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分区指标及其涌水量预测

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分区指标及其涌水量预测
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分区指标及其涌水量预测

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刘林 摘要: 关键词: 煤层的瓦斯压力、流量、透气性系数与电解质的电压、电流、电导系数、热介质中的温度、热流量、热传导系数等基本参数相仿。煤层透气性系数是测定煤层瓦斯流动难易程度的标志,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与测定瓦斯压力、流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煤层瓦斯流动过程比较复杂,难于计算,所以国外对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的研究虽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迄今未能获得简单而可靠的测定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未能广泛应用。国内过去计算煤层透气性系数往往采用苏联克里切夫斯基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在测定和计算上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也较少。为了考察煤层瓦斯流动的规律,需要对透气系数的测定和计算进行研究,以求获得简单而可靠的方法,以便在矿井中普遍应用。 1 煤层透气系数的基本概念 原始煤层的透气性一般是很低的,瓦斯在煤层中的流动速度也很小,每昼夜仅数厘米到几米。根据试验室和现场的测定研究,流动状态属于层流运动,也就是瓦斯的流速和压差成正比,与煤层的渗透率成正比,符合直线渗透定律及达西定律。 ν=-K/μ*dp/dx (1) ν——瓦斯流速,cm/s; K——煤层的渗透率,达西; μ——瓦斯绝对粘度,厘泊,沼气μ=0.0108厘泊 dp——在dx长度内的压差,kg/cm2; dx——和瓦斯流动方向一致的某一极小长度,厘米。 加入把瓦斯的流速ν变成760毫米汞柱,温度相当于煤层温度t℃条件下的瓦斯流量,则 q= 式中q——在1米2煤面上流过的瓦斯流量(760毫米汞柱t℃); p n ——760毫米汞柱下的大气压力,p n =1大气压力; P=p2,大气压2 从(3)式中可以看到煤层中瓦斯的流动和电介质中电流的运动以及物体的导热过程相仿。 透气系数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单位是: λ=1米2/大气压2.日=0.0416米2/大气压2.小时=416厘米2/大气压2.小时 λ=1米2/大气压2.日=2.5毫达西=2.5*10-3达西 [注:在国内外某些资料中采用λ’=K/μ厘米2/大气压2.小时,则λ’在数值上未λ的两倍,λ=2λ’,而因次上差一个大气压-1。] 构成煤层渗透率的成风,第一是原生裂隙,即煤层层理和煤的胶粒结构。第二是次生裂隙,即地质破坏所形成的裂隙。由于成煤过程中沉积环境和受力条件不完

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正式版)

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煤矿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35056-2018)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山西省境内从事井工煤矿生产和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顶板管理年度计划;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单位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条煤矿应全面掌握本单位各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矿压技术参数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规律,不断总结学习顶板管理经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第五条煤矿要委托有资质的部门对开采煤层的围岩物理特性、岩石力学性质(抗拉、抗剪、抗压、岩性等)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检验报告,作为编制支护设计的依据。 第六条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有完善的作业规程,作业规程必须包含顶板管理相关内容,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签字后贯彻执行。遇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队组要组织对

作业规程的学习、考试,所有作业人员要在学习记录表上签字,未经作业规程学习并考试合格者,不得安排作业。 第七条煤矿编制的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包含顶板管理内容,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八条煤矿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顶板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及方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九条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监督。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当工作地点出现顶板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冒险作业。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第十条煤矿必须建立顶板监测、巡查制度,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制度。 第十一条煤矿发生顶板事故后,煤矿相关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章掘进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掘进巷道作业规程编制前,地质部门应提供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地质说明书,说明煤层赋存状况、顶底板岩性以及影响巷道施工的地质构造、应力情况,上下层对照关系及四周开采情况,水、火、瓦斯、煤尘等情况。 第十三条井巷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会审。巷道支护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巷道断面和形状、运输及通风要求、

煤矿顶板、老顶的划分及标准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 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1.2.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2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2.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2.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2.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虽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岩层(如

含水层厚度的确定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布含水层厚度的确定 一、松散含水层厚度 第四系含水层的含水性比较均匀,其厚度根据地下水位、钻孔所揭露的松散岩层的颗粒组成以及岩性结构等,直接按钻孔揭露情况的编录资料来确定。 二、基岩含水层厚度 含水不均匀的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其厚度的确定,一般是根据钻孔揭露的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钻孔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物探资料,以及必要时依据水文地质分层试验等资科结合成因和分布规律等,经综合分析研究确定。 (1)用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电测井及岩心水文地质编录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按勘探剖面编制简易水文地质、电测井成果综合对比图。图中要包括以下内容:各钻孔揭露的地层、岩性及换层深度或标高; 岩心采取率、冲洗液消耗量、岩石质量指标(即SQD指标)及电测井成果曲线; 岩心的线裂隙率、级岩溶率和较大溶洞的起止深度或标高; 钻孔水位观测成果曲线和水位发生突变、涌水、漏水段的起止深度或标高等。 综合研究分析上述成果,编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带图,在此基础上确定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的强、弱含水带的厚度。 (2)按裂隙或溶洞发育程度确定,一般采用如下指标衡量: 直线裂隙率小于3%的闭合状裂隙带,或虽然裂隙率大于3%但裂隙已被其它矿物如方解石、石英脉等所充填的裂隙带,均可视为相对隔水层。裂隙率大于3%以上的张性裂隙带,则可视为裂隙含水层。 溶洞发育程度,可采用岩溶率或岩溶能见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可用作图法编制矿区范围内岩溶率随深度的变化曲线或用反映溶洞发育与各种因索关系的溶洞投影图。从图上确定出岩溶率高、能见率也高的岩段为强含水带,次高岩段为弱含水带。

煤层按倾角分类

煤层按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8 缓(倾)斜煤层 8 ~ 25 中(倾)斜煤层 25 ~ 45 急(倾)斜煤层> 45 按厚度分类: 薄煤层< 1.3m 中厚煤层~ 3.5m 厚煤层> 3.5m 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评价煤质的常用指标:水分( W )、灰分( A )、挥发分( V )和固定碳( FC )、发热量( Q )、胶质层厚度( Y )、粘结指数()、含矸率。 中国煤的分类。 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远景储量,设计损失煤量的概念。 A 、 B 、 C 、 D 级储量,煤炭储量分类表。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常用的采掘工程图。 2. 煤田的划分 煤田、井田的概念。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及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井田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以及三者之间关系: 我国各类矿井服务年限的要求。储量备用系数 K 的含义及取值。井型的概念。 井型分类。 大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20 、 150 、 180 、 240 、 300 、 400 、 500 万 t/a 及 5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 3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为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45 、 60 、 90 万 t/a 。 小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9 、 15 、 21 、 30 万 t/a 。 3. 井田内的再划分 常用井巷名称及含义。阶段、水平、开采水平的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式和带区式划分。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的确定。阶段再划分为带区的条件。采区和带区的开采顺序。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 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的概念及范围。 4.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及开拓方式的概念。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立井开拓: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立井单水平分带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分带式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斜井井筒的布置及适用条件,底板穿层斜井和顶板穿层斜井。 平硐开拓:平硐的形式:走向平硐和垂直走向平硐。两者的适用条件。 三种开拓方式比较和综合开拓。 5. 井田开拓中几个问题分析 上、下山开采的概念。上、下山开采在掘进方面、运输方面、排水方面通风方面的不同特点及其优缺点。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 水平高度的概念。影响开采水平高度的主要因素。开采水平高度的确定。 开采水平大巷包括阶段运输大巷和阶段回风大巷。根据煤层数目和间距不同,阶段运输大巷有分煤层运输大巷、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及集中运输大巷。各种大巷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井筒位置确定原则。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编号:AQ-JS-0668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Classification of coal seam working face roof, mechanism of roof fall and treatment measures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 机理及处理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

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 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

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方案 透气性系数测试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在我国广泛采用中国矿业大学提出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在煤层瓦斯向钻孔流动的状态属径向不稳定流动的基础上建立的,采用该法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1、打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 由石门或其他围岩巷道向煤层打测压钻孔,钻孔与煤层交角应尽量接近90°,钻孔要打穿煤层全厚,孔径不限。记录钻孔的方位角、仰角和钻孔在煤层中的长度。记录钻孔见煤和打完煤层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取这两个时间的平均值作为钻孔开始排放瓦斯时间的起点。钻孔打完后,清洗钻孔,封孔测瓦斯压力(图1-1)。上压力表之前测定钻孔瓦斯流量,并记录流量与测定流量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当压力表读数上升至稳定的最高位时,即为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值。 图1-1 煤层透气性测定示意图 1一钻孔;2一测压管;3一压力表;4一阀门;5一流量计;6-封孔段;7一煤层 2、卸压测定钻孔瓦斯流量 卸下压力表排放瓦斯,卸压ld以后进行测定钻孔瓦斯流量,在测定时要记录时间(年、月、日、时、分) ,即卸表大量排放瓦斯时

间与每次测定瓦斯流量的时间,两者的时间差即为时间准数中的值。 测量流量的仪表,当流量大时可用小型孔板流量计或浮子流量计,而流量小时可用0.5m 3/h 的湿式气体流量计(煤气表)。封孔后上表前测得的流量也可用来计算透气性系数。 3、测定煤的瓦斯含量系数 煤层的瓦斯含量系数一般是在试验室通过吸附试验确定的。 4、透气性系数的汁算方法 钻孔瓦斯流动是径向不稳定流动,求出其流动方程的解析解是困难的。中国矿业大学在实验室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并以相似准数表达了试验的结果。 径向不稳定流动的计算公式为: 0b Y aF = 式中: Y ——流量准数,无因次; 0F ——时间准数,无因此; a,b ——无因次系数。 1 2201()qr Y p p λ=- 1.500214p F ar λ=t 式中:P 0——煤层原始绝对瓦斯压力(表压力加0.1),MPa ; P 1——钻孔中的瓦斯压力,一般为0.1Mpa ; λ——煤层透气性系数,m 2/(MPa 2·d); 1 r ——钻孔半径,m ; q ——在排放时间为t 时、钻孔煤壁单位面积的瓦斯流量,m 3/(m 2·d); 12Q q r L π= Q ——在时间为t 时测出的钻孔流量,m 3/d ; L —一钻孔见煤长度,一般为煤层厚度,m ; t ——从钻孔卸压到测定钻孔瓦斯流量的时间,d ;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2煤层底板 2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2.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2.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2.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虽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岩层(如砂岩、石灰岩),但由于其中存在有平行于工作面的节理裂隙,采煤后顶板下沉,在移动过程中断裂成块,但仍互相挤在一起具有传递水平的能力,就像“砌体梁”一样,各岩块互相牵制而成平衡,随工作面推进顶板弯曲下沉接触底板。

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方法

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方法 一、煤层透气性系数计算方法介绍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好坏是判断煤层预抽和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过去的一些测定方法操作复杂计算困难,使石壕煤矿一直没有测定这一指标.根据煤科院重庆分院的简便测定方法进行了测定与计算,现将测定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 该方法是径向稳定流动理论基础上进行计算,具体的作法是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测压孔打好后,立即封孔测压,每隔1~5 d,观测压力变化,并做好记录,初期,压力上升较快,应每天观测,以后压力趋于稳定观测时间可长一些,直到瓦斯压力达到最大值,并用下式计算煤层的透气性. )(0 020P P F t P r =λ 式中:λ——煤层透气性,M 2/(Mpa.d); г0-----钻孔半径,m ; P 0-------煤层原始瓦斯压力,Mpa ; t---------瓦斯压力上升到0。1P 0、0。2P 0、 0。 3P 0-----的时间,d; 如果测压孔未能垂直于煤层,且未能将钻孔的岩石部分全部封闭,那 么还需引入一个系数α1,其计算方法见图(4-2) m L = 1α m--------钻孔见煤真厚度,m; 图(4-2)α1系数计算图 公式推导如下: 利用径向稳定流动公式; ) (ln 22 0t t t P P m t r R Q P -=πλ L r Q t 2 π=, m L =1α 代入流动公式整理后得出

] )(1[ln 2 0201 P P tP r R r P P t t -=αλ 令 =0 P P t n 代入上式得出 r R n n tP r n tP r R nr ln 1] 1[ln 2 2 12021*-* =-= αλαλ 式中R 为未知数,当设瓦斯补给半径为R 时,(仅游离瓦斯流动), 有下列恒等式, ) 1(1)1(1)(1)()()(10 010220202n n P P P P P P P m L r R LP r P P m r P P m R t t t t t t t -+ =- +=-+==---δαδαδ πδπδπ δ------为煤层的空隙率,m 3/m 3 )1(1ln(21)ln()) 1(1ln()ln(12n n r R n n r R -+=-+=δαδα 令 ))1(1ln(2 11)( 120n n n n P P F t -+*-=δα 并进行数学处理可得出下式 ))1(1ln(121)(1020n n n dn P P F n t -+-=?δα 式中 n=P t /p 0,δ为煤的孔隙率(%), }( P P F t 用梯形积分法求出,为了计算方便,特提供表 (1)

顶板分类

煤矿顶板分类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

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1.2.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2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2.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

含水岩组富水性等级划分之欧阳家百创编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欧阳家百(2021.03.07) §8.2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8.2.1目的及任务 1:5万综合水文地质图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普查、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等野外资料的综合反映。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目的是全面、系统、清晰地反映工作地区的水文地质规律,阐明地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埋藏条件,反映地下水形成特点以及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岩性时代、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地下水资源分布,并提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措施,圈定地下水开发远景地区,为今后的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8.2.2要求 要充分、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力争具有科学性、地区性、综合性、实用性、艺术性。为提高编图精度,要求综合水文

地质图在野外工作阶段及时确定含水岩组的分布界线及各类水点的位置和富水性界线等。 8.2.3内容及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 (1) 主图(1:2.5万或1:5万平面图,并附图例)。 (2) 剖面图。 (3) 辅助图件。 (4) 说明书。 主图反映多种水文地质因素,并有重点地突出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基本原则是,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考虑水资源的综合评价,突出地下水资源远景区,兼顾一般水文地质条件。潜水与承压水,松散岩层和基岩的含水岩组皆表现在一张图上。若下伏有主要含水岩组则以隐伏型加以表示,并有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控制水点,以便尽可能反映较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 主图的主要水文地质内容 (1) 含水岩组的分布。一般是数个含水岩层的集合体,且常处在不同的层位,因而要求以地质时代确定含水岩组的垂向顺序。 (2) 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由于比例尺和研究程度所限,除以水点资料圈定外,少数地区也可以依据类比法确定岩组相对富水性的强弱。研究程度较高,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则应以井(孔)涌水量的大小圈定,其富水程度的指标数则在图例中标明。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作者] 唐本锐 [摘要] 通过对煤层透气性测定与计算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与分析,为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可靠的瓦斯基本参数提供一个保障。 摘要:通过对煤层透气性测定与计算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与分析,为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可靠的瓦斯基本参数提供一个保障。 关键词:煤层透气性系数时间准数测定径向流量法 一、煤层透气系数的基本概念 原始煤层的透气性一般是很低的,瓦斯在煤层中的流动速度也很小,每昼夜仅数厘米到几米。根据试验室和现场的测定研究,流动状态属于层流运动,也就是瓦斯的流速和压差成正比,与煤层的渗透率成正比,符合直线渗透定律及达西定律。 构成煤层渗透率的成因,第一是原生裂隙,即煤层层理和煤的胶粒结构。第二是次生裂隙,即地质破坏所形成的裂隙。由于成煤过程中沉积环境和受力条件不完全相同,且在地质变动过程中煤体各部分所受到的揉搓情况不一。因此煤体是非均质的,各个区域的渗透率并不完全相同。第三是采矿裂隙,这是采掘工作以后,地压的活动又使部分煤体压缩和伸张,在煤层中形成新的裂隙。煤层的渗透率基本上是由这三部分裂隙结构而成的,这使得煤层的透气系数在煤层中各点相差较大,只能采用综合平均的数值,才能代表某一区域煤层的透气系数。在矿井中的实际测定也表明了在范围不大的区域内,通过各个钻孔测定的综合平均透气系数,彼此是相近的,大多处于同一数量级内。因此在工程计算中采用平均的透气系数可以近似地把一区域的煤层作为均质物体进行分析计算。 采掘工作引起的地区活动能使煤层的透气系数产生很大变化。例如在集中压力带,煤体的透气系数可降低一倍到几倍,而在卸压带内可增大数千倍。在水力压裂、水力冲孔、中压长时间注水等水力化处理煤层瓦斯的措施中也都使煤层透气系数产生强烈的变化。测定煤层透气系数的变化使研究煤层瓦斯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计算煤层透气系数的方法 煤层透气系数的计算是和测定方法密切有关的,较好的测定方法是在岩石巷道中向煤层打钻孔,钻孔应尽量垂直贯穿整个煤层,然后堵孔测定煤层真实瓦斯压力。再打开钻孔排放瓦斯,记录流量和时间。 在影响钻孔瓦斯流量的因素中主要是煤层原有的瓦斯压力,打开钻孔后的钻孔中瓦斯压力、煤层透气系数、瓦斯含量系数、煤层厚度和钻孔半径以及排放瓦斯时间等七个参数。在这七个参数中只有透气系数这一数值。这一方法的原理是比较简单的,关键在于怎样计算,计算的方法是否可靠,能不能反映煤层瓦斯流动的真实情况,导出正确的煤层透气系数的数值。 计算公式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之上的:(一)在钻孔瓦斯流动的范围内,煤层瓦斯压力、透气系数、瓦斯含量系数相同。(二)钻孔垂直正交煤层(偏斜不大于30°)。贯穿煤层全厚,在瓦斯流动范围内煤厚不变。(三)煤层顶底板岩层不漏气。(四)在打开钻孔排方瓦斯之前,煤层瓦斯压力为p0,打开钻孔之后,钻孔中瓦斯压力为p1,且在排瓦斯过程中p1的数值不变。(五)在瓦斯流动过程中,瓦斯的温度等于煤层温度。(六)钻孔瓦斯流动的状态属于径向不稳定流动,其流动过程比较复杂,难以用数学手段直接导出计算公司,因此在实验室内根据上述四项条件,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并以相似准数表达试验的结果,从而导出一般的钻孔瓦斯流动计算公式:Y=a×F0b。式中:Y—流量准数,无因次;F0—时间准数,无因次;a、b—系数。 测定计算煤层透气系数的步骤:(一)从岩石巷道向煤层打钻孔,孔径不限。钻孔与煤层的交角尽量接近90°。要记录钻孔的方位角和仰角以及钻孔在煤层中的长度。钻孔进入煤层和打完煤层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取这两个时间的平均数作为打钻时钻孔瓦斯开始流动的时间。钻孔结束后,用水冲洗钻孔清除钻孔内的煤屑。(二)封孔测定钻孔瓦斯压力,要求封孔严密,封孔深度在岩石巷道中不小于3m,以求能准确地测得煤层的真实压力,测定瓦斯压力的导管直径要大一些。在透气系数大的煤层可使用半寸管,在上压力表之前,测定钻孔瓦斯流量,记录流量和时间(年、月、日、时、分)。(三)压力表上升到煤层真实压力或压力表稳定后,即可进行测定。(四)卸下压力表排放瓦斯,测量钻孔瓦斯流量,在测定时要记录卸表大量排放瓦斯的时间,作为瓦斯开始流动的其始

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

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 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 ),含水层富水性[注]分为以下4级: 1.弱富水性:q ≤0.1 L/(s ·m); 2.中等富水性:0.1 L/(s ·m)<q ≤1.0 L/(s ·m); 3.强富水性:1.0 L/(s ·m)<q ≤5.0 L/(s ·m); 4.极强富水性:q > 5.0 L/(s ·m)。 注: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 mm 、抽水水位降深10 m 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时,应当进行换算后再比较富水性。换算方法:先根据抽水时涌水量Q 和降深S 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或图解法确定)(S f Q =曲线,根据Q -S 曲线确定降深10 m 时抽水孔的涌水量,再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孔径为91 mm 时的涌水量,最后除以10 m 便是单位涌水量。 ???? ? ?--=919191lg lg lg lg r R r R Q Q 孔孔孔 式中 91Q ,91R ,91r --孔径为91 mm 的钻孔的涌水量、影 响半径和钻孔半径; 孔Q ,孔R ,r 孔--孔径为r 的钻孔的涌水量、影响半径和钻孔半径。

附录三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要求 一、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下列公式计算: 1.煤层露头无覆盖或被黏土类微透水松散层覆盖时: H f=H k+H b (3-1) 2.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时(图3-1): H f=H L+H b (3-2) 式中H f--防隔水煤(岩)柱高度,m; H k--采后垮落带高度,m; H L--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m; H b--保护层厚度,m; α--煤层倾角,(°)。 根据式(3-1)、式(3-2)计算的值,不得小于20 m。式中H k、H L的计算,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相关规定。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编号:SM-ZD-79551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 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

含水层厚度的确定

布含水层厚度的确定 一、松散含水层厚度 第四系含水层的含水性比较均匀,其厚度根据地下水位、钻孔所揭露的松散岩层的颗粒组成以及岩性结构等,直接按钻孔揭露情况的编录资料来确定。 二、基岩含水层厚度 含水不均匀的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其厚度的确定,一般是根据钻孔揭露的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钻孔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物探资料,以及必要时依据水文地质分层试验等资科结合成因和分布规律等,经综合分析研究确定。 (1)用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电测井及岩心水文地质编录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按勘探剖面编制简易水文地质、电测井成果综合对比图。图中要包括以下内容: 各钻孔揭露的地层、岩性及换层深度或标高; 岩心采取率、冲洗液消耗量、岩石质量指标(即SQD指标)及电测井成果曲线; 岩心的线裂隙率、级岩溶率和较大溶洞的起止深度或标高; 钻孔水位观测成果曲线和水位发生突变、涌水、漏水段的起止深度或标高等。 综合研究分析上述成果,编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带图,在此基础上确定裂隙或岩溶含水层的强、弱含水带的厚度。 (2)按裂隙或溶洞发育程度确定,一般采用如下指标衡量: 直线裂隙率小于3%的闭合状裂隙带,或虽然裂隙率大于3%但裂隙已被其它矿物如方解石、石英脉等所充填的裂隙带,均可视为相对隔水层。裂隙率大于3%以上的张性裂隙带,则可视为裂隙含水层。 溶洞发育程度,可采用岩溶率或岩溶能见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可用作图法编制矿区范围内岩溶率随深度的变化曲线或用反映溶洞发育与各种因索关系的溶洞投影图。从图上确定出岩溶率高、能见率也高的岩段为强含水带,次高岩段为弱含水带。 (3)进行过钻孔简易分段注(压)水试验的矿区,可用下列指标划分含水带: 单位吸水率q>0.001L/s.m为含水带;q<0.001L/s.m时可认为是相对隔水层。 (4)根据上述资料,结合研究矿区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或破碎带、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以划分出比较可靠的含水层厚度。对于各钻孔含水带厚度变化很大,又难于形成统一含水层的情况,可很据各钻孔强弱含水带所控制的面积,取其面积加权平均值,分别定出强、弱含水层的厚度。

瓦斯防治-煤层透气性系数

测定意义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多,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日益严重,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长期的理论研究和突出危险煤层的开采实践证明,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区域性措施,对于不具备保护层开采的单一煤层,瓦斯抽采的意义更为显著。煤层透气性系数是评价瓦斯抽采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煤层突出危险性大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煤层透气性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可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煤层透气性系数和钻孔流量衰减系数是评价煤层瓦斯抽放及煤层气开采难易程度的标志性参数。因此,能否准确测量煤层透气性系数对于一个矿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煤层透气性系数在测量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目前煤层透气性系数测量的误差比较大,准确率比较低。所以,系统全面的分析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测量煤层透气性系数,为矿井抽采设计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质含义及测定方法 煤层透气性表征煤层对瓦斯流动的阻力,通常用煤层透气性系数表示,它反映了瓦斯沿煤层流动的难易程度。煤层透气性系数的物理意义可表述如下: 在1 m3煤体的两侧,当瓦斯压力平方差为1 MPa2时,通过1 m2煤层断面每日流过的瓦斯量。 煤层本身是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因此,煤层的透气性系数必须通过实际测定才能确定。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及计算方法。这些侧定及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即实验室测定方法和现场实际测定方法。根据研究认为,由干煤层是非均质且各向异性介质,在目前的实验室条件下很难模拟井下的实际情况,故而实验室只能进行定性、规律性的研究;要准确得知煤矿井下煤层的透气性系数,必须进行现场实际测定。但是,由于现场实际测定结果往往只能反映局部情况,而且费工费时,故而煤层透气性系数的规律性研究往往又会借助于实验窒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实验室的研究与现场的实际测定都是不可少的。 实验室测定方法 实验室测定煤样透气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加围压力时的煤样透气性系数测定方法和不加围压力时的煤样透气性系数测定方法。实验室测定煤样透气性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同时也能缩短时间。此外,实验室测定方法还可了解煤样透气性系敷的变化状态以及所受影响因素。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往往采用实验室测定方法来分析测定煤样透气性系数。 (l)不加围压时的煤样透气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需要测定的煤层中采取煤样,然后在实验室中用砂轮或专门的钻简将煤样制成一定尺寸的圆柱状(或方柱状),两端磨平,形成长50~80 mm、直径30~40 mm的圆柱(或30 mm×30mm×(50~80)mm的方柱),放入与之直径相仿的夹具中。为了使煤样和夹具壁之间密切接触不漏气。一般外加一个胶皮套或硅橡胶套。然后放在特制的仪器中,测定在一定的压差中通过煤样的瓦斯流量,根据煤样的几何尺寸、两端压差的大小和流量,根据达西定律计算其透气性系数,其实验装置如图1-1-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