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_赵娜胡小玲管萍宋任远田甜张向

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_赵娜胡小玲管萍宋任远田甜张向
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_赵娜胡小玲管萍宋任远田甜张向

[Article]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Chim.Sin.2014,30(1),121-128

January Received:September 18,2013;Revised:November 25,2013;Published on Web:November 27,2013.?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zhaohx0906@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Tel:+86-29-88431639.

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1174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4111)资助项目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doi:10.3866/PKU.WHXB201311272

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

娜*

胡小玲

管萍

宋任远

张向荣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教育部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摘要:

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M)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DM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EM-MIPM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 与MAA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利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仪对EM-MIPMs 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EM-MIPMs 为均匀规整的球型,平均粒径为4.24μm,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采用动力学,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EM-MIPMs 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利用Langmuir 和Freundlich 吸附等温方程分别分析了EM-MIPMs 的平衡吸附数据,结果表明,EM-MIPMs 对红霉素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 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为0.242mmol ?g -1.EM-MIPMs 的选择识别性能利用固相萃取法来考察,研究表明EM-MIPMs 有着良好的特异识别选择性.关键词:

红霉素;

分子印迹微球;吸附;

结合性能,识别性能

中图分类号:O647;

O641

Preparation of Erythromycin-Imprinted Polymeric Microspheres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Their Adsorption Properties

ZHAO Na *

HU Xiao-Ling

GUAN Ping SONG Ren-Yuan TIAN Tian

ZHANG Xiang-Rong

(The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Applied Physics and Chemistry,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Natural and Applied Scienc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 ?an 710072,P .R.China )

Abstract:Uniform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ic microspheres (EM-MIPMs)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erythromycin as the template molecule,methacrylic acid (MAA)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and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EDMA)and 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 (SBS)as the cross-linker and emulsifier,respectively.The obtained erythromycin-MAA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ultraviolet (UV)absorption spectroscopy,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spectroscopy,and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rythromycin-MAA complexes were obtained by cooperativ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The surface featur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EM-MIPM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an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EM-MIPMs was 4.24μm,larger than non-imprinted polymeric microspheres.They exhibite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Kinetic,equilibrium adsorption,and selectivity adsorption experiments (solid-phase extraction)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binding properties and molecule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M-MIPMs for erythromycin.The experimental kinetic data were well described by a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Erythromycin binding was examined using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s.The EM-MIPMs had an excellent affinity for erythromycin.The equilibrium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EM-MIPMs fitted the Langmuir

121

Acta Phys.-Chim.Sin.2014V ol.30

isotherm well,and the binding amount reached0.242mmol?g-1.Furthermore,solid-phase extrac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M-MIPMs had a higher affinity for the target molecules than for roxithromycin and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Key Words:Erythromycin;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Adsorption;Binding property;

Recognition property

1引言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对特定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性能的聚合物材料的技术.1-4通过该技术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与生物抗体相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化学和机械稳定性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在色谱、5手性分离、6固相萃取、7模拟酶催化、8药物控释9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微球具有制备简单、识别效率高、粒径分布均匀、便于功能设计等优点,近些年成为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乳液聚合方法是制备聚合物微球常用的方法之一.10,11此外,基于分子印迹的特异识别性,有望克服样品含量低、取样难等不利因素,为痕量样品的富集及分离提供了一种重要途径.12从人类发现青霉素开始,抗生素便成为了化学和医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随着人们对抗生素残留危害的逐渐了解,近年来抗生素也成为分子印迹领域研究的热点.13,14作为常用抗生素之一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及农业生产中的一类具有共同化学结构和相似抗菌作用的抗菌药.其中红霉素(EM)是一种十四元环大环内酯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抗菌性,其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使得分子印迹十分困难,因此如何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实现红霉素分子的快速、高效分离成为研究的难点.

关于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近年来已有报道,15,16其主要应用于色谱、固相萃取和传感器等领域.而目前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中雷建都研究组分别通过悬浮聚合法17和沉淀聚合法18成功制备了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和纳米微球,但由悬浮聚合法制备的微球对红霉素的最大结合量较低,且印迹微球的粒径分布较宽;而由沉淀聚合法合成的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微球虽然吸附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未对其印迹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组主要从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子印迹研究,19-21如红霉素、罗红霉素等,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水相中的识别、分离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首次采用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得到了粒径均匀且识别性能良好的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EM-MIPMs).利用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深入探讨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以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分别研究了EM-MIPMs的吸附性能,同时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考察其选择识别性能.

2实验部分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WQF-310,日本岛津公司);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2550,日本岛津公司);环境扫描电镜(Quanta200,荷兰Philips-FEI公司);热重分析仪(Q600SDT,美国TA仪器公司);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SHZ-C,金坛市江南仪器厂);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100DE,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红霉素(纯度为93%,利君集团镇江制药有限公司);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M)纯度为9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琥乙红霉素(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EEs),AR,Ruibio Germany);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纯度为97%,烟台云开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BS,AR),甲基丙烯酸(MAA,AR),过硫酸钾(KPS,AR)及氯仿(AR),西安化学试剂厂;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2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将1mmol EM模板分子和4mmol功能单体MAA溶解于10mL氯仿溶液中,加入15mmol交联剂(EDMA),超声使其形成均匀溶液.再将此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到100mL的10%SBS水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白色的乳液.通氮气15min,升温至60°C,然后缓慢加入引发剂KPS77.04mg,最后在氮气氛围中聚合12h,冷却至室温,得到EM-MIPMs.依次用10%乙醇水溶液、10%乙酸溶液、二

122

赵娜等: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

No.1

次蒸馏水振荡洗脱,直到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磷酸存在条件下吸收(波长为483nm)检测不出EM 为止.最后,将制备的EM-MIPMs 于60°C 真空干燥至恒重(3.38g)备用,聚合产率为83.5%.

非印迹聚合物微球(NMIPMs)的制备方法同上,但在制备过程中不加入模板分子EM.2.3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2.3.1

静态平衡吸附

准确称取多份一定量的EM-MIPMs (每份约100mg),置于50mL 锥形瓶中,然后依次加入10mL 浓度为1.0-10.0mmol ?L -1的EM 的2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于25°C 下振荡吸附8h,离心分离后,在磷酸存在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EM 的浓度,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EM 的浓度变化计算EM-MIPMs 的吸附量,如公式(1)所示.

Q =(C 0-C e )V /m

(1)

式中Q 为吸附量(mmol ?g -1

);C 0为吸附前EM 的浓度(mmol ?L -1);C e 为吸附后溶液中EM 的浓度(mmol ?L -1);m 为MIPMs 或NMIPMs 的质量(g);V 为吸附液的体积(mL).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NMIPMs 对EM 的吸附操作步骤同上.2.3.2吸附动力学研究

为了研究EM-MIPMs 的结合动力学,分别称取多份100mg EM-MIPMs 和NMIPMs 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浓度为8.0mmol ?L -1的红霉素溶液,25°C 振荡吸附,每隔10min 取样测定EM-MIPMs 对EM 的吸附量,以研究EM-MIPMs 对EM 的吸附速率.

2.4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识别性能

为研究EM-MIPMs 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特异识别性能,将选择罗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作为

竞争吸附物,三种吸附物同属于大环内酯类分子,虽然三者分子结构类似,但其疗效差异较大,其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

称取1.08g EM-MIPMs 装入内径为10mm 的固相萃取柱中,其中填充柱的床体积(BV)为2mL,分别配制浓度为1mmol ?L -1的EM 、RM 和EEs 三种2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以2BV ?h -1的流速逆流通过固相萃取柱,并以2BV 的间隔收集流出液,测定流出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并绘制出动态结合曲线,利用流出液的浓度与床体积数,计算EM-MIPMs 对三种待测物质的泄漏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

采用相同的方法测定NMIPMs 对三种物质的动态结合曲线.

3

结果与讨论

3.1

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模板分子EM 和功能单体MAA 在聚合前是否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是获得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关键.因此,本文采用紫外光谱22研究了溶液状态下不同配比(n EM :n MAA =1:1,1:2,1:4,1:5)的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看出,EM 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486nm,随着MAA 加入量的增大,EM 的最大紫外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且吸收峰强度增大,表明在氯仿中,EM 与MAA 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板分子EM 与功能单体MAA 的相互作用情况,将二者混合后的溶液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分析,其FTIR 谱图如图3所示.

分析可知,在图3(a)中,3520cm -1为OH

的伸缩

图1

红霉素(EM)、罗红霉素(RM)和琥乙红霉素(EEs)的化学结构式

Fig.1

Chemical structures of erythromycin (EM),roxithromycin (RM),and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EEs)

123

Acta Phys.-Chim.Sin.2014V ol.30

振动峰,1711cm -1为C =O 伸缩振动峰,1048cm -1为C ―O ―C 伸缩振动峰;在图3(b)中,1635cm -1为C =C 双键的伸缩振动峰,1711cm -1为羧基所形成的特征峰;图3(c)中,在相同的检测浓度下,当加入模板分子EM 后,EM 和MAA 的C =O 伸缩振动峰移至1702cm -1处,EM 的C ―O ―C 伸缩振动峰移至1040cm -1处,并形成了2310-3708cm -1的宽峰,说明EM 与MAA 确实发生了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氢谱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检测浓度下,当加入模板分子EM 后,MAA 中的羧基氢由11.37移至10.47,再次证实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结合紫外和红外谱图综合分析可知,EM 和MAA 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为氢键作用.

3.2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形貌和热稳定性

采用扫描电镜对EM-MIPMs 和NMIPMs 进行

微观形貌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印迹和非印迹微球粒径都比较均匀且颗粒规整,EM-MIPMs 的粒径相对较大,粒径分别为4.24和1.16μm.

EM-MIPMs 的热重分析(TGA)曲线见图6,可以看出,EM-MIPMs 在300°C 以下时几乎没有热失重,曲线呈持平状,表明聚合物在此范围内极其稳定;当温度升高到320-350°C 时,聚合物出现了失重现象,说明聚合物出现了部分分解的现象;当温度达到400°C 时,聚合物的失重率达到25%,说明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的EM-MIPMs 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3.3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吸附性能研究3.3.1

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等温线

目前有很多模型应用于描述吸附等温线的数

图2

氯仿中不同摩尔比的EM 及甲基丙烯酸(MAA)

的紫外吸收光谱

Fig.2UV absorption spectra of EM and methacrylic acid (MAA)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 in chloroform

(a)EM;molar ratio of EM to MAA (n EM :n MAA ):

(b)1:1,(c)1:2,(d)1:4,(e)

1:5

图3

(a)EM,(b)MAA,(c)EM-MAA 的傅里叶

变换红外(FTIR)光谱图

Fig.3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specta

of EM (a),MAA (b),and EM-MAA

(c)

图4EM,MAA 和EM-MAA 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图

Fig.4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a of EM,MAA,and EM-MAA

124

赵娜等: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

No.1

据,其中Langmuir 和Freundlich 这两组吸附等温方程23由于形式简单、参数少且容易确定而被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采用这两种模型描述红霉素的吸附量(三次平行实验的平均值)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

Freundlich 吸附等温方程:Q e =K F C e 1/n (2)式中,K F 是最大吸附容量;n 是吸附强度,为常数.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Q e =K L Q m C e /(1+K L C e )(3)式中,C e 是红霉素的平衡浓度(mmol ?L -1);Q e 是吸附容量(mmol ?g -1);K L 是吸附分配系数(L ?mmol -1);Q m 是最大吸附容量(mmol ?g -1).

Langmuir 吸附等温线的本质特征可以由一个

平衡参数R L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24

R L =1/(1+C m K L )

(4)

式中,C m 是EM 的最大初始浓度(mmol ?L -1).平衡参数R L 有四种可能值:(1)01.0,表示吸附条件不适宜;(3)R L =1.0,表示为线性吸附;(4)R L =0,表示为不可逆吸附.

EM-MIPMs 和NMIPMs 的吸附等温线及相关参数如图7和表1所示。

由图7可看出随着EM 浓度的增大EM-MIPMs 和NMIPMs 的吸附量也在增加,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242和0.149mmol ?g -1.在相同浓度下单位质量的EM-MIPMs 对EM 的吸附量明显高于NMIPMs 的吸附量,印迹因子为1.62,表明EM-MIPMs 对EM 有着显著的吸附效果.25这种现象说明在印迹过程中,模板分子EM 与功能单体MAA 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在EM-MIPMs 上产生了印迹孔穴及印迹位点,决定了EM-MIPMs 对EM 的高度亲合力和特异识别性.依

Adsorbent

EM-MIPMs NMIPMs

Langmuir

K L /(L ?mmol -1

)

0.8460.794

Q m /(mmol ?g -1)

0.2840.160

R

2

0.9970.983

R L 0.1060.112

Freundlich

K F /(μmol ?g -1)

9.9210.4

n /(L ?μmol -1)

2.87

3.35

R 20.934

0.996

图5EM-MIPMs (a)和NMIPMs (b)的扫描电镜(SEM)图Fig.5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images of

EM-MIPMs (a)and NMIPMs

(b)

图6EM-MIPMs 的热重分析(TGA)曲线

Fig.6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curves of

EM-MIPMs

图725°C 时EM-MIPMs 和NMIPMs 吸附EM 的

非线性Langumir 和Freundlich 等温吸附线

Fig.7Nonlinear isotherms of Langumir and Freundlich

for the adsoption of EM onto EM-MIPMs and

NMIPMs at 25°C

(■)static adsorption experimental value of EM-MIPMs;(□)static adsorption experimental value of NMIPMs;(―)Langumir isotherms of EM-MIPMs;(---)Freundlich isotherms of EM-MIPMs;(―)Langumir isotherms of NMIPMs;(---)Freundlich isotherms

of NMIPMs

表125°C 时EM-MIPMs 和NMIPMs 吸附EM 的Langmuir 与Freundlich 模型参数

Table 1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 parameters for adsorption of EM onto EM-MIPMs and NMIPMs at 25°C

K L :Langmuir equilibrium constant;Q m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according to Langmuir monolayer adsorption;

R L :Langmuir equilibrium parameter;K F :Freundlich constant related to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adsorbent;

n :Freundlich constant related to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the adsorbent;R 2: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25

Acta Phys.-Chim.Sin.2014V ol.30

靠EM-MIPMs 与EM 分子之间非共价作用,这种印迹孔穴和印迹位点就会对EM 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而NMIPMs 表面没有印迹孔穴和印迹位点,只限于微球表面产生的非特异性吸附,因此吸附量较低.

经计算静态平衡吸附数据,使用Langumir 与Freundlich 两种等温吸附方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以及图7可以明显看到,在25°C 时,EM 在EM-MIPMs 上的吸附行为更好地符合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其方程为C e /Q e =0.58+6.26C e .由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可知,EM 在EM-MIPMs 上是以单分子层的形式吸附于微球表面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0.284mmol ?L -1,远高于NMIPMs (0.160mmol ?L -1).吸附容量的较大差异是因为EM-MIPMs 上分布有很多与模板分子结构相匹配的孔穴和印迹位点,这使得模板分子能够很好地结合到EM-MIPMs 上.Ferundlich 等温吸附方程是一个经验公式,它主要基于多层吸附而产生的指数增长模型,由表1和图6可以看出,EM 在NMIPMs 上的吸附行为更好地符合Ferundlich 等温吸附方程,这表明NMIPMs 对EM 的吸附主要是多层吸附.此外表1中R L 值(介于0到1.0之间)和n (大于1.0)表明吸附实验条件很适合EM 的吸附.26

3.3.2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吸附动力学

研究

吸附动力学是研究分子印迹聚合物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吸附速率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研究EM-MIPMs 对EM 的吸附动力学.吸附动力学曲线如图8所示.

由图8可以看出,EM-MIPMs 在前40min 吸附量迅速增加,这段时间主要发生的是EM-MIPMs 外表面对EM 的吸附,吸附量占总量的84%;40-70min 吸附量增加变缓,此时主要发生EM 通过孔道向内表面扩散后的吸附,吸附量占总量的97%;至80min 时吸附已基本达到饱和.整个吸附过程出现的现象表明EM-MIPMs 中由交联剂和功能单体构成的立体孔穴分布深浅不一,在开始阶段由于聚合物微球外表面分布着大量印迹位点,因而对模板分子的表现快速结合;随着外表面结合逐渐达到饱和,EM 开始向深孔传质,此时会有一定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吸附速率显著下降,最终直至饱和.EM-MIPMs 对EM 的吸附在80min 已基本达到饱和,体现了对EM 的快速响应能力.

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如(5)、(6)式所示:27,28

ln(Q e -Q t )=ln Q e -k 1t (5)

t /Q t =1/(k 2Q e 2

)+t /Q e (6)其中Q e 为平衡吸附量(mmol ?g -1),Q t 为t 时刻的吸附量(mmol ?g -1),k 1是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min -1),k 2是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g ?mmol -1?min -1).使用的数据为三次平行实验的平均值.

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曲线如图9所示,动力学拟合曲线参数见表2.

由图9和表2可知,EM-MIPMs 和NMIPMs 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性优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EM-MIPMs 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为t /Q t =0.0349+0.004t ,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线性相关性均为0.999,且计算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平衡吸附量相差较小,说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好的描述吸附过程,化学吸附过程是控制EM 吸附识别的主要过程,由表2还可以看出,EM-MIPMs 的k 2值远大于NMIPMs 的k 2值,这表明EM-MIPMs 不仅在吸附容量和强度上优于NMIPMs,而且在吸附速率上远大于NMIPMs.293.4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识别选择性

图10为EM-MIPMs 和NMIPMs 对EM,RM 和EEs 的动态结合曲线.

从图10(a)可以看到RM 和EEs 溶液的泄漏体积分别是16和8BV ,而EM 溶液的泄露体积表现出较高数值(62BV),经计算发现,EM-MIPMs 对RM 的泄漏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仅为0.0296和0.0593mmol ?g -1,对EEs 的泄漏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为

图8EM-MIPMs 和NMIPs 的吸附动力学曲线Fig.8Curves of adsorption dynamics of

EM-MIPMs and

NMIPMs

126

赵娜等:乳液聚合法制备红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性能

No.1

0.0148和0.0444mmol ?g -1,而对EM 的泄漏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则高达0.115和0.141mmol ?g -1.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EM-MIPMs 对EEs 和RM 的吸附量明显小于对EM 的吸附量.这是由于EM-MIPMs 上具有和EM 尺寸及空间构型一致的孔穴,因而模板分子EM 能够进去孔穴之中而表现出较强的保留,但对其它两种竞争物质基本不选择、不识别、不结合,该结果表明EM-MIPMs 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较好.

从图10(b)中可以看出,NMIPMs 作为填充柱时,对EM 、RM 和EEs 三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溶液的泄漏体积相差较小,分别为18、12和8BV .这是由

于这三种大环内酯类物质的结构十分的相似,

NMIPMs 对三者的吸附都属于物理吸附,因而没有什么明显差别.

4结论

以EM 为模板分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EM-MIPMs ,研究发现,由于EM-MIPMs 表面上分布有大量EM 印迹位点,使得EM-MIPMs 对EM 具有优良的结合性能,且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为0.242mmol ?g -1.EM-MIPMs 对EM 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主要控速步骤为化学吸附.在EM 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抗生素

Adsorbent EM-MIPMs NMIPMs

Q e,exp /(mmol ?g -1)

0.2400.142

Pseudo-first-order

k 1/min -10.03220.0258

Q e,cal /(mmol ?g -1)

0.1160.0974

R 20.9690.986

Pseudo-second-order

k 2/(g ?mmol -1?min -1)

43.6

0.337

Q e,cal /(mmol ?g -1)

0.2560.160

R 20.9990.999

图925°C 时EM-MIPMs 和NMIPMs 的准一级(a)和准二级(b)动力学模型

Fig.9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a)and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b)models of EM-MIPMs and NMIPMs at 25

°C

表225°C 时准一级和准二级模型的动力学参数

Table 2

Kinetic constants for the pseudo-first-order and pseudo-second-order models at 25°C

图10EM-MIPMs (a)和NMIPMs (b)对EM,RM 和EEs 的动态结合曲线

Fig.10Dynamic adsorption curves of EM-MIPMs (a)and NMIPMs (b)for EM,RM,and EEs

bed volume (BV):2mL;temperature:25°C;initial concentration:1mmol ?L -1;flow rate:2BV ?h -

1

Q e,exp :equilibrium adsorption experimental value;Q e,cal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lculated value;k 1:adsorption rate constant of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model;k 2:adsorption rate constant of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127

Acta Phys.-Chim.Sin.2014V ol.30

EEs及RM作为竞争底物的体系中,EM-MIPMs对EM具有高度的选择识别性,且EM-MIPMs具有结构规整、粒径均匀,热稳定性良好的性质.

References

(1)Scorrano,S.;Longo,L.;Vasapollo,G.Anal.Chim.Acta2010,

659,167.doi:10.1016/j.aca.2009.11.046

(2)Zhang,Z.D.;Zheng,S.J.;Yang,J.;Wang,W.M.;Liu,B.Z.;

Zhu,X.L.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13,26(3),

361.[张志丹,郑赛晶,杨俊,王维妙,刘百战,朱晓兰.化学物理学报,2013,26(3),361.]doi:10.1063/1674-0068/26/03/

361-368

(3)Geng,L.N.;Kang,N.;Ning,Z.Y.;Wu,L.Q.;Li,Y.;Sun,L.

Q.;Luo,A.Q.Acta Phys.-Chim.Sin.2008,24(1),25.[耿利

娜,康宁,宁周云,武利庆,李琰,孙立权,罗爱芹.物理化

学学报,2008,24(1),25.]doi:10.3866/PKU.WHXB20080105 (4)Qiu,Z.Y.;Zhong,S.A.Acta Chim.Sin.2010,68(3),246.[邱

增英,钟世安.化学学报,2010,68(3),246.]

(5)Huang,Y.H.;Xu,Y.;Du,B.B.;He,Q.H.;Cao,Y.S.Chin.J.

Anal.Chem.2012,40(7),1011.[黄运红,许扬,杜碧柏,何

庆华,曹郁生.分析化学,2012,40(7),1011.]doi:10.1016/

S1872-2040(11)60558-6

(6)Chen,Z.D.;Wei,J.X.;Wang,W.C.;Kong,Y.Chin.Chem.

Lett.2010,21(3),353.

(7)Curcio,M.;Puoci,F.;Cirillo,G.;Iemma,F.;Spizzirri,U.G.;

Picci,N.J.Agric.Food Chem.2010,58(22),11883.doi:

10.1021/jf102936p

(8)Sellergren,B.;Karmalkar,R.N.;Shea,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Chem.

2000,65(13),4009.doi:10.1021/jo000014n

(9)Men,J.Y.;Gao,B.J.;Chen,Z.P.;Yao,L.Acta Chim.Sin.2012,

70(21),2273.[门吉英,高保娇,陈志萍,么兰.化学学报,

2012,70(21),2273.]doi:10.6023/A12070402

(10)Ornelasa,M.;Loureiroa,D.;Araújoa,M.J.;Marquesa,E.;Dias-

Cabralb,C.;Azenhaa,M.;Silva,F.J.Chromatogr.A2013,1297

(5),138.

(11)Dvorakova,G.;Haschick,R.;Chiad,K.;Klapper,M.;Müllen,

K.;Biffis,A.Macromol.Rapid Commun.2010,31(23),

2035.doi:10.1002/marc.201000406

(12)Xu,Z.F.;Wen,G.;Kuang,D.Z.;Zhang,F.X.;Tang,S.P.

J.Environ.Sci.Heal.B2013,48(5),336.doi:10.1080/

03601234.2013.742372

(13)Li,J.J.;Yang,M.;Huo,D.Q.;Hou,C.J.;Li,X.L.;Wang,G.

M.;Feng,D.J.Sep.Sci.2013,36(6),1142.doi:10.1002/

jssc.201200869(14)Dai,J.D.;Pan,J.M.;Xu,L.C.;Li,X.X.;Zhou,Z.P.;Zhang,

R.X.;Yan,Y.S.J.Hazard.Mater.2012,205-206,179. (15)Rodríguez,E.;Navarro-Villoslada,F.;Benito-Pe??a,E.;

Marazuela,M.D.;Moreno-Bondi,M.C.Anal.Chem.2011,83

(6),2046.doi:10.1021/ac102839n

(16)He,J.;Tang,H.Z.;You,L.Q.;Yuan,L.L.;Liu,Z.M.;Zhu,J.;

Lu,K.;Chen,X.Z.Chromatographia2013,76(15-16),959. (17)Geng,L.Y.;Kou,X.;Lei,J.D.;Su,H.J.;Ma,G.H.;Su,Z.G.

J.Chem.Technol.Biot.2012,87(5),635.doi:10.1002/jctb.

v87.5

(18)Kou,X.;Geng,L.Y.;Lei,J.D.;Ma,G.H.;Su,Z.G.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2011,11(3),481.

[寇星,耿立媛,雷建都,马光辉,苏志国.过程工程学报,

2011,11(3),481.]

(19)Guan,P.;Hu,X.L.;Hao,M.Y.J.Funct.Mater.2010,41(z2),

379.[管萍,胡小玲,郝明燕.功能材料,2010,41(z2),379.] (20)Hu,X.L.;Guan,P.;Zhu,L.;Zhang,X.L.Preparation Method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 Patent101507916A,2009-08-19.[胡小玲,

管萍,朱丽,张新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的制备方法.中国:CN101507916A[P],2009-08-19.] (21)Song,R.Y.;Hu,X.L.;Guan,P.;Yin,Y.N.;Zhu,L.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on2013,29(2),97.[宋任远,胡小玲,

管萍,尹亚楠,朱丽.离子交换与吸附,2013,29(2),97.] (22)Andersson,H.S.;Nicholls,I.A.Bioorg.Chem.1997,25(3),

203.doi:10.1006/bioo.1997.1067

(23)Li,Q.;Yue,Q.Y.;Su,Y.;Gao,B.Y.;Sun,H.J.Chem.Eng.J.

2010,158(3),489.doi:10.1016/j.cej.2010.01.033

(24)Greluk,M.;Hubicki,Z.Chem.Eng.J.2010,162(3),919.doi:

10.1016/j.cej.2010.06.043

(25)Pan,J.M.;Yao,H.;Xu,L.C.;Ou,H.X.;Huo,P.W.;Li,X.X.;

Yan,Y.S.J.Phys.Chem.C2011,115(13),5440.doi:10.1021/

jp111120x

(26)Li,X.X.;Pan,J.M.;Dai,J.D.;Dai,X.H.;Xu,L.C.;Wei,X.;

Hang,H.;Li,C.X.;Liu,Y.Chem.Eng.J.2012,198-199,503.

(27)Abramian,L.;El-Rassy,H.Chem.Eng.J.2009,150(2-3),403.

doi:10.1016/j.cej.2009.01.019

(28)Zhang,Z.Z.;Zhang,Z.B.;Fernández,Y.;Menénde,J.A.;Niu,

H.;Peng,J.H.;Zhang,L.B.;Guo,S.H.Appl.Surf.Sci.2010,

256(8),2569.doi:10.1016/j.apsusc.2009.10.106

(29)Zhou,L.C.;Meng,X.G.;Li,J.M.;Hu,W.;Liu,B.;Du,J.Acta

Phys.-Chim.Sin.2012,28(7),1615.[周良春,孟祥光,李建

梅,胡伟,刘波,杜娟.物理化学学报,2012,28(7),

1615.]doi:10.3866/PKU.WHXB201204282

128

凝胶微球深部调剖体系研究综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考试答题纸 姓名:赵胜绪学号: 2015212184 考试课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系统导论课程编号: 1302053 装 订 线 第1页(共 8 页)

凝胶微球深部调剖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 随着常规堵水调剖的效果日渐式微,凝胶微球深部调剖体系作为一项有效的稳油控水技术,得到了国内外油田的广泛应用。本文从发展现状、注入封堵性能评价、与储层孔喉尺度的匹配关系、深部调剖机理以及现场应用5个方面对国内外凝胶微球深部调剖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系统梳理了凝胶微球注入封堵性能的基本要求、表征参数、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对凝胶微球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凝胶微球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油藏深部调剖;凝胶微球;综述 1 引言 近些年,针对水驱低效或无效循环的问题,国内外在深部调剖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凝胶微球深部调剖体系,以其良好的注入封堵性能和调剖效果,被国内外油田广泛地用于研究和现场应用,为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微球”指的是纳/微米级的聚合物凝胶颗粒,在溶剂中有一定的膨胀性,受力易变形,广泛用于涂料、制药、水净化等多个领域。1949年Baker首先引入了凝胶微球的概念,1999年Saunders B R和Vincent B从凝胶微球的合成理论、性能和应用方面做了系统总结,此阶段的合成工艺通常采用的是无皂乳液聚合,可形成空间上稳定的无胶核凝胶颗粒,颗粒具有窄尺寸分选[2]。此后,分散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等多种聚合方式都成功合成出了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3]。 2凝胶微球的发展现状 凝胶微球随水注入油层,通过孔喉向油层深部运移,有效封堵高渗层或大孔道,不断改变注入水流向,从而实现深部调剖。基于这种思路,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很多该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7年BP,Mobil,Chevron-Texaco和Ondeo Nalco能源服务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率先研发了一种具有延时性、膨胀性和热敏性的磺化聚丙烯酰胺凝胶微球用于深部调剖,该技术被命名为“Bright Water”,而且经十多年不断完善,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深部调剖技术。Chauveteau等(1999)研究出了一项粒径可控的乳酸锆/磺化聚丙烯酰胺凝胶微球深部调剖技术。大量研究表明,该凝胶微球体系与本体凝胶相比较为优越,微球是通过聚合物交联体系在剪切作用下形成的,具

分子印迹技术

1.4.3 传统分子印迹技术 传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 按一定比例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混合,使两者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作用结合,形成主-客体配合物;(2) 加入合适的交联剂,在引发剂、热或光的引发下,使单体产生聚合反应,即可制得“捕获”模板分子的高交联度的刚性聚合物合物;(3) 将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洗脱或解离,从而在聚合物内部留下大量与模板分子空间大小、形状结构完全一致的三维空穴,同时空穴内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功能基团能提供具有一定方向性、与模板分子作用位置相对应的作用位点;(4) 印迹聚合所得的产物均为大块物料,要经过粉碎、研磨及筛分去杂后得到粒度适合的印迹聚合物微粒。MIPs分子印迹的原理图如图1.5所示。 图1.5 分子印迹基本原理示意图 Fig 1.5 The sketch map of preparing MIPs 传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包埋法,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粉碎过程可控性差,破坏部分印迹位点,造成大量印迹空穴损坏,经筛分后获得的合格粒子一般低于制备总量的50%,造成载药量低。(2)由于所制备的是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对模板药物分子包埋过深、过紧,洗脱比较困难。(3)印迹位点分布不均一,位于印迹聚合物孔道壁上的,模板分子向其传质速率较快;而包埋于聚合物本体中的印迹空穴,受位阻影响,可接近性差,从而降低了印迹位点的利用率。并且,传统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比较费时、复杂,不

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及工业化。 1.4.4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 分子表面印迹技术是把具有识别位点的印迹层结合在基质表面的印迹方法。近年来,采用分子表面印迹技术来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印迹技术中印迹空穴包埋过深与过紧的现象、结合位点不均一、可接近性差、识别动力学慢和产物需要粉碎研磨等缺点。本课题组曾采用“接枝到”法或“接枝出”法,创建了一种“先接枝聚合后吸附再印迹”新型的分子表面印迹方法。该方法是先将与模板分子具有次价键力的功能大分子,接枝到硅胶(微米级)微粒表面,得到功能接枝微粒;再凭借模板分子与接枝微粒表面的功能大分子形成次价键力,饱和吸附模板分子;再使用两端具有双反应性基团的特殊交联剂使功能大分子交联,并实现模板分子的印迹;将模板分子除去,在硅胶微粒表面的接枝聚合物薄层中,就留下了大量与模板分子匹配的印迹空穴,获得了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识别选择性和高度亲和性的高性能印迹聚合物微粒。该方法制备的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代谢分子、生物碱、农药分子、氨基酸、稀土离子等的识别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分离研究,都 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又提出并建立了另一种新型的分子表面印迹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表面引发接枝聚合”,以药物分子为模板分子在固体微粒表面单体的接枝聚合与药物分子的表面印迹同步进行,制得了5-氟尿嘧啶与甲硝唑两种药物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用于结肠定位释放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离子印迹

按照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力,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分为共价型、非共价型和半共价型三种 离子印迹过程由以下三步组成单体和模板离子形成复合物;2)对上述复合物进行 聚合反应;3)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模板。在第一步中,单体分为配位单体和功能单体,模板离子可以与配体或普适性功能单体结合直接进行印迹,也可以与特异性配体结合之后再与功能单体相连进行印迹。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基础合成方法包括两种:基于逐步聚合机理的溶胶?凝胶法和基于连 锁聚合机理的自由基聚合。溶胶?凝胶法是通过溶胶?凝胶过程把模板引入到无机网络结构中,使其能与其他分子或者周围的物理环境形成特异性结合位点,并且这些结合位点可以通过适当的条件来控 由于传统的合成方法所获得的聚合物可能会产生可接近性差、动力学识别慢、模板离子不易彻底清除等缺点,而表面印迹由于印迹位点在材料表面,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在表面印迹过程中需要各种载体的辅助作用,例如二氧化硅、活性聚苯乙烯微球、量子点(QDs)和Fe3O4磁性纳米离子。 双/多单体或双/多目标物是更灵活的印迹设计。尤其是相对于金属离子,有相对的局限性,使用多种单体协同作用,就能更加准确高效地识别控制目标物。另外,一种性能优异的印迹材料,如果能够大容量的同时吸附特定的几种离子,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对于印迹技术走出实验室,并实现生产,投入市场非常有利 探索光、热、磁等物理信号响应和pH、离子强度、化学物质等化学信号响应的合理结合方式,借助活性聚合、点击化学等技术,制备刺激响应型印迹聚合物材料是实现高效智能识别离子的必经之路。材料在外界信号刺激下,自身物理或化学性质发生 变化;结束刺激时,其分子结构等可逆恢复到原始状态。但目前,刺激响应型印迹聚合物 的研究仍以磁响应为主,其他类型的刺激响应及双/多重响应涉及较少,对金属离子的响应困难更大。 但另一方面,就金属离子印迹本身而言也有其劣势:金属离子的半径相对较小,与单体的结合力有限;很多金属离子半径类似,在特异性识别上需要斟酌采取特殊策略;模板金属离子的去除不彻底会造成后续渗漏等 离子印迹领域发展日渐完善,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包括:(1)离子印迹设计本身存在着某些劣势。例如由于离子的半径相对较小,给特异性识别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很多离子电荷相同、半径类似,影响了静电作用和空间效应。常见的功能单体所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待测离子选择性较差,需进一步发展有效的配体来提高选择性。可以采用双/多功能单体、或者发展新的功能单体等办法解决。另外, 更详尽和深层次的机理研究[63]和探索有可能解决或弥补离子本身的缺憾,出现更多的解决策略 @@@@大部分的离子印迹材料应用单一,仅与某种萃取方法的结合,其应用范围有待继续拓展。目前离子印迹材料已经逐步应用于电分析化学、分离分析、传感分析、临床药物分析等领域,证明该技术在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离子印迹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设计新的功能单体,在功能单体中引入对光、电、温度等刺激具有响应的元素,可以制备刺激响应型“智能” 印迹材料,从而有效拓展其应用领域。目前,离子印迹材料投实际生产和工业化

分子印迹聚合物 翻译文献.doc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摘要:如今分子印迹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本文总结了该技术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分子印迹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聚合物,分子印迹,模板,分子识别 1.引言 分子印迹技术60多年以来发展很快,特别是过去五年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激增,并且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00个与此相关的学术和工业研究小组。目前,有500多篇关于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的文章和综述公开发表,并且有相当多的专利已被申请。直到现在,每年相关文章的发表已不是以前的用少数可计算的了。但是,随着有机聚合物作为二氧化硅基质的另一选择的引入以及非共价方法的广泛应用,其发表率更是狂飙(如表一)。1997年就有近80篇文章发表,并且当年召开了第一次关于分子印迹技术的专门研讨会并成立了分子印迹技术协会(SMI)。1998年这种趋势继续延续着。 分子印迹技术在许多优秀的文章中已有深入讨论,ACS也有专题文献。本文目的不是重述此技术,而是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研究情况。文章后部分主要介绍该技术研究现状以及今后将遇到的挑战和潜在的应用领域。 图1 以年为变量的分子印迹出版物量(来源:分子印迹科学)。(1998年的数据为估计 值)。 2.分子印迹:艺术王国 分子印迹技术是创造具有选择性分子识别功能的大分子模型的通用方法。这些印

迹分子简单,制备成本低,并且性质稳定。如果通过合理的设计或从生物资源中获得,它们能够成为分子识别实体最理想的替代物或对应物,比如抗体。如今,分子印迹聚合物主要应用于四个领域:(1)特异选择分离,(2)抗体结合模板,(3)酶模型和(4)生物模拟传感器。这四个方向将继续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2.1 特异选择性分离 目前,特异选择性分离是分子印迹聚合物最大的应用领域。在这篇文章中,它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的固定相,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容纳力小以及结合位点不均匀。高效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应用是评价一种新的印迹协议有效性最方便的方法之一。除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显然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具有选择性的固相分离媒介(SPE)也正在流行。这很可能是我们将来看到其在商业领域的首个应用。在特异选择性分离领域中的其他关键分支应用包括细胞膜和毛细管电泳(CE)。 2.2抗体结合模拟 实验证明分子印迹聚合物与被分析物相比,在结合的选择性和强度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比抗体和抗原的效果更好。在应用方面,这些模拟结合抗体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又低廉的途径进入稳定而又强有力的分子识别模型。它们预示着在不溶的情况下应用抗体这一技术成为可能,比如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传感器和免疫分析。现在一些相关的免疫分析研究已专注于发展新的试验模式,而不再依赖于放射性配体,如荧光和电化学试验。 2.3模拟酶 许多致力于研究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者们设想研制出一种模仿自然酶的活跃的印迹聚合物“塑料酶”。这个重任当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并且就目前报道的结果来看,它也确实反映了这个事实。一些不同的有机反应运用分子印迹聚合物作催化剂已成功反应,包括醛缩合,酯氧化,Diels-Alder反应和β-消去反应。虽然分子印迹聚合物现在就增强催化速率而言还比不过催化酶,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于酶的特性,比如能较好的溶于有机溶剂,并且耐高温。因此,把它们作为酶的补充,比起作其替代物显得更有用,至少就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2.4生物模拟传感器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多次尝试把印迹聚合物应用到生物传感器中去。这种想法当然是为了取代“精细的”基于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实体。虽然生物传感器领域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相信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许多独特的优势也将极其具有竞争力。分子印迹技术在实验规模显示出许多潜在的应用,但还没发现其有任何市场应用,也许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毕竟这个技术还相当稚嫩。 3分子印迹技术现状 在过去的一年左右,大部分发表的论文代表着在科技上的进步。许多新的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分子印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阐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该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若干应用,提出了分子印迹技术将为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开辟一条新路等观点。 关键词:分子印迹;分子印迹聚合物;环境领域 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它最初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免疫学。1972年首次成功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简称MIPs),这项技术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近10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医药、食品、军事、化工和环境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其制备过程包括三个步骤:一是使目标分子(即印迹分子,模板分子)与特定功能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形成复合物;二是在复合物中加入交联剂,使其在复合物周围与功能单体聚合,形成刚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三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取出,该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简称MIps,便产生与模板分子的形状、大小和官能团的固定排列相匹配的印迹孔穴。对模板分子具有“记忆”能力由于用不同的模板分子制备的MIPs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一种MIPs只能与一种分子结合,也即MIPs对该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结合作用。 根据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间作用力的性质。通常将MIPs分为共价结合型(预组装型)、非共价结合型(自组装型)和综合型。共价结合型印迹过程单体和模板分子间的作用力强,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所得的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高的选择性,但印迹过程比较复杂,从聚合物中除去目标模板分子较为困难。而且结合与解离速度缓慢,不利于分离。目前。用此法已获得一些酯、酮、醛、糖类及其衍生物、甘油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铁转移蛋白酶、联辅酶和西佛碱等化合物的MIPs。非共价结合型印迹技术主要是利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来形成复合物,印迹过程较为简单,可在温和的条件下除去模板分子。但易导致所得的空穴对模板分子的亲和力不均一。这种类型的MIPs包括一些染料、酸、胺类、维生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肽、苄眯、激素、除草剂、金属、核酸和蛋白质等。综合型印迹技术是将以上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得到兼有共价型亲和性强、选择性高以及非共价型操作条件温和等特点。早期研究中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块状的,使用时研成细末。近年来的MIPs主要有四种形态,其制备技术也有所不同,如图

(完整word版)分子印迹技术-1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又称分子烙印(molecular imprinting),属超分子化学范畴,是源于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IT)是指制备对某一特定的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印迹分子或烙印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聚合物的过程。它可以被形象地描绘为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 分子识别在生物进化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现象的重要化学概念,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选择性是分子识别的重要特征。人们利用一些天然花合屋如环糊精,或合成化合物如冠醚,杯芳烃和金刚烷等模拟生物体系进行分子识别研究,取得了一些可惜的进展,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分子印迹技术的雏形。 分子印迹技术的出现直接来源于免疫学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Breinl,Haurowitz和Mudd就相继提出了一种当抗体侵入时生物体产生抗体的理论。后来在20世纪40年代,由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对上述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出了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蛋白质或多肽链以抗原为模板进行分子自组装和折叠形成抗体。虽然Pauling的理论被后来的“克隆选择理论”所推翻,但是在他的理论中仍有两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为分子印迹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激发了人们以抗原或待测物为模板合成抗体模拟物的设想;(1)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在空间上相互匹配。 1949年,Dickey首先提出了“专一性吸附”这一概念,实际上可以视为“分子印迹”的萌芽,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972年由德国Heinrich Heine大学的Wulff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人工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后,这项技术才逐步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1993年瑞典Lund大学的Mosbach等在《Nature》上发表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研究报道后,分子印迹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迄今,在分子印迹技术的作用机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以及分子印迹技术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更是令人瞩目。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包括分离纯花,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结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对于研究酶的结构、认识受体-抗体作用机理及在分析化学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分子印迹聚合制备条件和制备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发展前景。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印迹分子;综述 40年代,Pauling。试图用锁匙理论解释免疫体系。虽然他的理论经后人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在他的这种错误的理论中仍有两点是正确的:(1)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有相应的结合位点;(2)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在空间上相互匹配。正是基于这两点假设,化学家们发展了一项有效的分析技术称为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 MIP),在国内也有人把它称为“分子烙印”。1949年,Dickey首先提出了“分子印迹”这一概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72年由Wulff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人工合成的有机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后,这项技术才逐渐人们所认识,并于近10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MIPs具有三个特性: (ⅰ)预定性,可根据不同目的制备相应的MIPs; (ⅱ)识别性,MIPs是依据模板定做的,它具有与模板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官能团相符的孔穴,所以选择性地识别模板分子;(ⅲ)实用性,它可以与天然的生物识别系统如酶与底物、抗原与抗体等相媲美,具有抗恶劣环境、稳定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二十多年来,在固相萃取、膜分离技术、异构体的分离等方面获得广泛研究,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MIPs的识别机理、制备技术条件及应用方面新进展. 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1)首先以具有适当功能基的功

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剂

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剂技术方案及说明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非均质性的存在,注入水沿高渗层突进,油井产水率逐年上升。在水驱和聚合物驱过程中,注入水和聚合物溶液沿高渗透层不均匀推进,纵向上形成单层突进,横向上形成舌进,造成注入水和聚合物溶液提前突破,致使中低渗透层波及程度低、驱油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水驱和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注水井调剖、油井堵水已成为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随着常规调堵措施轮次的增加,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下降,增油效果变差。只有通过深部调堵才能更有效地调整、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从而提高注入液体积波及系数,提高注水采油阶段的原油采收率。目前,现有深部调剖存在无机堵剂易沉淀,不能进入地层深部封堵;可动弱凝胶交联不可控性、成本高;水膨体聚合物凝胶颗粒大、存在注入深度与封堵强度之间的矛盾、破胶较快等缺点,导致现有调剖技术的深部调剖效果不佳。 针对如上情况,我公司开发了以AMPS、AM、氢氧化钠、特殊交联剂、司班、吐温、引发剂等合成的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剂。该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剂依靠纳米/微米级聚合物微球遇水膨胀来逐级封堵地层孔喉实现其深部调剖堵水的目的。该聚合物微球最外层是水化层,使微球在水中稳定存在,不会沉淀;微球具有弹性及变形性。由于聚合物微球机械封堵位置为渗水通道的孔喉,大幅度提高微球的使用效率。由于聚合物微球的初始尺寸小,且水相中呈溶胶状态,是稳定体系,可以实现进入地层深部。 该产品作为一种新型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剂,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1)外观:棕黄色半透明均相液体; (2)固含量≥45.0%; (3)密度(25℃):0.95—1.05g/cm3;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结构多样,性质独特,含有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结构可塑、孔隙率高、孔大小分布均匀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近几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本文一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氢气存储、催化、光学、电学和磁学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综述了纳米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配位聚合物;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72-0204-02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也称为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具有各种特殊的性能成为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MOFs中含有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所以此类结构的物质可能同时含有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还可能含有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均没有的性能。因此,具有特殊气体存储、光、电、磁、吸附和催化等性能的各种新型功能材料不断涌现。近年来,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的结构、合成以及各种性能的研究非常热门。多孔材料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在结构、缓冲、减震、过滤、隔热、消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芳香羧酸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配位结构类型,被广泛用做次级构筑单元(SBU)来制备新型的超分子配位聚合物MOFs,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不如传统的多孔材料,但其具有孔隙率大、结构可塑性强、孔大小均匀的特点,因此,这些材料往往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并且在光、电、磁和气体存储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 MOFs用于氢气存储中 MOFs材料是一种通过将特定材料通过相互铰链形成的支架结构。MOFs对气体具有吸附性的可能原因除了来自物理吸附的贡献外,还由于MOFs材料中的孔隙大小为纳米级尺度,孔径小于 2 nm。所以其表面积大,存储空间相应增大。一般地,如果理想的孔径大小略大于待吸收的气体分子的范德华半径.那么,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最大。采用缩小孔径的方法,氢分子与孔壁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孔径大的MOFs,可以在大孔中插入一个客体分子来提高比表面积。例如,MOF-177n 可以在液相中引入C60等大分子,如图1所示。除了可以减小大孔中的自由体积外,这些大分子还可以提供额外的吸附位点。相比于沸石等多孔材料,结构稳定的MOFs作为吸附材料有明显的优势:孔度稳定,比表面积大,晶体中自由体积百分率高于某些传统多孔 材料。 图1 MOF-177,直径11.8 nm的笼可通过容纳C60分子来提高比表面积Yaghi教授研究组把对苯二甲酸的苯环用-NH2,-Br,-F等官能团来修饰,或者用其它有机基团来取代苯环达到增长或变宽苯环的效果,得到了与MOF-5具有相同框架的IRMOF-1-n系列,如图2所示。它们具有更高的孔道率和更大的表面积。 图2 用-NH2,-Br,-F等官能团来修饰对苯二甲酸的苯环,或者用其它有机基团取代苯环达到增长或变宽苯环的效果,得到IRMOF-1-n系列,具有更高的孔道率和更大的表面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 (08生微(1)班雷丽文 080548011) 摘要分子印迹是制备具有分子特异识别功能聚合物的一种技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影响到社会多方面的领域。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环境领域、农药残留检测应用、食品安全检测、药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基本原理,研究进展 1 前言 分子印迹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泛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创造与识别“分子锁匙”的人工“锁”技术[1]。分子印迹技术也叫分子模板技术,最初出现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免疫学[1]。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通用性和惊人的立体专一识别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色谱分离、抗体或受体模拟、生物传感器以及生物酶模拟和催化合成等诸多领域,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 2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子印迹技术是将要分离的目标分子作为模板分子,将它与交联剂在聚合物单体溶液中进行聚合制备得到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除去模板分子,便得到“印迹”下目标分子的空间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在这种聚合物中形成了与模板分子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相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位点的空穴,这样的空穴对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11]。 目前,根据印迹分子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理不同,分子印迹技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 共价法(预组织法,preorganization),主要由Wulff 及其同事创立。在此方法中,印迹分子先通过共价键与单体结合,然后交联聚合,聚合后再通过化学途径将共价键断裂而去除印迹分子[1]。使用的共价结合作用的物质包括硼酸酯、席夫碱、缩醛酮、酯和螯合物等[14]。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硼酸酯,其优点是能够生成相当稳定的三角形的硼酸酯,而在碱性水溶液中或在有氮(NH3、哌啶) 存在下则生成四角形的硼酸酯[1]。采用席夫碱的共价键作用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共价键作用力较强,在印迹分子自组装或识别过程中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难以达到热力学平衡,不适于快速识别,而且识别水平与生物识别相差甚远[13]。因此,共价法发展较为缓慢。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水体中的应用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2), 129-13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10.12677/aep.2019.92020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in Water Yushan Jiang, Linnan Zhang*, Yun Jiang School of Scienc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T, Shenyang Liaoning Received: Mar. 17th, 2019; accepted: Apr. 1st, 2019; published: Apr. 8th, 2019 Abstract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is a polymer prepared 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specific recogni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Firstly, the main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including in-situ polymerization, blend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were reviewed. Then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in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nents was introduced. Existing defect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also analyzed. Keyword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 Heavy Metal, Organic Component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水体中的应用 蒋育杉,张林楠*,蒋赟 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辽宁沈阳 收稿日期:2019年3月17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8日 摘要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以分子印迹技术为基础制备出的一种聚合物,具有特定的专一识别性,操作简单,可连续化操作。首先对分子印迹聚合物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共混法,表面修饰与电化学聚合法进行了评述,而后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别在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印*通讯作者。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高选择性分离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源于人们对抗体-抗原专一性的认识,利用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e imprinting polymer,MIP)来分离、筛选、纯化化合物的一种仿生技术。因为制备的材料有着极高的选择性及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很快在固相萃取、人工酶学、手性拆分、生物传感器、不对称催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现主要对MIT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1 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及聚合物的制备 1.1 基本原理 MIT是选用能与印迹分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在溶剂中形成印迹分子-功能单体复合物,加入交联剂,在引发剂的引发下与带有特殊官能团的功能单体进行光或热的聚合,形成三维交联的聚合物网络,然后,用合适的溶剂除去印迹分子,在聚合物网络中形成空间和化学功能与印迹分子相匹配的空穴。这种空穴与印迹分子结构完全一样,可对印迹分子或与之结构相似的分子实现特异性的识别。 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可分为3步:第一步是印迹,将印迹分子和功能单体按比例混合,使其存在一定的分子间作用力;第二步是聚合,加交联剂,使复合物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第三步是去除印迹分子,反复洗脱水解,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空穴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根据功能单体和印迹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MIP可分为以下3类。 1.2.1 共价键法 也称预先组织法。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可逆的共价键结合,加入交联剂共聚后,印迹分子通过化学方法从聚合物上断开,再用极性溶剂将印迹分子洗脱下来,使其形成具有高密度空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主要的反应类型有形成硼酸酯、西佛碱、缩醛(酮)、酯等。共价键法的优点是空间位置固定,选择性高,峰展宽和脱尾少,常用于诸如糖类、氨基酸类、芳基酮类等多种化合物的特定性识别。由于共价键比较稳定,因而会生成较多的键合位点,印迹效率要高于非共价键印迹法。其缺点是功能单体选择有限,使模板限制较大且难以除去。因此,在选择模板时共价键键能必须适当,否则会使在识别过程中结合与解离速度偏慢,难以达到热力学平衡。 1.2.2 非共价键法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驱)是油田开发后期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提高注水波及系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深部调剖的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决策技术、配套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高含水油田开发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深部液流转向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发展趋势,即立足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实际需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廉价长效的深部调部(驱)剂为核心,深入开展机理理论研究,完善准确、快捷的决策技术及相关配套工艺技术,形成深部调剖(驱)技术的工业化规模,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改善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注水井;深部调剖;调剖剂;调剖物理模拟;液流转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注水井调剖技术是改善层内、层间及平面矛盾,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调剖措施,可有效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增加可采储量,降低自然递减速度,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

来越高,传统的小半径调剖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也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着效果。 1 深部调剖剂研究现状 在综合调研国内外深部调剖剂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凝胶类深部调剖剂、微生物类深部调剖剂、沉淀型无机盐类深部调剖剂、泡沫深部调剖剂、粘土胶聚合物絮凝深部调剖剂、含油污泥深部调剖剂和阴阳离子聚合物深部调剖剂。 1,1凝胶类深部调剖剂 主要包括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预交联凝胶颗粒类深部调剖剂、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剖剂和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深部调剖剂。 1,1,1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使交联剂和聚合物延缓交联,都属于延缓交联调剖技术。 (1)弱凝胶。弱凝胶也称“流动凝胶”。“流动”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流动状态。弱凝胶是由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低浓度的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及分子内交联为辅、粘度在100~10000 mPa·s之间、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弱交联体系。弱凝胶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 mg/L;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研究新进展_徐菲菲

2011年第30卷第5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1033· 化工进 展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研究新进展 徐菲菲1,段玉清1,张海晖1,秦宇1,马海乐1,闫永胜2 (1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2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摘 要:简述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研究的最新进展。根据载体种类以及表面修饰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以无机材料为载体和以壳聚糖为基质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并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载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无机材料的表面修饰主要通过引入烷基化试剂的功能基团(如氨基、苄基等),再通过分子印迹的方法制备出理想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而对壳聚糖的修饰主要通过各种交联方法,从而获得单一基质载体或者壳聚糖杂化材料载体。文中指出,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材料的吸附性能优良、回收利用率高、颗粒均一。但是,该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微观行为模式以及功能单体同目标分子的成键规律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表面分子印迹;载体;表面修饰 中图分类号:O 63;TQ 0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1)05–1033–07 Advance in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carriers XU Feifei1,DUAN Yuqing1,ZHANG Haihui1,QIN Yu1,MA Haile1,YAN Yongsheng2(1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Jiangsu,China;2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Jiangsu,China)Abstract:The advance in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carriers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ing technique with inorganic material and chitosan as the carriers is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carriers is also presente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is mainly achieved by introduction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such as the amino group,the benzyl group,etc)of the alkylating agents. Then,the polymers are prepared by the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ique. However,the modification of chitosan is completed by a variety of cross-linking methods in order to obtain a single matrix or a hybrid material as the carri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the novel material has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good adsorption ability,high recycling rate and uniform particles. Nevertheless,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study the micro behavior pattern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polymers as well as the bonding rules between the functional monomer and the target molecule. Key words:surface molecular imprinting;carriers;surface modification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印迹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吸附材料[1],其制备大多通过传统的本体聚合方法[2-3],即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以及引发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溶剂(致孔剂)中溶解,通过合适的反应条件聚合后,得到块状或棒状的聚合物,需经过破碎、研磨和筛分使之呈颗粒状,最后洗脱除去模板分子。虽然操作简单,但制得的MIPs存在粒径大小不均一、印迹位点分布不均匀、 收稿日期:2010-11-08;修改稿日期:2010-1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309,31000076)及中国博士后 基金(20100471379)项目。 第一作者:徐菲菲(1984—),女,硕士研究生。联系人:段玉清,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E-mail dyq101@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Malikullidin iz kaldurux tehnikisi wa uning tarakkiyati 分子印迹技术 近年来分子印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门类得到巨大的发展。分子印迹技术是 一种模拟抗体- 抗原相互作用的人工生物模板技术。它可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因此,分子印迹技术已成为当今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分子印迹的出现源于免疫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 根据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时空穴匹配的“锁匙”现象,提出了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直到1972年德国科学家Wulff [18]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使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3年Mosbach[19]研究小组在美国《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报道,更加速了分子印迹在生物传感器[20-24]、人工抗体模拟[25]及色谱固定相[26-30]分离等方面的发展,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了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医药、食品、 军事等。 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具有特定功能基团以及孔穴大小和形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是具有高度交联的结构,稳定性好,能够在高温、高压、有机溶剂以及耐酸碱的分子识别材料。它的制备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首先用功能单体(functional monomer)(funkissial tana)和模板分子(template)(izi kaldurlidigan malikulla)以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形成复合物,再加入适当的交联剂 (cross-linker)(tutaxturguqi)和引发剂在加热、紫外光或其它射线照射的条件下聚合, 从而使模板分子在空间固定下来;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模板分子洗脱,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除去, 这样就在聚合物中留下一个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完

金属配位的有机半导体

《有机半导体材料合成与改性》
第五章 金属配位的有机半导体
陈军武 材料学院 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纲 要
一、基本的金属配位化学反应 二、重要的金属配合物半导体的应用 三、 三线态发光(磷光)

一、基本的金属配位化学反应
1、金属配合物的特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559043.html, 从试剂商网站了解金属配合物的特征

先认识一些钯(palladium)的配合物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dichloride
Suzuki偶联催化剂
(Ph3P)2PdCl2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0)
Suzuki偶联催化剂
Bis(benzonitrile)palladium(II) chloride
注意体会钯的价态(0价,2价)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Bis(3,5,3’,5’-dimethoxy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Bromo(tri-tert-butylphosphine)palladium(I) dimer
Bis(acetonitrile)dichloropalladium(II)
注意体会钯的价态(0价,1价,2价)

钯的配合物有很多,上述钯的配合物是其中的部分代表, 它们通常用作化学反应催化剂, 而非有机半导体。 金属配合物有很多种类,以及各式各样的用途,比如:
酞菁金属配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