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赶海教案

11赶海教案
11赶海教案

11.赶海

东山小学阮水清

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精讲多读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啊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2、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大海啊!故乡》,出示课文插图)

(相机板书:海)

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载zǎi ()zài ()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a.指名读第2句。

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心离开,去了又回,非常有趣)

c.指名朗读,评议。

③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有趣场景。

a指名读第三句。

b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C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起来的?

d指名朗读,评议。

3、小结第二自然段。

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活动。我在海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4、学习第3自然段。(创设情境,抓住关键段落,通过品读字词深入体验小作者赶海之趣,多角度把握,感受到文章是如何把这赶海之趣写活的。)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

(2)讨论交流。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5、学习第4自然段(第4段是略写。其中“平静”一词,最能引导学生认识习作的重要性,为“写”作铺垫。)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理解“满载而归”“战利品”的意思。

(3)指导读。

6、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1、总结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抄写课后词语。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出下列字的结构和偏旁。舅努痒虏载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议。

二、讨论写法、品味朗读。(赶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其实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既然有趣,就用文字记录下来,留住美好的趣味瞬间。)

1、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美。(2)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

(3)小作者用词很准确。

2、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录音,仔细品味品味。

3、听课文录音。

三、说话、写话练习

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写话要求。

2、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选出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练习说一说。

3、指名说,评议。

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

5、把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读,评议。

四、作业

完成写话练习。

板书设计

赶海

追浪花

趣捉螃蟹

捏大虾

课后反思:

《赶海》---梦中花落知多少

“海”一直都是我的梦中情结,我身处内地,能长年看到海的机会等于零,只能在假期中如滔滔江水般“东去到海不想回”。

《赶海》一文那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深深吸引这我,我没有过任何赶海的机会,我所教的孩子们也是这样,如何使文中的“海趣”找到共鸣呢?

我的做法如下:

由学生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引入,引发对大海美的印象。

在朗读中学生交流着“我”的赶海之趣。

在评价中帮助学生体会“我”的赶海之趣,捉虾之趣,观景之趣……

在句式比较中体会“嘿,我抓住了一只海星!”等语气组词开头句中的情趣。

《赶海》公开课教案

《赶海》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赶海〉(苏教版第六册)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充分地留给学生语文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听、说、读、演等活动中主动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2、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顺学而导”,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注重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感受学习的过程,使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个性化的学习。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以此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对大海并不了解,要激发起他们对大海的喜爱,有些困难。课文儿童化的语言,浅显的内容,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

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 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2. 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活“趣”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从歌声中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一起去享受赶海的乐趣。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思考--寻找“趣” 1.师范读课文,赶海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机板书)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找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师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赶海》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赶海》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好动词、语气词及含有语气词的句子。3.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赶海”的趣事,并且能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说完整。 4.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我”对赶海的热切期盼和追赶浪花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能初步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语气词及含有语气词的句子,读出相应的语气;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我”对赶海的热切期盼和追赶浪花的乐趣。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师:这首歌听过吗?这是一首赞美大海的歌,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也能用一些词来赞美大海吗?(出示:()的大海)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3、齐读课题

二、预习导学 过渡: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一课,相信大家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 (一)交流预习作业。 1、(出示生字词)暑假舅舅赶海趣事长须夹住俘虏大鳌武将喧闹平静恢复余晖这支歌束手就擒东逃西窜努努嘴儿 (1)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2)练读词语。 (3)指导书写难写生字 2、检查练习题 指名学生展示交流:提醒“夹”是个多音字,作为动词时应该读第一声;“俘”读第二声,可不要受后面“虏”的影响哟!“似”是多音字,只有在“似的”这个词里才读翘舌音。 3、学习一组动词。 过渡:这一课里有一些词语非常有意思,瞧! A.出示:捞抓捉捡捏 轻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动词,都是提手旁的。)B.做动作感知(出示词串)。 词串:捞海鱼、捉海星、抓螃蟹、捡贝壳、捏大虾 老师读这些词串,你们来做做动作! C.同学们,做动作来理解词意也是学习的好办法。再次齐读词串。

公开课《赶海》教学设计_完美版

11、《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歌曲激趣导入 1、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聆听,看大海的图片,思考:听了这首熟悉的歌曲,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想说什么呢? 《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 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赶海?(指海边的人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或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海产品的事。) 3、孩子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乘上词语的列车向海边出发吧。 这支歌暑假舅舅抓住夹住 长须一捏俘虏东逃西窜 痒痒的努努嘴儿束手就擒 螃蟹哎哟喧闹恢复沐浴 哩嘿 二、精读二到五自然段 1、师唱引读第一段,(板书:趣事) 2、【过渡】童年赶海有哪些有趣的事呢,你们想不想去海边玩一玩。文中的小作者也非常想,但是,她的赶海计划并不那么顺利,在赶海最初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呢?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你们觉得这句话中那个字最生动有趣?——“闹”。

想想看:这时你的脑海里有没有“闹”的情景呢? 我来扮演舅舅,你是小作者,我们来演一演! 好吧!我们就去吧!那你来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2、【过渡】终于来到盼望已久的海滩了。出示:第二句,全班读。 我为什么兴奋? 这是一个什么句?(拟人句) 你能读出浪花依依不舍吗?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追浪花)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过渡】退潮后的沙滩可热闹了,快来瞧一瞧吧,大家都在干什么呢? (1)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2)指名读 (3)沙滩上的人真多啊,他们在干什么呢? (4)【过渡】赶海可真有趣,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不过,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藏在省略号里,让我们边看图边想象,人们赶海时还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好多人了,他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评价,你们说的真棒,真是热闹非凡啊!) (二)学习三个场面 1、【过渡】 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呢?那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件事情呢?打开课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接下去的部分,思考,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用括号括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 2、交流:谁来说说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几件有趣的事? 3、板书: 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4、【过渡】我们来看看海星是怎么被抓到的。 A抓海星出示句子 你是怎么抓到海星的?把它读出来 老师告诉大家“摸呀摸呀”可以想象我摸得怎样(认真、细心),所以要读得轻些、慢些。你再来一次,谁再想试一试?(几生试)有进步,老师感觉到了,你们是那么地仔细、那么地小心,不放过一个地方。 突然间摸到一只海星,真是(又惊又喜)谁来试试? 嘿,要笑着读,读出欣喜劲儿!练读,齐读。 B【过渡】我是摸到海星了,那我的小伙伴呢?指名读。 出示:“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1《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11.赶海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认读两条绿线内生字;结合语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束手就擒、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抄写课后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言语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 4.初步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和想象,练写生活中其它趣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并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言语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 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或想象,练写生活中其它趣事。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交流评价等形式了解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体会赶海的无限乐趣。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页) 教师:1.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2.提前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11赶海教学设计

11赶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感受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教具准备: 自制幻灯片、螃蟹头饰 学生课前准备: 搜集大海的资料,海星、海螺、贝壳的图片,戏剧中武将的形象。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迁移情感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脑中对大海是什么样的印象? 今天老师给大家去看看金色的沙滩,浪花远去的背影,去了解大海的秘密。 (二)交流、质疑,激发情感 (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大海的了解。 (2)再读课文,再读生字、新词,有感情的多读课文中的词语。 (3)各小组交流自己记住的生字,看哪个小组记住的快又多。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5)区分多音字“似”。 (6)交流自己勾画喜欢的地方,小组说一说感受,然后在小组内推选出优秀的在全班交流。 (7)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 1、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片段,体会“我”童年赶海的乐趣。 2、体会“我”对大海的无比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2~4自然段。 (2)找出“我”觉得赶海有趣的地方,并把它画下来。 二、全班交流,感悟乐趣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从“闹”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来到海边··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海滩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想一想:人们还能干什么? (2)这一自然段写了哪几件趣事?有趣在哪里? (3)作者八“大虾”比做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语文第四单元赶海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

语文第四单元赶海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赶海 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的大海)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3.带着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载zǎi ()zài ()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2.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赶海教案苏教版

赶海 评论(0) 活动1【导入】一、畅聊大海,感受赶海的魅力——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一望无际的、湛蓝、无边无际……) 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图片。 (看ppt图片) 边看边总结: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细软的沙滩,游玩的人群……多么令人神往啊!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杨谦一起,去赶海,去拥抱大海吧! 【设计意图:从孩子喜欢的大海畅谈入手,寻找孩子与小作者身上的共同点,更加突出对于赶海的渴望,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PPT出示课题。 2.板书课题:赶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写课题。 (齐读课题) 同学们,“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我们把 到集市上买卖货物,叫——赶集 古代赶着去参加考试,叫——赶考 去庙会上游玩,又叫——赶庙会 那么,到海边来赶海,我们可以去干吗呢? (可以去捕鱼,捡贝壳……) 总结:是呀,趁着退潮的时候到海滩上去捕捉、捡拾各种海洋生物,就叫赶海。那么就让我们带上小铲子,一起出发赶海去吧! 读课题。(补充完整板书。)

【设计意图:从“赶”字入手,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入手,把生活中对于“赶”字的运用延展到对于“赶海”意思的理解上来,更加让孩子们憧憬着对于去海边的向往。】 评论(0) 活动2【学习】二、细读词语,品读大海的韵味——字词教学。 1.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于课文词语的预习情况。 (PPT点击生字学习)(朗读是注意语气) 第一组:语气词。这篇课文的语气词是一大亮点,语气词它能很好地表达出说话人的感情,试试看,你能读好它们吗? 语气词:嘿哎哎哟咦哦 谁来读好这些语气词呀?(学生试读,纠正读音,再读) 第二组:动词。边读边做动作。 动词:抓捏逃夹 预设一、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夹,它有两个读音,第二声指的是双层的,如夹袄、夹被。预设二、其实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ppt出示,尤其要注意读音。(同义词:好像) 预设三、指导书写生字:捏抓 观察字的结构(一看结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板演。 学生练习,书写在习字册上。 多音字:夹jiā( 文件夹 ) jiá(夹袄 ) 似sì (似乎) shì(似的) 第三组词语:谁来读好。 把这些动词放进去,就更能读出味道来了! 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摸海星捏大虾

赶海教案

赶海 淮安市王营镇中心小学刘晓燕 教材分析: 《赶海》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六册第4单元的第一课,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语气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从读中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引导孩子们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赶海视频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54446682.html,/show/3vjjqf2ml3qOMxaA.html 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带着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感悟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采取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话。

11.赶海教案

《赶海》教案 学情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生动的描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一件事,全文围绕“趣”字展开,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怀,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通过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赶海的 乐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赶海的乐趣是难点。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大海有关的课文,板书:赶海。 3.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的脑袋里有哪些小问号? 预设:什么是赶海?赶海都可以做什么? (二)、默读全文,找趣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 准备好老师的检查了吗?找几个同学起来领读一下,如果他读对了,你就跟读两遍。 3.生词大家掌握了,谁能起来总结一下课文内容,同位两个互相讨论一下,想好答案就举手。(学生起来总结课文内容)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作者围绕赶海写了几件趣事? 幻灯片总结答案:追浪花摸海星抓蟹摸虾(三)精读课文,读趣 1、你认为哪件事情最有趣呢? 答案A:追浪花作者是怎样写的,哪些句子和词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兴奋极了写得好,能突出我追浪花的快乐。还有哪里写浪花了?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这一句写得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你能带着兴奋喜悦的感情读一读吗?先找两三名学生读一读,大家一起讨论读得好不好,那里好,然后重点指导:(1)、“刚巧”,传达出“我”的兴奋和喜悦。因为赶海说的就是海水退潮时到海边捡拾海鱼、海蟹、贝壳之类的东西,所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赶海》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赶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赶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全文的内容紧紧围绕“趣”和“乐”来展开,重点描写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等有趣的场景,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认读两条绿线内生字;结合语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束手就擒、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抄写课后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使用“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语言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及作者的心情,并学会运用。 4、初步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和想象,练写生活中其他趣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使用“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语言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及作者的心情,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和想象,练写生活中其他趣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1课赶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还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跟舅舅一块去赶海(师指黑板)的故事。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赶海的趣事。 指生交流 二、教给方法、学会概括 1.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赶海的哪几件趣事呢? 指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师小结:会读书的孩子就会善于抓住长句子中的关键词,用简单的话语概括下来,这叫概括。

赶海公开课教案

赶海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赶海》(苏教版第六册第3单元)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 ,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本课内容比较浅显,应着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领会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感。;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内化用得精当的词语 ,然后迁移运用。另外 , 课文插图生动地再现了课文情境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其中捉蟹、捏虾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生动。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采用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感悟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采取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话。 4、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写作教学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2、品词析句,感受作者是怎样将事情写得有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设计这课时,我有这样几个理念: 1、抓住读,读中悟,读中思,读中练,读中笑,突出读在小学中年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深入解读文本,文本中蕴涵的趣,我认为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赶海时热闹的场面是,另外一个是隐藏在文中的关于安静的海滩的描写也是十分有趣的。 3、注重情景化和生活化的创设。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让我们来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flash动画《赶海的小姑娘》) 2、刚才我们听的歌曲是《赶海的小姑娘》,好听吗?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赶海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及时表扬:你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师介绍: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玩耍、踩Wén Há 文蛤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赶海》板书:赶海 3、谁来读一下课文的第一小节。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说说赶海在“我”的印象中是怎样的。 ②过渡:赶海是有趣的,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每当文中的“我”唱起这支歌,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生答:趣事)。(板书:趣) ③过渡:那么“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在赶海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 二、赏“趣” 1、看课文的第二段,谁来向大家表现一下自己,读一读第一句: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2、师:你读得很投入,有回忆的味道。谁再来读得“有趣”一些?( 另一生朗读。) 3、老师觉得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注意了吗?哪个字?把这个字圈起来。 4、我为什么“闹”?(“闹”,既说明是再三的要求,表现了作者非常想去赶海的迫切心情,同时小孩子的天性,淘气、可爱,) 5、你觉得“我”当时会怎样“闹”?你能表演一下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优秀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1 赶海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根据字理识记、书写“舅、虏”2个字,认读本课10个二类字;掌握多音字“夹、兴、似”及儿化音“努努嘴儿”的读音;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理解“束手就擒、东逃西窜”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尝试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哼唱歌曲,感受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赶海的几件趣事,重点抓住“摸”、“捉”、“抓”、“捏”等动词再现小作者童年赶海的情境,抓住“嘿”、“哎”、“咦”、“哦”等语气词感受小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体会语气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4. 迁移运用本课巧妙使用首尾呼应、语气词、传神动词等富有特色的表达方法,练习“说”、“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赶海的几件趣事,通过抓重点词句和语气词,揣摩体会其中的“趣”。 难点:抓住“嘿”、“哎”、“咦”、“哦”等语气词感受小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体会语气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交流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朗读、想象、对比揣摩、评议、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如动词“摸”“捏”,语气词“嘿”、“哎”、“咦”、“哦”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赶海的“趣”。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制作《赶海》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学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1.赶海_苏教版

第十一课《赶海》练习一、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

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我能写词语。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shǔji àjiùjiu fúlǔjiāzhùtáo pǎo niē zhù 二、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赶海》教案

11.赶海 教材分析: 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按活动的时间顺序具体记叙了“我”的一次“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到抓蟹、捉蟹到满载而归。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的,以次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大海啊!故乡》,出示课文插图) (相机板书:海) 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载zǎi ()zài ()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1课《赶海》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1课《赶海》课文及教案 【课文】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舅舅努努嘴儿束手就擒夹住痒痒的 大虾一捏俘虏偏西满载而归 螃蟹嘿不甘东逃西窜哎哟 大螯咦吹拂哼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 4、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

人教版音乐教案《赶海的小姑娘》教案

《赶海的小姑娘》音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参与歌曲的舞蹈创编。 3、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以及大海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中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海景图片的课件、小螺号、贝壳、电琴、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海。 1、播放海浪声。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2、提问:“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那么没看见过大海的同学,你们心目中大海是怎样的呢?” 3、请学生欣赏海景。 师:“提起大海,同学们的脑海里就出现了蔚蓝的海水、汹涌澎湃的海浪、金色的沙滩、神奇的海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好吗?”(课件展示海景图片)“这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海景,你想去看哪个海?”(学生通过听、说、看几个环节,对大海产生好奇和热爱之情。)二、去赶海 1、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大家一定很想去海边玩一玩。” (课件点击出示海滩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赶海的小姑娘》一起出发吧!” 2、播放《赶海的小姑娘》课件,师生一起做律动。(在《赶海的小姑娘》的律动中,创设去海边捉对虾、捡海螺和贝壳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 3、师:“刚才歌曲中那个赶海的小姑娘在海边找到了许多美丽的海螺和贝壳(课件点击在原先的海滩景色上添上海螺和贝壳),看,漂亮吗?” 4、播放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音乐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海螺或贝壳的外形、花纹和颜色。(学生细致观察,培养观察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赶海教案

11、赶海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武将”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 内容:划分小节;读顺课文;描红生字;查阅资料,知道“赶海“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词语“束手就擒、喧闹、俘虏”。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明白课文所写的事情。 一、激趣导入: 1、口头填空:()的大海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汇报查阅的资料:说说“赶海”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新词情况:一支歌、暑假、舅舅、抓、东逃西窜、夹住、胡须、捏、俘虏、螃蟹、嘿、束手就擒、哩、哟、痒痒的、喧闹、恢复 1、小组内认读词语,不会读的同学组员指导。 2、全班汇报认读情况。 3、说说相关词语意思。 检查读文情况: 1、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事。 1、课文写了赶海时的几件趣事?请你模仿“捞海鱼、捡贝壳”的样子找找看。 2、学生自读课文,同桌讨论。全班汇报交流。 过渡:回忆的闸门已经打开了,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从这句我们看以看出我赶海的心情怎样呢? 四、精读第二小节: 1、出示本节的第一句话。指名回答过渡时提出的问题。 2、提问: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赶海的心情这样迫切,你想到用什么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会怎样跟舅舅闹着要赶海呢? 3、出示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我()说:“。”舅舅()说:“。”我()说:“。”舅舅()说:“。”

11赶海教案(2)

11赶海教案(2) 一、导入: 1、(出示大海图及海字)看到这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每当―――便这对词语来说说吗? 2、师:看到这个字,让老师想起了一首歌。(播放《大海啊故乡》)多动听的歌啊,老师可喜欢了。有一位小作者也和老师一样喜欢这首歌。而且每当他听到这首歌时,他就会想起赶海的趣事。(板书课题。)齐读。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学习25课赶海,一起进行一次文中赶海吧。 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呢?(1、什么是赶海呢?2、赶海有趣吗?) 3、什么是赶海呢?读了课题,小朋友都有了这样的疑问。其实啊,小作者在文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就在这几句话中。 (出示文字)读一读这几句话,通过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赶海? 你能通过朗读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吗?(指名朗读) 4、从这两句话中,除了让你了解了什么是赶海,你还可以知道什么呢? 可以知道小作者的心情 5、小作者这么喜欢赶海,可见赶海是―――――(生接――有趣)。 那赶海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二三小节,读

读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到这个地方确实有趣。 6、师:赶海的什么事让你感觉到有趣? 交流: (1)浪花回头,追浪花 师:听,浪花在回头呢,看看图,读读文字,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 赤着脚在海边追赶浪花,该是多么有趣地情景,小朋友想不想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抓螃蟹 师:你还觉得什么事有趣? 小作者在海里摸呀摸呀,(师作摸状)嘿,(拿出螃蟹),这螃蟹可被我抓住了。抓到螃蟹的我会怎样? 小螃蟹你就乖乖地呆在这儿,听听小朋友是怎样把你捉住的吧。(指名读,评读) 师:我倒抓到了一只小螃蟹,可我的小伙伴呢?想不想演一演小伙伴是怎样抓螃蟹的?小朋友个个都跃跃欲试,(选演员,先请坐下)那演之前啊,还是请小朋友当回小导演,出出主意,说说怎样才能把有趣的情景给演出来。 (学生根据课文提建议) 为了更加逼真,老师还要请一位小朋友为他们的表演配音,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请你们先练练,读读这段话,待会儿请读得最好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赶海_苏教版

11 赶海 《赶海》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两条绿线内的生字;结合语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束手就擒、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抄写课后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和想象,练写生活中的其他趣事。 【重点】 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语言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 【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凭借生活经历或想象,练写生活中的其他趣事。 《赶海》一课主要叙述了“我”童年时跟舅舅去赶海的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情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教学中,紧扣“趣”字,辐射全篇,研读文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准备】 1.课件PPT。 2.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完成预习单。 2课时 第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语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束手就擒、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抄写课后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言语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 扣“趣”品文,通过朗读、比较、练写等语言实践,感受“摸、捏”等动词的精妙和“嘿、咦”等语气词所表达的情趣,体会赶海的无穷乐趣。 方法一 情境导入,识题激趣。 (出示大海背景图,播放歌曲《大海呀,故乡》,把学生带入情境) 1.一首优美的歌曲,一段动人的旋律,将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喜欢大海吗?简要说说原因,引出课题。 2.师:是的,正如大家所说,退潮后,大海会留下很多宝贝,快看!有奇形怪状的贝壳,五颜六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赶海教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赶海教 学教案 11、赶海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暑假舅舅东逃西窜夹住痒痒的大虾一捏俘 虏似的螃蟹努努嘴儿嘿哩束手就擒哎哟大螯长须(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