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基础知识—HDMI

视频基础知识—HDMI
视频基础知识—HDMI

视频基础知识—HDMI

DVI的缺点是没有附带Audio音频联接,而且DVI的接口插座是沿袭以前的一些插座模式(例如什么P&D、DFP ...),显得有些大。大家都知道如今计算机多媒体常用的IEEE1394以及USB接口吧,都很小、轻灵。但它们的速度也不慢啊。DVI 的下一代继承者:HDMI 出现了,解决了俺说的上述问题。

本图相片中的插座只有DVI-D,还没有HDMI 插座:

HDMI 的样式:

与大家经常玩的USB接口、IEEE1394 接口以及一些数码相机的接口相仿,但是内含全部Video视频,Audio 音频联接信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承担将来的HDTV 高清晰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也绰绰有余,大家不必担心:)

HDMI 肯定会替代DVI 的,HDMI 发扬光大了DVI 的特点(数字视频信号TMDS传输),并融入了AUDIO (数字音频信号传输)。所以HDMI =VIDEO+HDCP+AUDIO (数字视频,版权保护,数字音频)。

出于向下兼容的考虑,HDMI兼容DVI,所以有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从视频源(HTPC、影碟机、机顶盒等)处的DVI-D 信号,汇集别处的音频源的音频信号,一起接驳在终端的HDMI接口处。

还可以由信号源(例如影碟机、机顶盒等)的HDMI接口处,将视频和音频信号分离(剥离),分别供给你的音视频终端:例如影碟机的HDMI 输出中的视频给DVI 接口的投影仪,同时影碟机的HDMI 输出中的音频供给AV Receiver (功放),你看不矛盾吧^_^

HDMI支持标准、增强、以及高清晰数字电视视频、以及标准立体声、多声道环绕立体声数字音频格式。

HDMI支持未经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 注意是“未经压缩”, 那可

是“纯正”高保真哪 !

同样HDMI是被那些联盟的成员一起开发的,自然少不了Silicon Image (竟跟他们打交道了 )。

具备HDMI 的机器已经面世:

大家看到两个机器背面的 HDMI 输出接口/插座了吧。右侧的那台机器的 DCDI 标志的右边,就是 HDMI OUT 。HDMI 目前已经有1.1 的版本了。现在已经有具备HDMI 的家用型器材面世了。相继的配套线缆也会普及的……

这是一个以往的 AV 联接与最新的HDMI 联接的图例。注意这只是图例,与实际联接略有出入。

假设DVD影碟机是色差(分量)输出到功放(AV Receiver ) , 因此需要三根色差线作为视频联接。DVD 影碟机输出 5.1 声道的环绕声输出到功放,因此需要6根音频线。(假设是DVD 影碟机的内置解码器解码后输出, 实际大部分用家是依靠影碟机的同轴或光纤的SPDIF 输出至功放的。咱们这里只是举例而已。)

数字电视(卫星或者有线)机顶盒是色差输出至功放,也需要三根视频线。假设机顶盒是立体声双声道输出, 因此需要两根音频线。

由功放接屏幕电视机,也需要两根立体声的音频线,三根色差的视频线。这里没有考虑实际的多声道音箱组, 只是假设功放只联接了大屏幕电视机。实际广大发烧友是用功放接多声道环绕音箱的。这里只是举例,与实际应用有些不同,各位不要见怪。

这样的传统的联接方法: 需要 19 根信号线(9 根视频线, 10根音频线) 38个联接处

如今若是采用HDMI 规范时,只需如此的简单联接了:

大家可以看到:由原先的19根线,38 各联接处, 全部略减为只需3根线缆,6个(插头/插座)联接处。就可以全部搞掂(高质量的数字音频以及数字视频信号的同步传输)。

不必担心:同样是高质量的视频信号传输(高清晰的都不在话下),以及高质量的多声道的数字音频信号传输。联接很简单了吧……

当然有时候音频和视频也不是必须同时联结/传输的,

例如:视频源/负责视频切换的功放等,接投影仪时,就不需要音频信号。

但是用于各式各样的/多类的家电产品, 采用HDMI 还是方便很多。以前传统的联接,是模拟信号(视频的分量信号,以及立体声双声道音频信号),或模拟信号(视频分量)+数字信号(音频的 SPDIF,光纤或同轴)传输。而新近的 HDMI 将会是完全数字信号传输了。

如何利用现有的DVI 走线而去兼容HDMI 新接口:

由于HDMI是向下兼容DVI的,因此直接联接,海外已经有厂家制作出了对应的HDMI -DVI 相互转换的线缆。当然长度不是很够,一般3 米、5米就差不多了。若是各位现有的DVI 线的布局、走线、预埋已经弄好了,就不必再购置新的HDMI-DVI线缆了。

有何密笈 ?!那就是HDMI—DVI 转接适配器

大家看看图例,就明白了吧:可以继续沿用过去的DVI-DVI线缆,厂家专门制作的或者自己DIY制作的。

然后在某一端接配HDMI-DVI 适配器,不就可以接驳新的HDMI 接口了嘛。

( 图例中的DVI - HDMI适配器 可以让你在DVI接口的某端,利用原有的DVI接口,通过转接适配器而变成了 HDMI接口,针对“公的”或“母的DVI或HDMI 接口,都有相应的转接适配器的,就这么简单。)

HDMI“转”DVI 有损失吗 ?

HDMI到DVI是向下兼容,没必要“转换”。HDMI 的规范在设计时已经声明:全面兼容 DVI 标准。既然 HDMI完全兼容DVI, 所以没什么需要转换的,就目前来说。

HDMI规范规定 :一旦HDMI接口的设备检测到你的这个联接设备的接口信号传输指令中,不包含HDMI 指定特殊标识符的,就认定你这个是DVI 接口的设备。就完全按 DVI 的规范来传输,都是数字视频信号, 并指明HDMI 向下兼容DVI !!所以可以这么说:所有的DVI 的规范,HDMI 都可以“照章办事”。

==============

HDMI 规范中规定:

CEA EDID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时序扩展段中要包含VSDB 信号。就是HDMI Vendor Specific Data Block (HDMIVSDB) . 这是一个 EIA/CEA-861B Vendor Specific Data 数据块。包含一个 24 位的 IEEE

Registration Identifier 0x000C03, 一个 HDMI 批准、许可的数据值。为了测定接收端是否HDMI 设备,HDMI 源设备需要检测接收端设备的EDID 数据传输扩展时序中,是否存在这个 VSDB 数据块( 由 HDMI 设备制造厂商根据协议制定并提供的)。任何一个HDMI设备都会自动响应一个HDMI VSDB ,这是一个合理长度的数据表述 , 含及IEEE 注册、登记的标识符:0x000C03,只要HDMI 源设备接到这个标示符相关数据的响应,就将接收端设备认定为HDMI 设备。否则, HDMI 规范指定:任何接收端设备在 E-EDID 数据传输时不回传包含 这个HDMI VSDB ,即合理长度的HDMI 数据标识符(IEEE Registration Identifier )的响应。就会被认为所联接的是 DVI 设备。

================

理解了吧, 要不然就打个通俗的比喻。假如你是HDMI 族的首领, 坐镇X虎山,纪律森严。只有同族同行的才知道你的黑话。这时突然有陌生人上山求见, 并报上名来。 当然你得先审核一下了。

你就首先询问一句黑话:“ 天王盖地虎 ?!” (HDMI 规定的黑话)

若是对方答出“ 宝塔镇河妖 ”,你就知道他是自己人了,于是按HDMI 族的对待,

(接着就是再询问他是哪家的,老大是谁。 通用的黑道流程嘛。人家这时可能会说:“许旅长的饲马副官胡彪... ” 接着握手,含泪欲滴状:“同志, 我可找到组织了 ......” )

若是对方达不出来出黑话,那就按黑道上规矩,一律当作DVI 族的处理, 拉出去......

====================

当 HDMI 知道联接的是DVI 接口的设备时,就会完全按照 DVI 的规范去传输数字视频信号。目前的家电影音设备也就标清(标准清晰度)而已,例如 DVD 。就是目前的某些高清格式,DVI 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因为目前 DVI 是普及的,HDMI 还是“新鲜事物”但是将来,HDMI 普及时, 并且又有更高更新的, 高清的大容量HDTV 数字视频传输, 到那时:HDMI 再联接一个DVI接口的设备,HDMI 主设备就要考虑考虑了。

当然 DVI 也支持HDTV 高清,若是目前的这些高清格式,DVI 都可以做到。但是HDMI 可以做得更好而已。为以后的HDTV标准/规范的升级,留下了可发展的欲留空间。有些 HDMI 的功能是与DVI不同的,HDMI 规范中列举了列举了一些。这时如何兼顾相对低一级的 DVI 规范,可能要做些调整,甚至是某些牺牲。但是现在,似乎不那么重要,将来会有一部分的。所以,目前HDMI 的新设备去联接DVI 设备,都会很好地兼

容的,不必担心什么。

所谓的DVI 与HDMI 的“转换头”只是接口的机械标准的转换,涉及尺寸、封装、机械规格等。而实际的电气线路上没有变化。联接的还都是TMDS 的数字传输信号线等以及EDID 、DDC2B 等信号。目前来说:DVI 数字视频源信号(例如DVD影碟机),被 HDMI 接收端接收(例如投影仪),可以准确无误地达到DVI 的指标。而将来的某些更高级的由HDMI 传输的数字视频信号,在转成 DVI 时,会有些顾虑。

===========

这也可以用 USB 移动硬盘来举例:

俺家里的PC 是 奔4 2GHZ 以上的配置,主机板上是 USB 2.0 接口,而单位的PC 是以前的奔4 1.X GHz 的配置, 主机板上是USB1.0 接口,正好俺有个USB 2.0接口的移动硬盘。

这时就有了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大的数据文件传输时,例如几百K、几兆的文件传输时,用USB2.0的移动硬盘接单位的PC (USB1.X),速度与接自家的 PC 感觉差不多。因为USB2.0是向下兼容的,一旦将移动硬盘接到单位的PC,系统就自动识别是 USB1.X 的接口,所以这时

USB2.0 的移动硬盘可以完全充足地发挥USB1.X 的所有功能,感觉是一样的,不需要转换。而传输大容量数据时,比如 1GB、5GB 的文件时,就发现USB2.0的移动硬盘接自家的PC 时,速度很快,相比之下:

USB2.0的移动硬盘接单位的PC时的传输/拷贝速度就太慢了。USB1.X 的PC 虽然也能传输、拷贝上GB 的文件,但是感觉力不从心了。

USB1.0 的设备接 USB2.0 的设备,还有必要担心什么,顾虑什么 “转换”吗?

当俺联接移动硬盘到单位的PC 时,WinXP 已经自动弹出提示窗口了:大意是:你所联接的移动硬盘是高速( USB2.0 )而你的系统接口是低速的( USB1.X) ,所以你的高速移动硬盘不能完全发挥高速性能... 其实这就与 HDMI 联接 DVI 的识别流程和处理手法相似。

===================================

DVI 与HDMI 是一样的,都是数字视频传输规范,虽然名字不同,但是HDMI 是充分考虑了DVI 的规范后, 才升级的,因此完全兼容DVI 。从续图可以看出:二者都是T.M.D.S 数字传输格式。

俺的水平有限, 目前还没觉得HDMI 向下兼容 DVI 有什么显著的问题,若是俺看到了,会及时补充、纠正的。

HDMI 联接时所必需的识别码:

HDMI 的数据传输示意图(T.M.D.S ) :

DVI规范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T.M.D.S):

图中可以看到:二者都是采用的数字T.M.D.S信号联接,HDMI到DVI

无须转换。

第08章_数字视频基础

第八章数字视频基础 本章开始讨论视频技术。视频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无论是数字电影与电视,还是网络与移动视频,所有这些应用的核心都是视频技术。从数据形态来看,视频就是图像序列,视频技术的基础当然就是图像处理技术。但是由于视频表现为序列化的数据流,这使得视频的数据量急剧增长,同时,时间关系也变得十分重要。本章首先介绍模拟视频的基本概念,因为数字视频是从模拟视频转换而来的,对模拟视频的了解会有助于全面把握数字视频技术。其次介绍模拟视频的数字化,主要是采样格式问题。第三部分对数字视频数据的形态进行分析,这是本章的重点,也体现了本教程的一贯风格。 8.1 模拟视频 模拟视频的典型代表就是模拟电视。模拟电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信号采集与处理、网络传输、接收和呈现等等。与其他信息技术类似,数据或信号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本节以电视信号为线索,介绍模拟电视系统的几个关键概念。 8.1.1 扫描 扫描是通过信号去控制显示屏以得到电视图像的过程。从形成图像的方式看,扫描分为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ning)和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ning)两种。图8-1表示了这两种扫描方式的差别。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都用隔行扫描,而计算机显示图像时一般都采用非隔行扫描。 (a) 逐行扫描 (b) 隔行扫描 图8-1 图像的光栅扫描

在逐行扫描中,电子束从显示屏的左上角一行接一行地扫到右下角,在显示屏上扫一遍就显示一幅完整的图像,如图8-1(a)所示。 在隔行扫描中,电子束扫完第1行后回到第3行开始的位置接着扫,如图8-1(b)所示,然后在第5、7、……行上扫,直到最后一行。奇数行扫完后接着扫偶数行,这样就完成了一帧(frame)的扫描。由此可以看到,隔行扫描的一帧图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奇数行组成,称奇数场(field),另一部分是由偶数行组成,称为偶数场,两场合起来组成一帧图像。因此在隔行扫描中,无论是摄像机还是显示器,获取或显示一幅图像都要扫描两遍才能得到一幅完整的图像。 在隔行扫描中,扫描的行数一定是奇数。如前所述,一帧画面分两场,第一场扫描总行数的一半,第二场扫描总行数的另一半。隔行扫描要求第一场结束于最后一行的一半,不管电子束如何折回,它必须回到显示屏顶部的中央,这样就可以保证相邻的第二场扫描恰好嵌在第一场各扫描线的中间。正是这个原因,隔行扫描的总行数是奇数。 每秒钟扫描多少行称为行频;每秒钟扫描多少场称为场频;每秒扫描多少帧称帧频。 8.1.2 电视制式 全球有三种主要的模拟彩色电视制式:NTSC制式、PAL制式和SECAM制式。 NTSC(N ational T elevision S ystems C ommittee)彩色电视制是1952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定义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为正交平衡调幅制式。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和中国的台湾采用这种制式。 由于NTSC制式存在相位敏感造成彩色失真的缺点,因此德国(当时的西德)于1962年制定了PAL(P hase-A lternative L ine)制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式。德国和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以及中国大陆、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制式。 法国制定了SECAM(法文:Se quential C oleur A vec M emoire)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为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制式。法国、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制式。 NTSC、PAL和SECAM制式都是兼容制式。这里说的“兼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黑白电视机能接收彩色电视广播,显示的是黑白图像,另一层意思是彩色电视机能接收黑白电视广播,显示的是黑白图像,这叫向后兼容(或逆兼容)。为了既能实现兼容性而又要有彩色特性,彩色电视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必需采用与黑白电视相同的一些基本参数,如扫描方式、扫描行频、场频、帧频、同步信号、图像载频、伴音载频等等。 (2) 需要将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转换成一个亮度信号,以及代表色度的两个色差信号,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彩色全电视信号进行传送。在接收端,彩色电视机将彩色全电视信号重新转换成三个基色信号,在显示器上重现发送端的彩色图像。 PAL制式信号的主要扫描特性是:(1) 625行(扫描线)/帧,25帧/秒(40 ms/帧) ;(2) 高宽比(aspect ratio):4:3 ;(3) 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4) 颜色模型:YUV。一帧图像的总行数为625,分两场扫描。行扫描频率是15625Hz,周期为64μs;场扫描频率是50 Hz,周期为20 ms;帧频是25 Hz,是场频的一半,周期为40 ms。在发送电视信号时,每一行中传送图像的时间是52.2μs,其余的11.8μs不传送图像,是行扫描的逆程时间,同

安防监控中的各种视频接口知识简介

安防监控中的各种视频接口知识简介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作者:广州众成弱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1-01-21 14:25:11 字体:[大 中小] 关键字:安防监控视频接口 摘要:本文结合一些图片来说下视频及其接口方面的知识及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大家可能碰到的一些困惑。 本文结合一些图片来说下视频及其接口方面的东西。顺便聊聊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大家可能碰到的一些困惑。 一、复合视频(composite video): 复合视频接口是一种就普遍和常见的视频接口,顾名思义就是把视频信号的色度和亮度复合在一起进行传输的视频信号。在物理上,复合视频端子有“芯”和“皮”,“芯”传递的是复合视频信号,“皮”就是端子外壳(接地)。因为色度和亮度的的频率会相互干扰和影响,因此复合视频信号总的来说质量一般,因此,其也主要应用在家庭用的音视频设备或者要求不是很高的视频监控设备中,比如VCD、DVD、摄像机等。 复合视频接口有两种端子:分别是RCA端子和BNC端子。RCA端子就是通常所说的莲花头和莲花座,BNC端子就是BNC头和BNC座。

图一 RCA端子和S-VIDEO端子 图二 BNC端子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RCA端子既可以用在复合视频接口,也可以用在音频接口,如果用在音频接口的话,通常又叫做3.5莲花头(座)。 至于RCA端子和BNC端子在实用中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没有区别,关键看设备上的接口,设备如果是BNC座,那就用同轴电缆线做BNC头;设备如果是RCA座,那么还是用同轴

电缆做RCA头。当然家用的音视频设备比较多用RCA端子,而视频监控设备比较多用BNC 端子做视频接口。 二、二分量视频(S-VIDEO) S-VIDEO接口 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颜色度信号和一路公

视频基础知识详解

视频基础知识详解 视频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比照相技术历史时间短,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最重要的媒体。 由于互联网在新世纪的崛起,使得传统的媒体技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应运而生了新的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的表达,又增加了交互互动功能,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信息工具。 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先获得发展的是图片信息技术,由于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生成速度高生产效率高,加上应用门槛较低,因此一度是互联网上最有吸引力的内容。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技术的制作加工门槛逐渐降低,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同时由于视频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完整的先天优势,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那么我们就对视频信息技术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模拟时代的视频技术 最早的视频技术来源于电影,电影技术则来源于照相技术。由于现代互联网视频信息技术原理则来源于电视技术,所以这里只做电视技术的介绍。 世界上第一台电视诞生于1925年,是由英国人约翰贝德发明。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电视拍摄、信号发射和接收系统。而电视技术的原理大概可以理解为信号采集、信号传输、图像还原三个阶段。 摄像信号的采集,通过感光器件获取到光线的强度(早期的电视是黑白的,所以只取亮度信号)。然后每隔30~40毫秒,将所采集到光线的强度信息发送到接收端。而对于信号的还原,也是同步的每隔30~40毫秒,将信号扫描到荧光屏上进行展示。 那么对于信号的还原,由于荧光屏电视采用的是射线枪将射线打到荧光图层,来激发荧光显示,那么射线枪绘制整幅图像就需要一段时间。射线枪从屏幕顶端

开始一行一行的发出射线,一直到屏幕底端。然后继续从顶部开始一行一行的发射,来显示下一幅图像。但是射线枪扫描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每次图像显示,要么只扫单数行,要么只扫双数行。然后两幅图像叠加,就是完整的一帧画面。所以电视在早期都是隔行扫描。 那么信号是怎么产生的呢? 跟相机感光原理一样,感光器件是对光敏感的设备,对于进光的强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转换成不同的电流发射到接收端。电视机的扫描枪以不同的电流强度发射到荧光屏上时,荧光粉接收到的射线越强,就会越亮,越弱就会越暗。这样就产生了黑白信号。 那么帧和场的概念是什么? 前面说到,由于摄像采集信号属于连续拍摄图像,比如每隔40毫秒截取一张图像,也就是说每秒会产生25副图像。而每个图像就是一帧画面,所以每秒25副图像就可以描述为帧率为25FPS(frames per second)。而由于过去电视荧光屏扫描是隔行扫描,每两次扫描才产生一副图像,而每次扫描就叫做1场。也就是说每2场扫描生成1帧画面。所以帧率25FPS时,隔行扫描就是50场每秒。 模拟时代在全世界电视信号标准并不是统一的,电视场的标准有很多,叫做电视信号制式标准。黑白电视的时期制式标准非常多,有A、B、C、D、E、G、H、I、K、K1、L、M、N等,共计13种(我国采用的是D和K制)。到了彩色电视时代,制式简化成了三种:NTSC、PAL、SECAM,其中NTSC又分为NTSC4.43和NTSC3.58。我国彩色电视采用的是PAL制式中的D制调幅模式,所以也叫PAL-D 制式。有兴趣的可以百度百科“电视制式”来详细了解。 另外你可能会发现,场的频率其实是和交流电的频率一致的。比如我国的电网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而电视制式PAL-D是50场每秒,也是50Hz。这之间是否有关联呢?可以告诉你的是,的确有关联,不过建议大家自己去研究。如果确实不懂的同学可以@我。 彩色信号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数字视频基础

数字视频基础 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及数字化标准 模拟视频的数字化包括不少技术问题,如电视信号具有不同的制式而且采用复合的YUV信号方式,而计算机工作在RGB空间;电视机是隔行扫描,计算机显示器大多逐行扫描;电视图像的分辨率与显示器的分辨率也不尽相同等等。因此,模拟视频的数字化主要包括色彩空间的转换、光栅扫描的转换以及分辨率的统一。 模拟视频一般采用分量数字化方式,先把复合视频信号中的亮度和色度分离,得到YUV或YIQ分量,然后用三个模/数转换器对三个分量分别进行数字化,最后再转换成RGB 空间。 一、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 根据电视信号的特征,亮度信号的带宽是色度信号带宽的两倍。因此其数字化时可采用幅色采样法,即对信号的色差分量的采样率低于对亮度分量的采样率。用Y:U:V来表示YUV三分量的采样比例,则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分别有4:1:1、4:2:2和4:4:4三种。电视图像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又是隔行扫描式,所以其采样方式比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方式要复杂得多。分量采样时采到的是隔行样本点,要把隔行样本组合成逐行样本,然后进行样本点的量化,YUV到RGB色彩空间的转换等等,最后才能得到数字视频数据。 二、数字视频标准 为了在PAL、NTSC和 SECAM电视制式之间确定共同的数字化参数,国家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制定了广播级质量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称为CCIR 601标准。在该标准中,对采样频率、采样结构、色彩空间转换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主要有: =13.5MHz 1、采样频率为f s 2、分辨率与帧率 的采样率,在不同的采样格式下计算出数字视频的数据量: 3、根据f s 这种未压缩的数字视频数据量对于目前的计算机和网络来说无论是存储或传输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多媒体中应用数字视频的关键问题是数字视频的压缩技术。 三、视频序列的SMPTE表示单位 通常用时间码来识别和记录视频数据流中的每一帧,从一段视频的起始帧到终止帧,其间的每一帧都有一个唯一的时间码地址。根据动画和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Society of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1.1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九大视频接口全接触知识介绍

九大视频接口全接触知识介绍 1、射频 天线和模拟闭路连接电视机就是采用射频(RF)接口。作为最常见的视频连接方式,它可同时传输模拟视频以及音频信号。RF接口传输的是视频和音频混合编码后的信号,显示设备的电路将混合编码信号进行一系列分离、解码在输出成像。由于需要进行视频、音频混合编码,信号会互相干扰,所以它的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也常用RF连接,但这种情况下,它们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2、复合视频 不像射频接口那样包含了音频信号,复合视频(Composite)通常采用黄色的RCA(莲 花插座)接头。“复合”含义是同一信道中传输亮度和色度信号的模拟信号,但电视机如果不 能很好的分离这两种信号,就会出现虚影。 3、S端子

S端子(S-Video)连接采用Y/C(亮度/色度)分离式输出,使用四芯线传送信号,接口为四针接口。接口中,两针接地,另外两针分别传输亮度和色度信号。因为分别传送亮度和色度信号,S端子效果要好于复合视频。不过S端子的抗干扰能力较弱,所以S端子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7米。 4、色差 色差(Component)通常标记为Y/Pb/Pr,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来标注每条线缆和接口。绿色线缆(Y),传输亮度信号。蓝色和红色线缆(Pb和Pr)传输的是颜色差别信号。色差的效果要好于S端子,因此不少DVD以及高清播放设备上都采用该接口。如果使用优质的线材和接口,即使采用10米长的线缆,色差线也能传输优秀的画面。 5、VGA VGA(Video Graphics Array)还有一个名称叫D-Sub。VGA接口共有15针,分成3排,每排5个孔,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它传输红、绿、蓝模拟信号以及同步信号(水平和垂直信号)。使用VGA连接设备,线缆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0米,而且要注意接头是否安装牢固,否则可能引起图像中出现虚影。6、DVI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接口与VGA都是电脑中最常用的接口,与VGA不同的是,DVI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不用再进过数模转换,所以画面质量非常高。目前,很多高清

视频信号基础常识

各种视频信号格式及端子介绍 RF/AV/SVIDEO/YUV/VGA/RGB/RGBS/DVI/HDMI/ 视频信号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显示信号,但您并不一定对各种视频信号有所了解。因为国内用到的视频信号格式和端子非常有限,一般就是复合视频和S端子,稍高级一些的就是色差及VGA。对于那些经常接触国外电器和二手设备的朋友,就会遇到各种希奇古怪的信号端子,我们也经常接到读者这方面的提问。请读者注意:我们这 里所说的视频信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带宽只有5MHz的视频信 号,而是泛指能作为输入输出的显示信号。本文试图把常用视频 信号做一简单叙述,有不全和不对的地方请读者朋友指出。 一、各种视频信号 复合视频信号(Video) 复合视频信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视频信号,它在 一个传输信号中包含了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由于彩色编码的 不同,复合视频又有PAL、NTSV、SECAM制式之分。复合视频信号本身的带宽只有5MHz (NTSC制式带宽仅4.5MHz),中间又加了彩色副载波信号(NTSC制为3.58MHz,PAL 和SECAM制为4.43MHz),正好落在亮度信号带宽之内,占去了一部分亮度信号,又造成 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使得复合视频成为最差的视频信 号。复合视频信号一般用RCA插头连接,就是通常说的莲 花插头,见图1。欧洲也用SCART接口,老式的视频设备 也有用BNC插头连接。 S视频信号(S-Video) S视频信号俗称S端子信 号,它同时传送两路信号:亮度 信号Y和色度信号C。由于将亮 度和色度分离,所以图象质量优 于复合视频信号,色度对亮度的 串扰现象也消失。由于S视频信 号亮度带宽没有改变,色度信号仍须解调,所以其图象质 量的提高是有限的,但肯定解决了亮色串扰,消除图象的 爬行现象。S端子用四芯插头,见图2。欧洲也用SCART 插头,老式的视频设备也有用两个BNC插头连接,计算机 显卡也有用七芯插头,其外形与S端子一样,只是又包含 了复合视频信号。 隔行色差信号(Y、Cr、Cb)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介绍

视频输入输出常用接口介绍 随着视频清晰度的不断提升,这也促使我们对高清视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如果要达某些清晰度的视频就需要配备相应的接口才能完全发挥其画质。所以说视频接口的发展是实现高清的前提,从早期最常见且最古老的有线TV输入到如今最尖端的HDMI数字高清接口,前前后后真是诞生了不少接口。但老期的接口信号还在继续使用,能过信号转换器就能达到更清晰的效果,比如: AV,S-VIDEO转VGA AV,S-VIDEO转HDMI,图像提升几倍,效果更好。 从现在电视机背后的接口也能看出这点,背后密密麻麻且繁琐的接口让人第一眼看过去有点晕的感觉。今天小编就将这些接口的名称与作用做一个全面解析,希望能对选购电视时为接口而烦恼的朋友起到帮助。 TV接口

TV输入接口 TV接口又称RF射频输入,毫无疑问,这是在电视机上最早出现的接口。TV接口的成像原理是将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相混合编码后输出,然后在显示设备内部进行一系列分离/ 解码的过程输出成像。由于需要较多步骤进行视频、音视频混合编码,所以会导致信号互相干扰,所以它的画质输出质量是所有接口中最差的。 AV接口 AV接口又称(RCARCA)可以算是TV的改进型接口,外观方面有了很大不同。分为了3条线,分别为:音频接口(红色与白色线,组成左右声道)和视频接口(黄色)。

AV输入接口与AV线 由于AV输出仍然是将亮度与色度混合的视频信号,所以依旧需要显示设备进行亮度和色彩分离,并且解码才能成像。这样的做法必然对画质会造成损失,所以AV接口的画质依然不能让人满意。在连接方面非常的简单,只需将3种颜色的AV线与电视端的3种颜色的接口对应连接即可。 总体来说,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在成像方面可以避免音频与视频互相干扰而导致的画质下降。AV接口在电视与DVD连接中使用的比较广,是每台电视必备的接口之一。 S端子 S端子可以说是AV端子的改革,在信号传输方面不再将色度与亮度混合输出,而是分离进行信号传输,所以我们又称它为“二分量视频接口”。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第三章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3.1 视频的基础知识 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随时间而变化 ?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 ?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

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模拟视频的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传统视频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存储和传送然而模拟视频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而且图像随时间和频道的衰减较大,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要使计算机能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把视频源即来自于电视机、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等设备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要求的数字视频形式,这个过程称为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数字视频可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储费用、增加交互性、带来精确稳定的图像。 ?如今,数字视频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如图5.2)、数字电视在内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 ?一些消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频压缩为基础的。 数字化视频的优点 ?适合于网络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视频信息可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视频数字信号便于长距离传输。 ?再现性好 ?模拟信号由于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不管复制时精确度多高,失真不可避免,经多次复制后,误差就很大。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一) 电视的实现,不仅扩大和延伸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以其形象、生动、及时的优点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在当今社会,信息与电视是不可分割的。多媒体的概念虽然与电视的概念不同,但在其综合文、图、声、像等作为信息传播媒体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电视中没有交互性,传播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号。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化、大容量、交互性以及快速处理能力,对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传播和存储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追求的目标。可以说视频是多媒体的一种重要媒体。与视频有关的名词如下: 视像(visual image):电视信号或录像带(videotape)上记录的连续的图像。 伴音(audio):伴随视像的声音信号。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包括运动图像(visual)和伴音(audio)两部分。 一般说来,视频包括可视的图像和可闻的声音,然而由于伴音是处于辅助的地位,并且在技术上视像和伴音是同步合成在一起的,因此具体讨论时有时把视频(video)与视像(visual)等同,而声音或伴音则总是用audio表示。所以,在用到“视频”这个概念时,它是否包含伴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章首先介绍模拟视频信号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标准,数字视频的几种主要格式MPEG、AVI和MOV,以及格式间的转换。 模拟电视制式及信号 电视系统是采用电子学的方法来传送和显示活动景物或静止图像的设备。在电视系统中,可以说视频信号是连接系统中各部分的纽带,其标准和要求也就是系统各部分的技术目标和要求。电视的发展前景是数字彩色电视,数字视频系统的基础是模拟视频系统,而彩色电视又是在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黑白电视信号 一、电视原理:电视同样也是采用动画的视觉原理构造而成的,其基本原理为顺序扫描和传输图像信号,然后在接收端同步再现。电视图像扫描是由隔行扫描组成场,由场组成帧,一帧为一幅图像。定义每秒钟扫多少帧为帧频;每秒钟扫描多少场为场频;每秒钟扫描多少行为行频。 二、场频和帧频:我国的电视画面传输率是每秒25帧、50场。25Hz的帧频能以最少的信号容量有效地满足人眼的视觉残留特性;50Hz的场频隔行扫描,把一帧分成奇、偶两场,奇偶的交错扫描相当于有遮挡板的作用。这样,在其它行还在高速扫描时,人眼不易觉察出闪烁,同时也解决了信号带宽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电网频率是50Hz,采用50Hz的场刷新率可以有效地去掉电网信号的干扰。 三、全电视信号:电视信号中除了图像信号以外,还包括同步信号。所谓同步是指摄像端(发送端)的行、场扫描步调要与显像端(接收端)扫描步调完全一致,即要求同频率、同相位才能得到一幅稳定的画面。一帧电视信号称为一个全电视信号,它又由奇数场行信号和偶数场行信号顺序构成。 四、分解率:电视的清晰度一般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解率来表示。垂直分解率与扫描行数密切相关。扫描行数越多越清晰、分解率越高。我国电视图像的垂直分解率为575行或称575线。这是一个理论值,实际分解率与扫描的有效区间有关,根据统计,电视接收机实际垂直分解率约400线。 水平方向的分解率或像素数决定电视信号的上限频率。最复杂的电视图像莫过于黑白方块交错排列的图案,而方块的大小由分解率决定。根据这种图案,可以计算出电视信号逐行扫描时的信号带宽约为10MHz;而隔行扫描时的信号带宽约为5MHz。我国目前规定的电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03794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 ,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 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 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 1.1 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 玻璃纤维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 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 或光缆(Optical Cable) 。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 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 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无线信道,也可按传输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信道容量(Channel

日常生活中的音视频功能端口基础知识

Composite Video Output(模拟信号) 复合视频端子也叫AV端子或者Video端子,是声、画分离的视频端子,一般由三个独立的RCA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端子)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色插口;L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 S-Video Output(不适用于高清视频,其信号最高分辨率有限) 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 VIDEO。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HDMI Output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 DVI DVI的英文全名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中文称为“数字视频接口”。是一种视频接口标准,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的传送来强化个人电脑显示器的画面品质。

RJ45 / Ethernet RJ45 型网线插头又称水晶头,共有八芯做成,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和ADSL 宽带上网用户的网络设备间网线(称作五类线或双绞线)的连接。10 100base tx RJ45接口是常用的以太网接口,支持10兆和100兆自适应的网络连接速度,常见的RJ45接口有两类:用于以太网网卡、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等的DTE类型,还有用于交换机等的DCE类型。 常见音视频格式: MP3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是当今较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它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 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技术(英文名称:Dolby Digital),是杜比实验室发布的新一代家庭影院环绕声系统。其数字化的伴音中包含左前置、中置、右前置、左环绕、右环绕5个声道的信号。它是DVD-Video影碟的指定音频标准。广泛应用于卫星电视机顶盒、数字有线等领域。Dolby Digital Plus 杜比数字+技术是专为所有的高清节目与媒体所设计的下一代音频技术。杜比数字+技术建立在杜比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杜比数字技术是全世界DVD和高清广播节目的多声道音频标准。 Dolby TrueHD 杜比TrueHD是专为高清光盘媒体所开发的下一代无损压缩技术。特点100%无损的编码技术。码率高达18 Mbps。支持多达八个分离式24比特/96 kHz全频带声道。 碟片类型种类: CD 英语:Compact Disc),是一种用以储存数字资料的光学碟片。容量:700MB CD-R Compact Disk-Recordable, CD-R是一种一次写入、永久读的标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照射到盘片上的“凹陷”和“平地”其反射光的变化来读取的;CD-ROM的“凹陷”是印制的,而CD-R是由刻录机烧制而成。 CD-RW 可擦写光盘。盘片由于采用了相变技术,它的激光反射率比一般的CD盘片要低很多。D-RW驱动器的激光头有两种波长设置,分别为写(P-Write)和擦除(P-Eraze),刻录时(500~700摄氏度)使该物质的分子自由运动,多晶结构被改变,呈现一种非晶状(随即)状态(反射率只有5%)。而擦除数据就利用(200℃)温度让刻录层物质恢复到多晶结构(即CD-RW 光盘初始状态)。 DVD 数字多功能光盘(英文: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是一种光盘存储器,通常用来播放标准电视机清晰度的电影,高质量的音乐与作大容量存储数据用途。 DVD-R 采用有机染料的方法制成,容量:4.7GB。 DVD-RW 可重写超过1,000次。容量都是4.7GB

电脑基础知识讲座(第一讲_电脑入门)

电脑基础知识讲座 前言 电脑知识犹如无边无涯的大海,是永远学不尽的。这里讲的只能起到电脑学习的引路作用。本讲座是为电脑入门者和刚入门的初学者编写的,但因为是系统的电脑教程,对于已经达到电脑中级水平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能耐心看下去,总会发现有你还不了解的内容。 讲座共分六讲: 第一讲:电脑入门; 第二讲:文字录入; 第三讲: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四讲:Powerpoint2003幻灯片制作工具; 第五讲:Internet基础知识; 第六讲:Excel工作表。 本着实用易懂的原则,尽量少讲理论;操作上讲透,理论上简单叙述。包括办公自动化的绝大部分内容,同时还讲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文件的关联,解决本地连接受限制问题、网上下载电影等。 第一讲:电脑入门 平常所说的电脑是个人计算机的形象叫法,是一种微型计算机。从字面上就可看出,电脑可以用来替代甚至增加人脑的部分功能。至今为止,除电脑以外的所有机器都是用来帮助、取代人类体力劳动的工具,是对有形物体进行加工,或对不同的物理量进行转换,只有电脑是用来对各种信

息进行加息理,从而替代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电脑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说,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电脑做不到的。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只有一个,而电脑是由无数个人的大脑共同研究出来的。 电脑的构成:电脑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硬件: 电脑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都称为硬件,主要分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的大脑,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都是由它来处理的。它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8088到奔腾486、586,现在已经发展到双核甚至四核,用迅驰技术装备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户脱离缆线的约束,真正做到在移动中进行工作、学习、休闲。全世界99%的CPU 都是英特尔和AMD公司的产品,中国最近才制造出“龙芯一号”。 2、存储器 存储器是电脑的记忆细胞,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指CPU可以随时直接存取的存储器,一般容量很小,虽然容量小,但电脑的速度与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空腹电脑的已经彀2G的容量。 外存包括磁盘、磁带等。磁盘有硬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U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

数字视频技术总复习题

数字视频技术总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填空题 1 摄像机在拍摄时,通过光敏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种电信号就是(RGB)信号。 2 模拟彩色电视机的制式主要有(NTSC制、PAL制和SECAM制);中国、朝鲜等国家采用(PAL)制式彩色电视机标准。 3 电视机的扫描方式有(隔行扫描和非隔行扫描(逐行扫描))之分。 4 行频f H是指(每秒钟扫描多少行);场频f f是指(每秒钟扫描多少场);每秒扫描多少帧称为(帧频)f F。 5 PAL制式电视的场扫描频率是(50 Hz),周期为(20 ms);帧频是25 Hz,是场频的(一半),周期为(40 ms)。 6 彩色电视中,用Y、C1, C2彩色表示法分别表示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C1,C2的含义与具体的应用有关。在NTSC彩色电视制中,C1,C2分别表示(I、Q)两个色差信号;在PAL彩色电视制中,C1,C2分别表示(U、V)两个色差信号;在CCIR 601数字电视标准中,C1,C2分别表示(Cr,Cb)两个色差信号。 7 电视图像数字化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复合彩色电视图像中分离出彩色分量,然后数字化);另一种是(用一个高速A/D转换器对彩色全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在数字域中进行分离,以获得所希望的YCbCr,YUV,YIQ 或RGB分量数据)。 8 NTSC制、PAL制和SECAM制共同的电视图像采样频率是fs=(13.5MHZ)。 9 目前数字电视图像使用(MPEG-2)video标准。 10 目前传输数字电视的主要方式是(卫星,地面广播和电缆);用它们传输的电视分别称为(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 11 数字彩色电视机的制式主要有(ATSC DTV、DVB和ISDB)。中国等国家采用(欧洲DVB)制式数字彩色电视机标准。 12 数字电视的视频接口主要有(DVI、HDMI、UDI和DisplayPort)四种接口。 13 模拟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电视信号的过程是(模拟/数字转换编码过程),称可为(PCM调制脉冲编码调制),由(A/D转换器实现)。数字电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则称(PCM解调过程),由(D/A转换器实现)。 14全数字电视系统的信源编码采用(MPEG-2标准对数字化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其目的是(降低数字信号的传输码率)。 15全数字电视系统压缩编码后的数字视频信号在调制前,为了保证在传输工程中尽可能减少差错,通常还要加入(用于纠错的RS码和卷积码)。其目的是(提高数字信号的传输的可靠性)。 16 为了在编码中实现最大的压缩比,MPEG使用三种类型的图像,分别是(I 帧、P帧和B帧)。 17 VCD视频压缩采用(MPEG-1)标准,图像分辨率为(352×240);DVD视频压缩采用(MPEG-2)标准,图像分辨率为(720×480). 18 信息熵表示的是(信源产生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熵越大,不确定度越大,所含信息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