娱乐、工具等方面。

(2)关系驱动:社群社会资本的生产

要实现从社群向社群经济的转化,社群的持续性、集体行动能力以及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度等因素具有重要作用,而它们都依赖于成员间的关系驱动。关系对社会资本的高低会产生直接影响,而社会资本又会对社群的维系与集体行动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社群运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成员关系的维护与发展,提高社群整体的社会资本。

与在网络中自然生长的、非利益导向的社区或社群不同的是,社群经济视角下的社群,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组织者,他们可能是企业等品牌方的代表,通过社群运营来实现营销目的,也可能是社群成员中自然产生的领导者,他们在社群的行动中扮演发起者、组织者的角色,他们也往往是社群内的权力高层。

(3)文化驱动:社群纽带的强化

认知资本是社群的社会资本的一个基本方面,而认知资本与社群文化相关。

对于社群来说,认知资本可以表现为社群共同的知识基础,在群体互动中形成的社群独有的“语言”或交流符号,以及社群的共同感景等。不同社群中推动集体生产力形成的认知资本的要素或许不尽相同。

社群文化也会体现为社群的群体规范,这也是群体成员共同的行动指南。社中的文化,还会在文化趣味、价值观、消费偏好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个拥有共同文化基础与相似文化气质的社群,可以使得成员超越利益的求,对社群产生更多的文化依赖与归属感。

二、从社群到社群经济的关键要素与基本逻辑

网络社群广泛存在,但并非所有社群最终都能达成社群经济的目标。要在社群中形成经济方面的生产力,需要很多基础性条件。这又可以分为社群基本要素、社群互动效果、社群行动等层面。

(一)社群基本要素层面

1)成员特质:社群成员个体的兴趣、行为特征、需求与动机等,会影响到社群的整体文化,也会影响到相关的营销或生产行为。社群经济的前提,是发现与生产目标相关的用户社区,或者通过新建社区将目标人群聚集在一起

2)互动模式与程度:互动模式与程度不仅会影响到成员间互动的频率与质量,也会影响到成员的群体意识的形成。

3)成员关系模式:社群成员是以强关系为主还是弱关系为主,会影响到成员对群体的黏性程度,以及成员间相互影响的深度。这也会直接影响到社群的生产力。

4)信息结构:与多数社群相比,可发展为社群经济属性的社群,信息内容会更为集中,人们的互动会围绕一些主要线索展开。但除了品牌、产品、偶像等核心线索信息外,社群中的信息还与人们的自我形象展示、情感润滑、社群秩序维护等相关。好的信息结构应该兼顾成员的自我满足、社群建设与社群经济行为等不同方向的需求。

(二)社群互动效果层面

1)个体需求满足:品牌社群要能持续并成功促成品牌营销,成员个体需求的满足仍是基础。这也意味着品牌社群本身也需要对用户产生多方面的价值,包括信息价值、社交价值、工具价值、社会资本价值、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价值、经济利益价值等,个体需求的满足,通常是成员对社群的承诺与忠诚度形成的重要基础。

2)社群认同与承诺:社群成员对社群的意识与忠诚度,体现为他们对社群的认同程度与承诺形式。个体对群体的承诺可以体现为三个层面:情感性承诺(对群体怀有强烈信念和价值认定,愿意为群体的利益付出努力,看重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工具性承诺(在群体中是出于对个人投入等代价的计算,以及对自己从中获得的地位、利益等的考量)、规范性承诺(在“以符合群体目标和利益的方式来行动”的规范压力下对群体进行承诺)。

3)社群的社会资本:社群的社会资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群成员对社群的归属感以及对品牌的忠诚度。

(三)社群行动层面

社群要实现经济层面的效应,需要引发社群成员的具体行为,主要包括:

1)口碑传播:成员主动为某些品牌或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2)跟随购买:成员在社群氛围或意见领袖等影响下,跟进购买某些产品。

3)参与生产:在一些需要成员参与的生产(包括内容生产)活动中,愿意加入,有所贡献。4)文化建设:社群成员参与到企业或产品的文化建设中,成为品牌文化的贡献者。

在这些行动的基础上,可以形成社群经济的几种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品牌营销、粉丝经济、协同生产等。

三、社群经济的集中主要模式

(一)社群与品牌营销

品牌社群的概念是由穆尼茨等首次提出,是指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群体,它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3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仪式及惯例和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1、品牌社群中与品牌营销相关的因素及其关系

社群对个体的价值满足与品牌营销的效果也具有相关性。这一方向下的研究认为,虚拟品牌社群的社交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对于社群成员社群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财务价值、社交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能提升社群成员的社群忠诚度,社群意识较强的成员对社群比较忠诚,具有保护品牌声誉的积极意向,同时他们对于竞争品牌也会表现出较高的抵制倾向。

有研究者对在线品牌社群成员的强关系和弱关系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发现是,弱关系数量不会增强品牌社群信息价值和社群社交价值,强关系数量则对两种社群价值都有促进作用。品牌社群信息价值只能促进持续性社群承诺,而品牌社群社交价值会促进持续性社群承诺、情感性社群承诺和规范性社群承诺;情感性社群承诺和持续性社群承诺都会促进品牌忠诚,规范性社群承诺则不能。

2、品牌社群中的KOL与”信任代理“

品牌营销,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不同层级的关键人物,在营销领域他们也被称为KOL或KOC。过去的品牌营销所寻找的意见领袖往往是明星,一般通过明星代言的方式来动营销。但明星代言往往投入巨大,且有一定风险。除了明星的粉丝群体外,一用户对明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连带对其代言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在网络营销中,明星代言虽然并没有完全失效,但更多时候,需要利用一些新的意见领袖。来自社群中的KOL或KOC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3、品牌营销与群体氛围、成员心理

(二)粉丝经济

与其他社群经济模式不太一样的是,粉丝经济更倚重粉丝成员及社群的情感因素。有研究者认为,粉丝经济是生产者对消费者情感、记忆和认同的收编和商品化。

粉丝经济中的情感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粉丝对明星偶像或网红这样的个体的情感;

第二类是粉丝对品牌或产品的情感;

第三类是粉丝的创作或生产热情

三种感情也会带来不同的粉丝经济方向。

1、依赖个体号召力的粉丝经济

2、以品牌为核心的粉丝经济

3、以文化生产为主的粉丝经济

(三)社群协同生产

协同生产是目前人们关注相对较少的一种社群经济模式,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社群经济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作为场景经济服务对象的用户

虽然场景经济作为一个概念还不成熟,但是在移动平台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场景思维以及基于场景的产品,意味着场景对于移动时代的经营模式与经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场景的经济模式开发,也将是未来的一种必然趋势。

场景经济是以场景为出发点来理解用户的行为及需求,这也意味着节点化用户被得到高度重视,而其前提是,在移动技术的支持下,作为节点的个体所处的场景,有了被认识、被量化的可能。

一、场景:一种理解用户行为模式的框架

对于场景与传播的关系,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有过系统的研究。他研究的主要是媒体视角下社会场景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梅罗维茨从戈夫曼关于社会互动中的表演与场景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并进一步延伸了对场景的研究。他认为,社会场景形成了我们语言表达及行为方式框架神秘的基础,每一个特定的场景都有具体的规则和角色,每一种场景定义也为不同的参与者规定和排除了不同的角色,场景与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匹配关系。

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需求,往往有着一些基本模式。这些模式既包含了社会规范的约束,也是社会习俗的长期作用和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学习的结果。因此,场景的研究,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的研究,更是社会关系与互动模式的研究。

移动时代将“场景”概念从社会场景延展到了更广阔的场景。个体化的用户作为连接终端、人、内容、服务的节点,带来了一个更复杂的信息系统。

二、场景要素的量化:场景经济的前提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所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指出了与场景时代相关的五个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他们把这五种要素称为“场景五力”,并认为:“五种原力正在改变你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者在线旅行者的体验。”

(一)共性化场景与个性化场景:场景应用的两个层面

共性化场景研究的是在某一特定场景下用户的共性需求与行为特征。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用户实时状态。

而个性化场景,则需要考虑在每一个具定的情境中用户个体的即时处境及需求。构成个性化场景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

(二)场景的构成要素

1、空间与环境

在此将空间与环境并列起来,是表明,场景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位置指向,也包含着与特定空间或行为相关的环境特征,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人的行为模式及互动模式,空间与环境不等同,

但又不可分割,所以需要把它们当作一个要素来看待。

从空间与环境这个变量来看,人们使用移动媒体的场景又分两种:固定场景与移动场景。移动场景指的是人们活动中不断遭遇的环境,是一个“变量”。对于每一个特定用户来说,移动场景意味着快速切换的是时空,而每一种场景会带来不同的需求。

在移动场景的分析与应用方面,目前我们的关注重点是用户此时此地的位置及其一一,但是从长远来看,移动场景的分析与应用需要涉及三个阶段。除了此时此地外,还可以向“此前彼处”和“此后彼处”两个不同的时空延伸。

2、时间

不同时间点,人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需求。

3、用户实时状态

对个性化场景分析而言,基于时间轴的行为共性虽然需要参考,但重点还需要分析用户的实时状态,包括用户在此时此地的各种身体、行为、需求等数据,他们既可能基于用户以往的惯性,也可能具有偶然性、特发性。

无论是在固定场景还是移动场景中,人们的实时状态,都会与空间因素共同作用。

因此,对于场景中的用户状态的分析,不仅可以理解此时此地的个别用户,还可以成为研究用户群体的一种新手段。

4、用户生活惯性

人们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与行为模式,常常会带着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打着惯性的烙印,惯性是理解他们行为走向的基本依据,因此,个性化场景的分析,往往也要结合用户以往的习惯。

5、社交氛围

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两位作者将社交媒体也作为场景时代的一个重要元素,并指出,正是通过在线交谈,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喜好、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所寻求的目标。社交氛围对于人们的活动(包括空间的变化方向)的确是有影响的,而且在人们被社交媒体包围的今天,其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于社交媒体中用户及其相关者的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场景分析提供另一个维度的支持。

三、场景适配:移动服务的核心目标

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适配意味着,不仅仅要理解特定场景中的用户,还要能够迅速地找到与他们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或服务,并以合适的渠道与形式推送给他们。

从信息推送的角度看,适配不仅意味着内容与场景的匹配,也意味着表现形式与特定场景下的阅读需求相适应。

用户在移动场景中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的碎片化、情境和空间的快速切换。这样的特点,对于社交与娱乐来说,也许不会是太大的障碍,对新闻阅读而言,却会带来影响。

从场景适配的对象范围来看,又可以分为标准化适配和个性化适配两个层面。标准化适配,是对共性的理解与满足,即针对用户群体在一个特定场景中的普遍性、一般性需求,进行信息、服务等的提供,使不同的用户都可以获得这一场景中的基本满足。而个性化适配,则意味着对前文所说的个性化场景要素的充分理解及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应用。

四、场景:移动平台的新入口

当越来越多的信息与服务依赖场景这一变量时,场景本身可以成为信息组织、关系组织与服务组织的核心逻辑,可以成为信息-关系-服务等几者连接的纽带,进一步场景本身可能成微移动平台的新入口。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新媒体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新媒体用户行为表现如下特征: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仍存模糊。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 大部分人对新媒体范畴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知。但仍旧存在着对新媒体范畴理解的模糊:27.6%的人认为户外媒体是新媒体,24.0%和23.8%的人分别认为纸质杂志和纸质报纸属于新媒体,21.5%的人认为广播电台属于新媒体,20.9%的人认为不能联网的电视属于新媒体。 图表中国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范畴认知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使用率 一、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常使用的媒体形态中,使用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个月的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的15.1%提高

到近三月的58.6%;互联网电视和音频类网站/移动电台App也有相似的趋势。相比之下,以纸质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使用比例下跌明显。 图表新媒体用户媒体选择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超过传统电视拥有率 我国新媒体终端普及程度已经较高,新媒体用户群体使用多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和跨屏使用行为也较高。数据显示,新媒体用户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达48.9%高于传统电视47.3%,智能手机仍然是拥有率最高的新媒体终端。目前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已经相对较高,互联网电视和平板电脑的拥有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三、跨屏时代——近七成用户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 68.5%的新媒体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38.5%的新媒体用户选择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看电视时“多任务”现象的普遍存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互联网用户会用其他设备进行在社交网络交流等行为。 针对电视媒体和视频的多任务现象,相关行业可以创造方式实现多屏互动,比如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通过互动等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提高媒体的触达率。 图表中国新媒体用户观看视频伴随行为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新媒体概论/宫承波主编. —2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10 什么是新媒体?关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新媒体”概念由此诞生。 美国《连载》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斯贝(Vin 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新媒体的主要标准。 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和物质形态的诞生。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概念。当下的新媒体指的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其种类可谓丰富多彩,目前受到关注的不下几十种,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则属于新的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或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从传播学视角看,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可以称作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改变传播形态为主要诉求点,强调体验和互动,内容生产日趋分散化和个性化。另一类则可以称作新型媒体,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等。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传播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信息质量获得提高,传播范围更广,达到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新媒体”概念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上的“新媒体”可以作如下界定: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而狭义上的“新媒体”则专指“新兴媒体”。 中国是全球性互联网热潮的践行者。早在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中国提出了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20日,中国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网络信道开通,首次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国开始踏上互联网的征程。 互联网真正开始向社会大众推广始于1995年之后,并且据统计,国内互联

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

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 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撰写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年度发布会今日召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执行主编刘瑞生发表演讲,以下为主要内容。 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新媒体蓝皮书的发布会,我想是新媒体把我们聚在了这里。下面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我们这本书的主题报告,就是“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里面有四个问题想跟大家聊一聊。新媒体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和每个人联系都非常紧密。第一,谁是新媒体?第二,新媒体发展的态势,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第三,简单按照书的框架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媒体的发展概况。第四,新媒体发展当中的一些前沿问题。 新媒体蓝皮书,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我们天天在用,它绝对是一个热词,但是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有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确实非常难。为什么新媒体发展了十几年速度都非常快,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新媒体蓝皮书今天才推出来,我想它的难度非常大,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因为没有一个很统一的,大家很一致的概念。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我们研究的范式、研究框架,完全打破传统的方法。所以现在迅猛的发展速度让我们对新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尝试性地研究新媒体。 第一,新媒体到底是什么呢?一般大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新媒体仅仅导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传媒,主要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实现在讲互联网,手机上网也可以称为互联网,但是过去主要是指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后来扩展到说第五媒体,说的是指移动网,是以手机等移动通信技术工作为终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信网增值服务等传播媒介的形势,这两种新媒体一般可以统称为网络媒体。 从广义的新媒体概念来说,新媒体包含大量的新兴媒体,指依托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非常之多。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相融合而产生或者发展出来的一些新媒体形式,例如电子书、电子纸、数字报、IPTV 等等,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广义的新媒体来涵盖。既然新媒体自身还处于发展中,所以我们这个报告也就要采用一个广义和开放性的职称,既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也包括了新型媒体。 我们采用这样一个新媒体开放性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无论是新型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这两个特征:一是原生的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我们仅仅讲互联网是一个媒体,实际上有的时候不是很严格,我们看到仅仅互联网自身已经延伸出武术的原生形态,包括电子信箱、BBS、个人主页、即时通讯工具、手机短信到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社区、社交网站、手机彩信等等。二是基于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或者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像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网络报纸、网络杂志、手机报、手机电视等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有顺势而兴,既丰富了新媒体形式,又拓展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第二,新媒体发展态势――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我们鉴于当前网络融合和媒介融合发展态势,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也可以称之为网络媒体,其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社会的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这两个大方面。 第一态势,社会网络化。 所谓社会网络化主要是指互联网等高科技呈持续高速发展态势,整个社会网络化的程度迅速提高。我们也看到,经过初试阶段的超常规发展后。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相对有序,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资源、网络用户等呈持续高速发展之态势。特别是农村和西部地区,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城市和东部地区。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用户的上网门槛不断降低,这为更多大众接触互联网创造了条

新媒体研究的现状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就其本质而言相互联系。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博客、播客,维客、手机媒体、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SNS、RSS、P2P等越来越多的新产物成为这一领域的亮点。可见,网络并非物质载体而是虚化的技术,它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已逐渐破除。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这样的媒介会更多。可见,新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集纳多种媒体功能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新的媒介形态,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强调的是一种信息的融合,而非区别。当今,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优化统筹。在新媒体环境下,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网状传播整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不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人,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的使用率达到15.5%,青少年网民则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根据《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蓝皮书显示,在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89起,占比65%,比2009年的56%提高了9个百分点;传统媒体曝光的为47起,占比34%,相比2009年下降10个百分点。(参照最新)。一方面,新媒体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务实.研究方法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发展。理论研究者进入媒体调研指导,媒体从业者加入了研究者行列,政府管理者也进入了媒体管理平台。以往实践成果先于理论成果,或者研究与实践运作“两张皮”的局面正在被改写。这些研究都大大促进国内媒体研究的务实化程度。另一方面,从媒体经营管理角度、受众角度、文化批判角度来对新媒体进行研究的案例不断上升。可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渗透性发展,新媒体研究的视线已延伸到社会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更好的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构成、基本特征、特有语言、功能和作用,从新媒体环境角度去审视、分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成因和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新媒体传播研究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1学期) 学院(中心、所):文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与传播 课程名称:新媒体实务研究 论文题目:新媒体传播功能及其过度使用研究授课教师(职称):韩志强(副教授) 研究生姓名:罗喆 年级:2014级 学号:201420112024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3 月9 日

新媒体传播功能及其过度使用研究 学生:罗喆指导老师:韩志强 内容摘要: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饱受争议和批判的过程,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力量在其发展中既被看做是巨大社会进步力量,也被认为是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功能研究的角度,对新媒体的效用作一些浅显的分析,以其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带给社会的福与祸。 关键字:新媒体功能分析过度使用 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传播形态的不断升级变化,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和传播特点,势必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谁也无法在忽视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新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市场主追逐利益的重要工具,更成了各种政治力量为实现其政治利益所不可或缺的社会控制工具。同时新媒体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格局,受众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对传播过程产生影响,从而使传播结果向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引起个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当然这种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影响的成就,对新媒体在媒介实践提供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使其不断向为社会提供更多利益的方向发展。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的技术研究所长在1967年提出的商品开发计划,从那之后新媒体开始被广泛使用并逐步扩展至世界范围。新媒体作为一种

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2016、2、29——2016、5、5 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就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与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增强现实,

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就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内容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她方面的服务,如余额宝。 1、1讨论:您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就是什么?为什么? 1、2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b 、第二阶段:文字c、造纸d、印刷:北宋毕昇印刷术。泥板-木头-古登堡1455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 e、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f、摄影: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摄影法《巴黎寺院街》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与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播) h、电影:1895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1895年称为电影的开元年)i、广播:1920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BBC在1936年伦敦开播,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历史阶段: A、机械计算机:英国1835查尔斯·巴贝奇设想(创新:用齿轮模拟算盘的算珠,她不仅设想也

以凤凰新媒体为例——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以凤凰新媒体为例——浅谈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作者:————————————————————————————————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院(系)名称艺术与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吴静 学号 20101004148 指导教师姓名肖峰 填表时间: 2013 年 12 月 12日

以凤凰新媒体为例——浅谈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拟选题目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展,出现了新型的传播媒介,在新的技术、媒介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即新媒体。基于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新媒体迎合了人们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和信息需要,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及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传统媒体由于受到单向的传播模式限制,传受双方交流困难,传播内容也是众口难调。但是,新媒体的数量随市场需求而增多,新媒体类型的拥挤和重复,致使大多数新媒体不能盈利,频频进行再融资,新媒体经营也陷入困境。而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依然拥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稳定性,传统媒体在其长久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可信度,以及内容质量的高度保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只有相互结合,相互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生共荣的状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如今,我国的报业、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基本都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开始走向两者融合的道路。在这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凤凰新媒体。凤凰新媒体是凤凰卫视传媒集团全资拥有的跨平台网络传媒,融合互联网、无线网、网络电视三大网络平台。以凤凰网为旗舰,以各类图文资讯、音视频流媒体以及丰富的无线产品组成多媒体门户平台。同时,凤凰网为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电影台等电视台以及《凤凰周刊》开辟了专栏介绍。凤凰新媒体在内部整合凤凰卫视控股集团所拥有的电视台、期刊、网站资源,形成创新的网台联动组合传播模式,另一方面,凤凰新媒体强大的无线网络资源、网站流量、丰富信息也为公司传统的电视、期刊等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内容信息资源。凤凰新媒体与其公司传统媒体的融合为凤凰卫视集团创造了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资产价值,还有更多的品牌价值。 研究意义: 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不同媒体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格局。新旧媒体在现有媒介格局中各自占据一席之地,不断细分媒介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却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效应。 从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情况看,各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打造市场的合力,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单纯的传统媒体市场受众数量近年来不断下滑,盈利模式单一,而单纯的新媒体市场也有着一系列的问题,新媒体带来的网络谣言、网络舆论暴力等社会问题也影响着新媒体的发展。 新旧媒体的融合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体会到距离不是障碍,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技的发展。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事业不断持续繁荣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利润、优质的新闻业务、稳定的受众人群、良好的品牌效益,还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为实现融合的新闻机构、文化传播公司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共同笼罩下的用户 第一节碎片化的时间、交错的时间轴 移动互联网应用,既使得碎片化时间被利用,也把时间切割成碎片,各种不同起点与刻度的时间轴再用户那里被交错地联结在一起,某些时候也模糊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模糊了现实时间与媒介化时间的界限。 (1)碎片化时间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使人们的媒介使用时间逐渐零碎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信息、传达信息、选择信息,而不需要像电视时代那样等待固定的节目播放时段。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对人们的信息表达提出了简短化的要求,同时也使人们接受到的消息更加简洁直接,培养了人们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表达方式。 (2)媒介时间 直播的发展使人们共同收看同一事件或节目的惯性在新媒体时代得以保留,除了个性化、碎片化的信息需求,人们也需要统一收看重大事件或活动,以获得共同的公共交流基础。对重大事件的直播,如70周年阅兵,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使人们的爱国热情在观看直播的瞬间高涨。 (3)私人时间轴 在今天的移动社交或服务平台里,作为独立节点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账号建立自己私人化的时间轴,这也是用户自己营造的媒介化时间。虚拟空间中私人化时间轴的建立,使个体的现实生活在虚拟空间中的“投影”有了更清晰的个人化坐标,将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在时间维度上统一起来,提升了个体的独立存在感。通过权限设置的方式,个体的私人时间轴可以和他人的私人时间轴交织起来,也可以在需要时被独立出来,形成内容有所差异的、面向自我和面向社交的时间轴。人们可以在多平台建立多个时间轴,将不同类型的活动与状态刻录在不同的时间轴轨道上,多轨时间轴的混录共同构成个人的生活轨迹。 (4)实时/延时 在互联网中,“实时”有不同的含义,通常所说的“实时”包括:与事实发生同步的实时传播、与信息传播同步的实时接收、各主体间同步的实时行动或互动等。相对地,我们通常所说的“延时”则主要包括:事件发生后的延时传播、信息传播后的延时接收、主体间的延时行动与互动等。 在社交策略上,人们也可以选择实时回应或延时回应,这也侧面体现了人们关系的发展阶段、关系性质、对互动对象的情绪与态度、社交表演的难易度等。 (5)“多线程” “多线程”是用户在网络生存中的一种特点与状态,即常常处于多道任务的并发处理之中就像计算机并行处理多道程序时的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线程”“并发性”的行为特征必将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成为人们行为的常态。 尽管看上去短期内有些用户的潜力会因此被进一步激发,但长期的多道并行处理,会带来信息过载,使用户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处理任务的效率反而下降,也可能导致人的记忆能力减

新媒体概论MOOC笔记

新媒体概论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是新媒体 定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特征:数字化;多媒体;互动性;网络化;个人化 新媒体的形式:虚拟世界;镜像世界;生活记录;增强现实。 新媒体的内容:新闻→融合新闻;娱乐→互动;社交→用户生产内容;服务 1.2新媒体的历史 前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摄影;电报;电影;广播;电视; 计算机时代:机械计算机;ENIAC;EDV AC;UNIV AC;TRADIC;IBM360;IBM PC;Apple 网络时代:Web1.0,浏览器,门户网站。 Web2.0,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从受众到用户,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 Web3.0,语义网,大数据,智能网 第2周: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 技术决定论 媒介偏向论,伊尼斯,时间偏向媒介、空间偏向媒介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改变感官比率、改变人们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传播时代论,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电力传播时代 2.2 社会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简化论、单向论、机械论、中立论、弱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社会力量决定技术原型是否被采用 油门—刹车模式,温斯顿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决定论的困惑 诞生期:社会需要>原型 成熟期:技术决定,宏观上技术是社会变化主要原因,微观上技术是改变心理的原因,技术推动社会需求 过时期:新的社会需要>过时装置,新社会需要刺激技术——喜新,各种因素对新技术的延缓——恋旧 第3周: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过程:班杜拉,注意、记忆、模仿、结果。 交互决定论 榜样,活榜样、口头指引、符号 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己能力、关注整体行为、对未来的评价。影响因素:直接体验、间接体验、社会劝说、生理因素。 3.2 创新扩散论 技术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 创新采纳的过程: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 创新采纳的受众: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滞后者。 3.3 技术接受论31 理性行为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 权衡需求理论 第4周: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1 新媒体伦理 网民伦理。计算机伦理十诫;RFC1087;《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网民自律公约 行业伦理。合理信息行为规范;(ISC)2伦理规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4.2 新媒体法制 知识产权:版权,数字千禧年版权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网络色情 个人隐私 4.2 其他控制手段 市场控制。盗版、礼品经济 技术控制。数字版权保护 NGO控制。非政府控制 第5周: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网络历史:;扩张趋势; 网络类型 社会特征:大众社会vs网络社会 社会关系:开放性、复杂性、无标度、弱关系 5.2 阶层结构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研究 在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传播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载体得以广泛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以电子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手段等新兴媒体进行传递信息的传播环境即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尤以网络与手机传播的形式最为显著。此时此景,文化传播就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其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达便拥有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未曾面对的困难,笔者以广西桂剧的发展为例,通过透视广西桂剧的发展现状、展望桂剧的未来前景,探讨桂剧如何借助当下新媒体载体达到创新与传承的双赢。 一、桂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桂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中极具代表性的戏剧,它运用桂林方言演唱,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的手眼身法步著称,以生活化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角色。其代表作品有《梁红玉》、《打金枝》、《断桥》、《大儒还乡》、《烽火南欧》等。 随着当下E时代的到来,图片、视频、网络各种承载文化信息的新兴媒体充斥着当众的眼球,如网络视频、微博、

微视、微信等与传统的桂剧角逐市场,竞争激烈,与此同时,桂剧本身面临演员老龄化、人才断档、创新不足、观众减少、传统流失、剧目和技艺失传、艺术特色日渐淡化的尴尬境遇。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与致力于桂剧的艺术家们共同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这一古老的戏剧文化上,不仅在2006年将桂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剧艺术家们在对原生态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之上,融入创新的新元素,从剧本的编排、舞台的设置、演员的表演手段、戏剧的传播发行、观众传承等发面着手,创作了一批精品桂剧,如《大儒还乡》、《风采壮妹》等。桂剧以其独到的戏剧张力与魅力在中华传统的戏曲百花园中大放异彩,为此,桂剧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媒体时代下桂剧的传承 (一)推陈出新,适应现代审美追求 精品桂剧的涌现,彰显了桂剧能够顺应时代的步伐。 首先要在义不容辞地保护与发扬传统的古老艺术、肯定传统的沉淀的前提之下推陈出新,以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来对传统艺术进行发展,并充分发掘传统戏曲的文化价值。其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气息,贴近观众生活的好剧目,努力打造精品剧目,提升艺术质量,扩大桂剧的影响力,融入时代新元素,拓展吸引新一代观众群。 与此同时,桂剧的“变脸”应从编剧理念、舞台设计上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by张铮 2006-09-2021:08 作者:张铮 1、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熊澄宇,2000)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之缩写)。“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他的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尽管尼氏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几乎

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差距,甚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摆在面前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当数字化开始影响人类社会的时候,站在潮流前面的著名的IT界巨头、传播界巨头和未来学者纷纷对数字化进行阐述。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国际上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中国国内一些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院校从20世纪末也陆续整合资源,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的教学、研究新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正式成立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并于2002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个重点学科;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了新媒体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包括媒介形态变化研究、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与社会互动研究、人机界面与交互理论研究等)、应用研究(包括新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电子出版技术、交互媒体设计等)及政策研究(包括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政策法规研究、新媒体传播政策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9月成立媒体与设计学院,下属有新闻传播系、数字影视中心、现代传播研究所和艺术、设计类系、研究所、实验室,体现“文理渗透、技术与艺术结合,数字化、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依托其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力图构建新型的媒体与艺术设计学科新格局。在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国家也连年设立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与传播学科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电子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学习与研究 第 23 期 海航集团 2012年11月26日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新媒体的论述频见报刊,而且以“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跟常规媒体的共存”等主题的论坛也在推波助澜,一时间关于新媒体的字眼铺天盖地袭来。本文介绍了新媒体与其商业价值,分享了优秀企业在新媒体应用上的案例,并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在集团的运用前景。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

称为“第五媒体”。 图1新媒体网络图 二、新媒体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新媒体对商业及品牌营销的五大价值如下: ㈠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新媒体可以更好地降低营销成本。企业会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发布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间断维护与推广,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如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等等。

新媒体不仅提供了低成本平台,而且还提供了低成本的传播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大量品牌的信息需要花费巨资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趣或有价值,就会帮忙免费传播。 ㈡更精准化的客户定位,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新媒体营销中,不论是门户网站的按钮广告,还是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都更有针对性。如你在微博谈论购买篮球的事情,那么系统会认定你具有购买篮球的需求,一段时间后,不管你是否再进行篮球主题谈论或搜索,系统都有可能为你定制耐克、阿迪或李宁等品牌。在这个营销过程中,一切都是基于人、账户和关系网,一切需求和潜在消费欲望都可以被记录、被计算、被推理。 未来的消费将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喜欢的时间和地点获得喜欢的商品或服务,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工具能让企业清楚地知道顾客的需求。 ㈢及时有效面对危机公关 企业经营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众口难调的消费者,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有可能存在所谓的“缺陷”,而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就是信息分散,舆论极难控制。 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能完善企业危机公关应对策略。公关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危机公关在某种意义上事关企业的长远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 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 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媒体也由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方式、信息流的海量化,更对传统媒介“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定义、特征、把关过程、把关人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展示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以及应对此变化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而说明在新媒体时代中“把关人”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对传媒把关人角色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把关人角色研究网络媒体把关人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represented by newspapers, magazines, television era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media ag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s not only just chang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bring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gatekeeper" theor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through the respects of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checking process, “gatekeeper” function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Necess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will also reveal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gatekeepers existenc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and re-defines the role of gatekeeper. Key words: New media gatekeepers Role study Network media Gatekeepers research 引言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在这一时代中产生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人处于信息链条的首端,掌握着信息的发布权。把关人按照一定的倾向来筛选信息并传播给受众,而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发挥它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功能并引导舆论,发挥其身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逐渐的发展壮大,一种虚拟的空间在构建,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平板、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使得上网更加方便快捷,而网络构建的跨时空、跨年龄、跨行业的交流平台更使得信息传播模式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信息源不再只为传播媒介所有,它的掌握权被分为三种力量:“上网媒体”、“网上媒体”、“自媒体”,相应的把关人力量也被分解为三种,新媒体把关人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