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报告.

课题实验报告.
课题实验报告.

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研究课题

《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实验报告

【摘要】本项研究旨在秉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以“夯实基础、注重习惯、张扬个性、全面发展”为理念,立足校本,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

一、研究背景

1、政策依据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各地在课改实验的过程中,都遇到了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准达不到要求,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深化和扩大的瓶颈,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教育部为此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只有建立起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有可能面对新情况创新教育理论,探索教育新方法;才有可能研究和借鉴各国的教育资源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使教育产生质的跨越,实现教育创新。

2、国内外研究状况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改革中寻求新的教师学习与成长的模式。自上个世纪80年代《卡内基报告》和《荷姆斯报告》问世以来,西方先后出现了教师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格局,如教师能力本位运动(CPTE)、教学效果本位运动(PBTE)和学校本位教师发展运动(SBTE)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通过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

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

这些发展模式赋于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cher),从而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如律师、医师相当的学术地位,使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进而改善教师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育改革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顾泠沅教授领衔开展了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的“行动教育研究”计划。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等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借鉴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PDS(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尝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该院自2001年4月开始在北京市建设首批5所教师发展学校。成都、广州等地的一些学校也尝试建立这类学校。3、实践依据

近年来,校本教研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学校教师素养,促进了小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学校办学水平的突破。但是缺乏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全程规划和系统研修,对教师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有限,教师的专业发展参差不齐,自上而下的培训仍然使教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的主体合作探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教师作为教育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致使教师的整体水平还亟待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教师的自主研究,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到了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就会拿出各自“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头头是道地“说”开来,什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什么“自主、合作、探究”等热门词语比比皆是。乍一听,很有些理论高度,可细一想,却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校本教研内容若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那就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失效,甚至还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同时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专业引领不够,成为制约校本教研的“瓶颈”。目前我校的校本研究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还是萝卜。”教研部

门到校进行现场指导次数有限,教研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教研内容形式仍然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教材教法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的设计,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我校属城区边缘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办学规模不算太大。拥有40余名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教学经验不太丰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与城区其他学校相比,我校的生源也相对复杂,绝大部分学生属于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招学生层次较低,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教师的负担也较大。

为此,我校提出了“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我校的教师素养,使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较大的突破。

4、理论依据

(1)校本教研理论。

教育部朱慕菊司长说:“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2)教师发展理论。

从需要的角度看,每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自己潜力和追求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信息时代的教育的必然,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教师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和能动的,既需要管理机制的改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自觉。

(3)集体教育理论。

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集体对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使个体在集体中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集体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只是作为静态的集体心理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其显示动态的教育力量,发挥集体思维的优势,从而形成更好的集体创新的智力背景和心里场。

二、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探究适合校情、有利于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教研的机制和活动方式,形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框架体系。

(2)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并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打造出一支质量过硬、层次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建立校本化的教研组织,形成制度和规范,并营造有利于教师教学创新的学校环境,包括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发挥教师教学创造性。

(2)、通过教师之间互动,加强实践反思和注重专业引领的原则,开展和不断创新多种教研活动,包括:与专家对话,教师上课、说课、评课,教师论坛,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专家讲座,诊断指导以及教师自我设计方式等等,并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把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使教师专业化成长与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丰富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促进校本教师研修和专业成长,以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3、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

研究对象:柳林完小全体教师,主要以各学科(子课题)分类进行研究

研究周期:2011年4月~2014年3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将组织教师研究学习有关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学习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有关校本教研方法及先进经验。(2)、调查研究法。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我校将责成专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概况,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专题,组织我校教师认真填写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我校教师特点,制定《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找出教师在专业素质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制约因素,了解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专业规划,形成促进我校教师有效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炼创新“以

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有效教师实践模式。

(3)、行动研究法。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反思,一边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有效教师实践模式。

(4)、经验总结法。采用座谈会和论文交流的形式,总结校本教研的实效,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4、研究组织与分工

研究单位:柳林完小

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

5、保障机制

(1)内部条件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

①课题负责人于东,是学校校长,他对教育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亲自参与主持教学研究,他把教育科研视为“学校由平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他对该课题实施将给予极大地支持。

②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既包括多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也有

长期从事学校管理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有的多年致力于校本教研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对校本研究吃得较透,平时的工作开展也搞得有声有色,结合校情有效地开展了教研工作,同时他们把工作中的经验都撰写成论文,在很多杂志上都发表过,成绩斐然;有的是学校的中坚力量,精力充沛,对待教学极其认真,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中,为本课题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③学校在以前的校本教研工作中,已经开展了例如“魅力课堂”、“生本高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现场教案比赛;反思评比等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次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外部条件

①学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这给予了学校有力地政策支持。市、区教、科研部门专家丰富的教育理论能给予该课题有效的智力支持。

②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和物质保证,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更好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

(1)制定课题方案,建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明确分工职责,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3)召开课题开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4)制定子课题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3年6月)

(1)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2)研讨经常化,解决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中期成果汇报,开展大型教学论坛。

(4)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调整工作计划。根据调整后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进行课题的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7月-2014年4月)

(1)整理材料,收集成果。

(2)验证理论假说,完成研究报告。

(3)、通过教师电子成长档案对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评价。

(4)、迎接课题组的结题验收和成果鉴定,实施推广。

四、研究措施

(一)探索校本教研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1.提高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教育部朱慕菊司长说:“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2.明确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从需要的角度看,每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自己潜力和追求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信息时代的教育的必然,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教师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和能动的,既需要管理机制的改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自觉。

3.清楚集体教育的不容忽视

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集体对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使个体在集体中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集体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只是作为静态的集体心理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其显示动态的教育力量,发挥集体思维的优势,从而形成更好的集体创新的智力背景和心里场。

(二)探索“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强化管理,完善制度,为课题开展提供保障。

(1)领导到位。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到位,卓有成效,我校专门成立了分工明确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组,组长:于东夏厚发副组长:于美静王先红李丽宁宏伟王丽华。每学期我们召开两次以上的专门研究校本教研工作专项内容的学校会议。为了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我们每学期都制定教科研工作专项计划,在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时突显校本教研的内

容。做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开学初督促各教研组、备课组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教导处认真细致检查各学科计划,对计划中的问题及时修正,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教研组、教导处通过抓好备课、上课、课堂小测等发面督促各学科使教学计划得以实施,杜绝教学的盲目性。

(2)制度到位。为了将教研工作抓实抓细,力求将教研活动落实到实处,努力使教研工作辐射到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我校加强了教研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校本培训有关规定》、《校本教研先进评选办法》等,实行教师培训“两挂钩”,即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每年召开一次校本教研总结表彰会,对校本教研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制度的建设,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经济到位。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拨出专项基金,用于课题研究的外派学习、奖励、活动经费等项目。制定教师研训方案,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培训等活动,所有费用全额报销。同时,学校也为老师订阅大量的书籍刊物,《文登教研》保证人手一册,《威海教育》骨干教师人手一册,大型刊物学校订阅40余套,订阅这方面的投入达5000余元。

(4)、做好学校网站建设网站是学校的名片,校园网是反映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组织教师经验交流、研讨学习的主阵地,我校充分利用网站推进课题研究。对课题组老师专门培训,为开展研修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网站设置专门的课题研究栏目,将课题的申报、方案、动态及时传递给老师,并要求老师积极跟进,发表相关的反思和教学设计、论文。学科教研网站增设了课例研讨、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复习指导等栏目,学校根据研修主题,利用学科教研网站不同的栏目功能开展研修活动,并随时解决学校在使用学科教研网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此外,学校加强校本培训的档案资料建设,由教导处按时按要求对教师的校本培训转化成继续教育学分,规范填写学分登记表。学校为任课教师建起了规范的个人培训档案,将教师每学期的培训活动情况、自学笔记、听课笔记、公开课教案、课题研究情况及发表获奖论文等存档。

2. 立足课堂,扎实教研,步步为营促成长

(1)建立领导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工程,并确定副校长主抓教师校本教研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机构,由副校长及处室主任担任各机构负责人。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实行分层管理,即把全校教师依教师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培训小组,形成了“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学科教师”这样一个管理网络。(2) 推门听课看常规,常抓教学不松懈

秉承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理念,我们采取“推门听课”活动。主要采用“三推”策略。第一次推门听课主要看教师教态、语言、课的设计、把握课堂的能力等;看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课堂习惯、小组合作、回答问题等。每听完一节课,分管领导直接与上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表扬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次推门听课,主要看第一次听课时指出改进的地方是否注意到或有所改进?再次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力求课堂有实效。第三次推门听课,主要是对老师的课堂进行达标。分管领导课后对所在年级老师的课堂进行分析总结,总结每一位教师的上课特点、课堂特色、存在的缺陷等,对比分析,有的放矢,让每一位教师的常规课堂节节都是高效。

学校的推门听课经历了由排斥到邀请的过程。第一个遭遇领导随机蹲点推门听课的教研组尽管他们每个教师都很勤奋很努力,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暴露的问题让我们触目惊心,也让他们自己始料不及,通过集体反馈、诊断,教研组组长及组员都反思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后来该组加强了组内研究力度,坚持开展有效的同伴互助,多次邀请领导进课堂听课指导,在学期末的教研组考核中,该组荣获第一。通过推门听课,组内老师尝到了甜头,他们都说是推门听课唤醒了他们、激励了他们。

(3)观教学研目标,依托课堂求实效。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课堂教学如何紧扣目标,实现“教学与目标的一致性”?我们首先从教学目标的叙写上下手,通过“四三二”策略,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落实、达成三个方面,实现低耗高效的课堂。

①抓好“四级”教研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我们以具体课例为依托,从个人、备课组、学科组、学校四级深化研究,加以突破。首先,每一位教师选择本年级的教学内容,根据对课标、教材、学情的

分析等,自行叙写教学目标。其次,在备课组内进行互助研讨,由每一位老师对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进行解说,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目标?确定这样的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其他老师进行讲评,提出优点,找出不足。会后,老师们进一步修改自己的目标;再次,由学科组名师引领,共同研究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老师们当场自己确定目标,说明理由,共同探讨怎样的教学目标适合我校学生的发展;最后,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主题论坛,打破学科的局限性,进行问题会诊,扬长避短。四次轮回后,我们开展了“教学目标设计大赛”,有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学新手,栾贝贝、葛晓勇、吴金洋等,她们虚心求教,认真学习的劲头让人难忘;有骨干教师率先垂范,赵丽、杨静、张静楠、李海英、王英玲等,老师们受益匪浅;有经验丰富、起带头作用的丁夕丽、刘丽华等老师……老师们以最大的热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次教学设计大赛中。

②做实“三个”环节科学落实教学目标。

教师学会叙写教学目标,我们做实“三个”环节,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科学落实教学目标。第一环节是设计好“课时目标步步落实”明细表。首先是个人尝试,将每一条课时目标细化为相对应的一个个小的教学环节,组织开展“教学目标与教学一致性”的说课活动,老师们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说一说每一个教学环节如何达成目标,采用什么方法达成目标等。然后根据说课内容在教研组内进行研讨,对比分析,哪一种方法更有利于目标达成,进一步改进明细表,再将明细表中小的教学环节串联,形成教学设计;第二环节,践行课堂,验证教学设计与课时目标是否一致。教导处组织同学科教师跟随听课,通过课堂观察查找不当之处,进一步修改教学目标或教学设计。将再次修正的教学设计,形成精品课例提交到学校网站,实现资源共享。第三个环节是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精品课堂展示,张明明老师执教的《九寨沟》,赵丽老师执教的《比例的基本性质》,邵宁宁老师执教的《let’s send and email》效果明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能体现一致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活动后,老师们人人撰写反思,谈收获,谈改进,谈展望。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

③双层反思提升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检测是一节课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评判者,如何对检测效果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我们引领教师从教与学两个层面进行反思。首先,让老师们收集

检测数据,建立错题资源包;然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目标达成的,哪些教学环节高效并有借鉴;目标没有达成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补救。每个月,教研组针对错题召开一次“教学目标达成分析会”,说说自己最近阶段对于课堂教学中目标达成情况,有哪些值得推广的,还存在哪些困惑等,让集体的智慧在教研组内放射光芒。最后,从错题资源包内,任意选择组合成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再次检测,反复强化矫正。以此强化重点,分解难点,力争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4)研学情定目标,了解学生追高效

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要分析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分析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具有的特点,同时更要分析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要具体分析,切忌空泛化。不同特点的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关注点不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学生身上,我们做教师的要加以理解,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实施教学。

①“真空式”学情分析

为了摸清老师对学情分析的认识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开展了同课异构的备课活动,截取《小数除以整数》学情分析如下:

教师1

教师2

对比,不难看出,教师1学情分析属于想当然型,属于自顾自说的“真空”状态,显然,对于本节课教学没有什么意义。教师2的学情分析虽然更近

一步,但是也属于“隔岸观火”,效益不大。

此次,我们适时开展了“怎样进行学情分析”的教研活动,让老师展开“头脑风暴式”的交流,最后大家认为:备课“备学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备课之前,要根据三维目标,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

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此后,学情分析成为教师备课时的第一件大事。

②再次学习,为实践建立理论支撑

教研活动中,各备课组通过摘抄笔记、互相交流的方法,学习相关的学情分析理论。教师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③“真实式”学情分析

第二次教研活动。从老师此次制定的学情分析看,老师考虑得更全面了,更切合实际,很多老师设计了课堂前测试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以便对症下药。

教师3.

教师4.

由此可见,大家对学情分析的认识都有了很大提高,我们适时召开总结会,鼓励教师要在做认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思考:讲什么? 怎样讲? 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人胜。

后期的教研活动,我们采用“自备、批阅”式分年级进行,各备课组将典型课题分给同组的老师,老师自行研究学情,在下次的教研活动中,互相批阅,在不断的碰撞中,老师明晰了学情分析的“四知”,即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

(4)抓课题促转型,搞好研究在课堂

三年多来,我们立足课堂,关注教学原生态,以教学展示为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专题研究、教学竞赛活动聚焦课堂,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深入反思、共同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承担了十二五《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研究》《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团队成长的研究》两项大课题。通过组织各科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真实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第四届小专题的申报和研究。如语文学科的“找准文本切入点,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研究;数学学科的“小学

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体育学科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问题和策略”的研究等6个学科的小专题研究。我们将课例研讨、推门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做到主题确定、过程实施、反思应用、材料积累与课题研究的“四结合”,有效解决课堂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在反思与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业务水平。通过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借力国培研修适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学校制订了周密的研修实施方案,依托国培研修平台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研修活动,对线上研修的出勤、观看视频、点评留言、资源性作业等情况及时进行调度督查。线下研修围绕磨课、生成性课堂教学等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及时形成文字写出心得体会。研修中,老师们认真倾听专家报告,独立完成专题作业,并联系自己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实际案例加以对照思考,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许多老师都感觉到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2)落实“三备两磨”精心打造高效课堂。结合国培研修的“磨课”指导思想,学校对原来集体备课程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着力推广跟进式听课的教研模式。学科组确定跟进式对象,首次集体磨课,形成教学案,跟进对象上课后,再次集体磨课,待修改教学案后,二次上课,课后反思。经过“三备两磨”,跟进对象形成了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教材的把握能力和课堂的调控能力都有所增强,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了保证,学科组教研水平也得到整体提高。

(3)倡导草根教研细心提炼教学良方。“自己的才是有效的,有用的才是最好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慨。学校充分尊重老师们的智慧,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炼他们一线教学积累的“土经验”,结合国培研修的思想,高层引领,经过科学分析,去伪存真,形成可以推广的教学成果,与广大青年教师一起分享,帮扶青年教师尽早上路,教出成绩。学校还组建专家组指导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专题研究,集体会诊,开出提升学科成绩的良方。

4. 创新实践,擦亮校本课程品牌

校本课程框架上,我校秉承三年发展规划中的思路,根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构建由拓展型课程、菜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的选修课以“手工工场综合兴趣”为主题,已经初步形成了“手工工场”“七彩社团”“个性特

长”“学校校队”的框架。,手工工场系列中,设置了“纸艺”、“布艺”、“编艺”、“绣艺”、“贴艺”等手工制作课程,努力打造手工梦工场。

(1)创新开发“鲁绣”系列校本课程:文登素有“鲁绣”之乡的美誉,我校地处城区西郊,毗邻云龙集团、艺达集团、金领等几大文登绣艺集团,而且临近村落10几个,很多农村妇女参与手绣加工。但是学生对鲁绣文化知之甚少,为让学生了解鲁绣文化,体验父母之辛劳,我们开发了《鲁绣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该课程分低、中、高学段,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创编了以《段段绣》、《掇花绣》、《刺绣》为主的校本课程教材,通过介绍鲁绣历史、鲁绣文化以及绣艺技法等知识,既让学生对绣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又使教学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优化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好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进程。

“掇绣”课程是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和难度系数,主要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掇绣”是一种民间绣艺,现在不多见,需要用到撑子和特制的针,我校张明明老师从画样(不同于十字绣等,没有现成图样,要自己拓样),到针法的使用一步步带领孩子自主完成,而且,为提高孩子的兴趣,设计了京剧脸谱、十二生肖、四季花草等不同主题。现在孩子都能绣得有模有样,孩子们也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张明明老师在文登市校本课程说课比赛中,从说课到现场答辩,再到成果展示都成为场上的亮点。

(2)“刚柔并济”做好结合:为提高学生的柔韧性能,我校开设了柔力球校本课程,学校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在三四五年级开设,利用校本课以及大课间进行练习,现在学生已经能表演“左右转体”、“左右小抛”、“正面绕环”等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成为学生和教师喜爱的运动。抖空竹是集健身益智、技巧娱乐、趣味观赏为一体的民间体育项目。该项目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是全身运动,通过“抖”“捞”“盘”三大基本功的练习,不断变化花样和技巧,靠四肢的巧妙配合来完成各种高难动作,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我校在开设此课程的过程中,召集空竹爱好者加入此校本课程,经过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练习,抖空竹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同时,课间时间也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通过空竹传达我校“理想信念教育”——高空望远脚踏实地的精神。

(三)探索校本教研模式

1、自我反思――培养教师实践反思的习惯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问题教师不知所措、烦燥不安,找不到解诀的办法。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及时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实属正常,重要的是教师如何看待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写反思日记,在不断的“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以数学教学为例,实施新课程以来,整个数学教学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热烈气氛,研讨、争论、困惑充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开学初,数学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学体会,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当薄弱,课堂上总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场面。根据这一情况,学校马上组织了一次学生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上课不提问的原因主要在两个:①不敢或不愿提问;②不能或不善于提问。教师纷纷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认为课堂教学中预设性的内容太多,学生总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而学生自由提问、讨论的空间太小。时间一长,就形式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定势。教师根据各自具体的情况,以此为问题的症结写一篇反思日记,并在教研会议上进行交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要求先做到两点:①尽力营造一个敢疑敢问的课堂氛围;②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外部激励手段。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问,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加以合理的利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课堂上严谨、呆板的学习气氛消失了,教师权威式的讲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充分享受着被尊重的快乐,课堂上充满着创新的活力。学校又以此为契机,提出了“五个一”要求:每周写一篇教学后记,每两周听一节课,每月上交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每学年撰写一篇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督促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2、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还应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研究问题、最终达到共同提高。

(1)建立教师研修制

承担了课题研究任务后,我校建立教、研、训一体化的教育科研管理网络,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课题领导小组,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构建了由校长牵头,教科室、教导处组织管理,依托各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有效实施的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教研管理网络(如下图)。做到校本教研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为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柳林完小教、研、训一体化的教育科研管理网络

(2)创建特色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我校以加强教研组建设,改进教研组工作为抓手,使教研组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第一,选好教研组长。建设好一个教研组的关键因素,首先是选择一个好的教研组长,我校对教研组长的任职要求是,良好的师德修养、过硬的业务素质、精明的组织能力、勤恳的工作作风、诚信的奉献精神。这样的教研组长才能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校领导在充分发挥老教研组长作用的同时,注重接班人的培养,使教研组的工作不仅有先进性,而且还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第二,制定教研组发展规划。要求各教研组确定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把教研组办成校、区乃至市优秀教研组,并在兄弟学校之间享有一定的声誉。为此,学校要求教研组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要求教研组活动做到“一化四落实”,即制度化、时间落实、地点落实、内容落实和人员落实,活动的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

第三,弘扬团队精神。教研组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组长在组内起核心作用。各教研组在历任组长的带领下,在组内既强调不服输、争一流的竞争性,更强调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在组内困难一起克服,有问题一起解抉,有资源一起共享,为提高教学质量,全组教师通力协作,努力拼搏,形成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3)树典型促成长。

每学期做好“三课”展示活动,即新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科研活动的研讨课、每学期一次的课堂开放周活动。通过观摩各类公开课,分析、点评教师的优、缺点,以求共同提高。为了激励教师,我们加大了对在教学中涌现的典型先进,“教学之星”“魅力课堂”之星“网络教研之星”“和谐教研组”等进行表彰奖励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导向引领作用,努力营造争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实施教学激励工程

(4)开展青蓝工程。

我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对青年教师做好师徒结对的业务指导,培训工作。推行名师带动与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名教师、名教研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实实在在地带好一个年级,带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教研组,从而实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首先搭建平台开展向身边典型学习活动,从开设“名师课堂展示”入手安排这些名师开展了“三个一”;即“上一堂展示课,做一次经验介绍,带动一名教师”。我校还在各学科确立了名师培养人员。学校定期开展各种赛课活动促进他们尽快成长。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栾贝贝、王慧慧、吕萍萍、吴金洋等老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质的飞跃。老师们从身边的典型身上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硬功夫,使他们的课改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为培养打造壮大名师团队打下了基础。

3、专家引领――提升教师的发展层次

“以校为本”,又要依靠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研究,在他们的带领下使教师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减少盲目性,从而提升校本教研的深度和实效性。

学校充分发挥网络作用,通过收看专家讲座,比如“专家讲坛”、“特级教师成功之路”、“教育家方略”等课程,使教师拥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还请进修领导给教师坐“门诊”开“药方”。例如每学期进修研训员和科研部门领导到我校坐“门诊”――听课,二年中共计20多节,课后对我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开了“药方”,为我校教师培训辅导。此外学校还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培训等活动。凡是文登市内组织的教研活动,我校都派学科全体教师参加,威海市的活动,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全部参加,省内的活动,学校也尽量争取比较多的学习机会,外派学习人员返校后形

成书面材料,并在全体教职工会上传达会议精神,谈心得体会,并与相关学科教师、相关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将新的视野、新的理念及时传播给广大教师,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四)探索科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研究热情。

《纲要》指出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我们认为对教师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新课程呼唤新评价,因此,我们改革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建立了教师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主要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教学工作过程、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价。老师明确了学校是如何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的,继而有方向,有行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等的资料和证据,同时也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点,制定改进计划。我们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了课堂和教科研上,在一次次的推门听课达标中,我们关注评价;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关注评价;在小专题研究中,我同样关注评价......

另外,我们还关注人文评价。每学期,我们在学校门口都会设立一块“移动黑板”,上面及时记录全校师生获得的各种荣誉,比如“祝贺**教师的文章刊登在国家教育杂志上,这是老师的荣誉,也是学校的幸事”,发自内心的寄语,朴实而亲切,激发着师生的行为和潜能。为落实读书行动,我们将老师撰写的反思装订成《脚印集》,读后老师写上自己的“心语”或“简评”。这种“人人平等,主动参与”的评价方式,用尊重悄然地激发了教师的潜藏能量。

五、研究成果

(一)课题成果

在2013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荣获了文登市小学组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张静楠、赵丽、王伟丽老师分别在省级、威海市、文登市级大赛中获奖;在市级教师素养大赛中,王英玲、周晓娟老师分别参加市级、伙伴校级比赛并获奖。李海英老师的《多彩种子绘“世界”》在全国第一届“真爱梦想杯”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的评比中获得优秀奖;王先红老师的教育随笔《轻轻的一个吻》发表在《山东教育》上;,王伟丽老师、赵丽老师、于晓燕和邵君萍老师、侯芳芳老师分别在文登市科学、数学、英语、品德优质课程资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文档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文档 Experimental report document of the project "the practi cal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德化县《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 组陈其普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是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平台为目标,探索如何把合作学习引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教与学的行为与策略的研究,是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xx年秋季起,在我县的一中、五中、六中、八中、三班中学、xxx中学、盖德中学、xxx中学,我们进行了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活动。 一、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把合作学习作为它的理论 基础。 当代合作学习理论开创者、xxx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杰克布斯等人则进一步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原理。换句话说,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而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 合作学习互动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 它不仅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更突出生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目标观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识、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师生观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合作学习形式观认为教学形式应以集体讲授为基础,以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合作学习评价观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合作学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 实验项目名称:企业信息化 实验目的:了解企业信息化的一般过程。 掌握企业信息化中企业领导的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信息化中一般员工的工作。 实验情况及实验结果:1、上网查找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思考一下问题: (1) 该企业为何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答: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信息化的企业. 九十年代,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的信息技术建设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由于公司机构众多,各地业务差异较大,信息系统建设多是各自为政,全盘的考虑与规划存在不足。于是于XX年,公司与ibm携手制定了中国人保信息技术发展五年规划,这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制定结合了公司当时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与总公司、分公司各层级管理、技术人员充分沟通、交流,吸收了他们很多的建议、想法,同时参考了国际上许多金融企业成功案例。 (2) 该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怎样的?

答: 信息技术五年规划制定以后,信息技术部便以此为参照,目标是建设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 信息化整体思路: 1、数据模型标准化,应用平台统一化; 2、业务数据逐步集中存储,业务系统逐步集中处理; 3、分析产生的数据,为业务、管理和决策服务; 4、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多渠道的客户访问服务。 (3)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效益? 答: 回顾几年以来公司信息化建设历程,已基本建成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并在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成果斐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建立了标准化体系,搭建了统一的应用平台,然后将数据和业务处理逐步集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决策服务。与此同时,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为信息化之路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指导思想的科学合理性与信息化建设者们的苦干实干相结合,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得到广泛好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于XX年9月提名参加了chp ( computer-world honor program,计算机世界荣誉组 织)“计算机世界荣誉奖”的评选,此奖项评选由idg集团组织,全球上百家顶级it公司总裁作为评委,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领域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各种数据类型声明局部变量的方法。 (2)、掌握为局部变量赋值的俩中方法。 (3)、掌握常用系统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功能和应用。 (4)、掌握Transact-SQL控制流语言的基本功能和分类。 (5)、掌握利用控制流语句实现基本的分支选择和循环处理功能。 (6)、了解其他控制流语句的功能和应用。 (7)、掌握SELECT各个字句的功能和检索数据的方法。 (8)、掌握WHERE字句中LIKE、IN、BETEEN、IS等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9)、掌握COMPUTE语句和聚合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变量的应用 declare @sno char(8),@name varchar(10),@sex nchar(12),@birthday datetime,@usually int, @final numeric(4,1) set @sno='32145467'; set @name='哈哈'; set @sex='男'; select @birthday ='1989-03-09',@usually=90,@final=80 print @sno+@name+@sex print @birthday print @usually print @final 2、运算符的应用 A、比较运算符 use teaching go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birthday>'1989-01-01' 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department<>'计算机学院' B、逻辑运算符

project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 课程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

目录 1、项目概况 (2) 1.1项目简介 (3) 1.2项目任务关系、固定成本及资源需求量 (2) 1.3可用资源 (2) 2、项目的实施计划 (3) 2.1初始计划 (3) 2.2初始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5) 3、跟踪监控 3.1第一轮监控 (7) 3.2第二轮监控 (21) 3.3第三轮监控 (25) 3.4第四轮监控 (25) 4、项目完工总结分析报告 4.1总结分析报告 (26) 4.2分析实施和管理的成效 (26) 4.3目标实现措施的分析 (26) 5.学习思考总结 5.1问题思考 (27) 5.2问题分析与总结 (28) PROJECT项目管理课程报告

1、项目概况 1.1项目简介 项目的主要工作是维修某主要道路下一段长约1公里的供水管道,市政局要求电力部门配合施工,同时铺设一条地下电缆,以增加该道路两侧的用电用户。由于该项目是在现有道路上开挖,故市政局决定在回填后顺便铺设新的混凝土路面。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管理办公室,以管理、协调该项目。项目内容包括:供水工程、电力工程和道路工程。整个项目从2016年7月1日提交预算报批为开始,市政局希望将项目施工对公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故希望该项目能在2016年10月底竣工并恢复交通。 1.2项目任务关系、固定成本及资源需求量 项目各项任务逻辑关系及固定成本(设备费、材料费等)、资源需求量如表1。 表1 工程工艺关系、固定成本及所需资源表 编号工序名称固定 成本 紧前 工序 资源需求 技工壮工 人数工日人数工日 1 道路及配套工程 2 准备工作 3 预算报批5000 4 对外公告1500 3 5 开走路上停留 的车辆 2000 4 3 6 6 开挖槽沟50000 5 15 200 7 供水工程5000 8 维修水管50000 6 12 200 35 500 9 压力试验1500 8 5 10 10 电力工程 11 支设新电杆15000 5 5 50 10 75 12 铺设电缆50000 6 8 50 25 150 13 吊装变压器75000 11,12,16 15 100 25 250 14 电力入户25000 13 20 240 20 240 15 道路工程25000 16 剪除树枝1500 5 6 12 17 复铺路面150000 9,12 20 300 30 420 18 恢复交通14,17 预算报批需1周,对外公告需2周时间。 1.3可用资源

课题组实验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结题论文 虞城县利民镇中心小学 2016年4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的提出。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时代呼唤改革,需要有活力、有创新的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由“厌学”转为“乐学”,引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已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焦点。 在实践中,我以课堂教学为改革的突破口,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在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上,进行了严密而谨慎的探索与研究。我把教学着力点放在“激学”、“导探”上,采用“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组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实现“创新教”与“创新学”的和谐统一。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彻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实验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实验以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学生扎实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2)、营造轻松愉快数学环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创新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互评与自评,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在小结中巩固与提高 三、实验的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式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自学试探”、“合作互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愉快情境中探索目标、创新学习,从而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活动的导航者”,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具体操作。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是以目标为中心,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精心设置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合作探究目标的一种创新式课堂教学。它的基本环节是:以趣激学一一自学尝试一一合作互动一一综合内化一一深化发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滴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 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三)实验器材: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实验五实验名称:观察牛奶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实验报告 【摘要】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本实验报告从实验前后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入手,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自我教育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是我校2012年申报,被大英县教育局小学德育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批准立项的课题。经过2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部分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们从本地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让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玉峰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目的 ①探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②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③探索一套适合我校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 ④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做人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2.对学生做事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3.对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4.对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6-8) 课题研究开始,要求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弟子规》、《礼仪手册》和《养成教育》及四个好习惯要求。为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更具时代特征,课题组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二至五年级学生,发放526份问卷,回收526份。问卷分为学生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四类。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 (1)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表1:文明礼貌情况 从上表可知,61.1%的学生能主动向老师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 表2:做人习惯情况 从上表可知,有75%捡到东西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时在调研中发现,4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的同学在和同学了生冲突时,一能主动谦让,61.2%的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表3:生活习惯情况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一、研究的意义 区域活动,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就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她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她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 二、研究目标 1、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与活动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幼儿的综合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幼儿在认知、艺术、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得到缓解,幼儿的智力长项得到肯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增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整体素质得到发展。 3、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观察、指导、创设、组织、设计活动的技巧,通过创造——学习——再创造,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三、研究内容

(一)探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活动效果。 注意运用分离式、插入式、整合式三种方式,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不断提升活动效果。一般来说,小班前期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因以游戏活动为主,运用“插入式”(同一目标分出许多活动穿插进行)的活动为多。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小班后期,中班大班初期,运用“整合式”(各种目标整合在同一活动中)为主,教师就要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的去参与活动。大班后期运用“分离式”为主,教师在抛给孩子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使幼儿从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 (三)针对幼儿个性化特征指导的策略。 首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对较特殊的幼儿进行跟踪指导。对兴趣单一的幼儿进行个别交谈。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同一活动区里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不但应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还应考虑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做到材料提供的层层递进。再次,根据小中大班的年龄特征,适当的安排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幼儿园小四班、中四班、大四班共105名幼儿 (二)研究方法

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项目管理 实 验 报 告 班级:10121601班 姓名:田凇元 学号:161157 实验01Project 2010与IT项目进度计划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使用Microsoft Project完成项目管理的一些工作,目的就是了解Microsoft Project工具的使用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2、实验要求 (1)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的基本操作,学会应用Project软件工具进行项目管理。 (2)根据项目开发计划中的WBS在Project软件中建立项目管理文件。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熟悉Project 2010的基本操作 从空白文档创建以自己名字为题的项目文档。如图所示。 (二)建立项目管理文件 1、在开始制定项目计划之前,要明确定义项目的一些基本属性信息,或者对项目有一个基本的定义,例如项目的名称、内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 软件开发首先确定项目范围、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文档制作、培训、实施、收尾等过程。 设定本项目的开始时间就是2014年9月1日,项目排定方式就是“项目开始日期”,常规工作时间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为8:00-12:00、13:00-17:30,周六、周日休息;中秋节2014年9月8日、国庆节2014年10月1日-2014年10月7日为非工作日。 2、定义项目基本信息 实验步骤如下: 项目——属性——项目信息——项目信息对话框——输入开始时间为2014年9月1,选择日程排定方式就是“项目开始日期”——确定。

3、定义项目常规工作时间 定义工作周、工作时间、节假日与倒休、每日工时等基本信息。 定义工作周、工作时间、节假日与倒休

课题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介绍一、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介绍 (一)、理论依据 “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是为了克服学习历史天然的深层次障碍和直接障碍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为: 一是马克思主义主体实践论思想。马克思主义主体实践论强调从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以人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实验研究中,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素材,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在探究中学习,从心理上产生高昂的精神,奋发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是杜威的问题解决理论。杜威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景。”他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按序列为:情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被称为五步教学法。杜威的理论说明了“教学要有情景”这一带有规律性的命题,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共同投入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实验研究中,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合理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发展区域,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创设一种鼓励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的环境和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应是积极的,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学习者应逐渐自我控制学习过程。“情景·实践·创新”课题,要求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我感知历史、体验历史、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去借鉴历史,而不是将这一切由教师硬灌输给学生,所以,它是比较充分地运用了建构主义的理论。 四是多元智能理论。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有8种智能,多数智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没能得到显现,课堂上只强调语言和数理智能,多元智能教学被称之为“真正关爱生命的教学。”“情景·实践·创新”课题是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情景之中自然地全方位地体验、认识,所以,它是比较充分地运用了多元智能的理论。 根据历史及历史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人物情景、事件情景和文物情景。根据实践性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可分为课内、课外及再认再现历史、分析阐释历史、总结借鉴历史的实践性学习。本教学法的基本环节是情景创设、实践探究、拓展创新 。 (二)基本内涵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是指根据特定的课程教

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试验一 项目计划编制(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03软件的基本功能; 2.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03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3.了解有关项目规划的基本概念; 4.以结构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确定其任务名称建立项目计划。【实验内容】 1.独立安装和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功能; 2.掌握项目编制的基本步骤及关键任务。【实验步骤】 1、独立安装和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功能:打开ms project 2003压 缩包文件进入安装向导,输入软件安装钥匙进行安装,并运行。打开软件界面熟悉软件的基本功能,并进行简单的操作。 2、要开始进行一个项目,我们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开始:(1)利用范本方式进行部署:打开范本进行直接引用,然后根据自己需求进行制作项目编制。 (2)利用现成的文件快速变更成自己的部署计划。(3)从空白项目开始制作起。 3、首先从现有项目软件开发的进程安排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例如学习使用project提供的各种报表。 (1)单击“报表”菜单中的“报表”。 (2)单击“总览…”,然后单击“选定”,打开“总览报表”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单击“项目摘要”,然后单击“选定”,打开报表预览对话框,查看项目摘要报表。 (3)重复第(2)步,分别预览“当前操作”、“成本”、“工作分配”、“工作量”和“自定义”类的报表。 实验二 mis相关图形的分析与绘制、visio 2003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及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3. 用visio软件画出所选项目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实验内容及步骤】 分析下面业务过程,完成业务流程图。1.储户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送交分理处。分理处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存折不符或存(取)单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直接退还储户重新填写;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送交存款处处理。存款处理台取出底账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户;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送交取款处处理,该服务台取出底账和现金,记账后将存折与现金退给储户。从而完成存(取)款处理过程。 1、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2、利用visio 2003进行业务流程图制作结果如下: 实验三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数据字典的编制【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绘制某商场供销存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该商场对每一批购入的商品根据“入库单”登记在“购入流水账”中,对每一批销售的

课题实验报告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快速入门的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报告 研究目标达成情况 一年来,我们按照课题计划的各项要求,分阶段认真实施了研究工作。目前,本课题组已初步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初三学生化学实验快速入门的教学研究完成了一下研究目标。 1.建立起了学生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学校开放了化学实验室。 2.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化学实验器材,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3.学生能顺利熟练独立的完成实验室制氧气、制二氧化碳整个实验。 4.学生能根据实验原理内容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性》在峡山区理化生实验大赛中荣 获一等奖。 5.老师积累了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宝贵经验,并撰写了论文。《强化实验教学的方法与实例》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获潍坊市实验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6.老师编写了符合本校特点的《趣味化学实验校本教材》。 7.师生合作,制作简易实验器具,如简易净水装置、自制植物色素指示剂等。

研究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发现 一、采取的行动: 1.召开开题报告会,建立学生化学实验兴趣小组。 2.制定针对初三化学的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可行性的实验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依据、搜集整理经验材料,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4.积累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过程的宝贵经验。 5.编写符合本校特点的《初三学生化学实验快速入门校本教材》。 二、采取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化学实验入门教学的文献资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访问、测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本课题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行动研究法:在化学实验入门课堂教学和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师生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探索化学实验入门教学的策略。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的研究经验,不断验证,修正提高,形成成果。 5.个案研究法:通过从实验教师中抽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初

创业实训-企业经营项目实验报告

实验实训报告姓名:_____李青青_____学号:_________1351279_____班级:____理财132_________指导教师:__王征_________ 一、实验实训概述【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创业实训——企业经营【实验实训目的与要求】实验目的:创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知识灌输,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实践经验。实验要求: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特别是注重在实践中进行训练,在模拟实践中开展创业,在对抗实战中提升技能。为了更好的对每一位参训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训,课程在不同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模式进行。【实验实训原理与环境】实验原理:通过软件拟真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环境,将学生置于该环境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机决策,从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创业和经营的相关技能。实验环境:《创业之星》仿真实验软件、服务器、电脑、局域网二、实验实训内容【实验实训方案设计】每个小组进行内部分工,扮演不同角色,在程序中创办一家企业,利用股东初始投资60万资金,与其他小组展开市场竞争。通过完成八个季度的模拟运营由试验系统判定实验成果。

【实验实训过程】我们组主要将目标投放于中低端的消费者,研发了两种产品。每一期开始,我们先去银行贷款,预防后期资金不足的情况。第一季度我们首先购买了一间大厂房并购买了一条手工线,两条柔线型设备。按设备的上限招聘工人,严格的把控原材料的购买,秉着生产多少买多少的原理。在招聘一个销售人员后,第一季度结束按照设备的成品率,以低于最高价10元左右报价,每期报价皆如此。第二季度开始,我们每隔两个季度买进两条柔线型设备,并撤换了手工线,在制产品的同时紧盯验资问题,紧接着开辟上海和广州市场。最终在六条柔线型设备下,大量生产两种产品,招聘更多的销售人员,开辟市场并辅以广告宣传。但由于买进设备操之过急,导致资金短缺,险些紧急贷款,运用账款贴现才得以化解。【结论】通过实验了解了企业战略制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等职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按照企业经营流程加以综合应用。【心得体会】在实验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组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的研发直至配送。我们组曾经两次有能成为第一名的潜质,罪魁祸首就是验资一块。我们通过这两次实践失败的经历,谨慎的进行下一次的实验,防患未然,终于

科学实验报告

暑假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1:家庭自制汽水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鸡蛋壳与酸的反应 4:书包的基本要素 5:将白花“变”红花 6:铜丝灭火 7:书写无字天书 8:自制热气球 9:塑料瓶底1号-7号的意思 10:可乐瓶水是否会流出实验

1.家庭自制汽水 实验 名称 家庭自制汽水 实验材料半瓶果汁,半瓶矿泉水,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柠檬酸,砂糖,矿泉水瓶,塞子 实验过程1:在矿泉水瓶内加入矿泉水和果汁,进行搅拌 2:加入砂糖和一小包小苏打,进行搅拌 3:加入一小包柠檬酸,马上塞上塞子,防止汽水冲出4:2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 实验 结果 瓶内出现气泡,瓶壁上有气泡附着,打开瓶盖后就有气泡冲出。 实验感想:平时生活中经常喝的饮料居然可以自己制作出来,并且口感很好,心里很兴奋,也可以试着做做其他口味,品尝品尝。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名 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材 料 两根不同长度的蜡烛,一个水瓶,一根木条,白瓷板 实验方法1.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 2.先将蜡烛熄灭,再把火柴点燃 3.将一根蜡烛点燃,再用水瓶盖上,观察产生的现象 4.将两根不同长短的蜡烛点燃,再用水瓶盖上,观察产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1.白瓷板上会出现一层黑色固体 2.蜡烛熄灭后,火柴可以点燃 3.水瓶盖上后,蜡烛会熄灭 4.长的蜡烛先熄灭,短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感想:蜡烛是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一旦与氧气隔绝,蜡烛就不会燃烧,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鸡蛋壳与酸的反应 实验名 称 鸡蛋壳与酸的反应 实验材 料 洗净的鸡蛋壳,白醋 实验方法1.将碎鸡蛋壳洗净,放在一个玻璃杯内 2.准备白醋 3.将鸡蛋壳和白醋放在一起,观察产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鸡蛋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和白醋中的醋酸产生反应,出现大量气泡 实验感想:平常最不起眼的鸡蛋壳都有如此的科学秘密,实在是太奇妙了。

课题实验报告

《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学业不良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在学校里学业不良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多。这些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也是学校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本课题基于“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业不良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不同表现,探寻其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以期让学生学会培养自己积极的学习情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良好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实验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我校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为主,以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班主任的管理辅导、家长的教育方式为辅。采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地去了解学业不良学生的常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求有效的辅导措施,帮助学业不良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健康成长。 1、了解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的一般心理、行为特征。 2、调查分析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涉及到家庭教育现状,寻找其根源,

寻求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的矫正方法。 3、研究教师、家长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对小学的学业不良学生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主要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他们学习的非智力因素,采取相应有效学习策略,点燃他们学习的智慧火花,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能有所提高。 2、教师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班主任管理工作能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和谐。 4、家长的教育方法能更加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能更加密切。(三)研究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业不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观,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 3、动态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学生出现学业不良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Project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2. 实验任务 (1)启动Project Standard; (2)Project视图; (3)设置非工作日; (4)设置人力资源; (5)设置设备资源; (6)设置材料资源; (7)设置成本资源 (8)输入资源费率 (9)为单个资源调整工作时间3. 实验步骤 3.1 新建项目 点击“文件”菜单—>新建:

然后出现一个“新建项目”窗格: 选择“计算机上的模板”,并选择“项目模板”选项卡:

选择“开办新业务”,并确定,Project根据“开办新业务”模板创建项目计划: 3.2 打开项目向导 使用Project的项目向导可以执行与任务、资源和分配有关的常见操作。项目向导默认是关闭的,显示方法有两种: (1) 视图菜单 点击视图菜单下的启动项目向导

(2) 工具菜单 选择工具菜单中的“选项”: 在“界面”选项卡中勾选“显示项目向导”复选框:

打开后,Project窗体显示如下:

4. Project视图 Project中的工作区称为视图。Project包含若干视图,通常一次只使用一个(有时是两个)视图。使用视图可以输入、编辑、分析和显示项目信息。如上一节所示默认视图是“甘特图”。下面先以“甘特图”视图启动Project,然后切换到反映项目信息的其他视图,最后学习复合视图。 4.1 资源工资表 打开“视图”菜单下的“资源工资表”,打开项目“资源工作表”视图: “资源工作表”中一行显示项目中显式的一种资源。但此视图中并没有显示出资源在项目任务中的分配情况,如想查看此类信息,需切换到其他视图。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组装的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 试验方法: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如果能找到壁很薄的气球,光靠手掌提供的热量(双手握瓶),也能使气球竖立起来。 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 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 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 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1.垫圈最好是铜的,直径要大一些。 2.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记录单

实验报告该怎样写

实验报告该怎样写 一、什么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一研究课题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报告,是科研人员向社会公布自己的实验成果的一种文字形式。也就是说,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进行创造发明和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都要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写成文章,这就是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的特点实验报告具有科技论文的一般特点,其中尤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此外,它还具有如下特点:1.确证性任何实验必须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尤其不可带入实验者的个人偏见,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参加整个实验工作。实验的结果不但要经得起自己的重复、验证,而且要经得起任何人的重复、验证。它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在相同的条件下,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实验,都可取得完全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因实验者而异,实验结果可以重复、有再现性。对于实验的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和所作的结论,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弄虚作假。如为了适应某个定律或定理,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结果,而去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2.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实验报告是一种说明性文体,在报告中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手段,而不用完整连贯的叙述、细致的描

写,也不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抒发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简洁明了地使读者了解实验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叙述、过细的描写只会使报告变得哆嗦累赘,有时甚至会以文害义,模糊了报告中的主要事实。 3.实验报告的语言准确、简明语言的准确,就是能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最恰当的词句,合乎科学地表达意思;语言的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白。报告中要采用专业术语说明问题,避免使用口语;常常使用符号来代替文字概念,用公式、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变化规律。例如《用音乐对中班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中有这样一段:“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必须用适合于他们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培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有很强的感召力,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能使幼儿的情感培养避免空口的说教、淡化教育的痕迹,而着重得到心灵的颤动、感染和熏陶。道德知识借助音乐形象,渗透到幼儿心灵,就能较快较好地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化作道德行为。” 这段话准确地使用了专业书面语,而不用口语。同时,实验报告中也一般不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式,不追求语言的形象性。 此外,实验报告常用直观的实物说明图和抽象的符号说明图等图解辅助说明,以便直观地将实验装置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