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之针灸学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之针灸学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之针灸学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之针灸学

一、针灸学考查目标

针灸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针灸学考点解析

(一)腧穴总论

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2.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3.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

1.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偏历、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承泣、地仓、颊车、头维、下关、梁门、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包。

(5)手少阴心经: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天宗、颧髎、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委中、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腺、太溪、复溜、肓俞。

(9)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率谷、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

(13)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腺。

(14)督脉: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

3.下列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聪、印堂、太阳、定喘、夹脊、胃脘下前、腰眼、十宣、八邪、外劳宫、膝眼、胆囊穴、阑尾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5.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 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6.“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 气能摄津 7.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8.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9.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11.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12.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3.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5.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2016年、2017“考研中医综合”大纲变化分析

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证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证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 30题 中医诊断学 30题 中药学 30题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中医诊断学约13% 中药学约13%

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 (2)辨证论治: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 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 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 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 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 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 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 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 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 1.精气学说 (1)精气的基本概念。 (2)、(3)同左 2.同左 3.(1)、(2)同左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用: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 形体官窍的联系,五脏的生理 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 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Selected】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00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00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 A.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制约 00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 A.母病传子 B.子病传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00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D.疏通经络 00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 A.早衰 B.畏寒 C.自汗 D.出血 00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太阴经 00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 A.眩晕震颤 B.痛无定处 C.手足抽搐 D.角弓反张 00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00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 A.《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 A.假神 B.神乱 C.少神 D.失神 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形细脉势软 B.脉位沉脉势软 C.脉位沉脉形细 D.脉形细脉率快 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 A.气阴两虚 B.气血两虚 C.血燥化热 D.血虚受风 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C.心火亢盛证 D.心阴虚证 014.脉弦细数的证是(B) A.肝火上炎

xx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xx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故选D。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果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汗 D、涎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 B、腠理 C、三焦 D、脉道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这要损害是()。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2018考研中医综合大纲

2018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中医诊断学约13% 中药学约13% 方剂学约13% 中医科学约28% 针灸学约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74979

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真题 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 A.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制约 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 A.母病传子 B.子病传母 A.相乘传变 B.相侮传变 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D.疏通经络 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 A.早衰 B.畏寒 C.自汗 D.出血 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太阴经 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 A.眩晕震颤 B.痛无定处 C.手足抽搐 D.角弓反张 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单选题]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单选题] A.《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单选题] A.假神 B.神乱 C.少神 D.失神 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单选题] A.脉形细脉势软 B.脉位沉脉势软 C.脉位沉脉形细 D.脉形细脉率快 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 A.气阴两虚 B.气血两虚 C.血燥化热 D.血虚受风 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单选题]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C.心火亢盛证 D.心阴虚证 14.脉弦细数的证是(B)[单选题] A.肝火上炎 B.肝肾阴虚 C.血虚肝郁 D.肝郁气滞 15.证见胸闷息促,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苔白滑,脉弦者,应诊断为(B)[单选题]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16.症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腹痛喜暖,大便溏薄,属于(B)[单选题] A.表寒里热 B.上热下寒 C.真寒假热 D.热症转寒 17.症见脘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倦怠食少,舌淡嫩,苔白腻,脉弱辨证为(C)[单选题] A.肾阳虚 B.脾阳虚 C.脾肾阳虚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最全、最准确、最完整)

自2106年官方已不再公布往年真题,大家翻阅资料或上网可以发现2016真题都不全,40题往后 即使有也是往年凑得题,这套题原汁原味。 2016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朱丹溪 C、李杲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藏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脾肾阳虚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肾阳虚损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涎 D、汗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百脉功能 C、肺的呼吸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营气 B、宗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 B、腠理 C、脉道 D、三焦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A、耗气 B、耗血 C、伤精 D、伤神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甘 B、多食苦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肾、肝、胆 B、肺、肝、脾、胃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津伤液脱 D、气随津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病治阳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A、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 C、体魄锻炼 D、养性调神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A、癃闭 B、遗尿 C、小便失禁 D、尿后余沥不尽 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A、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B、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 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 C、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 D、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嗳气常见原因的是() A、食滞胃脘 B、肝气犯胃 C、胃气衰败 D、寒邪客胃 19、发热以下午3-5时为重,伴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者,多见于() A、疟疾 B、阳明病 C、湿温 D、少阳病 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形相反的是() A、濡脉与弱脉 B、芤脉与革脉脉 C、洪脉与细脉 D、实脉与虚脉 21、症见头痛如劈,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属于()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C、肝阴虚证 D、肝胆湿热证 22、患者小腹冷痛.经色紫暗,舌质淡紫,脉沉涩,其诊断是() A、寒凝血瘀证 B、痰凝血瘀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阳化风证临床表现的是() A、眩晕欲仆,步履不稳 B、颈项强直,四肢抽搐 C、口舌歪斜,半身不遂 D、手足麻木,语言蹇涩 24、肝血虚证与心血虚证均有的临床表现是() A、心悸怔仲,失眠多梦 B、肢体麻木,手足震颤 1

(完整版)201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综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的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中医诊断学约13% 中药学约13% 方剂学约13% 中医内科学约28% 针灸学约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Ⅳ考察内容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和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选: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选:C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选:A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 B.膀胱的开阖气化 C.三焦的决犊 D.肾气升腾气化 选: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选:C 6.入上齿的经络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选:B 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A.阻遏气机 B.易伤阳气 C.收引凝滞 D.重浊黏腻 选: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选: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为用 D.攻补兼施 选: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大肠湿热证 选: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 A.通调水道 B.布散水液 C.输精皮毛 D.肃降水液 选: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 A.口眼歪斜 B.肢体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附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首先提出“六合者从火化”观点的专家 A、朱丹溪 B、张元素 C、李泉 D、刘完素 2. 阴损及阳经俱损的理论依据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应 D、阴阳消长 3. 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侮的是 A、真气不足,则制己所不胜 B、其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4.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的生理基础 A、肺朝百脉的功能正常 B、肝的阴血充足 C、肾的精气充盛 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 5. 根据《素问调经理论》所述,神不足则 A、容易悲伤 B、喜哭不休 C、思虑不详 D、容易恐惧

6. 治疗血虚证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 血能载气 B 气能生血 C 气能行血 D 气能摄血 7. 在津液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肾之蒸腾气化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 D、小肠之分清泌浊 8. 任络脉是经络的分支,其中最大的是 A、孙络 B、浮络 C、经别 D、别络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六瑶致病特点的是 A、传染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10. 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 A、思虑过度 B、愤思不已 C、恐惧过度 D、悲伤至极 11. 易发生内燥病态的脏腑是 A、脾、胃、大肠 B、肺、胃、大肠 C、肝肾、小肠 D、肺肾、小肠 12. 根据《灵枢经脉》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导致 A、腹胀便秘 B、消谷善积 C、头晕头痛 D、霍乱吐泄 13. 热病见寒的治则是 A、逆治 B、扶正 C、治标 D、从治 1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 A、先按未受邪之地 B、早期诊治 C、扶正祛邪 D、未病先防 15. 痰浊内阻症与寒湿内停疹均可见到的舌象

2018-2017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试题卷

2018-2017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试题卷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试题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兯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 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 为整体,并不自然界统一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兰系是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3下刊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 刊的是 A角、徵、宥、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脉、骨、皮毛 D 青、黄、赤、白、黑4“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气宣发,布散津液 B肺气肃陈,有利大肠吸收津液 C辅助心君,转输气血津 液 D宣发肃陈,通调水道 5.脾主升清主要是指 A脾之阳气主升 B脾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弻二肺 D运化水液,转输周身 6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信赖二 A肝藏血以养骨 B肾藏精生髓以养骨 C脾运化精微以养骨 D心主血脉,推动气血以养骨 7胆汁的生成源二 A肝之余气 B肺之宗气 C心之营气 D脾胃之精气 8气机升陈之枞是指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陈,肾水上升 C肝主左升,肺主史陈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陈 9水谷精气不清气相结合,兰系到A宗气的生成 B卫气的生成 C营气的生成 D元气的生成 10足阳明胃经不它经相交的部位是

A在足大趾端交二足太阴脾经 B在目内眦交二足太阳膀胱经 C在食指端交二手阳明大肠经 D在足小趾端交二足少阴肾经 11十事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A头面部 B胸背部 C肘膝以上 D肘膝以下 1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两者的兰系? A气不血 B津液不血 C 气不津液 D津液不汗 1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高者”的治法是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汗而发之D散而泻之 15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与书是 A《伤寒金镜弽》 B《伤寒观舌心法》 C《舌胎统志》 D《辨舌指南》 16下刊选项中,不属二精亏神衰所致失神表现的是 A面艱无半 B肌肉瘦刽 C神昏谵语 D 呼吸气微 17舌质淡白,苔淡黄而滑润者多见二 A阴虚之人感受湿热 B阳虚之人感受湿热 C血虚之人感受湿热 D气虚之人感受湿热 18热扰神明者出现呕吏的特点是 A呕声微弱,吏势较徐缓 B呕声壮厉,吏势较猛 C呕吏呈喷射状 D朝食暮吏戒暮食朝吏 19痰湿困脾所致嗜眤的特点是 A精神疲惫,似眤非眤 B饭后嗜眤,神疲倦怠 C昏眤伴有鼾声、痰鸣 D困倦嗜眤,头脑昏沉 20,后为余沥不尽多由二 A肾气不固 B肾阳虚弱 C瘀阷膀胱 D膀胱湿热 21妇人左兰尺脉,忽洪大二史手,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多提示 A月经失调 B受孕 C胎死腹中 D月经将至 22下刊选项中,不属二结脉主病的是

2018-2019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8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 A.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制约 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 A.母病传子 B.子病传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D.疏通经络 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 A.早衰 B.畏寒 C.自汗 D.出血 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太阴经 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 A.眩晕震颤 B.痛无定处 C.手足抽搐 D.角弓反张 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 A.痰浊 B.湿热 C.燥热 D.内火

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 A.《内经》 B.《难经》 C.《中藏经》 D.《伤寒论》 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 A.假神 B.神乱 C.少神 D.失神 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形细脉势软 B.脉位沉脉势软 C.脉位沉脉形细 D.脉形细脉率快 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 A.气阴两虚 B.气血两虚 C.血燥化热 D.血虚受风 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A.肝阳上亢证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考研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3. 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4. 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6. 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7.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8. 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参考答案】A 9. 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参考答案】B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参考答案】A 11. 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参考答案】C 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参考答案】C

2019-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B.病机的变化 C.症状的变化 D.体征的变化 答案: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答案:C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 B.膀胱的开阖气化 C.三焦的决犊 D.肾气升腾气化 答案: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 A.中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答案:C 6.入上齿的经络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B 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 A.阻遏气机 B.易伤阳气 C.收引凝滞 D.重浊黏腻 答案: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 A.脾、胃 B.肝、肾 C.心、肾 D.心、肝 答案: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以通为用 D.攻补兼施 答案: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脾不调证 D.大肠湿热证 答案: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 A.通调水道 B.布散水液 C.输精皮毛 D.肃降水液 答案: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 A.口眼歪斜 B.肢体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20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 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 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 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故选D。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2016-2017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李果 C、朱丹溪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互藏 B、阴阳消长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 B、唾 C、汗

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 B、肺的呼吸功能 C、肺的百脉功能 D、肺的宣发功能 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A、经络 B、腠理 C、三焦 D、脉道 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A、手少阴心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太阴肺经 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这要损害是()。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肝、脾、胃 B、肺、肾、肝、胆 C、心、肾、肝、胆 D、心、肝、脾、胃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气随其脱 D、津伤液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A、养性调神 B、护肾保精 C、体魄锻炼 D、顺应自然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A、尿后余沥不尽 B、遗尿 C、小便失禁 D、癃闭 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 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 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 C、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 D、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

1991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

199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互为消长 D. 平衡协调 E. 互相转化 【参考答案】B 2. 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B. 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C. 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D. 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E. 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B 3. 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 A. 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 B. 肺具有布散水液的功能 C. 肺具有输精于皮毛的功能 D 肺为脏腑之华盖 E. 饮入于胃……上归于肺 【参考答案】A 4.“乙癸同源”应归属于: A. 肝和心的关系 B. 肝和肺的关系 C. 肝和肾的关系 D. 肝和牌的关系 E. 肾和牌的关系 【参考答案】C 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 气能生津 B. 津能化气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气能行津 【参考答案】D 6.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A. 经别 B. 别络 C. 浮络 D. 孙络 E. 奇经 【参考答案】E 7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 A. 脉凝泣而变色 B. 皮搞而毛拔 C. 筋急而爪枯 D. 肉胝皱而唇偈 E. 骨痛而发落 【参考答案】D 8.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 A. 体内气机的逆乱 B. 体内阴血的不足 C. 体内阳气之变动 D.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E. 体内筋脉失常 【参考答案】C 9.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的经脉是 A. 手少阴心经 B. 任脉 C. 冲脉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太阴脾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答案

2020考研中医综合真题答案 2015年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 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 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 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故选D。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