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视域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耗散结构视域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耗散结构视域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耗散结构视域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摘要:采用推理研究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十堰市空间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据点―触角发展期;带状组团发展期;网状组团发展期。从系统的耗散结构视角分析,认为十堰市空间演化是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结果,自组织机理表现在产业与土地关系、山―城关系、人―地关系、区域节点关系等非线性作用,他组织机理表现政策力的推动及规划力的引导。

关键词:耗散结构;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十堰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5)03-0038-05

作者简介:孔波(1987-),男,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是系统内部诸要素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业界对城市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展开过大量研究,但基本都是着眼于孤立的因子,没有建立起多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十堰市空间系统的发展阶段及其演化的动力机制展开深入分析,以加深对城市空间演变驱动力的理解,为城市空间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作用的同向复合创造条件。

一、解读城市空间系统的耗散结构

(一)耗散结构理论解读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的重要概念,是系统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对城市规划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耗散结构是系统内部自组织产生的前提与条件,当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而发生熵变,使城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有序演变,在物质与能量达到一定阈值时,能促使系统形成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有序结构。

(二)耗散结构视域下城市空间系统的特征

城市空间系统是经济、生态、社会等子系统的载体,由于其满足具备耗散结构系统的条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早已成为普遍的共识[1]。

1. 开放性。表现在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等要素的不断输入与输出,要素的输入使城市空间系统产生拓展的需求,要素的输出使系统获得辐射与支配的动力,促进要素更好地输入。

2. 非平衡性。城市空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始终是以非平衡态存在的,如土地的机会成本、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及生态条件的限制因素等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使系统始终向着有限的平衡演化。

3. 非线性。即变量之间的变化率非恒量,体现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作用关系,使得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加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亏损或增益,它是城市空间系统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4. “涨落”。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系统可测的宏观量在每时每刻的实际测度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即“涨落”,它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动力且具有一定的阈值[2]。系统的内部机制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涨落”,并通过系统的自组织性“自愈”,当涨落超过一定的限度,系统将失去稳定转化为新的组织结构。

(三)城市空间系统“有序”演变的理解

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可以分解为两个过程:一是,局部系统在时间维度上的不断更新,包括城市功能的更新及城市结构的维护;二是,城市空间的外向拓展,如新城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的建设,包括空间结构的重组及城市功能的演替。前者是小规模的、温和的演变,由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性发挥主要作用。后者往往形成突变,对系统固有结构带来挑战,表现出鲜明的他组织干预特性。

耗散结构视域下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过程可以这样解释:起始状态下,要素的单点投入带来系统局部的涨落,要素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经过不断的试错调整和发展循环,迭代趋优,从而使原有系统的性质发生变化,最终跃迁为新的

有序结构[3]。

“序”反映出的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因相互联系而结成的一种结构形式。纵观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结构的形成和不断修正不是由“谁”刻意从外部“安排”和“组织”的,而是由内外复杂矛盾相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4]。城市系统的他组织过程,是人们通过认识城市内部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结构功能及它们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人为的安排,规避无序、优化发展。但由于城市空间系统总是处于动态的“涨落”过程,因此“有序”是有限的,也是客观存在的。

城市空间的有序,既需要包容与人的需求相对应的空间存在形式,又要满足经济、社会、生态等内在的相互作用关系,人的需求决定了对空间功能的选择,功能选择又是以经济、社会、生态等作为参考因素。因此,城市空间的有序演变,既包含人为的选择过程,也受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规律的影响。

二、十堰市空间演变阶段

(一)据点―触角发展期(1968―1994年)

该发展阶段是一个“外向”拓展阶段。上世纪60年代末,十堰第二汽车厂落地,按生产工艺流程,把30多个专业厂分片成组的布置在老白公路沿线40多个山沟里。对山地的开发利用沟里是生产区、沟口是生活区,较宽阔的河谷与沟口交叉地带,保留为菜地和农田,各专业厂以铁路和公

路相联系,十堰市也以此为据点,拉开了城市快速发展的序幕,形成了一个以汽车工业为主,住宅、商业服务为辅的产业格局,汽车产业产值一度占到了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城市建设用地仍然沿着谷地发展,局部丘陵地段也根据需要,拓展为建设用地。

(二)带状组团发展期(1995―2007)

在《十堰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中,规定了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十堰市发展沿老白公路呈带状组团式分布,近期形成西部组团、中部组团和东部组团,为带状组团式布局,整体格局呈现一城三组团。西部组团以发展中小型工业为主,完善基础设施;中部组团是中心城区及二汽总部所在地,不安排新的工业用地,局部调整工业与居住用地;东部组团是重要发展区,主要发展汽车产业、科研文教。组团间留有大片隔离绿带,每个组团各自形成完善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整个城市呈现带状组团式的发展模式[5]。至2007,十堰市的空间形态,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头,飞速发展,城市的内部建设用地得以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开发潜力释放殆尽,已达到了建设开发的瓶颈阶段。(三)网状组团发展期(2008-今)

2007后,为突破建设用地的瓶颈,十堰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山要地”的工程,在张湾区启动土地整理项目,开发低丘山体,建设独特的“工业梯田”。同时重点发展北部的

三门组团、郧县组团、长岭组团及均县组团等,构建区域网状大格局,很好解决了发展空间的问题。

三、耗散结构视域下十堰市空间演变的动力――系统要素的非线性耦合

(一)空间系统的自组织

1. 产业与土地的非线性作用

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与土地供给量上。回顾十堰市40多年的发展历程,产业需求街供给关系可大致表达为“基本满足―内部挖潜―向山要地”。二汽最初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山谷平坦地段,根据平战结合、“山散洞”的三线建设方针,按生产工艺流程,分片成组的分散布置,局部丘陵地段也根据需要,拓展为建设用地[6]。至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原有的工业布局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城市未来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上,这就需要对原有城市用地进行重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城市公园绿地的比例。2007年城区推动大规模低丘缓坡综合开发,通过向山要地来解决发展空间的“瓶颈”,至2013年,城区共新增建设用地4.5万亩,引进项目近300个,占地3万余亩,实现产值3800多亿元[7]。

2. 山―城关系的非线性作用

主要体现在各类土地用途的分类自适应发展。依据《城

市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中对各类建设用地最大坡度的要求,工业、仓储用地不超过10%,居住用地不超过25%,公共服务设施不超过20%。各类功能依据各自特点,充分利用了十堰市有限的空间资源,如十堰市成规模的居住小区很少,很多住宅利用山体坡脚,开挖边边角角建设[8]。另外,由于十堰地处秦巴山脉,四面环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初步被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2012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把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战略上升为省级战略,着力构建“一核多支点”发展格局[9],在搭建城市发展的大框架的同时,控制城市天际线及土地的开发强度,进一步得以彰显十堰的山城特色。

3. 人地关系的非线性作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居民对生活空间质量需求的提升,使得与生活及就业等相联系的基本配套功能,在空间中集聚发展。城市空间中也出现了大量除自然山体以外的人工绿地,截止2013年十堰市人均绿地率已经达到了8.64m2,这还不包括市内纵横的山体绿地,并构建了体育馆,大型图书馆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厂房与居住建筑也逐渐改变过去混合布置的方式,通过自然山体或绿带隔离。

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依据人口规模拓展建设用地,提供相应的住宅、商业、教育等设施。截止2013

年,十堰市城镇化水平达51.5%,十堰市正在迈入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功能城市极化效应放大,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开放化程度,在更大空间更加有效地聚集和整合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城市功能的提升。

4. 区域节点的非线性作用

在十堰发展初期,由于城市功能的过分单一,加之区域关系联系较弱,十堰与区域节点的关系是“点对点的关系”,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功能的丰富与完善,其与区域的关系逐渐演变为“面对面的竞争与协同关系”,空间中存在多项纵横交织的线性网络。近年来,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产业发展大格局,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逐步向东将六里坪组团、武当山组团纳入规划区范围,分别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及文化旅游,并进一步向北拓展战略空间,强化与均县、青山、郧县等组团的联系。

(二)空间系统的他组织作用

1. 政策力的推动

十堰市是全国唯一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贫开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地区,随着国家资金倾斜、产业扶持、项目支持等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政策的放大效应和推动作用逐步显现[10]。推动了区域性交

通设施及配套产业园区的建设,如武当山机场及多条对外联系的高速公路建设,在茅箭区以东兴建了物流产业园区,白浪建设为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并投入千亿巨资,削山建城,推动城市向北拓展,将城区的发展推向更广阔的腹地。

2. 规划力的引导

作为人工系统,人为的宏观干预几乎伴随十堰市的产生而开始,在40多年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干预城市空间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起了相当大的外部组织作用。期间先后于1970年、1972年、1975年、1981年、1988年、1996、2010年先后七次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空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如1981版总规中确定的“一心四区”结构,将白浪、茅箭、花果和土门纳入十堰规划区的版图之内,提出了在张湾建设“技术中心”,在白浪建第三铸造厂(后改建在襄樊),在花果扩建汽车发动机厂,在茅箭区扩大汽车车桥厂等。1996版总规中,一城三组团的带状组团式布局,将全市辖区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并制定了远景规划,武当山镇域六里坪镇纳入城市规划区,分别发展不同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的战略空间资源。

(三)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复合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十堰市城市空间的整体格局与96版总规在空间的整体结构上基本相同,但2013年建设现状

突破了1996版总规确定的远期规划范围,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城市空间的形态与规划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故而重新调整编制了《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新一轮的总体规划在花果工业区、白浪工业区及新城片区有了较大的空间拓展,在功能上也表现为板块功能的集聚,势必影响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重组,导致系统内部的突变与重组。四、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优化十堰市空间发展的对策分析

1.扩大开放是优化十堰市空间有序拓展的前提条件。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必须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获得发展的动力,并使其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转变的有序状态,系统内部的经济力、社会力、生态力等在开放系统中,会自发地迭代趋优,表现出富含生命力的自组织特性。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强化系统内外的联系通道,包括物质性的区域基础设施、信息、资本、政策等;另一方面,要统筹协调好区域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培育竞争力,并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2.积极培育区域产业增长极,远离平衡态。由于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城市空间系统的有序发展,需要具有吸引力的极核带动,为非线性的耦合突变创造条件。

3.合理确定系统的宏观结构。城市结构的形成与不断完善,不受外力的安排与支配,是符合城市内部自组织的稳定

存在[3]。因此,稳定的结构骨架能够促进空间的有序优化,如十堰市带状组团或网状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适变性,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屏障,限定了各个子系统“涨落”的幅度,使其维持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不断地向着有利于子系统发展的方向优化。

4.增强近期建设规划的引导,并建立滚动规划的自主调控管理机制。通过合理的“他组织”过程,不断在新的起点上修正预测,引导空间的定向发展,努力实现系统的他组织与自组织机理同向复合,保证规划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李松,崔大树. 关于城市空间耗散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J]. 经济论坛,2011(06):180-182.

[2]张述林,姜辽,高鑫. 耗散结构理论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83-87.

[3]张勇强. 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21世纪城市――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IFHP)第46届世界大会大学生论坛[C]. 中国天津,2002.

[4]张勇强. 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 东南大学,2003.

[5]李安均. 十堰市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26-28.

[6]李安均,周丽君. 山地带状多组团城市特色研究――以十堰市为例[J]. 华中建筑,2012(09):114-118.

[7]乔冰. 十堰:破解山区城市用地“困局”[J]. 中国地产市场,2014(03):50-51.

[8]李茂生,周杰. 山区城市生活居住用地规划的思考――以十堰市为例[J]. 华中建筑,2005(02):93-102.

[9]郑文成. 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十堰市城乡建设发展扫描[J]. 中华建设,2014(07):2-3.

[10]崔许锋,谢新朋,杨丽丽. 十堰市山地整理发展SWOT分析与优化研究[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77-80.

江曼琦: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聚集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江曼琦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聚集经济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与聚集经济相对应,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既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聚集效应对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城市各种经济要素、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要机制。从宏观角度分析,聚集效应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依据。从微观上分析,由于聚集效应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区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要素聚集与配置的空间表现。因此,聚集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紧密相关。 1.聚集效应作用下的城市地域分化和组合 城市空间结构的两大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均质性,即城市的各种功能成组、成团的分布。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断向城市集中。由于聚集经济利益的存在,厂商、居民的不同聚集组合,在同样的技术和收入约束下,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利润随之提高,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用。结果,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厂商和追求最高效用的居民,为了获得分工与专业化利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利益而聚集到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反之,在厂商和居民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厂商和居民的经济效益和效用低下,则会产生排斥力,促使空间的分离。因此,由聚集经济所形成的吸引力与聚集不经济所引起的排斥力,促使城市地域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分化。 在土地利用的分化过程中,规模聚集值较高,前向、后向联系较大的行业的聚集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由此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均质度高、专业化极强的聚集区。多种多样工厂的聚集,区位上的比邻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并为大规模生产服务设施的建立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当具有互补性的经济活动趋于集中时,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之间所存在的互补性可能会产生一种“大数定律”的经济性,减弱社会经济活动波动的损失,这是综合性工业区形成的重要原因。相同收入的居民需求的相似,使得居民的分类集聚可以获得较高的专业化利益,有利于共享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商业的多样化集聚为消费者节省了选择商品的时间,提高了效用水平,由此形成综合商业区;同类商业的聚集为消费者节省了交易费用,增加了消费者同一地选择同类商品的机会,这就形成了城市中通常所见的各种专业街(区)。 居民和厂商为了使聚集效应最大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聚集体,同时聚集体之间也会为了获得聚集效应而相互聚集形成更高层次的聚集体。在各聚集体之间,商业通过为居民提供及时服务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居住区与商业区的组合关系被控制在由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所形成的结节地域的系统中;而居住区与工业区的组合关系,实际上是劳动力与就业的关系,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接近,可以方便居民的上下班,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零售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渠道。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购物和娱乐的场所,而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则是提供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地。结果,居住区与工业区、居住区与商业区、工业区与商业区等城市的各种用地,为了各自的利益需要自然地聚集成一个整体,使偶然的个体区位选择变成群体的整体现象。 2.聚集效应下城市用地规模 随着城市聚集规模的扩大,城市聚集要素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要素因竞争所造成的稀缺性增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固然与其成本有关,但其高低还取决于供求状况。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69

城市空间分析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研究借鉴西方成果时出现的盲从倾向,使得个性认知的淡化成为国内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设计师从第一位的主动创造者沦为了被动模仿者,很多设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另外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多方矛盾得不到有效协调。 2.空间与人 事实上,广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应是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应当有“空间感”和“场所感”。 2.1 人性空间的认识 人与空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这一需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宜人所用”,二是要“宜人所感”,“人性空间”的本质是“宜人”的。 2.2 城市广场与人 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最有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广场要满足人们交往、流通、休憩、娱乐等多种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为这些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广场气氛、文化内涵的营造,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以下通过不同角度对广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分析。 2.2.1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广场的设计进行空间形态构成研究广场处于城市空间环境中,在城市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确定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广场空间形态的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广场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该地区的城市设计成果,研究广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手段,空间位置、规模,围合程度,该空间与周边空间的联系,包括功能的、景观的,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等方面。从这些分析研究结果出发,重新审视原来的城市设计成果中广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汲取其合理的成份到广场设计中来,同时也应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修正完善,最终应该是广场设计与城市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城市空间理论

城市空间理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空间的配置是人类进行各种行为的产物,依据不同的原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配置和不同规模等级空间相互密切的有机整体,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配置和联系就组成了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地理空间密不可分。地理空间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是地理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布局是城市化的产物,城镇空间布局是区域空间布局重要内容之一。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包含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二是城镇体系的区位分布。 要实现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不损害城镇体系生态进程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特点,促使城镇体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持续性贡献的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其旨在以区域为基础,兼顾发展和环境两个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控城镇体系的进程。 1、理论基础 1.1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空间结构一直是空间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地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空间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维度下的集中体现,个人和社会选择的各种要素均会对地域空间结构产生实际的影响。1.1.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对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和示范。也就是说“田园城市”只是“社会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田园城市群体的组合。即“社会城市”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名称和设计各异的田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依靠放射状和环

城市空间发展 相关书目

专著: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2.段进、比尔·希列尔等;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张勇强;空间研究(2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张京祥罗震东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杨冬辉;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自然演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演进规划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6.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006年10月 7.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01年1月 8.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9.(美)刘易斯·芒福德编译者:宋俊岭倪文彦;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10.王旭了;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1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学位论文: 1.王晓燕;银川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黄大鹏;芜湖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曹坤梓;城市化进程中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王剑锋;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张愚;基于可见性的空间及其构形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徐昊;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丁小兰;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整合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王国志;长春市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杜聪;济宁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崔宁;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严昕;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李世峰;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邹卓君;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浅谈经济功能变化下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反应的为城市里人类活动以及城市的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映射,它表现出了城市的资源要素分布状况与利用的程度,且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发生演变,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因素,并以赣州市为例,分析了赣州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探讨了空间演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究现代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的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0 引言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系统,由自然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构成,其中,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结构的基础结构[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分为两种趋势:(1)将城市设定为区域中的一个点,作为城市体系来研究;(2)将城市设定为面,对城市空间的结构实施研究。借助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分区拥有重大意义,同时成为实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重要依据。人类一切物质生活都需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施的。纵然不同的城市功能结构存在差异,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具有较大区别,但始终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内实施,城市的空间地域则为城市所有活动的载体。同样的,特定的地域空间结构的所处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对城市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限制性。所以城市空间结构素来是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热门问题。 本文所指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功能组织在特定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就业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活动空间结构等[2]。本文暂时不研究这些空间形态的分布形式,而是争取探索造成这些空间形态的缘由。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重要的驱动力是经济功能,故城市经济功能成为城市空间演化直接动力,它的演替历程同样是空间结构与之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文将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作出深入的探讨,以丰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空间结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内则代表一种静态结构关系,但在比较长的时期里,它代表一种动态地域演变的过程。尤其是伴随当代城市流动性增加,人口、商品信息、资本,及其人们的选择要求、时尚观念、技术创造等均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变动频率就越来越快。 1.1 学科研究综述

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影响分析

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2T14:47:54.4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9期作者:张驰 [导读] 城市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与港口的区域定位进行结合来确定城市的空间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港口以及港口城市获得更好地发展。 天津临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450 摘要:在最近的几年,我国港口的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增长,由于受到港口群、高科技以及循环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港口以及港口城市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发展,港口城市的空间组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受到了很大的改变。综合上面所说的内容,城市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与港口的区域定位进行结合来确定城市的空间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港口以及港口城市获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港口;城市空间组织;作用解析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带动,当前我国的港口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十分繁荣的阶段。港口经济的发展使得港口与港口城市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近些年,港城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缓解和化解港城矛盾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2.城市空间在发展的过程中港口起到的作用 2.1港口城市发展阶段 在港口城市的产生阶段,港口为城市中的人流以及物流提供简单的运输服务外,在这个阶段当中港口与城市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城市的空间组织也是围绕港口进行的。 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和港口不断扩张,城市和港口在功能和地域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港口的运输和货物堆存等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和环境,城市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也限制港口发展。为给更多的功能和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港口和城市中心在空间上逐渐分离。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量获得了很大的增加,海洋运输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运输方式,在这一阶段,港口要想更好的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就应该在功能上与城市进行互补,但是在功能互补的同时城市应该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2.2城市空间组织与港口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空间组织就是在城市中生活的各类人群活动以及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组织额发展状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况,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城市与港口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城市空间组织以及港口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知道,港口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的空间组织产生了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影响最大的就是城市的功能分区以及布局,还有就是城市的空间发展规模以及其发展的方向,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港口与城市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为了提高城市的空间组织而忽视港口的发展。 3.我国港口当前存在的发展趋势 3.1世界贸易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港口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海上运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海运成为资源运输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通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我们能够发现,经过全球一体化的市场增长,各个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正是由于各个公司的这种主动性,海运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对自身的经营模式以及运输系统进行改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港口的发展。 3.2港口在国际物流体系的地位出现了改变 当前海洋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型化,深水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另外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生产的管理以及科技的管理,所以生产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保护持一个十分积极的态度,这些发展趋势都保证了港口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枢纽的地位。还有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改革,组织自治化,生产自动化等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趋势。随着国际贸易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港口已经成为国际整体物流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4.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产生的影响 4.1港口对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发展方向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能够知道,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之所以这么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原本位于城市中的港口正在从城市的内部向城外发展,这种发展就会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原本的港区已经逐渐被市民的活动等取代。另外,港口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脱离的港口,相关的工作对这些地方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区域就成为了港口的扩展用地以及隔离港口与城市的绿化带。还有就是城市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旧城区进行改造以及新城区进行建设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城市的旧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港口,而新城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了港口,进而导致城市出现了港区与新区的双中心结构。 4.2港口对城市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港口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多的就是产业特征,其模式能够对城市的空间形态产生之间的影响。但是港口城市具有的产业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多,不管是直接产业还是关联产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港口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能够知道,关联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增长速度要远远的超过直接产业,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关联产业产生的作用比较大。所以说增强关联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更大,经过时间的推移,关联产业一定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4.3港口对城市的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城市生产方式以及交通体系的改变,城市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空间距离已经不能阻挡城市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能够使港口获得更好地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保证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不仅要大力的兴建公路,铁路,还应该增加船舶,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更加的发达。另外,为了能够减小港口的工业对人们居住的影响,在工业区的附近应该设置大量的绿化带,但是在设置绿化带的时候要保证其不会影响到港口正常的交通,让人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城市规划展上的北京总体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不禁仔细阅读起来。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一环二环直至六环,很明显,这种“单中心”“摊大饼”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通过调整部分职能和实施旧城的有机更新,积极引导人口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 然而,在2011年的今天看来,这套总体规划并不成功。在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透露就说,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已经达到。但是我想除了人口规模的突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已经突破才造成今日的重新编制。 对于这样的事情,对于规划者来说实在值得深思,那么,首先来看看当前的北京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的空间结构。

现在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大的调整,改变原来“单中心”均质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带来的诸多问题。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旨在完善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两带:指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第16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中图版

第16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选择题 (2018·南宁模拟)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形成许多生活社区。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低 C.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2.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D.靠近高新工业区,付租能力强 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城市中心区的中心商务区地位越来越突出,为充分发挥中心商务区功能,必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旧城改造,住宅区、工业区外迁,导致人口外迁。第2题,从住宅租赁价格等值线数值来看,古北社区为高级住宅区,其区位特征应该为环境优美;由图可知,该社区位于市中心附近。 答案:1.D 2.B 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 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 4.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 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 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 解析:第3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图中铁路沿线城镇带必然也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4题,城镇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大,服务越全面,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答案:3.A 4.C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5.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理论研究篇: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城市 增 长 极理 论 核心-边缘理论 点轴渐进式扩展 理 论 空想社会主义等早期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 恩温的卫星城理论 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理论 沙里宁的有机疏 散理论 索里亚· 玛塔的线形城市理 论 (同心圆理论 圈层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 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结构分析篇: 大连城市概况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位条件 口岸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是先决条件 经济地理使其变为可能 政治经济引领为...注入了催化剂 产业结构调整是内在动力 城市地价及极差地租是基本动因 技术进步是推动力 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动力源泉 超强中心与相对落后区域并存,城市发育不健全 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建设 城乡经济分割,乡村相对处于劣势 土地市场不完善,制约土地集聚效应的发挥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各功能区布局分散混杂 交通道路系统不完善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增长中城市 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差异显著 众多小城镇均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特殊影响因素 长兴岛临港新城的开发 港口的建设与发展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大连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影响未来大连城市空间结构 大连未来城市空间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摘要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 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 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四大功能的转变, 并进而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最后讨论了 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 1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变革;2 城市增长极的重新思 考;3 注重城市的绿色设计;4 注重非物质的城市规划;5 利用网络技术提 高规划设计水平。 关键词信息时代;城市功能;空间结构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 历史发展表明,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西方国家如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入郊区化的过程,但带来了土地的大量闲置、低利用率以及城 市的过度蔓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出现了新城市主义—和地区主义思潮, 用来限制城市的过度蔓延和复苏城市中心区[1,2]。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西方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和研究带 来了新的契机。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于 2002 年 2 月 12 日公布了全球因特网普及情况 的最新调查结果,全球互联网用户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网络对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规划的深刻影响也成为近二 十年来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上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领域、建筑规划领域、城 市地理领域、文化和通讯技术领域等。 在经济社会研究领域,为其代表性人物[3—5];在建筑规划领域,最 有影响[6,7];城市地理领域研究也独具特色[8]。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相应的新名词, 如连线城市、 电子时代城市、 信息城市、知识城市—、智能城市[9];虚拟城市 1[10]、远程城市[11]、信 息化城市[3]、比特之城[6]、网络城市[12]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起飞阶段[13],网络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 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国内目前缺乏对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研究,大多侧重于借鉴国外的研 究成果应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14-17],还没有关于网络对城市空间系统的、 定量化和实证式研究的文章发表。 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学者对于网络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往往滞后 于网络的发展,很多研究成果不具有时效性。 网络技术发展时间短,很多研究成果还不成熟,并且西方国家与我国 的城市功能结构不同,有些研究不一定适合我国。 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进 行了探讨。 1.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变迁 信息及其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交通、 居住、 工作和游憩等各个领域,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 [<<][>>]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 ried 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 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

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同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2.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台湾学者唐富藏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过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集中后分散阶段和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这个阶段反映的是产业革命前和进入产业革命后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在产业革命之前,区域中少数地方由于区位条件(如是原料地,交通枢纽,或其它历史原因)比其它地方好,就成了区域内人口的聚集中心。开始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中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便不断地向这些人口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