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研究

胡宁生

【内容提要】公共政策创新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核心要素。尽管公共政策创新的内容、形式和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同类别的公共政策创新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把具有相同方式、路径和策略的政策创新归为同一种公共政策创新的模式。研究和掌握不同的公共政策创新模式有助于选择政策创新的时机和确定政策创新的路径、方式和策略。根据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实践经验,以转型的阶段为标准可以划分出解构型、转轨型和整合型三种政策创新模式;以行动主体为标准可以划分出强制型、回应型和自治型三种政策创新模式;以突破层次为标准可以划分出“中央示范、基层跟进”型和“基层突破、中央规范”型两类政策创新模式。

【关键词】公共政策创新/政策创新模式/社会转型/社会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创新的模式及其重要性

在转型社会,人们比较重视通过改革、开放来达成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但是,这些创新中的任何一项都需要社会改革的主体去应对旧的利益矛盾所造成的老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需要他们下力气去解决因利益重新分配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公共问题。这些都有赖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公共政策的设计、规划与实施。因此,要真正实现上述各项创新,就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创新。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把公共政策创新看做是促成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核心要素。①

虽然人们对公共政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并不统一②,但是公共政策活动,总有其需要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行动主体、标的群体、政策价值和政策工具等主要的构件或要素,在这一点上,人们的认识并没有多大的分歧。公共政策创新也就是政策活动要件的更新替代、优化组合,它既可以是部分新的政策要素与部分旧的政策要素的优化组合,也可以是全部新的政策要素的优化组合。比如对于同样一项政策,以往只是政府某个部门制定的,现在除了相关的政府部门主导外,还有许多公众与利益团体参与其中,政策活动中增加了新的行动主体,出现了政

策行动主体的更新替代和优化组合,这是政策创新。再比如在政策规划中,原先只是政府部门开会、拍板,强调的是控制管理,现在规划、制定一项政策,则要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听证会、咨询会,强调政策规划中的民主和公平,从而在政策价值选择上出现了更新和优化组合,这也是政策创新。还比如,同样是养老保险政策,以往只让城市居民享受,现在开始考虑扩大标的群体,也让农民享受,政策的标的群体出现更新,形成了新组合,这也就是政策创新。至于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让市场成为重要的参与力量,相对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来说,这方面的政策要件及其组合完全是新的,也是一种公共政策的创新。

公共政策创新不一定发生在转型社会,在一个平稳运行的社会形态中,执政党和由它控制、领导的政府为了解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运行中出现的公共问题,也会对公共政策活动中的构件或要素做出更新替代和优化组合。但这种公共政策的创新是细微的、琐碎的,并且是辅助性的。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虽然需要依旧保持同一社会形态,并且要巩固已经确立的根本社会制度,但为了打破旧的体制和机制,赋予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和新的水平,就需要集中解决因旧的体制和旧的机制所无力解决而积存下来的社会公共问题,并且需要用新的思维和手段解决因变革而产生的新社会公共问题,因此公共政策创新就成为执政党和政府应特别关注的重要事项。可以说,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执政党和政府所领导、引导和推进的改革,首先就是改革公共政策,所进行的公共政策的活动,主要就是公共政策创新活动。

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中的公共政策创新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情境下出现和进行的,在内容、形式、条件和绩效等方面都带有具体性和特殊性。因此,很难概括出公共政策创新的一般规律、程序和方式,所能够做的仅仅是从某些现实案例中总结出政策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机制,并区分出政府部门与具有变革愿望的个体、团体之间在政策创新中相互影响的类型。虽然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进一步探索转型社会期公共政策创新的模式是有帮助的。

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概括和提炼行动或活动模型或模式是一种传统。公共政策活动的模型或模式,是用简化、精炼的方式将政策活动的方式、路径、策略

加以显现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它是反映政策活动内在结构和逻辑联系的框架。与实物模型不同,政策活动的模型或模式是通过概念间的关联表现出来的。同样,在公共政策创新活动中,人们不断地从自发走向自觉,在政策创新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尝试概括和建构出以概念的组合来简化地反映政策创新活动的路径、方式和策略的框架,即寻找政策创新的种种模式。

探索公共政策创新模式对于研究政策的理论和从事政策创新的实践都是必要的。首先,公共政策创新模式可以提供政策创新过程的活动框架。任何公共政策创新都会涉及到利益的变化、组织与规则的变迁、行为的改变,因此,初始政策设计,规则与组织的变换,利益的分化、协调就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或因子。③但这些因子如何组合并形成一定的结构会因政策创新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路径、策略而变化。具有相同的方式、路径、策略的政策创新则呈现出大体相似的活动框架而成为一种模式。人们对照公共政策创新模式就可以依据政策创新的内容和要求,自觉地选择包含政策创新因子结构的活动框架,就能够避免走弯路或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从而保证政策创新收到实效。

其次,公共政策创新模式可以提供政策创新过程的逻辑关联。任何公共政策创新都表现出外部环境和内在活动的互动。在政策创新的内部活动中,因创新者选择的方式、路径、策略的不同,各种因素间也会形成不同的关联。政策创新模式所显示的正是政策创新过程中各种要素间的逻辑关联。借助于政策创新模式,人们就可以了解政策创新中的不同逻辑关联,依据其指示就可以建立和促成政策创新要素间相对应的现实关系,从而保证政策创新的实现。

第三,公共政策创新模式可以提供政策创新过程的比较背景。具体的公共政策创新活动都是各具特色的,对于追求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改革行动者来说,必须通过比较,才能清晰地辨别和正确地指导不同时期、不同主体和不同途径的政策创新活动。能够撇开某些不重要的因素,简单易行地将不同的政策创新活动加以比较的参照背景恰恰是政策创新模式。我们可以将多种多样的政策创新分门别类地归并到不同的政策创新模式之中,通过模式的比较,再找出具体政策创新活动的特点。

以转型阶段为标准的政策创新模式

对转型社会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做模式概括的第一种尝试,是以社会转型可能

依次出现的逻辑阶段为标准,对政策创新活动的方式、路径和策略进行类型划分。较早做这方面研究和概括工作的要算波兰前第一副总理、财政部长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这位被称为“波兰改革总设计师”的学者在其著作中讨论了社会转型、过渡的不同阶段以及其和公共政策设计、创新的关系。④科勒德克认为,因改革而进入过渡时期的国家在社会运行中出现的“转轨是一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从基于国家控制产权的社会主义集中计划经济转向自由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的改革目标在于通过一些改进而非根本制度的变化来对现存制度进行完善,与此相反,转轨则意味着实质性的改变和引入全新的制度安排。这是一个以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而不再是仅仅通过改进运行方式来完善旧制度的另一次尝试”。依据这一点,科勒德克认为,在“后社会主义国家”中,“一些传统的国家社会主义正在经历这种转轨,而其他部分国家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和重建。它们已经走出传统的中央控制经济阶段,但同时却尚未从社会主义进入转轨”。但是转轨也绝不是社会转型的终点,“转轨还应当被看成是长期发展政策的一个工具,而不应将其本身视为一个孤立的目标”。⑤虽然科勒德克的用词较为不严密,特别是使用了所谓“后社会主义国家”这类非常不规范的概念,但从他的叙述中,人们还是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科勒德克是想将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区分为三个不同的环节或阶段,即“改革”阶段、“转轨”阶段和“发展”阶段。他所谓的“改革”阶段是指“仅仅通过改进运行方式来完善旧制度”,或只是做一些改进而非根本制度的调整变化的过程。而“转轨”阶段则是“引入全新的制度安排”,“这是一个以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后社会主义转轨就是以市场经济替代中央集权计划经济的过程”。在对“改革”与“转轨”两个阶段作了区分和说明以后,科勒德克又对“转轨”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区别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如果转轨被看成一个制度重新设计过程的话,有必要对转轨政策和发展政策进行区分”,转轨只是长期发展的一个工具。而且,转轨只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在转轨后,还有民主化建设问题。因此,“转轨”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如果把科勒德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与过渡阶段的论述与中国社会

转型的实际进程相对照,就会发现,这位东欧的改革理论家所说的社会转型中的“改革阶段”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破除旧体制、旧模式的阶段。他所说

的“转轨阶段”则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建构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型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阶段。他所说的社会转型中的“发展阶段”则是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有机结合、巩固完善的阶段。

最为重要的是,科勒德克还把社会转型、过渡与公共政策的设计联系起来。他认为在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公共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精心的、有效的政策设计。他指出改革和转轨都需要依赖“高质量的政策设计”,高质量的增长必定基于高质量的政策之上。并且他还特意把转轨阶段的政策设计与发展阶段的政策设计做了区分,“如果转轨被看成一个制度重新设计过程的话,有必要对转轨政策和发展政策进行区分,前者不能代替后者”。转轨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能力,而发展政策则应当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的优越性。

在谈到社会过渡、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设计时,科勒德克还给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提示。他认为,体制转轨是一个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各个集团的利益相互矛盾的过程。因此,在公共政策设计中,不仅“政策目标往往是彼此冲突的”,而且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即“从经济的观点来看是必要的政策,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却往往行不通”。这就是政策设计者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境。

虽然科勒德克在谈及社会转型、过渡与公共政策的关联时,只用了政策设计的字眼,而没有使用政策创新这一概念,并且也只提出了政策设计的某些原则。但是,从他貌似简单的阐述中,人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如转轨阶段必须有新的法律体系、新的行为模式。这一特殊时期的政策设计必然会遇到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政治与经济的矛盾。政策设计时不能仅仅从经济观点看问题,还必须从政治上或从价值上思考问题。实际上,那些专门促进和服务于改革、体制转轨和发展的公共政策就是创新型的公共政策。这些特别的公共政策的设计,其实就是公共政策创新。而在社会转型、过渡中,这些带有创新性的公共政策设计,在改革、转轨和发展三个不同阶段上是不一样的。

结合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实际历程和具体阶段,公共政策创新在路径、方式和策略上的确是有区别的。在突破和解构旧体制的阶段上,活跃着的是第一代改革者,他们曾经是旧体制中的骨干,但又是对旧体制有深刻认识的群体。面对激烈动荡、低效低能的旧体制,这些致力于变革的政治精英们,也许会在启动重大突破之前,做一些整顿工作,以便让社会平静下来,形成有序的局面。但不

能认为这是仅仅满足于调整,不求变革,相反这是为即将到来的突破性变革创造条件。要停止旧体制的运行,必须进行解构性的公共政策创新,必须在旧体制的一些关键构件上加以否定和突破。在旧体制最为关键的部位实施突破以后,一系列的后续变革就会跟上,形成批量性的政策创新。因此,在社会转型的破除旧体制的阶段上,公共政策创新模式在方式、路径、策略上的特点是突破性、批量性的。

一旦某个领域的政策创新获得成效,变革就会沿着初始的方向向前猛烈推进。在经过一个短暂的旧体制残余与新体制萌芽并存并发生摩擦、碰撞,甚至有时出现体制规则的“真空”状态以后,新体制就会迅速成长并从根本上取代旧体制,社会转型进入体制转轨阶段。在某个领域的新体制框架逐步建立以后,由于其他领域、环节和方面的政策创新滞后,体制转轨呈现单兵突进态势时,整个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不易形成整体推进的力量,就会导致社会结构的断层和社会运行的失衡。在这一阶段上,政策创新在方式、路径、策略上会呈现出加速性、单向性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旧体制逐渐退出,但旧体制的残余因素依然起着作用,并且不同领域的新体制巩固和完善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别时,主导着通过改革来实现社会转型的政治精英们,仍旧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政策创新,但是这时的政策创新,不再是大刀阔斧的突破,也不再是单兵突进,而是精细的协调和完善,并强调不同领域、方面的政策创新的有机配合。这种政策创新模式在方式、路径、策略上的特点往往是修补性、分散性的。

以行动主体为标准的政策创新模式

任何公共政策创新都是以执政党和由它控制、领导的政府为主导力量,为解决原有的或新产生的社会公共问题而对政策活动过程中的构件或要素加以更新替代和优化组合的结果。因此,在对不同政策创新的方式、路径和策略加以概括和提炼时,政策活动中的主体间的关系类型则成为重点考察的因素或标准。由此就会产生出政策创新模式的另外一种划分。

依据政策活动中的主体间的关系类型可以将整个社会过渡时期体制转轨阶段上可供人们选择的政策创新归结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完全由执政党和政府强力推行的强制型政策创新模式;一种是社会利益群体与执政党、政府相结合的回应型政策创新模式;一种是完全依靠人民自行管理的自治型政策创新模式。这三种

类型的政策创新分别具有不同的条件和特点。

第一种是执政党和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控制和推行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政策创新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政策创新中,执政党和政府首先要制定出一整套变革计划和措施以保证政策创新最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次,执政党和政府要将公共权力垄断在手中,以借助强力和权威来推行各项新的公共政策。

要让这种模式的政策创新能够出现并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必须产生出一些特别优秀的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精英,他们能将整个变革、体制转变的目标、过程甚至所有的细节都毫无遗漏地考虑到并设计好。其他的人只要按照某种预先勾画的清晰蓝图去一步步操作就行。同时,这种强制型模式的公共政策创新还需要执政党和政府,包括组织机构中的所有成员对旧的体制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有充分的、正确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创新得到广大公众的支持。

采用强制型模式的政策创新,至少会产生下列问题。一是执政党和由它领导的政府很难在整个改革、社会转型还没有充分展开之前,就预先设想好一整套能达到改革最终目标的创新性政策。在多数情况下,社会转型中的政策创新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边干边学”,即政策创新只能是渐进性并且是试错性的。

二是这种模式的政策创新,常常只有执政党和政府的主动性、强制性,而缺乏广大公众,特别是需要改变利益分配的政策标的群体的支持和响应,即使政策创新能够在某些局部的空间和层次上出现,也是很难得到传播、扩散的。这一模式的政策创新,虽然可以为旧体制的破除和新体制的产生和建设提供便利的工具,但是它在解决社会新旧体制更替的公共问题时,往往会因缺乏公众的自觉认同而难以奏效。尽管执政党和政府中的政治精英们会利用他们掌握的舆论工具和其他信息渠道来告诉社会公众,他们已经充分考虑并代表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但是,仅仅是口头的承诺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并不能保证足够的公众认同性。

第二种公共政策创新模式是社会自治型政策创新。这是一种与强制型政策创新相对并对其片面性加以救治的政策创新模式。这种类型的政策创新模式把创新的主体完全归于公众,政府和政治精英的作用被大大减弱。作为旧体制的变革者和新体制的创造者的公众,已经完全组织起来,并形成了意见一致的、一开始就

表现为完全理性的政策创新的纲领,人们都非常自觉并且一直准确无误地实施这一纲领。但这种理论的预设是无法保证的。因为,公众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事实上存在的公众,是一个个利益不相同的个体、群体、集团。这些多元的、组合起来的公众利益,必须借助于政策创新的过程,才能在竞争、冲突、妥协、合作中达到某种动态的均衡与一致。利益的一致不是在政策创新之前,相反,利益的一致与均衡是政策创新的结果,而且这种利益的均衡绝不是刻板的、僵化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着的。

自治型的公共政策创新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将公共政策创新与政治、政府的活动分离开来,并对社会权威持批判态度。这种政治与公共政策的分离和对公共权威的批判是包含着隐患的。自治型的公共政策创新模式,虽然重视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公众从切身利益出发所发挥出来的政策创新的智慧和能力,但却过分地否定政府和公共权威的作用,这就有可能导致无政府状态。在原先已经贯彻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的作用下,不仅执政党组织和政府的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化,而且,在旧体制的控制下,公众在利益的追求和思维及行动方式上也形成了某种定势,自治的能力已经萎缩了。要在短暂的时间中,自由放任地让公众自行去进行政策创新和推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权威真空”、“行为失范”现象,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酿成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的状态。

与执政党和政府独断包干的强制型政策创新模式和完全由公众放任自由地行动的自治型政策创新模式不同的第三种政策创新模式是回应型的政策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首先,回应型的政策创新是一个国家在社会过渡时期推进和实现体制转轨阶段公共政策运行的主要内容。公共政策规划与实施的宗旨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保证社会朝着既定的政治目标前进。在变革社会的过渡时期的体制转轨阶段,社会最根本的、影响最大的、最为普遍的公共问题就是旧体制已经完全失效,人们必须创造出新体制。公共政策的创新就是要回应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在这一阶段,也许还有另外一些政策需要规划与执行,但是,与体制转轨直接相关的政策创新则是总揽一切的。这种回应性的创新具有优先性。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破除旧体制和创建新体制的公共政策创新成为整个过渡时期公共政策运行的主要内容。

其次,回应型的政策创新是非常态的政策运行过程。社会过渡时期转轨阶段

上的公共政策运行显然不同于社会常态运行条件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两种运行状态:一种是正常的公共政策运行状态,或称为政策的常态运行;一种是非正常状态的公共政策运行,或称为政策的非常态运行。在常态运行中,政府和公共机构也会为解决社会出现的公共问题而制定、实施公共政策。这些旨在维护一个社会的既定秩序、并在既定的规则和组织下出现的公共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回应型的政策创新并不是指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因素,而是强调政策的内容与作用就具有创新性质,这种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本身就在创造新的体制。

第三,公共政策创新可以发生在一个国家社会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上,而回应型政策创新则是同过渡时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即体制转轨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国家的过渡时期会产生虽然界限不那么清晰但顺序却很明显的三个阶段,即旧体制的解构阶段,旧体制破除、新体制建立的转轨阶段,新体制巩固、完善的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上,都会出现公共政策创新。回应型的政策创新对应的是体制转轨这一阶段。当然,能不能将强制型的政策创新与旧体制的解构阶段相对应,将自治型的政策创新与过渡时期的发展阶段相对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体制转轨阶段的政策创新确实更多的是回应型的政策创新。

第四,回应型的公共政策创新是一个逐步的、系统性的创新。回应型的政策创新是对社会提出的破除旧体制和构建新体制的要求的回应,这种破旧立新的要求总是逐步出现并逐步得到实现的。回应型政策创新不赞同在一个主观限定的时间段中把一切旧的体制全部废除,把一个全新的体制一下子建立起来。政策创新除了要逐步推进以外,还需要系统地加以考虑。一个旧体制包含着一整套系统的规则和相应的组织,同时,还有一整套政策在其中运行。因此,要对旧体制的规则和组织加以变革,并建立起适应新的利益要求的新的规则、组织,就必须用一整套新的政策来替代旧体制下的政策系统。这种创新与替代是一项逐步推进的系统工程。

以突破层次为标准的政策创新模式

政策创新的不同方式、路径、策略选择还集中表现在政策创新的突破层次上。以政策创新的突破层次为标准来划分,可以区分出“由下向上的”、“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模式和“由上向下的”、“中央示范、基层跟进”的政策

创新模式。

虽然公共政策活动基本上属于公共领域中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

的行政治理活动,但是,公共政策活动的宗旨是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恪守公共价值,为协调公共利益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过程。因此,公共政策活动并不是公共部门单方面展开的活动,它首先表现为政治决定,其次才是治理手段。同时,公共政策又是公共部门与社会、公共部门人员与广大公众互动的过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与政治精英密切联系的是公共部门中的中央层次,与社会公众密切联系的是公共部门中的基层层次。在这种互动中,公共部门中的不同层次的政策行动主体也会产生出不同的行动方式、途径和策略。处于上层的公共部门及其成员与处于基层的公共部门及其成员,在政策创新中会有积极引领和认同跟进、先行突破和后续规范等不同的方式、途径和策略选择。

一种是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模式。这种政策创新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揭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农村“分田到户”的壮举,就是从基层开始突破的。安徽凤阳的农民在公社和生产队党员和干部的默许和支持下,分田到户,打破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凤阳干部农民的行动,在安徽境内一下子推开。其他邻近的县、市和省也跟着搞起了分田到户。推行了20年的农村建设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基层一下子被突破了。但由乡村农民和干部自发创造的分田到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管理方式是粗糙的、零乱的、不成熟的。为了将农村的改革引向健康的、持续的发展,中央通过正式的研究与集体决策,将分田到户规范为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将原先的公社一级政府改革为乡镇政府。

正是农村改革中的“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激发了另一场更为重要、更为宏伟的市场经济体制孕育、发展的政策创新。这场直接破除计划经济模式的政策创新,最初是由深圳的一批主持地方变革的基层领导者发动的。深圳是广东宝安的一个小渔村,和香港紧挨着。香港在1997年回归以前是受英国统管的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身处深圳的一些具有改革头脑的基层领导者感受到,虽然香港和深圳两地根本制度不同,但一旦跳出“姓资姓社”的争论,市场的共性就显露出来,它们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香港用了这种手段,经济就繁荣。如果深圳也用这种手段,也会带来经济的发展。由于比其他地方更早地试行运用

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深圳就成为建构市场体制的政策创新的“特区”。

对于这样的特区,质疑的人不少。为了让深圳人有敢闯、敢冒的空间和环境,邓小平的态度是先看一看再说。深圳人经过奋斗,用每隔几个月就让一幢高楼大厦平地拔起的速度,用在荒地上竖立起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奇迹,证明了政策创新的威力和价值。邓小平在视察和总结深圳经验后,将特区这一建构市场经济的创新政策推广到沿海城市。然后又大胆地将市场经济体制从沿海城市向内地扩展,中国终于走向了以市场体制建构为导向的深入改革、开放的新途程。基层的政策创新突破,在经过中央的首肯和规范后,就成为全国性的政策创新大潮。

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创新到全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创新,其共同方式、途径和策略就是从基层的突破开始,经过中央的肯定、规范,再传播、推广到整个国家。这种“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模式,有以下显著的特点。首先,这一政策创新模式发生在具有创新意识并讲究创新技巧的改革者所活动的基层。由于先从基层突破,震动不大,阻力相对较小。其次,正因为这种政策创新模式只在局部产生突破,即使发生偏差,受影响的面不大,纠正起来较为容易,从而风险较小。第三,这种政策创新模式容易在局部积累经验,一旦看准了,就能迅速在面上、在全局上推开。

与上述的政策创新模式相对的是“中央示范、基层跟进”的政策创新模式。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府机构改革和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主要是采用这一政策创新模式。从1982年开始,首先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地展开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是一次弱化专业经济部门分钱、分物、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以达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转向行业管理目的的改革,同样是从中央开始的。只是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没能如期跟进。

2008年开始的由中央政府先导推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跟进的大部门制改革则是“中央示范、基层跟进”的政策创新模式的一个范例。在国务院实施第一期大部制改革后,地方则开始了依据“7+1”框架的跟进改革。全国各省市都实行了涉及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住房保障、人力资源、文化市场、食品药品七大领域的政府机构与职能结构改革,并且都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基层社会管理

体制。

与“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模式不同,“中央示范、基层跟进”的政策创新模式的特点是:首先,这一政策创新模式起始点在中央层面,其展开是自上而下的。这就需要上层的政治精英具有巨大的魄力和过人的胆略,看准了时机和条件,实行突破。其次,正因为突破口选择在上层,一旦行动,就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上层稍微发生偏差,基层在跟进时,就会产生普遍的失误,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由于政策创新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创新型政策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的范围内传播、推广。

正像其他类别的政策创新模式一样,以先行突破的层次为标准所划分的政策创新模式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虽然“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与“中央示范、基层跟进”的政策创新在展开的途径、方式和策略上是有差别的,前者是“自下而上”的,后者则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基层突破、中央规范”的政策创新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上层同意或允许,而“中央示范、基层跟进”的政策创新,又常常是先从基层改革汲取经验,然后才在上层形成政策创新意图,进而从最高层入手,率先变革,为基层跟进树立样板。

注释:

①公共政策创新在过渡社会的体制转轨中发挥着战略核心要件和操作工具的作用。参见胡宁生《体制转轨与公共政策创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有人认为公共政策不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分配,而是利益分配,政府通过选择、综合、分配、落实利益,实现政府目标;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主要靠两种机制,市场机制主要解决效率,公共政策机制主要解决公平。参见陈庆云《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③在公共政策创新活动中,有三种重要的机制:一是将利益分化、协调与原初政策设计联系起来的政策创新触发机制(trigger mechanism, TGM);二是将原初政策设计与活动规则与组织变换联系起来的政策创新扩散机制(diffusion mechanism, DUM);三是将活动规则和组织的变换与利益分化、协调联系起来的发展机制(development mechanism, DVM)。参见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2~417页。

④⑤作为政治家兼经济学家的波兰前第一副总理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在他撰写的《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这一著作中,对30多个“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进行总体的比较和评价后指出,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在体制转轨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位指导过现实的社会改革的政治家问了

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的体制转轨时期经济衰退程度如此严重?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而一旦能走出了转轨衰退谷底,这些国家还有机会取得显著的经济进步吗?他的结论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有赖于政策的设计。高质量的增长必定基于高质量的战略和政策之上”。参见格泽戈尔兹·W·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第一章 认识社会政策

第一章认识社会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含义 1、定义: 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2、含义: 例子: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系列政策 二、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行动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行动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行动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以《《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及其实施为例 三、公共政策 定义: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承担维持秩序和推进发展功能的主要工具。 公共政策的领域: 国防政策、外交政策、民族政策;金融政策、企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外贸政策、收入政策、产业结构政策、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婚姻家庭政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户籍政策、出版政策、体育政策、文艺政策等等。。。。。。 公共政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必要性: 1、为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必要的制度框架 2、作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依据 3、协调公共资源的使用 4、解决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提供中的问题 5、解决经济活动中的“自然垄断”问题 6、解决市场的不完全性问题 7、修正市场导致的两极化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1、公共性 2、权威性 3、价值性 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四、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中的一个领域,是政府在某种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的社会事务方面承担责任的行动。 对定义的理解: 1、“社会”:取其狭义,即直接与社会中人们的具体生活有关,具有非经济性的特征;限于国内事务;具有社会性目标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公共政策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影响政策的除决策制度、决策方法外,还有其直接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广阔的如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一般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决策制度 政治制度一般指统治阶级用以统治国家的方式和方法,如政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制度、决策体制与程序等。而决策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法令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涉及到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最高决策者是谁、决策需经过什么样的合法程度、需要遵循什么原则等。它们都对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从本质上说,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决策制度对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决定谁是最高决策者、什么是最高决策权体现出来的。并且,由于决策制度还涉及到决策程序和原则的问题,而决策程序和原则又决定了所采用的决策形式和决策方法,因而政治和决策制度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传递作用影响到所制定政策的质量,即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直接决策者 直接决策者是指依据法律或传统在决策机关中占有决策职位因而直接参与决策的人,一般包括执政党组织、各级政府中有关的立法、行政、司法人员等。正是由于直接决策者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因而他们对政策具有最为重要和明显的影响。作为个人,不同的决策者其眼界、主张,以及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必然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大众 从根本上说,人民大众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在现代民主国家它表现得更为明显。首先,人民可以通过选择直接决策者而间接地影响政策。其次,人民大众可以通过对政策的接受与否来影响政策。第三,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影响政策。第四,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第五,人民大众有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总之,人民大众作为间接决策者,在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政策发生着重大影响。 四、利益集团与政党 政党作为一种层次更高、组织更严密更正规、肩负的责任更大也更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是最重要、对政策的影响最大的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根本利益的团体。 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方式,首要的是通过代表本集团利益的直接参与决策的人员提供政策备选方案、支持或反对某个政策方案等途径直接影响政策;其次是影响公众舆论,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鼓动民众支持自己的主张;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通过形成"压力集团",通过游说等方式说服直接决策者或对他们施加压力,以影响公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而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相互争权夺利的利益集团。但现阶段我国也存在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还有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因而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客观上也存在不同?quot;利益集团"。他们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样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具有重大影响 。 五、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可以促使大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进入政策议程,它表达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对政策制定起到一种中介推动作用,因而对政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但社会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才能形成。这些信息载体,潜在的却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而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选择,影响着社会舆论乃至整个社会的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直接决策者和间接决策者的影响来实现的。 六、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定着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形式,规定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制度通过作用于政治制度和决策制度对政策发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面临着市场和和经营环境的双重挑战。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技术,对于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来探讨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策略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经济管理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对企业经营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活动、策略,比如前期规划、监管、指挥等,其目的是提升企业的层次,扩大利润空间,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外部环境逐渐开放的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就表明,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让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生存、发展起来,不就要加强建设生产、管理、创新等各个领域,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作为企业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既是企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企业凸显科学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渠道。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仅指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更包括企业经济理论的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强化自身发展、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必要途径。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市场信息、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需求,让企业利用经济管理来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挑战,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进而促进获得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就是企业的人员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难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而企业的所获得的利益也就很难提高;其次就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发展不对称,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超管理制度的更新速度,进而导致企业经济发展不理想;最后就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甚至流于

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如何设计商业模式? 没有什么比战略和商业模式更重要,也更容易被误读的商业概念了。商业模式指的是 企业运营的逻辑,也就是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运作,并为股东创造和获取价值。战略指 的是通过规划为企业设定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定位,包括一系列差异化的行动。两个概念 相互关联,但却有本质的不同。商业模式和战略都与市场竞争和企业资源相关,但各有侧 重点。 对商业模式的经典定义来自于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的经典文章《如何重塑 商业模式?》一文。这篇文章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认为,商业模式包括四 个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其中最 重要的是创造价值。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 对战略的经典定义则来自于“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经典之作《战略是什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 的价值组合。战略定位有三个原点:基于种类的定位;基于需求的定位;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 厘清了概念的差异之后,再来谈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就更清楚了。好的商业模式具有某 些共同特点:与企业目标和资源一致、能够自我强化战略定位、能为企业带来活力。最重 要的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能够产生具有自我强化能力的良性循环,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 优势和战略定位。这是商业模式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最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因此,要设计商业模式,必须要基于企业现有的资源,以及市场竞争的现实。企业通 过商业模式开展竞争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强化自身的良性循环。比如空客公司研发出空客380来挑战波音747的垄断地位。二是削弱竞争对手的良性循环。比如微软预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来遏制了Linux。三是变竞争为互补。比如在线博彩交易所允许彩民匿 名相互下注。 当商业模式过时时,如何更新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麦格拉思在《商业模式 过时怎么办》中建议,要寻找那些能创造客户黏性、忠诚度和进入壁垒的商业模式,而忽 视那些向顾客兜售完产品之后就万事大吉的商业模式。企业要在稳定现有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向多个方向发展。但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清晰了,企业可能要面临的是巨大的不 确定性。

公共政策分析.答案doc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分析》 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政策调整: 答:在政策评估与监测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的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2.政策终结: 答:指公共决策者通过慎重的政策评估之后,采取必要措施,终止那些过时、多余、无效或失败的公共政策的过程。政策终结发生在政策评估之后,是人们主动进行的,是提高政策绩效的一种政策行为。它不仅代表就政策的结束,还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政策使命的结束,失误政策的废止和稳定的长效政策转化为法律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看作政策终结。 3.评估目标: 答:政策评估是指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 4.建议: 答:建议,通常是针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客观存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使其具备一定的改革和改良的条件,使其向着更加良好的、积极的方面去完善和发展。 5.指标: 答:指标,指的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 6.政策执行的法律方式: 答:政策执行的方式有:行政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思想诱导方式。其中法律方式有较高的强制性、稳定性和较普遍的制约性。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公共政策的性质是什么? 答: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商业模式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创新进步的影响

商业模式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创新进步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百年以来,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广为传承,创新被视为是内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纵观人类科技革命史,技术创新引发的“创造性破坏”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产业升级替代,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业巨头和垄断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优势,在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但随着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领域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短时间涌现了Google、Apple、阿里、腾讯等一批独角兽巨型企业,而一些传统工业企业逐渐失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像Sony、IBM这样的技术创新企业已经淘汰了传统业务,美国通用集团甚至退出了资本市场,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里,有七家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包括中国的腾讯和阿里。据统计,中国的商业模式创新独角兽企业数量紧随美国,高居全球第二。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是否逐渐失去优势,被新兴商业模式替代,商业模式创新是否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 与此同时,商业经济繁荣趋势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营销、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兴商业模式企业,一方面对传统商业模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的冲突和问题,例如网络营销充斥大量低价劣品,网约车乘客受侵害事件频出,共享单车短期疯狂扩张后难以为继。这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商业模式竞争替代过程中,如何能够消除诸多衍生问题,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社会价值?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反映了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三者的演化逻辑,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改革创新的三角融合框架,基于三者的系统关联性寻找上述问题的合理解释,进而提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三角驱动模式。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2005年3月21日, 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时偶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随即于3月24日向《人民日报》记者打电话告急。经过《人民日报》的披露,其他媒体纷纷跟进, 国家环保局于3月1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并要求立即补办环境评价审批手续。至此一系列的事件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布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听证会、环保总局首次点名批评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首次公开敏感项目的环评报告等。在此事件中, 媒体为政府依法公开行政与公众理性参与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板。公众能够充分地参与公共事件,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行政的效率和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在圆明园事件中又体现了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化关系及矛盾,即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环保、水利、文物、园林之间, 代表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公众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 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定的高效化; 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 开放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 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 媒体的含义及作用 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 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IPTV 、电子杂志等。本文所说的“媒体”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 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协调管理、教育娱乐功能, 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 公共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公共管理的手段,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 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 即政府过程,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过程。即政策制定阶段为:公共问题的产生; 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利用媒体,使其对公共政策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媒体的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 二、媒体的多元性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兼顾各方利益平衡 三、媒体的开放性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文书档案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文书档案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文书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校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与学生未来的就业与继续学习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时代需求。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对信息时代的文书档案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时代;文书档案;创新;策略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近几年信息技术与各种传统行业的连接更加紧密,并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创新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深入,从而限制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中,文书档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学校运行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记录。但是当前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文书档案管理并不是非常重视,许多高职院校都认为文书档案工作只是学校的附属部门,对学校的发展可有可无,并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书档案的分类与存储就行了。因此,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不仅无法带来经济利益,也无法提高教学效率,是不科学也不必要的做法。基于此种情况,许多高职院校均未为文书档案管理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导致文书档案管理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二)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足。目前文书档案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文书档案管理的普遍现象。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在文书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意识不高,许多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不足,认为信息化技术对文书档案管理的意义不高。第二,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相对较为狭隘,在许多高职院校中,信息化文书档案管理仅仅集中在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相关文书档案的再加工,或者使

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 论文题目: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创新和发展 学生姓名 专业公共管理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2014年 3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涉及政策制定、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科学体系,公共政策科学的研究发展对政府决策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发展公共政策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体系,必须立足我国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本土化,针对我国现有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状,合理确定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和发展的取向,真正做到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本土化现状取向

目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政策学 (4) 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取 (4) 三、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状 (5) 3.1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分析以下三点 (5) 四、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和发展的取向 (5) 4.1公共政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与大胆借鉴新理论 (5) 4.2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展望 (6) 五、总结 (6) 参考文献 (7)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政策学 中国公共政策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不断发展、成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究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选择。“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公共政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高度概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当党和国家的政策正确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蒸蒸日上,反之就将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第二,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的需要。众所周知,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既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它要指导执政党或国家的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的实践活动,它以实践定向,以发现和解决社会的政策问题为宗旨,为实践服务”。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共政策学创始人拉斯韦尔指出,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归根结底,它须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前提。”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兴起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产物。 第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结果。通常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的出现,“为政策科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一系列新兴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统计学、决策科学、领导科学、战略研究、未来研究等被陆续介绍到我国,从而使得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迅速崛起,运筹学、统计学、决策科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取得的成就 在理论工作者、政策决策者以及政策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共政策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公共政策学研究至少取得了如下几项成就: 第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理论成果不断涌现。根据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大致沿着这一思想轨迹不断深化。首先是介绍、引进西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其次是随着公共政策学传入我国,开始从政策学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理论,认真而深刻地总结我们党和政府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二,学科建设初具规模,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一门学科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学工作的开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有少数党校在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公共政策学的课程。90年代以后,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培训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学的相关课程已在高等院校、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的教学中逐步扎根,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和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门新兴课程。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研究公共政策的三支队伍。第一是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是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他们主要从事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 第三,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公共政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严肃的学术团体的建立是学科交流的重要依托。目前,全国性的公共政策学学术团体有两个,即1992年成立的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1994年成立的中国政策科学学会。在这之后,还成立了一些全国性的部门政策研究的学术团体,如1998年成立的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另外,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综合性的政策科学研究会或部门性的政策研究会,如黑龙江省政策科学学会、广东省政策科学研究会等。 三、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现状 1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步入新常态忌颠覆性破坏 电商对于传统零售而言属颠覆性创新,在用户获取、产品选择、售后等方面与传统线下零售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为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巨大便利性,使得电商行业在发展之初迅速获得用户亲睐。 而如今,电商发展到如此规模,和传统零售行业的分庭抗礼,意味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两方应该由敌对状态变为互相配合。电商行业需要零售行业优质商品的配合,各补所长,而传统零售行业需要借助电商平台改革其自身经营模式,将传统零售与电商融为一体,互利共赢。 平心而论,主流电商模式从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方面创新,赢得用户青睐,从而对传统零售形成冲击。传统零售由于此前习惯坐享渠道可观收益,在电商化方面缺乏动力,但传统零售仍然掌握大半零售份额,尤其在特殊品类中仍具有高话语权,传统电商优势犹存。 二、步入新常态宜商业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言,电商和传统零售如今应该是通力合作关系,也自然意味着要摒弃以往主流电商一味抢占传统电商市场的商业模式,在现阶段应该有新的电商常态来促进二者的融合。 1、新模式要突破电商的持续低价战 电商的低价对用户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传统零售企业却碍于线下运营成本以及品牌商的价格体系等问题,面对价格战多束手无策。严格意义上说,如今电商已经获得了产品的定价权,厂商定价首要参考电商价格体系。 但这造成的后果是电商一味做大,在此变革时期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新常态之下,电商若要与零售行业和平共处,首先要打破自己的持续低价战。 那么问题就来了,低价是电商的杀手锏,如何让出?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值得行业借鉴:特卖仍是低价,但属于限时抢购,特卖之后产品下架,价格恢复正常,也即通过动态的销售模式来缓解常态低价对零售行业的冲击。 如此,特卖模式也可视为厂商产品营销的一部分,通过特卖获得大量初始用户,而随后价格体系的回复又不影响其传统渠道的销量。二者可和平相处。 2、新模式要打破传统渠道的商品垄断

新媒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新媒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说话稿 新媒体及其对公共政策的作用简介(丁可宁) 新媒体的发展对政府舆论监督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凸显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因为新媒体新媒体有利于收集舆情信息、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缓解公众情绪。另一方面,新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也形成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传播即时性加快了危机爆发速度,把关人角色的弱化加剧了谣言传播,高度互动性传播容易引发群众运动,无边界传播使国内政府危机扩大的几率增大。在此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对政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而规避其消极影响,就需要我国政府从做好新媒体危机监测和预警工作、利用新媒体收集群众意见、重视新媒体上的舆论引导和加强主要网站的媒介关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强对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 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兴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对执政能力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具有时代创新标志性意义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隐匿性、即时互动性、集成聚合性,对舆论生成演变、思想政治生态,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全方位、革命性的深刻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新媒体因信息量大、即时性好、容易组织、交流范围广,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和优势,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党和政府及时把握社情民意开辟了“新通道”,为引导舆论、形成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新阵地”,为更好地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优化决策流程和执政方式搭建了“新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有利于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大大加速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趋势,增加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潮的难度,催生出了许多非理性、非制度化网络政治参与的现象,对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和层级社会管理体制造成了深刻冲击,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深入分析把握新媒体对执政能力的影响,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推动全局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说,谁把握好了新媒体,谁就抓住了监管调控、建设运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

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大众高度关注,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得到显现,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会直接束缚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思维创新。本文首先分析创新幼儿教育管理方式的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创新策略 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凸显,社会各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不再采取满堂灌的教育形式,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促进幼儿综合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还应培养幼儿的主动思维意识,带领幼儿与他人交流互动,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这也是幼儿教育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教育当中存在的不足逐渐得到显现,这样的教学方式依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拓展幼儿教育的发展空间,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创新,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创新幼儿管理方式的意义 提高管理效率 受传统工作理念与教育方式的影响,所采取的幼儿园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盲目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无论是管理目标还是管理环境,均相对较为混乱,直接降低最终的管理效率。因此,应采取实效措施对幼儿园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应将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基础,对幼儿管理理论进行创新,满足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另外,明确幼儿原理目标之后,还应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真正提高幼儿园管理效率。 保证管理质量 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也是左右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幼儿园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完善。无论是管理环境的创新,还是教育环境的创新,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均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幼儿教师可主动投入到自身工作当中,并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满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 三、现阶段幼儿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2015年,10家印刷公司产出利润增长较快,主营业务高度集中,各公司经营情况差异明显。部分印刷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整体情况:全年实现营收269.17亿元 2015年,10家印刷公司产出利润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9.17亿元,较2014年度增加16.53亿元,增长6.54%;净利润26.33亿元,较2014年度增加3.96亿元,增长17.70%。各公司经营差异化明显,康得新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取得了40%以上的增长,其净利润占10家印刷公司净利润总和的.53.51%;珠海中富、陕西金叶、鸿博股份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下滑,净利润下滑比例在50%以上。珠海中富所在饮料包装市场需求不振,竞争激烈,公司营业收入下滑20.92%,净利润大幅下滑257.14%,全年亏损6636万元,成为报告期唯一亏损的印刷公司。 分业务经营情况:技术创新成赢利关键 主业高度集中,各公司差异明显。 印刷公司主业高度集中于各自印刷包装细分业务及相关衍生业务,主业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在60%以上。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各公司大多采取收缩战略,营业收入呈现向各自主业集中的趋势,7家公司主业营业收入占比提升。

印刷公司各自细分业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跨越出版物印刷、饮料、橡胶和塑料制品、高分子材料、烟标、彩票、电子发票等多个业务领域,经营环境差异性大。各公司主业营业收入变化差异明显,毛利率基本稳定,波动在5个百分点以内。 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 报告期内,部分印刷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康得新前期技术研发投入获得回报,光学膜项目全面投产,光学膜业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65.85%,占主营业务收入77.85%,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超过4亿元,大幅增长58.9%,在高分子材料、碳材料、柔性材料以及裸眼3D、大屏触控、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全息显示等新兴显示技术领域均已领先全球。 劲嘉股份报告期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新申请专利150项,新获得专利授权135项。通过发挥在新产品开发及设计方面的优势,公司克服国家卷烟行业结构升级、同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报告期包装印刷业务营业收入增长超20%,毛利率水平超过40%,拉动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增长17.09%,净利润增长24.10%。 东港股份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当期对智能卡、射频识别(RIFD)电子标签、电子发票、彩票销售系统等多个项目进行了技术研发,研发投入合计7437万元,增长20.7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92%,推动公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印刷业务毛利率水平维持在40%的高位。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了13.05%和27.81%的增长。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企业自主创新的策略研究 论文

企业自主创新的策略研究——以海尔为例 学生姓名:郑棣涵

摘要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自主创新日渐成为决定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个后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势力可以通过从发达国家获得技术创新资源来获得支撑。但是经济主体是依赖别人创新成果,还是依靠自己主动地进行创新来提高自己竞争力,最终结果显然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在吸收别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进行主动的再创新,而后者则被动的吸收别人技术成果,结果仍处于落后的状态。二种技术进步策略的比较结果告诉我们,经济主体必须自主创新。 本文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的企业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及特点,以及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并联系国家政策和企业实际分析现今企业在自主创新求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自主创新竞争能力经济主体

ABSTRACT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which determin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dustry, region and nation.。In his classical thsi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coming and distribution ,Paul.Krugman figures out tha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increasing of the economy are affected by two factors,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ition of the technology .A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can improve their economy and strength of competition in a way of absorbing the re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of “the pa th of Japan-Korea” and “the path of Latin America” shows us that whether the economic subject relies on others’ innovation achievement or carry on the innovation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power initiatively causes different results。 On the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enterprise 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former who absorb others’ innovation achievement passively is still at backwardness, but the latter who is based on others’ achievement and innovate initiatively have already succeed in stepping into the ranks of the world industry and the technical powerful nation。Compared with these two Technology advancement strategies , we draw that the economic subject must innovate independently。Important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lf-innovation a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enterprise’s self-innovation。And integrating with practice in our nation and enterprise analyze the problem of we meet on the way of self-innovation。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of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self-innovation competitive economy subje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