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形位公差

实验报告 形位公差
实验报告 形位公差

目录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2平面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3圆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4圆柱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二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

实验2—1 平行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2 垂直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3 同轴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4圆柱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4—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4—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6 对称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三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3—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3—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验

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直线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平板、支承座、百分表(架)、测量块(图纸一)。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块2组装在支承块3上,并用调整座4支承在平板上,再将测量块两端点调整到与平板等高(百分表示值为零),图1-1-1所示。

图1-1-1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2、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取8点测量(两端点为0和7点,示值为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1-1中。

表1-1-1:单位:μm

3、按图1-1-1示例将测量数据绘成坐标图线,分别用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条件法计算测量块直线度误差。

图1-1-1 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方法

4、用计算出的测量块直线度误差与图纸直线度公差进行比较,判断该零件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并将结果填入表1-1-1中。

5、分析两端点连线法与最小条件法计算导轨直线度误差精度的高低。(法)精度高。

实验1—2平面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平面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平面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平板、支承座、百分表(架)、测量块(图纸二)。

四、实验步骤

1、将被测零件2(测量块)用调整座支承在平板上,调整被测表面最远三点,使其与平板等高(百分表示值为零);图1-2-1所示。

图1-2-1 用百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图1-2-2 被测表面布点数据图

2、按图1-2-2所示布点测量被测表面,将测量数据填入图1-2-2中。

五、数据处理

方法一:近似法

在测量数据中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所测量平面的近似平面度误差,并填入括号中()。与图纸二中平面度公差(0.06)比较,并将合格与否的结果填入()中。

方法二:计算法

1、最小条件法

三角形准则:三高一低或三低一高,图1-2-3所示。

图1-2-3 三角形准则图

2、数据处理

用平面旋转方法进行坐标变换,获得最小条件(三高一低或三低一高)。

1)平面旋转方法事例,图1-2-4所示。

图1-2-4 平面旋转坐标变换图

2)将被测数据进行平面旋转,获得最小条件(三高一低或三低一高),图1-2-5所示。

图1-2-5 被测数据平面旋转坐标变换图

3、最高点值与最低点值差值的绝对值即为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与图纸二中平面度误差(0.06)比较,是否()。

4、比较近似法与计算法测量平面度误差的精度。(法)精度高。

实验1—3圆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圆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圆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圆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圆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V形块、平板、测量轴(图纸三)。

四、实验步骤

1、将被测零件放在V形块1上,并用V形块2轴向定位,图1-3-1所示。

图1-3-1 百分表测量圆度误差

2、用百分表(架)放在被测零件某一截面点上(百分表应有示值,并调零),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的一半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

3、按上述方法选择五个截面测量圆度误差值,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3-1中;表中截面的最大误差值为该零件的圆度误差。

表1-3-1 单位μm

4、将圆度误差值与图纸三中的圆度公差(0.05)比较,将结果填入表1-3-1中。

实验1—4圆柱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圆柱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圆柱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圆柱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圆柱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V形块、平板、测量轴(图纸三)。

四、实验步骤

1、将被测零件放在V形块1上,并用V形块2轴向定位,图1-4-1所示;

图1-4-1 百分表测量圆柱度误差

2、用百分表(架)放在被测零件某一截面点上(百分表应有示值,并调零),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测量一个截面上的最大与最小值。

3、按上述方法选择五个截面测量圆柱度误差值,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4-1中;

4、用表1-4-1中所有数值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再除2,即为该零件的圆柱度误差。

表1-4-1 单位:μm

5、将圆柱度误差值与图纸三中的圆柱度公差(0.06)比较,将结果填入表1-4-1中。

实验二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1平行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平行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平行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平行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平板、测量块(图纸二)。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块置在平板上,图2-1-1所示。

图2-1-1百分表测量平行度误差图2-1-2平行度误差测量线路图

2、按图2-1-2所示线路测量被测表面,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1-1中。表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即为该零件的平行度误差。

表2-1-1 单位:μm

3、将测量出的平行度误差与图纸二中的平行度公差(0.06)进行对比,将结果填入表2-1-1中。

实验2—2垂直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垂直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垂直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垂直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平板、测量轴(图纸四)、支承座(图纸五)。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轴装入支承座中,按图2-2-1所示置于平板上,。

图2-2-1百分表测量垂直度误差图2-2-2垂直度误差测量线路图

2、按图2-2-2所示布点测量被测表面,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2-1中。表中最大值减最小值,即为该零件的垂直度误差。

表2-2-1 单位:μm

3、将测量出的垂直度误差与图纸二中的垂直度公差(0.05)进行对比,将结果填入表2-2-1中。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同轴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同轴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同轴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同轴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滑座、底座、测量轴(图纸三)。

四、实验步骤

1、将百分表(架)、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用微调螺丝定位。图2-3-1所示。

图2-3-1 百分表测量同轴度误差

2、分别用百分表放在垂直基准轴线的径向截面1、2、

3、

4、5点位置上,旋转被测零件,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3-1中。表中各点的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表2-3-1 单位:μm

3、将测量分析出的同轴度误差与图纸三中的同轴度公差(0.06)进行对比,将结果填入表2-3-1中。

实验2—4—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径向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径向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径向跳动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滑座、底座、测量轴(图纸三)。

四、实验步骤

1、将百分表(架)、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用微调螺丝定位。图2-4-1所示。

图2-4-1 百分表测量径向跳动误差

2、在被测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误差。

3、沿轴向选择5个测量平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4-1中。表中各点的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

表2-4-1 单位:μm

3、将测量分析出的径向跳动误差与图纸三中的径向跳动公差(0.05)进行对比,将结果填入表2-4-1中。

实验2—4—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圆柱全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圆柱全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圆柱全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圆柱全跳动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滑座、底座、测量轴(图纸三)。

四、实验步骤

1、将百分表(架)、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用微调螺丝定位。图2-4-2所示。

图2-4-2百分表测量圆柱全跳动误差图

2、将百分表与圆柱面最高点接触,再将百分表调零。在被测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过程中,百分表缓慢地沿基准轴线方向平移,测量整个圆柱面,其最大读数差值为圆柱径向全跳动误差。并填入括号中()。

3、与图纸圆柱全跳动公差(0.06)对比,判断圆柱全跳动是否合格()。

实验2—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端面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端面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端面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端面圆跳动。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平板、测量轴(图纸四)、支承座(图纸五)。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轴装入支承座中,按图2-5-1所示置于平板上。

2、被测零件在端面某一直径上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在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的最大和最小读数之差,即为测量端面在该直径上的圆跳动。

图2-5-1百分表测量端面圆跳动图图2-5-2端面圆跳动误差测量图

3、分别在端面选择4个测量点,图2-5-2所示,将测量数椐填入表2-5-1中。表中各点的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表2-5-1 单位:μm

4、将测量分析出的端面圆跳动误差与图纸四中的端面圆跳动公差(0.05)进行对比,将结果填入表2-5-1中。

实验2—5—2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端面全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端面全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端面全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端面全跳动。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平板、测量轴(图纸四)、支承座(图纸五)。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轴装入支承座中,按图2-5-3所示置于平板上。

图2-5-3百分表测量端面全跳动图

2、装置好百分表(架),并将百分表与圆柱端面接触,再将百分表调零。在被测零件在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过程中,百分表缓慢地沿端面径向平移,测量整个端面,其最大读数差值即为端面全跳动误差。并填入括号中()。

3、与图纸端面全跳动公差(0.06)对比,判断被测端面全跳动是否合格()。

实验2—6对称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对称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对称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对称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百分表(架)、平板、V形块、测量轴(图纸七)、定位块(图纸六)。

四、实验步骤

1、在测量轴键槽内装入定位块,并放置在V形块上,图2-6-1所示

图2-6-1 百分表测量对称度误差

2、截面测量:在键中点调整定位块2,使其沿径向与平板平行,使百分表示值为零;将被轴旋转180°,再使调整定位块2沿径向与平板平行,百分表示值为a=( ),该截面的对称度误差:f截=(ha)÷(d-h)=( ) ÷( - )=( )。

3、长度测量:

1) 在键一端点调整定位块2,使其沿径向与平板平行,使百分表示值为零;将被轴旋转180°,再使调整定位块2沿径向与平板平行,百分表示值为a1()。

2) 在键另一端点调整定位块2,使其沿径向与平板平行,使百分表示值为零;将被轴旋转180°,再使调整定位块2沿径向与平板平行,百分表示值为a2()。

3)长度方向对称度误差:

f长=︱a1-a2︳=︱ - ︳=()。

4、取f截与f长最大值为键槽的对称度误差()。

5、与图纸对称度公差(0.06)对比,判断对称度误差是否合格()。

实验三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齿圈径向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测微仪测量齿圈径向跳动。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测微仪(百分表)、平板、测量齿轮(图纸九)。

四、实验步骤

1、组装测微仪,并将测量齿轮装在测微仪的同轴顶尖上,调整两顶尖距离,使能转动自如,但测量齿轮无轴向移动,并用螺钉锁紧。图3-1-1所示。

图3-1-1 测微仪测量齿圈径向跳动

2、把测头安装在百分表的测杆上(通常需根据测量齿轮的模数选择不同的测头)。

3、在齿宽中间位置调整百分表高度,使测头随表架下降与某个齿槽双面接触,把百分表指针压缩1~2圈后紧固百分表,转动表盘对零。并在齿轮上做好标记。

4、提起测杆,转动一齿,并将每齿测量数据填入表3-1-1中。表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Fr。

表3-1-1

5、根据齿圈径向跳动△Fr与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判断齿轮是合格否。并将结果填入表3-1-1中。

实验3—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齿轮齿向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齿轮齿向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齿轮齿向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测微仪测量齿轮齿向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测微仪(杠杆百分表)、平板、测量齿轮(图纸九)。

四、实验步骤

1、组装测微仪,并将测量齿轮装在测微仪的同轴顶尖上,调整两顶尖距离,使用轻力可转动测量齿轮,无轴向移动,并用螺钉锁紧。图3-2-1所示。

图3-2-1 测微仪测量齿向误差

2、调整杠杆百分表高度,使杠杆百分表测头随表架下降并与实际被测齿面在齿高中部接触(在调整过程中需适量转动齿轮轴),并将杠杆百分表指针压缩约半圈,转动表盘对零。同时在齿轮上做好标记。如图(18b)所示。

3、旋松螺钉5,转动手轮6,使滑座3移动,在齿宽有效部分范围内进行测量,杠杆百分表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即为该齿面的齿向误差△Fβ的值。

4、间隔均匀地选择4齿面进行测量(左、右齿面都需测量),并将每齿测量数据填入表3-2-1中。表中最大值即为齿向误差△Fβ的值。

表3-2-1

5、根据齿向误差△Fβ的值与齿轮齿向公差F 判断齿轮是合格否。并将结果填入表3-2-1中。

实验报告要求及评分标准

XXX项目投资可行性实验报告 一、项目总论(10分) 二、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10分)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分) 四、财务与敏感性分析(50分)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0分) 格式和排版(10分) 注意:有些内容需自己假设拟定如项目名称、项目发起人等 有些内容要求在参考课本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扩展补充如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等。 实验报告内容参考 一、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一)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 (二)研究工作依据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三)研究工作概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即对相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2、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等指标计算结果。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二、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形位公差检测实验报告

目 录 实验一 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2平面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3圆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4圆柱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二 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 实验2—1 平行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2 垂直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3 同轴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4圆柱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4—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4—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6 对称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三 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3—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验

实验一 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直线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平板、支承座、百分表(架)、测量块(图纸一)。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块2组装在支承块3上,并用调整座4支承在平板上,再将测量块两端点调整到与平板等高(百分表示值为零),图1-1-1所示。 图1-1-1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2、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取8点测量(两端点为0和7点,示值为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1-1中。 表1-1-1: 单位:μm 测点序号 0 1 2 3 4 5 67计算值 图纸值 合格否 两端点连线法 最小条件法 3、按图1-1-1示例将测量数据绘成坐标图线,分别用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条件法计算测量块直线度误差。

实验报告格式与要求

作业格式要求 一、作业题目 围绕如何学习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掌握专业知识等内容自拟题目并进行论述。 二、用纸、页面设置要求 作业应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A4复印纸,单面打印。 页面设置: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下方(地脚)应留边25mm左右,左侧(订口)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317mm左右。页码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 三、作业内容打印要求 作业中所有标点符号必须是中文全角逗号、句号。 (一)目录 采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 目录(黑体小3号) (自然空一行) 第一章 XXXXXXXX ……………………………………………1 (黑体小4号) 1.1 XXXXXX ………………………………………………2 (宋体小4号) 1.1.1 XXXXX …………………………………………6 (宋体小4号) 第二章 XXXXXXXXXX ………………………………………40(黑体小4号)(二)正文字体要求 每章题目居中、黑体小三号;每节题目左顶边、宋体四号加黑;每小节题目左顶边、宋体小四号加黑。正文文字用宋体小四号汉字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字体,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三)行间距要求 每章题目与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每章题目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 行。

每节题目与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每节题目后设单倍行距,段后0.5 行。 正文行距设置:设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四)正文章节序号编制 章,编写为:第一章,第二章…。 节,编写为:1. 1、1. 2…,2. 1、2. 2…。 小节,编写为:1. 1. 1, 1. 1. 2…。 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①, ②…。层次采用如下格式: 例如: 第一章 XXXXXXXX(黑体小三号)(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 1 XXXXXXXX(宋体四号加黑)(单倍行距,段后0.5行) 1.1. 1 xxxxxx(宋体小四号加黑) (首行缩进2个字符)(1)xxxxx(小四号宋体) (首行缩进2个字符)① xxxxxx(小四号宋体) (下一章另起一页) 第二章 XXXXXXXX(黑体小三号)(单倍行距,段后0.5行) 2. 1 XXXXXXXX(宋体四号加黑)(单倍行距,段后0.5行) 2.1. 1 xxxxxx(宋体小四号加黑) (首行缩进2个字符)(1)xxxxx(宋体小四号) (首行缩进2个字符)① xxxxxx(宋体小四号) (五)报告的公式、图与表 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二章的第4个公式。 公式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图与表中的文字小于正文中的文字字号。 图与表以章分组编序号,如图3-5表示第三章的第5幅图。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一、轴径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 六、直线度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单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目录 1. 实验报告单(一)——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 2. 实验报告单(二)——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 3. 实验报告单(三)——用合像水平仪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 4. 实验报告单(四)——用千分表测量平行度、垂直度误差 5. 实验报告单(五)——用千分表测量圆跳动误差 6.实验报告单(六)——用螺纹千分尺或三针法测量外螺纹单一中径 7. 实验报告单(七)——使用三坐标测量机综合测量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单(一)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 1.项目任务 (1)了解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组成; (2)熟悉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原理,掌握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测量方法及其评定; 2. 项目计划 (1)测量孔径常用的测量仪器及应用场合; (2)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原理,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的测量方法及合格性判定; (3)填写实验报告单,解答项目思考题; (4)项目评价; (5)分析测量结果,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总结。 3. 项目准备 (1)测量轴径常用的测量仪器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卧式测长仪等。游标卡尺是一种中等精度的量具,只能用于中等精度。 (2)外径千分尺简介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工件的各种外形尺寸,如长度、厚度、外径以及凸肩厚板厚或壁厚等。精度: 0.01mm。 (3)实验步骤

4. 项目实施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实验(公差按8级精度、偏差代号h进行查表填上) 被测零件 名称公称尺寸极限偏差验收极限 es ei 上验收极限下验收极限 圆度公差0.006mm 安全裕度A 计量器具名称分度值示值范围测量范围 仪器 不确定度 测量 不确定度 测 量 示 意 图 测量数据实际偏差e a 测量位置Ⅰ—ⅠⅡ—ⅡⅢ—Ⅲ 测量方向A—A′ B—B′ 圆度误差合格性判定 5. 项目问题思考 (1)如何对外径千分尺调零? (2)测力装置有什么作用? (3)外径千分尺如何保养? 6. 项目评价与总结(自评) 项目评价表 考核项目权重评分 项目计划决策20% 项目实施检查25% 项目评估讨论15% 职业素养40% 总结:

公差实训心得体会

公差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公差检测实验心得体会6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真正了解到,一次测量实训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实训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各种仪器,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组数据,对实验数据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因为这样做不但

可以防止人为误差的出现,更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机械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其实这次的实训中,通过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思考,我对实验数据处理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总结。例如,在测量 N面上V轴孔的直径的实验中,我们小组刚开始时测量的数据全部是负数(数据依次为-,-,-,-,-,-),但通过我们的思考和老师的指导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错误,孔的使用工程只会让孔的直接变大,所以我小组认真审核完实验过程后又重新做本实验,在准确的读数后得出了合理的实验数据。再例如,在N面平面度误差测量实验中,我们小组采集的第一组数据出现了很大的差值,我们小组马上停手进行讨论并询问老师,因为差值超出了误差范围,所以我们应该是在调基准的环节出现了错误,发现错误后我们迅速重新调整了基准再次测量,这次取得的数据比较上次的合理很多并且在误差范围内。在我们去完9个点的数据后(数据依次为0,-6,-2;-41,-44,-48;-3,+2,-3),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 发现N面是一个中间凹陷的平面。之后我们又测量了这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ERP沙盘实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 每人根据自己的角色撰写一份沙盘总结报告打印稿,按照给定封面格式,要求每人不少于2500字。可根据物理沙盘结合电子沙盘来展开分析(可以采用杜邦分析和波士顿矩阵),杜绝网上抄袭,一旦发现,以不及格处理。 内容应包括: 1、实验过程描述(较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问题分析(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 3、自己心得体会(完成实验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其中1与2内容可以交叉,边叙述过程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视其内容而定。 (一)优秀(90分以上):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深刻。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能结合案例论述企业战略方面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二)良好(80-90分):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能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三)中等(70-8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较详细的分析,但不全面。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四)及格(60-7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简单,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和描述。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五)不及格(60分以下,或具备下面一项者为不及格): 1.没有交报告。 2.基本上是抄袭。 3.内容太空泛,太简单。

互换性实验报告

篇一: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 公差实训实习任务书 一、实训实习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1、掌握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基本方法和合理应用。 3、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计量器具和量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一般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二、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 《现代工程制图》 三、实训实习内容 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目录 实验任务书?????????????????..1 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3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7圆度误差的测量????????????????10 准直仪测量直线度??????????..13 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15 垂直度误差的测量???????????????..17 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18 标准样块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19 螺距的测量????????????????20 螺纹中径的测量????????????21 螺纹牙型半角的测量??????????.22 万能角尺的使用?????????????23 测量齿轮的模数???????????????24 齿轮齿厚的测量?????????????????26 齿轮公法线的测量???????????..27 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28 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30 实验一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 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用方法; 3、运用游标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二、实验原理 1、游标的读数原理 将两根直尺相互重叠,其中一根固定不动,另一根沿着它相对滑动。固定不动的直尺称为主尺,沿主尺滑动的直尺称为游标尺。 设a为主尺每格的宽度,b为游标尺每格的宽度。i为游标刻度值,n为游标的刻线格数。当主尺(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b为b=(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只差 即 i=a-b=a/n n=a/i b=a-i 当主尺(2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为 b=(2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 r格的宽度与游标尺1格的宽度之差即

精密形位误差的测试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2015年最新)

实验一 正弦尺测莫氏锥度 一、实验目的 熟悉正弦尺测量锥体塞规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正弦尺测莫氏锥度。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正弦尺、莫氏锥度、千分表(表架)、量块。 四、测量原理 图2-1 测量示意图 根据锥体量规的标号,可从手册中查出相应的锥度αtg K 2=,则αsin 可以求出。为了使锥体塞规装到正弦尺上后,其母线平行于基面——平板,故在正弦尺下(锥体小头的圆柱下)要垫起高度h 。可由下式计算: α2sin ?=L h 式中L 为正弦尺二圆柱轴心线间距离。 实际上工件的锥度K 可通过查表查出,从αtg K 2=中导出2 442sin K K +=α,则量块组高度h 按下式直接计算。 2 44K LK h += 仪器说明: L=100mm(200mm) B-宽面式(窄面式)

五、实验步骤 1. 根据被测锥度塞规的公称锥角2α及正弦尺柱中心距L ,由 h=Lsin 2α计算量块组 的尺寸,并组合好量块,在正弦尺下(锥体小头的圆柱下)要垫起高度h 。本实验选用4号塞规,查表得2α=2°58’ 31’’=2.9753°,则h=Lsin 2α=100*sin2.9753°=5.19 mm ,选用4+1.19的量块组合。 2. 将圆锥塞规稳放在正弦尺的工作面上(应使圆锥塞规轴线垂直于正弦尺的圆柱轴 线),选取a 、b 两测量点,这里a 、b 两点的固定距离用一个宽度l =10 mm 的量块保证。 3. 用带架千分表测出a 、b 两点高度差H ?。在被测圆锥塞规素线上距离l 的a 、b 两 点进行测量和读数,将指示表在第一参考点处前后推移,记下最大读数。测量的指示表的测头应先压缩1~2 mm 。重复15次,取平均值。 4. 按l H K ?= ?算出锥体误差,再根据查表所得K ?来判断适用性。 六、实验记录 在试验过成中记录的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莫式锥度测量数据表 七、数据处理及实验分析 1.在a 点处千分表测得的15组数求平均值: 0.00430.0040.0030.0050.00620.00330.0020.0010.001 0.9000.9022() 15 mm ?+-+-++?+?++-++ =()()()

尺寸测量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报告尺寸测量 目录 实验一基本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长度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2外圆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3内圆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二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1 轴与孔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2滚动轴承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三普通螺纹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1 用螺纹样板测量螺距 实验3—2 外螺纹中径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3 用螺纹环规和塞规检验内、外螺纹 实验四键与花键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4—1单键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4—2 花键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五齿轮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5—1 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5—2 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一基本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长度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卡尺的作用、结构组成、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 2、掌握游标卡尺测量长(宽)度的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尺寸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4、加深尺寸误差与公差定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游标卡尺,了解其结构组成、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 2、零件长(宽)度的测量; 3、判断实测尺寸是否合格。 三、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组成 游标卡尺主要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宽)度、内(外)圆直径,孔深、键宽和槽深等。其结构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卡尺的结构主要由尺身 1 、深度尺2、游标3、外测量爪4、内测量爪5、紧固螺钉6等几部分组成。 2、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 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有0-125、0-150、0-200、0-300、0-500、0-1000、0-1500、0-2000m几种; 3、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游标卡尺的读数值有0.01、0.02、0.05三种。实际使用时常选用0.02。 4、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了解作用,注意范围;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第四章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第一节位置公差带及其特点 位置公差包含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这三类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定向公差带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o度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o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表4-1列出了定向公差各项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公差带图。 特征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 平 行 度 面 对 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线 对 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 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面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平行于基准线A(基准轴线)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

特征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 平 行 度 线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 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 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 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垂 直 度 面 对 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C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倾 斜 度 面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 线成一给定角度α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 且与基准线D(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 度75o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现象、定律、原理等,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小组成员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用的设备和材料。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实验报告尺寸测量..

目录 实验一基本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长度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2外圆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3内圆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二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 1 轴与孔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2滚动轴承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三普通螺纹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1 用螺纹样板测量螺距 实验3—2 外螺纹中径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 3 用螺纹环规和塞规检验内、外螺纹实验四键与花键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4—1单键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4—2 花键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五齿轮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5— 1 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5— 2 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一基本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 1长度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卡尺的作用、结构组成、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 2、掌握游标卡尺测量长(宽)度的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尺寸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4、加深尺寸误差与公差定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游标卡尺,了解其结构组成、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 2、零件长(宽)度的测量; 3、判断实测尺寸是否合格。 三、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组成游标卡尺主要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宽)度、内(外)圆直径,孔深、键宽和槽深等。其结构组成如图1-1-1 所示。 图1-1-1 卡尺的结构主要由尺身 1 、深度尺2、游标3、外测量爪4、内测量爪5、紧固螺钉6等几部分组成。 2、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 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有0-125、0-150、0-200、0-300、0-500、0-1000、0-1500、0-2000m几种; 3、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游标卡尺的读数值有0.01 、0.02 、0.05 三种。实际使用时常选用0.02 。 4、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了解作用,注意范围; 2)位置正确,用力恰当; 3)看清刻度,正确读数; 4)使用完毕,注意保养。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项目五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1.什么是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2.什么是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3.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4.何谓形状公差?何谓位置公差? 5.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如何指向被测轮廓要素?如何指向被测中心要素? 6.对于基准要素应标注基准符号,基准符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基准符号的粗短横线如何置放于基准轮廓要素?如何置放于基准中心要素? 7.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同一被测要素的定位公差值、定向公差值与形状公差值间应保持何种关系? 8.按照直线度公差的不同标注形式,直线度公差带有哪三种不同的形状? 9.说明基准的含义,何谓单一基准、公共基准、三基面体系?在形位公差框格中如何表示它们? 10.比较下列每两种形位公差带的异同? (1)圆度公差带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2)圆柱度公差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3)轴线直线度公差带和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任意方向); (4)平面度公差带与被测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带。 11.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2.什么是体外作用尺寸、体内作用尺寸? 13.什么是最大实体状态、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状态、最小实体尺寸? 14.什么是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最小的实体实效尺寸? 15.什么是公差原则?公差原则有哪些? 16.试述独立原则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17.试述包容要求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18.试述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19.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如何确定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基准符号的字母如何在位置公差框格中标注?说明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的含义。 20.试述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21.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如何确定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基准符号的字母如何在位置公差框格中标注?说明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的含义。 22.何谓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何谓最小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 23.试述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的含义和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24.比较独立原则和包容要求的优缺点。 25.某零件加工要求如图所示,加工后该零件实际直径为99.9φ,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为02.0φ,问该零件是否合格?为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在excel中进行罗伦兹曲线的制作与集中化指数的计算。 仪器设备: 硬件:计算机 软件:Offices 实验内容一: 根据某地区各个亚区的GDP数据制作2000年与2003年的罗伦兹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在亚区之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 1.原始数据: 《计量地理学》教材p45:习题2.8表---某地区各个亚区的GDP数据 2.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最终的图形,集中化指数,不同年份对比 实验内容二: 根据某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数据,将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制作罗伦兹曲线,并近似的计算基尼系数。 1.原始数据: 《计量地理学》教材p46:习题2.10表---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数据2.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最终的图形,基尼系数 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

实验目的: 1.在excel中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2..在excel中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仪器设备: 硬件:计算机 软件:Offices 实验内容一: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1.线性规划模型: 《计量地理学》教材p184第四题的第一小题 2.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 3.实验结果及分析: 说明x1,x2取何值时得到最优解为多少 实验内容二: 根据某地区某年度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投入产出分析1.原始数据: 《计量地理学》教材p224:习题7.2表 2.实验步骤: 针对6个小题,逐一说明如果操作 3.实验结果及分析: 6个小题的答案 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

实验三利用SPSS软件对某地区若干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利用SPSS软件对某地区若干统计指标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仪器设备: 硬件:计算机 软件:SPSS软件 基本原理: 数据的统计处理:数据处理的方法;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原理;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原始数据: 《计量地理学》教材p116习题3.16表。 实验内容: 1.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2004年某地区35个城市综合实力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画出聚类谱系图; 2.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35个城市7项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3.以第一、二、三主成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 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可参考实验指导书《SPSS在计量地理学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总结实验结果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可以输出实验结果,然后粘贴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 注: 1.需体现具体数据,如数据量较多,可复印或打印粘贴 2.黑色字体为统一规定,要求照抄; 红色字体为温馨提示,不可照抄。

机械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分布状态和变化规律,学习、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和随机性误差的综合影响,造成工件的加工尺寸不断变化。统计分析方法就是以生产现场对一定数量的工件测量所得的结果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评定其加工情况,进而研究误差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机械加工中采用的统计分析有两种方法:即分布图法和点图法。 1、分布图法 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在调整好的机床上连续加工一批工件,如果没有系统性误差存在,只在随机性误差因素的作用下,加工工件的尺寸将服从正态分布,(见图4-1),它的方程为: ( )()2 2σ?Χ?Χ? Χ= 式中:X--工件的尺寸; Χ--工件的平均尺寸; σ--均方根偏差(标准差)。 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原理: 工件的尺寸可近似的认为分布在X ±3σ的范围内,那么该工序的工艺能力系数: 6C δσ Ρ= 式中:δ—图纸上规定的工件的公差值。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加工情况所做实验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则说明工艺过程是稳定的。若出现明显差异,说明工艺过程不稳定,工艺系统中存在系统误差因素。因此,根据分布曲线可以很方便的推测、判断工序的加工情况。 2、点图法 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点图法来观察尺寸变化趋势,控制加工过程。在调整好的机床上连续加工一批工件,依次进行分组,计算小组平均值 X 和极差R ,以加工组序或时间为横坐标,则平均值Χ为纵坐标,做出X 图;极差R 为纵坐标,作出R 图(见图 4-2)

Χ能够反映变值系统性误差的变化规律,R 图则反映随机性误差的大小。 对于稳定工艺过程,若样组数为m ,则点图的中心线及上、下控制线按表4-1 各式计算: 上表4-2式中:A 、D 1、D 2--系数,可根据工件分组情况查表得出;若点子超出R 图控制线,则说明随机误差过大,工艺系统出现了异常情况,都应对机床重新调整或停机检查。 对于不稳定工艺过程,由于系统存在变值系统误差因素的影响,被加工工件尺寸将按一定规律变化,其控制图就不能按上述办法来做了,具体做法可以参考教材。 三、实验所用设备、仪器、试件 机床:M1020A 无心外圆磨床 量具:千分尺一把 试件:(8~20)mm 的轴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本实验的试件在M1020A 无心外圆磨床上加工。磨床调整好以后,连续磨削100个轴, 按加工顺序排列,然后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然后数据处理。 表-2 m 2 3 4 5 6 7 8 9 10 c 1.128 1.693 2.059 2.326 2.534 2.704 2.847 2.970 3.078 d 0.8528 0.8884 0.87980.86410.84800.83300.8200 0.808 0.797 A 1.8806 1.0231 0.72850.57680.48330.41930.3726 0.3367 0.3082D 1 3.2681 2.5742 2.2819 2.1145 2.0039 1.9242 1.8641 1.8162 1.7768D 2 0 0 0 0 0 0.0758 0.1359 0.1838 0.2232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实验报告撰写要求》,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把错别字改掉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1.实验报告和实验预习报告使用同一份实验报告纸,是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继 续补充相关内容就可以完成的,不作重复劳动,因此需要首先把预习报告做的规范、全面。2.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实验数据。但是为了使报告准确、美观,此时应该把实验测量数据先记录在草稿纸上。等到整理报告时再抄写到实验报告纸上,以避免错填了数据,造成修改,把报告写得很乱。3.在实验中,如果发生实验测量数据与事先的计算数值不符,甚至相差过大,此时应该找出原因,是原来的计算错误,还是测量中有问题,不能不了了之,这样只能算是未完成本次实验。4.实验报告不是简单的实验数据记录纸,应该有实验情况分析,要把通过实验所测量的数据与计算值加以比较,如果误差很小(一般5%以下)就可以认为是基本吻合的。如果误差较大就应该有误差分析,找出原因。5.在实验报告上应该有每一项的实验结论,要通过具体实验内容和具体实验数据分析作出结论(不能笼统的说验证了某某定理)。 6.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画出所设计的电路图,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标出所选出和确定的电路参数。要有验算过程和必要的设计说明。 7.必要时需要绘制曲线,曲线应该刻度、单位标注齐全,曲线比例合适、美观,并针对曲线作出相应的说明和分析。 8.在报告的最后要完成指导书上要求解答的思考题。 9.实验报告在上交时应该在上面有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中给出的预习成绩和操作成绩,并有指导老师的签名,否则报告无效。10.希望每个同学认真完成好实验报告,这是培养和锻炼综合和总结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打下一个基础,对以后参加工作和科学研究也是大有益处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电工电子教学与实验中心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docx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程飞月 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 2006年 6月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量仪,用量块作为长度测 量基准,按比较测量法来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 1-1 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它由底座1、立柱 5、支臂 3、直角光管 6 和工作台 11 等几部分组成,光学计是利用光学 杠杆发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1-2(b)所示。照明光线经反射镜 1 照射到刻度尺 8 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 3,照射到反射镜 4 上。由于刻度尺 8 位于物镜 3 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 3 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 3 后成为平行光束。 若反射镜 4 与物镜 3 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

刻度尺像 7 与刻度尺 8 对称。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 5 推动反射镜 4 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 , (图 1-2a),则反射光线相对于 入射光线偏转2, 角度,从而使刻度尺像7 产生位移t (图1-2c),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物镜至刻度尺8 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 s 为测杆 5 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 K 为: tftg2,K,, Sbtg, tg2,,2,,tg,,,当, 很小时,,因此: 2fK, b 光学计目镜放大倍数为12,f,200mm,b,5mm,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 为: 2f2 , 200n,12k,12,12 ,,960 b5 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的位移量。 1.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表面的几 何形状来 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所以,测量平面或圆柱面工件时, 选用球形测头。 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2.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具体可分为

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项目 公差带定义示 例说 明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平面内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 0.02 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 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 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 0.02 、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 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 棱柱内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 0.01 0.02 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 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 直 线 度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0.1 圆度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