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校生)

一、专业名称、代码、所属专业大类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580201

所属专业大类:自动化类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中职生源

三、学制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装备的生产、使用或销售企业,培养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装备的使用、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实际岗位,掌握基本创业技能、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高技能人才(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如表1所示:表1 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一览表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适应机电产品制造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装备的使用、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实际岗位,掌握基本创业技能、具有现代商业意识。

具体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读图和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4)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机床电器控制的基本知识;

(6)掌握机电系统检测的基本知识;

(7)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知识;

(8)了解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要求

(1)具备识读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图纸和文件的能力;

(2)具备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3)具备设计与绘制各类专业图(包括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4)具备正确使用各类仪器仪表、量具及工具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装配测试与质量控制的能力;

(6)具备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力;

(7)具备机电产品的现场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维修的能力;

(8)具备自动化生产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9)具备各类工业典型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分析、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能力;

(10)具备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消化吸收开发和应用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合作和竞争拼搏的品质;

(2)具有较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好的亲和力;

(4)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具备基本的信息查询和检索的能力;

(6)具备独立有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7)具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

(8)具备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

六、课程结构

七、核心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路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熟悉低压电器及其基本电路单元,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对电子电路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熟悉常用的集成数字器件的使用。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

液压与气动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使学生具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制造、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维修电工综合实践: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的分析、设计和故障排除的实际应用,熟悉常用电工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照明和常见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检测方法;培养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中级电工技术水平。

机电系统综合实践:根据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认证考试要求,主要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的操作能力、元器件识别和应用能力、项目安装调试能力、故障检修和设备维护能力、联网技术和上位机监控能力、机电设备的简单设计能力,为学生毕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等岗位做好准备。

八、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须同时满足到以下条件方可毕业,具体是:

(一)关于课程与学分的相应规定

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取112个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活动学分10分)

(二)关于公共技术(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规定

获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机电一体化职业培训证书、CAD制图员中级、数控车中级、数控铣中级证书中的一种。

九、附件

(一)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时学分分配表

注:①A为课程总学时,A=公共课学时+专业课学时+拓展课学时。②B为课程总学分,B=公共课学分+专业课学分+拓展课学分。

(二)学期周数分配表

三年制高职专业学期周数分配表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

国家级等级证书或行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除外)、大学生创业等。科技创新含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立项、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参加产品设计或科技创新活动。

(六)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1.专业就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

经过对浙江地区典型中小企业调研分析,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类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属于复合性的新型职业,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多重复杂性的工作能力。其主要工作岗位群是:

(1)机电产品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岗位)

要求具有机电产品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能力、机电工具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能力、对机电产品进行装配、检测与调试。

(2)机电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岗位)

要求具有机电设备的原理、装配工艺等知识,具有机电设备的检测与维修能力。

(3)制造类企业的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人员(岗位)

要求技术人员具备看懂机械图纸和电气图纸的能力;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知识。

(4)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现场技术人员(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与管理岗位)

能够对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进行调试、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并能对一般控制系统进行维护与改造。

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应的工作要求,能力、知识、职业态度等要求提供职业能力项目表,具体如下:

1项目包括假期教学、企业实习实践、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校园创业、第二课堂等,具体由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 实训(实验)场地要求

鉴于数控加工、设计类实训设备数量有限,涉及到实训或实验教学课程,需要进行分批教学,分批教学原则上由多名教师各承担一批,实训教学周课时不超过20课时(按周20课时,分2批教学计算,实际授课周40课时,每天8课时,上下午各4课时,超过20课时难以安排教学)。实训课考核原则上要求一人一机,教考分离,或以技能鉴定代替技能考核。

(2)师资队伍配备及考核要求

参照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专业专任教师配置应保持在师生比1:20左右。由于兼职教师加入,可以适当下浮。教师考核参照《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执行。

3.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及工学结合措施。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4)开展假期教学,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紧密型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5)如条件成熟,校企合作开办订单班。

4.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实施方案。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安排表”中的时间和内容,参照学院制定的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实施方案执行。

机电一体化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外循环插管式和_________等类型. 收藏 A. 内循环反向器式 B. 外循环反向器式 C. 内、外双循环 D. 内循环插管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PWM指的是________. 收藏 A. 计算机集成系统 B. 可编程控制器 C. 机器人 D. 脉宽调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检测环节能够对输出进行测量,并转换成比较环节所需要的量纲,一般包括传感器和_______. 收藏 A. 转换电路 B. 调制电路 C. 控制电路 D. 逆变电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下列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收藏 A. 机电一体化设计主要是指产品的设计,不需要系统论方面的知识 B.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传统机械技术及电子技术两方面技术构成 C.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电一体化技术,而不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 D.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机械为主体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_________等个五部分.

收藏 A. 换向结构 B. 检测环节 C. 存储电路 D. 转换电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________输入电压. 收藏 A. 大于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等于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________. 收藏 A. 内循环反向 B. 内循环插管式 C. 外循环反向器式 D. 内、外双循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受控变量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称________. 收藏 A. 伺服系统 B. 工业机器人 C. 顺序控制系统 D. 数控机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下列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伺服系统稳定性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收藏 A.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一、素质结构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岗敬业,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较强的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坚强的意志与坦荡的性格,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知识结构要求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复合度高的特点,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图的识图、绘图知识;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机电产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电气维修和PLC控制的基本知识;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的基础知识;数控原理、编程和数控机床结构与操作的基本知识等。 三、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结构 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1)机电设备维护、修理企业 (2)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科技开发公司 (3)各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工厂、企业 (4)与机电有关的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企业 (5)机电产品营销及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关的其他单位 2、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见表1

表1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3、能力结构及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可考取绘图员、数控设备操作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PLC设计师等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 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与绘图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工程图,并获得绘图员中级以上操作证; (3) 具有较强的电工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并获得维修电工操作证书; (4) 具有一般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计算能力; (5) 具有阅读本专业相关的一般英语资料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力 (7)具有较强的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操作能力; (8)具有机电产品营销和一般的企业管理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见表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复习题 (一)第一章复习题 1.机电一体化包括哪六大共性关键技术?(P1) 2. 机电一体化产品(P1) 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P2) 4. 机械本体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 。(P2) 5. 接口的三个基本功能?(P3) 6. 接口的作用是将各要素或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交换、放大和()。(P3) (二)第二章复习题 1. 机械移动系统的基本元件?(P9) 2. 建立机械移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是()?(P9)已知一个单自由度隔振系统,质量为m ,刚度为k ,粘性阻尼系数为c ,外力为()f t 。绘出系统力学模型,并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P10) 3. 求解图2所示机床进给系统的当量扭转角度θ?(P12-13) 3k 11轴I 轴轴 图2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 4. 为能保证振荡在一定的范围内过渡过程较平稳、过渡过程时间较短,又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一般取 ()。(P25) 5. 刚度、动刚度和静刚度的概念?(P25) 6. 谐振频率的两个表达式?(P25) 7. 间隙的主要形式有哪些?(P26) 8. 什么是刚性间隙?(P26) 9. 什么是柔性间隙?(P27) 10. 丝杠螺母间隙的调整方式有哪两种?(P29) 11. 比较齿侧间隙的刚性消隙法和柔性消隙法的特点?(P26-P27) 12. 粘性阻尼系数的基本折算方法?(P25) 13. 增大粘性摩擦阻尼可以减小质量大、刚度低的机械系统的振幅并加速振动的()?(P25)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间隙的主要形式及常用的齿轮侧间隙消除法?(P26-P29) (三)第三章复习题 1. 传感器?(P41) 2. 什么是传感器的灵敏度?(P43) 3. 什么是传感器的迟滞性?(P43) 4. 什么是重复性?(P43) 5. 常用的直线位移测量传感器有哪些?(P44) 6. 常用角位移测量传感器有哪些?(P44) 7. 什么是电容传感器?(P44) 8.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实现线性输出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为()(P45) 9. 电感式传感器?(P46) 10. 光栅?(P47) 11. 光栅的组成?(P47) 12. 已知光栅条纹密度为250条/mm,该光栅尺的栅距是多少?(P47) 13. 光栅条纹密度一般的衡量单位为()?(P47) 14. 指示光栅和标尺光栅在安装时要注意()?(P48) 15. 光栅尺的栅距是0.01mm,指示光栅和标尺光栅的倾斜角度为0.001弧度,则莫尔条纹的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5632

云南技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80201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适用年级:2015级(一)基本情况 1.学制 全日制三年。 2.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3.培养层次 全日制专科。 (二)专业定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机电一体化行业生产一线的机电设备、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管理、营销和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能力,适应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通识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构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理论文化知识,拓展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和自

我提高等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体育锻炼能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身心素质。 通过专业教育,着重构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核心是机电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检测能力,机电设备的营销、初步开发及管理能力;强化技能训练,依托企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学生的专业感性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工具、仪器、设备、工艺、方法、标准和制度的应用能力;通过一系列综合性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岗位迁移能力。 通过岗位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强化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构建具体的岗位感性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已学的专业知识,自我构建新的理论知识,分析设备的控制过程、操作模式和管理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技术革新建议或管理改进方案,培养技术革新和改进管理的能力。 3.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德育、生产劳动、军训等。要求学生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增强社会文明意识,发展社会实践技能。 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备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也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期末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提纲 1. 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新功能和新性能的新产品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有机械本体、执行与驱动、检测传感器、信息处理、动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是能量流、物料流、信息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特征(微型化、嵌入式、实时性、分布化)、动力特征(结构分散化、功能智能化)、结构特征(模块化、简单化、高刚度、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技术。 2.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快、准、稳):快速响应、高精度、良 好的稳定性。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常提出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为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从a、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b、缩短传动链,简化主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c、提高传动与 支撑刚度;d、选用最佳传动比,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e、缩小反向死 区误差;f、改进支承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振动、降低噪声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几个部分组成。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系统应满足足够的刚度、惯性小、阻尼适中等性能要 求。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需满足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为达到这些要求,主要采取

①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撑部件② 缩短传动链,简化传动系统的机 械结构③提高传动与支撑刚度④选用最佳传动比,以达到提高系统分辨率、减少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⑤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⑥改进支撑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震动、降低噪声。 4. 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滚珠循环装置有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支承方式有单推- 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具有最大刚度的的支承方式是双推-双推式。 5. 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按照滚珠循环方式划分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螺母副中 调整间隙和预紧的方法有垫片调整式(调整垫片来改变轴向力)、双螺母调节式(调整螺母来消除间隙或预紧)齿差调节式(左右螺母外端凸缘制成齿数差1 的直齿圆柱齿轮),原理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方式有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较高、预紧力较大、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双推-双推式(刚度最高、易造成预紧力不对称)、双推-简支式(轴向刚度不太高、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长、适用于中速、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双推-自由式(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丝杠传动系统),特点分别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是结构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公称直径和基本导出的选择)。 6. 直齿圆柱齿轮侧隙的调整方法有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垫片调整法。要消除齿轮副间隙是因为侧隙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传动平稳性、若出现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使系统产生低频振荡,常用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CAD实训、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实训、机床电器控制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液压与气动实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掌握必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机械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AutoCAD等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各种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能熟练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的能力。具备工科大学生所需的分析计算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较好的外语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就业岗位群大,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期末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提纲1.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新功能和新性能的新产品是 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有机械本体、执行与驱动、检测传感器、信息处理、动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是能量流、物料流、信息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特征(微型化、嵌入式、实时性、分布化)、动力特征(结构分散化、功能智能化)、结构特征(模块化、简单化、高刚度、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技术。 2.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快、准、稳):快速响应、高精度、 良好的稳定性。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常提出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等要求。为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从a、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b、缩短传动链,简化主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c、提高传动与支撑刚度;d、选用最佳传动比,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e、缩小反向死区误差;f、改进支承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振动、降低噪声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通常由传动机构、支承与导向机构、执行机构与机架等几个部分组成。 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系统应满足足够的刚度、惯性小、阻尼适中等 性能要求。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在设计中需满足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为达

到这些要求,主要采取①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撑部件②缩短传动链,简化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③提高传动与支撑刚度④选用最佳传动比,以达到提高系统分辨率、减少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尽可能提高加速能力⑤缩小反向死区误差⑥改进支撑及架体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刚性、减少震动、降低噪声。 4.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滚珠循环装置有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支承方式 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具有最大刚度的的支承方式是双推-双推式。 5.滚珠丝杠螺母副中按照滚珠循环方式划分外循环,内循环。滚珠丝杠螺 母副中调整间隙和预紧的方法有垫片调整式(调整垫片来改变轴向力)、双螺母调节式(调整螺母来消除间隙或预紧)齿差调节式(左右螺母外端凸缘制成齿数差1的直齿圆柱齿轮),原理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安装方式有单推-单推式(轴向刚度较高、预紧力较大、轴承寿命比双推-双推式低)、双推-双推式(刚度最高、易造成预紧力不对称)、双推-简支式(轴向刚度不太高、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长、适用于中速、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双推-自由式(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丝杠传动系统),特点分别是什么?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是结构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公称直径和基本导出的选择)。 6.直齿圆柱齿轮侧隙的调整方法有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 法、轴向垫片调整法。要消除齿轮副间隙是因为侧隙会产生齿间冲击,影响传动平稳性、若出现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使系统产生低频振荡,常用中心距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侧隙法、轴向

单招考试面试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单招考试面试必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1、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电、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检测技术集成的综合应用技术,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技术。机电一体化人才被列为国家最急需的专业人才,是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我院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于1991 年,已建成为省级高职院校示范专业,主要培养能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初步具有设计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可发展能力,实施工学结合,以岗定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好。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教学团队、 2 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名师,学生多次在省级大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奖。 2、培养目标:面向现代化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机电产品及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和管理的应用技术和工作技能,具有高级职业技术资格以及分析、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能力,适应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与交直流调速系统、变频器技术、数控技术等。 4、就业方向及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现代化企业及通用机电行业,从事各类机电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和运行维护工作,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作,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工作。本专业与山东玲珑集团、鸿福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更好的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多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在98%以上。 能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报考专业的了解、兴趣及专业基本知识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 1、培养方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运用机械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主干课程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应用、液压气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机电设备维修、模块化柔性加工系统及应用。 3、职业能力拓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相关技术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形式,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向机械技术领域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第一章概论 1、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乃是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般而言,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机械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器和动力源,各要素之间通过接口相互联系。 3、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1)机械技术 (2)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 (4)自动控制技术 (5)传感检测技术 (6)伺服驱动技术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类 从控制的角度,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缺点是精度较低,对输出和干扰没有诊断能力。 闭环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点是高精度、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难度较大。 5、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的类型 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的类型依据该系统与相关产品比较的新颖程度和技术独创性,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参数设计。 (1)开发性设计: 是一种独创性的设计方式、在没有参考样板的情况下,通过抽象思维和理论分析,依据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设计出系统原理和制造工艺。开发性设计属于产品发明专利范畴。 (2)适应性设计: 适应性设计是在参考同类产品的基础上,主要原理和设计方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更新和局部结构调整使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或成本降低的产品开发方式。这一类设计属于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3)变参数设计: 变参数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结构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部分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使之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设计方式。 6、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 (1)取代法: 就是用电气控制取代原系统中机械控制机构。这种方法就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品或对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常用的方法。 (2)整体设计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测量 2.灵敏度 3. 压电效应 4. 动态误差 5. 传感器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 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 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 每一个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__________。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 A. 产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 ) A. 阻尼—质量系统 B. 弹簧—质量系统 C. 弹簧—阻尼系统 D. 弹簧系统 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8020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80201)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1.行业状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机电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其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我国成为全球“机械制造”大国的形势下,各个工业领域迫切需要大量的机电工程技术方面人才,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迎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目前整个工业行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阶段,在推广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车、铣和加工中心等机床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业过程中,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机电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意义。 2.就业岗位分析 毕业的就业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企业; (2)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应用企业; (3)机电产品及设备的维修企业; (4)机电产品及设备的营销、安装、调试企业; (5)CAD/CAM技术的应用企业; (6)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与部门。 对应的岗位群有: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营销、机械CAD/CAM 技术、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一体化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要求:思想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适应现代机电产品制造、修理的需要,具有机电结合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能掌握机电设备、数控装置、机电产品的技术管理、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及实验、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3)掌握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包括电工、电子理论,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4)掌握现代化机电设备的操作技能。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能力分析与分解 1.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辨证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本专业文化知识基础理论,具有应用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健全的体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教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学》、《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强调知识结构系统性和教学体系完整性的统一,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元部件的选择、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能力。 2.课程任务:任务是使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学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涉及的相关技术,重点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设计,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的一般知识。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各部分的性能、特点。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交流逆变技术,位置检测技术,plc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常用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机械部件与气液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能设计电气电路图(就是控制电机启停、正反转,星三角这样的),并能完成配线。二、能进行PLC编程,能设计PLC控制电路。三、能用AUTOCAD画机械零件图,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三、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看懂设备的说明书等。

4.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占30%左右,期末占70%左右。 三、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意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作的组织;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代表产品的范围及分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交流逆变技术 内容:熟悉电力电子器件,掌握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PWM逆变原理。 重点: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PWM逆变原理。 3.第三章位置检测技术 内容:熟悉包括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检测开关原理及功能。 重点:在了解各种开关原理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设计。 难点:传感器接口技术,以及各传感器和plc输入模块连接。 4.第四章PLC控制系统 内容:PLC控制系统,系统组成与PLC结构,PLC的工作原理,PLC的规格与型号,PLC连接技术 重点:PLC连接技术,程序编制。 难点:PLC的应用与实践。 5.第五章伺服传动技术 内容: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直流伺服系统结构和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直流伺服系统的动态校正,交流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异步型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重点: 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组成的基本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变频调速装置的基本原理。 难点: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 6.第六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 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

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 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 22. 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 23.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系统》单选题试题库

单选题试题库( 200 题) 1. 直流电机的换向极绕组必须与电枢绕组( ) 。 A、串联 B、并联 C、垂直 D、磁通方向相反 2. 通常所说的486、586 微机,其中486、586的含义是( ) A、主存的大小 B、芯片的规格 C、硬盘的容量 D、主频 3. 直流电动机调速所用的斩波器主要起( ) 作用。 A、调电阻 B、调电流 C、调电抗 D、调电压 4. 一般工业控制微机不苛求( ) 。 A、用户界面良好 B、精度高 C、可靠性高 D、实时性 5. ( ) 不属于微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A、智能仪表 B、自动售票 C、机床的生产控制 D、电机的启动、停止控制 6. ( )是指微机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进行控制。 A、启动控制 B、顺序控制 C、数值控制 D、参数控制 7. 液压传动中容易控制的是( ) 。 A、压力、方向和流量 B、泄漏、噪声 C、冲击、振动 D、温度 8. 液压传动的调压回路中起主要调压作用的液压元件是( ) 。 A、液压泵 B、换向阀 C、溢流泵 D、节流阀 9. 无刷直流电动机与一般直流电动机最大的优点区别是( ) 。 A、无滑动接触和换向火花,可靠性高以及无噪声 B、调速范围广 C、起动性能好D调速性能好 10. 微机调节机械运动位置属于微机应用中的( ) 。 A、数值计算 B、工业控制 C、事务处理 D、CAD 11. 异步电动机的极数越少,则转速越高,输出转矩( ) 。 A、增大 B、不变 C、越小 D、与转速无关 12. 计算机在电力传动的自动控制,一般分为( )。 A、生产管理级和过程控制级 B、单机控制和多机控制

C、直控级和监控级 D、管理级和监控级 13. 液压泵的吸油高度一般应大于( )mm 。 A、50 B、500 C、30 D、300 14. 微机没有( )的特点。 A、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价格便宜C可靠性高D、高速度的运算 15. 电梯轿厢额定载重量为800kg, 一般情况下轿厢可乘( )人应为满载。 A、10 B、5 C、8 D、15 16. 开环自动控制系统在出现偏差时,系统将( ) 。 A、不能消除偏差 B、完全能消除偏差 C、能消除偏差的三分之一 D、能消除偏差的二分之一 17. 关于计算机的特点,( )是论述的错误。 A、运算速度高 B、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C、运算精度高D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需人工干预 18. 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和静差率这两个指标( ) 。 A、互不相关 B、相互制约 C、相互补充 D、相互平等 19. 电力场效应管MOSFE是理想的()控制器件。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功率 20. 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自动连续运算,是由于采用了( )。 A、布尔逻辑 B、存储程序 C、数字电路 D、集成电路 2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 A、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 B、主机、键盘及显示器 C、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D、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 22. 微机中的中央处理器包括控制器和( ) 。 A、ROM B RAM C存储器D、运算器 23. 发电机——电动机组调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 )调速自控系统。 A、开环 B、半闭环 C、单闭环 D、全闭环 24. 电力晶体管GTF内部电流是由()形成的。 A、电子 B、空穴 C、电子和空穴 D、有电子但无空穴 25. 微机的核心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1、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 a、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b、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c、传感与监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监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d、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的功能。 e、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1-4、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的机械电气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功能水平和和附加值,它为开发者、生产者和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成技术。 1-8、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人格化、自适应化。 第2章 2-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传动间隙小、精度高、低摩擦、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响应速度快、传动转矩大、高谐振频率以及与伺服电动机等其他环节的动态性能相匹配等要求。 2-2、丝杆螺母机构的传动形式及其特点:a、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b、丝杆转动、螺母移动;c、螺母转动、丝杆移动;d、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e、差动传动。 2-3、滚珠丝杆副的组成及特点:由丝杆、螺母、滚珠和反相器四部分组成;具有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4、滚珠丝杆副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 2-5、齿轮传动各级传动比分配原则:①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②重量最轻原则③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最末两级的传动比应取大一些,并尽量提高最末一级齿轮副的加工精度); 2-8、齿轮传动侧隙的调整有偏心套调整、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和轴向垫片调整等多种方法。 2-9、机械执行机构的基本要求:①惯量小、动力大;②体积小、重量轻;③便于维修、安装;④易于计算机控制。 2-10、简述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一、静态特性是指当测量处于稳定状态下,传感器的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线性度。2、灵敏度。3、迟滞。4、重复性。5、分辨率。6、零飘。二、动态特征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 (1)电气式,具有操纵方便、适宜编程、响应快、伺服性能好、易与微机相接等优点;(2)液压式,优点是输出功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茆林艳)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 础》 课程标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80 学时 )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块中的综合化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 本位”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与实践相联系,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展开设计。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结构与内容根据高职教育特点, 面向机电类企业, 围绕常用的机电设备的结构原理 及应用展开,可操作性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系统的组成及其原 介绍,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个总体了解和掌握, 明 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概念和内容, 为学 生后续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 1. 通过介绍和观察体会,懂得“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同于传统的“机”和“电” 。 2.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包含的机械、自动控制、 4.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其应用特点。 5.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及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标: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技术体系的组成及其发展前景。 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知识要点: 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以及机电一体化的 理,机械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自动控制理论简介, 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 自动生产线等。 课程教学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与实践密切相联, 注重新知识、 新技术的 它是“机”与“电”的有机融合,不 电机等技术基础知识。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试卷及答卷

一、填空题(0.5*84=42分) 1、工业机器人按手爪的运动形式可分为、、。 2、快速成型制造简称,其主要工艺方法有、、 、。 3、传感器是能够将外界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4、MEMS是的英语缩写。WSN是的英语缩写。FMS是 的缩写。FMC是的缩写。 5、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指,第二代是指,第三代是指。 6、传感器是由、、三部分组成。 7、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和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8、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由、、、 等组成。 9、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10、机电一体化的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 、。 11、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有、、。 12、工业机器人主要由、、、、 组成。 13、工业机器人根据动作方式,手臂可分为、、。 14、工业机器人按机构运动特征分为四种、、 、。 15、数控机床由、、、 、组成。 16、数控机床按工艺用途分为、、;按控制运动轨迹分为、、;按控制联动的坐标轴数分为、、、;按控制方式分

为、、、。 17、传感器按被测物理量可分为、、、、。 18、柔性制造系统通常由、、、组成。 19、根据自动生产线的组成,可以分为、、。 20、全自动洗衣机按其结构可分为、、、 、。 二、选择题(1.5*22=33分) 1、快速成型技术是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 A、对 B、错 2、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用的最好的传感器是() A、压电式传感器 B、开关式加速度传感器 C、微硅加速度传感器 D、弹性位移传感器 3、汽车仪表盘的油量指示表用的传感器是() A、电磁传感器 B、电容传感器 C、浮子液位传感器 D、电缆式浮球开关 4、下列()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 A、电容式 B、压电式 C、电感式 D、热电偶 5、下列关于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一化 B、集成化 C、微型化 D、网络化 6、欲测量极微小的位移,应选择()自感传感器。 A. 变隙式 B. 变面积式 C. 螺线管式 7、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这一功能的是()。 A、机械本体 B、动力部分 C、控制器 D、执行机构 8、FMS适用于下述何种生产类型()。 A、单件,小批量 B、大批量,多品种 C、A和B 9、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 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 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 D. 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10、对处于钢板表面的缺陷宜采用()探伤。 A. 电涡流 B. 超声波 C. 测量电阻值 11、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措施。 A.接地保护环 B.将机箱接大地 C.抗电磁干扰 12、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 电量信号 C. 位移信号 D.光信号 13、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应变片.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14、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15、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测量转换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