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1)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1)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1)

第30卷第7期2011年7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0,No.7July,2011

收稿日期:2011-03;修订日期:201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1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30)。

作者简介:李鹤(1980-),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lihe@https://www.360docs.net/doc/813858371.html,

920-929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李鹤,张平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摘要:基于国内外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对脆弱性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现状与进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了脆弱性研究对于推动地理学人地系统研究的借鉴意义。作为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脆弱性研究得到了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呈现出跨学科、综合集成的研究趋势,在概念体系、分析框架、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丰富,但尚未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独立完善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随着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文与自然要素综合作用下的耦合系统脆弱性过程与机制,脆弱性研究在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的尺度嵌套问题、促进人地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与学科交融、增强人地系统研究的实践指导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脆弱性;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人地系统;研究进展;应用展望

近100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并通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退化等多种方式做出了反馈,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迄今为止,人类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种种努力收效仍十分有限,在此情况下,如何去适应包括全球变暖在内的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响应全球环境变化策略的明智选择。而适应的核心是通过改变人类社会的脆弱性而减轻全球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增强其有利影响,规避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1]

。脆弱性是

指由于系统(子系统、系统组分)对系统内外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从而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受到损害的一种属性[2]

,20世纪90年代以

来,在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领域有关脆弱性的研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3-4]

,并做为一项重要研究

内容被IHDP 、IPCC 、IGBP 等国际性科学计划与机

构提上研究日程[5-7]

目前,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理论方法的逐渐完善,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视角[8-10]

和重要的分析

工具

[11-12]

,在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发

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与此同时,脆弱性研究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论价值和广阔的实践应用前

景,成为当代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诠释人类活动之生态与环境效益,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科学途径和学科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13]。

1脆弱性研究的演进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自然灾害研究中,脆弱性研究的雏形就已经开始出现[14-16]。自然灾害研究通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来辨识和预测脆弱的群体和危险区域,但对政治经济,尤其是社会结构、制度等因素在系统遭受灾害影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关注不够。人类/政治生态学研究认为在灾害管理中由于工程学措施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脆弱性产生的政治、结构性等潜在原因,他们尝试解释为什么穷人和处在社会边缘的人群在自然灾害中承受的风险最大,强调经济发展在适应外部风险变化中的作用以及社会等级结构、管理、经济依赖性的不同所导致的灾害影响的差异[16]。1994年Blaikie 等提出了PAR 模型[17],他们提出物理的或生物的灾害只代表了脆弱性的一种压力或特征,更深一层的压力来源于脆弱性的不断积累,这两种压力在灾害发生时达到顶峰。PAR 模型既从灾害影响评价研究的角度关注灾害产生的影响,又从政治生态学的研究框架下对脆弱性产生的原因进行的

7期李鹤等: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分析,把两种研究方向很好的连接起来[16]。脆弱性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粮食安全研究领域出现的权利失败理论[16]。1980年代以前,粮食安全、饥荒等研究中比较关注极端的气候灾害(水灾旱灾等)造成的粮食减产,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许多饥荒的是在没有明显的粮食减产及环境灾害的情况下产生的,是由于个体权利的缺失使其缺乏获取粮食的社会、经济途径而导致其对饥荒的脆弱性。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Sen利用权利失败理论解释了饥荒产生的原因,把制度、福利水平、社会等级、性别等作为分析饥荒脆弱性的重要变量[18-19],这一理论突出了社会经济因素在脆弱性产生原因及其结果差异方面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对贫困问题理解的加深,学者们除了考察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收入贫困以外还特别强调了发展能力的贫困,即缺少能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15],在借鉴粮食安全研究领域出现的权力缺失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经济学领域出现了可持续生计和贫困脆弱性研究[16]。这一研究方向从个体层面界定和度量风险和福利之间的关系,脆弱性研究通常被应用到发展援助和扶贫实践中,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对生计难以维持的敏感性。其度量方法一般有3种:使用家庭消费的变动性来度量、使用未来消费支出(或其期望效用)与贫困线(或其效用)之间的差来度量、使用陷入贫困的概率来度量[20](图1)。

2000年以来,在权力缺失理论和自然灾害研究的基础上,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关注耦合系统层面的脆弱性问题,不仅吸收了灾害脆弱性研究中的风险、灾害、暴露、敏感性等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同时把权利失败理论和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强调的社会、经济、制度等人文因素

及恢复力机制的研究纳入

到自己的分析框架中,开始

探讨耦合系统脆弱性产生

的机制和过程[14,21-22],把脆弱

性作为系统的一个重要属

性正式提出来[13-14,23]。与以

往研究相比,耦合系统脆弱

性研究由最初只关注单一

扰动所产生的多重影响逐

渐扩展到对多重扰动背景下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开始关注在特定空间尺度上对耦合系统脆弱性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脆弱性产生的多因素、多反馈、跨尺度过程[14],尤其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脆弱性研究呈现出综合集成、跨学科的研究趋势。

2脆弱性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脆弱性研究逐步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国际性科学计划和机构中的关注程度较高。例如:IHDP把“脆弱性、恢复性与适应”列为4个横向交叉研究主题之一;2007年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中,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人-环境耦合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能力和脆弱性成为报告的主要内容。目前,国外学术界已将脆弱性研究应用到灾害管理、生态学、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公共健康、可持续性科学、经济学等不同研究领域,从已有的脆弱性研究来看,生态环境脆弱性[24-25]、气候变化脆弱性[26-27]、自然灾害脆弱性[28-29]等自然科学科学领域一直在脆弱性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IHDP、IGBP、IPCC 等国际性研究计划越来越强调人类社会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社会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问题[30],人文系统及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的研究逐渐成为脆弱性研究领域新的发展趋势[21,31-32]。在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脆弱性研究在概念探讨[33-35]、评价方法[36-38]和分析框架[5,14,39]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并逐渐由脆弱性概念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探讨转入实证研究阶段。

国内脆弱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涌现

可持续生计与贫

图1脆弱性研究的演变(译自文献[16])

Fig.1The evolution of vulnerability research(translated from reference[16])

921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出大量研究成果,较早的一篇讨论脆弱性概念的文章是“脆弱生态的概念及分类”[40];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由刘燕华、李秀彬等主编的《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较系统地阐述了脆弱性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24]。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脆弱性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价值及学科意义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2,13,25-26,41-46]。然而,从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已开展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性、灾害脆弱性等方面,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区划[47-48]及自然灾害脆弱性发生机制方面进展较快[49-51],也有一些研究尝试探讨社会经济系统内在脆弱性及其在特定扰动作用下脆弱性[32,52-53]。但总体来看,人文系统、人文与自然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相对滞后,并且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相关学科对脆弱性研究的重视和提炼不够,缺乏对脆弱性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深入探讨,并在“脆弱性”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方面与国际主流有一定的偏差。

从不同领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来看,自然脆弱性研究主要关注特定扰动作用下系统所遭受的损害程度,认为施加在系统上的扰动特点、扰动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系统对扰动的暴露程度及其敏感性等因素是系统脆弱性的决定因素[54],研究集中在探讨水资源系统、农业系统、渔业系统、海岸带、干热河谷、喀斯特环境等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对外部扰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的不利响应和自身的不稳定性[24],在不同尺度脆弱要素或系统的评价方法、动力机制和格局变化等研究方面成果丰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认为脆弱性是独立于外部扰动而存在的系统属性,对于许多人类系统来说,脆弱性通常是源于系统内部特征(如:贫穷、不平等、边缘化、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等因素)的一种内在属性[54]。因此,人文科学把脆弱性概念扩展到纯粹意义上的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分析[55-56],关注于识别社会中的最脆弱群体以及分析相同扰动背景下区域内或区域间脆弱性的差异,侧重探讨导致人类社会或团体容易受到损害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因素以及重建自然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恢复力的人文机制和对策。

面向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的人-环境耦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则强调综合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自然、社会及工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关注:①哪些人、事物或地区面对正在进行的人文与环境条件的变化较脆弱;②这些变化及其结果在不同的人与环境条件下是怎样被减弱或增强的;③通过什么措施可以减少对这些变化的脆弱性;④怎样建立更具恢复力和适应性的团体和社会,[14]将暴露、敏感性、恢复力、适应能力等要素纳入到脆弱性分析框架中,在灾害阈值的确定、脆弱系统因果关系过程识别和属性解释、脆弱性空间制图、脆弱性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21]。人-环境耦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不仅促进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脆弱性分析框架,推动了脆弱性研究视角在地理学人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部分学者[8-10]已明确提出“脆弱性科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并初步总结了脆弱性科学的研究议程及地理学者应关注的研究主题。目前,脆弱性研究凭借其综合集成的研究优势和特点,在地理学人地相互作用过程、机理等方面研究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3脆弱性研究进展

3.1脆弱性的内涵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脆弱性”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到自然灾害研究领域[57],其后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对象和学科视角不同,关于脆弱性内涵的争论非常激烈。据Birk-mannn统计,当前文献著作中大约有25种以上不同的脆弱性定义[58],在脆弱性内涵的界定角度、侧重点及其构成要素方面仍存在分歧[2]。尽管有很多学者呼吁建立一种通用的脆弱性概念框架以方便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34-35,59],但只有在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领域,对脆弱性内涵的理解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2,16],对于推动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交流以及脆弱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脆弱性研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相关学科的交融,脆弱性的内涵也在持续的丰富和发展[58],已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含义逐渐演变成一个多要素、多维度、跨学科的学术概念体系,在要素构成方面,从最初只关注扰动事件影响的程度或可能性(敏感

922

7期李鹤等: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性)延伸到包括系统对扰动的暴露、敏感性、恢复力、适应能力等众多构成要素,在表现维度方面,由最初只关注自然生态方面的脆弱性逐渐拓展到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等多维度的脆弱性。

3.2脆弱性分析框架

伴随着脆弱性内涵的丰富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涌现出众多探讨脆弱性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框架,如:早期的风险-灾害模型(RH)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AR)[17]、地方灾害脆弱性分析框架[39]、双重结构的脆弱性分析框架[5]、SUST脆弱性分析框架[14]等等,对于脆弱性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发展演变来看,大致经历了逐渐从面向单一扰动的脆弱性分析发展到多重相互作用扰动背景下的脆弱性分析,由只关注自然系统或人文系统的脆弱性延伸到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分析,由静态的、单向的脆弱性分析转向动态的、多反馈的脆弱性分析,要素拓展和学科综合化的演化特征明显。在众多脆弱性分析框架中,Turner等[14]提出的SUST脆弱性分析框架将脆弱性研究与人-环境耦合系统结合起来,强调了扰动的多重性与多尺度性,突出了脆弱性产生的内因机制、地方特性及其跨尺度的转移传递过程,人-环境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多因素、多反馈、跨尺度特点得到较好的刻画,对于探讨人-环境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3脆弱性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当前脆弱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自然灾害脆弱性、全球环境变化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关于脆弱性评价的技术流程已初步形成[24,60],脆弱性函数评价模型、综合指数法等一些定量或半定量的评价方法得到广泛应用[2]。史培军[51]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认为广义的灾害脆弱性是由区域时空脆弱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载体脆弱性构成,狭义的脆弱性评估模型由经济脆弱性、人文脆弱性、政治脆弱性构成,并分别给出了广义和狭义灾害脆弱性评估的函数模型。Luers等[36]认为系统的脆弱性是由系统内某些变量面对扰动的敏感性与这些变量临近伤害临界值的程度构成的函数,脆弱性的度量可用二者比值的期望来表示,此外,他还在考虑系统适应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小潜在脆弱性的评价方法。Brooks等[61]遴选了11个表征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关键指标,对59个国家的脆弱性程度进行了排序,并探讨了研究结果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启示。脆弱性评价在揭示研究对象的脆弱性特征、影响因素、程度差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与GIS 和遥感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脆弱性制图与区划方面,有利于揭示脆弱性空间格局和识别脆弱性热点区域,为政府和其他组织制定脆弱性援助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3.4脆弱性机制与调控

近年来,政治生态学、灾害管理、可持续生计以及恢复力研究领域在揭示脆弱性产生的社会、制度驱动力及其调控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Pelling[62]对圭亚那城市人口在洪灾扰动下的脆弱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政治精英对团体组织的控制阻碍了社会资本形式的发展,而这对降低居民的洪灾敏感性是十分必要的,提出只有通过改善资源利用和分配的决策过程才能降低对城市人口对洪灾的脆弱性。

此外,一些研究还通过适应能力的分析来解释研究对象的脆弱性机制与调控,其中以Holling为首的著名国际性学术组织“恢复力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机制进行描述和分析[63]。Vasquez-Leon等[64]阐述了资源政策、种族划分、社会阶层如何影响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农民对扰动因素的生计缓冲能力,Adger[65]在越南海岸带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利用贫穷和对气候敏感性经济活动的依赖度来表征农户对气候压力的敏感性,并阐述了越南自由贸易计划如何对海岸带保护计划以及部分人口收入、恢复力方面的影响。上述案例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在脆弱性评价与调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突出了制度、政策、社会资本等社会经济要素在个体或群体脆弱性特征、原因及调控研究中的地位。

4脆弱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随着脆弱性研究对象的拓展和日益复杂化,脆弱性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4.1概念框架的统一与理论体系构建

确定选用的脆弱性概念框架是进行脆弱性研究的首要步骤,目前脆弱性研究仍面临“关注度很

923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高,但缺乏准确统一的概念界定”的尴尬局面,多样化的脆弱性定义不仅造成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混乱,而且影响不同脆弱性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利于脆弱性研究中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同时,随着脆弱性应用领域的拓展,各研究领域多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利用本学科理论对“脆弱性”进行研究和解释,研究结果虽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尚未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基础上,提炼出独立、完整、规范的脆弱性理论体系。因此,要真正促进脆弱性研究向脆弱性科学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脆弱性研究范式,在脆弱性概念框架的整合与理论体系构建方面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4.2脆弱性评价

脆弱性定量评价研究作为脆弱性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已经取得丰富的研究进展,但总体来看,脆弱性评价方法仍远未成熟[66],尤其随着脆弱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脆弱性评价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①系统通常暴露于多尺度、相互作用的多重扰动[14,37],但目前脆弱性研究中多为针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土地利用等单一扰动下的脆弱性评价[65,67-68],尽管也有学者尝试进行双重扰动背景下(如:气候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脆弱性评价[37,69],但总体上面向多重扰动的脆弱性评价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无系统的方法实现多重扰动背景下的脆弱性评价。②耦合系统脆弱性是目前脆弱性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耦合系统要素作用关系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关于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处理耦合系统不确定性及系统信息的不完备性方面仍缺乏有力的理论和方法支撑。③无论采取哪种具体的脆弱性评价方法,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界定相应的阈值以对脆弱程度进行解释[36],而以往研究多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最终的脆弱性指数进行划分,通常没有明确的脆弱性阈值,由此导致脆弱性评价结果最终是一种相对的估测,而非绝对的估测。④由于脆弱性概念的抽象性和综合性,在脆弱性评价结果验证方面缺乏现实参照,目前多数脆弱性评价研究鲜有尝试验证模型的质量和精准度,使脆弱性评价研究在模型改进和实践指导方面的可靠性难以保证。4.3耦合系统脆弱性过程与机制

目前已有的脆弱性案例研究大多在特定空间尺度及某一时间截面展开,关于脆弱性单元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在时间维度上对脆弱性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耦合作用过程与机制探讨不够[70],在空间尺度上对脆弱性跨尺度传递与转移过程的研究较为薄弱,造成脆弱性过程与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不利于有针对性的指导适应性能力建设。特别是在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中,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两大系统耦合作用机理的研究仍然是相关学科的前沿课题和难题,既需要理论与方法的深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需要全球范围内更多的基于地方尺度的实证案例的充实和对比研究。加强脆弱性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尤其是脆弱性驱动力的厘定研究,辨析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及其综合效果,科学处理脆弱性调控时空协调问题,对于推动脆弱性理论研究,充分发挥脆弱性研究实践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4.4脆弱性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随着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关注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其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交叉及多源数据、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近年来,许多大型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将众多不同领域的研究团体组织起来,在脆弱性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来看,多数脆弱性研究中在理论上仍属于多学科的工作,而不是跨学科的工作,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仍面临体制、管理、平台建设等诸多障碍。未来脆弱性研究中除了加强原有地学、生态学、灾害学、环境科学等自然学科的交叉研究外,还必须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纳入脆弱性研究中,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更好地推动脆弱性研究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5脆弱性研究在人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7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与人地关系相关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密切交织在一起,从耦合系统角度审视人地相互作用及其优化调控问题,倍受国内外地理学以及一些长期研究地球系统的相关学科的关注(表1)。人地系统研究正在逐步从要素和过程的分离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注重

924

7期李鹤等: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开展全球、区域、地方等各种空间尺度的实证研究及理论总结和提炼,突出了模型模拟研究在刻画人地系统整体性中的作用,在人地系统的特性与作用机制[73-74]、模型方法[75-77]、理论[78-79]与实践应用[80-81]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进展,但整体上针对这个复杂开放巨系统的研究尚不具备很好的综合集成能力。脆弱性研究作为当代人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科学地反映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矛盾的新特性,在人地系统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1脆弱性研究与人地相互作用的尺度嵌套

历史时期,人地相互作用大多发生在地方尺度,尽管也存在一些大尺度的人口迁移、商贸或战争活动[72]。但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人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作用的速率、强度、尺度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3]。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尺度由地方小尺度、到局部地区中观尺度、发展到全球宏观尺度,并且地方小尺度过程嵌套在全球宏观尺度过程中,并通都过累积效应影响全球过程,而全球过程的反馈又会影响到地方过程,人地相互作用呈现出新的特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来刻画人地系统在不同时空尺度之间的耦合作用过程。

跨尺度人地相互作用研究范式的构建与脆弱性研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需要引起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及环境密切联系的时代,各种时空尺度上暴露单元的脆弱性具有相

互嵌套的特性,某一尺度上暴露单元脆弱性的缓解可能会导致更大尺度上或其他地区脆弱性的增强,或者暴露单元当前脆弱性的降低可能会通过某些反馈回路造成未来脆弱性的提高。面向耦合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有利于分析不同尺度扰动因素作用下耦合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跨尺度传递转移过

程,而且有助于探讨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时空协调问题。尽管脆弱性研究在这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但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对于探讨人地相互作用的尺度嵌套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5.2脆弱性研究与人地系统要素过程的综合集成

在人地系统中,一个要素或一组要素发生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73],要素和过程的综合集成研究是揭示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自然与人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能力的加强,人地系统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的综合集成方向发展[82]。尤其在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耦合作用研究领域,侧重于研究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不同因素与过程的四个国际性科学研究计划(WCRP 、IGBP 、IHDP 、DIVERSI-TAS)已经联合组成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以一个多要素、多过程综合集成研究的平台替代了先前研究全球变化各个方面的一系列核心计划,强调从系统、综合的思想出发,通过关键过程和要素的综合集成来推动人地耦合系统研究。

随着脆弱性研究由最初只单独关注自然环境系统脆弱性逐渐延伸到探讨人文系统、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暴露、敏感性、恢复力、适应性等脆弱性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已经被纳入到耦合系统脆弱性分析框架中,使脆弱性分析在自然与人文要素及过程的综合集成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研究优势,为人地系统要素和过程的综合集成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在揭示人地相互作用过程、机理等方面研究中将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5.3脆弱性研究与人地系统研究的多学科交融

人地系统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表1研究人-自然耦合系统的代表性科研计划

Tab.1Representative programs on studies of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研究机构或 科研计划 人-自然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计划(DCNHSP) 北界国际生态经济学研究所(BIIEE) 

恢复力联盟(RA)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

委员会(IPCC)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EA) 关注焦点 

人类与自然系统在不同时间、空间及组织尺度上的复杂相互作用 

生态经济学 

通过对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以揭示可持续性的根本 

评价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信息以理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相应的适应、减缓策略 

评价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福

利的原因而发生变化的条件与结果以及人类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 

成立时间/年 2000 

1991 

1999 

1988 

2001 网站 http://www.nsf.gov/geo/ 

ere/ereweb/ fund-biocomplex.cfm 

http://www.beijer.kva.se/ http://www.resalliance.

org 

http://www.ipcc.ch/ 

http://www.MAweb.org 

注:源于参考文献[72]

。 

 

925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及工程学等众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主题,基于单一学科视角的研究尽管在刻画人地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或要素的过程或机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人地系统的分析缺乏整体与综合的把握,由此,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研究视角是开展人地系统研究的关键。近年来,人地系统研究中的多学科介入与联合催生了人类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环境(生态)经济学等一系列新的学科与研究视角,一些国际性合作计划与科研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人地系统研究中的多学科融合与集成,人地系统研究逐渐从多学科的介入、联合和渗透向更高层次的交叉与融合发展。但由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长期分割,人地系统研究中的多学科集成仍面临诸多障碍,尤其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方面,缺乏通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真正的人地系统综合性研究成果仍然乏善可陈。

脆弱性研究作为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已得到众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方面,吸引了不同领域学者的积极参与,在地理学与其他自然、人文学科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成为相关学科研究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重要的、共同的切入点。目前,脆弱性丰富的科学内涵已经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初步达成一些共识,其面向耦合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在揭示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学术价值也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这为关注人地系统研究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通用的科学术语和分析框架。此外,众多关注脆弱性研究的国际性科研计划也为人地系统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搭建了有力的平台。由此,加强脆弱性分析在人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对于促进人地系统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5.4脆弱性研究与人地系统研究的实践指导

实现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是开展人地系统研究的重要实践目的,当代可持续性科学的出现越来越强调对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理解,许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管理实践的实施效果都取决于对人地系统综合性与复杂性的认识程度。例如: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如果不考虑跨边界效应,河流上游的木材砍伐通常会造成下游地区严重的土壤侵蚀与洪水灾害;在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事件的应对方面,对扰动事件的不确定性估计不充分通常会削弱人类的应对能力与效率[72]。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地系统研究的实践指导作用,不仅需要提高对人地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水平,还要将人地系统的科学认识纳入到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实践中,在科学研究和政策管理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与平台。与以往探讨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视角相比,脆弱性研究集成了风险、敏感性、适应性、恢复力等众多人地相互作用的研究视角,与相关扰动因素相结合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更强,并且越来越强调利益相关者在脆弱性分析与评价过程中的参与问题,为科研人员与决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将人地系统研究成果纳入到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陈宜瑜.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地

球科学进展,2004,19(4):495-499.

[2]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

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3]Janssen M A,Schoon M L,Ke W,et al.Scholarly net-

works on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40-252. [4]Janssen M A.An update on the scholarly networks on re-

silience,vulnerability,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Ecology and Society,2007,12(2).

[5]Bohle H G.Vulnerability and criticality: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geography.IHDP Update2/01,2001.

[6]McCarthy J J,Canziani O F,Leary N A,et al.Climate

Change2001: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SEI),Cambridge UK: University Press,2001.

[7]Moran E,Ojima D,Buchman N,et al.Global land proj-

ect: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IGBP Re-port No.53/IHDP Report No.19,2005.

[8]Downing T E.Towards a Vulnerability Science?.IHDP

Newsletter Update3,2000.

[9]Cutter S L.A Research Agenda for Vulnerability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IHDP Newsletter Update2, 2001.

[10]Cutter S L.The vulnerability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vulnerability.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3,93(1):1-12.

926

7期李鹤等: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11]Kasperson J X,Kasperson R E.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ulnerability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EI Risk and Vulnerability Programme Report2001-01,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SEI),Stockholm,Swe-den,2001.

[12]Kates R W,Clark W C,Corell R,et al.E 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 science.Science,2001,292 (5517):641-642.

[13]史培军,王静爱,陈婧,等.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

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地理学报,2006,61(2):115-126.

[14]Turner II B L,Kasperson R E,Matson P A,et al.A frame-

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3,100(14):8074-8079. [15]Roberts M G,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

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12-21.

[16]Adger W N.Vulnerabilit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6,16(3):268-281.

[17]Blaikie P,Cannon T,Davis I,et al.At Risk:Natural Haz-

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London:Rout-ledge,1994.

[18]Sen A K.Poverty and Famines: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9]Sen A K.Resources,Values and Development.Cam-

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0]章元.贫困的脆弱性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6(1):

100-104.

[21]Eakin H,Luers A L.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so-

cial-environmental systems.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06,31:365-394.

[22]Schroter D,Metzger M J,Cramer W,et al.Vulnerability

assessment-analysing the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in the fac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The ESS Bulle-tin,2004,2(2):11-17.

[23]Young O R,Berkhout F,Gallopin G C,et al.The global-

ization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s:An agenda for scien-tific research.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

(3):304-316.

[24]刘燕华,李秀彬.脆弱性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25]徐广才,康慕谊,贺丽娜,等.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

展.生态学报,2009,29(5):2578-2588.

[26]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气候变化脆弱性及其国际研

究进展.冰川冻土,2009,31(3):540-545.[27]Martensa P,McEvoya D,Chang C.The climate change

challenge:linking vulnerability,adaptation,and mitiga-tion.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09,1(1):14-18.

[28]郝璐,王静爱,史培军,等.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

以内蒙古牧区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03,12(2):51-57.

[29]Ziad A M,Amjad A.Intrinsic vulnerability,hazard and

risk mapping for karst aquifers:A case study.Journal of Hydrology,2009,364(3-4):298-310.

[30]王黎明,关庆锋,冯仁国,等.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

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地理科学,2003,23(4): 391-397.

[31]Briguglio L.Small island states and their economic vul-

nerabilities.World Development,1995,23(9):1615-1632.

[32]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脆弱性分

析.地理研究,2009,28(3):751-760.

[33]O’Brien K,Eriksen S,Schjolden A,et al.What’s in a

word?Conflicting interpretations of vulnerability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Oslo:CICERO Working Paper, 2004.

[34]Füssel H M.Vulnerability:A generally applicable concep-

tual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7,17(2):155-167.

[35]Gallopín G C.Linkages between vulnerability,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6,16(3):293-303.

[36]Luers A L,Lobell D B,Sklar L S,et al.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vulnerability,applied to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of the Yaqui Valley,Mexico.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3,13(4):255-267.

[37]O’Brien K,Leichenkob R,Kelkar U,et al.Mapping vul-

nerability to multiple stressors: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in India.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4, 14(4):303-313.

[38]Chazal J D,Quétier F,Lavorel S,et al.Including multiple

differing stakeholder values into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8,18(3):508-520.

[39]Cutter S L.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Prog-

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529-539.

[40]Kochunov B I.脆弱生态的概念及分类.李国栋,译.地

理译报,1993,12(1):18-23.

[41]林冠慧,吴佩瑛.全球变迁下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方法

与方法论的探讨.全球变迁通讯杂志,2004(43):33-38.

[42]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

概念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11-22.

[43]刘小茜,王仰麟,彭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

927

地理科学进展30卷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8):917-927.

[44]孙芳,杨修.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中国

农业气象,2005,26(3):170-173.

[45]崔胜辉,李方一,黄静,等.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敏感性研

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9,24(9):1033-1041. [46]陈萍,陈晓玲.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

性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10,29(4):454-462. [47]刘燕华.中国脆弱环境类型划分与指标(生态环境整治

与恢复技术研究第二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48]赵跃龙.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北

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9]史培军.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然灾害学

报,2009,18(5):1-9.

[50]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然灾害学

报,2005,14(6):1-7.

[51]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然灾害学报,

2002,11(3):1-9.

[52]赵国杰,张炜熙.海岸带社会经济脆弱性研究.统计与

决策,2006,(5):12-14.

[53]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

析.煤炭学报,2008,33(1):116-120.

[54]Adger W N,Brooks N,Bentham G,et al.New Indicators

of Vulnerabil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Norwich: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Technical Re-port No.7),2004.

[55]Adrianto L,Matsuda Y.Developing economic vulnerabili-

ty indices of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in small island re-gion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2, 22(4):393-414.

[56]Galea S,Ahern J,Karpati A.A model of underlying socio-

economic vulnerability in human populations:evidence from variability in population health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5,60(11): 2417-2430.

[57]Schneiderbauer S,Ehrlich D.Risk,Hazard and People’s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Hazards:A Review of Defini-tions,Concepts and Data.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Joint Research Centre(EC-JRC),2004.

[58]Birkmannn J.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Haz-

ards:Towards Disaster Resilient Societies.Tokyo: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2006.

[59]Newell B,Crumley C L,Hassan N,et al.A conceptual

template for integrative human-environment research.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art A,2005,15(4): 299-307.

[60]Schroter D,Polsky C,Patt A G.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to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An eight step approach.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05,10(4):573-596.

[61]Brooks N,Adger W N,Kelly P M.The determinants of

vulnerabil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daptatio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5,15(2):151-163.

[62]Pelling M.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flood hazard in urban

Guyana.Geoforum,1999,30(3):249-261.

[63]Holling C S.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

ic,Ecological,and Social Systems.Ecosystems,2001,4

(5):390-405.

[64]Vasquez-Leon M,West C T,Finan T J.A comparative as-

sessment of climate vulnerability:agriculture and ranch-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US-Mexico border.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3,13(3):159-173.

[65]Adger W N.Soci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s in coastal Vietnam.World Development,1999, 27:249-269.

[66]Rygel L,O'sullivan D,Yarnal B.A method for construct-

ing a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An application to hurri-cane storm surges in a developed country.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6,11(3): 741-764.

[67]Cutter S L,Boruff B J,Shirley W L.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3,84(2):242-261.

[68]Metzger M J,Rounsevell M D A,Acosta-Michlik L,et al.

The vulnerabil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to land use change.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6, 114(1):69-85.

[69]Belliveau S,Smit B,Bradshaw B.Multiple exposures

and dynamic vulnerability:Evidence from the grape in-dustry in the Okanagan Valley,Canada.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4):364-378.

[70]Liu C L,Golding D,Gong G.Farmers’coping response

to the low flow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A case study of temporal dimensions of vulnerabilit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8,18(4):543-553.

[71]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

济地理,1991,11(3):1-5.

[72]Liu J G,Dietz T,Carpenter S R,et al.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Ambio,2007,36(8):639-649. [73]陆大道.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地理研

究,2002,21(2):135-145.

[74]Liu J G,Dietz T,Carpenter S R,et https://www.360docs.net/doc/813858371.html,plexity of cou-

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Science,2007,317

928

7期李鹤等: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5844):1513-1516.

[75]史培军.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地学前

缘,1997,4(1-2):201-204.

[76]刘继生,陈彦光.基于GIS的细胞自动机模型与人地关

系的复杂性探讨.地理研究,2002,21(2):155-162. [77]An L,Linderman M,Qi J G,et al.Exploring complexity

in a human-environment system:An agent-based spatial model for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scale integr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5,95(1):54-79.

[78]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地理学

报,2004,59(S1):21-32.

[79]Holling C S.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

ecological,and social systems.Ecosystems,2001,4(5): 390-405.

[80]毛汉英,余丹林.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地理学

报,2001,66(3):363-371.

[81]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82]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

理学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595-599.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s of Vulnerability Approach

under Global Change

LI He,ZHANG Pingyu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CAS,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s on the theme of vulnerability,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and progress of vulnerability research,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ing present vulnerability research and the scientific implications of vulnerability approach in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A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the arena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science,vulnerability approach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 geograph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and is moving to-ward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Great progresses has been made in vulnerability conception, analytical frameworks,assessment methods and so on,but there is still lack of consummate vulnerability theoret-ical system and methodology on the basis of merging and crossing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Wit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being paid to the vulnerability of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un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factors,vulnerability approach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analyzing the nested scale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study of key factors and processes,advancing the merging and crossing of related disciplines,and enhancing the decision support capacity of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studies.

Key words:vulner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global change;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re-search progress;prospective application

本文引用格式:

李鹤,张平宇.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1,30(7):920-929.

929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摘要】如今全球化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洪流中,中国应保持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即在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以其文化大国的身份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经济日益向文化渗透,文化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介入到政治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冲突和矛盾。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文化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一走向多样。 1.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中国文化仅限于总结先前文化,文化发展基本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但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内,随着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接触不断增多,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等也随之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对外,汉语逐渐为世界人民所青睐,中国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收到人民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中华民族的爱国注意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成借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含公家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全球变化(大气所考博真题知识点归纳)

全球变化12-15年真题 全球变化12年真题 一、概念题: 1、季风及季风系统 答:一般来说,季风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现象。产生季风的环流系统称为季风系统。 2、小冰期 答: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 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 3、末次冰期最盛期 答:末次冰期最盛期指第四纪末次冰期最盛期。末次冰期最盛期中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出现距今18 000年前后。全球性气温降低到最低,年均气温比现今低6C左右,高山及高纬度地区的冰川推进到最大范围,北美大陆的覆冰面积高达60%,冰盖厚可达3千米,一些地区冰盖扩延至北纬40°以南;欧洲和西伯利亚也有巨大的冰盖。 4、H einrich 事件 答:地质学家哈特穆特-亨里奇发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的沉积物中,普遍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含量高,而有孔虫含量较低的层位,相应的这些层位形成时海洋表面温度和盐度下降、劳伦泰冰盖东部边界产生大量冰山流,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融化过程,因此这6次事件被命名为Heinrich事件。 5、黑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答:由于黑碳气溶胶在从可见光到红外的波长范围内对太阳辐射都有强烈的吸收效应,所以对区域和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2000年的IPCC报告指出,黑碳气溶胶能够导致正的辐射强迫,从而极大地减弱气溶胶对地球的冷却效果。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减少黑碳和有机碳的排放比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更能减慢全球变暖。随雪花从天而降的黑碳加速了青藏高原冰川的融化;而且,融化的雪水并不能带走黑碳,因此黑碳排放对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融化有相当贡 献。I 6、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答:硫酸盐气溶胶作为一种细颗粒物,可以通过直接气候效应和间接气候效应影响气候。直接效应是指气溶胶粒子散射或吸收太阳辐射,改变地气系统净吸收的太阳辐射通量,影响辐射收支平衡。间接效应分为第一间接效应(又称云反照率效应或Twome效应)和第二间接效应(又称云生命期效应或Albrecht效应)。第一间接效应是指气溶胶粒子作为云凝结核,可以减小云滴有效半径,从而改变云的光学厚度,散射更多的太阳辐射。第二间接效应是指由于云滴有效半径减小,云滴间的碰并减少,因此减少了降水,延长了云的寿命。 硫酸盐同时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和致酸物质,能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流层硫酸盐主要来自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硫(SO2 )。IPCC(2007)报告指出,硫酸盐气溶胶的源排放约72%来自于化石燃烧,2%左右来自于生物燃烧,海洋浮游植物排放的二甲基硫约占19%,火山排放约占7%在对流层,2 /3以上的SO是人为排放的(包括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生物质燃烧等)。硫酸盐气溶胶的前体物SO污染在我国大多数城市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将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了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策略,以便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

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应当将它看作是国家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逐步走向法律的全球化。为了对抗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主张要求,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双赢。传统知识的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际协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有关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纳入中国本次专利法的修订中。为此,今将视角切入到人权这一角度,旨在通过深入地分析,探求保护传统知识较为有效和可行的法律途径,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标签:全球化;传统知识;国际保护;人权 导言 传统知识从远古走来,承载着漫长的人类历史,体现着特定群体的文化形态和信仰体系,代表着人类最为古老的智慧传统和知识,在全球市场中的价值日益被察觉,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考量,传统知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来说是其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的根本所在。保护传统知识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保卫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主流的第三代人权观,其要义在于发展权和集体人权的提出。这对保障发展中国家,包括传统部族的相对资源优势——传统知识——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对待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问题上,人权不应理解为对任何人或群体的恩赐与施舍,而是觉醒和奋进的个体或群体生命应该享受的权利空间与必要的尊重。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智力成果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结果。由于知识产权起源于各国君主通过特别榜文、敕令的形式而授予的一种特权,因而早期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严格的地域性限制,随着垄断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严格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保护范围更广的国际保护。 在全球化社会的浪潮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如何作出选择以达到利益的平衡,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正是本文所旨在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知识相关问题概述 (一)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超越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 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所下的定义,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并把“基于传统的”进一步解释为“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一般地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常被认为与特别的民族和地域有关,并随着环境变化而经常地演化”。

全球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全球化引起了自然概念的深度变化。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的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不一样的。具体地说因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模式不同,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条件是不同的。比如原始社会,人们通常以族群的合作与分工实现物质需求,限于使用工具的条件,只能比较被动地适应自然,也就是说这种依赖性要远远大于他们对于自然界的改造作用。而在封建社会,人们有了种植技术,这种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也就是是说这个时候的自然已经是被人们深度改造过的自然了,比如开垦土地,建设房屋等等。时至今日,人们所处的自然早已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所处的单一的自然界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着多样的商务交易、文化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等等。这种自然地概念早已冲破了地域和某些条件的限制,变得丰富而且多元化。它的范围被广泛的扩大了,即可以称之为一种“人化的自然”。 其次,全球化削弱了人对于自然界的依赖程度。这一点不难理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地能够适应一些更加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前限于地域或者气候等条件不能居住的地域,逐渐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中心。 再次,全球化提高了人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这一点往往是和上述影响是照应的,因为自然概念的地深化以及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正是得益于这种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当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越来越深化,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利益共赢,多方建立了经济共同体,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发达国家常常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用以开采能源为己所需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了欠发达国家的人民的生活状况,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在这之中,欠发达国家碍于生产力条件的限制,难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己的生活状况,正是因为全球化带来的强大的改造力,发掘了自然,并发展了自己,而这种贸易交流,最终引起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进步。 最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准则更加国际化。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出于各种原因,当今国家之间都在进行尖端科技的竞争,一方面旨在加强自己的国防从而形成对自己的国民的保护,同时还可以约束别的国家发动不正义的战争,然而,更重要的是尽快占领公共资源,比如卫星轨道。我们都知道核武器的威胁,而且常常这种对于全人类的潜在伤害凭一国之力难以解除,

脆弱性评估文档

GAT_390-2002_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5.2.7.1 隐蔽信道分析 应确定并标识出TCB 中非预期的信号通道的存在性,及其潜在的容量。通道容量的估计是基于非形式化的工程度量和实际的测量。隐蔽信道分析所基于的假设可以包括处理器速度、系统或网络配置、内存大小和缓存大小等。 隐蔽信道分析是建立在TCB 的实现、管理员指南、用户指南以及完整定义的外部接口等基础上的。隐蔽信道分析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系统化的,或者是严格的,其要求如下:a)一般性的隐蔽信道分析,应通过对隐蔽信道的非形式化搜索,标识出可标识的隐蔽信道,为此要求: ——对每个信息流控制策略都应搜索隐蔽信道,并提供隐蔽信道分析的文档; ——分析文档应标识出隐蔽信道并估计它们的容量; ——分析文档应描述用于确定隐蔽信道存在的过程,以及进行隐蔽信道分析所需要的信息; ——分析文档应描述隐蔽信道分析期间所作的全部假设; ——分析文档应当描述最坏的情况下对通道容量进行估计的方法; ——分析文档应当为每个可标识的隐蔽信道描述其最坏的利用情形。 b)系统化的隐蔽信道分析,应通过对隐蔽信道的系统化搜索,标识出可标识的隐蔽信道。为此,要求开发者以结构化、可重复的方式标识出隐蔽信道。除上述一般性隐蔽信道分析要求外,还要求分析文档提供证据证明用于标志隐蔽信道的方法是系统化的。 c)彻底的隐蔽信道分析,应通过对隐蔽信道的穷举搜索,标识出可标识的隐蔽信道。为此,要求开发者提供额外的证据,证明对隐蔽信道的所有可能的搜索方法都已执行。其具体要求与系统化隐蔽信道分析要求相同。 5.2.7.2 防止误用 应防止对TCB 以不安全的方式进行使用或配置而不为人们所察觉。为此,应使对TCB 的无法检测的不安全配置和安装,操作中人为的或其它错误造成的安全功能解除、无效或者无法激活,以及导致进入无法检测的不安全状态的风险达到最小。要求提供指导性文档,以防止提供冲突、误导、不完备或不合理的指南。指导性文档应满足以下要求:a)指南检查,要求指导性文档应: ——包括安装、生成和启动过程、非形式化功能设计、管理员指南和用户指南等; ——明确说明对TCB 的所有可能的操作方式(包括失败和操作失误后的操作)、它们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浅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钟滔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规避风险,应对挑战,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那就要求中小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控制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成本;自主创新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trategy Zhong Tao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irreversible trend, active integra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cess,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ultivate autonomous innovation spirit, avoid risk, meet the challenges,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at requir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ant to from set out actual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cos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peed up the pa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Key words:controlling cost;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

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与国际

杨权 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熊彼特特别强调,发明并不等于创新。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者不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而是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又有组织才能的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即引进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继承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要素是创新,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往往决定其国际竞争力。只有新技术不断被创造出来,才能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能力。2008年,世界两大竞争力评价机构均发布了年度报告,但中国大陆在其中的排名却有较大差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 )发布的2008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竞争力排名略有下降,由2007年的第十五位变为第十七位。总部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 )向全球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显示,在全球134个参评经济体中,中国大陆排名由2007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4位,跻身第三十位。 显然,排名上的差异需要从两个机构所用的指标体系中找原因。WEF 用于评估全球竞争力的框架中,全球竞争力指标(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 )从三大层面来评估:宏观经济环境的优劣、政府公共部门的素质以及科技准备程度。IMD 将竞争力归于4个主要的因素: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两个评估机构所用指标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将科技准备程度作为一个一级指标,且赋予较高权重,后者将竞争力归于4个主要的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又包括5个二级要素(Sub-factor )。IMD 对于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贸专业 人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 培养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摘要:本文对地下水脆弱性的主要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在分析各种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人们在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量锐减、地面沉降等。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循环周期长,一旦遭破坏很难修复。因此,地下水的保护比治理要重要。保护地下水首先需开展脆弱性评价,此项工作,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领先国内20年左右。 一、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学者Margat于1968年提出,指出含水层脆弱性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地表污染物通过扩散和渗滤进入地下水的可能性。从1968至1983年,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都限于水文地质方面,其中包括Olmer和Rezac等学者提出来的定义。 1984年Vrana定义地下水脆弱性开始考虑地表条件,即影响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地表与地下条件的复杂性;

Bachmat和Collin将地下水脆弱性定义为地下水质量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用地下水敏感性代替了地下水本质脆弱性;Sotornikova和Vrba认为:水文地质系统的脆弱性是该系统应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外部冲击的能力,这些自然和人为的冲击会影响其状态和特征。此后,人们对地下水脆弱性的理解开始增加了人类活动影响的要素。 目前普遍认可的定义为[1]:地下水脆弱性是污染物到达最上层含水层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倾向性与可能性。这个概念是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上给出的。“倾向性”一定意义上表示了水文地质本身特性;“可能性”则要考虑人类活动及地表条件。 国内对于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主要来自国外文献,通常用来代替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有“地下水的易污染性”、“污染潜力”、“防污性能”等[2]。 到目前为止,地下水脆弱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现有的定义主要考虑了地下水污染方面的问题。 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现状 地下水脆弱性分为两类:本质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其评价是指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量化的过程[3]。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对地下水脆弱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以归结为四类:迭置指数法、模糊系统法、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法。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基于GIS技术以及模糊评价理论、灰色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发生了某种质变。信息产业创造的产值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不但会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会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何去何从,文章联系实际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世界生产力的质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特征。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的优先快速增长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新动力。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互联网,互联网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瞬间就可以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鼠标一点,就可获取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以外的信息,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地球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这就足以说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对于生产力质变导致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人甚至否认这一事实的存在,认为这是某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媒体的有意炒作。然而,不管某些人承认不承认,这是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认识世界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特别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自觉地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生产关系的巨变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国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市场化把全球各国、各类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经济纵深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表现形式。追根溯源,经济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经济国际化于19世纪产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无限扩大的生产经营能力,“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当今世界,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哪里环境好、回报率高,资源就向哪里流动,谁也阻挡不住,因为资源的流动要靠市场。市场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和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2.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使全球性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复杂。思想理念竞争、制度竞争、机制竞争、政策竞争和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资本竞争、人才竞争交织在一起,使竞争呈立体化趋势。竞争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全方位激烈竞争促进了全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使经济全球化不断上新台阶。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可能激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就更需要各大企业之间、各国政府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国际机构发挥越来越多的协调作用。现在各种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区域化、一体化经济机构也越来越多。例如WTO、IMF、OPEC、APEC等,其国际政策协调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

浅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浅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地球村”等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家、地区间的联系越发的紧密了。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球化不仅仅只是一种概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对于其定义最能被普遍接受的就是指全球联系的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是全世界的压缩或是把全球当做一个整体。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进入 21 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更是势不可挡。从总体考察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文化全球化之路对中国而言 ,并非坦途 ,其中充满了机遇 ,也充满了挑战。 (一)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1.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打破禁锢自身发展的思想误区。全球化将促使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对话,这样有助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人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以及思考问题。 2.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有助于中国文化的积极发展。 3.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由于中国文化思想中的保守,很多精彩绝伦的文化还不为人知;在全球化的契机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为耀眼。 (二)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的挑战 1.全球化在传播文化精品的同时 ,也把文化糟粕带入了中国。如西方的拜金主义等思想以及其他文化垃圾的传播使得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2.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融合的过程中难免带来思想的冲突,如传统手工刺绣与机器刺绣等得差别,由于新技术的方便和成本低廉,人们往往选择机器刺绣,而忽略了传统手工刺绣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3.霸权主义国家的文化扩张所造成的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危机。大众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冲击最强、影响最深的层面。大众文化主要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体现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把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众传媒高度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能冲破各种障碍和壁垒 ,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传播者的“俘虏”。文化的影响由表及里 ,从有形的实物到无形的思想意识,其力度、广度是难以想像的。 二、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感性”,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情味的文化,也是一种感性的文化。 2、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融合能力和感染力,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生活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曾经的“外族”文化最终都被中国文化同化并在原文化基础上加以发展,成为极具生命力和特色的新文化。 3、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眼中往往带着神秘的色彩,有着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神奇魅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当地下水顶部污染物有向下发展的趋势或者可能性,使污染物到达地下水系统的某一位置时,增加了地下水的脆弱性,这时称为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球化学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两方面,而评价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即综合评价法、指标评价法以及统计评价法。我国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已形成一定的系统,且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标准性与有效性。 标签: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脆弱性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则是供水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我国大多数地区生活用水均来自于地下水,而有些地区地下水是生活用水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地下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 地下水污染第一次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地下水污染研究的不斷深入,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完善。美国对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为:地下水资源的上端水层含有污染成分,并向地下水资源里面的某一地点运动的趋势或者是可能性。除此之外,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含义是: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实质就是地下水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目前对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当中。 2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当地下水中有污染物进入后,经过一段时间,地下水资源与污染物之间会发生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反应,最终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成分与化学形态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脆弱性。总的来说,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球化学作用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 2.1地球化学作用系统 所谓地球化学作用系统其实质就是化学作用原理改变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其中所应用的化学原理有污染物的吸附到解吸、污染物的氧化到还原反应、污染物的溶解到沉淀作用等等。在应用化学原理时,需要掌握以下相关信息:污染物的类型、污染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污染物的特征等。 2.2地下水流系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docx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经济交往加深,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这场潮流中,趋利避害,将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加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机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 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全球竞争当中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人才国际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的挑战。企业越来越需要借助全球化人才的力量适应新时代的竞争,这对人力资源从业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全球化使全球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虚拟组织成为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的边界也从清晰到模糊,从封闭走向开放。企业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度再造,运用全球战略和政策解决自身遇到的新问题。 业内专家称在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讲,一个成功的全球化组织需要具备独特的技能和视野,可以融合各种不同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企业要建立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网络。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全球化对组织在国际经验的成熟度、管理承诺的成熟度、管理流程的成熟度以及全球化组织结构的成熟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发展,不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企业管理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以及其他新技术的涌现,使员工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地理边界限制和束缚的工作、协作成为可能,企业内部的权利也面临重新分配。为了适应全球化对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正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围绕价值链拓展管理范围。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虚拟化的管理。 ●关注知识型员工的知识管理。 ●建立新型员工关系,满足员工需求。

●发展组织能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这包括硬性和软性的能力,硬性是指创造市场价值的技术,软性是指组织能力,即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的政策、多元的包容的企业文化环境等。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他的职责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遵循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定、战略和实践,转而延伸并涉及到国际指导方针、规定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他们需要参与制定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或直接从事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或从事国际派遣管理工作。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肩负以下工作职责: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推动其发展,以支持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维护良好的雇主形象。 ●为满足国际业务需要,设计组织架构、项目和流程。 ●负责实施国际派遣的战略和政策。 ●开发、实施并评估企业的跨国人力资源项目、流程及工具,以保证其竞争方式满足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并保证其合法性。 ●监督程序及实践,以确保一个能够平衡雇主需要和员工权益的有利雇佣环境。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国际化的眼光及运用国际化方法的能力。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观念,利用全球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考虑企业人才的管理活动。他们需要利用全球的信息和知识系统帮助企业在不同事业部之间整合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开发全球经理人员和全球知识工作者,建立新的全球激励机制来适应新的战略。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建议,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为企业建立一套全球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