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作品

卞之琳作品

著有诗集:

《三秋草》(1933)、

《鱼目集》(1935)、

《数行集》(收入《汉园集》1936)、《慰劳信集》(1940)、

《十年诗草》(1942)、

《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

卞之琳介绍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 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著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布莱希特印象记》; 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

重读《西窗集》

重读《西窗集》 ●这很有点像中国的“文人雅集”,志同道合,却各呈其异。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瓦雷里、里尔克和乔伊斯这些名字,在20世纪后期越来越被中国的文学界推崇。 1 《西窗集》是一本薄薄的小书,现在的年轻人,读过此书的恐怕不会太多。文学界的人,也未必人人都读过。然而这却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书,一本以小见大的书,一本展现了文学的真魅力,也展现了人心浩瀚的书。二十年前初读《西窗集》,曾为之痴迷。近日重读此书,感觉是在会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在他的身上没有发现衰老的迹象,看到的仍是一脸的优雅和新奇。 《西窗集》是诗人卞之琳于上世纪30年代翻译的一本书。此书体例很独特,书中选译了一批西方作家的作品,且大多是节译而非全文。将一些没有译全的作品集中在一起,似乎是一种残缺的组合。然而读这本书时,却没有残缺和不完整的感觉。书中作品,大多写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是文学创作中最初的“现

代主义”潮流中的晶莹浪花。在上世纪20年代,这些作品曾是欧洲文学界的时髦读物。时髦读物未必能流传于世,很多鼓噪一时的时髦读物很快就被人们忘记。而《西窗集》中的文字,现在读来依然魅力四射,这不得不使人佩服卞之琳先生的眼光和品味。 2 且看此书作者的名录。法国七位:波德莱尔、普鲁斯特、马拉美、瓦雷里、保尔·福尔、纪德、阿克雷芒;英国两位:史密斯和伍尔芙;另外还有奥地利的里尔克、西班牙的阿索林、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这些名字在一起,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杂居一室,似乎不伦不类。但卞之琳先生邀集他们,自有其道理。书中的文字,都是诗意极浓的散文,或者可称之为散文诗,即便是几位小说家的小说节录,也不违其旨。这很有点像中国的“文人雅集”,志同道合,却各呈其异。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瓦雷里、里尔克和乔伊斯这些名字,在20世纪后期越来越被中国的文学界推崇。书中有几位作家,在中国似乎一直没有成为明星,我以为他们同样值得一读。 譬如西班牙的阿索林。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作家,写过不少小说,也写过薄薄

装饰集-卞之琳

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候鸟问题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你们去分吧。我要走。 让白鸽带铃在头顶上绕三圈——可是骆驼铃远了,你听。 抽陀螺挽你,放风筝牵你, 叫纸鹰、纸燕、纸雄鸡三只四只飞上天——上天可是迎南来雁?而且我可是哪些孩子们的玩具?

且上图书馆借一本《候鸟问题》。且说你赞成呢还是反对 飞机不得经市空得新禁令? 我的思绪像小蜘蛛骑的游丝 系我适足以飘我。我要走。 等到了别处以后再管吧: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我岂能长如绝望的无线电 空在屋顶上伸着双臂 抓不到想要的远方的音波! 泪 巷中人与墙内树, 彼此岂满不相干? 岂止霑衣肩掉一滴宿雨? 人并非无泪, 而明白露水因缘。 你来画一笔切线, 我为你珍惜这空虚的一点, 象珠象泪---- 人不妨有泪。 第一盏灯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半岛 半岛是大陆的纤手, 遥指海上的三神山。 小楼已有了三面水 可看而不可饮的。 一脉泉乃涌到庭心, 人迹仍描到门前。 昨夜里一点宝石 你望见的就是这里。 用窗帘藏却大海吧 怕来客又遥望出帆。 车站 抽出来,抽出来,从我的梦深处又一列夜行车。这是现实。 古人在江边叹潮来潮去; 却像广告纸贴在车站旁。 孩子,听蜜蜂在窗内着急。 活生生钉一只蝴蝶在墙上, 装点装点我这里的现实, 曾经弹响过脆弱的钢丝床, 曾经叫我梦到过小地震, 我这串心跳,我这串心跳, 如今莫非是火车的怔忡? 我何尝愿意做梦的车站!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

有相成之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的“相对”,还是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资料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

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附:下半章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中。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赋一片轻喟, 今朝收两朵微笑。 赋一支镜花, 收一轮水月, 我为你记下流水帐。 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

卞之琳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做出重要建树的诗人。他的诗“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隐含着现代人尖锐的眼”在“平淡无奇”而“极小的角落里”发现的“精微道理”。他的诗“常常在平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见底下包容的水量”;他的诗善于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的人情,展示自己卓越的诗美智慧。 名著导读:编辑寄语:生活本来应该充满诗意,生活当中的人们也本应该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之中。美妙的诗意,应该属于每一个人,没有年龄和生活地域的界限,没有民族和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区别。因为人的内心都充满着对美的追求,对真的向往。闲暇之余,读一首小诗,让心灵在不尽的时空中骀荡,也许你还会收获回味不尽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智慧。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做出重要建树的诗人。他的诗“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隐含着现代人尖锐的眼”在“平淡无奇”而“极小的角落里”发现的“精微道理”。他的诗“常常在平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见底下包容的水量”;他的诗善于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的人情,展示自己卓越的诗美智慧。本期为大家选取的是当代学者杨华的文章《融古化欧自成一家》,希望能为大家理解卞诗的魅力提供一点帮助。融古化欧自成一家——卞之琳诗艺赏析杨华一、前言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卞之琳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袁可嘉先生曾指出:“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说卞之琳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九叶’,大致是不错的。这就形成了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卞之琳在其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和其他诗人一起推动新诗从早期的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到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 在我们看来,卞之琳诗艺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古化欧,自成一家。卞之琳吸收了从法国象征主义诗派到英美现代诗派的营养,又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诗歌艺术创造性地融会贯通、中西合璧、独出机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原则,创作了一系列的诗歌精品。因而,有评论者指出,卞之琳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打破了固有的模式,给中国现代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播下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种子,取得了丰硕、独特的艺术成就二、西方象征主义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期间,卞之琳就开始接触、学习和翻译现代派文学。大一他学的二外是法语,这给他了解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提供了条件。从1930年起,卞之琳便开始零星地译介现代派文学。毕业之后,他就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翻译家”,走上了大规模译介的道路。他曾发表了大量严谨、流畅、生动而富于意味的译作,被王佐良先生称作“倾听来自西欧的几乎全部有新意的芦笛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许多作家都曾受过外国的影响,卞之琳也毫不例外。他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与他的诗名并行不悖。在译诗的背后,卞之琳较全面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象征主义的诗学原则,在个人创作中便自 觉或不自觉地深受影响,写下了不少的现代主义诗作。卞之琳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特征的关注和借鉴,却又不是偶然。其主要原因在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注意意象,讲究含蓄的特征和形式的观念,这与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暗合之处。而卞之琳从小就是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长大的。因而,“最初读到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还好像一见如故,有所写作不无共鸣。”#其次,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纯诗化倾向为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失范状态、亟待寻求发展的中国新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且与中国现代诗人注重内心表现的诗美原则相契合。那么,象征主义诗学原则对卞之琳有何影响呢?卞之琳又是怎么接受的呢?西方象征主义诗人十分注重对音乐美的追求,他们强调诗歌与音乐的平等性。如波德莱尔的诗歌名篇《黄昏的和谐》中用一系列象征意象,构造了一个音乐与清香汇合的黄昏奏鸣曲。该诗在形式组合上采用了一种“连环诗体”,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都在下一节的第一行和第三行重

夏吟改后论卞之琳化古化欧之得失

刊《星星?诗歌理论》2013年5期 论卞之琳诗歌“化古化欧”之得失 夏吟 关键词:卞之琳化古化欧戏剧性叙事象征主义晦涩 摘要:卞之琳诗歌有“化古化欧”中西融合的特点,本文对卞之琳的诗进行阅读比较,分析卞之琳诗歌在“化古化欧”上的得失,认为卞之琳的诗在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和西方现代派诗的戏剧性叙事手法上有较高成就,而在运用典故和模仿西方象征主义诗时却常造成诗的晦涩难懂。 卞之琳的诗被认为是“化古化欧”多层面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派艺术传统。他的诗有的耐读且传播广,有的却被公认为晦涩难懂,包括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李健吾、朱自清、闻一多等对卞之琳诗的解读,也被他本人认为是“误读”或“全错”。卞之琳晦涩难懂的诗在“化古化欧”上做得不到位,“化古”未化开给他的少数诗造成了东方的晦涩,化“欧”未化开给他的少数诗造成了西方的晦涩,更有少数诗有着“东方”和“西方”的双重晦涩,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解读上的错误和传播上的狭窄。 一、化古:《断章》、《距离的组织》、《投》的阅读比较 卞之琳写于1935年的《断章》,卞之琳自己说: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1]写于1935年的《距离的组织》,他自己注解到:“这首诗‘涉及时空的相对关系’、‘实体与表象的相对关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相对关系’、‘存在与觉识的关系’”[2]可见,这两首诗题材都涉及“时空意识”和“相对观念”,又都使用了蒙太奇手法。但仅有四句的《断章》却得到普遍认可和较好传播,而《距离的组织》却被公认为“晦涩难懂”的诗。 《断章》是两幅澄明画面的组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如诗人余光中所说:寥寥四句,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哲理妙品。……这首诗前两行在写景,后两行由实入虚,写景兼而抒情。[3]《断章》以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交换,“你”和“风景”互换,“你”和“明月”互换,“窗子”和“梦”互换,让人很快进入了发散性顿悟思维空间。以物景说哲理,用形象托象征。诗歌蕴含的“时空相对论”是以生动的视角画面表现的,“明月”、“窗子”、“桥”、“楼”、“梦”都是中国式古典意象,全诗文面的简洁单纯明朗与意蕴的厚重深刻多维相结合,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时空思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以总体的中国式的画意诗情而脍炙人口。 而《距离的组织》从标题开始就抽象,题目过于理念化、概念化,全诗文本不长,却因留白过度,让人初读难以明白,在看了作者自己的注解后,再慢慢细看,才有所悟: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卞之琳作品简介

《十年诗草》 简介:《十年诗草1930-1939》,是卞之琳于1941年编的(收1930~1939年大部分作品),另篇诗作多首,直至1996年新作一首,并于翌年出版。包括作品《一块破船片》、《西长安街》、《旧元夜遐思》、《雨同我》、《妆台(古意新拟)》,以及慰劳信集《给修筑飞机场的工人》17首等。 作品目录:重印弁言;初版题记;音尘集(1930-1935);影子;投;一块破船片;几个人;登城;墙头草;寄流水;古镇的梦;秋窗;道旁;对照;水成岩;尺八;圆宝盒;断章;寂寞;航海;音尘;音尘集外(1930-1935);记录;奈何;远行;西长安街;傍晚;寒夜;夜风;长途;白石上;大车;倦;古城的心;春城;归;距离的组织;装饰集(1935-1937);旧元夜遐思;鱼化石;候鸟问题;泪;第一盏灯;半岛;车站;睡车;雨同我;无题一;无题二;无题三;无题四;无题五;妆台(古意新拟);水分;路;白螺壳;淘气;灯虫;慰劳信集(1938-1939);一给前方的神枪手;二给修筑飞机场的工人;三给地方武装的新战士;四给一位政治部主任;五给放哨的儿童;六给抬钢轨的群众;七给一位刺车的姑娘;八给一位夺马的勇士;九给一处煤窑的工人;十给实行空室清野的农民;十一给委员长;十二给《论持久战》的著者;十三给修筑公路和铁路的工人;十四给一位集团军总司令;十五给空军战士;十六给一位用手指探电网的连长;十七给西北的青年开荒者;十八给一切劳苦者;集外集(1931-1937);望;还乡;芦叶船;入梦;雪;足迹;附录一关于《圆宝盒》;附录二《鱼化石》后记;附录三英文自译诗十一首;PEKING,1934(春城);FRAGMENT(断章);RESOUNDING DUST(音尘);THE FIRST LAMP(第一盏灯);THE MIGRATION OF BIRDS(候鸟问题);THE PENINSULA(半岛);THE RAIN AND I(雨同我);THE DOORMAT AND THE BLO 《卞之琳诗选》 内容简介:本书收集了卞之琳的诗选,包括:一个闲人、寒夜、黄昏、夜心里的街心、一个和尚、记录、影子等。 目录:一一个闲人;二寒夜;三噩梦;四黄昏;五夜心里的街心;六一个和尚;七记录;八长的是;九影子;十投;十一望;十二胡琴;十三长途;十四酸梅汤;……;卞之琳其人其诗 《鱼目集》 《鱼目集》的产生时逢"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在这个时期文学与人民和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创作了自身的辉煌。《鱼目集》无疑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作品之一。 《西窗集》 内容简介:本书选译了一批西方作家的作品,大多是节译而非全文。书中的作品,大多写于19世纪末或者20世纪初,是文学创作中最初的“现代主义”潮流作品。此书作者有:波德莱

卞之琳寂寞教案

《寂 寞》 卞之琳 [教学目标] 1、分析意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体验诗歌中“寂寞”“寂寥”的内涵。 [难点、重点分析] 1、分析意象的特点,体会衬托的艺术手法。 2、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寂寞”“寂寥”的内涵。 3、通过比较、拓展阅读,链接其他相关文本,加深学生对于寂寞的人生体验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以多媒体展示柳宗元的《江雪》,配以背景音乐《二泉映月》,点出柳宗元的藏头诗意“千万孤独”,带同学们进入一个寂静的氛围来学习体验今天的课文。 二、独立探究 1、学生自行朗读这首诗。 2、体会思考: ⑴《寂寞》中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童年、中年、死前的寂寞分别表现在哪里? ⑵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怎样理解“如今他死了四个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3、、讨论交流 ⑴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⑵师结合教参,归纳明确 主人公是个一生“寂寞”的人。“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的寂寞、死时的寂寞。 本诗选取了“蝈蝈”“墓草”“夜明表”这样几个意象,作为主人公活着和死亡的寂寞的见证,诉说着生也寂寞、死也寂寞,突出了这样的一个主题。从结构上说,浓缩时间,高度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在宏大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 作者以 “夜明表”,加倍写出了人生的寂寞。 三、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卞之琳《古镇的梦》,冯至的《蛇》,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古镇的梦》中“梦”指什么?请试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意境特点。 2、《蛇》中的“蛇”有何象征意义?你认为诗人想借它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3、《古镇的梦》、《蛇》和《寂寞》这三首诗都与“寂寞”有关,你觉得它们在主题上有何异同? 四、分享体验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交友、成长中都会时常有寂寞相伴。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这三首诗谈谈自己有否同样产生过内心的寂寞感,或谈谈你们与寂寞有关的经历体验。 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自己人生中的寂寞?或者说说你对付寂寞的好方法?(比如哭泣,睡觉,找朋友玩,打电话,看书,听音乐,运动等等) 学生发言 五、课后拓展体验 既然寂寞是我们人生挥之不去的一抹颜色,那么是不是每 个人都不喜欢寂寞,害怕寂寞呢?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对于寂寞的态度就不同于常人,他把这种心情写在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中。那么今天课后 就请大家翻开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来走进《瓦尔登湖》 的第五章《寂寞》,体会作者梭罗究竟如何寂寞,又如何收 获寂寞?看看他的寂寞为什么“简单而馥郁”、“孤独而芬芳”。相信大家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一定对寂寞有更丰富的体验,也“相信这些智慧而美丽的语言会伴随着我们一天天成长,滋养并在很多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引自教 参)。 《寂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分析意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诗歌意境特点。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四、体会衬托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卞之琳的诗歌继承了传统诗歌中含蓄的特点,即重视“未言之意”“不尽之言于言外”。在阅读中,可借此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和诗人另一首《古镇的 梦》作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诗人创作的特点。对诗人意象的撷取、意境的创造特点有一个认识。 [难点、重点分析] 一、意象特点的分析。 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寂寞”“寂寥”的内涵。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这两首诗。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细节。 引导题: 《寂寞》 1.主人公童年的寂寞表现在哪里? (1)他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2)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3)试描绘小孩子的一个生活片段。 2.主人公中年的寂寞表现在哪里? (1)可以描绘一下主人公一天的生活。 (2)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3)人们是如何对待他的? 3.主人公死前的寂寞表现在哪里? (1)主人公是何原因导致死亡? (2)死亡动作、眼神、心理是怎样的? (3)死亡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 《古镇的梦》 1.古镇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2.古镇上没有出现的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有何特点? (以上问题,言之成理即可,主要是培养学生形象思

《断章》不断讲解

《断章》不断 有关《断章》的文献综述院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班级:1102班 姓名:杨园学号2011101010131 摘要:张力论可以说是英美新批评的一个出色总结,强调了文艺作品的反系统性和意义的多样性,在诗歌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中国现当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便是一首充满张力的优秀短诗,引起后人浓厚的兴趣,成就了说不完的《断章》。 关键词:张力新批评诗歌多样性 《断章》是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卞之琳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被裁减之后只剩下四句,三十四个字的短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诗是这样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戴欢在《言寺断想录(三)》中,是这么评价卞之琳和他的《断章》的:“卞之琳,其诗艺越来越为华文诗人重视,越来越进入20世纪华文诗歌的核心地带,他的《断章》,应该是华文新诗的基本生

长点之一,代表着正宗的华文诗的审美意趣。”诗短小,但意味无穷,原因是本诗充满“张力”,以往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就有关学者通过对本诗的形式,意象,相对观,主题多义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分类总结。 一、形式说 卞之琳是新月派诗人,从师与徐志摩,所以他的诗自然会重视诗的“三美”:形式美,音乐美,建筑美。其中就有学者简单研究了该诗的形式,不过数量不多。他们认为“诗排列在纸上,就构成了图底关系”,从形式上看,《断章》具有建筑美的特点,讲究形式对称,结构完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连标点符号共9字,“看你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连标点共10字。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与“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好颠倒过来,形成了两个梯形对称图案,首尾对齐,中间匀称。在新诗中,一般四节以上才分节,而这首诗两句分一节,诗人想把意思相连的四句强制拉开,形成空白,这样感觉舒缓一些。还有这种图案又与题目“断章”相呼应,给人一种似断非断的感觉。 二、意象说 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中称:“我写白话新体诗,要说是‘欧化’,那么也未尝不‘古化’。”也就是说,卞诗是“化欧”与“化古”合一兼顾的,他是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审美传统同时又借鉴吸收西方象征主义美学风格。卞之琳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精炼短小,重含蓄暗示,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因此,有学

卞之琳简介

卞之琳简介 卞(biàn)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数行集》(收入《汉园集》1936)、《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新诗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年-1949年)。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卞之琳断章卞之琳[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雨同我'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卞之琳 断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

赏析卞之琳《断章》的思想内涵 摘要:卞之琳是“京派”作家群中的代表诗人,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人们说他的诗常“于平淡中出奇”,就是因为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穿透与开掘。1而他的代表作《断章》,就是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卞之琳;断章;思想内涵;相对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这首《断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名作,短短几行字令无数的读者为之赞叹不已。据说,《断章》原是作者某首长诗中的四句,只是因为全诗中唯有这四句令其满意,所以只保留了这四句单独成诗,看来,作者将本诗取名“断章”,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断章”,即不完整的作品、断章残简,“断章”也可以是“片断”或“镜头”,事实上,从本诗的内容来看,构成这首诗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几个“镜头”,也即是生活的“断章”。然而,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并非描绘出生活的一个或几个“断章”,而是要借此提出、讨论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即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此句中运用了生活中常用的动词“看”,表达的却并非日常的意思,前两个“看”是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看”,是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看”,这个“看”,是欣赏,是沉思,是从容的心境,是悠闲的人生态度。诗句中“看风景”的重复,暗示了心心相印,有一样的爱好和志趣,“看风景人”和“你”有一样的志趣,因此才有后一个“看”,即“爱慕”,将两人融进同一幅画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时,“你”就是“看风景人”眼中最亮丽的风景,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风景,楼上的“看风景人”也许也并不打算告诉“你”,因此有人将本诗理解为一首描写单相思的爱情诗。实则不仅仅如此,诗人要突出的是“看与被看”即主客体的相对关系。“你”在看风景,那么相对于风景来说,“你”是看的主体,风景是被看的客体,楼上的“看风景人”在看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第283页.

从卞之琳代表诗作看创作特点

中文摘要 (Ⅲ) 引言 (4) 一、卞之琳诗歌概述 (5) 二、《断章》看智性之诗 (5) 三、《罗马衰亡史》的寂寞之感 (6) 四、《雨同我》看语言表达 (6) 参考文献 (7)

卞之琳是戴望舒时代后期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往往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深度的高度统一。纵观卞之琳30年代的诗歌创作,是他对人生的体验和沉思的结晶。他的诗歌《断章》;《罗马衰亡史》;《雨同我》,往往是认识卞之琳,研究卞之琳的第一步,是他诗歌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本论文将从该三首诗歌的赏析中看卞之琳的创作。 关键字:卞之琳;《断章》;《罗马衰亡史》;《雨同我》

从卞之琳代表诗作看创作特点 ·引言: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的新诗广泛地从中国古诗和西方现代派诗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一、卞之琳诗歌概述 卞之琳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 当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1] 卞诗语言的最突出风格, 就是平淡。诗人说, 他作诗“喜爱淘洗, 喜爱提炼, 期待结晶, 期待升华。”或许本意针对感情, 却同样适用于他的语言。感情上, 卞诗追求“以冷淡盖深沉” , 这“冷淡”的感觉即来自言语的平淡, 平淡如水、平淡如话。然而, 正如艾青所言:“深厚博大的思想, 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才是最理想的诗”。卞之琳言语操作的最重要的技巧, 正在于熟练而不露声色地在言语中制造意念的断裂, 并在此基础上制造强烈的交错感: 时空的交错、虚实的交错、生死的交错、物我的交错、主客体的交错等等, 如: 充分调动文言词汇的文化积淀, 使语词获得双重影像性; 巧妙变通主语, 使 主语具备极强的诗化功能; 通过对句子间逻辑关系的解构与破格, 制造“言语道断”等等。 二、《断章》看智性之诗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 卞之琳既是最早“为中国新诗开启了智慧之门”的诗人, 也是最注重形式探索与创新的诗人, 卞诗的独特形式如其知性内容一样持久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我们最早接触的卞之琳的诗歌,也是卞之琳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2]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卞之琳给我们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从此我们再读李白的“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