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实施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实施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实施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实施要点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二、制定的相关制度: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一)查对制度

1、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质变,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术前准备情况。

(2)手术前,必须查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术后三次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3、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4、输血科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供血人姓名。

5、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化验单联号、标本数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6、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申请单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7、影像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8、康复科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额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9、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10、特殊检查室(含功能科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11、其他科室:

应当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12、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的制度。

(1)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当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至少应当在重症监护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实施,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都应当佩带“腕带”作为标识。

(2)“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2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2人核对。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3、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男性患者使用浅蓝色腕带,女性患者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4、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5、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6、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7、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8、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9、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10、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陈述患者姓名,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1、新生儿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新生儿出生后由病区护士给新生儿带上安全识别卡,填写母亲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床号、体重;新生儿患者入院后由病区护士给新生儿患者带上安全识别卡,填写母亲姓名、性别、床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上述项目。

12、昏迷、神志不清的无名氏患者佩戴的“腕带”,急诊患者标记为“无名氏+序号、性别、来源地、急诊时间、诊断”作为临时姓名,住院患者标记为“无名氏+住院号和科室”作为临时姓名。

附: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三、实施要点:

(一)腕带管理:

1、腕带标识清楚,需注明患者姓名、出生年月、住院号、性别、药物过敏名称等信息,急诊昏迷、神志不清的无名氏患者佩戴的腕带,标记为“无名氏+序号、性别、来源地、急诊时间、诊断”作为临时姓名,住院患者标记为“无名氏+住院号和科室”作为临时姓名。

2、佩戴腕带前需核对患者信息。腕带佩戴松紧适宜,保证皮肤完整无损伤、手部血运良好。患者出院时及时取下腕带。

(二)识别方法

1、院内所有场所都应使用“姓名”和“年龄(出生年月)”两种方法识别患者身份。

2、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诊疗活动时识别患者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3、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诊疗活动时识别患者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三)在以下情况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1、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

2、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血库、检验中心、医技检查科室等任何与患者有关的诊疗活动。

3、在交接患者的关键流程中,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四)关键流程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1、患者门诊就诊、入院身份核对

(1)门诊挂号处:患者需填写挂号信息单或持有效证件挂号,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

(2)入院患者身份核实要求:

①所有类型患者身份(医保、市外医保、农合、自费)入院前均须核对;

②门、急诊入院患者由入院登记处负责核对;

③统一规范核对内容:

医保病人:医保卡(相片不清晰时需核对身份证);

农合病人:农合卡+身份证+户口本+纸质(电子)转诊单;

自费病人:身份证。

2、发现患者“冒名顶替”时的处理

(1)科室发现患者“冒名顶替”者,护士长要求患者提供有效证件,确认患者真实身份,发现科室负责人(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知会住院登记处更改患者电脑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址等),住院登记处完成信息变更后,通知科室随同病历存档。

(2)若患者不配合更改信息,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告知风险并劝其办理出院。以“冒名”者身份的资料进行归档的病案。

四、主控职能部门:医疗-医务部,护理-护理部,门诊挂号及入院-财务科

五、执行科室: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部、入院登记收费处等。

目标二: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一、目的:建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程序,确保在紧急、特殊情况下对患者做出正确的处置,以减少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错。

二、制定的相关制度:医嘱制度、模糊医嘱澄清管理制度、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管理制度、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一)医嘱制度

1、下达与执行医嘱的人员,必须是本院具备注册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资格的人员,其他人员不得下达与执行医嘱。

2、每日查房后医嘱一般在上班后2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销时,临时医嘱应当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及注明取消时间。长期医嘱应当在长期医嘱单上注明停止时间并签名。临时医嘱应当向护士交代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3、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核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必要时护士有权向上级医师及护士长报告,不得盲目执行。因故不能执行的医嘱应当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口头医嘱只允许在紧急抢救或手术中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后,护士须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患者就开医嘱的草率行为。

4、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认真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6、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

7、无医师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患者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现场,护士可以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当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8、通过医院HIS系统下达医嘱的,要有严格的授权体制与具体执行时间记录。

(二)模糊医嘱澄清管理制度及流程

1、医嘱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以便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具、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

2、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是指医嘱书写不清楚、医嘱书写有明显错误(包括学术语错误)、医嘱内容违反治疗常规、药物使用规则、医嘱内容与平常医嘱内容有较大差

别、医嘱有其他错误或者疑问。

3、护士接医生下达的医嘱后,认真阅读及查对,对模糊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首先询问开医嘱者;如果开医嘱者不在或无法联系到则通知其上级医师,上级医师不在的情况下联系值班医师或科主任;核实后重新下达并打印医嘱执行单,医嘱执行护士接医嘱执行单后,认真查对,严格按照医嘱的内容、时间等要求准确执行,不得擅自更改。

4、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

5、如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对于模糊医嘱护士可立即联系在科室的任一医师,此医师有责任积极了解病情并临时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置,同时及时与患者的主管医师沟通,主管医师无法联系到时应寻找其上级医师或总住院,必要时直接汇报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抢救结束应做好相关的记录。在此过程中推诿、延误抢救者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和造成的后果将给予严厉的处罚。

附:模糊医嘱澄清管理流程图

(三)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管理制度及流程

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抢救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口头医嘱只有在抢救或手术中可以执行。

2、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复诵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4、抢救结束医生应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保留用过的空安瓶,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

5、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能记录和执行。

6、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将给予处理。

附:口头医嘱下达、执行流程图

(四)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1、临床危急值的定义及项目范围

(1)临床危急值是指医技部门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危险边缘。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并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则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2)临床危急值项目包括临床实验室、病理、医学影像部门、电生理检查、血药浓度监测等医技部门的部分检验与检查结果。具体项目及临界值见《临床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

2、临床危急值项目的管理

(1)临床危急值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由医务部组织各临床及医技部门共同制定并每年修订一次临床危急值项目范围。

(2)根据临床需要重新完善临床危急值及相关管理制度、流程、项目表。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认为有必要对个别临床危急值项目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的,由申请部门填写《临床危急值项目申请表》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在接到申请书7个工作日内应组织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讨论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应科室。

3、临床危急值的确认

(1)医技部门相关人员在发现临床危急值时,首先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方法正确后,由主检人员本人或上级医师立即进行复核一次,经复核后两次结果相同则确认为“临床危急值结果”,并根据相关规定保留标本。

(2)对于器械检查类发现临床危急值结果时,主检人员/阅片医师在核查仪器设备正常、方法正确的情况下,应请上级医师复核确认临床危急值结果,在必要时可重复检查一次。

4、临床危急值的报告

(1)经复核确认的“临床危急值结果”应立即通过电话、医院信息系统等两个途径通知送检病区/门急诊相关人员,同时对临床危急值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登记备查。如将结果直接报告临床医师,必须再报告一次临床科室,以免遗漏登记。

(2)报告及登记内容包括:日期、送检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接电话人姓名、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者等相关信息,具体记录格式见《医技科室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5、临床危急值的接收与登记

(1)病区及门诊临床危急值电话报告的接收人员必须是具备相应岗位上岗资格的医护人员,其他人员在接到临床危急值电话报告时应请相关具备资格的人员接听电话。

(2)临床危急值电话接收人应复述危急值结果、姓名、床号、住院号等重要信息,

并同时记录。

(3)记录的内容包括: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电话接听情况(接收时间、签名)、处置情况(处置时间、医师签名)等,具体记录格式见《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与处置登记表》。

6、临床危急值的处理程序

(1)检验标本类临床危急值处置

①病区/门急诊医护人员在接到检验部门复核的“临床危急值结果”报告后,应立即向管床或值班医师报告,经治或值班医师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再次诊查及病情评估,并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2)器械检查类临床危急值

病区/门急诊医护人员在接到检验部门复核的“临床危急值结果”报告后,应立即向管床或值班医师报告,经治或值班医师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再次诊查及病情评估,并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7、临床危急值的处理记录

医护人员在接到结果报告并进行抢救处理后,应及时完成相应的记录:①病程记录(6小时内);②门诊病历记录;③填写《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与处理登记表》。

8、临床危急值的考核

临床危急值的考核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体系。

三、实施要点:

(一)口头医嘱执行管理

1、口头医嘱仅在患者病情紧急需立即处理和抢救时才允许执行。

2、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护士应立即复述口头医嘱内容,用药需经双人核对,执行前再次复述,得到医师确认后方可执行。

3、执行护士保留空安瓿至抢救结束后,再次核对确保无误。

4、医生于抢救结束后立即补开口头医嘱。

5、建立抢救用药记录本,记录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各项紧急处置的内容和时间,保留抢救用品,事后由医护双方进行确认核查。

(二)处理危急值的医嘱管理

医技科室向病区电话通知患者相关检查的危急值,值班医生或护士接到通知后,口头复核汇报的数值,得到对方的确认后,登记在《危急值登记本》中,根据危急值的临床意义,开出医嘱,对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在病程中记录。

四、KPI(关键业绩指标)值:

抢救医嘱规范执行率=100%

五、主控职能部门:医务部-医疗,护理部-护理。

六、执行科室: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部等。

目标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发生

一、目的:加强手术风险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减少错误、保障安全。

二、制定的相关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2、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3、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各手术科室必须规范填写手术通知单,确保名称规范正确,尤其“左”、“右”必须正确注明。

4、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5、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主持,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者或一助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6、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7、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8、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9、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0、医务部、护理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11、手术科室病房与手术室之间要建立交接制度,并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逐项交接。

(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1、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必须做标记。

2、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4、手术患者离开病区前,由术者或主管医师用医用龙胆紫药水在手术部位画“+”图形体表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确认。如果患处有纱布、石膏、牵引器等,则统一标记于覆盖物上方4-5厘米处。涉及眼睛手术的患者,手术标示标记在手术侧的眉毛上方;对涉及口腔手术的患者,则将手术标记在手术部位同侧脸峽部上;对涉及耳部手术的患者,则将手术标记在手术部位同侧的耳屏前;对涉及鼻部手术的患者,则将手术标记在手术部位同侧的鼻翼旁。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送往手术室。

5、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术者或主管医师、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临床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示,确认无误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6、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前,应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手术室人员查看核对患者是否有手术部位体表标示。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有权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附: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图

三、实施要点:

(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术前核查

(1)手术患者均应佩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腕带以便核查。

(2)手术医师――根据专科手术方式确定常规手术部位。如遇选择侧开术式患者则在手术部位切皮处做体表标记,并行术前访视,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患者、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体表标记需在手术铺巾时仍然清晰可见。

2、手术患者核查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主持,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或一助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5)手术确认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四、KPI(关键业绩指标)值: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合格率=100%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合格率=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合格人次×100%

同期手术患者人数

五、主控职能部门:医疗-医务部,护理-护理部。

六、执行科室:手术及介入科室。

目标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目的: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

二、制定的相关制度:手卫生制度及实施措施

手卫生制度及实施措施

(一)概念: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各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采用流动水洗手。

2、用于洗手的皂液置于洁净的容器内,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遇有皂液有混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一次性使用的容器遇有皂液有混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

3、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4、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当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选用的手消毒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较好的护肤性能,能避免二次污染。

(三)外科手消毒设施

1、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大小适度,易于清洁,数量设置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2、用于洗手的皂液置于洁净的容器内,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遇有皂液有混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一次性使用的容器遇有皂液有混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

3、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等揉搓用品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

4、选用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有效期内使用。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放置的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5、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干手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6、洗手区域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四)开展手卫生工作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指征,并根据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3)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5)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后。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六)外科手消毒:

1、原则: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七)医务人员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

1、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充分淋湿双手。

(2)取适量肥皂(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六步骤为: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取干手纸巾擦干。

2、卫生手消毒方法:取3ml速干手消毒液,认真揉搓双手,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同洗手揉搓六步骤,直至双手干燥。

(八)外科手消毒方法

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取适量的皂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5、取5ml外科手消毒液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下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九)每季度对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监测方案见“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卫生学监测制度”。

(十)相关部门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手卫生制度,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开展医务人员手

消毒效果监测;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监测结果。

2、科教科:开展手卫生知识的全员培训。

3、医务科: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4、护理部: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5、门诊部:监督、指导门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6、总务科:保证皂液、干手用品的供应。

7、器械科:保证合格、有效的手消毒液的供应。

8、检验科细菌室:配置卫生学监测所需的培养液、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测标本、检测报告单送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总。

9、各临床、医技科室及门诊科室:正确配置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根据手卫生指征进行洗手、手卫生消毒、外科手消毒;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手卫生工作的监督、监测工作。

(十一)具体措施

1、在患者诊疗护理场所如走廊、病房等提供方便可及的速干手消夜。

2、临床科室所有水龙头需提供连续供水,安装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并配备合适的干手设施,能满足临床手卫生需要。

3、加强手卫生的宣传。在每个洗手设施区域或一些工作场所张贴洗手图示、手卫生宣传语、温馨提示语等,提示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4、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正确的教育和指导,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

(1)手卫生原则: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用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手卫生指征:①直接接触患者前后;②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④接触患者的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⑤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后。

(3)洗手方法见图示1:

在流动水下充分淋湿双手→取适量肥皂(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六步骤为: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⑦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取干手纸巾擦干。

(4)卫生手消毒方法见图示2:取3ml 速干手消毒液,认真揉搓双手,包括指背、

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同洗手揉搓六步骤,直至双手干燥。

(5)外科手消毒方法见图示3

①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②取适量的皂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

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③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④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

⑤取5ml 外科手消毒液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下臂下1/3,并认真揉搓

直至消毒剂干燥。

5、院感科每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质控检查,及时反馈,并进行改进。

图示1 流动水洗手流程

揉搓6步骤(时间>15秒)

每步骤重复3~5次

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拇指在掌中

指尖在掌心换手换手

换手

流动水淋湿双手

取干手纸巾擦干

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取适量洗手液于掌心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手缝12345

6顺序可换

图示2 卫生手消毒流程 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拇指在掌中指尖在掌心换手换手换手

取1~2揿手消毒剂于

掌心

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手缝123顺序可换

图示3 外科手消毒流程 取3揿手消毒剂

消毒左手指尖5秒消毒右手指尖5秒

取3揿手消毒剂取3揿手消毒剂

手部干燥揉搓双手5步骤(时间20~30秒)

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掌心相对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拇指在掌中涂抹左手前臂和上臂下1/3

15秒)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得持续改进,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中国医院协会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得基础上,结 合当前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得实际,编制《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使目标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在2017年2月17日至18日召开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六周期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对2017版十大目标进 行了解读。 患者安全与共同责任 ○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了严肃得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5%~15%得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得感染,而ICU更高,达到40%。欧洲国家发生得医院感染事件,每年在500万例左右。 ★用药错误。美国每年有150万人遭遇用药错误。 ★手术差错。国内媒体曾报道,患者右脚有病,左脚却挨刀。 ★交接错误。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一项关于药物重整得报告显示,据估计在药物重整工作中发生药物交接得错误率可能高达70%。 ★不良注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3%得乙肝由不良注射引起。 ★相关患者安全事件案例,不胜枚举…… ○我国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得现实意义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得进步、患者自主意识得提高,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行业同仁与社会各界得高度关注,我国加强患者安全保障得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得发展中国家,我国得医疗机构担负着艰巨得医疗卫生服务任务。在中国,加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安全就是医疗质量得前提与基础。患者安全就是医院管理得重要内容。没有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无从谈起,医院管理没有意义可言。在当前医院改革发展得新形势下,必须从新得高度、新得视角充分认识患者安全问题。 ★持续改进与提升患者安全意义重大。患者安全对于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维护社会与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得意义。患者安全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得坚持与努力。 ★患者安全就是医患双方得共同责任。患者安全充分体现患者得权利与以患者为中心得服务理念。不仅就是医务人员与患方,政府部门、医院管理者、相关社会团队等都就是推进患者安全提升得中坚力量。 患者安全得十大目标 ○基本原则:以循证为基础,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与国际可比性得原则。 ○研究方法:理论层面:第一、整理分析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发布及典型国家与地区得实践经验。第二、成立核心专家组,特邀国内外患者安全有关专家作为咨询专家。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点电话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的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医嘱。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2、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10%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及签名程序。 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病房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与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制度。 7、药师应为门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 8、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

十大安全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实施双向核对程序,先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核对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身份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对科室的重点患者、特殊患者及重点科室的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二、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区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等的相应管理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柜存放管理。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并认真遵循。 5、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进一步完善输液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过敏及配伍禁忌,控制静 脉输注流速,加强巡视、观察,预防输液反应。 7、病区应严格执行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登记、上报记录。 8、对于新药特殊药品使用前要学习、了解其药物的疗效、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9、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 服务指导。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要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不得执 行口头或电话通知医嘱。 2、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 向医生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人核查(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准确记录,事后及时补充医嘱。 3、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 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患者信息、检验结果 和报告者的姓名、接获时间,进行复述确认后方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 “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院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各科室、部门严格落实相应制度,并对落实情况及效果定期督查评价。 2、临床实验室应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项目表。 3、“危急值”报告应有快捷、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4、对所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 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相关规定,并认真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最新版】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一)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

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我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最新版)

中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 ?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 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2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 ?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 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 ?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一、 提咼用约安全。 1. 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2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要严格管理。 3 ?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4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5.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 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 ?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

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7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8 ?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 ?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要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不得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医嘱或检验数据。 2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对医师下

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 3 ?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 .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提供服务能力和对象,针对报告途径、重点对象、报告 题目等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内容

2014-2015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国医院协会)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细目如下: (一)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二)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三)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四)提倡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五)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别标志(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六)职能部门应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细目如下: (一)择期手术须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工作流程,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 细目如下: (一)建立规范化信息沟通程序,加强医疗环节交接制度,包括医疗护理交接班、患者转诊转运、跨专业团队协作。 (二)规范医嘱开具、审核、执行与监管常规和/或处理流程。 (三)在实施紧急抢救时,必要时可下达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复诵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 (四)接获患者非书面的重要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五)建立跨专业的有效沟通培训机制,减少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方式的差异性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确保沟通准确、通畅、便捷。 目标四、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最新版】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 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 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 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

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 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中国医院协会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编制《中国医院协会患者 安全目标(2017版)》,使目标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在2017年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六周期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对2017版十大目标进行了解读。 患者安全和共同责任 O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了严肃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5%~15的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而ICU更高,达到40%欧洲国家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每年在500万例左右。

★用药错误。美国每年有150万人遭遇用药错误。 ★手术差错。国内媒体曾报道,患者右脚有病,左脚却挨刀。 ★交接错误。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一项关于药物重整的报告显示,据估计在药物重整工作中发生药物交接的错误率可能高达70%(★不良注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3%勺乙肝由不良注射引起。 ★相关患者安全事件案例,不胜枚举…… O我国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患者自主意识的提高,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行业同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加强患者安全保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医疗机构担负着艰巨的医疗卫生服务任务。在中国,加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无从谈起,医院管理没有意义可言。在当前医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充分认识患者安全问题。 ★持续改进和提升患者安全意义重大。患者安全对于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患者安全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患者安全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患者安全充分体现患者的权利和以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制度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制度措施

————————————————————————————————作者:————————————————————————————————日期: 2

陕西省友谊医院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3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转科患者交接的身份识别措施和登记制度。 (四)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用反问时查对方法,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五)提倡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 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二)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三)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四)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控制静脉输注滴速、预防输液反应,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 (六)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上报制度,人人知晓。 (七)发挥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九)有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十)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准确”药名准确、病人准确、剂量准确、途径准确、时间准确。 4

2014-2015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细则(最新)

遵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患者安全十大目 标 来源:中国医院协会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细目如下: (一)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 操作。 (二)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 (三)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 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四)提倡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五)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别标志(腕带、床头卡、 指纹等)。 (六)职能部门应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细目如下: (一)择期手术须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工作流程,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 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

及时传递关键信息 细目如下: (一)建立规范化信息沟通程序,加强医疗环节交接制度,包括医疗护理交接班、患者 转诊转运、跨专业团队协作。 (二)规范医嘱开具、审核、执行与监管常规和/或处理流程。 (三)在实施紧急抢救时,必要时可下达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复 诵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 (四)接获患者非书面的重要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 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五)建立跨专业的有效沟通培训机制,减少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方式的差异性。提供多 种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确保沟通准确、通畅、便捷。 目标四、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细目如下: (一)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臵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尽可能降低医院内医疗 相关感染的风险,如VAP、CTBSI、CAUTI及 SSI。 (三)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 全性。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 本要求。 (五)严格遵循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陕西省友谊医院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转科患者交接的身份识别措施和登记制度。 (四)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用反问时查对方法,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五)提倡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 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二)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三)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四)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控制静脉输注滴速、预防输液反应,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 (六)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上报制度,人人知晓。 (七)发挥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九)有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十)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准确”药名准确、病人准确、剂量准确、途径准确、时间准确。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的】 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紧急抢救时方可使用口头临时医嘱与数据报告。 【主要措施】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提高对患者省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八对制度,查对无误后 方可执行。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方可操作。 2、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 向查对。 3、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 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止错输、漏输, 4、处置、用药时培养护士应用发散思维查对,即患者为什么用这 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里痛?用“降温药”—发热吗?以此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 5、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 人,防止出错。给患者输血时,做好输血查对工作,到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 6、输血时一次输一人,必须两名护士或请医生协助核对无误并签 字,两人到患者床前与患者及家属再核对患者血型,方可给患者输血。并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主动进行解释,取 得理解合作,并保证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是进行插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更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交待清楚,防止患者或家属将管道自行脱出。

目标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1、所有常备药每周核对、检查并记录,保持数量准确无变质过期, 急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数量,每班检查并记录。 2、氯化钾、硫酸镁等特殊药物单独放置。 3、内服、注射、外用药严格分开,杜绝混放、乱放现象发生,外 用消毒液必须单独存放,严防与液体混放。 4、处理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核对清楚后,方可执 行,使用以往未用过的新药时,注意查看说明书,掌握其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防止漏作过敏试验而用药。 5、加强输液安全管理,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光,严格无菌操作,控 制输液滴速,认真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更换液体时,注意上下两瓶之间有无不良反应,必须观察两瓶液体在茂非氏滴管混合后,无不良反应时护士方可离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特殊用药时,应严格交接班,以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 高度注意。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医护之间的学术问题、工作问题要在办公室讨论。 2、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重复背述, 严格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同时做好记录,保留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督促医生补开医嘱。

2017患者十大安全管理目标

2017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一)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三)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六)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完整版)最新患者安全目标试题含答案共28套

2014年6月 德阳某医院患者安全目标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60分,每小题6分) 1.患者安全是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过程客观心理上的认同与信赖。现阶段主要体现在避免和预防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任何损害. 2.影响患者安全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有: 医疗差错;急救复苏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对病人及其家属履行知情告知不足;对病人有关诊疗措施的风险程度的把握。 3、影响患者安全患者及其家属方面的因素有:对病情的知晓程度和对进一步诊治措施的选择;隐瞒有关病史;病人对出院医嘱的知晓、理解程度;病人出现精神症状;住院病人擅自离院,在院外可能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 4、影响患者安全医疗环境因素有:停电;中心供氧、中心负压的中断;医院内部的行路安全问题;病人坠床致骨折、被翻倒的热水瓶烫伤;医院环境不适应新型传染疾病的防治;灾害与事故隐患。 5、影响患者安全的其他原因:医院感染;药物的副作用;医疗设备故障;医学科学的局限性等。 6、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告知的内容有:病情、诊疗措施、诊疗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影响转归的注意事项,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手术)前患者及家属同意的签字。 7、常用识别患者的方法有:(1)执行查对制度(姓名、性别、年龄、床号、院号等);(2)腕带识别;(3)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4)身份证识别;(5)指纹识别。

8、在实施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 9、对病人进行明确标识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提供确切的病人身份标识;(2)病人标识应建立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能与医疗管理信息系统配合使用;(3)应使用可靠的标识产品。 10、对危重和昏迷病人应建议使用腕带识别系统、患者家属及其陪护亲友识别,有条件的应使用指纹识别。 二、问答题(共40分) 11、简述高危药品包括那些类型?。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以及其他(1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2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3 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4 静脉用抗心率失常药、5 抗血栓药物(抗凝药)、6 心脏停搏液、7 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8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9 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10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11 口服降糖药、12 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如地高辛和米力农)、13 脂质体药物(如两性霉素脂质体) 、14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15 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16 静脉、透皮或口服吗啡类镇痛药物、17 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维库溴胺和罗库溴胺) 、18 静脉用造影剂、19 肠外营养)等。

患者新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新十大安全目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究中心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病人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多次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保障患者安全活动,特制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要求医院及科室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作为推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医院必须提供所必需的人力与物力支持。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点电话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的氯化钾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 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7版)解读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中国医院协会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编制《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使目标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在2017年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六周期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对2017版十大目标进行了解读。 患者安全和共同责任 ○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了严肃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5%~15%的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而ICU更高,达到40%。欧洲国家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每年在500万例左右。 ★用药错误。美国每年有150万人遭遇用药错误。 ★手术差错。国内媒体曾报道,患者右脚有病,左脚却挨刀。 ★交接错误。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一项关于药物重整的报告显示,据估计在药物重整工作中发生药物交接的错误率可能高达70%。 ★不良注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3%的乙肝由不良注射引起。 ★相关患者安全事件案例,不胜枚举…… ○我国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患者自主意识的提高,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行业同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加强患者安全保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医疗机构担负着艰巨的医疗卫生服务任务。在中国,加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无从谈起,医院管理没有意义可言。在当前医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充分认识患者安全问题。 ★持续改进和提升患者安全意义重大。患者安全对于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患者安全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患者安全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患者安全充分体现患者的权利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仅是医务人员和患方,政府部门、医院管理者、相关社会团队等都是推进患者安全提升的中坚力量。 患者安全的十大目标 ○基本原则:以循证为基础,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和国际可比性的原则。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陕西省友谊医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 度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转科患者交接的身份识别措施和登记制度。 四)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用反问时查对方法,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五)提倡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

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主要措施】 (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二)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三)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四)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控制静脉输注滴速、预防输液反应,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 (六)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上报制度,人人知晓。 (七)发挥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九)有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 (十)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准确”药名准确、病人准确、剂量准确、途径准确、时间准确。 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紧急抢救时方可使用口头临时医嘱与数据报告。 【主要措施】 (一)只有在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保留安瓿,事后应准确记录。(二)在接到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它检查)结果时,接到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三)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将给以处理。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的】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服务质量。 【主要措施】 (一)有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危急值”报告途径可靠且检验人员(最佳设置“临床检验医师” )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三)“危急值” 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四)“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五)对属于“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