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中国

婚姻中国

片头:

钱钟书说,婚姻就如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诗经·邶风·击鼓》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婚姻究竟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生命里的华彩乐章?人类为何结婚?婚嫁有着怎样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从求亲、订婚到洞房礼成,婚礼中都有哪些有趣的事儿?中国传统婚姻民俗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敬请观看纪录片《婚姻中国》

带入(鞭炮声,锣鼓唢呐,传统迎亲仪式画面):

在古代中国,婚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被纳入礼的范畴,古曰,夫礼始于冠,本于婚。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又言,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易传。序卦》中也有类似说法: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都说明婚礼乃众礼之本,人伦之本,它不仅在人们日常生活秩序中占居重要位置,更是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秩序的根本。

婚姻何为?

婚姻二字怎么来的呢?《白虎通·嫁娶》中说,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同时,《礼记·经解》又说婿曰婚,妻曰姻。另外,《诗经·郑风》的解释更加具体,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嫁娶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而《说文解字》的说法是婚,妇家也、姻,婿家也。这明显是站在女方的位置上解释婚姻的。《尔雅·释亲》又说婿之父母为姻,妇之父母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

婚姻民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传承久远。中国现代学术对婚姻制度的认知来自于恩格斯,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吸收了早期人类学家

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将人类家庭婚姻变迁对应于人类社会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概括为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按照进化论的分类,早期的婚姻形态还有伙婚制,其的特点是,一群兄弟和不是自己姐妹的另一群女子通婚,兄弟共妻,姐妹共夫。另外还有专偶婚,是以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婚姻制度;专偶婚家庭中,妻子、财产及子女均为丈夫私有,妻子的职能主要是生育子女,延续父权世系。在上古时代,中国有传统的媵妾制,是一种姐妹共夫的婚俗。

中国传统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是正房,古代叫做夫人,地位高。妾是偏房,叫做如夫人,地位较低。而男子娶妻纳妾的目的无外乎是为了传宗接代、祭祀祖先、增加劳力。因为是男性主导下的宗法社会,因此古人对婚姻的目的的认识也主要是基于宗法秩序的维系,孔子曰,大昏,万世之嗣也。《礼记·昏义》说,婚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唐律疏议·户婚》规定妻者,传家事,承祭祀。为什么婚礼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它在祖先和后世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节点,是家族延续所不可少的手段,是男性个体成家立业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文化中,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它和中国人以家族为核心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古代中国人很清楚,结婚,就是为了延续家族,对祖先和后代负责。虽然道义律法对妻的社会角色做了强制规定,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凸显了女性作为男权话语中的他者,其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姻可能是个体家庭的自然选择,但更可以成为族群间政治或商业合谋中的策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昭君不远千里出使边塞便是为了维护朝贡和睦的政治关系而建立的婚姻。

婚姻有灵:

中国古代一直有同姓不婚或禁止族内婚的禁忌,目的是为了阻止男子因争夺女人而导致族群内部的自相残杀。素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的说法。唐律规定同姓结婚者,男女各坐牢两年,如果是同一高祖下的后代,则以通奸论处。不过,中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着的伏羲女娲兄妹婚的故事却是个例外,大洪水过后,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延续人间烟火,二人只好不顾男女之羞,兄妹伦常,他们不断请示天意,比如放出的两股青烟自然会和,一

幅石磨的两块同时从山上滚下最后居然合成一体,最终按照天意结为夫妻,繁衍后代,成了名符其实的造人英雄。在今天出土的南阳汉画石中亦能看到伏羲、女娲交媾一体的图像。另据民俗学家考证,伏羲女娲其实皆为天上的龙星,龙星升起的仲春之际正是男女和合的婚恋季节,于是在兄妹婚故事的烘托下,二人也自然成了中国人最早的婚姻神。另外关于婚姻的起源,还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因为女娲发现自己造的男人女人终会死去,于是安排他们结婚生子,这样便有了婚姻制度。女娲因此也被称为媒神,直到今天,民间百姓仍然深深喜欢着女娲娘娘,将其视为生育之神。

婚姻的达成究竟有哪些必要条件呢?周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唐太宗规定,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现代婚姻法对结婚的规定要求男不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早于二十周岁。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个人渡过成年礼以后,面临的就是婚姻大事了,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古代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对自媒的禁绝,本质上是借此保证父母之命的实施,以维护宗法威严。孟子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而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于是请媒人成了古代婚礼实施之前最重要的婚姻习俗了,《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如此说来,婚姻中的媒介即使技术手段,更是社会秩序。

与丘比特的爱情之箭不同,中国文化把指导爱情的精灵叫做月老。相传唐朝杜陵书生韦固在宋城巧遇月下老人,月老为韦固牵红绳指明婚嫁对象,后来韦固果然应月老之语与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结为连理。故事流传至今,后人相信男女的结合乃月老牵起红绳加以撮合,因又称媒人们为月老。

婚姻灵媒还有许多说法,比如物禖,《礼记月令》说:以太牢祠于高禖。郑玄注: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禖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禖,神之也。禖乃婚育管理之神,也可理解为求婚求子的媒介,只不过人们给予这种物以神性和灵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其中,芍药或木瓜俨然成了沟通婚姻双方的重要灵物,在今天的华中土家族地区还流行着这种婚俗,青年男女通过赶集中物的交换,并讨价还价,实现自由婚恋的目的,俗称女儿会,当然影视剧中最常见的物禖习俗就是抛绣球。

据《仪礼·士昏礼》载,婚姻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仪节。这一过程实际上可理解为民俗学家范盖纳普提出的过渡仪式的三阶段,相亲(纳采、问名)开始与过去的单身身份宣布脱离,定亲(纳吉、纳征)即进入阈限阶段,成亲(请期、亲迎)就正式向外界宣告两个个体和两户家庭的婚姻关系达成。在婚姻进行的过程,一种很重要的物禖便是雁,纳采、纳吉、请期均要用雁,因为雁生性对伴侣从一而终,古人在婚礼中用木雁或瓷雁作为神物,象征对爱情坚贞不悔的期望。士婚礼最后一道程序便是同牢、合卺、结发,即新婚夫妇同食一牲畜之肉、共饮交杯酒,并剪下各自头发编结在一起,寓意百年好合。

而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歌媒一说,即青年男女利用春天游方的机会相互对歌,有情有意的情哥哥、情妹妹便通过对歌活动走到一起,完成自由恋爱,歌成了沟通婚姻的唯一媒介。

婚无戏言:

结婚本是快乐的事情,不过在一些南方山区却有哭嫁的习俗,待嫁的新娘必须学会哭唱,边哭边唱,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哭唱自己往昔生活经历,因为古代女子一旦出嫁,因为婆家限制、加上山高路远,很难回家探亲。哭代表着新婚女子对未知恐惧的宣泄。而在迎亲的前夜,新郎新娘各自家里还会组织陪十弟兄、陪十姊妹的习俗,即新郎的兄弟和男性好友、新娘的姐妹和女性好友分别在双方家里组织歌唱活动或团座一起组织游戏,表达同辈人之间的祝福,类似于伴娘伴郎的习俗。抬头嫁女,低头娶亲。在迎亲这一天,男方家里的人要到女方家里娶亲,古时候通过人力抬嫁妆、富裕人家则用八抬大轿将新娘迎进门,女方家里则会派女性亲人送亲。婚礼最高潮、最严肃的仪式就是拜堂成亲,新郎把新娘迎娶进门,首先要在男方家正堂前,给列祖列宗上香敬贡,经过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便可进入洞房,进入新婚夫妇私密的二人世界。但是往往在洞房花烛夜之前,还要进行闹洞房的过程,文闹大多是一些趣味游戏,武闹便是你推我搡的戏谑,专门制造混乱状态,其中不乏趁机揩油之徒;甚至在有些地区,出现了将公公与儿媳绑在一起戏谑的习俗,这些狂欢活动大多伴有性教育的成分在里面。

传统社会对婚姻关系的解除也有明确规定,《孔子家语·本命》规定有七种方

式必须离婚,称为出,但都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妇女一方的行为规训。七出者,不顺父母,无子,淫辟,嫉妒,恶疾,多口舌,窃盗。不顺父母者,谓其逆德也;无子者,谓其绝世也;淫僻者,谓其乱族也;嫉妒者,谓其乱家也;恶疾者,谓其不可供粢盛(zīchéng,即操办祭品)也;多口舌者,谓其离亲也;窃盗者,谓其反义也。不过在《孔子家语·本命》中又同时规定了三不去者,谓有所取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后富贵。即三种情况男子不应要求离婚,妻子因娘家无人,没有归处不能离;和丈夫共同守过公婆丧事的妻子不能离;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不能离。

总得来说,中国婚姻文化对女性提出了近似苛刻的要求,三从四德是基本规范,接进门的媳妇要治好家内,以敬顺为德;夫死不嫁,从一而终;不淫乱;婚前保留处女贞洁。这些看似毫无人权,所谓封建礼教的意识形态在古代婚俗中却显得十分正常,现代人不可将其想象成美好的传统世界,仅当成文化消费之脚本,也不可用现代价值对其完全否定。俗话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中国婚俗作为礼教的一部分被强制规定,大多也只针对上层社会,在民间虽有门当户对的婚姻潜规则,但就婚俗而言,尚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等千差万别的特点,且许多风俗承传至今,不可依据文献一概而论。

以几千年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文化习性,决定了中国式婚姻不是个人问题和家庭间关系那么简单,它关乎于国家的合法性建构,关系到基本社会关系的奠定和展开,关涉着礼仪之邦和华夏血脉的起承转合。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而是和每个人生都息息相关着的《婚姻法》,这若不是历史之偶然,那一定就是婚姻中国的缘故吧。

苏长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