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村庄“泉域社会”在中国研究中的意义

超越村庄“泉域社会”在中国研究中的意义
超越村庄“泉域社会”在中国研究中的意义

以单个村庄作为研究单位,曾经是20世纪尤其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学术范式,诞生了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云南禄村》、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和《金翼》、杨懋春的《一个中国的村庄———山东台头》等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乡村研究作品。1935年结构—功能论大师拉德克里夫·布朗(Radcliffe-Brown )应吴文藻之邀,在燕京大学开设“比较社会学”课程,主持“中国乡村社会学调查”研讨班期间,撰写了《对于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调查的建议》一文。

[1]文章强调:“在中国研究,最适宜于开始的单位是乡村,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住在乡村里;而且乡村是够小的社区,可供给一两个调查员在一、二年之内完成一种精密研究的机会。”

[2]布朗的这番话及其前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早期开创者的亲身表率,遂使村庄研究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对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产

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

运用村庄分析范式的研究者相信,通过研究一个个不同的微观村落社区,便可以理解整个中国社会。然而,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学界在中国研究中却不断表达出对村庄研究范式的种种不满,流露出“超越村庄”的兴趣和取向,这一认识影响到今天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Maurice Freedman 的中国宗族研究范式、Willam Skinner 的市场体系理论、台湾学者林美容等的祭祀圈与信仰圈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中国人类学家应该走出村庄社区,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和较广时间深度里探索中国社会运转问题。施坚雅提出,认知中国社会的症结不在村庄而在集市,

必须研究集市网络内2013年第7期

超越村庄:“泉域社会”在中国研究中的意义*

张俊峰

*本文系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0309)和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1005728)的阶段性成果,初稿曾在第五届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会议上发表,并蒙张海鹏教授批评指教,谨此致谢。

作者简介张俊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泉域社会作为一个理论解说模式,是为克服村庄范式在中国研究中的局限性而提出来的。泉域

社会首先是水利社会,而且是水利社会的一个重要类型,泉域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深化与细化。之所以要从类型学的视角出发开展水利社会史研究,正是考虑到中国地域空间的差异性、水利在地域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地域社会对水利所具有的不同态度和策略。这样就可以真正从中国地域社会的水利问题出发,瓦解魏特夫大而化之的“治水学说”及其所谓的东方专制主义,并发掘出中国水利社会的多样性特征,凸显水利社会史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山西泉域社会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3)07-0104-08

的交换关系,才能达成对中国社会结构的了解,农民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在村庄的狭窄范围

所决定,而是由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所决定。[3]不难看出,研究者们均力图超越村庄研究本身的局

限,通过宗族、市场分别去界定各自研究的区域,从而大大突破了单个村庄的狭隘范畴。

尽管Maurice Freedman的中国宗族范式、Willam Skinner的市场层级理论、台湾人类学界于1970年代推动的“浊大计划”都曾考虑过“水系”或“水利”作为外在环境对中国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但这些理论并没有明确提出“水利社会”这个概念和相关的分析框架。至于其他中国社会研究范式下的

大量研究,大多也是围绕着经营土地以及由此形成的土地观念而建构起来的,严重忽略了“水”在塑造

中国社会文化方面和土地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历史事实。

2008年,行龙明确地阐述了对整个“山西”区域社会的看法,突出了“水”的意义:水利条件较

好的地区,往往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区域,大型集市、庙会和各种物资交流活动较其他地

区频繁,是一个地方的聚落中心,发挥着极强的辐射作用。行龙具体从四个方面尝试探讨“水利社会”:

第一,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并作为水利社会类型划分和时段划分的基本依

据;第二,对以水为中心形成的经济产业进行研究;第三,以水案为中心,对区域社会的权利结构及其

运作、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制度环境及其功能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第四,对以水为中心形成的地

域色彩浓厚的传说、信仰、风俗文化等社会日常生活进行研究。[4]

在从事山西区域水利社会史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泉域社会”这一水利社会的重要类型,提

出了“泉域社会”的概念,并从水权、水案(即水利争端)、水利产业、水神信仰与水利习俗等多角度

对此概念加以论证和充实,①试图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解释力的“中层理论”。本文力图通过对山西“泉

域社会”的提出过程、概念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问题的梳理,站在“区域”的立场,归纳山西“泉

域社会”的经验性研究,反思“泉域社会”研究之创新、不足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明确用力方

向,以裨于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国不同类型水利社会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对

话。不当之处,恳祈方家批正。

一、“泉域社会”研究的理论脉络

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欧美学术界,在涉及中国水利史研究的相关问题时,几乎都会提及魏特夫的

东方专制主义,即所谓的治水国家说,战后日本学界亦称之为东亚社会停滞论,反映了魏氏学说的国际

影响力。魏特夫治水学说的核心观点是,国家机器在南亚与东亚三角洲平原地区、在农业与人口发展的

—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得出了他的著名论断:在大多数亚洲国基础——

家,国家与社会都可以理所当然地描述为“水利的”。在东方的“治水社会”里,为了保障国家力量永

久地大于社会力量,避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与王权抗衡的政治力量,统治者在军事、行政、经济乃至宗

教信仰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因此,东方社会一直处于专制主义统治之下。若

没有外部强力的介入,东方专制主义社会是不可能被打破的。[5]

在中国学界,魏特夫的这一学说被视为一种反动学说,认为它是冷战背景下由西方理论家炮制出来

的蓄意歪曲亚洲国家历史的反动论调,具有浓厚的东方主义倾向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曾组织国内众多知名学者,结合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的历史,运用丰富的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对魏特夫的治水学说做了深入批判,澄清了本质,可谓是盖棺论定。[6]然其局限性在于,

①参见拙作:《明清以来晋水流域之水案与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明清时期介休水案与“泉域社会”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率由旧章:前近代汾河流域若干泉域水权争端中的

—山西滦池历史水权个案研究》,《清华行事原则》,《史林》2008年第2期;《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表达与实践——

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化荒诞为神奇:山西“水母娘娘”信仰与地方社会》,(香港)《亚洲研究》2009年第58期;《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的水冲突与水文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水利共同体”研究:反思与超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7日第六版,前沿。

批评者大多选择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来展开批评,就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本身而言,迄今为止中国学界并未有人能够自下而上地从水利社会史的角度对话并质疑魏特夫的治水国家学说,进而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水利社会”比“治水国家”更为重要,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和开展具有怎样的学术意义。

相比之下,欧美和日本学界则较早从水利史研究视角出发,反思和质疑魏特夫的治水国家学说和亚洲社会停滞论。其中,欧美学界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史学家魏丕信和美国史学家彼得·C·珀杜。魏丕信的观点建立在对16—19世纪“中华帝国晚期”湖北省江汉大堤的实证研究上。他不同意魏特夫将中国国家的结构、功能及意识形态与水利管理问题直接联系起来的观点,主张把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的观点反过来加以解释,认为“水利社会”比“水利国家”要更为强大。[7]这一针对性的批判不仅有利于研究者廓清对水利国家说的认识,更有力地阐明了开展“水利社会”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①同样,彼得·C·珀杜依据对明清洞庭湖水利的研究来质疑魏特夫的理论,他指出:“大规模的水利系统,就其属性来说,需要至少是某种程度的合作劳动,一个流行的理论认为这种合作必须由支配整个社会的庞大官僚政府进行组织,湖南的灌溉者们对清政府成功的抵制则提供了相反的例证,多数水利工程并非必须由范围广大的国家来管理。”“官方通常并不独自从事大规模的工程,而主要依靠地方士绅与土地所有者们的合作。”[8]既然国家在大型公共水利事业上也并非常人所理解的那种主导和配置地位,那么这些公共水利工程究竟是如何维持和运行的,不同于治水国家说的陈词滥调,他关心并重点去探讨水利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水利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这些研究反映了欧美学者对治水国家理论的一种彻底摒弃。

无独有偶,在欧美学者批判魏特夫治水学说的同时,战后日本学界也深入开展了对魏特夫理论的反思和批判。按照日本研究中国中世史的著名学者谷川道雄的说法,日本使用的“东洋史学”这一名称,原本就是将亚洲史作为与西洋史学对等的学术领域来定义的概念,中国史研究正是作为“东洋史学”的一环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学界正是以汉学这一传统学问为素养,采用西欧近代史学之方法,形成了作为近代历史学的中国史学。然而,如此顺利发展起来的中国史研究,最终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或被压抑、或被歪曲了。“中国社会停滞说”,就是通过将“进步”的日本与中国进行比较,起了将日本统治中国正当化的作用。战后,日本学术界在反省的同时,期望建立起新的学术。如何在新的理念下对中国史的全过程加以体系化的认识,就成为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最大课题。这种新理念包括中国史不是停滞的而是发展的历史,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环,科学合理地把握中国史等内容。他进而运用共同体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成为日本和欧美学界熟知并广为接受的理论。[9]应当说,战后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也同样是在这种浓厚的反思和谋求突破的氛围中进行的。

就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而言,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中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类似于中世日本农村社会的村落共同体、水利共同体及相关问题展开的论争。这次论争自1956年开始,前后延续20余年,直接或间接参与讨论的学者将近20位,其中不乏日本学界知名的中国史学者,如仁井田升、今堀诚二、清水盛光等,在当时日本著名的《历史学研究》、《史学杂志》等重要学术期刊及个人著述中发表了具有学术对话性质和阶段总结性质的论文,两者总数也在20篇左右,这样就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使得日本学界以水利为视角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一阶段视为日本中国水利史研究的黄金时期。1967年,已故冈山大学教授好并隆司曾对此次论争的学术背景有一个很好的总结。他指出,战前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由于

①近年来,中国人类学者王铭铭以华北水利社会史研究为例,在否定魏特夫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水利资源与区域性的社会结合,可能是一个远比‘治水社会说’更为重要的论题”,与魏丕信观点相似。但是魏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王铭铭的观点则要晚许多。详见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读书》2004年第11期。

受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学说的影响,为所谓的“东洋社会停滞论”提供了基础,故而给水利史研究烙上了不良印记,以至于战后曾一度从日本学界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历史学研究》杂志的大力推动下,日本史学界始以水利史研究为突破口,反思“东亚社会停滞论”,进而开展日本东洋史研究整体的自我批判,使得日本的水利史研究重获新生。[10]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逐渐从最初各执一端的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村落共同体、水利共同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试图以水利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水利组织自身的特性、水利组织与村落、水利组织与国家公权力的关系等,来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中,以森田明、滨岛敦俊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突破性的研究。如森田明对清代中国水利史的研究,实现了从最初单纯的水利史到水利社会史直到地域社会史的转变。①滨岛敦俊则在针对明清长江三角洲水利和徭役的研究中,由于找不到像同时代日本那样的以水利为中心的固定的共同体式的关系或组织,转而研究江南的总管信仰,揭示出明清时期中国的民间信仰和祭祀中存在着共同性的组织和共同性的活动领域,从而突破了水利共同体的局限,转向更为丰富多元的水利社会层面。[11]

时至今日,日本学界关于共同体理论的争论仍未尘埃落定,不仅在日本仍有学者在继续研究,如以内山雅生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持续致力于寻求中国农村社会的共同体特性,对近10年来的中国史学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2]随着水利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学界热度的不断提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所运用的村落共同体、水利共同体等理论概念,遂成为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其学术影响目前仍在持续发酵,在中国学界也诞生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学术对话性文章。②当前中国学界方兴未艾的水利社会史研究,正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欧美日等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不过,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水资源类型多样,历代人们依据不同的地形和水资源条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类型。单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一书中,论者就依据地形、水源和灌溉工程类型的不同,列举了平原区、丘陵区、山区和滨湖区共计9种不同水源条件下的15种不同水利类型。[13]这就为开展不同类型水利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就当前的研究来看,学界已经出现了多种相对成熟、颇具地域特色的水利社会类型研究,如钱杭以浙江萧山湘湖为基础提出的“库域型”水利社会类型,[14]魏丕信、珀杜、鲁西奇等人从事的长江流域堤垸型水利社会,董晓萍、蓝克利提出的山西四社五村这样一个以“不灌而治”为特征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区的节水型水利社会类型。[15]应当说,山西“泉域社会”的概念正是在此过程中提出来的,与其他类型一样,均可视为当前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细化和深化,对于不同类型水利社会的比较研究而言,是有推动意义的。

二、“泉域社会”研究的区域实践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与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古代山西文化、经济的崛起与繁荣,是同其地理位置和水利条件密切相关的。山西境内不仅有多条河流,而且有遍布各地的大小泉源。尤其在汾河中下游地区,泉眼之多、泉水之盛在全国屈指可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称山西泉水之盛可与福建相仲伯,而后者是以“千泉之省”著称。在此,可从下述两条资料提供的数据来把握山西泉水资源的数量和流量:一是清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山西有泉水191处,其中62处有“溉田之利”;二是1966年山西水利部门的勘测结果:全省泉水流量约200立方米/秒,其中流量大于1立方米/秒的泉眼共有24处。在这些泉水中,平定娘子关泉、潞安辛安泉、朔州神头泉、太原晋祠泉、兰村泉、介休洪山泉、霍州郭庄泉、洪洞广胜寺霍泉、临汾龙祠泉、新绛鼓堆泉等都是远近闻名

①1974年,森田明出版了《清代水利史研究》,日本亚纪书房,1974年;1990年,他出版了《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1990年;2002年,他又出版了《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日本福冈中国书店,2002年。单单从森田氏三部著作名称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学术取向的转变。

②参见钱杭:《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湘湖水利集团——

—兼论“库域型”水利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

—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期;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

的岩溶大泉。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山西经济开发最早与文化繁荣昌盛的地方,恰恰是引泉灌溉最为集中

和发达的区域。这种对应性,表明水利灌溉对区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就山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域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该省中南部的汾涑流域。从历史来看,自隋

唐以来的1400多年间,该地区一直是山西最主要的产粮区和农业经济发达地区,被称为山西的“米粮川”和“江南乡”。构成这种农业经济基础的,正是以泉域为单元的自流灌溉体系和自汉代以来兴起的

引河灌溉体系。[16]就汾涑流域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来看,则肇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的智伯渠。公元前

453年,晋国世卿智伯联合韩魏二氏合围赵襄子所据晋阳城,三月不下,智伯遂开渠筑坝拦汾水支

—晋祠泉水(以下简称晋水),以水代兵,试图水淹晋阳。据史料记载,“城不没者三版”,万分危流——

急。后赵襄子与韩魏二氏媾和反攻智伯,智伯兵败身亡,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时代的序幕。后

人将智伯所开之渠命名为智伯渠,引水溉田,由此亦开启了山西引泉灌溉的历史。

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山西中南部发达农业经济区的基础。战国时期因兴晋水之利,促使晋中

盆地成为赵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从而奠定了“关东各国莫若赵强”的经济基础。到汉代,太原一带已

被视为“年谷独熟,人庶多资”的富庶地区。隋代晋水周围因大面积种植水稻,号称北方“小江南”,

进而成为李渊起兵灭隋的基地。宋代晋水溉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600顷。相比之下,汾河下游临汾盆地的大型引泉灌溉工程,虽晚于晋水的开发,但进入隋唐两代,鼓堆泉、霍泉、龙祠泉三大泉域,其灌田规模达到一千五六百顷,超过了晋泉的灌溉效益。三大泉域的开发,推动了汾河下游农业经济的发展。另据笔者对汾河流域太原晋祠泉、介休洪山泉、洪洞霍泉、临汾龙祠泉、新绛鼓堆泉以及翼城滦池泉的研究可知,尽管这些泉域水利开发的历史早晚不一,但在唐宋时代均先后达到历史时期水利灌溉的最大规模,明清时代只是稍加延续和扩展而已,基本未超出唐宋时代的水平,唐宋时代可视为山西引泉灌溉的黄金期。晋水在宋嘉祐五年(1060年)可灌溉33459.3亩,熙宁八年(1075年)达到6万余亩,15年间增长了将近一倍。新绛鼓堆泉在宋治平元年(1064年)“开渠十二道,灌田五百顷”,[17]嘉祐元年(1056年)时任并州通判的司马光途经绛州时,对鼓堆泉大加赞赏:“盛寒不冰,大旱不耗,淫雨不溢。其南酾为三渠,一载高地入州城,使州民园沼之用;二散布田间,灌溉万余顷,所余皆归之于汾。田之所生,禾麻稌穱,肥茂香甘,异他水所灌。”[18]同样,临汾龙祠泉在宋熙宁年间已开官河12道,“南北溉田数百顷,动碾硙百余。粳稻菱芡,晋人取足焉。”[19]

水利灌溉和水利加工业同步发展的状况在汾河流域诸泉域具有普遍性。近年来学界关注的洪洞广胜

寺泉和介休洪山泉即是如此。据方志资料显示,洪洞广胜寺在唐贞元年间灌溉规模已达到891顷。北宋庆历五年又有发展,“霍泉河水等共浇溉一百三十村庄,计一千七百四十户,计水田九百六十四顷一十七亩八分,动水碾磨四十五轮。”[20]介休洪山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也在北宋。据说康定元年(1040年),“文潞公始开三河引水灌田”,或许是开发年代较晚,洪山泉的灌溉规模在明代中后期始达到最大值,此后便呈现停滞及下降趋势,与前述诸泉有所差别。据地方学者统计:宋代分水之初,水地面积为15229亩余,受益村庄48个;万历十六年(1588年),水地面积达22398亩余,受益村庄仍为48个;万历二十六年增加冬春水额后,受益村庄达72个,灌溉面积飙升至52123亩。[21]洪山泉的水磨、水碓同样发达,当地人用以制香和制瓷,洪山水源地至今仍保留着宋代瓷窑的遗迹。直到20世纪50年代,洪山泉域上游村庄,尚有磨碾达53盘。[22]为数众多的水力磨碾,为泉域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机械动力,是传统时代最高生产力水平的象征。

在水利灌溉和水力加工业之外,泉域民众还利用清洁稳定的水源,用于造纸、制瓷、制香和水产养

殖,构成了种植业经济的一个有效补充,使得泉域社会经济呈现出多元特征,较之泉域以外其他村庄、

社区有着先天的优势。就造纸业而言,以晋祠泉域的赤桥、纸房二村和洪山泉域的石屯村最具代表性。

赤桥纸房两村地居晋水上游,用水便利,全村民户十有八九皆赖造草纸为生,因造纸之故,与周围水利

灌溉村庄时有冲突。介休洪山泉域一通碑文则记述了嘉庆九年(1804年)石屯村造草纸致使水质污染,

影响下游八村灌溉和饮水的事件。总体而言,泉域社会的多元经济产业呈现出对泉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特征,笔者称之为水利型经济,体现了传统时代泉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长期开发利用泉水资源的过程中,泉域社会出现了为官方和民间顶礼膜拜的水神形象,成为泉域社会的保护神。比较奇特的是,在晋祠有圣母和水母娘娘两种水神形象共处于同一庙宇空间,其中圣母是得到官方承认的水神,历代皆有封号;水母娘娘则是民众竖立的水神,因其在地方社会影响很大,也逐渐为官方所默认。于是就形成了两种水神并处同一空间的现象。[23]这种现象在山西泉域社会具有普遍性,如在鼓堆泉,有梁令祠和孚惠圣母;在龙祠,有龙神和水母娘娘。同样,前者系官方认定,后者为民间拥戴,同居共处,反映了官方与民间在水利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利益博弈过程,是泉域社会的一个外在表征。另外,由于历代争水纠纷不断,山西泉域社会还普遍流行着“油锅捞钱三七分水”的传说,并有纪念争水英雄的场所和设施,如晋祠的张郎塔、洪山的五人墓、霍泉的好汉宫、滦池的四大好汉庙等。水神庙宇、水利传说和祭祀习俗一起构成了泉域社会的水利文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其核心是水权的问题。山西泉域社会的形成,与水资源的稀缺和对水权的争夺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对水权的争夺就成为泉域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历代争水纠纷导致的水利诉讼在各个泉域时有发生,论者曾指出中国北方干旱区水利社会的特点恰恰在于水权的可分性,因此泉域社会民众的水权意识是很强烈的,并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在处理水权争端的过程中,官府的单方面裁决并不经常有效,需要尊重并兼顾民间的传统和习惯。在此过程中,水神信仰和水利传说对于现实社会用水秩序来说也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于是,“率由旧章”便成为山西泉域社会水权争端处理中的一个习惯性原则。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山西泉域社会的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即悠久的水利开发史、以水为中心的水利型经济、在官方和民众意识形态中具有崇高地位的水神信仰、对水权的争夺长期成为地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水利民俗、用水心理与行事准则。以此为标准,山西汾河流域诸泉域均具有这些特征,构成了山西泉域社会概念的重要支撑。

三、“泉域社会”研究的问题意识及旨趣

在从事山西水利史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一直主张从社会史角度开展不同水利类型的研究。就山西省的情形来看,根据水资源属性的不同,历史时期当地水利开发的对象主要包括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泉水、河水、湖水、洪水。其中,引泉灌溉和引河灌溉是历史时期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两种最主要的形式,代表的是山西水利条件相对优越、用水便利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形式。就湖水资源而言,尽管山西在上古先秦时代湖泊众多,但是随着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的改变和宋金时代的大规模泄湖为田事件,近世以来山西的湖泊水利资源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自12世纪以来,山西古湖泊所在区域已经是水患大于水利,以筑堤防洪为主替代了对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而言,在区域社会中的作用已经不甚明显了。就洪水资源的利用而言,引洪而灌在山西这个多山地区还是颇具特色且为数众多的。尤其就晋西南吕梁山东南麓七县而言,在宋代的引洪灌溉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宋史水利志中就记载了新绛马壁峪的洪灌情况。①不过,就洪灌与引泉、引河灌溉而言,属于该省水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水利开发形式。由于水资源的属性差异,尤其是水资源的稳定性不足,洪灌地区较之水利丰富便利的泉域、河流而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发达程度也比较有限,水利在地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轻重程度不同。此外,山西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极端水利社会类型,即董晓萍、蓝克利等人合作发现的山西“四社五村”类型,[24]此种类型亦是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区域,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由村社组织主导的“不灌而治”的用水传统。与之相比,笔者所提出的山西泉域社会类型则属于“有灌而治”的用水传统,在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多种类型中,应当说是最普遍也最具特色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

①井黑忍曾就山西河津的洪灌情形做过调查研究,参见井黑忍:《清浊灌溉方式对水环境问题的适应性——

—以中国山西吕梁山脉南麓的历史事例为中心》,[日]《史林》第92卷1号,2009年1月,第36-69页。

来把握泉域社会研究的问题意识及其旨趣。

第一,泉域社会首先是水利社会,而且是水利社会的一个重要类型,泉域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深化与细化。之所以要从类型学的视角出发开展水利社会史研究,正是考虑到中国地域空间的差异性、水利在地域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地域社会对水利所具有的不同态度和策略。这样就可以真正从中国地域社会的水利问题出发,瓦解魏特夫大而化之的“治水学说”及其所谓的东方专制主义,并发掘出中国水利社会的多样性特征,进而凸显水利社会史研究的价值。

第二,要注意区分泉域社会与水利共同体概念的差异。日本学界的“水利共同体”概念所强调的是地方社会的一种自治性特征,即在水利问题上的村庄联合是否是一种内聚性很强的自律系统,水利共同体本身的成员构成,与村庄权力、国家公权力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水利共同体的自主程度如何,这是共同体论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泉域社会当然也关注这些问题,但并不局限于此。正如论者对水利共同体与水利社会所区别的那样,水利共同体充其量只是水利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并非水利社会的全部,水利社会史并不仅仅是对水利集团、或水利社区、或水利共同体的研究,“结构式的考察必须基于动态的历史过程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水利共同体’的预设常常限制了华北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时空尺度的拓展。只有在充满着联系的区域社会时空中探讨水利,才有可能为研究基层社会史提供一个丰满的视野。”[25]

第三,泉域社会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就泉域社会自身而言,泉水资源的开发当然是泉域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但是泉域社会并不仅仅关注水利本身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考察水利与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考察水利与宗族、宗教、市场、祭祀、习俗之间的关系,站在一个强调联系性的整体史立场来看问题;二是泉域社会与外界的关系。这同样是以水利问题为起点,考察水利的有无、水利的发达与否对地域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水利社会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及其互动关系。换言之,开放性和关联性是泉域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泉域社会概念的提出,还引发了我们关于什么是区域,如何界定区域的思考。以多年来中国汉人社会的经验研究为例,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村庄研究到超越村庄研究的范式转换。[26]其中,通过宗族来界定区域,通过市场来界定区域,通过祭祀圈来界定区域的所谓超村庄研究,均显示了各自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更大区域范围内所具有的理论解释力。泉域社会作为水利社会的一种重要类型,也同样具有超越村庄的范式意义。目前,在山西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了大量水利与祭祀圈彼此重合的事例,如晋水流域36村围绕晋祠水神圣母和水母娘娘的祭祀系统与水利组织管理系统的重合;[27]洪洞广胜寺霍泉围绕水神大郎庙所形成的洪赵二县用水诸村庄范围内的祭祀系统与水利系统的彼此重合等。①不足的是,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够对水利与研究区域的宗族、水利与研究区域的市场之相互关系加以深入探讨和回答。通过水利社会类型的研究,是否可以形成与以往的宗族理论、市场体系理论、祭祀圈理论所界定的空间关系与主次关系的讨论,至少就目前来说,这些还不为我们所熟知。这就使我们对山西泉域社会未来的纵深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总体而言,山西泉域社会的研究课题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以往研究中笔者较多关注的是泉域社会的水权问题、水利祭祀与水利传说的象征性问题、泉域社会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主导力量问题、泉域社会水利争端及其解决的问题。今后研究中则需进一步关注泉域社会水利与宗族、宗教、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水利社会类型之间的差异与互动,进而对话祭祀圈、市场圈和宗族理论,努力实现理论突破和创新。需要强调的是,就当前中国水利社会史的研究现状来看,与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相比,微观的、地域性的个案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研究者尚需从容地展开地域性的、个案的微观研究及整体

①参见拙著:《水利社会的类型: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史的研究。相信随着多种水利社会类型研究成果的涌现,必将出现学界同仁所呼吁的那种效应:“对于中国‘水利社会’类型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吾人透视中国社会结构的特质,并由此对这一特质的现实影响加以把握。”[28]

[参考文献]

[1]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1-142页。

[2]A.D.Radcliffe-Brown:《对于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调查的建议》,《社会学界》第9卷,吴文藻译,1936年,第79-88页。

[3][26]杜靖:《超越村庄:汉人区域社会研究述评》,《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4]行龙:《“水利社会史探源”——

—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6]李祖德、陈启能主编:《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法]魏丕信:《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国家干预——

—以中华帝国晚期的湖北省为例》,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4、646页。

[8][美]彼得·C·珀杜:《明清时期的洞庭湖水利》,《历史地理》1982年第4辑。

[9][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文版自序,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3页。

[10][日]好並隆司:《中国水利史研究の問題点―宋代以降の諸研究をめぐって―》,《史学研究》第99号,1967年10月。

[11][日]滨岛敦俊:《总管信仰——

—近世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日)研文出版,2001年。

[12][日]内山雅生:《現代中国農村と「共同体」》,御茶の水書房,2003年。

[13]卢嘉锡主编、周魁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14]钱杭:《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

—萧山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24]董晓萍、[法]蓝克利:《不灌而治——

—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第4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6]张荷:《古代山西引泉灌溉初探》,《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17]薛宗孺:《梁令祠记》,宋治平元年立石。

[18]司马光:《鼓堆泉记》,宋嘉祐元年立石。

[19][金]毛麾:《康泽王庙碑记》,孔尚任编篡《平阳府志》卷36,第1108页,康熙四十七年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重印。

[20]金天眷二年:《都总管镇国定两县水碑》,现存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正门廊下。

[21]续忠元主编:《介休县水利志》,介休县水利水保局(油印本),1986年。

[22]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4期。

[23][27]行龙:《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4期。

[25]谢湜:《“利及邻封”——

—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8]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读书》2004年第11期。

责任编辑:杨向艳

婚姻家庭社会学期末试题汇编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夫妇中有一人死亡,但有未婚子女的家庭也应该归为此类。 3.家庭网一般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家庭之间所组成的社会网络.是以家长为内 容主线,以家长、家庭为服务对象,以育儿、家庭消费、家长社区为服务主导,全面涵盖家长、家庭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从法律上讲,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具体分为(1)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6.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武力方 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如不理睬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夫妻间停止或者敷衍性生活、不做或者尽量少做家务,或者冷嘲热讽、侮辱对方人格等,从精神上伤害虐待对方。 7.“普纳路亚”家庭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由美国人类学家L H 摩尔根命名, 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普那路亚(punalua)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这个名称是从最早发现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那里来的,由共妻的一群丈夫互称"普那路亚";共夫的一群妻子也互称“普那路亚”。这种 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在人类本身的生产方面,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族群之间的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杜瓦儿将家庭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与反思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与反思 发表时间:2017-12-25T15:52:35.75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0月作者:周长娟董飞范梦琦[导读]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综合价值的文化遗产。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358摘要: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综合价值的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上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的探究以及对既有的保护机制的反思,,进 而提出价值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框架:完善传统村落价值认定评估体系,健全保护与监管机制,实行精准保护与分类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价值评估;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和文明大国,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的根植所在,对其保护体现了一个具有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的东方文化大国对其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守。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是消亡的严峻形势。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7. 9%提高到 2015年的 56. 1% 的同时,村庄的数量平均每年以接近3000 个的数量递减,大批传统村落正在或面临消亡。 国内学术界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逐渐重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活力的若干意见》下发。同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对传统村落的调查工作,并进行专家审定工作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 基于以上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既有的理论研究,进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对策探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一)概况 从传统村落的现实处境来看,传统村落目前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在进入21世纪(2000年)时,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而到了2010年,仅仅十年的时间,总数锐减为271万个。这样的消失速度和数量,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来说是惊人的。 近年来,由于专家学者的不断呼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视,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共申报了11567个传统村落信息,但政府对这些上报的村落在政策上如何处理尚无具体方案。 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既包括外在数量的减少,也表现在其内在文化传统的消散。大多数的传统村落仍然处在自然变迁中,实践中尚未出现实际可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方式与政策仍较为粗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二)传统村落损毁现象严重截止到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而且还在逐步较少。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仍难逃被破坏甚至是消失的命运。 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是指由于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导致的传统村落建筑的损毁,这属于传统村落损毁的不可控因素。更为严重的则是社会性损毁,相对于自然性损毁来说,社会性损毁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包括两个方面: 1.外在传统村落数量的减少 城镇化建设和自然村落的合并使得村落数量和面积减少。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的城镇建设面积仅有1.22万平方千米,而到了2010年,已经增长到了4.05万平方千米,面积扩张了约4倍。大致上,这些新增的城镇面积几乎就是消失的传统村落面积。另一方面,为了推进农村扶贫脱贫工作,同时节省管理成本,村落的合并成为主要的方式。几个较小的自然村落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几个较小的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行政村。这导致自然村落数量减少,许多村落呈现“空心化”的状况。 2.村落内在发展动力不足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传统村落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严重。传统村落失去了农耕后续力量,这对传统村落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传统村落也面临着原住民迫于生计迁出的问题,迁出后,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而原有的生活样态却无法保持,导致传统村落的“空壳”化甚至是消失。如何保持传统村落居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成为传统村落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三)传统村落文化流失 如果说村落的损毁是不可控客观因素,那么保护不当而导致传统村落文化流失则是重要的主观原因。这种保护不当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到实施,都缺乏科学的判断,搞大拆大建,一昧地追求现代化,将古建筑拆除,全部建成钢筋水泥的多层楼房,失掉了乡村特有的韵味。另一方面则是盲目的仿古,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实则是违规开发村落,将村落原住民全部迁出,不顾南北地域差异,建起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将村落一律打造成江南白墙黛瓦的花园庭院,变成“千村一面”旅游景点。 这是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中极易采取的建设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搞旅游开发、观光采摘等就是在留住乡愁,殊不知正是这种方式,破坏了村落原有的文化积淀和特色。 传统村落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家风传承、家族荣誉等人文精神最基本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村落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被打破,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悉数散尽。如果说建筑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那么,文化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既要保护生命也要留住灵魂,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留住美丽乡愁。 三、传统村落保护对策探究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家庭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家庭社会学 2、家庭生命周期 3、择偶4、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5、社区情理: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 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7、家庭关系: 8、家庭的核心功能 9、家庭策略:家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动和社会变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了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10、离婚 二、问答题 (一)简述城乡家庭策略的共同特征 1,家庭生存策略(首先是经济策略)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城乡家庭在考虑自己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基于一种利害上的考虑。2,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发展策略呈现非理性色彩,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就形成了不惜代价这样一种态势。3,家庭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家庭在确定了某项策略的时候,都会贯彻到底。 (二)家庭的性质有哪些? (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2)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3)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三)家庭的本质是什么? (1) 家庭的本质是经济关系(2)家庭的本质是人口生产关系 (3)家庭的本质是感情关系(4)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四)简述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的原因 1,农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家庭制度的影响比城市大得多,因此在婚姻的伦理责任纽带方面与城市有较大差异。2,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心理上的紧张,从而引发夫妻互动中的问题,加剧夫妻冲突。3,城市中社会流动的增加增加了异性接触和互相选择的机会。 (五)城乡家庭养老功能的差异有哪些? 1,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赡养仍是城乡家庭的重要功能。 2,城乡养老标准和实际水平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3,农村中的养老标准是依照社区的养老情理建立起来的,所以城乡差距能为农村老人及子女所接受。 4,在抚育和赡养方面,城乡家庭均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即老人抚育子女的付出远超过子女赡养老人的付出。 5,上述的不对等表现为老人进入老年期后,基本上是自己养自己。但城市与农村中自养的表现不同。 6,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而社会保障体系并未建立,城市家庭普遍增加了不安全感。因此城市家庭的赡养功能实际上是加强了。而农村家庭受影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的赡养功能可能也将有较大提高。 (六)简述社会变迁对婚姻家庭有怎样的影响 1)社会变迁带来的多元化,使家庭类型出现了多元化形式。除了核心家庭外,还有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等形形色色的家庭形式。 (2)工业化的进程,使家庭的发展趋向一致。家庭普遍出现婚龄提高、离婚率增加、家庭核心化、功能减少等共同趋向。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 (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 (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 (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 (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家庭社会学的概念

家庭社会学的概念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家庭和家庭演化的客观规律;研究家庭和社会的诸种关系;研究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The aim of Sociology of Family There are great many issues concerning the family that we will consider. Our aim is to get an overall picture of what causes what. Why has the family taken particular forms in the past? What is happening to it today? What can we expect for families in the future? These issues are important, for men and women as groups, for the larger society as a whole, and for each of us as individuals. We all experience families. Virtually everyone has been brought up in one, and most of us will have a family of our own. The family has,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shaped what we are, and it will be a major part of our life experience in the future. Th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the family has personal and practical relevance that virtually no other part of sociology shares.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sociology is capable of drawing faultless guidelines on how to live a happy family life. Many of the issues are too powerfully embedded in the social world we live in for us to manipulate them easily. But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gives us some insight. If it cannot let us evade many of the conflicts, it can at least alert us to what they are and present some ways of dealing with them. The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is also relevant from a third point of view. Increasingly, the family is a subject for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Most of the work of psychiatrists and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s well as counselors and social workers deals with the family or its effects on individuals. Although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one witness are psychological, in the sense that we can see them in individuals, they are not necessarily psychological in their origins.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to see how many issues arise. For example, there was a time when women struggling for some autonomous roles in a male-dominated system were diagnosed as merely having psychiatric problems; toda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gives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causes of their situation and possible courses of action. The family also has a major effect on how children succeed in school, and indeed on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ir subsequent careers. Professional educators as well as career counselors and personnel managers thus would also benefit from some less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issues around the family makes it of practical relevance for all of us to know what aspects of the surrounding world affect the inside of the family and vice versa. Purpose of the Sociology of Family 1, One important set of topics in the book covers the concerns of a course on contemporary marriage. It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what to expect in their own family life: what information is worth knowing, what problems may be expected, what practical techniques are available for dealing with issues that arise. 2, A second kind of course focuses more on the family as an institution in society. Here we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编制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者李尔特曾经说过:“地球上人类的每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一、宗教观念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

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 内涵和价值

编者按 今天,光明日报将光明讲坛设在岳麓书院,请胡彬彬教授论述“小村落,大文化”。过去,传统的文史哲研究框架体系,忽略了对中国村落文化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探讨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看,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胡彬彬教授用三十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进行系统考察和多维研究,他将以田野考察所历、所见、所研的大量例证,来探究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中华农耕文明与中国村落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长久远的农耕文明史。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物证的。物证在哪里?湖南南部的永州有一个地方,叫作玉蟾岩,当地的土话叫“蛤蟆洞”。在这个洞里我们发现了上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种子。这是一个让全世界轰动的发现,也是让全世界瞩目和服气的物证。这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上万年农耕文明史的古国。 第二个和第三个例证是,湖南常德的澧县有两个山,一个叫城头山,一个叫彭头山。上个世纪,我们分别在这两座山上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古代遗址。前者不仅有一个非常大的类似于城池或村落的遗址,而且还有保存完好的稻田遗址;后者更是又有稻谷种子出土。我想那就是华夏先民非常远古的村落和人类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物证。 何谓村落?《辞海》只给了两个字的注解:“村庄。”《辞源》给了六个字的注解:“乡人聚居之处。”这两个注释有点单薄。“村落”是个中国词,有关“村落”的称谓,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如《三国志·魏书卷十六》:“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村落”一词,在魏晋以降的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联系前面的三个物证,我们可以给“村落”下一个大致的基本的定义,即村落是由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在族群部落的基础模式上,进而因“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建造的、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稳定的基本社会单元。村落与村落文化的内涵虽不尽相同,但关联紧密。“文化”是个舶来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这个词的原始词意具有耕种、居住、敬神等多重意义。由此可知,村落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且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村落是基础,文化是内涵。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这个词。“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中华民族”的构成就是由无数个氏族和家族构成,家族上面就是氏族,家族的下面就是家庭。村落是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家庭是民族最基础的构成单元。由于村落文化具有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的特质,并承载了中国久远悠长的文明历史,因而极具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村落成员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态,从表面化一般形式的呈现,到隐性化深层

乡土与文化研究综述

相关的乡土文化研究综述 (1)乡土文化研究 对文化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乡土文化,又可称为乡村文化、农村文化和村落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定义起来自然也是麻烦的。乡土文化是农村社会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学界对“乡土文化”的这一概念尚无针对性的定义。同时,对乡村文化、村落文化等也无统一概念。朱启臻在其编著的《农村社会学》一书中,对村落文化做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区域文化,一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文化。它是指农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农民的理想、感情、信念、价值观、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村落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乡土性、宗法伦理性、封闭性、保守性、平均主义与满足感和经验思维。 自清末已降,百年之间,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几经变化,从封建社会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农村也随历史大潮或沉或浮。乡土文化赖以生长的农村社会环境发生了诸多转变。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中便提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论断之后,大凡提及农村文化都离不开谈论“乡土性”。因而,乡村文化自可称之为乡土文化。改革开放至今的几十年间,乡土文化变迁急遽,乡土文化成为社会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文献可谓卷帙浩繁。 ○1乡土文化的危机与失序 现有的乡土文化研究中,有一批学者提出了“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乡土文化危机四伏、严重失序”的论断。贺雪峰认为,由于现代性因素向农村的全方位渗透, 带有强烈消费主义特征的现代传媒进入农村,个人主义观念进村,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法律理念进村,这就使得相对封闭的村庄开始解体,传统文化和地方信仰被严重挤压而再难有生存空间。农村和农民在社会和文化上越来越被边缘化,农民的主体性逐步丧失。在快速的社会变动中, 农民不再能从一直以来的传统中获得人生的稳定感, 又不能从以广告和时尚所引领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中获得现代的人生意义,农民被抛入一个传统已失, 现代又不可得的尴尬境地, 并由此导致农民的普遍无力感、无根感和焦虑感。王晓明在对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县城进行考察之后,提出了他的关注与忧虑: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否也应该体现在对全面城市化的单一模式的打破?在历数了创造农村新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他更为尖锐地指出: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质量低下,乡村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更是匮乏得近乎荡然无存,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却已经渗透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既体现在乡村教育的自觉追求中,也反映在青年农民的生活细节上。石勇认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二十多年来农村的文化生态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处于一个行将崩溃的恶劣境地。这不仅表现为乡土艺术的凋零、文化形式的被摧毁,更重要的是面对城市文化的殖民和渗透,广大农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上的不安、文化上的焦虑。○2乡土文化的生命力与转化 如果说持乡土文化危机论的学者有些悲观的话,那么另一类学者对乡土文化问题的看法则显得乐观的多,这类学者的研究多是以人类学的视角进行的。孙庆忠从南方氏族组织和北方花会组织的考察入手,分析了目前乡土文化的处境。孙庆忠发现宗族意识虽然经过了历次运动的洗礼,但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冲击,仍然在乡土社会生活中产生着持续的影响,以宗祠和祖墓为中心的祭祀仪式仍然在维系着家庭的和睦以及家庭间的团结与联合。北方的花会组织亦是村落生活中团结乡里,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纽带。他以此断言,农业的凋敝以及乡村文化的蜕变都是危机的表象,是“离土之形”,而那些按照固有的惯性,存活在乡村的生活观念和价值体系乃是“乡土”之神,“形散神聚”才是乡村文化的实质。赵旭东站在文化认同危机的基础上, 认为在中国乡村文化后改革时代的全面复兴中, 这种危机得到了一种看似矛盾的体现, 即一方面是改革与再造, 而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复兴, 二者沿着各自的认同轨道运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_周乾松

中国建设报/2013年/1月/29日/第003版 专家谈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周乾松 我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不少传统村落正在遭受“持续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 一、我国传统村落的概念价值与保护现状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范围与认定标准 1.传统村落是我国最近提出、尚无明确定义的新概念。 我国传统村落一般俗称古村落,在学术上可称为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村落。传统村落应是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传统村落范围既包括已申报命名国家、省、市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也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但尚未申报名村的古村落,还包括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自然村落。需要明确的是,历史文化名村是优秀的传统村落,但传统村落不一定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包括大量的历史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因此,传统村落保护的复杂性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2.传统村落的认定标准较难统一。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古村落。我国大多数传统村落既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优美生态的自然景观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二)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与保护现状 1.我国传统村落具有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多元价值。我国传统村落是各民族千百年留下的宝贵遗产,中华民族的历史便是从村庄聚落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特色的自然村落形态,文化传统丰富多样。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深远绵长的根脉就在传统村落,大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跟传统村落有密切关系。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每一个传统村落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都是活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信息量最大的最后一块阵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具有科学“史考”的见证价值、研究价值,具有“史鉴”的学术价值、教育价值,具有“史貌”的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具有发展旅游的经济价值,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价值。可以说,传统村落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共同作品”、“东方文化的精神家园”。 2.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现状。我国传统村落是6000年农耕文明的结晶,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鲜明。传统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这些村落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就在于其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生

家庭社会学访谈感悟

家庭社会学访谈感悟 采访者:范洋洋苗忠杰 这次访谈,我们选的是学校博爱餐厅看管水房的阿姨,今年58岁,为人热情大方,性格开朗。我和苗忠杰通过这次访谈,结合课本所学知识,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家庭方面的情况,感受很深。 一开始,阿姨拒绝我们的访谈,说自己要看管水房,但经过我的耐心劝说,阿姨最终同意和我们两个聊聊家常。在交谈中,阿姨还时不时的关注一下打水的卡机,非常负责认真。这次会谈中,我们了解到阿姨是潍坊诸城的,有一儿一女,女儿大学毕业,儿子是技校毕业,均在城阳落户安家,自己是过来给女儿帮忙的。自己的老伴在家务农,没有其他副业。女儿结婚六年了,生有一个女儿,儿子今年6月份刚刚结婚,在盛世家园买的房子,全额60万,为儿子付了一部分首付,约15万元左右。在老家买的房子已租出。自己每天六点就来上班,11点才忙完。现在居住在学校的员工宿舍里,自己的老伴偶尔来青岛玩玩,自己有空就回家,看得出,阿姨对自己的目前现状很满意。 通过这次访谈我们有很大的感触,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功能的不断变化,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转变等等。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更能接受外面的新鲜事物,逐渐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父母一辈子的付出换来的就是让子女有出息,过上城里人生活,不再受苦。和阿姨聊天的时候,看的出她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自己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呢?养育子女、结婚、买房、看孩子,这就是农村父母所经历的大半人生。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只要自己的家人健健康康,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作为子女的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责任,为自己的父母,家庭,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为以后能过扛起自己的责任儿奋斗!!

村落文化与农村组织

农村组织与村落文化 农村社会的特点: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Sumner)和雷德菲尔德(Redfield)提出的《民俗社会》最为著名。“民俗社会”是区别于现代都市社会的一种社会,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人文生态方面:农村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彼此较隔绝;2)行业方面:农村以农业为基本行业;3)社会文化方面:农村社会文化是传统的、变迁缓慢的,人与人的关系多为初级关系,比较和谐。 尽管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农村社会大都具备以下特征: 1)人口密度较低: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平方公里)上人口的数量。我国城市人口每平方公里有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农村人口最多为1000多人,西部最少为3人。由于人口稀疏,农村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医疗卫生状况不良,地方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一般较城市人口差,受教育程度要低; 2)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活动比较简单,自给自足性强。农业是农村的基本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农业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经济比较单一; 3)社会结构简单,表现为:一农村职业结构简单,不仅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农业作为一种活动处在尚未分化的阶段;二农村组织结构简单,尽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从事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生产经营活动,也出现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但就总体情况而言,目前农村组织化程度还很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组织都较城市简单,没有城市那种到处可见的科层组织; 4)家庭与邻里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作用更为重要,是农村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家庭成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单位。农村人际关系密切,文化传统特征明显。农村的封闭性和长期小农经济的影响,使得农村文化具有较浓厚的传统特征和地方色彩。 农村的功能: 1)农业生产功能:农村作为农业生产者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农业是其天然职能。为人们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是农村的基本功能。这也是农村在功能方面与城市最根本的区别; 2)传统文化保存功能:我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即带有乡土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在农村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农村社会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结构等决定了带有中国传统特点的诸如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风俗、生活方式和行为规则等文化;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功能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文明是人类从适应、利用、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受到自然惩罚,而最终尊重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农业生产的属性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保持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方面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村落文化与农村组织 农村社会是由许多的社区所构成。“社区”一词是社会学中最具深远意义的基本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出版的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的。社区是指那些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体现了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而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

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发布时间:2006-11-20 点击率:100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同时,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特别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有些人提出,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把古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但是,怎样才能让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古村落保护方案来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2年提出了“文化景观”概念,提出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其可持续发展。文化景观是在人类社会的成长发展中产生的,它是人们依靠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创造出的景观。由于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娱乐。景观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东西。例如景观中往往包含着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发展等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证据。文化景观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空间上的差异反映的是各集团景观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点,时间上的判别则反映过去居住在该地区的文化集团的变迁和发展。文化景观随着历史的进展,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承继性。人创造了文化,一切文化现象的形成都由人及其生活和行为方式所构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文化的不同和特异性也是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也正在于此。 中国传统文化受农耕文化影响很大,而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耕文化的出现。农耕文化发展了农业,为村落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同时,原始村落中人们的风俗、道德、宗教等观念文化也对村落文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族观念的影响,表现为认祖宗而不认上帝,以“仁”为核心,提出了忠孝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体系。有人说,地缘是血缘的投影。中国古代村落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制为基础而形成的,因此许多村落从起源到布局,均表现出较强的宗族性。新石器时代半坡村的房屋排列,由周围46个小房子环绕着中心的大屋,就是这种宗族性的早期表现。宗族的核心表现是宗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村镇的建筑均以宗祠为物质中心和心理中心展开布局,形成聚合状的村落组团空间,如皖南黟县西递村中心祠堂。许多村落中心均设有祠堂、戏台等公共活动场所,影响着周围民居的布局,安徽黟县的宏村、呈坎村、降村等,均是以宗祠月塘或戏台为核心展开布局村落的形成。 然而,随着农村生产关系和经济规模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着一些现存建筑的功能,比如宗祠、戏台以及民居原有格局的使用。这一部分是我们在对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价值判定、保护中的取舍和方法中比较难以把握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内,这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还是要以人为本,从当地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将来发展出发,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要从全面来看,不能仅从专业者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最终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并要有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自觉自愿地来完成。这不仅适合于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也同样适用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遗产保护是世界性问题,即使许多文化遗产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日本和法国采用国家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日本,中央政府负责的保护的对象往往只是确定全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部分,而更广大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保护。以日本1966年著名的《古都保护法》为例,其保护的对象限定为京都市、奈良市、镰仓市以及奈良县的天理市、樱井市、檀原市、班町和明日香村,京都市的非历史风土保存区域则不受《古都保护法》的保护,由京都市地方政府另行制定的法规如《京都风貌地区条例》进行补充。同样,其他城市的类似地区通过城市自己制定的《历史环境保护条例》、《传统美观保存条例》等进行立法保护。这些被保护地区的名称、范围、保护方法、资金来源等都是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地方法规予以确定。日本《文物保护法》中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情况也如此,

卢涛作品集:深圳凤凰古村落文化旅游规划简析

卢涛作品集:深圳凤凰古村落文化旅游规划简析 在大多数人们印象中,深圳是一个时尚的现代化大都市,“时尚、年轻、潮流”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殊不知,在深圳的西海之滨,从凤凰山的山腰往下眺望,一座拥有700多年的古村落,清朝嘉庆年间文昌塔、文天祥忠义爱国的纪念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展品的凤凰艺展中心,人文底蕴深厚的凤凰书院......这里便是位于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的“凤凰古村”,它不仅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也是广东省内古建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典型的广府民居建筑群之一。 当深圳这个昔日的小渔村成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后,凤凰古村却依然像一个大家“闺秀”,不被外界的繁华和喧嚣所诱惑,默默地坚守着。如今这一沉睡多年的古建筑群,正在被唤醒。 凤凰古村深圳创意旅游文化新代言 百年古村“大动手术”,聚焦许多的关注。作为“深圳凤凰古村落文化旅游规划”该项目的主案设计师,名汉唐创始人·董事长,深圳SIID执行会长卢涛先生表示:借势深圳西向发展的战略契机,利用滨临大空港地区的地缘区位优势,全面依托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要素,将大凤凰片区打造成为一个以凤凰文化传扬为核心,涵盖文化传承、旅游体验、创意孵化、会展博览、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大空港地区的文化给养地、创意孵化泉和生态后花园,成就深圳市的文化新客厅和华南创意旅游文化的新代言! 凤凰古村项目规划之现状分析:周边功能多样,对外展示面较弱

凤凰古村周边的南邻凤凰山大道;西侧有凤凰塔,凤凰广场及凤凰艺展中心与古村沿凤凰山大道相隔。基地总用地面积为8.0 公顷,约合120 亩;其中凤凰古村占地5.2 公顷,约合78 亩;古村外其他用地占地2.8 公顷,约合42 亩。 古村内现有文物建筑17 处,其中文顺祖家祠与菴岭祖家祠已为遗址;除部分已修缮的少量文物及历史建筑外现存大量明清古建筑群及现代民房建筑形态较为破败。6条主巷道,村内现状巷道为叶脉状,部分路面已修缮,但巷道仍相对拥挤,且缺乏系统性组织管理。 凤凰古村项目规划之规划策略: 在进行凤凰古村项目的现状简析后,卢涛设计师提出了四大规划策略:区域协同策略、交通组织策略、景观构架策略、人文提升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