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基物化参数及其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取代基物化参数及其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取代基物化参数及其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镇静催眠药与抗癫痫药 1、镇静催眠药的种类:巴比妥类、苯并二氮类、其他类 2、作用机制:中枢GABA受体激动剂 3、构效关系:苯并二氮类 4、代表药物举例:地西泮(合成)、艾司唑仑 5、基本概念:受体、药效团、前药 6、抗癫痫药的种类:巴比妥类、巴比妥类似物(乙内酰脲类、噁唑烷双酮类、丁二酰亚胺类)、二苯并氮杂 类、脂肪羧酸类、GABA类似物 7、代表药物:苯巴比妥(合成)、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8、基本理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其应用实例 第八章抗精神失常药 1、抗精神病药的种类:吩噻嗪类、硫杂蒽(噻吨)类、丁酰苯类(与哌替啶的关系)、苯酰胺类(与普鲁卡因的关系)和二苯二氮类(氯氮平)等 2、作用机制:DA受体拮抗剂。 3、构效关系及药物代谢:吩噻嗪类 4、代表药物举例:盐酸氯丙嗪 抗抑郁药的种类及代表药物: NE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丙咪嗪阿米替林 5-HT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去甲氟西汀 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

苯乙肼和异卡波肼(发现过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之一) 第十一章阿片样镇痛药 1、吗啡的结构特征及基本化学性质 2、对吗啡进行结构修饰的主要位点,构效关系? –3-位酚羟基(可待因)6-位的羟基(异可待因、海洛因) –17-位的叔胺(纳洛酮、纳曲酮)7、8-位的双键(氢吗啡酮、羟吗啡酮)–6,14-亚乙基桥衍生物(埃托啡、二氢埃托啡) 3、具有阿片样活性的合成镇痛药的结构类型: –吗啡喃类衍生物:左啡诺、布托菲诺 –苯吗喃类衍生物:喷他佐辛 –哌啶类:哌替啶、芬太尼 –氨基酮类:美沙酮 4、合成:盐酸哌替啶、枸橼酸芬太尼 5、基本概念:治疗指数 第十二章非甾体抗炎药 1、解释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有时会引起胃肠道出血,为什么? 2、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按化学结构各为几类?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芳基烷酸类: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 –邻氨基苯甲酸类(灭酸类):甲芬那酸

药物化学重点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 重点 第一章绪论 1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要了解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内容。为了设计、发现和发明新药,必须研究和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以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 (3) 药物合成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巴比妥类 1 异戊巴比妥 H N N H O O O 中等实效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体内代谢】巴比妥类药物多在肝脏代谢,代谢反应主要是5位取代基上氧化和丙二酰脲环的水解,然后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酯结合物排出体外。 异戊巴比妥的5位侧链上有支链,具有叔碳原子,叔碳上的氢更易被氧化成羟基,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易溶于水,从肾脏消除,故为中等时效的药物。 【临床应用】本品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阻断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质细胞的兴奋性下降,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久用可致依赖性,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苯二氮卓类 1. 地西泮(Diazepam, 安定,苯甲二氮卓) 【结构】

N N O Cl 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并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 【体内代谢】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途径为N -1去甲基、C -3的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如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被开发成药物)。形成的3-羟基化代谢产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 1. 盐酸氯丙嗪(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 【结构】 . HCl N S Cl N 【体内代谢】主要在肝脏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氧化代谢,体内代谢复杂,尿中存在20多种代谢物,代谢过程主要有N -氧化、硫原子氧化、苯环羟基化、侧链去N -甲基和侧链的氧化等,氧化产物和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本品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发挥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大剂量时可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和人工冬眠。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等。对产生光化毒反应的病人,在服药期间要避免阳光的过度照射。 第五节 镇痛药 盐酸美沙酮(Methadone Hydrochloride) 【结构】 N O . HCl 开链类氨基酮 【临床应用】本品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于吗啡、杜冷丁,其左旋体的作用=右旋体的20倍。适用于各种剧痛疼痛,并有显著镇咳作用。但毒性较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性小,成瘾性也小,临床上主要

药物化学构效关系(第二版 尤启冬 主编)

抗肿瘤作用机理:1、药物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大分子(DNA,RNA,酶)中富电子基团(氨基,巯基,羟基等)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致肿瘤细胞死亡。2、属细胞毒类药物,在抑制和毒害增生活跃的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其它增生较快的细胞产生抑制。如骨髓细胞、肠上皮细胞、毛发细胞和生殖细胞等。副作用大:影响造血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 氮芥类药物脂肪氮芥:氮原子的碱性比较强,在游离状态和生理PH()时,易和β位的氯原子作用生成高度活泼的亚乙基亚胺离子,为亲电性的强烷化剂,极易与细胞成分的,亲核中心发生烷基化反应。脂肪族氮芥:烷化历程是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反应速率取决于烷化剂和亲核中心的浓度。脂肪氮芥属强 烷化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也较大,抗肿瘤谱较广; 但选择性比较差,毒性也较大。芳香族氮芥:氮原子与苯环共轭,减弱了碱性,碳正离子中间体,单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氮芥类药物及大多数烷化剂主要是通过和,DNA上鸟嘌呤或胞嘧啶碱基发生烷基化,产生DNA链内、链间交联或DNA蛋白质交联而抑制,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分裂。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 1分子内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环,除了单环β-内酰胺外,该四元环通过N原子和邻近的第三碳原子与另一个五元环或六元环相稠合。 2除单环β-内酰胺外,与β-内酰胺环稠合的环上都有一个羧基。 3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羰基α-碳都有一个酰胺基侧链。 4β-内酰胺环为一个平面结构,但两稠环不共平面 β-内酰胺类药物可抑制粘肽转肽酶的活性和青霉素结合蛋白 【2】青霉素构效关系 (1)6位的侧链酰胺基团决定其抗菌谱。改变其极性,使之易于透过细胞膜可以扩大抗菌谱。例如,在芳环乙酰氨基的α位上引入-NH2、-COOH、和-SO3H等亲水性基团,可以扩大抗菌谱,增强亲水性有利于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强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 (2)在侧链引入立体位阻较大基团或在6位引入甲氧基等可保护β-内酰胺环不被β-内酰胺酶进攻,而得到耐酶抗生素。 (3)羧基是基本活性基团。可利用前药原理将羧基制成酯,以增加口服吸收和改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4)青霉烷酸分子中的3个手性碳的构型对其活性至关重要。只有绝对构型为2S,5R,6R 具有活性;但噻唑环上的2个甲基不是保持活性的必要基团。 优点:强效的抗生素缺点:不稳定不耐酸不口服不耐酶耐药性抗菌谱窄易过敏 【3】半合成头孢菌素构效: (1)7位酰胺基取代基是抗菌谱的决定基团,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可扩大抗菌谱并可提高抗菌活性,增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2)7位氢原子以甲氧基取代可增加β-内酰胺环的稳定性。 (3)环中S原子可影响抗菌效力,将其改为碳或氧可提高抗菌活性。 (4)3位取代基既可提高抗菌活性,又能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药物化学前八章思考题 答案

一.绪论 1. 名词解释:药物化学、构效关系(SAR)、先导化合物 2. 药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3.为什么说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 第一章新药研究与开发概论 1. 名词解释:药物分子设计、组合化学 2. 就新药研究而言,组合化学与传统药物化学手段,有何区别? 第二章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名词解释:反义寡核苷酸、同系物、剖裂物、插烯物、类似物、药物的潜伏化、挛药、前药、软药 2.发掘先导化合物的途径有哪些?? 3.简述前药修饰的目的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三章药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 名词解释: 药物动力相、药效相 药效团 结构特异性药物、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药物分配系数(P值或lgP值) 优势构象、药效构象 定量构效关系 第四章药物代谢 1. 名词解释: 药物代谢、第一相生物转化、第二相生物转化、首过效应、消除、生物利用度、ω氧化、ω-1氧化、硫酸酯化轭合、葡萄糖醛酸轭合 2. 药物的第二相生物转化主要有哪几种途径? 第五章镇静催眠和抗癫痫药 1. 合成:地西泮、巴比妥类药物的通式、苯巴比妥 2. 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3.试分析酒石酸唑吡坦上市后人群迅速增大的原因。 4.简述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5.巴比妥类药物的钠盐及苯妥英钠为何制成粉针剂? 6.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代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α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 7.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8.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 9.写出苯巴比妥的主要化学性质,苯巴比妥与苯妥英钠怎么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药物定义 药物----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的命名 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 (1)通用名(汉语拼音、国际非专有名, INN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INN 的作用 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被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 不能取得专利及行政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以使用的名称。 文献、教材、资料中及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份的名称。 复方制剂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使用名称。 (2)化学名称(中文及英文)确定母核, 并编号(位次);其余为取代基或官能团;按规定的顺序注出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位次:小的基团、原子在前, 大的在后。 逐次比较、双键为连两个相同原子、参看书p10次序规则表 英文化学名—国际通用的名称 化学名—药物最准确的命名 (3)商品名----生产厂家利用商品名来保护自己的品牌 举例 ?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 儿童百服咛? 、 日夜百服咛? ? 3熟悉: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任务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发现和设计新药 合成化学药物 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稳定性 (化学) 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体内代谢 (生命科学)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与靶点的作用 药物化学的任务 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临床药物化学 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新药。—新药设计 第 二 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镇静催眠药 1 苯二氮艹 卓类: 母核: 一个苯环和一个七元亚胺内酰胺环骈合

药物化学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总结 给结构写名称和作用靶点(10*1分)单独列出 给通用名写结构(5*1分)单独列出 选择(20*1)构效关系重点 填空(30个空*0.5分) 简答(4-5道,20分) 合成(2-3个,10分)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药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产生药效的两个主要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药效团:药效团是与受体结合产生药效作用的药物分子中在空间分布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三维结构) 2、药动团:是指药物结构中决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且参与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基团。(与药效团以化学键结合,是药效团的载体) 3、天然氨基酸:L-氨基酸或二肽在体内可被主动转运,可作为药动基团连接于药效团上,以利于其吸收和转运。 4、毒性基团:是指药物分子中产生毒性以及致突变或致癌等作用的结构基团。(毒性集团一般都有亲电性质,与体内核酸,蛋白交联)其药物分子中的主要亲电基团: ①含有环氧类的基团 ②可生成正碳离子的基团 ③β-内酯及醌类的基团 ④烷基硫酸酯或磺酸酯及β-卤代硫醚类的基团 ⑤N-氧化物、N-羟胺、胺类以及在体内可转化为含胺类的基团等。 5、药物生物转化反应

①Ⅰ相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羰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和偶氮基的还原反应) ②Ⅱ相反应:结合反应:1.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最常见、最重要) 2.与硫酸结合 3.与谷胱甘肽结合 4.与乙酰基结合 5.与甲基结合 6、前药:是一类经结构修饰将原药分子中的活性基因封闭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的药物。 进行前药修饰的作用(一般出选择): ①改善药物的吸收性②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③提高药物的选择性④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⑤提高药物的水溶性⑥降低药物的刺激性⑦消除药物的不良味觉⑧发挥药物的配伍作用 7、软药:软药是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使药物在完成治疗作用后,按预先设定的代谢途径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迅速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 8、电子等排体:是指外层电子数目相等的原子、离子、分子,以及具有相似立体和电子构型的基团。如亚甲基与氧原子 9、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又能产生相似生物学活性的基团或分子。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物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咪唑并吡唑类 一.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结构特征为具有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骈合的苯二氮卓类母核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定义 药物----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的命名 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 (1)通用名(汉语拼音、国际非专有名, INN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INN的作用 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被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 不能取得专利及行政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以使用的名称。 文献、教材、资料中及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份的名称。 复方制剂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使用名称。 (2)化学名称(中文及英文)确定母核, 并编号(位次);其余为取代基或官能团;按规定的顺序注出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位次:小的基团、原子在前, 大的在后。 逐次比较、双键为连两个相同原子、参看书p10次序规则表 英文化学名—国际通用的名称 化学名—药物最准确的命名 (3)商品名----生产厂家利用商品名来保护自己的品牌 举例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儿童百服咛?、日夜百服咛? ? 3熟悉: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任务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发现和设计新药 合成化学药物 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稳定性 (化学) 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体内代谢 (生命科学)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与靶点的作用 药物化学的任务 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临床药物化学 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新药。—新药设计 第 二 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镇静催眠药 1 苯二氮艹 卓类: 母核: 一个苯环和一个七元亚胺内酰胺环骈合 N N O H 123 45 6 7 89 地西泮(Diazepam) N N Cl O 1 2 3 5 7 (3)合成 P20-21 (4)理化性质 N-1位去甲基(氧化) 还原 氯酰化

药化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 苯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若R(R1)=H则无活性,5位需要两个亲脂性取代基,且总碳原子数量4-8最好 2.酰胺氮上R2为甲基时,增加脂溶性,降低酸性。若两个N上均引入甲基则会产生惊厥作用 3.2位羰基氧以硫代替,脂溶性增加,起效快,持续作用时间短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A环: *7位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活性增强,顺序为NO2>CF3>Br>Cl *苯环被其他芳杂环如噻吩,吡啶等取代时。仍有较好活性 B环(七元亚胺内酰胺) *是活性必须结构 *1位N上长链烃基延长作用 *3位引入羟基使毒性下降 *4,5位双键饱和镇静作用强 *1,2位或4,5位拼合杂环可提高活性 C环 *苯环专属性较高,代以其他基团则活性降低 *2’位引入吸电子基,活性增强 拟肾上腺素类构效关系 *具有苯乙胺基本结构,碳链增长为3个碳原子,活性降低 *苯环上的3,4羟基显著增加活性,但不能口服。3位羟基变为羟甲基,可口服,且对β2受体选择性较强 *氨基的β位通常有羟基,一般R型有较大活性 *氨基上烷基越大,对β选择性较大,但需保留一个氢未被取代 *a碳上引入甲基,拟肾上腺素作用减弱,但作用时间延长,中枢兴奋作用增强 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亲脂性部分: *芳基上氨基取代较好,氨基上有羟基,则活性与毒性都增加,其他取代基取代,稳定性上升,作用时间增加*苯环以其他电子等排体置换时,不及苯环强 *苯环与羰基间引入其他基团(除CH=CH外)作用消失

中间体 *X用不同电子等排体置换时的稳定性(作用时间)顺序为CH2>NH>S>O *n=2-3时,作用最好 亲水性部分 *叔胺最常见,两个羰基常相同,也可为哌啶,吡咯烷,玛啉等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1位侧链内酯或羟基酸是活性中心 *5’羟基酰化后活性大大降低 *8位侧链上碳为手性碳,R和S活性相同,该碳上再引入一个甲基,活性增强 *六氢萘环被苯环,吡咯,喹啉等环替代时能保持活性 二氢吡啶类的构效关系 *1,4二氢吡啶环是必须结构,氧化为吡啶,作用消失,还原双键作用减弱 *二氢吡啶环上的NH不被取代可保持最佳活性 *4位主要影响作用强度,以取代苯基为宜,且苯环的邻,间位吸电子基取代增强活性,对位取代则活性降低或消失*3,5位羧酸脂基优于其他基团,且两个脂基不同者优于相同者 β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取代芳基部分 *苯环4位取代对B1受体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苯环上2,3位被取代对B1受体无选择性 *可用萘环和杂环取代,仍能维持较好活性 氧亚甲基部分 *氧亚甲基可明显提高B受体阻断作用 *氧用S或CH2取代,活性降低 异丙肾上腺素侧链(N-烷基略有差别) *S型异构体活性强,R型活性降低或消失 *N上取代基以叔丁基和异丙基活性高,且保留一个氢未被取代 青霉素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四元环骈五元环是活性必须,骨架上存在三个手性中心 *C2COOH是必须基团,可进行成脂修饰,醇失活 *3位两个甲基对活性影响不大 *6位侧链各种基团的引入可解决青霉素的抗菌谱,不耐酶等,不耐酸等问题 *

药物化学构效关系

局部麻醉药构sheng效关系 1.分类 芳酸酯类、酰胺类、氨基醚类、氨基酮类、其他类 2.构效关系 亲酯部分中间链亲水部分 ⑴亲脂部分: 芳烃或芳杂环,这一部分修饰对理化性质变化大,但苯环作用较强。 苯环上引入给电子取代基,麻醉作用增强,而吸电子取代基则作用减弱。 ⑵中间部分:此部分决定药物稳定性,和局麻作用持续时间有关 ⑶亲水部分:常为仲胺和叔胺,仲胺刺激性较大;烃基链3~4个碳原子作用最强,杂环以哌啶环作用最强 巴比妥类药构效关系 (1)、分子中5位上应有两个取代基。(2)、5位上的两个取代基的总碳数以4—8为最好(3)、5位上的两个取代基的总碳数以4—8为最好. (4)、在酰亚胺氮原于上引入甲基,可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5)、将C2上的氧原子以硫原子代替,则脂溶性增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1,3-二氢-5-苯基-2H-1,4-苯二氮卓-2-酮是此类药物基本结构;(2)环A7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活性增加(3)环B为七元亚胺-内酰胺结构是产生药理作用的必要结构(4)5位苯环上的取代基时产生药效的重要结构之一,(5)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开环. 吩噻嗪类药构效关系 R1 部分必须由三个成直链的碳原子组成,若为支链,与多巴胺受体B 部分立体上不匹配,抗精神病活性明显下降,抗组胺作用增强。 顺式吩噻嗪类药物与多巴胺的优势构象能部分重叠,活性高(当侧链与氯取代的苯环同侧时,成为顺式构象)。 丁酰苯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丁酰苯基为必需的基本骨架(2)侧链末端连一碱性叔胺(3)苯环的对位一般具 有氟取代(4)侧链湠基于碱基之间以三个碳原子最好 镇痛药的一般特征 (1)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香结构(2)有一个碱性中心能在生理PH条件下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3)含有哌啶或类似于哌啶的空间结构 吗啡的构效关系(半合成类镇痛药) 叔胺是镇痛活性的关键基团,氮原子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可使μ 受体激动剂转变为拮抗剂。酚羟基被醚化和酰化后,活性及成瘾性均降低。羟基被烃化、酯化、氧化或去除后,活性及成瘾性均增加。 解痉药构效关系 (1)该部分可以为叔胺或季胺(2)中间脂肪连接部分n在2-4之间(3)一般来讲,X为酯键,醚键和烷基(4)R1和R2为饱和的碳环或杂环,也可以为芳环或芳杂环 氢氯噻嗪结构改造药的构效关系

药物化学相关药物母核大全

药物化学相关药物母核大全 杂环化合物 环数名称别名及其他信息结构式衍生物 单环 三元环 吖丙啶C2H5N 环氧乙烷C2H4O环氧丙烷环硫乙烷C2H4S 四元环吖丁啶C3H7N 恶丁烷C3H6O 噻丁环C3H6S 五元环含 一 个 杂 原 子 呋喃 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 又称氧(杂)茂。 四氢呋喃 呋喃甲醛吡咯 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 环化合物, 又称氮(杂)茂。 还原成 二氢和 四氢吡咯噻吩 含有一个硫杂原子的五元杂 环化合物。 四氢噻吩 含 两 个 杂 原 子 吡唑 1,2-二氮唑; 邻二氮杂茂。 咪唑 1,3-二氮杂环戊二烯; 1,3-二氮唑,间二氮茂。 恶唑 含有一个氧和一个氮杂原子 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环中的氧 和氮原子分别占1,3两位,

又称氮代呋喃 异恶唑氧和氮原子分别占1,2位,则称为异恶唑 噻唑噻唑含有一个硫和一个氮杂 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分子式C3H3NS。唑字由外文字尾azole译音而来,意为含氮的五元杂环,除吡咯外都称为某唑。硫和氮占1,3两位的称为噻唑。 异噻唑硫和氮占1,2两位的,称为异噻唑。 六元环含 一 个 杂 原 子 吡啶 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 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 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 故又称氮苯。 六氢吡啶 烟酸 烟酸胺 异烟肼吡喃 含有一个氧杂原子的六元杂 环化合物。 噻喃C5H6S 含 两 个 杂 原 子 哒嗪 1、2位含两个氮杂原子的六元 杂环化合物, 又称邻二氮苯。 嘧啶 1、3两位的称为嘧啶,由2个 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上的2个 碳形成,是一种二嗪。

吡嗪占1、4两位的称为吡嗪 哌嗪对二氮己环 七元环及 以上 杂??指环庚三烯正离子 稠环 五元及六元稠杂环 吲哚 吲哚是吡咯与苯并联的化合 物。 苯并咪唑间(二)氮茚。 咔唑9H-咔唑。 喹啉吡啶与苯并联的化合物。 异喹啉 蝶啶 吡嗪和嘧啶并联而成的二杂环 化合物 7H-嘌呤

药物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 1.巴比妥酸无镇静催眠作用 当5位的两个氢被取代后才呈现活性。5位基团取代成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 作用强弱和快慢----药物的理化性质 作用时间长短----药物的体内代谢速度 位基团不同取代生成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 (1)解离常数(2)脂水分配系数。作用时间长短----药物的体内代谢 速度 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2.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 3.苯乙醇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构效关系

4.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亲脂性部分 ?可为芳烃、芳杂环,以苯环作用较强。 ?苯环上邻对位给电子取代基如氨基、烷氧基有利于增加活性;而吸电基会使活性下降。 中间部分-决定药物稳定性 ?作用时间:-CH2CO->-CONH->-COS->-COO- ?作用强度:-COS->-COO-> -CH2CO-> -CONH- ?通常以n = 2-3碳原子为最好 ?在苯环和羰基之间插入-CH2-,-O-,破坏了共轭体系,活性下降;插入-CH=CH-,则保持活性。 亲水性部分 ?可为仲胺和叔胺,或脂环胺如吡咯烷、哌啶、吗啉等,以叔胺最为常见。 ?不可以是伯胺,不稳定而且毒性大。 5.b受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1,4-二氢吡啶环是必需结构,吡啶或六氢吡啶环则无活性,1位N不被取代为佳。2,6-位取代基应为低级烷烃。若C4有手性,立体结构有选择作用。 4位取代苯基上邻、间位有吸电子基团时活性较佳。3,5-位取代基酯基是必要结构,-COCH3,-CN活性降低,硝基则激活钙通道。 7.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SAR)

9.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构效关系 (1)吡啶酮酸的A 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变化较小。其中3位COOH和4位C=O与DAN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结合,为抗菌活性不可缺少的部分。3位的羧基被磺酸基、乙酸基、磷酸基、磺酰氨基等酸性替团替代以及4位酮羰基被硫酮基、亚氨基等取代均使抗菌活性减弱。 (2)B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并合的苯环(X=CH,Y=CH)、吡啶环(X=N,Y=CH)、嘧环(X=N,Y=N)等。 (3)1位N上若为脂肪烃基取代时,在甲基、乙基、乙烯基、氟乙基、正丙基、羟乙基中,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抗菌活性最好; 若为脂环烃取代时,在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1(或2)-甲基环丙基中,其抗菌作用最好的取代基为环丙基、而且其抗菌活性大于乙基衍生物。 1位N上可以为苯基或其它芳香基团取代,若为苯取代时,其抗菌活性与乙基相似,其中2,4-二氟苯基较佳,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 (4)2位上引入取代基后,其活性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源于2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作用干扰喹诺酮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时,对1位和3位取代基立体构象的要求所致。 (5)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的抗菌作用最佳。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减少。5位取代基的存在,从空间张力的角度可干扰4位羰基与靶位的结合,取代基体积越大这种干扰越作用越强。所以抗菌活性减弱。但从电性效应的角度考虑,向其母核共轭π键提供电子的取代基,均使4位羰基氧原子上的电荷密度有不同程度

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药物(drug):药物是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 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 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以及极具朝气的朝阳学科。 3.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 INN):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研究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申请,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并推荐使用。该名称不能取得任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使用,也是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在复方制剂中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名称。目前,INN名称已被世界各国采用。 4.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ese Approved Drug Names,CADN):依据INN的原则,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药政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制定了药品的通用名。通用名是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是中文的INN。CADN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规则:中文名使用的词干与英文INN对应,音译为主,长音节可简缩,且顺口;简单有机化合物可用其化学名称。 5.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agents):具有5,5二取代基的环丙酰脲结构的一类镇静 催眠药。20世纪初问市的一类药物,主要由于5,5取代基的不同,有数十个各具药效学和药动学特色的药物供使用。因毒副反应较大,其应用已逐渐减少。 6.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lactam- lactim tautomerism):类似酮-烯醇式互变异构, 酰胺存在酰胺-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即酰胺羰基的双键转位,羰基成为醇羟基,酰胺的碳氮单键成为亚胺双键,两个异构体间互变共存。这种结构中的亚胺醇的羟基具有酸性,可成钠盐。如下图: 1、N H O N O H N O H 7.锥体外系反应(effects of extrapyramidal system,EPS):锥体外系指在中枢锥体系以 外的连接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网状结构及神经元的神经束和传导系统。 是一套复杂的神经环路。锥体外系的反应指震颤麻痹,静坐不能、急性张力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的症状,常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 8.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agents):近年来问世的一些抗精神病药 物。和传统的吩噻嗪类和氟哌啶醇药物不同,其拮抗多巴胺受体的作用较弱,可能是产生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的双相调节作用,其锥体外系的副反应较少,具有明显治疗精神病阳性和阴性症状的作用。代表药物如氯氮平。 9.构效关系(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AR):在同一基本结构的一系列药物中,

药物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物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结构难度较大,可适当放弃(舍); 分类学、作用机制和药效难度相对较低,要掌握(得); 重点内容(一般黄色字体标记)重点掌握; 非重点内容(一般白色字体标记)也要基本熟悉; 化学结构主抓关键特征; 自我感觉掌握不了的内容可模糊处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第一节绪论 一、药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药物化学的定义: 发现与发明新药; 合成化学药物; 阐明药物化学性质; 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综合性学科,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 合成工艺 构效关系 体内代谢 作用机制 寻找新药的途径与方法 二、药物化学的任务 1.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 研究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 2.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经济的方法和工艺; 3.为创制新药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三、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 化学药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物质。只要化学结构确定,其理化性质也就确定,进入体内后和人体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一定的生物活性(包括毒副作用)。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毒副作用

四、药物名称 药物都有自身的名称,主要包括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1.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forpharmaceuticalsubstance,INN),又称通用名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名称。 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过程中向WHO提出申请。 药品通用名不受专利和行政保护,是所有文献、资料、教材以及药品说明书标明有效成分的名称。 INN名称已被世界各国采用。 1.国际非专有药名(INN),又称通用名。 任何该药品的生产者都可使用INN。 在复方制剂中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使用名称。 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出版了《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成为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 药物的INN中文译名是根据INN英文名称、药品性质和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等特点,采用以音译为主、意译、音意合译或其他译名,尽量与英文名称对应。长音节可简缩,中文名尽可能不多于5~6个字,易于发音。 2.化学名 (1)英文化学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通常采用的命名系统大多以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CA)或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forPureandApplideChemistry,IUPAC)的命名系统为依据。 (R)-2-(N-((2'-(1H-Tetrazol-5-yl)-[1,1'-biphenyl]-4-yl)methyl)pentanamido)-3-methylbutanoicacid (2)中文化学名:通常是在所采用的英文化学名的基础上翻译转换而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品中文化学名。新化合物的命名也可参考《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具体命名方法是以母体名称作为主体名,再连上取代基或官能团的名称,并按规定顺序注明取代基或功能团的序号,如有立体化学结

药物化学药物功能及构效关系

1.左旋多巴:理化: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中微溶,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在稀酸中易溶。儿茶酚结构极易被空气氧化变色。水溶液久置后,可变黄、红紫、直至黑色。高温、光、碱和重金属离子可加速变化。注射液常加入L-半胱氨酸盐酸盐作为抗氧化剂,变黄不能使用。 功能:治疗各型PD,轻症及较年轻的患者,肌肉强直及运动困难疗效较好,对重症年老体衰及肌肉震颤者疗效较差,起效慢,但是疗效持久,去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递增,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也有效,但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 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B6:多巴脱羧酶辅基,增加多巴脱羧酶活性,增加外周多巴胺含量,外周副作用增强,进入脑组织量减少。不良反应增加,不能合用。 抗精神病药:对抗左旋多巴作用,慎服或不用。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不自主异常运动、开-关现象、精神障碍: 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溶解,在冷水中略溶,弱酸性,在空气中稳定,水溶液的稳定性与溶液的ph有关pH 6时最稳定,半衰期可达21.8年(25°C) 在酸及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在潮湿的条件下易水解成对氨基酚,进一步发生氧化降解,生成亚胺醌,颜色逐渐变深,在贮存及制剂过程要特别注意。 检验:对氨基酚是制备过程的中间体,也是贮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由于对氨基酚毒性较大,故药典规定应检查其含量。 检查原理:对氨基酚为芳香伯胺,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代谢: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代谢主要受YP450酶系催化。正常情况下代谢产物可与内源性的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但在大量或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肝脏内的谷胱甘肽被耗竭,N-乙酰亚胺醌会进一步与肝蛋白的亲核基团(如-SH)结合引起肝坏死。这是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肝坏死、低血糖和昏迷的主要原因。解毒剂:各种含巯基的化合物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解毒。 功能:解热镇痛,临床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6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腋温大于38℃)时使用。6个月以上的婴儿发烧(腋温大于38℃)时使用布洛芬。婴儿不使用含有氨酚伪麻敏美字样的复方抗感冒药。 注意事项:服用时间不宜太长,剂量不宜太大,巯基化合物作为解毒剂。患有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孩子在发烧时,不能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而应使用布洛芬退烧 3、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也溶于强碱或碳酸溶液,同时分解功能: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等,是风湿及活动性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胃穿孔;长期服用引起胃肠道出血,主要是由于Aspirin抑制了胃壁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致使黏膜易受损伤;?较常见的过敏性哮喘副作用也与PG的生物合成受抑制有关,这是因为前列腺素PGE对支气管平滑肌有很强的舒张作用。 16岁以下儿童慎用阿司匹林:雷耶综合征急性精神、神经症状,脑水肿及肝、肾等脏器的脂肪沉积现象,尤其是患了流行性感冒与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后。元凶是病毒,但阿斯匹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双氯芬酸钠(双氯灭痛):略溶于水,易溶于乙醇。(2)代谢:口服吸收完全迅速,服药后1-2h血药浓度达峰值,其游离酸与血清白蛋白具有很强的结合力。排泄快,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药物定义 药物----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的命名 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 (1)通用名(汉语拼音、国际非专有名, INN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INN 的作用 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被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 不能取得专利及行政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以使用的名称。 文献、教材、资料中及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份的名称。 复方制剂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使用名称。 (2)化学名称(中文及英文)确定母核, 并编号(位次);其余为取代基或官能团;按规定的顺序注出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位次:小的基团、原子在前, 大的在后。 逐次比较、双键为连两个相同原子、参看书p10次序规则表 英文化学名—国际通用的名称 化学名—药物最准确的命名 (3)商品名----生产厂家利用商品名来保护自己的品牌 举例 ?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 ? ? 3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发现和设计新药 合成化学药物 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稳定性 (化学) 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体内代谢 (生命科学)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与靶点的作用 药物化学的任务 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临床药物化学 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新药。—新药设计 第 二 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镇静催眠药 1 苯二氮艹 卓类: 母核: 一个苯环和一个七元亚胺内酰胺环骈合 N N O H 123 45 6 7 89 地西泮(Diazepam)

药物化学 考试重点 简答题

1、简述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作用的靶点及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路线及产业化和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 (2)、药物化学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成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1、图示说明什么是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和巴比妥类药物具有酸性的原因。 (1)、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lactam- lactim tautomerism )是类似酮-烯醇式互变异构,酰胺存在酰胺-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即酰胺羰基的双键转位,羰基成为醇羟基,酰胺的碳氮单键成为亚胺双键,两个异构体间互变共存。这种结构中的亚胺醇的羟基具有酸性,可成钠盐。 (2)、巴比妥类药物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内酰胺-内酰亚胺醇互变异构,呈弱酸性。 如下图: O O O NH NH R 1R 2 O OH O N NH R 1R 2 O ONa O N NH R 1R 2 NaOH 3、说明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通法(画出合成路线),并指明5位取代基的引入顺序。 (1)、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通法是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如下所示。 O O O O 32O O O R 132O O O R 1R 232NH O R 1R 2 (2)、在乙醇钠的催化下,在丙二酸二乙酯的α碳上(即巴比妥类药物的5位)先上较大的取代基,再上较小的取代基。 6、以邻氯苯甲酸和间氯甲苯为原料合成盐酸氯丙嗪。

COOH Cl NH 2 Cl + 150o C pH 5-6 N H Cl COOH 200C N H Cl S, I 170C N H Cl S NaOH, △ N Cl S N N Cl S N HCl HCl N 9、简要说明镇痛药的共同结构特征 (1)分子中具有一个平坦的芳香结构,与受体的平坦区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2)有一个碱性中心,在生理pH 条件下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 (3)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的基本结构,而烃基部分应突起于平面的前方。 2、简述抗胆碱药物的类型、作用并分举1-2例。 (1)、按照药物的作用部位及对胆碱受体亚型选择性的不同,抗胆碱药物通常分为M 受体拮抗剂和N 受体拮抗剂。 (2)、M 受体拮抗剂主要可逆性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M 受体,呈现抑制腺体(唾液腺、汗腺、胃液)分泌,散大瞳孔,加速心律,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散瞳、平滑肌痉挛导致的内脏绞痛等。 (3)、N 受体拮抗剂可分为神经节N 1受体阻断剂和神经肌肉接头处N 2受体阻断剂,其中神经节N 1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作降压药,神经肌肉接头处N 2受体阻断剂临床作为肌松药,用于辅助麻醉。 4、按化学结构说明组胺H 1受体拮抗剂的类型、画出基本结构并分举1-2代表药物 (1)、组胺H 1受体拮抗剂按照化学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嗪类、哌啶类和其他类; (2)乙二胺类基本结构:Ar' N N Ar ,代表药物有:曲吡那敏、氯吡那敏等; (3)氨基醚类基本结构通式:O N Ar R 2 R 1 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司他斯 汀等; (4)丙胺类基本结构:R R' Ar' Ar ,代表药物有:氯苯那敏、阿伐斯汀等;

M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第六章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 一. 基本要求 1.熟悉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组织胺H1受体结抗剂和局部麻醉药的发展和结构类型。 2.掌握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3.熟悉各类药物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化学合成方法和药物作用的靶点。 二. 教学内容 1.掌握代表药物氯贝胆碱、溴新斯的明、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右旋氯筒箭毒碱、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盐酸曲吡那敏、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盐酸西替利嗪、阿司咪唑、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2.熟悉上述代表药物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方法和化学合成方法。 三. 教学学时:3学时 四. 重点、难点和要点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共同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影响传出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依其药理作用的不同,传统上被分为四大类,即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目前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所以抗肾上腺素药将在循环系统用药中介绍。 组织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几乎所有组织中,发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功能。迄今为止至少发现了3类组胺受体,并分别命名为H1受体、H2受体和H3受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变态反应药主要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而抗溃疡药物主要为H2受体拮抗剂。由于本书将抗溃疡药归入消化系统用药,所以本章将介绍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重要的外周神经系统用药,本章将在第五章中介绍。 拟胆碱药Cholinergic Drugs

躯体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全部副交感神经的化学递质均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神经冲动使之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产生效应。之后,乙酰胆碱分子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活。胆碱经主动再摄取返回突触前神经末梢,再为乙酰胆碱合成所用。所以理论上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经药物的影响达到增强或减弱乙酰胆碱作用的结果。但事实上,迄今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胆碱能神经系统用药,包括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都是作用于胆碱受体和乙酰胆碱酯酶2个环节之一。笼统地讲,拟胆碱药是一类具有和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按其作用环节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胆碱受体激动剂和阿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2种类型。 一.胆碱受体激动剂 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受体,分M -胆碱受体和N -胆碱受体。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M -胆碱受体和N -胆碱受体,分别产生M 样作用及N 样作用,是胆碱受体激动剂。 氯贝胆碱 Bethanechol Chloride N 2O +.Cl - 乙酰胆碱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在胃部极易被酸水解,在血液中也极易经化学水解或胆碱酯酶水解。并且乙酰胆碱的作用选择性不高,无临床实用价值。为了寻找性质较稳定,同时具有较高选择性的拟胆碱药物,以乙酰胆碱作为结构改造的先导物。Bethanechol 是人们对乙酰胆碱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成功的一个例子。乙酰胆碱分子可分为如下3部分,通过对各个部分的结构改造,总结出如下构效关系。 O N O 1 234 位置1 被乙基或苯基取代活性下降。 位置2 若有甲基取代,N 样作用大为减弱,M 样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 位置3 若有甲基取代可阻止胆碱酯酶的作用,延长作用时间,且N 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