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上册下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

(新教材)

前言

亲爱的同学们,为使你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我们按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组织多位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了此书。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立意明确、结构新颖

本书根据上课需要,分课时编写成“导学案”,既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直接依据,又是教师备课、组织教学的有效蓝本。

每一课时均设置以下4个环节:

1.学习目标——立足教材,凸现重点,为你的自主学习指明航向。

2.自主学习——设计问题主线,引领你自主预习,为你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3.自主探究——创设有趣的情境引领你积极探究,为你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4.自我测评——紧扣考点,分层设计,让你在轻松练习中品味成功的喜悦。

本书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将教材有机整合,引导同学们有效预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建议每节课40分钟,教师先组织学生充分展示上节课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部分;最后5分钟,根据“导学案”进行下节课“自主学习”部分内容的预习,以形成将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和展示紧紧贯穿在一起的“一课两段(40+5)”课堂新格局。

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本书设置的问题难度适中,设计为四个级别:

第一级级为“识记类”,要求你在课前预习时必须解决;

第二级为“理解类”,要求你能把新旧知识和生活常识挂钩;

第三级为“应用类”,希望你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级为“拓展类”,要求你能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及最新科研成果相联系。

只要你预习时认真看书,必定能在课前解决一、二两级问题;对三、四两级问题所产生的一些困惑,可带入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和补充,求得最佳答案!

三、信息全新,引领中考

本书紧跟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改革动向,吸收了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卷中有特色的新颖试题,以全新的中考信息去诠释中考热点,既助你打开化学知识的奥秘之门,又帮你在中招博弈中赢得胜利。

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宗旨,使“学生爱上化学”是我们编写本书的目标,我们深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我们期望你能把在使用本书时发现的问题或建议及时告诉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谢谢!

目录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第一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1)

课题1 空气(2)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1)

课题3 制取氧气(2)

第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1)

课题1 分子和原子(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1)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3 元素

第三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2)

第四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第六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1)

课题1燃烧和灭火(2)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七单元复习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2)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第八单元复习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1)

课题2 溶解度(2)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2)

第九单元复习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复习

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2)

课题2 化学肥料(1)

课题2 化学肥料(2)

第十一单元复习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第十二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

二、自主学习

(一)化学研究的内容、作用和化学发展史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课程——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1—4页,填空: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主要研究其、、以及。如我们学习化学后,就发现食盐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做调味品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它可以制造、、氯气,并进而制造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

2.在古代,中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如、、就已经很有成就。随着人类对化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经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创立的和,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的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三、自主探究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请结合以下实验让我们一起探个究竟吧。

【思考与交流】

(1)以上四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举出实例。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经过上述两轮的学习,你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那就让我们比比看,看谁在这一环节表现得最好。

4.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

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中考链接】

5.(2012?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粮食酿酒

B .铁钉生锈

C .蜡烛燃烧

D .水的蒸发

6.(2012?重庆)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海水晒盐

B .风力发电

C .铁矿石炼铁

D .太阳能取暖

7.(2012?日照)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汽油挥发

B .食物变质

C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D .用富含淀粉的甘薯酿酒

8.(2012?南充)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雪融化

B .瓷碗破碎

C .木柴燃烧

D .酒精挥发

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激凌融化

B .苹果腐烂

C .玻璃打碎

D .海水晒盐

2.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

A.生成新物质 B .生成沉淀或气体 C .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3.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烛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4.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

A .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煤燃烧发电

5.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灯泡通电发光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湿衣晾干

D .食盐水的蒸发

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

A .司马光砸缸

B .凿壁偷光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7.有以下两个变化:①将约5g研细的硫粉(黄色)和铁粉(黑色)在研钵中均匀混合;②将混合物加热,产生剧烈的发光放热现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①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②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

二、自主学习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你能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他们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吗?阅读课本7-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思考:(1)请说出氧气或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你认为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呢?

(2)在上述性质中,请说出你是如何判断出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吗?(3)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物质的性质呢?

(4)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2.阅读:自学有关物质物理性质中的几个概念:(注意“条件”和“单位”)

(1)熔点:

沸点:

(2)密度:

(二)区分变化和性质

◆学完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那你认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4.交流讨论,然后填空:

(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B.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

C.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D.酒精易挥发

(2)试比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是否发现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也是有一定的联系?

5.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你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

(3)探究结论:氧气可,二氧化碳可用来,说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

6.请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填空:

①水蒸发成水蒸气() ②酒精易挥发()③镁带燃烧()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镁带会燃烧()⑥打磨镁带()【中考链接】

7.(2012?广州)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8.(2012?滨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9.(2012?南充)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割金属用保护气

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做灭火剂

【反思与小结】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是。通常物质的颜色、、、密度、熔点等属于物理性质,、、氧化性、稳定性、金属的活泼性等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用途,物质的用途性质。

2.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性质的描述中往往有“能、会、易、难”等字眼。

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四、自我测评

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可作燃料

B.铜丝可做导线

C.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

2.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

3.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4.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5.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有哪些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1);(2);(3);

6.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氢气,而且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请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___________),取少量加热燃烧(___________);说明硫具有可燃性(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学会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3.初步学会使用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

二、自主学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本11~15页,完成下列填空,同时也在家中先练习以下的操作。

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通过家庭实验,你发现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

体(填“液”或“固”),溶于水(填“能”或“不能”),质(填“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填“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填“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支持燃烧。

5.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说明该气体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性质。

6.在家中找一些替代品(如吸管、瓶子、盆子等),多习几次收集呼出的气体,直到操作熟练为止。你在练习过程中观察到当瓶中集满气体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二、自主探究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现象就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在探究中寻找化学的踪迹。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交流与提升】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8.阅读课本14~15页。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内容和步骤】记录现象并完成下表。

【实验反思】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什么?

【中考链接】

9.(2012?兰州)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反思与小结】

(1)在第8题中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

四、自我测评

1.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3.一枚硬币,表面有银白色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4.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同样长短粗细的3支铜丝,分别编号为A、B、C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A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2)把B

你的结论是,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5.甲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将它的探究情况加以完成。

【实验目的】研究酒精的性质

【实验步骤】①观察酒精灯内酒精的颜色和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②闻一闻它的气味是_________;③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④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发现酒精灯火焰分层,然后把干燥而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发

现______,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发现石灰水_______。

【归纳】在常温常压下,酒精是_____色,透明的_____体,有_______气味_______于水。酒精点燃时能生成_____和_________。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二、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实验操作同样有一定的原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阅读课本18—19页,填空:

1.实验室的药品大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所以它的取用原则是:

(1)安全原则(即“三不”原则):不能____________,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注意不得____________;

(2)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即可。

(3)回收原则: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_________,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_______。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_____________,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以后,再把容器_____________,使药品或金属颗粒_____________容器底部,以免_____________。

3.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_____________,可先使试管_____________,把盛有药品的(或_____________)小心地送至_____________,然后使试管_____________。

三、自主探究

◆安全、准确取用液体药品是我们实验考试的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

4.液体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在_____________里,取用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_____在桌上,然后右手拿起瓶子,瓶口要_____________试管口,使液体_____________倒入试管。然后,立即_____________,将瓶子_____________,注意标签_____________。取用少量液

体时,可用,使用时应保持。

5.量筒的使用:

(1)为减小误差,要根据所取液体体积与量筒的量程接近的原则,

选择合适规格的量筒。

(2)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先慢慢倒入液体至

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_滴加至刻度。

(3)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

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视线偏低),则读数_____________。如果俯视(视线偏高),则读数_____________。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俯视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中考链接】

7.(2012?江西)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

8.(2012·德阳)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下是一些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反思与小结】

固体药品的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用(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四、自我测评

1.现有如下仪器: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蒸发皿f胶头滴管

①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②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

③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④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___

⑤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_________⑥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

2.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1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4.向试管中装入一种药品的操作方法: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状固体

D.液体

5.下列关于取用药品和药品的用量,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把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中可用纸槽

B.取完药品后,盖上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C.倾倒液体时,只要小心,瓶口不一定要紧挨着试管口

D.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所取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6.某同学在称量时左盘放了11g 的砝码,游码在0.6g处,右盘放食盐,天平平衡后,则他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为()A.11.6g B.11g C.12.2g D.10.4g

7.下列操作会引起药品污染的是()

①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②用胶头滴管取用盐酸后再直接取用氢氧化钠溶液③取下瓶塞,正放桌上④滴管伸入试管内⑤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直接放回原瓶

A.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一、学习目标:

1. 初步学会酒精灯的使用。

2. 初步学会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

◆右图是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你知道如何将图中的装置装配起

来吗?

(一)连接仪器装置:

1.连接方法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

2. 多组仪器装配顺序: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许多化学实验装置,只有在不漏气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那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操作方法:先连接好仪器,再把导管的一端,用手紧贴容器的。

4.判断装置不漏气的现象:

(1)手紧贴容器的外壁,一会儿导管口有冒出

(如图甲)。

(2)手离开后,过一会,导管的一端形成一段(如

图乙)。

(三)仪器的洗涤:

5.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也

不,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6.洗净后的放置: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试管在试管架上,其他仪器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自主探究

◆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离不开酒精灯,你能熟练的使用酒精灯吗?

(四)物质的加热

阅读课本20—21页并结合【实验1-5】、【实验1-6】、图1-28、1-29、

1-30填空:

7.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使用酒精灯

时,灯帽取下_____放,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温度最高,

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温度最低。因此,应用部分进行加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如右图),1~2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的部分最先碳化。

8.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扑盖或撒沙土扑灭。

9.初中化学试验报告中有如下纪录,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8mL的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12.8g食盐

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9℃D.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一律用5mL 【中考链接】

10.(2012?泰州)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11.(201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反思与小结】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蒸发皿、燃烧匙等,不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烧瓶、

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集气瓶等。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

四、自我测评

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名称填空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5.经过初中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

要求。

(1)图中,甲是一个燃着的(填仪器名称),用它来进行

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焰,当实验结束需停止加热

时,应用盖灭。

(2)图中,乙的仪器名称是,在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与仪器内液体的保持水平。

甲乙

第一单元复习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的发展史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区别物质的两种变化和性质及其认识它们之间关系。

3.能正确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知道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二、自主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化学的发展简史,那现在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吧。

(一)化学的发展史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化学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

2.化学的发展史:①古代化学:人类最早认识化学,是的发现和使用,首次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②近代化学:和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发现了元素周期率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③现代化学:纳米材料的应用,使化学的研究有了新发展。现代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向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3.下列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资源问题

B. 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C. 开发纳米玻璃用于国家大戏院——材料问题

D. 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4.物质的两种变化:

5.

6.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 ) A.食物变质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铜做导线

7.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

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三)科学探究

8.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李军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

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属于 (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做出假设

D.得出结论

9.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

中不可取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三、自主探究

(四)实验基本操作

10.某同学加热2mL ~3mL 蒸馏水,有如下操作: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

试管;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⑤往试管中加入2mL ~3mL 蒸馏水。则正确的操作顺

序是(填序号) 。

11.在右图中利用相关仪器填空:

(1)仪器A 的名称是 ; (2)滴加液

体药品用到的是 (填序号和名称);(3)收集

气体用 (同上);(4)利用G 量取液体药品时,

视线应与 ;(5)仪器C 的名称

是 。

12.以下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想要什么都能制取出来

B.化学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所以应严禁使用化学产品

C.目前化学研究还没有渗透到其他领域,发展较慢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4.【信息材料】①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水具有灭火作用。某同学用一干冷

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杯壁上出现水珠,一会儿火焰逐渐变微弱,移开烧杯后

火焰又恢复正常。她想了想,于是又用一氧化碳做了同样的实验,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火焰变

化现象。你认为火焰变微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她选用一氧化碳做同样的实验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15.(2012?盐城)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

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 .抗氧化性强

16.(2012?台州)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消融

B.钢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灯丝发光

17.(2012?泰州)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 ;e 。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 (填序号)。

【反思与小结】

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性质。

四、自我测评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 ( )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2.下列变化:①海水晒盐 ②铁钉生锈 ③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④天然气燃

烧 ⑤汽油挥发 ⑥汽车轮胎爆炸,其中肯定是物理变化的是 (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⑥

C.①⑥

D.①②④

3.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

A.铁生锈

B.煤燃烧

C.食物腐败

D.酒精挥发

4.物质的性质不仅决定它的用途,有时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钾具有以下性质:①

白色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

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1)现有a 试管、b 漏斗、c 酒精灯、d 集气瓶、e 药匙、f 胶头滴管、g 量筒等仪器,请为

a

d e f g h i

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用序号填空)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某同学欲量取48mL的稀硫酸,应选用(填“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稀硫酸的体积(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6.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食盐能否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六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一支做

(1);(2)。

【实验反思】

(1)此实验方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一点):。(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1)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空气中各成分以及它们所占的的体积分数。

2. 完成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3.能运用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分类依据,对常见的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自主学习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你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物质吗?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一)空气的组成

阅读26-27页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课前准备,思考: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2.阅读26页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现象?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自主探究

◆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得出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5.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

气体___ 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 _。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目前已知的物质有3000

多万种,你知道这些物质如何进行分类吗?

6.你知道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区别吗?试一试完成下表:

物⑧红磷⑨石油⑩液态氧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用序号填空)

【中考链接】

8.(2012?重庆)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1/5

B.1/4

C.4/5

D. 1/2

9.(2012?铜仁)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

B.合金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反思与小结】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在选择药品时,通常要考虑反应物能否消耗掉氧气并引起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减少,同时还要考虑。

四、自我测评

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

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

子塞紧 ④冷却到室温 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

中原空气体积的1/5 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⑦检查装置的气密

A.⑦⑥②⑤④③①

B.⑦⑥③②⑤①④

C.⑦⑥①③④⑤②

D.⑦⑥①③②④⑤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二氧化碳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洁净的空气

4.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含量最大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休

5.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

化学性质。(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

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4)在课本实验中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为什么?

课题1 空气(2)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空气中一些成分的用途,并且知道用途与其相对应的性质间的关系。

2.能说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常见污染物;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二、自主学习

(一)氧气的用途

阅读课本28页与氧气有关的内容,我发现氧气有下列用途:

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例如(举三例) ;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例如(举三例) 。

2.氧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例如:它可以使金属 ;使食物 等。

太光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