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造园思想

白居易造园思想
白居易造园思想

白居易一生营建过四个园林:渭上南园、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和洛阳履道坊

故里园,都是白居易自然美学思想的派生。白居易的造园思想,是他对山川自

然美的长期领略和他的园林实践活动对自然山水美的体会,以及他对儒、释、

道思想兼蓄并容而形成的。他所追求的园林意境是自然,幽静,赏心悦目。四、重视植物造园,“居必竹”

白居易的渭上“南园”和忠州“东坡园”,都是以植物造园。他早年在长安居

常乐里,“茅屋四五间”,“窗前有竹玩”。(《常乐里闲居》)在周至宅邸,“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招王质夫》)忠州任归长安,居新昌里,先

营一堂,立即种竹,言:“意取北窗下,窗与竹相当。”“等闲栽树木,随风

占风烟。”“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新昌新居四十韵》)在洛阳履道

里宅园,“履道西门有弊居,池塘竹树绕吾庐。”(《履道西门二首》)有效晋

王子猷的“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之痴。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重视,自然

美学思想的体现,但他不是完全的自然主义,是以景、情来对待园林植物的。

他以景观构图和形成的风情花月意境为目的,常来裁剪疏理园中树木。“结构

池西廊,疏理池东树;此意人不知,欲为待月时。持刀间密竹,竹少风来多;

此意人不会,欲会池有波。”(《池畔二首》)影响观赏园月和阻隔风来的树下,他都注意进行疏理,使这竹、月、风和水波处于生态节奏的旋律之中。

绿化丛郁是履道宅园的景观基础。南园池的东面、南面是一大片竹林,西园的

西面、北面以及府第的北面都有大片幽篁。竹常青,作为空间的介面的密实度,有着特殊的围合空间的作用,它造成了园内四季常青的景象。园内的大乔木,榆、槐等种植在府第庭院内,特别是槐亭院,夏日浓荫,绿叶婆娑;冬季又高

枝扶疏,能使庭院内阳光明媚,与生活需求的季节功能要求吻合。春季园内有

牡丹、芍药、桃杏,万紫千红,夏日池中荷花映日,秋季黄菊绕篱,这样园内

的生态环境就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象。

五、造园顺乎自然,组景师法造化

在白居易的园林诗文里反复多次提出造园顺乎自然的美学观念。“疏凿出人意,结构得地宜。”(《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引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东坡种花》)他的组景原则是师法自然,意境源于名山秀川,其履道

园池小滩即寓意富春江上的严子陵滩。“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谖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巴峡声心里,松江色眼前。”(《题牛相公归仁宅新成小滩》)

他总是把园林小景比拟为真山真水的自然美,这也是他追求的美的境界。当然,他的“结构得地宜”的思想也是源于前代的园林美学思想,诸如他歌咏汉梁孝

王的兔园、晋石崇的金谷园,以及他同朝的王维辋业别业等。而白居易进一步

强调造园师法自然这一思想,即成了唐一代园林家的代表思想。到了明代计成

写《园治》时,就更升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中国园林美的总纲。六、理水

白居易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庐山草堂,左右引注:“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依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垒垒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滴

飘洒,随风远去。”(《草堂记》)这水与建筑的结合,色彩与音响效果的运用,

可为妙绝。在洛阳履道坊园池,水景是其主要园景之一,宅园十七亩,“水五

之一。”(《池上篇并序》)并作滩、引渠、砌堰,“置石激流,潺谖成韵”,“激作寒玉声。”休息之处,也要造成“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小阁闲作》)的环境。白居易爱水,一方面出于他的自然美学思想,“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为吾师”。(《池上竹下作》)更主要的是水有多样的景观造型。因此,水被称为“园林命脉”,而白居易是这园林命脉的早期理解者,他渴望“遂就

无尘坊,仍求有水宅。”《洛下卜居》)可见对水情感的真切。

七、借景

从白居易的有关诗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园林借景”早已有所领悟。他在渭上

南园筑台构亭:“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

飞。”(《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在庐山,草堂前原有一片树林,他感到“惜哉

远山色,隐此蒙笼间”决定伐去堂前树。于是“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忽

信决云雾,豁达观青天。”(《截树》)在洛阳履道园池,亦筑台观龙门和嵩山

太室、少室峰,在园内借得远山之景。诗人赏园还把时令季候变化造成的景色

亦作为园景的特定景观。“午后郊园静,睛来景物新;雨添山气色,风借水精神。”(《闲园独赏》)甚至把飞鸟流云亦作为园景。“古文斜斗出,新叶剪刀生;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春池闲汛》)借景是园林、第宅、城市环

境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景,有近借、邻借、远借、俯借、仰借、季候之借、睛晦之借和物象之借,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必考虑的内容之一,而这些,在白居易的园林诗中都有所反映。

八、赏石重在其势,置石贵于组景

最终与大自然的美相联系,回归自然之美,这就是品赏石景达到的美的境界。

置园石,白居易重视孤置和组置,与其他园景组合而置。为石设计典型环境,

组配景物构图。他写了许多赏石诗表达这一美的观念。置石和叠石是履道宅园

的主要景观之一。白居易爱石,赏石入微。因此,他从杭州带回的天竺石、苏

州带回的太湖石、以及同僚赠送他的太湖石、青方石,都置岸边、庭中、窗下、岛上和渠岸,与水相映,与花木相配,与建筑相伴,与竹相随,都构成一种赏

石的环境和意境。园林石是一种特种抽象雕塑,以欣赏其造型的势态、质地的

十、园林建筑宜近水,尺度宜小,形制宜朴,意境宜亲

白居易时代之洛阳,官宦云集,高馆竞弟。而他则明确表示,“不斗门馆华,

不斗园林大。”(《自题小园》)他的履道里园池十七亩,在当时属于小园。他

认为小园的建筑更宜亲切小巧。“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重戏答》)园林建筑近水更能取得美的景观和意念。“弱柳沿堤种,虚亭压水开。”(《题王家庄临水柳亭》)园林中建筑的形制宜朴不宜华,他在履道里园,“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土阶全垒块,山木留半皮。”(《自题小草亭》)

如果说他在筑庐山草堂时“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伫帏”,是由于山居条件限制,那么,他在洛阳履道坊园池筑屋,则绝不是因为经济、材料的困窘而被迫做原木茅亭的,这是诗人的自然美

学思想的延续和再现。小园中一切建筑尺度从小,这是他的总构思,连桥也应

是小桥。“袅袅过小桥”,“岸浅桥平池石宽,飘然轻掉泛澄澜。”(《池上泛

舟,遇景成咏,赠吕处士》)白居易这种园林建筑宜小不宜大,宜朴不宜华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园林美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隔二百多年之后,当李格非写《洛阳名园记》时则说:“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兼眺望。”这里说的“洛人云”,指的不是个别人

的认识,而是多数人都这样看法。“人力胜者”苍古之意就减弱了,自然情趣

就减少了,这和白居易的园林建筑宜小宜朴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使在现代

风景园林设计中,这仍然是一条原则。

我读白居易论稿

专精博约守正出新 ——我读《白居易论稿》摘要:在我国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诗坛巨擘。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富有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及其对通俗性、写实性创作的突出强调与全力表现,都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历来研究白居易的人为数众多,研究成果也蔚为可观。但留下的有争议的疑点和难点也不少。近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白居易论稿》,从白氏的生平、思想、创作及诗论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堪称近年来白居易研究著作中的卓荦者。 关键词:白居易论稿知人论世史料翔实守正出新专精博约 《白居易论稿》的撰著者蹇长春教授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主编、中文系主任,长期从事唐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研究用力尤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致力于白居易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相当学术质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是一位学养深厚、善于思辨、才情横溢而又学风端实、勤奋著述的学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白居易研究专家之一。 《白居易论稿》一书,共收论文二十一篇,分为三部分:上篇七篇,专论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中篇八篇,专论白居易的诗论及创作;下篇六篇,为白集杂论。另收附录两篇,为《<长恨歌>主题研究评述》及《八十年来中国白居易研究述略》,虽列为附录,依然是重要的学术论著,更显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中肯的学术见地。这二十三篇论文,是蹇长春先生在过去三十年来所发表的白居易研究文章中精选出来的。《白居易论稿》一书由著名的文史专家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卞孝萱教授作序。卞《序》从四个方面深刻而允当地评析了《论稿》的学术见地与特色,不啻是一篇高屋建瓴的“导读”。 本学期,有幸拜读了蹇长春教授的论著《白居易论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读后颇觉受益匪浅,这里谨以喜悦和钦佩的心情,谈几点读后感。 一、结合时代背景,力求做到“知人论世” 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事贬江州,时任中书舍人的王涯,不但不援手论救,反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其落井下石这一历史公案,以往论者多从王涯的性格和人品层面去探究原因,而本书《白居易的江州之贬与王涯的落井下石——兼论元和朝局及乐天遭贬的政治原因》一文指出,“王涯为什么出此下策,对白居易落井下石?窃以为,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出于其贪婪、阴狠的本性;二是为了迎合皇帝,讨好守旧的官僚集团,特别是讨好恩遇正隆的大宦官吐突承璀。”,“只有把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联系贞元、元和之际朝中新旧两派势力尖锐对立的政治形势,结合各自对待永贞内禅及永贞革新的态度,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弄清问题的本质。”从这一角度出发,著者得出了不同于传统看法的新观点,即把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作为白居易前后期思想的分界线。著者指出,白氏前期“志在兼济”,积极进取,与元和前期士人们渴望“中兴”,人心思治的政治氛围有关;而贬江州之后,反思官场的险恶。逐渐以“中隐”为“独善”之计,这固然受到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为宪宗晚年的倒行逆施,及接踵而来的穆、敬、文、武诸朝,国是日非,大唐帝国日益走向衰飒没落的历史大趋势所决定的。至于把元和十年白氏因论事遭贬,看作其思想变化的契机,只不过是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论及王涯落井下石的问题,著者不把问题的实质仅仅归结为王涯的个人品质,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联系起来,指出:王涯诬陷白居易,固然处于其贪婪、阴险的本

白居易人物简介

白居易人物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 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 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 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祖籍 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 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 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 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 望月有感》研讨课教案_7

今夜月明人尽望,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诗鉴赏复习指导教学设计(思乡怀人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熟记初中阶段思乡怀人诗篇,积累思乡怀人诗的知识 2、归纳总结此类诗歌鉴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相应的思想感情,牢记其常用表达技巧,掌握 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精彩品读,感受思乡怀人的情怀,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掌握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1、中考演练 2、广州市中考近三年古诗词鉴赏题型、考点追踪,明确目标 二、师生研学 1、小组轮流背诵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思乡怀人类的古诗。 2、回顾思乡怀人诗相关知识 思考:如何迅速把握思乡怀人诗的主题? 三、难点导学:对比鉴赏,寻找方法。 1、对比阅读,辨析情感 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谁家玉笛暗飞声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散入春风满洛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此夜曲中闻折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问:请说说这两首诗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出蜀,去楚国游玩。作者通过写途中所 见壮丽之景,抒发了热爱故乡,依恋故乡之情。特别是从“怜,送”等字,看出 对故乡的情意。出蜀游玩-------借景恋乡 《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作者客居洛阳所作,离第一次出蜀已十年了。 作者通过用“折杨柳”曲调勾起了诗人浓浓地思乡怀亲的情感。 客居洛城------闻笛思乡 望月有感水调歌头宋代:苏轼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白居易

白居易 摘要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齐名,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是唐代诗人中,作品在生前流传最广的一位,且许多诗作迄今仍脍炙人口,影响深远。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诗魔长恨歌通俗易懂讽喻 白居易的诗歌现存近3040首。他最为重视的是讽喻诗。但他影响最大的是新乐府诗。代表作《新乐府》50首,集中体现了诗人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规谏之辞。如《卖炭翁》序为:苦宫市也,揭露朝廷以宫市方式强行劫夺百姓资财。但《新乐府》诗也存在著从理念出发,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白居易的感伤诗中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长恨歌》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前半篇对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有所讽刺,这是引起长恨的原因。后半篇却以充满同情笔法描写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诗的主题思想从讽刺转为同情的美意——杨的执著爱情。这是长恨的正文。在艺术的表现上,前半篇写实,后半篇穿插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仙境。全诗语言声调优美,抒情和叙事交融一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进,勇於将白话并入诗中,将老旧的诗词格式进行改造,白居易主张君爱咬文嚼字,我爱老妪能解。一次行於孤山寺,在堤上走呀走,吟出《钱塘湖春行》,并将诗吟给堤旁的老婆婆。老婆婆听了觉得此诗极好,但是

试分析白居易

试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伟大诗人,《长恨歌》是他叙事诗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许多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这里,本人将针对作品的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传奇性爱情悲剧故事,是历代诗歌、小说、戏剧中经常描写的一个传统题材。白居易根据这个题材写出了著名的叙事诗——《长恨歌》,在当时特别是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长恨歌》的广泛探讨,特别是在作品的主题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具有了丰富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李杨爱情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基本定型。作者以这个传说故事为基础并结合历史材料,在加工、改造、提高中表现了作者态度的丰富复杂性。从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看: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

白居易

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其诗歌创作上, 更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诗歌理论方面。白居易总结了自《诗经》、屈原开始直至李白、杜甫为止的一千多年来伟大作家、作品的经验。分析了他们在创作方法上的特点和利弊,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创新, 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学主张, 时至今日, 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代,唐朝经济由盛而衰,各种社会矛盾日益 激化,社会动荡不安,极不安定。。担任谏官后,他刚正不阿,仗义直言,敢于同宦官权贵斗争,因此,受到排挤打击,多次遭贬。白居易的思想儒、道、佛兼具,以儒家为主干。前期思想激进,积极进取,希望为唐室中兴干一番事业,反映了“兼济天下”这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后期则因屡遭挫折,政治热情消退,思想较为消极,转而走向“独善其身”。这种思想不仅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也反映在他的文学理论中。他的文学思想既有强调干预现实、为民请命的一面,也有提倡修身养性、抒发闲适情趣的一面,而具有代表性并且在文学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他前期的诗歌主张。。他继承并发扬了《诗经》、汉乐府到陈子昂、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写下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讽谕诗,同时《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序洛诗》、《读张籍古乐府》、《寄唐生》、《伤唐衢》、《采诗官》、《题浔阳楼》、《策林》、《策问》等诗文,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诗歌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有为而作,用诗歌来反映现实,裨补时阙,对当时推动新乐府运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也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 了积极影响。 我在此试图以他的一些政治讽喻诗为例,浅析一下他的文学主张。白居易认为,作诗应“泻导人情”,即表达思想感情。他的诗作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主张。著名的讽喻诗《新乐府》50 首、《秦中吟》10 首,就是为了表达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王权统治者的憎恶之情而写的。诗人所指的表达思想感情,并非只指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要与人民息息相通。《卖炭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这样。“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由衷同情“, 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痛苦心境有着深刻的体察。卖炭翁不知用了几千片柴,砍了多少天,在尘灰里、烟火旁受了多少煎熬,才烧出了这“重千斤”的“一车炭”,然而“黄衣使者白衫儿”却只给“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这一句把卖炭翁心中的气愤和诗人的不平浑然融为一体了。 白居易主张作诗要“不虚为文”,必须负起“补察时政”的政治使命。他说“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意让统治者体察民情。这种想法虽然仍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但毕竟是进步的。从“惟歌生民病”出发,白居易的讽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在《观刈麦》中,他描写了“足蒸暑气土,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动的农民和由于“家田输税尽”而不得不拾穗充饥的贫苦农妇,并对自己的不劳而食深感“自愧”。在《采地黄者》中则更反映了农民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 没有“口食”,而地主的马却有“残粟”(余粮) ,故而诗人发出了“愿与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的呼喊。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对农民的深厚同情使诗人在《杜陵叟》中爆发出这样的怒吼:“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 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是农民的怒不可遏的反抗,也是诗人对黑暗时政的鞭挞。 白居易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着眼,认为文学不仅积极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应该 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相联系,积极干预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这一主张是他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基

《望月有感》全文赏析

《望月有感》全文赏析 《望月有感》出自白居易,给人以良好的感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望月有感》的相关赏析,欢迎阅读和参考! 《望月有感》全文赏析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标题注释 1.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2.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3.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幼文,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江西)主簿。 4.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5.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6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徐

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7.下: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注释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 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9.九秋:秋天。 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三年后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为应制举,他与元闭户累月,研讨其时社会政治各种问题,成《策林》七十五篇,其中不少条目与白居易日后的政治态度和见解都有关联。是年,制科入等,授尉,次年为翰林学士。 元和三年至五年,授左遗、充翰林学士。在这一时期,白居易以极高的参政热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遗献书》),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倡言租税、绝进奉、放宫女、抑宦官,在帝前面折廷诤。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谕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元和六年四月至九年冬,因母丧而回乡守制。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白居易有馀暇对往昔的作为和整个人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他早就存在着的佛、道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对政治的热情开始减退。所谓“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适意二首》其二)。正可看作他心理变化的证。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回朝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宰相武元衡被盗杀而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结果被加上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这次被贬,对白居易内心的震动是不可言喻的。他以切肤之痛去重新审视险恶至极的政治斗争,决计急流勇退,避祸远害,走“独善其身”的道路。这一年,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元九书》,明确、系统地表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诗歌主张。 元和十三年底,白居易迁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穆宗继位后,被召回朝,先后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出刺杭州,此后又历任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履道里,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会昌六年(846),年七十五卒。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二千八百馀首。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谕,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精选.)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白居易在总结我国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新乐府运动的形成和开展,白居易先进的诗论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他的《与元九书》,便是一篇最全面、最系统、最有力的宣传现实主义、批判形式主义的宣言。 首先,他认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 他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所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也就是他在《新乐府序》中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针对当时的社会特征,他特别强调“为民”,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将诗歌和政治、和人民生活密切结合,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 其次,白居易还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他指出要写作为政治服务的诗就必须关心政治,主动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泉源。《秦中吟序》说:“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与元九书》也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便是这一理论的实践。 第三,他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他以果木成长过程为喻,形象地、系统地提出了诗的四要素。“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其中尤以“实义”为最重要。“义”即《诗经》的“六义”,主要是指那种“美刺”精神。“实义”即以义为果实,也就是要“经之以六义”,使诗具有美刺的内容。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才能感人至深,并感人为善,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效果。所以说“莫深乎义”。白居易强调诗歌应为政治服务,也正因有见于诗歌的巨大感染力。 第四,为了充分地发挥诗的功用,更好地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目的,白居易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他“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而力求做到语言的通俗平易,音节的和谐婉转。这对于“雕章镂句”的时代风尚以及“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都是一个革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初中语文冯娟 教学目标: 学会赏析诗歌语言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对诗歌沉郁的情感把握。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诵读体悟法、诗歌赏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我们为优美的旋律所沉醉,是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看月亮,思故乡”,凄婉,思乡情浓。的确,自古以来在月亮上就承载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只要月亮与诗人相遇,便能引发无限的遐想。今天我们要走进中唐重要诗人白居易早期的作品,再次体悟明月传情的美妙。 二、整体感知 诵读是学习诗歌必不可少的环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请同学们结合诗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歌。老师将任抽一位同学作示范朗读。 一生读,另一生点评。师指正点拨:读出感情(语气、语调、语速、轻重、颤音。要有诵读指导,举例:对一联中表意丰富的关键字词可重读慢读,比如首联中的“难”“荒”“空”“各”,想象画面来读)、读出困惑。 师读:老师也跃跃欲试,毛遂自荐,给大家作配乐朗读。 师评: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同样需要你们的鼓励。其实我读得好,究其原因还在于作品写得好。通过老师的读,让你们在一定程度上领会了诗歌的意思、体味到了诗歌的意境。由此可见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悲伤!那我们就酝酿一种悲伤的感情再来齐读白居易的《望月有感》。

三、细致品读 (一)、品读首联和颔联:望月怀远、思乡思亲的名作不少,为何白居易的这首作品特能打动我们,他因望月而有感的是不是也是思乡思亲之情?除了这种感情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感情? 我们从白居易“平中见奇”的语言中品出感情。首先关注律诗的前两联。(要求:先独立思考,再积极举手) (展示投影)思考: 1、用四字短语概括首联和颔联内容。 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时代背景,战乱中家庭沦落的情况:战乱频发、家园荒残、手足离散。 2、赏析首联“难”、“荒”、“空”。 “难”,时局、时代艰难,动荡不安;“荒”,年成收成不好;“空”,双关,既指物质上的,也指内心的一种感受空荡荡。交代了背景,而且背景由大到小,由时代到个人。(先解释词义,再说好在哪) 3、分析颔联的描写手法。 运用了白描手法。何谓白描?学生答。师展示: (投影)描写手法白描 ..:简练的语言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粗笔勾勒出一个引人共鸣的画面场景。 追问:画面场景引人共鸣!此刻的你共鸣了吗?请你发挥想象跨越时空,你和你的父母也身处在白居易的中唐社会,骨肉至亲被迫分隔处于颠沛流离之状,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生死未卜,凄苦无助,永无团聚之日。这一切是由谁造成的?(抓此联的关键字词:干戈,战争)战争乃万恶之首,只要有战争的介入,这种灾难和不幸就不再是白居易一家人的,而是整个社会、时代的不幸! 3、我们把战乱带给家庭的祸害以及心中的哀痛用情景剧还原画面再现,师诵读前两联内容,找3位同学尝试表演。 “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思考:白居易用平易的语言为我们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乡思亲,还有对战争的不满,忧国忧民。 (二)品读颈联和尾联:接下来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小组活动。请各小组按老师提示要求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三年后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为应制举,他与元稹闭户累月,研讨其时社会政治各种问题,撰成《策林》七十五篇,其中不少条目与白居易日后的政治态度和诗歌见解都有关联。是年,制科入等,授盩厔尉,次年为翰林学士。元和三年至五年,授左拾遗、充翰林学士。在这一时期,白居易以极高的参政热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拾遗献书》),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倡言蠲租税、绝进奉、放宫女、抑宦官,在帝前面折廷诤。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谕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元和六年四月至九年冬,因母丧而回乡守制。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白居易有馀暇对往昔的作为和整个人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他早就存在着的佛、道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对政治的热情开始减退。所谓“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适意二首》其二)。正可看作他心理变化的佐证。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回朝任太子左

赞善大夫,因宰相武元衡被盗杀而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结果被加上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这次被贬,对白居易内心的震动是不可言喻的。他以切肤之痛去重新审视险恶至极的政治斗争,决计急流勇退,避祸远害,走“独善其身”的道路。这一年,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元九书》,明确、系统地表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诗歌主张。 元和十三年底,白居易迁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穆宗继位后,被召回朝,先后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出刺杭州,此后又历任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履道里,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会昌六年(846),年七十五卒。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二千八百馀首。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

走进白居易

走进白居易 宋冉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白居易,并了解他的生平。 2、学习白居易的古诗,并流利背诵。 3、让学生走进白居易,感受国学经典。 二、学习重难点: 1. 让学生认识白居易,并了解他的生平。 2、让学生走进白居易,感受国学经典,并背诵其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白居易。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在这诗的国度中,我们已经欣赏过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还领略过诗圣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在这众多诗的明星中,今天我们又将认识哪位古诗明星呢?猜一猜他是谁?猜到就举手。 2、投影诗人白居易的资料: 这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并影响深远的中唐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就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到新罗和日本。这位诗人在唐朝可以说是一个偶像级的人物,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之广,连小孩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在传唱。人们耳熟能详他的诗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

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想一想课下你还搜集了白居易的哪些资料或故事。 生:在我们辛店有白姓的人氏,或许是白居易的后代,而且辛店这里还有一个白居易故居。作为辛店人,白居易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和多人都能背诵他的几首诗。 4、介绍白居易勤学的小故事。 投影: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白居易真是勤奋刻苦啊! (二)、学习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勤学诗人十六岁时写下的这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投影古诗) 2、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指名朗读古诗,纠正字音。 3、学生自学书上的助读、注释、大意。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自学。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提问:通过助读,你知道了什么? 谁来介绍词语的意思?生答词义。 谁能给大家介绍这首诗的大意。 5、在了解这首诗大意的基础上,再读古诗。 指名朗读。 女生读,男生读。 师生接读古诗。 6、师:这首诗深受人们喜爱,还把它编成歌,排成舞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同学们可以跟着轻声地唱唱。

望月有感赏析

望月有感赏析 望月有感赏析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3)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4)“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5)诗中的“干戈”和“吊影”的含义是什么? (2分) (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 (1)B (2)妙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3)影、雁、根、蓬 (4)“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意对即可) (5)干戈:指战争(“武器”也可)(1分);吊影:对影自怜,指因没有

白居易诗歌艺术风格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的诗歌风格 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上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元白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的诗风,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首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如有名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悲陈陶》、《哀江头》等。这些诗作有两点最值得注意:一是继承了古乐府的形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实事、亲身见闻;二是以朴实真切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诗,力求通俗浅显。白居易继承杜甫写实传统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元稹则更欣赏杜诗通俗化的倾向。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张籍、王建、元、白等人由于诗风相近,成为元白诗派的主要成员。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重要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作诗2800余首,有“诗王”之称。他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前两类体现着他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

【课外阅读】白居易诗歌成就

【课外阅读】白居易的诗歌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

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

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 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9.九秋:秋天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感,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上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和在乌江的十五哥,并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一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