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大学班级建设创新思考

大学班级建设创新思考——基于组织管理的分析视角学校的班级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创设,其后功能逐步拓展,承载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等职能,成为组织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大学班级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在时空上保持一

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层单位。

多年以来,班级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级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整体部署将工作具体化,并落实在每一位学生个体中。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班级组织的健康成长是整个高校良性运转和大学生群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传统的高校班级模式及其功能发挥

1.传统班级模式的时代背景

传统的班级模式与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一致:在计划体制条件下,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高校根据国家的建设计划设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中心任务展开具体工作;主要依托专业化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将国家、社会的人才目标分解实施,具体的落实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层面中;以“国家-高校-院系-辅导员-班级-学生个体”的层级式管理结构,为强化这样一种人才目标模式,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作用关系。1[1]班级在这一结构中属于组织环节的末端,是实施具体工作层面。

由于个人的成才目标是从属于国家计划,国家计划的高度一致性、持久稳定性追求就决定了传统的人才目标整齐划一,缺乏多样性的特征。

2.传统班级模式的功能设定

传统的班级模式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性环节,它通过以下功能的实现来完成其人才培养的使命。

一是组织教学。这是班级设立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根据院系专业被分置于不同的小单位中,系统的专门的摄取特定领域内的知识,以便掌握专门技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活生产力”。

二是政治教育。这是确保国家建设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正确方向所做的努力。以班级为单位,周期性的进行政治教育或开展政治活动,由此强化政治意识形态,将来走出校园后为国家和集体利益拼搏奉献。

三是行政管理。对大学生这样一种社会稀缺的人力资源进行统管统分,从大学的入口到出口上的每一环节上,都实施全面的外部控制,保证高等专业人才能计划性的输送到所需要的社会单位。

1[1]陈发瑶,姜群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102.

3.传统班级模式的组织特征

基于以上功能设定的传统班级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组织特征,可称称之为“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

在组织目标上,班级使命与国家、社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班级任务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中心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对学生实施思想、行为、技能一体化、标准化的培育,具体的班级工作目标呈现出秩序指向和稳定的要求。

在组织结构上,班级以教师(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为权威核心,培养得力助手(班干或团干)紧密围绕核心组成领导班子。通过建立、完善班级制度,监控政策和任务在学生群体中的落实,并及时反馈上级。班委会或党团支部体现为一种正式的层级式管理体系,等级分明、权责清晰,共同对班级组织的最高权威——教师和领导负责。

在组织运行上,班级工作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布置任务-逐级落实模式。由教师下达命令,分派给主要班干执行,进而分配给班委和班级成员具体实施。事务运行中,无论师生间,还是学干和同学间都是一种“命令-服从”的行政式关系,并通过实施结束后的上级检查来反馈、评价工作运转情况。

在组织文化上,传统班级强调一种至善的、完美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状态,希望通过一种高度的统一和集中来实施整体性的目标和任务。2[2]组织运行中以事为主,行政色彩浓厚,人本色彩淡薄。

综上所述,“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中,班级是学校院系的管理对象,学生是班级和教师的管理对象,通过基层党团组织和班级的合一化构成实现教学、管理和教育的三位一体功能。这一班级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阶段性的完成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它保证了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传统的班级模式下,班级只是作为实施国家计划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服务于国家-社会-高校高度统一的中心任务。僵化的管理方式和整齐划一的人才目标指向,限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这一弊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体现的愈加显著。

二、高教改革对传统班级模式的冲击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高教大众化引发了高校内外诸多要素的变化,其中首先是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属于国家计划体制,强调国家社会利益至上,将此作为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工作重点是共性教

2[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6.

育、集体教育,相对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不讲求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步发生位移,个体价值和利益的实现逐步得到认同,教育中强调差异、个性发展的呼声愈见高涨,这对于原有的“集体主义教育”是一种观念挑战。班级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自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原有的功能受到影响。

1.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也面临挑战:“学分制”“弹性学制”使得原有的固定班级动态化,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高校扩招促使班级授课转变为“大班教学”,不同专业数个班级一块授课的现象普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了网络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实体教学班级有逐步被虚拟教学单位替代的趋势,如:网络课程、电视大学等。学生似乎不再受到空间、时间、人数规模的限制,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进行各种课程知识的学习。3[3]

2.班级思政德育功能受到挑战

与教学形式相关联,班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强劲挑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想教育与班级教学、管理相辅相成,互相支撑,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依靠班级集体和基层党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但是大众化后,学生之间关系松散、成分复杂,时间、空间上都不易集中,原有的以固定班级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陷入困境。

3.班级的学生管理功能受到挑战

一人一张课表,选择自由度很大,各自学习计划和发展规划不一,班级,甚至年级、专业的界限模糊,分割淡化,原有的以班级为基础的紧密结合体日益松散化,使得学生管理也失去了落脚点,班级的管理和组织功能下降,凝聚力和整合力大不如前。动态化的集体形态使得班级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阻隔,管理脱节,班级的“桥梁”作用消失。再加上学生自我约束的匮乏,班风、学风每况愈下。

种种现象都表明传统的“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不适应时代的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教学组织-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三位一体的传统功能弱化造成班级在高校的主导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传统班级模式中封闭的权力结构、僵化的指令执行活动形式、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等,使学生对班级事务低度参与甚至冷漠旁观,班级组织形式面临认同危机。“大一班级集体、大二宿舍集体、大三成双成对、大四独来独往”成为大学一种普遍现象。

3[3]张炎,张晓煜.论高校班级管理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0.

班级地位和影响力下降,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成本,也直接影响到了校园的稳定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4[4]与班级组织形式的松散化有直接关联。大学班级模式急待用改进和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新时期高校班级组织的使命

1.班级建设在新时期高等教育中重要性

班级是高校管理和教育的基本单元,在社会转型期,班级组织更是有突出的作用:

(1)班级是整合个人发展目标和国家-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

高教大众化的时代,学生与学校之间呈现数一种“消费和受教”的双重关系,学生既要依靠学校发展自己,又要接受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一实现国家对青年学生的期待。如何既兼顾国家利益指向,又充分发展个体,实现个体的价值目标,班级是一个微观的有效载体。在班级中欧,成员各有自己的目标,通过有效地引导和整合,形成一种共同愿景,成为班级奋斗的终极力量。

(2)班级是维系校园秩序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班级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就是整个校园和社会的缩影。如果每个班级内部总是存在矛盾冲突,整日躁动不安,那么整个大学和社会的状况就可想而知。可见班级和谐是全局稳定的重要保证。5[5]

(3)班级是沟通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与学生的基础平台

班级作为管理组织直接面对学生个体,校园内的所有学生管理信息均汇集于此,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班级是学校学生信息的节点,起到桥梁、纽带的衔接作用。抓住班级这一管理环节,学校管理流程才能通畅、顺利。

2.高校班级组织维系主导地位的可能性

基于以下认识,笔者认为班级形式不会因为社会转型和高校改革而退出高等教育舞台,相反应该通过调整班级运行模式来强化班级的整合功能,更好的捏合学生群体,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服务。

(1)专业化教育为班级设置提供技术可能性

4[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刘志翔,熊小红.论高校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31-32.

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无论学生在低年级采用何种教育模式,在高年级最终会被组合在一种专业班级中接受专业教育,这为班级建设铺平了道路。而在低年级国内不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或全面素质教育,学生们拥有了不少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但是新生入校时,无论按院系专业编排,还是按住宿院、书院模式混编,学生也总会整合进某一小集体中,这个集体无疑是班级。这是由国情和高校管理传统所决定的。6[6]

(2)我国目前的学分制为班级成员集中提供可能

我国的目前学分制还是在宏观调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出一定程度的选择,尚未达到完全自由选择课程和修读计划的水平。完全学分制很难一步到位,我们的课程体系内存有大量的必修课程。这就为同一班级学生的集中相处和管理提供了方便。

(3)其他学生组织形式尚不具备替代班级组织的条件

与班级并存的学生组织形式如社团、社区等。社团依学生个人兴趣而设,组织相对松散,活动不规律,缺乏严密的组织文化和引导措施;社区和宿舍主要是学生用来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也不适合进行组织化管理。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后勤社会化进程提速,有单间宿舍、两人宿舍可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来宿舍也变成了相对封闭的个人空间,不成其为组织管理的场所。

3.班级组织在新时期高校工作中的使命

使命可以理解为存在的理由。大学班级使命就是班级在高校中存在的意义、价值、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班级在高等教育中肩负的重大责任。使命深层的反映着班级的组织目标和具体任务,内在的决定了班级组织的结构形态,影响着班级组织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班级是高校思政德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生活成长的温馨家园,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平台。班级建设的创新应围绕新时期大学班级组织的使命进行。

四、高校班级组织的创新思路

高校班级组织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在新时期仍然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面对诸多冲击和挑战,要完成班级使命、实现组织功能,还必须积极探索组织创新,也就是通过组织形态的转变,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的运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恢复班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重塑班级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为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搭建良好的发展性平台。

张东亮.当今高校的班级认同危机[J].新东方,2007(10):51.

依托班级管理平台,我们尝试以“多元参与的班级建设模式”替代传统“权威集中的班级行政模式”,通过组织创新逐步实现以下四个转变:其一,在班级目标方面,从强调统一规格、整齐划一标准化培育向注重个性、注重全面发展的“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培养转变,在组织与个人目标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其二,在班级组织结构方面,从以教师、班干为核心的稳定的行政层级结构向成员平等协作的动态分权结构转变,鼓励所有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班级建设;其三,在班级运行方式方面,从自上而下的指令发布、被动执行的集中式管理向多元的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协作的民主化建设转变,调动每个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四,在班级组织文化方面,从外在控制式、命令服从式、集体主义至上向协作治理式、协商讨论式、互助共赢式转变,以营造组织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具体来说,这种新型的高校班级组织模式可从以下六大方面实施,其中前三项为班级组织的静态部分,后三项为动态运行部分。

1.班级目标:组织使命与个体期待的平衡

班级目标是实施班级建设的起点,一个共同的、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对班级发展的良好的规划设计,也是激励班级不断前进的动力。

班级目标的制定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张力:一是学校赋予班级的使命,二是班级成员个体的需求和期待。一方面,班级作为学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基层单位,其使命体现了国家和社会通过高校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与高校办学目标相一致。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所决定的,也即是班级目标的基本方向。而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班级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个体意识,在班级组织目标中体现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是学生作为组织主体的直接表现。因此,班级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取得成为社会成员的资格;又要培养他们的个性,促进个体发展和价值实现。

这一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在班级目标制定和执行中必须保持两种因素的平衡,兼顾整体方向和个体需求。学生个体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的预期和目标,再加上个体差异较大、条件不同,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存在冲突是正常的。班级需要引导学生拟定合理的个人目标,在充分了解、汇集个人目标的前提下,讨论酝酿、求同存异,针对班级组织的整体特点整合出一个共同的愿景。愿景是班级组织的终极目标,是全体成员对自己未来想要达到的图景和境界的共识,是班级组织不复存在时,依然能够凝聚每一位班级成员内心的精神纽带。7[7]这就需要在“和而不同”的原则指导下,兼顾学生个体需求与班级共同价值,让

钟晓龙等.大学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

每个成员在班级愿景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以此达到整合组织资源和力量的作用。共同的愿景将赋予组织以强大的推动力,使得班级成员坚定信念,敢于探索、敢于冒险,激励成员们勇往直前;同时发挥引导和协同作用,唤起成员的共同希望,指引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在分享共同期望的进程中创造出和谐一体的感觉,并将其渗透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中。可见,班级共同愿景的建立,提高了班级在促进成员个人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吸引力,有利于让成员们意识到组织对个人的支持度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和组织目标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的地实现个人目标。8[8]

在确立班级的终极目标——共同愿景之后,可以将班级整体的目标根据一套程序进行分解,分阶段和分层次逐步完成。合理的目标分解使得每个班级成员参与到班级具体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中来,明确自己对于整体目标的贡献,以每个人的努力最终实现整体目标,在逼近班级愿景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个人目标。在班级组织目标管理的“上——下——上”互动过程中,要注意始终适度保持具体目标和组织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既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又要有所突破、努力超越,从而为组织不断成长提供动力和活力。

2.班级架构:角色分工与动态结构

组织架构是组织内各种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它是构造核心竞争力和实施战略目标的基础。在班级组织中主要体现为一套班级职位系统,是班级开展各项管理、事务活动,从而实现班级建设目标的分工协作体系。良好的组织架构是班级顺利运转、实现功能、完成使命的结构性保障,建立并完善班级组织架构是组织运行的基础。

在我国传统的班级结构中,党、团、学三种组织存在职能交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的运行效率。因此班级组织架构可明确分成三套系统:班委会、团支部和党支部,三者角色明确、发挥优势、分工协作,在实现各自功能的基础上共同支持班级建设。

党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工作中,党支部发挥着整体性、全局性的领导作用。在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班级工作的整体规划方向上,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培养可靠的组织接班人。

团支部:其主要职责是密切联系党组织和群众,开展团员教育,培养青年骨干,为党输送合格的可靠的青年人才。在班级建设中的工作中,团支部应充满活力地开展服务和育人工作,丰富班级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张晓红.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管理,2006(24):47.

班委会:应接受党支部领导,与团支部工作密切结合,重点侧重于处理班级常务,保障班级成员的生活、学习顺利开展,确保班级组织的和谐稳定,增强班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

三套系统中,除党支部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要求较高(由已发展党员参与并由组织委派担任职务)之外,班委会和团支部都可以通过民主的形式产生,如公推、竞选等。选举产生的团学“领导班子”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权威源于班级成员,便于今后班务工作的开展。班干既对班级“选民”负责,同时也对辅导员、班主任负责。这既提升了班干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要我干”的被动局面,形成了“我要干”、“要干好”的积极局面,又有教师、班级成员、党员等方面的多元监督,因此班干们的工作格外谨慎、卖力。

除此之外,班级根据时代特点和组织自身发展需要,也可以增设多种特色职位或临时职务,由“特色班干”指导成立各式特色小组,如科技创新、文艺体育项目、社会公益活动等,从而使得班级组织内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成员的各种兴趣爱好打造发展空间。特色职务也采取竞争上岗,并委以任期。特色活动的组织可以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打破现有的固定、僵化、过于稳定的班级结构,为班级成员的组织内流动铺平道路。

总之,应努力推动班级成员的合理流动,从传统的根据惯例任命班干职位向根据需求和个人能力素质竞聘职位,使得班级成员们都有集会参与班级事务,发挥才干。可以说班级建设的过程就是班级架构从初期创设逐步到成熟完善的过程。

3.班级制度:运行规范与价值导向

制度是组织稳定、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班级制度的功能一是学生行为约束,通过行动禁区的设定来保障公共利益,保障班级正常运转,减少矛盾冲突、违规现象和和不道德的举止。可称为“防恶”功能;二是价值导向,通过设立优秀的标准或某种资格,如评奖评优、荣誉称号制度,来起到模范参照的作用,存进班级成员趋近优秀,可称之为“型塑”功能;三是行动说明,对班级常务和活动开展等行动细节的说明,是程序性和服务性的条则,方便班级成员更好的生活、学习,可称之为“指南”功能。

班级组织涉及的制度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学校规定的行为规范、纪律、规章条例等(含院系和班级层面的实施细则);二是班级自己制定的制度条文,这里主要讨论后者即班级自身的制度建设。与组织制度的功能相一致,班级组织的制度也是一种行动指南、价值取向,对于班级成员具有明确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班级组织的良性运转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予以支持,根据制度调整的范围可细分成三大块:元制度、组织制度、文化活动制度和常务管理制度如下。

在班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制度管理是关键。从制度的创设-执行-监督-评价到调整和创新,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并恪守民主原则和公平原则等。制度的载体可以多样化,便于班级成员学习、接纳、遵守,逐步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

需要明确的是,班级制度的价值追求其一是秩序,即保持班级的井然有序、富有效率;其二是发展,即制度存在不是为了管理控制,而是通过教育手段和途径,将制度诉求和价值导向内化如学生心灵,在通过调节组织内部成员关系的同时,增强班级组织凝聚力,最终促成“班级精神”。因此,制度建设是促进班级成长的“助推器”。

4.班级沟通:信息传输与知识管理

如前文所述,新时期的大学班级在时空上有松散化的趋势,成员集中沟通,表达意见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来整合、组装松散的个体,以保证班级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必要的交流沟通,有利于重塑精神意义上的班级集体。另一方面,班级组织在自身运行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和障碍,使得组织运行方向与原先设计的班级目标发生偏移,要打破组织的功能障碍,有赖于众人合力,信息传输与知识“回路”的通畅是集思广益的基本保证。

一般来说,班级组织的沟通方法分成传统渠道和现代渠道两种。其中传统渠道主要通过口授言传和物质载体;现代渠道主要通过信息媒介和通讯手段。

传统与现代的沟通办法各有优势,要促进新时期班级组织内部的沟通,应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直航”,保证班级信息在传输中万无一失。其中,应特别重视传统渠道中的会议形式和现代渠道中的博客形式。

会议,特别是班会,以实体方式将班级成员凝聚在一起,大家在同一时空共同商讨、决定关乎班级组织自身根本利益的事务,是参与班级管理的“直接民主”形式。其优势在于成员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班级集体的存在,实现班务的参与式管理。班会成为集体决策的有效场所,便于成员直接发表意见、权衡共同利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班级成员之间的实体聚集显得较为“奢侈”。故而更应珍惜每次班级组织会议,精心设计会议程序和研讨内容,为。同时,班级博客是以网络日志的形式,记录班级事务,通告各类信息的方式。其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成本低、非同时性等,更重要的是博客实现了班级信息的记录和反馈,使得班级信息既能“流”出去,还能“收”回来。班级成员在博客里可以发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经历、技能等显性的知识,也可以传递体验、灵感、火花等隐性知识,并引起其它成员的评价、借鉴,从而实现班级组织的知识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