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的功与过

论诸葛亮的功与过
论诸葛亮的功与过

学生姓名:王华

用户名:hzddwh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陕西汉中奥鹏

指导教师:徐建委

提纲

一、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点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军事形象的分析

1.军队中所塑造的旗帜形象

(1)博望坡之战初试锋芒立威信于三军

(2)罢免拔擢权计较权衡至公至正

2.众将军中的调和者和管理者的形象

(1)调节众将之间的矛盾整合军队增强战力

(2)治军严明慎选良将从严要求

(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政治形象的分析

1.上对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开府治蜀安定内部

(2)北伐曹魏鞠躬尽瘁

2.联吴抗曹的政策的智慧

(1)舌战群儒缔结孙刘联盟

(2)赤壁之战神机妙算折服众人

3.下对百姓黎民宽厚仁德

(1)民本思想的提出

(2)治理南中的民族政策思想

二、诸葛亮塑造手法

(一)《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正面描写

1.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

2.对诸葛亮的肖像描写

(二)《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侧面描写

1.徐庶、司马徽的一再诚荐诸葛亮

2.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感激涕零

(三)《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反面描写

1.诸葛亮的五个“不谨慎”

(1)择主的不谨慎

(2)《隆中对》的严重错误

(3)北伐曹魏、穷兵黩武

(4)察人不明、用人不当

(5)紧要关头的错误抉择

三、诸葛亮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影响

(一)忠诚的楷模

(二)勤政的榜样

(三)廉洁的典范

(四)智慧的化身

总结

探析《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

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光照全书的人物形象。自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以来,对其评价与关注,便多局限于书中对其神化的一面,认为他是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完美人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聪慧的智者、忠义的典范。其实,《三国演义》在超神化塑造诸葛亮的优点的同时,也刻画了其人性化的缺点。同时,《三国演义》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诸葛亮悲剧性的命运。而大量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也充分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因此,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才会更加丰满真实,更为深入人心。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作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塑造正反影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的一首杨慎的词,这首词集中表达了毛氏父子对三国时期英雄际会风云突变的态度,《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三国时代是一个战火连天英雄辈出的时代,在无数名将智士中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核心谋士被罗贯中着重描写,他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被塑造成了一个智慧与忠贞并重,仁德与谦逊兼修“近妖”化的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唐著名诗人曾作诗评价他:“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居功至伟,起最重要的成就首推其助刘备复兴蜀汉三分天下。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十年在隆中边耕边读,他师从荆州名流水镜先生博览群书精研治国韬略,并且在十年中积极结识了当时荆州许多的名士,因此提高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声望,这也是之后徐庶和司马徽一再举荐诸葛亮的原因。诸葛亮十年的耕读让自己更加了解天下大势兵法经书。正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耕读十年,他所了解的天下大势,他所结识的名人贤士,他所熟读的阵法兵书,这些都是他出山之后叱咤风云的底蕴。

一、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点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军事形象的分析

1.军队中所塑造的旗帜形象

(1)博望坡之战初试锋芒立威信于三军

诸葛亮的首次军事动作就是从火烧博望坡开始,从此诸葛亮在军事行动中的“运筹帷幄”的形象在《三国演义》的全文中慢慢树立起来了。

诸葛亮初入刘备帐内,“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诸葛亮的“盛装登场”引起了关羽、张飞以及手下众将士的不服,大家都认为诸葛亮年幼青涩,只是能说会道而已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久曹操兵至新野给诸葛亮树立威信带来了好机会。曹操得力干将夏侯惇帅十万兵力奔至新野,其时刘备势单力薄只有新招募的一些民兵,而夏侯惇一方兵强马壮令人胆寒。张飞首推孔明去迎敌好挫一挫他的锐气,诸葛亮却已是准备好了自己的第一场扬名之战。“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诸葛亮三言两语就道尽自己的战略意图和将士调度。足智多谋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在调令之前诸葛亮问刘备乞要假剑印,在张、关二人质疑时毅然亮出剑印力排众议。当曹军突火冒烟败兵而走时,糜竺、糜芳引军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关、张二人不得不心中为之折服下马伏与车前。从此诸葛亮“旗帜”的形象定型于《三国演义》之中。

博望坡一战在《三国演义》的篇幅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是对于诸葛亮的军事形象的定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利用博望坡有利地形,合理的调度有限的兵力,在关、张二人不听军令时果决的拿出剑印声色俱厉训斥三军稳定军心,不仅让赢得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让诸葛亮军中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的形象开始在读者的心中建立。

(2)罢免拔擢权计较权衡至公至正

《三国演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是一个重要节点,诸葛亮的治军方针可以从此分为前期和后期。但是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诸葛亮在治军上同样突出显现了赏罚必心、从严治军的形象。其中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文中淋漓尽致的写出了诸葛亮的治军赏罚至公至正的形象。

孔明知街亭已失,问责于王平,王平解释自己早有谏言可惜马谡不停,若不是王平恐其有失设有后着马谡部队早就全军覆没了。再召马谡进帐问责,马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见状早已知情。只好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毛宗刚也有评“谡曰父子,亮曰兄弟,情好如此而终不免一死,可见军法之严。”最终诸葛亮含着泪以“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交方始,若夫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的理由处死了马谡,之后还杀了负有责任的两名将军张休、李盛,罢免了因为马谡兵败逃亡,“知情不举”的丞相长史向朗,随后只只有在街亭之役中表现突出的裨将军王平升迁为参军。

孔明是一位公正的执法者,他的法无偏私,不论贵贱亲疏俱应一律对等的做法,在注重门第的三国时期显得独特先进。街亭一役体现了诸葛亮所说的“进有厚赏,退有严刑”的赏罚必信的形象。罗贯中有意在挥泪斩马谡时用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诸葛亮治军严明慎选良将的军事形象。

2.众将军中的调和者和管理者的形象

(1)调节众将之间的矛盾整合军队增强战力

在蜀军之中,诸葛亮扮演的不仅仅是军事指挥者,还是将与将之间的润滑剂。所以诸葛亮在

军事上的形象就不只是一贯的磅礴大气的形象,还有细心顾全大局的调和者的形象。

刘备招降马超进取益州之后,马超因其凉州豪门,并且与张飞战力匹敌,破格升擢升为平西将军。这件事引起了关羽的不满,他认为马超新降,并无战功,费出生入死的多年旧故可比,他知道诸葛亮参与人事决策,于是托关平呈上书信要与马超比试。诸葛亮深知关羽心中不服,于是复书答道:“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诸葛亮的这封信针对关羽骄傲的个性,给了他很大的面子。关羽看完书信,自绰其美髯曰:“孔明真知我心也。”并将书遍示宾客。

诸葛亮缓和马超与关羽的矛盾中,他紧抓关羽的自身性格,最终化解了关羽入川的危机,并且使刘备集团内部关系更加紧密。在第六十五回中,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囊形象,而是另一种在军队中调节众将之间矛盾团结内部的调和者的形象。

(2)治军严明慎选良将从严要求

诸葛亮的治军严明的形象是从始至终的,从博望坡孔明初用兵直到秋风星落五丈原,诸葛亮治军的方式方法无形中渗透进读者的思想里,虽然罗贯中并没有特意着墨于此,但是孔明治军严明的形象早已成为他的一个标签了。

“两军对垒,如果在兵员多寡、兵器锋利、军队素质以及物资供应等方面均基本相侔或相近的情况下,则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将帅的指挥才能,优者胜而者劣败。”诸葛亮的为军之道就是“不在兵少,在一人耳”。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选将的重要性了解。诸葛亮选将首推“忠于国家,心存汉室”之人,忠心不二是他的人生信条,同样也是孔明选将的基础。他上表南中地区永昌郡史吕凯为云南太守、王伉为永昌太守,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执忠绝域十年有余,心存汉室而守义不屈。”

总之,诸葛亮对于良将的严格要求,反映了他治军从严的思想。诸葛亮在治理军队树立军威上的形象,在罗贯中的笔下极力宣扬长于管理军队的形象特征。

诸葛亮在军事上在罗贯中的笔下总体上表现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形象,在军中首先通过自己的智慧巧调良将,为刘备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的胜仗,在军中为自己树立了“旗帜”的形象,然后凭借着自己军中的威望计较权衡对各个将士进行考核,至公至正的进行罢免拔擢的决定。诸葛亮在军队中还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他不仅善于奇谋诡计攻城略地,而且长于调和部队中的各种影响团结的矛盾。

(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政治形象的分析

1.上对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开府治蜀安定内部

诸葛亮的政治形象在刘备垂死托孤白帝城之后开始逐渐显著起来。诸葛亮在政治上的形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一直都是排在军事之后的。因为在刘备集团里面,刘玄德相当于一支军队中的政委,他所起的就是政治领导精神领袖作用。而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的政治形象开始在罗贯中笔下明朗起来。在刘备死后三军立即群龙无首痛心疾首,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开府治蜀安定内部。

刘备病疫之后,诸葛亮总理朝政,蜀汉举国重任都落在他的肩上。时值夷陵兵败不久,元气未复;主少国危,各地的群雄虎视眈眈,“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

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加上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各项政务百废待兴。诸葛亮身为顾命大臣“受任于兵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首先做的就是安葬故君刘备,拥立新主刘禅登基,随后以鬼神不测之机暗自调兵遣将退却四路虎狼之师,并使邓芝、费祎等先后出使孙吴谋求联盟。于内诸葛亮躬身力行法度,他“约官职,修法制”,励精图治,建设蜀汉,休养民力,以培国本。诸葛亮的治国才能也是在此之后方才充分显露出来。

诸葛亮自从继承托孤遗志之后,他所进行的开府治蜀安定内部,在罗贯中的笔下开始慢慢塑造起来一个政治能人的形象。

(2)北伐曹魏鞠躬尽瘁

历史上许多人评价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有人评价他的五次北伐兴师动众导致蜀汉民众疲惫,最终导致蜀国国力明显衰退被吞并;同样有人评价他的五次北伐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最终复兴汉室统一天下,他在北伐中用兵如神鞠躬尽瘁为后世传颂。

五次北伐是诸葛亮一生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一次北伐进兵祁山三郡响应;第二次北伐厉兵讲武力图再举;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阳平二郡;第四次北伐再进祁山大败司马懿;第五次北伐屯田渭滨背水一战,只可惜叶落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在兴复汉室的征程路上陨落。这五次北伐在罗贯中的笔下极尽曲折艰难,诸葛亮每一次的失败都重重打击他的精神,但每一次起事都是为了白帝城托孤的遗志以及为了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为报明主孔明只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联吴抗曹的政策的智慧

(1)舌战群儒缔结孙刘联盟

联吴抗曹是诸葛亮与刘备初见草庐作《隆中对》时提出的计划。随后跟随刘备之后他也是遵循着这个计划一步一步实施。与孙刘缔结联盟不仅仅体现了诸葛亮的战略思想,还是他对政治联盟的敏感力。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了整整一章着墨于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景,他用激烈的语言描写以及精辟简练的语言风格来塑造出一个机智果敢的诸葛亮的形象。并且罗贯中也是借东吴群臣的嘴来发问,自然妥帖的完全阐述出诸葛亮与东吴交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吴蜀联盟是诸葛亮在政治外交上的一大注重点,与孙吴的结盟历程也是困难重重曲折不断。孙刘的两次联盟都是由诸葛亮一手策划统筹。第一次是在刘备前路茫茫无所适从时,诸葛亮出使东吴,在他的极力劝说下,刘备取得东吴的信任并与其缔结联盟共同抵御曹操。第二次是先主逝世后主登基之时,诸葛亮积极谋求北伐,于是急需与东吴重修旧好,因此诸葛亮先后让邓芝、费祎、陈震出使东吴,在诸葛亮的不断进行外交沟通之下,东吴从与蜀汉重新结盟直到共誓抗曹。

(2)赤壁之战神机妙算折服众人

赤壁之战是孙刘结盟之后的第一次合作。罗贯中在着笔描绘这场战争就用了七章,这是极其细腻的描写了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这场战争汇聚了三国时期最富盛名的一些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三国演义》中着重书写的人物。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因此名垂青史。

赤壁之战篇幅较长也是因为其过程曲折,先是曹操轻取荆州,以为刘备已不足忧虑,而侵占江东也是指日可待。等曹操陈兵长江后,周瑜初露锋芒使三江口曹操折兵。随后曹操令蒋干劝降周瑜,可是周瑜巧施连环计令曹操处死蔡瑁。因周瑜器小令诸葛亮十日铸箭十万,但诸葛亮智谋果决三日草船借箭,之后黄盖献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众将士各显其能联合抗曹,最终让曹操兵败三江口仓皇逃跑。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作用略有削弱,但是他奇谋诡略依然是闪耀其中。无论是草船借箭

还是七星坛诸葛祭风都在东吴众将士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他做这些的最重要的目的。

3.下对百姓黎民宽厚仁德

(1)民本思想的提出

诸葛亮的民本思想在《三国演义》中包含三个要素:“以安民为本”、“了解人民疾苦”、“存恤百姓”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民心者失天下。历代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性,诸葛亮也不例外。在争取民心上,诸葛亮与刘备是一致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备向江夏撤退,追随前来的黎民百姓竟达十余万众。因曹操追兵将及,有人劝刘备疾走以策安全,刘备答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之?”可见此乃蜀汉建国的重要原则之一。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是农业,诸葛亮对此十分重视。他重视水利建设,一球减少旱涝所造成的损失。孔明还劝谕人民要丰歉互补,做到丰年不奢凶年不检

(2)治理南中的民族政策思想

诸葛亮主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即对益州西方毗邻的少数民族要实行“和好”政策,以保持边境的安宁;对益州南部境内的少数夷越民族实行安抚政策。

七擒七纵孟获的经典篇章在《三国演义》中着实写出了诸葛亮在对待蛮夷民族的态度和形象。诸葛亮这次用兵由于政策正确,深得夷汉人民的拥护,因而所至之处望风归附。仅仅几个月,就平定了全部叛乱。他在这次的平定南中所采用的是安抚代替杀戮、攻心代替攻城的政策,最终使南中的人民极其尊崇诸葛亮,也使诸葛亮的仁德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政治形象隐含在每一个军事行动上,他的政治形象并没有军事形象那样明显,但是诸葛亮政治才能却是无需置疑的。忠贞、极善外交、宽厚仁德都是诸葛亮政治形象的标签。

二、诸葛亮塑造手法

(一)《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正面描写

1.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

诸葛亮的语言在《三国演义》中是精辟智慧而极具这里的。这也是作者塑造诸葛亮喜怒哀乐形象的一个途径。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即作《隆中对》以答,诸葛亮语出惊人充分反映出了其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能力,同样在其中诸葛亮的语言风格是一大亮点。罗贯中给诸葛亮第一次出场就为他定型。之后诸葛亮的一大语言描写就是舌战群儒孙刘联盟,诸葛亮妙语连珠智慧机敏,以一人之力与东吴群臣角力。诸葛亮回答了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等人的刁难,每每正言答之提问者随即语塞不得辩。其中回答虞翻曹操虎狼之师如何抗拒时,诸葛亮的回答慷慨陈词说:“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这一辩词可谓是雄辩滔滔,简短的阐释曹操不足惧的道理。这一回罗贯中通过诸葛亮的语言把诸葛亮智慧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

2.对诸葛亮的肖像描写

要说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诸葛亮的形象永远都是手拿羽扇头戴纶巾,一袭青衫独坐帷幄。可见这样温文尔雅的想象在世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着重对他肖像描写的功劳。

诸葛亮的肖像描写渗透在《三国演义》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作者对诸葛亮的直面描写,还

是通过其他人物的眼睛去看,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孔明第一次亮相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终得见时,“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诸葛亮的出场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最后孔明出场,诸葛亮羽扇纶巾的人物形象就此定型。而第一次军事行动也造就了他运筹帷幄的形象,博望坡一战之后,关、张二人相谓曰:“孔明真英杰也!”行不数里,见糜竺、糜芳引军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关、张下马拜伏于车前。在任何军事行动中,孔明调兵遣将均是独坐帷幄之中,这个形象在他死后依然吓跑了司马懿,可看见孔明的形象的深刻。

(二)《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侧面描写

1.徐庶、司马徽的一再诚荐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谋士众多,刘备集团有名的谋士也是层出不穷,不过罗贯中在安排他们出场顺序却是有规律可循的,论谋士的能力,出场的越靠后他的能力越强,诸葛亮是在徐庶走后刘备历经三顾上场。

在诸葛亮还没有出场时,诸葛亮的名声早已打响了。先是水镜先生告诉刘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后徐庶被逼无奈只能投靠曹操,走之前他力荐诸葛亮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又有一名士司马徽前来举荐,“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这是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把诸葛亮的身价推向了一个至高的位置。在未见诸葛亮之前,诸葛亮的形象已经在读者的心中模糊成型,更因此诸葛亮之后的形象定型也变得顺理成章。

罗贯中借徐庶、司马徽的嘴先介绍了诸葛亮,这种侧面的烘托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可信更加真实。

2.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感激涕零

刘备托孤是《三国演义》的一篇话,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多是沉稳智慧精明果敢的形象,但是在这一篇中罗贯中却是为诸葛亮这一个躯壳中添加了血肉。

在刘备弥留之际孔明急召前来,刘备泣涕着向诸葛亮交付阿斗,诸葛亮三次伏拜哭泣,最后竟是“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这是在《三国演义》整本书极其少见的。孔明无论是曹操大兵压境还是东吴咄咄相逼从来都是谈笑之间即解,但是在这一回诸葛亮是不同于以往的英雄形象。罗贯中如此下笔就是想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诸葛亮的痛哭是少见的,但是这样写出来,是《三国演义》的精妙之处,罗贯中所要表达的就是英雄柔情的感觉,罗贯中通过写诸葛亮的泣涕侧面塑造出了一个更加亲民更加真实的诸葛亮。

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毛岗宗批评《三国演义》道:“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一绝也。”其中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无疑是成功的,从三顾茅庐到星落五丈原,罗贯中不断利用正面直笔精描和侧面反衬烘托来打造一个手抚羽扇、头戴纶巾、独坐帷幄、足智多谋、诸葛亮一直处于作品中心地位,他的艺术形象在罗贯中的塑造下深刻的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三)《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反面描写

诸葛亮的五个“不谨慎”。人常言,“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千百年来,诸葛亮以忠诚、智慧、勤勉、谨慎的形象深深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被后世誉为忠臣的典范、智慧的楷模,尤其是他时时谨慎、事事谨慎,更是家喻户晓、为人称道。

诸葛亮少年英才,文武兼修,博学多闻;勤奋敬业,事必躬亲。史载:“自校帛书”,“罚二十

以上亲览”,“亲理政事,汗流终日”,被人们誉为忠臣的典范,智慧的楷模。

遍阅二十四史,集忠诚、智慧、勤勉、谨慎于一身者,寥寥无几;通晓天文、地理、军事、政务者更是屈指可数,为什么诸葛亮拥有这么多的才能和优秀品质,却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诸葛亮一生虽致力于安定天下、结束分裂,却造成天下三分、动荡不安的局面;虽剑履俱奋、不遗余力北伐曹魏,却为蜀国衰败早亡而自掘坟墓;虽上书刘禅“远小人、亲贤臣”、“谘诹善道,察纳雅言”,自己却人事失当,致蜀国后继乏人,日渐衰落。

后世在追忆缅怀诸葛生平时,无不叹息关羽败走麦城失荆州、刘备火烧连营兵败夷陵、错用马谡失街亭、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以及没有采纳宿将魏延兵出斜谷奇袭潼关之计等。乍一看,似乎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诸葛亮的谨慎大多体现在校对文书、惩罚下属、处理日常事务等些许小节上,而在制定方略、授用大将、培养人才等大政方针上失误频频。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不是。小事谨慎,大事不谨慎,是诸葛亮功亏一篑、乃至失败的根本原因。

(1)择主的不谨慎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多年战乱,天下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了。曹操“狭天子以令诸候”,平定了北方,虎视耽耽,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根深基固,但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其余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算不得英雄。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只有一个汉室宗亲的名份和一颗“匡扶汉室”的雄心,无一卒一地,惶惶如丧家之犬。论实力,曹操最强、孙权次之;论志向,曹操、刘备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二者兼具者,只曹操一人。

曹操手中握有“天子”,在道义上,曹操代表了汉室正统;刘备另立山头,可为“篡位”、“谋逆”。曹、孙、刘三人中,曹操有实有名,孙权有实无名,刘备既无实也无名。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是因为曹操是“奸雄”吗?不是。“奸雄”、“白脸奸臣”是后世的演绎和贬称。曹操堪称是一位雄明兼具的英主,他先后灭了袁术、袁绍等地方割据势力,大量难民纷纷涌向北方开荒屯田;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天下英杰纷纷投奔效力,北方富足安定,人心所向,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历史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史学家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认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鼓励开荒屯田,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曹操的所作所为,符合广大人民特别是底层庶民的利益,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毛泽东认为:曹操是个大英雄,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毛泽东说:“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翦伯赞著《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郭沫若著《替曹操翻案》等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

诸葛家族世受汉禄,汉室没落,诸葛家族家道中落,使少年诸葛亮饱受磨难。对于曹操,诸葛亮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仇视;对于刘备,诸葛亮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归宿感。曹操谋士众多;刘备势单力薄,尤其缺乏高水平的参谋人才。这也许才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吧。东汉末年,汉室早已失去了人心,刘备这个汉室宗亲也失去了号召力。诸葛亮选择刘备,首先树立了曹操这个强大的敌人。名义上匡扶汉室,实际上是助刘备成“汉贼”,“匡扶汉室”成了不伦不类的政治幌子。还未交手,实力上、道义上已连输两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次择主的不谨慎,是其终不能实现“一统天下”夙愿的根本原因。

(2)《隆中对》的严重错误

《隆中对》云:“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主张逐步占有荆州、益州、汉中后,同时向“宛、洛”和“秦川”两个方向出兵,以为这样天下可定、大业可成。乍一看,确实前景可期、鼓舞人心;细一看,刘备想同时据有相距千里的荆州和益州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荆州十分富足,有“天下之腹”之美称,荆州又在魏、蜀、吴三家的结合点上,谁得到荆州,谁就可以向两外两家用兵;谁得到荆州,另外两家都心存顾忌,甚至以此为敌。荆州和益州、汉中相距甚远,彼此难以支援,几乎是孤军作战,单凭荆州之兵难以据守荆州。再者,荆州还是刘备向孙权“借”来的,刘备长期占有不还荆州,势必损害孙刘两家的联盟基础。人们常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隆中对》提出这样同时据有荆、益的战略才是丢失荆州的根本原因,谁也守不住荆州。至于向相距千里的“宛、洛”和“秦川”两个方向出兵,即使是同时据有荆、益的蜀国在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上,绝对不可能在两个战场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当年,正是在刘备、庞统等分兵占取西川的时候,魏、吴见荆州兵力空虚,乘机攻取荆州,刘备又不能火速回援荆州,镇守荆州的关羽一拳难敌四手,荆州的丢失在所难免。毛泽东在点评这段历史时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3)北伐曹魏、穷兵黩武

赤壁之战,孙刘联手抗曹胜利后,刘备乘胜占取西川,奠定三足鼎立之势。不久,关羽走麦城失荆州、刘备火烧连营兵败夷陵,蜀汉国力大损。三足鼎立局面中,蜀国最为弱小。但是其地形“险塞四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宜守不宜攻。后主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不顾朝野反对,弱师远征,极力北伐。时逢两次大败,国力空虚,君臣思安;南方乏治,东吴骑墙,曹魏势盛;远离后方,地形不利,以弱攻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无。诸葛亮一生谨慎,北伐却何其不谨慎!诸葛谨慎,蜀军作战计划、行军路线一陈不变,魏国了如指掌,蜀军岂能取胜?六次北伐皆无果而终。曹魏蒸蒸日上,蜀国江河日下。

未出山前,缺乏实践历练的27岁的诸葛亮就能断言天下三分,可见其远见卓识,断事于无形,谋定而后动。而跟随刘备后,经过南征北战,经过政治、军事、经济多个岗位磨练的诸葛亮难道就看不出弱蜀劳师远征强魏,蜀汉以益州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结局吗?明知伐魏必败,但由于受刘备托孤重任,由于汉朝更迭、诸葛家族没落,幼年诸葛亮跟随叔父流离失所;由于耕读的南阳时刻处在曹魏大军的威胁之下,虽屡败屡战也不回头,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此刻也不谨慎了。诸葛亮伐魏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由复汉室变成了灭曹魏,其结果不但没有天下归汉,反而适得其反,最终导致蜀国早亡,三分归晋(魏)。

《易》云:“时也,命也”。诸葛亮死后12年,魏、吴相继发生当朝迫害执掌重权的诸葛瑾、诸葛诞的内乱。或许,这才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言“待天下有变”的伐魏时机。可惜,诸葛亮终日操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痛失良机。

(4)察人不明、用人不当

“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国因才治,业以才兴。凡图大事者,心怀高远,胸襟广阔,贤能之士方能趋其德为其所用,进而成大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蜀国该是人才济济、国运昌盛。可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刘备入主西川后,用人十分讲求门阀出身,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先后启用了一些益州贵戚、建国功勋、地方豪强子弟,如来敏等,众多出身寒微的贤德之士未能得到重用;同时,也屈杀了刘封、彭羕等忠勇、秀拔之人,从而排除了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一批干才。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主持军国大计,拥有更大的权力。面对托孤之命和有限的国力,诸葛亮没有尽到察人育人的职责。用人不但

讲究门第,还讲派系,极力重用荆州籍人士,如马谡、杨仪等,逐步弱化刘备旧部和益州贵族,形成自己的小集团,更未奉行他所讲的“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不听刘备告诫,重用马谡,马谡果然不堪重用丢失街亭;诸葛亮重用杨仪,然而杨仪却不能在诸葛亮病逝后,率全军有序退回汉中,还擅自残酷加害同僚魏延家属——夷魏延三族,杨仪后来被刘禅所杀;由于宿将魏延献计兵出潼关与自己意见相左,诸葛亮不但不予采纳,还相恶于魏延。最后,竟轻率地设计诱杀了魏延这一蜀国后期屈指可数的大将兼前线重镇统帅——汉中太守。

应当说,诸葛亮还是有识人之能的。可是执掌重权的他,思想上没有广阔的气度,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没有抛却陈腐的门阀观念和个人好恶私情,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东晋史学家孙盛说:“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于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极其陵肆,嬖幸而籍其国柄者哉?”

(5)紧要关头的错误抉择

临机决断不谨慎,首推诸葛亮死后的人事安排。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在五丈原长期对峙中,心力耗尽,病逝五丈原。他临终时,任命杨仪、姜维统帅三军回军汉中、魏延断后。杨仪是个文官,姜维是魏国归降不久的降将。而魏延呢?自跟随刘备以来,战功卓著,善养士卒,在军中威望颇高,在加上魏延镇守汉中、北伐时担任先锋,更是屡建奇功,是统帅三军的不二人选。诸葛亮在病危时,明知魏延、杨仪素有不和,在没有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前提下,草草做出这样的安排,导致魏延、杨仪各自为政,强敌当前自乱阵脚、损兵折将。

临机决断不谨慎,不得不提错用马谡丢失街亭。刘备曾交代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禁不住马谡一再请战,任用马谡镇守蜀军命脉要地——街亭。马谡是南方人,以为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全然把诸葛亮当道扎营的叮嘱丢在一边。当魏军围山断水时,蜀军在山上三日没有找到水源,以致军心不稳。魏军趁势下令放火攻山,身为一军之将的马谡没有指挥部下奋勇杀敌,自己却先逃跑了,倒是副将王平聚拢散兵,奋起抵抗。为将者,不谙兵法地势也就罢了,临阵逃脱,实在不堪。街亭一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

临机决断不谨慎,还有因私仇拒收降将孟达。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孟达派人给诸葛亮送信,欲叛魏归蜀,诸葛亮因为孟达曾攻杀蒯祺的私人恩怨,而拒绝接受孟达归降,孟达和所辖东三郡于次年初为司马懿所破。蒯祺是诸葛亮的旧交,孟达攻杀蒯祺,诸葛亮一直耿耿在怀,加之此前孟达曾背刘璋而归刘备,后又背刘备归曹魏,是一个反复的“小人”。政治和军事斗争一切都提要以大局利益为考量,孟达确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但不能以这个为理由拒绝孟达归降。秦末汉初的叔孙通一生六易其主,先跟秦始皇、再跟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等,在他第六次更换主人跟随刘邦时,刘邦慷慨大度的接纳了他。后来,叔孙通为刘邦建立了一套朝廷礼仪制度,并培养了一大批文官,也做了不少贡献。天下大乱之时,追名逐利向来就是政客的本色。韩信不也是背项归刘了吗,可韩信忠心耿耿为刘邦打下了黄河以北所有的土地,与张良、萧何被刘邦成为之所以战胜项羽的三个关键性人物,后世誉为“汉初三杰”。诸葛亮却以孟达“反复”为由拒收孟达。当然,还有说不出口的原因:孟达曾攻杀自己的旧交——蒯祺。诸葛亮拒收孟达,不仅失去了一员大将和一支兵马,更失去了东三郡这块可以顺沔水而下对魏、吴用兵的战略要地。

悠悠华夏,浩浩长河,英贤辈出,群星灿烂。而集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家于一身者,寥寥无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这灿烂群星中同时绽放“四家”光环,屈指可数的一颗耀眼明星。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从27岁时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从而跟随刘备,到白帝城托孤,刘禅以“亚父”相称,出任丞相,直到54岁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军中,其一生有一个情感和价值观主线,那就是报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器重,忠于刘备、忠于刘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

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对刘备、刘禅父子的忠诚,《出师表》可见一斑。尽管诸葛亮天纵英才,谨慎小心,勤奋敬业,但是,取天下不仅仅需要忠诚,更需要道义、需要民心相背、需要大局观念。作为谋划全局、执掌重权的诸葛亮,在些许小节上处处小心谨慎;在重大方略上却处处不谨慎,没境界、没胸怀、没气度,甚至是因循守旧、作威作福。与其图霸中原的旷世雄心判若两人,与其忠贞、俭朴、勤勉的一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诸葛亮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影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一直被誉为忠诚的楷模,勤政的榜样,廉洁的典范,智慧的化身,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被国人世世代代尊崇敬仰,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在三国当代,蜀汉先主刘备就评价诸葛亮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又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评价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在当时的曹魏、东吴以及后世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非同一般。如:魏王曹操曾经说:“刘备不足为惧,吾实惧诸葛耳”。东吴大帝孙权评价诸葛亮说:“诸葛亮具异人之略,若效于江东,吾不愁大事不成也”。魏国大都督司马懿评价诸葛亮说:“此人乃天下奇才也”。又说:“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西晋武帝司马炎评价诸葛亮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乾隆皇帝评价诸葛亮说:“端推诸葛是完人”。1771年出版的世界上最知名、最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称“诸葛亮是政治家、军事家,勤政廉洁的典范”,把诸葛亮与中国文化圣人孔子和千古一帝秦始皇一起,列入了世界名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清代著名学者王维新评价诸葛亮说:“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建国后,毛泽东主席评价说:“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看来,诸葛亮的文化思想一直被古今中外所尊崇敬仰。

诸葛亮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文化现象,倍受世人关注和崇敬,而支撑诸葛亮文化的核心,就是他的忠诚、勤政、廉洁、智慧。本人认为,忠诚谨慎是诸葛亮的个性基础,勤政奉献是诸葛亮个性的核心,廉洁无私是诸葛亮个性的极致,聪明智慧是诸葛亮综合素质的升华。

(一)忠诚的楷模

忠诚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尧问》:“忠诚盛於内,贲於外,形於四海。”是说人的忠诚产生于思想内部,而修饰表现于外在,传播于四海。忠诚,是诸葛亮一生的做人准则,他在《兵要》一文中说“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是说一个人的忠诚好比鱼和水的关系,鱼没有水就会死,人如果没有忠诚的思想观念,就会变得凶残,没有人性。他还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简短的四句话,就把世间的忠诚比喻的十分贴切。诸葛亮的忠诚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佐先主忠诚不二:自从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山以后,就一直鞍前马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辅佐。尽管刘备当时势力单薄,还没有立足之地,又被曹操追的弃新野、奔樊城、败当阳、逃夏口,东奔西走,狼狈不堪,但诸葛亮从来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和怨言,始终忠诚不二的跟随刘备,不离不弃,为刘备出谋划策,携手共度难关,帮助刘备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终于使刘备一步步的转危为安,势力扩大,设坛称王,成为可以与曹操和孙权对峙鼎力的强大诸侯,最后在成都立国称帝,割据一方。

章武三年(223)四月二十四日,昭烈皇帝刘备病死在白帝城的永安宫。临终前,刘备诏诸葛亮、李严等托付后事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当时,诸葛亮一听,立即跪地叩头,而且痛哭流涕的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被诸葛亮深深的感动了,他老泪纵横,当面给他的儿子刘禅、刘永、刘理交代,要他们今后一定要“父事丞相”,把诸葛亮当做父亲一样尊敬。后来十二年的事实证明,诸葛亮到病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都一直在忠诚的辅佐后主刘禅,从来没有丝毫的不忠行为。为此,东吴太子太傅张温曾经评价说:“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象诸葛亮这样忠贞不二、肝胆相照的感人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

2.辅后主专权不越位:后主刘禅即位以后,只有十七岁,根本没有实际能力管理国家,朝廷一切大事不得不都由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来处理君王的事情。当初,由于刘备率蜀汉倾国之兵为关羽报仇而在夷陵之战惨败,使蜀汉国力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东吴孙权与蜀汉的联盟关系因为刘备的伐吴而彻底决裂,破坏了原来诸葛亮苦心经营多年的“孙、刘联盟”战线,迫使东吴不得不给曹魏称臣,开始对蜀汉政权虎视眈眈。恰在此时,国内的西南少数民族首领高定、朱褒、雍闿、孟获等又乘机纷纷叛乱,烽烟四起,他们攻城略地,残杀汉人官员,人心惶惶,蜀汉政权堪称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因此,诸葛亮迅速派遣邓芝为使者恢复孙、刘联盟,解除外来压力,回过头来,又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平叛,坚决镇压西南地区叛乱首犯高定、雍闿和朱褒,同时对威信较高的孟获,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怀柔政策,进行七纵七擒,孟获不得不十分佩服的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从而彻底征服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安定南方。彻底解除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后,诸葛亮又全力以赴的处理内政。诸葛亮在处理内政时,无论是国计民生、官员升迁、降职或者是赏罚,他都事事与大臣们商议,向后主刘禅请示汇报,做到了忠于职守,公正廉明,根本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和政治野心,无论做任何事情,他从来都不会越位。正因为如此,诸葛亮的忠诚、勤政、廉洁思想和行为,不但被后主认可和信任,而且被朝廷官员和老百姓尊重敬仰,真正做到了“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当时人评价说:“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就连被诸葛亮亲自处理过的马谡、李严、廖立、向朗等人,都很服气,根本不怨恨诸葛亮。诸葛亮死后,有的人还失声痛哭,认为再也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而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了。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在当时影响之大。为此,蜀汉蜀郡太守杨洪评价诸葛亮说:“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象诸葛亮这样忠君敬业而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人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是中华民族忠诚的楷模。

(二)勤政的榜样

勤政一词,最早见于晋人成公绥(231—271)的《贤明颂》,文中说:“王用勤政,万国以虔。”成公绥是魏末和西晋初年的博士,历任中书郎,很有才华。由于当时的皇帝司马炎能够勤于政事,所以,他写书歌颂司马炎是贤明的君主,其他国家都会虔诚的来归属朝贡。诸葛亮自从出山辅佐刘备以来,就一直忠心耿耿、勤政敬业的为刘备和后来的蜀汉帝业勤奋做事,归纳起来,他一生中的勤政业绩有以下几个突出方面:

1.安民为本:诸葛亮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因此,他在益州作军师时,就十分重视水利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办事,解决民生问题。当时,他自力更生发展蜀锦丝绸业和煮盐,成为当时益州重要的经济来源。做了蜀汉丞相以后,他更加重视国计民生大事。首先,他派3000士兵长期驻守在都江堰,维护和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保证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老百姓的生活利益。

南征时期,他给西南少数民族带去了汉民族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技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至今西南各民族都还在怀念诸葛亮,说诸葛亮当年教他们盖房子。教他们种地,还教他们做漂亮的衣服和帽子。

北伐期间,诸葛亮又让军队治理汉江,发动群众,因地制宜修建堰、塘水库设施,防止旱、涝灾害。同时,又因地制宜开创冬水田,帮助老百姓种地,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军队军需,造福汉中人民。七十年代以来,勉县蜀汉墓葬出土的陶水塘、坡池、冬水田和持偛俑模型等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便是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垒的百余天中,他还让军士轮流与当地老百姓一起种地。他说:“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进民财”,做到“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秋有余粮,以给不足”。

2.举贤任能:诸葛亮说:“治国犹若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治身,举贤求安”。他把治国举贤和养身做了形象的比喻,充分认识到成大事必须用贤才的道理。他还说:“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他又说“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他认为,修建房屋必须用直木为柱子才能够坚固,辅佐必须用品格端正的人士才能够为贤良。真正的好木料出于大森林,真正的人才不但出于下面,而且都有特点和个性。选择人才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不能够因人而设位置。不然,就要出乱子。按照这些标准,诸葛亮先后破格提拔了蒋琬、李绍、马勋、宗预、秦宓、杜威、俊彦、费祎、董允、郭攸之等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后来都成为蜀汉的栋梁之才。在选拔人才的同时,诸葛亮还做到了“用人唯贤”不避仇。

3.事必躬亲:诸葛亮早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隆中对》时,就为刘备策划了夺荆州、取益州、定汉中,和“联吴伐魏”的决策,并且毅然决然的出山辅佐刘备。从此以后,他就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出谋划策,不辞劳苦,一步步实现了计划。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摄一国之政事,行邦宇之大权”,他遵照白帝城托孤,全力辅佐后主。但是,诸葛亮“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他十分明白“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勤功也。君勤其政,臣勤其事”的道理。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把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勤勤恳恳的主动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4.严于律己:诸葛亮说:“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短短的几句话,把各种关系的处事原则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此以来,诸葛亮始终严于律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处事不偏不倚。他还说:“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不要高高在上而瞧不起人,不要固执己见而违背众议,更不要因为自己有功劳而失信于人。作为蜀汉国家一人之下的最高领导人,诸葛亮规定自己必须做到,“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5.赏罚分明:早在刘备214年取得益州之后,诸葛亮就和刘巴、法正等人制定了《蜀科》法典,作为管理益州的法律依据。后来,诸葛亮又定下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的相关戒律条款,明确告诉大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此让大家自觉遵守。诸葛亮认为,“教令为先,诛罚为后。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说:“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诸葛亮在赏罚上从来是泾渭分明,因此深得人心。真正达到了“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

赏,恶无纤而不贬,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为官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为了蜀汉帝业,诸葛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果。他死后,还遗命葬在汉中定军山下,以自己死虎的余威为蜀汉守护着北大门,激励后来的将士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北伐曹魏。诸葛亮的这种勤政敬业精神,让后世代代怀念和称颂。

(三)廉洁的典范

诸葛亮说:“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他用浅显的比喻,来说明勤政廉洁上正下不歪的道理,需要从根本上来抓。所以,诸葛亮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事务中,处处体现出他的廉洁思想。比如:

1.教育子女俭以养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要求和教育子女们要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同时指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在《诫外甥书》中,他又要求子女,应该“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把简朴节俭作为道德修养最高标准,只有这样,今后才会有所作为。

2.要求将士们见利不贪:诸葛亮要求将士们“见利不贪,见美不淫”,同时要做到“私不乱公,邪不干政”,把公和私的关系与位置摆正确。他还指出,“高节可以厉俗”,希望将士们用勤政廉洁的高风亮节来尽化社会风气,培养高尚情操。他反对将士们“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不喜欢将士们在穿着打扮上过分追求。特别是,诸葛亮在《将性篇·将弊》中又指出“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这八句话,把人性中的缺点揭示的淋漓尽致,诸葛亮明确告诫后来人,在选择用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3.确立考察标准:为了确立考察勤政廉洁的用人标准,诸葛亮在《用人篇·知人性》中指出:“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其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说,考察了解和识别人的道德品质有七种方法:一是让他处在是非之中而观察其立场和志向;二是与他质询辩论相关问题而观察其应变能力;三是向他咨询相关事情的计谋而看其才识;四是把紧急危难的情况告诉他而看其是否勇敢自信;五是让他醉酒而后看其能否保持常态的行为准则;六是让他接触钱财物品看其是否不贪而廉洁;七是以事情邀约或者委托看其是否守信用。诸葛亮这短短的几句话,以高度概括的惊世哲理,一针见血的言明了观察和识别人的标准与办法。为后世在识人、用人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4.示之进退,警钟长鸣:在实行勤政廉洁的具体运作中,诸葛亮始终坚持示之进退,教育为先的策略。为此,他制定了“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事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和“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的措施。明确告诉大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用仁义、道德和是非观念来教育人,用公平的赏罚来取信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诸葛亮始终坚持“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的原则。

为了警告和震慑那些谋私贪利而报侥幸心理的人,诸葛亮提示说:“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明确告诉这些人,当你准备谋求私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危害,想要成功,一定要考虑到失败。这就是说,不义之财你千万别伸手,伸手必被捉。诸葛亮还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考虑问题没有远见,见财起意,贪图不义之财,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大家抗腐蚀的防范素质,诸葛亮告诫所有将士和官吏,要他们明白“船

漏则水入,囊穿则内空,……墙坏屋倾,堤决水漾”的道理,一切都要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不要损坏国家的利益。

5.实行节俭:在廉洁方面,诸葛亮还号召将士节俭备荒,充实军资。他认为:“粮谷,军之最要”。当年,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多因“军粮不济”而退军,粮草对于军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节约粮食,他提出:“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他号召大家不但要勤于农田躬耕,还要以身作则的节约粮食,丰收年不奢侈,灾荒年有粮食。所以,他还把俭朴节流提高到“治人之道”的高度来看待。诸葛亮认为,以一般人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算是恰到好处,凡超过一般人的生活所需之物,都属于奢侈生活,属于禁止的范围。

6.裁减军队冗员: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诸葛亮还曾经实行“减兵省将”的政策,裁减军队冗员。北伐期间,他根据实际需要,让军士服役轮换制,尽量压缩兵丁,让多余的士兵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在汉中的“休士劝农”就是显著的例子。即便是在五丈原屯军的百余天,也是如此。这样以来,既节俭军费的支出,提高了军队素质,也保障了生产的发展。

7.遗命薄葬:建兴十二年(公元234)秋八月二十八日,诸葛亮病死于第五次北伐曹魏的五丈原军中,时年五十四岁。他临终前当面给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和护军姜维交代,“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诸葛亮的临终遗命明确告诉世人,他死后要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靠山造坟墓,坟的大小能放进一口棺材就行,入棺安葬时就将平时所穿衣服,不穿新衣服,墓中不需要随葬任何器物,总之一切从简。根据他的遗命要求,后主刘禅将其安葬在定军山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诸葛亮一生中佐先主,辅后主,“摄一国之政事,行邦域之大权”,生前“官至蜀汉臣相、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位极人臣,权重威高。可是,他死后的遗命薄葬,这与他生前的地位身份和当时的厚葬遗风形成了宣明的对比。

诸葛亮遗命的前两句,是指“凭借”定军山为坟地,入葬在此山下,而不是葬在定军山中。遗命的后三句即“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才是诸葛亮廉洁自律、高风亮节的具体体现,简短的三句话十二个字至真至诚,惊世骇俗,感人寰,泣鬼神,成为千古之典范。正因为如此,蜀汉的炎兴元年(263)下半年,魏国的征西将军钟会伐蜀取汉中时来到武侯墓前祭祀,面对诸葛亮的薄葬孤坟,钟会感慨万千,肃然起敬,他“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在刍、牧、樵、採”,从此,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了一千七百多年,才有了后来“十里定军草木香”之盛誉。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历代皆知诸葛亮死后是从简安葬,墓中没有什么珠宝器物,加之世人对诸葛亮的尊崇敬仰,所以,他的墓从没有被盗记录和相关传说,这也是千百年来王侯将相墓葬没有被盗的范例。

8.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报家产,主动公开接受监督的官员: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下了《自表后主》文书,这是他最后向后主刘禅表忠心作的思想汇报。文章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倾,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文章明确告诉我们,当时他家里只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倾,这应当是刘备在成都建立基业后分给诸葛亮的产业。八百株桑树应该是栽植在薄田十五倾的土地上,桑树的桑叶可以养蚕,桑果属于水果之类,虽然可以使用和卖钱,但是,不能够当粮食食用,关键是十五倾薄田,到底是多少,这才是生存的根本。

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当时,按照官阶大小高低来分配土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第五品三十顷,第六品二十五顷,第七品二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至于其他人,则是“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汉代的

一顷为100亩,十五顷即1500亩。依据历史资料和考古资料,将汉代度量衡与今天的度量衡换算而知,汉代每亩折合今亩为0.69亩。十五顷则合为今约为1035亩。魏晋的度量衡标准较汉代稍大,但相差甚微。由此可知,诸葛亮的田产达千亩,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如此看来,十五倾田,在两晋时期相当于八品官所占的田额,按照今天的说法,相当于一个正科级干部的收入。如此微薄的资产竟是丞相诸葛亮全家人的生存依托,且“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足见其艰辛生活之一斑。至于诸葛亮本人在外勤政的随身衣食,皆“悉仰于官”而“别无调度”,更“不别治生,以长尺寸”,除了官任上的配发外,别无任何外来收入。到死的时候,他也不能使自己“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报家产,主动公开接受监督的官员。他的这些感人肺腹、催人泪下的语言心声,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生也淡泊,死也清廉的高尚人格,堪称千古廉洁第一人。这点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优良传统,在现今受物质文化冲击严重的当代,更是应该把诸葛亮的廉洁奉公精神发扬光大。

(四)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的智慧在他的一生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显。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抬高刘备的正统地位,塑造辅佐人物诸葛亮的形象时,虚构了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等惊心动魄的故事场面,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层出不穷,处处能够化险为夷,诸葛亮简直就是一个智慧的神人、圣人,无与伦比,因此,在老百姓心中,世世代代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人们的口头禅经常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开个诸葛亮会”、“事后诸葛亮”等等,诸葛亮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与象征,无可替代。根据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归纳起来,他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南征的“攻心为上”意义非凡:建兴三年(225),诸葛亮为了平定西南少数民族首领高定、雍闿、朱褒和孟获的反叛,亲自率军进行南征。首先,他坚决镇压消灭了顽固派高定、朱褒和雍闿,而对在少数民族中有影响力的孟获,却采取了“七擒七纵”的攻心战术和怀柔策略,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诸葛亮南征的攻心术和怀柔策略,是他智慧才能的高度体现,意义非凡,成为千古美谈和佳话,在西南地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因此,至今在贵州省和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中都十分感念诸葛亮。

2.《出师表》深谋远虑,催人泪下: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准备开始北伐曹魏,临行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前《出师表》,要求批准他亲自率军北伐。

诸葛亮的《出师表》仅仅624个字,但它一气呵成,言简意赅,情真意切,表达了一代忠良为了蜀汉基业而忧国忧民的真实感情和北伐曹魏的信心,蜀汉朝廷官员和后主刘禅无不感动,批准了诸葛亮的北伐曹魏出兵汉中的请求。于是,诸葛亮令中书令陈震、丞相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留守成都,负责处理丞相府事务,协助后主刘禅料理朝政;命将军向宠管理蜀汉国留守军队;令辅汉将军李严从白帝城移驻江州,负责后方军事;命护军陈到驻守白帝城长江瞿塘峡一带,以防东吴。

在安排好一应事务的基础上,诸葛亮亲率赵云、魏延、吴懿、邓芝、向朗、杨仪等十万大军进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把定军山下的沔阳作为军事基地,从此拉开了北伐曹魏的序幕。没想到,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兵败失街亭而迫使诸葛亮全线退军,功亏一篑。事后,诸葛亮彻查了兵败原因,不但按军法斩杀了马谡、李盛,夺了将军黄袭兵权奖励了将军王平,而且还上表后主刘禅,主动给自己降级三级,以此惩罚自己识人和用人之过失。

由于前《出师表》文章精炼,很富有内含和教育意义,因此,建国后被教育部列入中学教材。

十一月,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再上《出师表》,他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言明“与其坐而待

毙,孰与伐之”的道理,请求再次北伐。

后《出师表》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把诸葛亮自己为什么要再次北伐的目的、意义和六个方面的顾虑与看法叙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时言明了“与其坐而待毙,孰与伐之”的道理,真可谓发自肺腑,至真至诚,肝胆相照。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他辅佐蜀汉帝业忠诚敬业与智慧的再一次体现。

【总结】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极力想描绘的就是一个兼具中华传统文化多种精华的人。“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这是《三国演义》里引用元徽评价诸葛亮的是一首诗。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一个跨越时代、为社会各阶层人民普遍尊崇的人物。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优秀品质的集大成者。但在这样一个人的身上罗贯中却埋下了种种伏笔,通过种种不完美和人性的瑕疵,更形象塑造出来了一个有血有肉、会犯错误的人,而不是“智多近妖”的神话角色。

【参考文献】

1.毛宗刚,毛纶,《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本》,岳麓书社,2006

2.余明侠,《诸葛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大渭,《诸葛亮大传》,中华书局,2009

4.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4

6.陈寿,陈君慧译注,《三国志》,线装书局,2008

7.李丽华,诸葛亮若干问题论析,山东大学,2009

8.沈伯俊,诸葛亮形象三辩,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2期

9.刘开洁,诸葛亮出场描写中的铺垫、衬托艺术,修辞学习,2002年5期

10.冯文楼,诸葛亮形象的寻绎,江淮论坛,2005年6期

11.罗国华,诸葛亮文化分析,湖北大学,2010

12.诸葛亮的反面之鉴https://www.360docs.net/doc/7314397742.html,/s/blog_9886980e0100vm0z.html.

2014年3月25日访问

浅谈诸葛亮人物形象

浅谈诸亮人物形象 (罗胜2011级汉语言文学(师)1班 0) [摘要]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正是描写这一时期历史的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诸亮就是其中之一。诸亮深谙韬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它的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受世人赞叹,作者耗费笔墨把他描写成了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然而诸亮深陷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忠君思想,伦理观念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时厚重的传统文化氛围也塑造了一个没有用他的智慧做出明智的选择,是心甘情愿地戴着道德楷模的桂冠走上传统文化祭坛的一个对最高道德追寻的诸亮。他生与“命”,“数”相争,忠于蜀政权,独撑危局,呕心沥血,直至累死,这恰恰是他悲剧命运的最大特色。在这个悲剧性冲突之中,忠贞报国,德才兼备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为之奋斗的事业,这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沉痛,这也是“英血空劳销笔筒,运不兴亦枉然”的遗恨!诸亮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典型。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亮德才兼备忠贞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亮为后人树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典,是多谋善断,集文治武功于一体的“智慧”的化身,具有清正廉明的“政治”风,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典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其光辉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淡泊名利,静以修身 诸亮是“俭以养德”之典。诸亮一生崇尚节俭,并以此来治国。身为宰辅、“相父”,专决朝政十余年,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力求死后“不使有余帛,外有赢财”,死时又遗命薄葬,他就是这样清清白白地飘然而去,简简单单地长眠在青山之中,其俭约实在罕见。终其一生,如其所言,清正廉洁,字字浩然,垂千古。在诸亮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则的影响下,蜀汉形成了以节俭为荣、奢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在《三国演义》名著中,诸葛亮人物形象是忠心不二,其个人能力较为突出,足智多谋是人们对诸葛亮的普遍印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形象特征,欢迎阅读。 忠臣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以忠臣的形象出现在书中,无论是对刘备,还是对刘婵,此人物均是忠心耿耿,未作出逾越臣子关系的行为。从白帝城托孤典故中,刘备临终前,将蜀国和刘婵托付给诸葛亮,并言道刘婵不行则取而代之,刘备听罢手足无措,立即表忠心。有人解读刘备行为说此举是试探诸葛亮,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刘备对诸葛亮为人的了解,或许仅仅是在交代后事。从刘备后期的种种行为来看,包括平定南蛮与北伐曹魏等,其是替刘备实施未完的战略,为蜀汉生存打基础。《三国演义》在初中课本中就已经出现,初读时觉得诸葛亮如同神一般,再读时则被诸葛亮之忠心所感染,不禁赞叹此人之大义。 事功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功形象,主要表现在足智多谋方面。世人给诸葛亮贴的标签包括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能谋善断等,诸葛亮善用计谋,和司马懿、鲁肃、姜维等用计高手相比,诸葛亮更胜一筹,可以说是技压群雄。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解读,认为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使得蜀汉维持多年。从文章中能够看出诸葛

亮的军师形象,以第36回为例,从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1]。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等语段中能够看出,诸葛亮之智慧备受称道,当刘备知晓后,隧即前往求才,便有了三顾茅庐之说。当诸葛亮听过刘备简单陈述后,能够清晰并且简明扼要为刘备理清大局,并且提出联吴抗曹之策,不难看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刚毅形象 通过学习《三国演义》,能够解读出诸葛亮不仅能文,而且善武。与电视荧屏中诸葛亮的文弱形象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既是文人志士,也是刚毅勇猛的代表。虽然在作者笔下诸葛亮没有张飞和关羽等武将那般勇猛,但诸葛亮刚毅勇猛之气十足,是由内而发的,伴随着才智表现出来的。从诸葛亮在战场上谋划与布置等方面,能够体现出来。诸葛亮的刚毅勇猛,充分展现了儒家士人的进取精神,积极抗争。以第40回-第46回为例,诸葛亮烧了三把火,击退敌军,并且独自跟随鲁肃去往东吴,劝说孙权联合起来抗曹。以及诸葛亮身处虎穴再展现的泰然,均展现出其刚毅的心态。再比如第57回柴桑口卧龙吊丧,正是体现出诸葛亮的真诚以及勇敢,巩固了孙刘联盟的关系。除此之外,在七擒、五次北伐等事件中,诸葛亮的坚毅与刚强形象也尽显[2]。 睿智形象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是依靠其博学支撑的,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从其为刘备制定发展战略能够看出。诸葛亮在分析对手心理方面,有着超群智慧。从火烧新野城事件来看,此地区不宜火攻,而曹操也断定

论诸葛亮

论三国之诸葛亮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群雄争霸、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据史料记载,在有记录可查的中国人口数量统计表明,三国年代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时期,最少时不足千万。这足以说明那个时期,人类面临着一个多么残酷的生存环境! 时势造英雄!在那个剧烈动荡的年代,为了生存,为了名利,也有打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旗号的人们,拼尽了力气、耗干了才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画卷之中,也给后世留下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回味。 说到三国,不能不说到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诸葛孔明先生。羽扇纶巾,衣袂飘飘是他的扮相;四轮推车是他的座骑;淡定的笑容是他的标志。他的每次出现都让人感觉到有仙自天上来的意境! 历史的真实,我们不必苛求。从演义的角度看待三国,诸葛先生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每一段精彩的故事背后,或多或少有着他的影子。蜀汉的建立更是他用毕生心血,运筹帷幄的结果。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性有其必然性。三国的雏形,早在诸葛先生闲坐隆中之时,已然初步规划完成。(通过这个事情说明,人生的规划对我们的以后的发展何其重要!)三国历史的进程,只是诸葛先生历尽艰辛,逐步实施计划的过程。在这个伟大工程实施中,充分展现了诸葛先生的大智大勇、决胜千里和在治国理政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他不愧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诸葛先生的出山,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也是诸葛先生自我炒作的结果。如果放在当下,借助网络的力量,他必然会成为一个超成功的炒作大家。“若想出名,找诸葛必成!”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当时诸葛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出山前所造成的社会舆论间找寻端倪。 其时,诸葛先生闲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卧龙岗。襄阳地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论文作者:张旭 准考证号:018109165018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高建华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1 年7月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虽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中却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字,即从第38回诸葛亮出场的“隆中决策”,到第104回的“丞相归天”,共有66回的篇幅,这还不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这将近70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如此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全书中还没有第二个。因此,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三国演义的演化》)。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忠臣贤相的所有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全部胆、识、才、智。通过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本书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全书主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为主要人物,今天我分析的是诸葛亮这个人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三国,必先说诸葛”,这足可见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 那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亮一生有两个亮点,一为忠贞,二为智绝。下面我就从他忠贞、智慧、贤明等三个方面对其形象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诸葛亮是忠贞的典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是诸葛亮的主导 方面。从他的忠贞和智慧这两者来讲,他的忠贞更让 人感动。忠于蜀国的政权,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忠 于刘氏两代帝王,是忠贞无二的这样一个臣子,所以 他成为千古名相。 在东汉末年的纷纷乱世之忠,刘备为了争夺天下,认识到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认识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就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刘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如枯苗逢甘雨。”自从有了诸葛亮,刘备集团的情形就大为改观,不但有了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而且占据了荆、益两州的大片国土,建立了自已的国家,并使刘备登上了皇帝宝座,承续了汉室的大统。 诸葛亮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地扶刘兴汉,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东征西讨大小数百战,终于夺得两川之地建立了基业。为了安定后方他炎夏渡泸,历尽艰险深入不毛,七擒孟获;为了北伐中原他六出祁山,百折不回。他身担军政要职,日理万机,然而他事必亲躬,日夜操劳,以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是忠贞之士最突出的表现,最可贵的品质。 刘备虽然英明仁慈,但他却义气用事。关羽死后,他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也不顾赵云等文臣武将的阻谏,举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结果在彝陵惨败,全军覆没,不但严重地削弱了蜀国的军事力量,也给以后的斗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刘备本人悔恨成疾,一病不起,演出了“白帝托孤”的悲剧。尽管刘禅昏庸得难以点化,尽管刘备当初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说过,如果刘禅不材,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从未萌生过些微野心,始终克尽人臣之职。 从刘备托孤的内容来看,一是肯定诸葛的才干,只有他才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二是要诸葛亮在佐禅或废禅自主之间进行选择。从刘备的本意和性格来看,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论诸葛亮的四次博弈 双田九年制学校毛小雄 【摘要】:诸葛亮一生进行了多次博弈,作为一个博弈家,他的博弈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成功的,但最后以一次失败的博弈来结束一生,让后人十分叹惋。本文以博弈论的理论来阐释诸葛亮作出的对其自身和历史有重要影响的四次博弈行为,探讨四次博弈的原因和成败得失。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博弈理性 【ABSTRACT】:Zhuge Liang's life for a number of games as a home game, his game is successful in most cases, but to a failure of the last game to end his life, it's a pity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game theory to explain Zhuge Liang made the history of its own, and have a major impact behavior of the four games, four games of the reasons for and success or failure. 【Key words】: "Three Kingdoms" Zhuge Liang Game Rational 1.导论 1950年,纳什(John Nash)写了一篇题为《N人博弈的均衡问题》的论文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础。凭借其在博弈论上的非凡成就,他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就是在假定有n个人参与博弈,在知晓其他人策略情况下,每个博弈参与者都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这n个参与方的最优策略就构成一种均衡【1】。构成纳什均衡的参与方都以其他方策略不变为前提形成自己的最优策略,理性的博弈者都不会轻易改变自身策略,因为自己要为改变承担风险。如今博弈论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研究中,而且也被博弈论学者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古代战争小说中所描写的战争也是一种巨大而复杂的博弈,因而我们可以用博弈论对其作出新的阐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有一些学者开始运用博弈论来研究《三国演义》,为《三国演义》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作了可贵的探索。如王福重的《人人都爱经济学》和吴景泰、赵新良的《“空城计”双赢博弈分析》都是以博弈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空城计。而李康化先生的《从现代博弈看赤壁之战》和王子宽教授的《华容道新解》则是对赤壁之战的不同看法。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尝试和零散阶段,存在理论上的不足和内容上的狭窄。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用博弈对诸葛亮一生中的四次重大作一些博弈,以期让读者更全面地把握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在三国人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

《三国演义》是一部洋溢英雄主义的乱世史诗,是幅饱含着智慧和经验的历史画卷。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历史的反思和审美的享受。这部著作描写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何诸葛亮这位隐居南阳、躬耕山野的士子:“出师未捷”、“死而后已”的悲剧人物独独成了名垂千古的名臣贤相,赢得从低层小民至将相王侯各种人物的崇拜、倾倒和感叹!诸葛亮的悲剧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突出、最动人心魄的悲剧。他们生与“命”,“数”抗衡,忠于刘蜀政权,独自苦撑危局,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真至累死。恰恰相反是他悲剧的最大特色。在历史的道德和人格的要求与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之中,忠贞报国,德才兼备的重臣竟不能完成其为之献身的事业,这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沉痛,这正是“英血空劳销笔简,大星无复系云天,就令嗣子非庸主,运不兴刘变枉然。” ①的憾恨!虽如此,吕恩勉仍赞叹道:“屈于势,伸于理,厄于当日之命运,而伸于后日之人心而已。”所以“悲剧是以美的毁灭形式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的,是用悲的方式来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悲剧不是悲哀,悲惨,不是叫人们悲观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悲愤、悲壮,能使人奋发向上,斗志昂扬。”②诸葛亮的悲剧历程感人最深,特别他百折不挠的人格意志力量令后世敬仰,催人奋进。下面就从诸葛亮的伦德力量、意志力量、人格力量、智慧力量浅谈一下此形象的悲剧美: (一)弃隐入仕——伦理观的悲剧美 “凤翱翔于千仞兮,百梧桐不栖;士估外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这是诸葛亮的择主理想,为了实现心中之志,他期待着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终于受到刘备的“三顾”之恩而弃隐入仕,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施展平生所学,以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出开始了他悲剧化而又完美化的人生历程。 儒家思想、传统伦理观无疑是诸葛亮的主要灵魂,而这种伦理观简而言这就是“忠”无论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墨家都强调“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君臣伦理观变成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正统名教,当然,罗贯中所塑造的“忠“的诸葛亮也不例外。但任何伦理道德不可能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它必然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处在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对“求善护礼”伦理观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实现的矛盾必然产生悲剧。罗贯中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只能借诸葛亮的思想来阐发保存型的中国文化:“用悲剧意识暴露困境,又以不实际的文化之礼为原则,而对困境,中国人不是竭力求,而是努力护礼,维护礼的神圣性,甚至不惜自我欺骗和走向毁灭,从而其弥合方式是毁灭与保存。”③诸葛亮处东汉末世,朝纲已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当时不乏能人名仕,也想重振朝纲,求民于水火,诸葛亮是其中的一员而且是超群脱俗的一员,当然不甘心隐居清逸,置民于水火不顾,置国处危难而不闻。这正体现了他们积极的处世观,有施展才华,实现个人报负的理想。体现了忧国忧民的良好品质,但使他们苦恼,身处困境的是他们心中的“正统”已经败落,用“天命观”讲气数已尽,天命不可违,以诸葛亮的卓识也知道“匡复汉室,重振朝纲”何其坚艰难,所以当时有名望的前辈司马微,庞德公隐而不仕,借此逃避困境,独善其身,而诸葛亮之所以悲而且美就在于他敢于与“天命”抗衡,“虽九死其犹未悔”,而且他的忠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姓,作者赋予他爱民思想成份。为此他不会隐而求逸,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但由于他不会脱离时代赋予的伦理观,不会走“求真”的道路去匡复社稷,救民于水火,只能走“求善”之道,并在此中挣扎,以抚平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而且刘备的仁君身份及“三顾”的真诚也确实感动了诸葛亮,更坚定了“求善”“护礼”,择仁君而辅之的道路,“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和“贤臣择主而事”的臣道面等伦理观念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把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理想并为之追求,却忘了现实往往何其残酷,片面追求人格理想,却忘了审视社会现实。用道德理想来对抗现存秩序,是他走向悲剧的另一原因,诸葛亮也很清晰:当时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占天时,孙权巩固江东基业占地利,而刘备寄人篱下,无立足之地,只能尽所能用“人谋”而求“人和”,以他的才华而实现隆中决策的三国鼎立,就以蜀地之一州而对抗曹之八州及孙权之三州是何其的难,他之所以悲就在于并没放弃,而想用自己的才学与天命一比高下,壮志难酬也在所不惜,也美于此。为了维护传统道德的“完善”及他们信奉的伦理观为了施展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魏月琴 (大同市新荣区教师进修学校, 山西大同037002) ! 摘 要:诸葛亮是 《三国演义》中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作者以其独到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具有忠、智、勇性格特征的传奇人物。 关键词:诸葛亮;忠君;睿智;刚勇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353(2006)04-0038-02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魏月琴(1964-),女,山西大同人,中专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通过魏、蜀、吴三国之间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斗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并且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在120回的 《三国演义》中,几乎有一半的文字涉及到诸葛亮,其中专门描写诸葛亮的事迹就达30余回。作者以其独道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忠贞不渝的操节,匡世不凡的智慧,有口皆碑的刚勇。 纵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言行,无论是草船借箭和三气周瑜,还是巧摆八阵图、智取成都、空城计等等,无不体现了他忠心不二的为国之心,出神入化的奇才大略和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 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一是“忠”。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刘备的忠贞不渝,二是对匡复汉室的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即是对国家的忠诚不二。 诸葛亮自出山之后,表现最多的是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辅佐刘备实现自己的战略思想。这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旷世才学和对刘备的知恩图报,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立志兴汉的理想,在刘备犭虎亭失败,驻扎白帝城时,托孤于诸葛亮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短短几行字,让读者一看就见诸葛亮之忠。孔明言出必行,至死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幼子刘禅,一片耿耿忠心全寄于后主之身。这在其《出师表》中更加明确地表现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深知幼主不谙国事,深恐辜负了刘备,详尽地叙述了治国之道,并且周密地安排了内外文武官僚管理蜀中之事,苦口婆心之意溢于言表。 诸葛亮之“忠”还表现在对国家,也就是当时的蜀汉王朝方面。他庶竭驽钝,亲自带兵深入蛮荒之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刘备死后,仍忠心耿耿扶佐后主。在第101回中,描写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上表奏请伐魏,了却自己 “克复中原,重兴汉室”的愿望。再次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正如其言:“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尽管诸葛亮匡复汉室的雄心没有实现,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赢得了千百年来后人的无限敬仰。 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二是“智”。诸葛亮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且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从隆中决策起,诸葛亮体现更多的是智慧。诸葛亮出任刘备的军师后,充满斗争的信心,对未来的胜利坚信不移。此时的诸葛亮敢藐视任何敌人,处处表现着无穷的智慧。 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熟谙兵法,料事如神。他隐居隆中时,对天下大势已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赤壁鏖兵,可以说是诸葛亮智慧的集中表现。他孤身入吴,和东吴上下各方面进行了复杂曲折的斗争,最终实现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我读《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的“智”分为睿智、机智和奇智三种类型。 诸葛亮的睿智首先表现在他凭着自己的博学,为刘备集团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著名的 “隆中对”。其次是他善分析对手的心理,新野城从地势来看,不宜用火,曹操亦认为诸葛亮不可能连番采用火攻,但诸葛亮又一次采用火攻而大获全胜。后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又一次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这一切,都是他第20卷第4期2006年12月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DATONGVOCATIONALCOLLEGE VOL.20NO.4DEC.2006 38--

论诸葛亮1

作品中的人物一经定型,本身即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自足自在的系统,因此本文所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涉及历史事实层面的人物原型。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以致郑振铎先生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虽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诸葛亮集杰出智慧和传统美德于一身,最终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的悲剧结局,实在令人痛惜。可以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充满历史感的悲怆陈说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 对于诸葛亮形象的悲剧,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有的归因于他事必躬亲的作风,有的归因于他的几次用人失误,有的归因于他的穷兵黩武,有的归因于敌对势力过于强大,还有学者认为诸葛亮作为一个悲剧英雄,表现了儒家精神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格信念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传统。这些观点无疑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诸葛亮形象悲剧的某些方面,但无形之中忽略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性。 笔者以为诸葛亮形象既是世代累积堆垛的结果,对其悲剧的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形象塑造过程中的某些特点。三国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民间心理所影响的审美趣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凝聚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智慧和斗争经验因而具有惊人的谋略和绝世的才能,几乎成为智谋的化身和代名词,因此诸葛亮形象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是“智谋”。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智谋的符号其悲剧在本质上也应该是谋略的悲剧。 诸葛亮的智谋悲剧主要源于三个层次的矛盾冲突:最外层是出处选择时人谋和“天时”的矛盾它规定着诸葛亮人谋的性质和施展方向;中间一层是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后人谋与刘关张“义气”的矛盾,它昭示着智慧与忠义的背离;而最内层也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其自身性格中智谋和忠义的矛盾这一层在白帝城托孤后尤其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出来。三个层面环环相扣,上演了一幕千古“智绝”的人谋悲剧。 一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历史逻辑,诸葛亮正处于“由治入乱”之时,汉朝的灭亡是“数之所在,理不得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强之”,这就是小说中时时提到的“天数”、“天意”、“天时”。出山之前的诸葛亮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人生格言,居于高山流水、柴木修竹的幽雅之处,与书琴相伴,与古淡高超、旷逸清韵者交游,一派闲云野鹤、仙风道骨的风采。他与司马徽、崔州平一样,深知“天时”不利,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群雄割据争战的混乱中,作为智者,他选择了隐居,这是他认识到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后合乎逻辑的选择。“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他以世外高人的姿态冷静地洞察着天下局势。此时的诸葛亮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冷静清醒的智者形象。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诸葛亮很清楚人力与天意相抗的结局。当得知徐庶把自己推荐给刘备后,诸葛亮“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使得徐庶“满脸羞惭,不辞而退”。诸葛亮之所以把“出山”比作祭祀用的“牺牲”,是因为他深知出山的最终结果极有可能是去作道德祭坛上的牺牲品。 “三顾茅庐”历来被传为佳话,人们一般只称颂刘备求贤若渴的美德,而忽视了诸葛亮内心或出或处的痛苦抉择。刘备“一顾”时不遇诸葛亮,固然是机缘不巧;“二顾”之前,童子已经告诉诸葛亮刘备专访一事,他为何又与崔州平外出闲游?况且崔州平已知道刘备专访一事,为何相邀同游?“三顾”之始,诸葛亮卧于草堂之上,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可以说,诸葛亮待刘备三顾茅庐而后出,既是对刘备惜才、爱贤之心的试探,也是他内心犹豫不决的表现。“三顾”一段文字背后应当有诸葛亮对自身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进退两难处境的痛苦抉择。一方面刘备的三顾之恩与仁义风范最终感动并征服了他,另一方面,“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本来就是历来

诸葛亮

对诸葛亮的评价 作者小玲伟阅读:48476 发表时间2011-12-04 14:53:58 摘要:读三国之后有感而发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贤士,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4397742.html,/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81520&pn2=1&pn=1 对诸葛亮的评价 阅读人数:20886人页数:3页 诸葛亮 人家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依我看,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一),诸葛亮隆中钓刘备;

从魏延的悲剧中分析诸葛亮的性格缺陷

论《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及表现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当数蜀国的彻底灭亡。蜀国拥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杰出的丞相兼军师、和几十万精兵良将,为何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宏愿,最终反到落了个国破家亡的悲剧结果呢?细读史书,就可发现诸葛亮在性格上存在着缺憾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用魏延的悲剧来分析诸葛亮性格上缺陷: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谨小慎微,临机不决;不敢大胆使用优秀人才,没有良好的培养后备人才的机制,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固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就他在选拔人才上的求全责备、知人偏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中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就是蒋琬、费祎等人也是循规有余而才气不足,缺少进取精神,不能独挡一面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诸葛亮死后蜀中后继无人造成一统大业落空。 关键词:个性弱点谨小慎微临机不决用人求全责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诸葛亮较为突出。《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倾向比较明显,所以较多着墨于蜀汉集团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很多有关《三国演义》的出版说明、前言、评论等文章都认为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自信潇洒,足智多谋。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对于诸葛亮其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对《出师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陆游一再称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在中国道德史上,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一忠一孝,合称双璧,是千古景仰的典范之作。《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姓名: 学校: 学号: 班级:

摘要 (2)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 (2) 二、具有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的智慧才能 (3) 三、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 (6) 四、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 (6)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被作者神化了的一个主要人物,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传颂和喜爱的人物。诸葛亮有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谦虚谨慎、严于责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供肤浅的借鉴。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形象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不仅是最早出现的长篇章回小说,而且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以其宏大磅礴的历史布局,纷繁复杂的人物角色,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这本令人百读不厌的名著中,作者一反《三国志》“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记载,而将他写成治戎与奇谋兼长、理民之才干与为将之谋略皆高的全才,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诸葛亮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神鬼莫测的谋略智慧、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赢得了古今许多著名人物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诸葛亮为什么如此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年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他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才能,谦虚谨慎、严于责己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提供肤浅的借鉴. 一、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十年中,也是诸葛亮成长完善的重要时期。他摆脱许多的束缚,精心研习各类经典并大量阅读。《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学习方法提到过一句: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三人,是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以独特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中国一贯陈腐的学习观念。这与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务实的态度有关。对他而言,知识与学问,不是用来卖弄和应试的,而是帮助他在日后运用的。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就在南阳的田间听到耕种的农民们高唱优雅的歌曲,他很惊讶这些农夫竟可以唱出如此高雅的田园歌曲,而农夫们告诉他,这些歌曲都是隆中的那位“卧龙”先生所做。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隐居时的诸葛亮,是和这些农民们有深入接触的,他们一起劳动和耕种。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也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也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一致。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诸葛亮有机会可以和广大的下层人民交流接触,并体味生产劳动的艰辛。对诸葛亮来说,这无疑是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磨练和心理磨练。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农工算计、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相当的研究。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负,“志在靖乱”,而且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行动百折不挠,直到累死在前沿阵地。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如失荆州、败夷陵、刘备死、南中乱、多次出征祁山而无功。“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诸葛亮一

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文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姓名:陈秋菊 学号:201401040025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4级1班 指导教师:朱刘霞 2015年9 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一、诸葛亮的生平简介 (2) 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3) (一)发明创造 (3) (二)锦囊妙计 (3) 1、空城计 (3) 2、草船借箭 (4) (三)军事才能 (4) 三、诸葛亮的高尚品格 (6)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摘要: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令人羡慕,他的神机妙算建立在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知人心。在草船借箭中,他知道周瑜想陷害他,所以让他十天造十几万支剑。聪明诸葛亮因为了解曹操,知道曹操有“疑心病”,所以就准备向曹操“借剑”。结果曹操果真中了诸葛亮的计。这是因为诸葛亮知识渊博,十分关照属下,所以很了解他们的脾气.并且,他还会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所以我们应该学诸葛亮虚心接受别人的教导。 关键词:诸葛亮;聪明;狡猾;善于分析; Theory of Zhu Geliang's Characters Abstract: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SJMS, resourceful, enviable, his SJMS based on his top knowing astronomy, bottom knowing geography and knowing the heart. In grass boat borrow arrow, he know Zhou Yu want to frame him, so he made the similar swords in ten days. Smart Zhuge Liang for understanding of Cao Cao, know that "he" great ", so ready to Cao Cao "borrow sword". As a result, Cao Cao is the gauge of Zhuge Liang. This is because 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knowledgeable, very care subordinates, so know a lot about their temper. And, he would humbly to ask others. So we should learn 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to accept others' teachings. Key words: the various Ge is bright; Bright; The cunning; Good at analysis; 前言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

论诸葛亮的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里面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描写的最成功的就数诸葛亮、关羽、曹操、刘备等人。而诸葛亮从他出山到其殒命,可以说他是本书无可争议的第一主角,他倾尽了作者的全部心血,是仁人贤相的化身,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两大主流文化即道德文化和智谋文化,本文将着重来论述他的这两方面的品质。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他的不足之处,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将为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诸葛亮形象,既是“神”又是“人”的诸葛亮。 关键词:诸葛亮、刘备、忠君、计谋、战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一大群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等。这三人也被清代文学家毛纶、毛宗岗父子称为《三国演义》中的“三绝”。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一、诸葛亮的形象 何谓贤相?《荀子·富国》:“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贤相。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城都,是蜀汉基业的开始。然而原本富庶繁华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经过刘备与刘璋之间三年的战争,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诸葛亮为了振兴益州,为刘备增强实力。在刘备打下益州后就开始安抚流亡的流民,大将赵云就向刘备建议说:益州初定,人民备受兵灾之苦,所有“田宅皆可归还,令安民复业。”诸葛亮非常赞同赵云的观点,进行流民的安置工作,发展益州的经济,轻徭薄赋。使得刘备集团农业生产迅速获得恢复和发展,政权日益稳固,为刘备蜀汉基业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诸葛亮还注意争取刘璋旧部,因而在刘璋的旧部中,凡是有才能、有实力、有影响的人都争取过来。吴壹就是一个实力派,吴壹的父亲“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诸葛亮就极力赞成刘备娶吴壹的妹妹为妻。后来吴壹的妹妹还被立为皇后。徐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他的名声很大,与当时曹魏政权的三公华歆、王朗等齐名,诸葛亮就将他放在一个官大但没有什么实权的位置。另外还任用了一批很有才能的人,例如法正,诸葛亮曾在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说:“发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其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法正的才能。 公元221年,蜀章武元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接着蜀汉就与东吴发生了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而蜀国的实力也是大受损失,能征善战之将,死伤殆尽,刘备也因此而生病,最后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死后可以说蜀汉政权是岌岌可危,诸葛亮总揽朝政,立即派人与东吴和解,重建蜀汉与东吴的同盟关系。刘禅登基后,为力稳固蜀汉政权,恢复国力,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上经济上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的方针。同时又提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填补各级政权,使得各级机构能够正常运转。 “以安民为本”是诸葛亮发展蜀汉内政的重要原则,诸葛亮来自民间,他深知民间疾苦。也深深的知道人民最沉重的负担就是赋役,所以诸葛亮早在荆州的时候就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从安定民心出发,提出过均摊赋役的主张,让大批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农民,自报上册,增加官府管辖的人口,平摊赋税和兵役。这在赤壁战前既及时解决了一批急需的军饷和兵员问题,也稳定了当时的部分局势,安定了民心。在占领益州后,使人民安居乐业,从事各项社会生产,是关系到蜀中新政权能否稳固发展的根本性的大事。诸葛亮在赞美蒋琬当时做广郡长的治绩时说:“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足见诸葛亮当时要求地方官以“安

诸葛亮的成功与悲剧分析

诸葛亮的成功与悲剧分析 诸葛亮是个对我们民族精神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一个历史人物能产生这么多的“典故”,化为妇孺皆知的成语活在民族的语言之中!自六朝以来墨客骚人写过多少吟咏诸葛武侯的动人诗篇哪!诗圣杜甫“飘泊西南天地间”之际,“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直接凭吊,吟咏武侯的诗篇就不下十余首;像《蜀相》、《八阵图》、《咏怀古迹》都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篇;“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早已成了脍灸人口的名句。人们常常借助于这些名句,表达自己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敬仰与无尽的叹惋之情。 “历稽载籍,贤相如林,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诸葛亮作为一个分裂割据的蜀汉小国的丞相,是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出名这样赫然地凌踞于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之上呢?《三国演义》的批评者毛宗岗认为小说人物中有“三绝”,而诸葛亮为三绝之首。他说诸葛亮“其处也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知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毛宗岗以小说为依据,概括得很全面,但它还未能从民族的文化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所以说得还不够恳切。 诸葛亮出名的原因,这里不拟作全面探讨。但有一条肯定不能忽视,那就是他作为一个执着信仰、忠于托付、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英雄,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凝聚为一种人人崇敬、赞叹、感喟不已的情结,从而成为一种观念或精神的象征,镌刻在我们这一古老的民族的心灵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