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5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5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5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对着干燥玻璃呼气

C.

木炭在O2中燃烧

D.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在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插入盛水的集气瓶口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10.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1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12.下列各组粒子中,每一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0的是()

A.He、Ne、Ar B.Na+、Mg2+、Al3+

C.NH4+、OH﹣、F﹣ D.Ne、H2O、NH3

13.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

A.非金属、单质 B.物质、纯净物

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D.化合反应、化学反应

1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B.制取氧气

C.制取二氧化碳 D.浑浊的水过滤

16.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17.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依据此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18.硫、氧、铁三种元素两两组合,能形成的化合物()

A.只有2种 B.只有3种 C.只有4种 D.有4种以上

19.分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H2、N2、CO的质量比是()

A.1:1:1 B.2:2:1 C.1:14:14 D.1:7:7

20.对下列“2”的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为2

B.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为+2价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

D.CO(NH2)2中括号外的“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中含NH2原子团的个数为2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C.石灰水D.氯化钠E.干冰F.水银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2)含有氧分子的是;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的化合物是;(5)属于氧化物的是.

22.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氮气;

(2)地壳中元素含量:铁铝;

(3)核外电子总数:氖原子铵根离子;

(4)含铁质量分数:氧化亚铁氧化铁;

(5)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200 mL.

2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3)电解水实验中,化学方程式,正极上收集到的是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4)点燃红磷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

24.数字在化学式不同部位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①表示微粒的数目

②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③表示离子的电荷数

请你判断下列化学式中的“2”分别可以表示上述哪种含义?(填序号)

(1)Mg2+(2)2CO (3)SO3.

2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地震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漂白粉等对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图:

试回答: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研钵内做如图实验,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1)在上述实验中,步骤(选填实验步骤的序号)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几乎变为无色,溶液中溶质微粒(选填“是”或“不是”)变得更小了.

(2)在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水分子,请分别用化学符号表示、、.27.(1)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液态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E..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上: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4)我们还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写物质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是,是否能用甲装置来制取?(填写是或否).

28.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写出下列排列中的规律.

(1)CO H2O NH3 CH4 C2H4 P2O5;

(2)NH3 N2 NO NO2 HNO3;

(3)

29.三聚氰胺C3N3(NH2)3为①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常压熔点354℃,升华温度300℃.②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③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④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硫酸、硝酸等都能反应形成三聚氰胺盐,⑤也能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树脂产物.⑥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即密胺塑料)的原料.⑦该树脂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电气、医药等行业,在日常生活中可作碗碟,但不可在微波炉中使用,避免受热后可能散发毒性.⑧由于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与蛋白质(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

(1)归纳有关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用数字序号表示):,

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用数字序号表示):.

(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三聚氰胺〔C3N3(NH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啊0.1%)

(4)2008年09月16日,质检总局通报某物质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563mg/kg.若蛋白质的含氮量以平均值16%计,则多少克蛋白质和1kg该物质中的三聚氰胺含氮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l位)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对着干燥玻璃呼气

C.

木炭在O2中燃烧

D.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对着干燥玻璃呼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木炭在O2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铁架台可用来固定仪器,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的仪器,玻璃棒可用来搅拌液体.

【解答】解:A、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正确;

B、铁架台可用来固定仪器,正确;

C、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的仪器,不能用于溶解食盐,溶解、配制溶液通常放于烧杯内进行,故错误;

D、玻璃棒可用来搅拌液体,加速溶解,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常用仪器的用途即可正确解答,难度不大.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液体药品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固体药品需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B、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加液体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防止腐蚀托盘,该实验操作正确.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该实验操作正确.

C、试管内的液体可能有毒或有腐蚀性,拇指堵住试管口,可能受腐蚀或中毒;振荡试管时用手捏住试管,用手腕摇动;该实验操作错误.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以防污染试剂,该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空气与水.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空气污染重、影响广的物质叫主要污染物,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解: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由一百多种,其中污染最重的首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物质就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保护空气,防止空气被进一步被污染.因此A是正确的其他组合均含有不是污染物的物质.

故选A

【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空气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但需要对污染物的类型加以区分.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软水是纯净物

【考点】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软水: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不含或较少含有钙镁化合物)硬水: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

【解答】解:A、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故A说法正确;

B、水的化学式为H2O,故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

C、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故C说法正确;

D、软水: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不含或较少含有钙镁化合物),由此可知,软水是混合物.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物质的微粒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电子的质量相对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来说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解答】解:A、电子的质量约是质子和中子质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A正确;

B、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多,分子和原子只是其中的两种,故B错误;

C、气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C错误;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化引起的,不是分子大小改变,故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微观粒子的性质进行.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也具有微粒的基本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构成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它是多个水分子的集合体,小分子团水分子与普通水分子相同,只不过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解题的能力.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燃烧时能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C、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浓盐酸和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氨气混合时,能够反应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实验现象是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正确;

B、氢气燃烧能够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不正确;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够产生白烟.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在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插入盛水的集气瓶口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即进行预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刚开始冒出的气体为试管内原有的空气;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

【解答】解: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A正确;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B正确;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故C 正确;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掌握正确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10.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A、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过氧化氢的水溶液.

B、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

C、可能是化合物,例如水.

D、不可能是单质,因为含有两种元素.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

1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定义中的要点来考虑本题.

【解答】解: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在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故选C.

【点评】解答该题关键要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的涵义.一变是反应速度变,二不变是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

12.下列各组粒子中,每一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0的是()

A.He、Ne、Ar B.Na+、Mg2+、Al3+

C.NH4+、OH﹣、F﹣ D.Ne、H2O、NH3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电子数也一定不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He原子的质子数为2,Ar原子的质子数为18,故选项错误.

B、Na+、Mg2+、Al3+的质子数分别是11、12、13,它们的电子数均为10,故选项错误.

C、NH4+、OH﹣、F﹣的质子数分别是11、9、9,它们的电子数均为10,故选项错误.

D、Ne、H2O、NH3均不显电性,它们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0,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明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及中性粒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

A.非金属、单质 B.物质、纯净物

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D.化合反应、化学反应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后者包含前者.

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后者不包含前者.

C、含氧化合物中有氧化物,后者包含前者.

D、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类型,后者包含前者.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方面的问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应用.

1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氮气不支持燃烧,空气能支持燃烧,葡萄糖和白糖都属于糖类物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的时泡沫.

【解答】解:A、燃烧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变,在氮气中会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 正确;

B、葡萄糖和绵白糖都属于糖类物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无法鉴别,故B错误;

C、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的时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15.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B.制取氧气

C.制取二氧化碳 D.浑浊的水过滤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了解各个实验所用的仪器,根据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进行分析回答,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时需要广口瓶、止水夹、燃烧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需要试管、铁架台、集气瓶、酒精灯、玻璃片带导管的橡皮塞等;浑浊的水过滤需要的主要仪器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烧杯等.

【解答】解:

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时需要广口瓶、止水夹、燃烧匙、带导管的橡皮塞;能够进行;

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这些仪器都具有.可以进行;

C、制取二氧化碳,要用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橡皮塞,都具有,可以进行;

D、浑浊的水过滤需要的主要仪器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烧杯等,没有玻璃棒、漏斗等,故不能完成实验.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实验所用仪器,这就要同学们熟悉常见实验及其所用仪器和各种仪器的作用.

16.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硒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1)×2+x+(﹣2)×3=0,则x=+4.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17.将品红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依据此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得就越剧烈.

【解答】解:在冷水和热水中都能扩散且最终均形成均匀、透明的液体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品红能溶解在水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而在热水中扩散的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故B、C、D正确,而A不能得到体现.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应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8.硫、氧、铁三种元素两两组合,能形成的化合物()

A.只有2种 B.只有3种 C.只有4种 D.有4种以上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硫、氧、铁三种元素在两两组合中,铁元素可以表现为+2价,也可以表现为+3价.所以可以组合成多种化合物.

【解答】解:+2价的铁元素与氧和硫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亚铁,硫化亚铁.

+3价的铁元素与氧和硫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铁,硫化铁.

同时铁还能与氧形成四氧化三铁.

故选D

【点评】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在四氧化三铁中,即有+2价的铁元素,也有+3价的铁元素.所以在四氧化三铁中不能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

19.分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H2、N2、CO的质量比是()

A.1:1:1 B.2:2:1 C.1:14:14 D.1:7:7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在分子个数相等的前提下,H2、N2、CO的质量比等于H2、N2、C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求比值即可.

【解答】解:∵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

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2=28;

C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28

又∵分子个数相同

∴H2、N2、CO的质量比等于H2、N2、C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

即2:28:28=1:14:14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际运用.要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知道在分子个数相等的前提下,H2、N2、CO的质量比等于H2、N2、C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解题的关键.

20.对下列“2”的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为2

B.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为+2价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

D.CO(NH2)2中括号外的“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中含NH2原子团的个数为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数字在化学符号中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

【解答】解: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为2,该选项说法正确;

B、Cu2+中的“2”表示铜离子带的电荷数是2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二个氢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CO(NH2)2中括号外的“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中含NH2原子团的个数为2,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能力,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C.石灰水D.氯化钠E.干冰F.水银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C ,(2)含有氧分子的是 B ;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F ;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的化合物是 D ;(5)属于氧化物的是 E .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A、高锰酸钾是化合物;B、液氧含有氧分子;C、石灰水属于混合物;D、氯化钠属于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的化合物;E、干冰属于氧化物;F、水银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故填:(1)C;(2)B;(3)F;(4)D;(5)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等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B 氮气;

(2)地壳中元素含量:铁 B 铝;

(3)核外电子总数:氖原子 C 铵根离子;

(4)含铁质量分数:氧化亚铁 A 氧化铁;

(5)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 B 200 mL.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 学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反应现象 1 反应现象 2 类 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 铁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反应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生石灰化成熟石灰 二氧化碳溶于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 P + 5 O 2 点燃 2 P 2O 5 S + O 2 点燃 SO 2 C + O 2 点燃 CO 2 3 Fe + 2 O 2 点燃 Fe 3O 4 2 Mg + O 2 点燃 2 MgO 2 H 2 + O 2 点燃 2 H 2O 4 Al + 3 O 2 ==2 Al 2O 3 2 C + O 2 ( 不足点燃 2 CO 2 CO + O 2 点燃 2 CO 2 CaO+H 2O ==Ca(OH)2 CO 2 + H 2O === H 2CO 3 2 H 2O 2 MnO 2 2 H 2O + O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O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放热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与氧气能反应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高锰酸钾制造氧气是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安全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在纯氧中可燃,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l 2O 3) 发出白光并且发热,碳消失,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它导出,发现可以燃烧,生 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钙)生成 水变酸性,生成碳酸,颜色没变化,基本上没什么现象,就是冒气泡,应用于常喝的汽水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 合 反 应 14 15 16 水通电分解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2 H 2O 通电 2 H 2↑+ O 2↑ 2 HgO △ 2 Hg + O 2↑ 2 KClO 3 MnO 2 2 KCl + 3 O 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生成流体状汞呈圆珠状,空气中极易挥发成汞蒸气,并释放氧气 用集气法收集氧气,发现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原因是:氧气很难溶于水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分 解 反 应 17 18 19 20 用石灰石烧生石灰 碳酸易分解 氢气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H 2CO 3==== CO ↑+ H 2O H 2 + CuO △ 2 Cu + H 2O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 2↑ 这个反应很容易让同学们忽略,但是考得多,你说不记吗? 取氧化铜和研好的木炭粉,按其质量 10:1 的比放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使 之混合均匀,装入硬质试管并铺开(如图),再用酒精喷灯(或大火焰酒 产生气泡 如果滴了紫色石蕊指示剂的话 溶液从红色变成紫色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数分钟后,即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原来的黑色粉末混合物基本变为红色 精灯)加热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碳还原氧化铁 铁和硫酸铜反应 实验室制氢气 镁和硫酸反应 锌和盐酸反应 镁和盐酸反应 铁和盐酸反应 铁和硫酸反应 铝和硫酸铜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3 C + 2 Fe 2O 3 高温 4 Fe + 3 CO 2 ↑ Fe + CuSO 4=FeSO 4 + Cu Zn + H 2SO 4==ZnSO 4 + H 2↑ Mg + H 2SO 4 ==Mg S O 4 + H 2↑ Zn + 2 HCl == ZnCl 2 + H 2↑ Mg + 2 HCl == MgCl 2 + H 2↑ Fe + 2 HCl==FeCl 2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 A l + 3 CuSO 4 == Al 2(SO 4)3 + 3Cu Cu + 2 AgNO 3 == Cu (NO 4)2 + 2 Ag CaCO 3+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CO +CuO 加热 Cu + CO 2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CH 4 + 2 O 2 点燃 CO 2 + 2 H 2O C 2H 5OH + 3 O 2 点燃 2 CO 2 + 3 H 2O 3 CO +Fe 2O 3 高温 2 Fe + 3 CO 2 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会出现混浊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有气泡产生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发生剧烈反应,白色固体溶解,在固体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铜表面有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减少 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玻璃管 A 中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 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颜色不变 得到无色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色成为无色的硫酸铝 溶液由无色渐渐变为蓝色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继续通入后浑浊消失溶液重新变为澄清 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置 换 反 应 特 殊 类 型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12、因酒精灯打翻而使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最简捷的灭火方法是() A、用泥沙扑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水扑灭 D、用灭火器扑灭 13、关于Al和A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属于同种粒子 C、属于同种元素 D、核外电子数相同 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15、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氧化物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水由水分子构成 16、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镁带体积越来越小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有白色粉末生成 17、下列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漏斗 C、试管 D、量筒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19、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某粒子,核外有A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中子数为() A、A+2 B、M-A+2 C、M+A-2 D、M-A-2 20、某氧化物化学式表示为R2O3 ,经测定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 则该氧化物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 A、80 B、 102 C、160 D、320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l -2个选项符合题意,按题意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对得1分) 2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2020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产物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5.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受热气化后的蜡烛蒸气。 6.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7.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8.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 9.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0.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 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 11.左右盘放对的时候: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盘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 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12.玻璃棒的用途: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13.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时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 总体积的1/5的结论。 1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 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16.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 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17.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利昂的排放引起、 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18.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

20.氮气做冷冻剂、保护气、超导材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 定性)。 2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 钠溶液。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 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2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原理:4P+5O22P2O5 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放热; 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 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25.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2)用途: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卷 【篇一】 一、单项选择(15分)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 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挥发 B.升华 C.爆炸 D.燃烧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列四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加热汞+氧气 ②.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③.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④.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A.① B.③④ C.③ D.④ 6.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7.欲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而又不混入其他气体,应该选择哪种物质在容器中燃烧() A.铁丝 B.硫粉 C.木炭 D.红磷 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里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9.右图表示铈(C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11.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里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页: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7)酒精能燃烧。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8)酒精能挥发。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找一下有关的数据。) 答: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咸味,能溶解在水和油中。 第23页: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B C D 【分析】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正确的实验操作。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红约1S后取出。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 2 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 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 2的量减少,CO 2 和H 2 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 体成分是相同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见书本P15)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量液体体积--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只能精确到0.1毫升。 (三)称量物质的质量--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游码先归O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内(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用湿抹布扑盖。(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离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只需1——2mL。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记住操作示意图。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YL 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40分 ) 一、我能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中,“与众不同”的是( ) A .镁带的燃烧 B .冰雪融化 C .品红的扩散 D .胆矾研磨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食用碘盐,许多人喜欢购买增铁酱油、高钙牛奶、高硒茶叶等。这里所说的碘、铁、 钙、硒指的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元素 D. 原子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 .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5、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 ● ”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 6、 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B. 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7、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学校 姓名 考号 班级 -------------------------密-----------------------------封------------------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列举实验的注意事项; 3、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概述操作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说出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教学难点】 滴管的使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中国科学家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新闻片段。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一、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带领大家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播放视频】憨豆先生的故事。 【总结】遵守实验呈规则是成功实验的关键。 【简介】实验室规则: 1. 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步骤; 2. 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3.严禁在实验室喧哗、打闹; 4.严禁在实验室吃食物或尝药品味道; 5.废液不能倒入水池,应倒入废液缸。 【简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注意事项】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2、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重点: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难点:识图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 识图简述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识图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和实验目的; 分析反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 ?知识框架图: 实 验 室基本操作加热 仪器 酒精灯 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芯 (填>或<) 四不原则 酒精量不超过灯内容积( ) 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不能用两酒精灯互相点火 不能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 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简易气体发生器 注意: 要预热并()加热,不骤冷 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斜持、口不对人,加热固体管口要倾斜 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用于液体蒸发 烧杯垫石棉网加热,用于溶解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计量 仪器 托盘天平 精确度称准到0.1ɡ 使用 称量前: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潮湿、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左盘,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 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用途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俯视(),仰视() 使用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滴加少量液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实验室基本操贮存 仪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广口瓶贮(),()瓶或滴瓶贮存液体 固定支 撑仪器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处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用于固定过滤或加热装置 其它漏斗、玻璃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C.工业上制取氧气D.把黄瓜切成细丝 3.下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A.过滤B.点燃酒精灯C.闻气味D.倾倒液体

4.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B.水蒸气C.烟尘D.二氧化硫 5、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份质量的镁和1份质量的氧气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氧化镁 6.某品牌谷物牛奶饮品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mL含钠78mg、磷78mg、钾91mg、钙91mg.这里的钠、磷、钾、钙是指()A.分子B.原子C.物质D.元素 7.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气B.氮气、硫 C.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 D.红磷、稀有气体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 10.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 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鲜奶制酸奶 B. 黄豆酿酱油 C. 糯米酿甜酒 D. 水果榨果汁 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冰水混合物 B. 水银 C. 干冰 D. 铁锈 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 下图中的微粒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5.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3 B. 电子总数为2 C. 属于氢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B.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 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外电子层不会增加。 7.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2 C.-4 D.+6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0.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蒸馏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12.准确取用少量液体物质除要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用烧杯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烧杯应放在上加热;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5.4 g Nacl(1 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他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为g。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人除去水中的异昧; (2)家庭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14.用化学式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3)电解水:。 15.地壳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一层多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二层少一个电子,他们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16. 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CO2 之间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效药品“达菲”的起始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是。(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三、简答题(共4个小题,共14分) 17. 写出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18.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反应前) (反应后)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干冰升华 C.玻璃破碎 D.蜡烛燃烧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SO2,CO2 C.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 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排列的是() A.煤、冰、天然气 B.氮气、氧气、牛奶 C.水银、氧化镁、果汁 D.稀有气体、氯化钾、空气 5.“超临界水”H2O,因具有多种良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指的是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强后,水的气态和液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用白圆表示氢原子,黑圆表示氧原子,下列能表示超临界

水的是() A B C D 6.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了起来,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因为水分子永无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7.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 B.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C. n的值为6 D. 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8.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亮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亮氨酸中C,H,N,O各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亮氨酸属于纯净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