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论文--浅析急倾斜(厚、薄或极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形式

采矿毕业论文--浅析急倾斜(厚、薄或极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形式
采矿毕业论文--浅析急倾斜(厚、薄或极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形式

浅析急倾斜(厚、薄或极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形式

摘要

煤炭是我工重要的能源,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在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中:顶板49.8%,瓦斯9.7%,机电6.0%,运输17.6%,放炮2.8%,水害2.9%,火灾0.2%,其它9.5%。所以煤矿顶板事故在回采工作过程中是最大的危害,如何预防顶板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和提高煤矿回采工作的高效产量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我就围绕这一主题,粗略的介绍目前我所了解关于的煤矿急倾斜(厚、薄或极薄)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形式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极薄煤层地质条件支护方式掩护式支架回采工艺采煤工艺综采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 引言 (4)

1.2 研究现状 (4)

1.2.1 煤炭工业时资源性行业 (4)

1.2.2 煤炭工业时高危行业 (4)

1.2.3 煤炭分布与类型 (5)

1.2.3 回采工作面顶板危害 (5)

第2章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支护方式............................................ 6--10 2.1 回采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6)

2.2 回采工作面参数及回采情况 (7)

2.3 煤层顶底板情况.......................................................... 7--8 2.4地质构造................................................................ 8--9 2.5地质构造及其对开采支护的影响. (10)

2.6地质构造表 (10)

第3章顶板控制........................................................... 11--13 3.1顶板支护设计.. (11)

3.2支护设备及数量......................................................... 11-12 3.3支护设施及配套设施规格. (12)

3.4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13)

第4章工作面顶板控制..................................................... 14--15 2.1 回采工作面顶板支护方式. (14)

2.2 推溜移架工艺 (15)

第5章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支护....................................... 16--21 5.1两巷超前支护.. (16)

5.2两巷支护 (16)

5.3两巷支护的文明生产 (17)

5.4 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18--21 第6章煤矿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事故的总体防治............................... 22--26 6.1 采区局部冒顶的原因、预兆及支护、防治.. (22)

6.2 采场局部冒顶的预兆 (23)

6.3 采场大型冒顶的主要防治措施 (25)

6.4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煤炭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40%,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煤矿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是整个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我国已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不会改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上强调指出,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的重点,要继续打好治理瓦斯事故多发和整顿关闭非法违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两个攻坚战。温家宝总理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张德江副总理多次强调要依靠法制、完善法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因此,研究煤矿的安全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在于找出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保住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1.2 研究现状

1.2.1.煤炭工业是资源性行业

发展不平衡煤矿的寿命取决于拥有的资源量;安全生产状况受其资源条件的限制;煤炭资源条件差别很大,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大多数煤矿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工业行业中十分突出。

1.2.2.煤炭工业是高危险行业

煤矿存在瓦斯、顶板、自然发火、突水、爆炸等多种灾害隐患;致灾因子共存于同一作业空间,容易引发事故;我国煤矿主要是井工矿,开采深度深,作业环境、照明等条件差,不利于生产安全;容易引起多种灾害的藕合。

1.2.3.煤矿分布与类型

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我国大陆是由众多小型地块多幕次汇聚形成的,主要煤田经受了多期次、多方向、强度较大的改造。造成煤田地质条件复

杂,伴生的实灾害多。我国煤矿均为有瓦斯涌出的矿井,全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随着各个矿井的开采深度的延伸矿压顶板更是尤为突出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和顶板占49.8%,煤炭产量占42%;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7.4%;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属简单的占2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27%,属简单的占34%。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我国的煤矿尤其是高压矿井容易发生灾事故。对我国煤矿发生的大量灾害事故进行系统分析看出,顶板和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事故类型。瓦事故虽为煤矿的“第一杀手”,然而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更是一年更比一年高。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矿生产方式和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生产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高产高效矿井生产集中化程度的不断增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矿井瓦斯涌出量增大,采掘工作面矿压强度剧增,对矿井回采工作面的安全与产量就相应的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煤矿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支护随着开采自然条件变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变革都会不断对煤矿安全保障技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1.2.3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

我国顶板条件差异大,多数大中型煤矿顶板属于局部不平整类、裂隙比较发育类,采煤方法落后,导致支护、顶板管理困难。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率最高,占到事故总起数的55%,死亡人数最多,占到总事故死亡人数的43%。顶板事故,多发生在采掘工作面。近年来的数据表明,国有煤矿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中,采掘工作面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75%以上。其中,掘进工作面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又分别占40.92%和42.62%。2008年17起重大以上瓦斯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发生11起,占到65%。25起较大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16起发生在掘进工作面,也占到64%。

第二章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支护方式

(回采工作面背景介绍)

参考文献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2415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2. 1回采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附表1-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2. 2回采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

附表1-2-2 -2429(K24)工作面参数表

附表1-3-3 工作面煤层情况表

2. 3回采工作面煤层顶底板

本工作面K25煤层顶板岩性以细粒砂岩为主,其岩性为灰-浅灰色为主,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伪顶为黑色泥岩,含苏铁杉果化石。加上下部为K24煤层,其层间距较小,故在开采过程中严禁用割煤机割底板。本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附表1-4-4所示,工作面岩性柱见附图1-1-1所示。

附表1-4-4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2. 4地质构造

K25煤层与K24煤层为近距离煤层,层间距平均1.62米,K25煤层开采后对K24煤层的影响较大,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底板管理。该工作面从两巷、探煤上山掘进过程中揭露的情况,可知包体、冲刷较多,且南面有一较大逆断层,对回采有较大影响。

2. 5地质构造及其对开采的影响

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共出现1条逆断层,其落差为 1.19m,由于落差较大,在回采过程中,断层附近顶板管理难度较大。

2. 6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表

附表1-5-5 地质构造情况表

第三章 顶 板 控 制

3.1 顶板支护设计

3.1.1工作面的支护设计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工作面支护强度 p t =9.81h γk=9.81×1.05×2.5×8=206.01kN/m 2 式中:p t ——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 2;

h ——根据-241采区K25煤层地质资料,-2415(K25)工作面平均采高为1.05m ;

γ——顶板岩石重力密度,t/m 3;

k ——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取4—8,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本工作面计算时取8。

2、根据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的情况、煤层情况、采高及支架情况,选取ZY2400/6.5/13型支架。按提供的支架最小工作阻力2400KN 计算该支架的最小支护强度为:

最小支护强度=

支架支护面积

最小工作阻力

=支护梁宽度支护梁长度最小工作阻力

?

=

43

.1589.42400

?

=365.73(kN/ m 2)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种支架的最小支护强度为365.73kN/m 2,大于工作

面的顶板的来压强度206.01kN/m2,因此ZY2400/6.5/13型支架完全能有效支护工作面的顶板。

3.2、支护设备及数量

工作面采用ZY2400/6.5/13型支架支护顶板,支架沿走向布置,液压支架中心距1.5m。工作面平均长度为125m,所需支架为81架(按实际安装距离1.5m 计算)。

3.3、支护设备配套设备及规格

1、木挑方规格:长×宽×厚=0.90m×(0.10~0.15)m×(0.05~0.08)m

2、木挑板规格:长×宽×厚=0.40m×0.09m×(0.03~0.05)m

3、木支柱规格:长×宽×厚=1.0m×0.15m×0.10m

4、在机、风巷距工作面上下出口50m范围内备用不小于0.5m3的木支柱、木挑方。

5、在风巷距工作面上出口50m范围内备用50根单体液压支柱。

第四章工作面顶板控制

4.1、顶板支护方式:

根据支架的型号及允许的端面距,结合本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本工作面最小控顶距为3.975m,最大控顶距为4.575m,割煤进度0.60m,放顶步距0.60m,全部陷落法处理采空区。

4.2、推溜移架工艺

4.2.1、推溜

机组割煤后,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5~20m移溜,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m,推溜要做到平、直、稳。移工作面溜子机头、机尾时,顶板必须支护好。

4.2.2、移架

在采煤机割煤后,滞后采煤机后滚筒6~9m及时移架,移架步距0.6m。工作面正常情况下,支架采取降柱移架,降柱不得超过100mm,以能移动支架为宜。

但在顶板破碎、压力大或顶板条件差的情况下可采取带压移架,割煤后要随机移架,若移架速度较慢,必须停机移架;在顶板完好压力小的情况下,可采取移花架(隔一架移一架)的形式支护顶板。

4.2.3、倒架、压架处理

工作面局部地方煤层倾角较大,可能存在倒架问题,因此在回采时一定要加强防倒装置的应用。

遇有压架时,可用单体支柱把支架抵开。抵架时,在支柱上下必须垫木块,以防支柱滑脱。

在回采期间,尽可能将工作面调成仰伪倾斜开采,即机头超前机尾10~15m,防止工作面输送机和支架下窜。

4.2.4、相关规定

机组割煤与下缺口爆破不能平行作业,下缺口爆破要在开机前完成。

工作面端面距不大于340mm,上下端头支护端面距不大于300mm。

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15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mm。

第五章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支护5.1、两巷超前加强支护

机巷超前煤壁30m、风巷超前煤壁20m范围内用DZ

20-30/100、DZ

25

-30/100

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200金属绞接顶梁进行加强支护,切顶线至煤壁前方机巷30m、风巷10m范围内打双排柱,风巷10~20m范围内打单排柱,支柱柱距1.2m,风巷单排柱加强支护时靠下帮,机巷单排柱加强支护时靠上帮,如图3-4-11。单体支柱掺打时,保证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加强支柱全部使用防倒绳进行防倒,防倒绳接头连接牢固。

5.2、两巷维护

风巷沿空护巷采用加工金属点柱和木挑方(规格:0.90m×0.15m×0.08m)掺打,点柱沿巷道下帮护巷砂礅掺打,其柱距1.0米。掺打时,保证其迎山角达到要求。工作面开采前,在机巷靠上帮顶板补打锚索,加强巷道维护。风巷码礅及掺打贴帮点柱从-2415(K25)新做风巷小斜坡上变坡点开始至采止线,堆码砂礅时滞后工作面一循环,掺打贴帮点柱滞后工作面切顶线不大于5m。

两巷维护必须做到无浮煤浮矸,无危岩活矸。顶板较差的地方要补架支架,并根据压力情况加强支护。补架支架后巷道净宽不小于 2.0m,巷道中高不小于1.8m。巷道维修严格按《巷修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月月检查考核,符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达竹煤电集团公司矿井质量标准化附加考核办法》的规定。

5.3、机、风巷拆轨、拆溜的规定

机巷在采后段设置警戒栅栏,机巷溜子滞后工作面切顶线的距离不大于6m (4节40P中部槽),每次缩机巷溜子后及时回出尾巷内的全部材料。

5.4、两巷文明生产

两巷的材料(如绞梁、支柱、轨道、道枕、排材背板等)运到后,要码放整齐有序,保证材料与轨道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30m,并有管理板牌,板牌明确管理责任、材料规格属性、数量,不用的材料及时运出地面交库。

两巷文明生产严格按《四川达竹柏林煤矿关于印发〈文明生产的区域划分细

则及考核评分办法〉的通知》有关规定每旬检查考核。

5.5、工作面安全出口的支护、管理

下出口采用“四对八梁”支护,钢梁采用11#矿用工字钢加工,对梁交替迈步前进,步距1.2m。由四对共八根长钢梁组成,梁长3.5m,每根梁子下至少设3棵单体液压支柱,梁子与巷道有效支护的距离不大于0.8m,大于0.8m时要增加对梁支护顶板。下缺口斜长3.0m,超前1.2m,采用钻爆法人工做出,人工在此处攉煤或进行其它作业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护,临时支护由单体支柱加挑板掺

打,下出口支护见附图3-5-12所示。

工作面端头支护支架之间和机尾由于采长变化未安支架的位置采用长钢梁

支护,其上方要结顶严实,可根据现场情况实行对梁交替支护顶,支柱柱距0.8m,排距1.2m(根据顶板情况可适当减小支柱柱排距),对梁交替前进步距为0.6m。

机巷随工作面随采随回,但由于机巷平顺槽滞后工作面切顶线,故在机巷上帮需打护巷点柱,点柱由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木挑板沿走向掺打,其柱距为1.0m,主要以能有效挡矸为原则,点柱在机巷顺槽回拆后及时回出。

5.6、顶板管理

5.6.1、单体支柱使用规定

1、支柱必须成排成行成直线,单体支柱柱距0.8m,排距1.2m。失效支柱及时更换。

2、支柱打紧打牢,迎山有劲(迎山角3~5o,支柱柱头偏向机尾4~6cm),不得退山,初撑力不低于90kN(操作人员在支柱接触顶板后,应继续注液3~5秒钟,使之达到规定初撑力)。

3、支柱前,必须清理顶板硬炭,将支柱打在实底上。严禁将支柱打在浮煤浮矸上,严禁打独头支柱。若遇伪顶的地方应先把伪顶处理掉后方可进行支护。

4、人员进入工作面工作时,必须首先检查工作地点顶板情况,处理好安全后方能开始工作。顶板较差的还要打好临时支柱,以有效地控制顶板,工作人员必须在有效支护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5、工作面所需备用支柱、坑木存放地点为距工作面上出口100m处。

5.6.2、支架的操作

1、移架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

2、移架前要将支架内外浮煤、浮矸及杂物清理干净,并检查电缆与电缆槽、溜子有无卡、挤压现象,若有必须先处理后移架。

3、移架采取邻架操作,移架时支架前方和下方不得有人作业或逗留,作业人员必须注意顶板上悬矸,防止悬矸从架上掉下。

4、移架尽量一次到位,移架进度0.6m,支架必须保持直线,支架间中心距1.5m,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

5、若顶板较破碎,易于垮落或过断层时,必须停机及时移架,并让支架保持一定的工作阻力,带压前移。

6、升架时,保证支架足够的初撑力,使之与顶板接触严密,移架完毕,必

须将操作手柄打到零位,关闭截止阀,非移架工不得随意乱动。

7、如遇支架被压死,可采用局部卧底进行处理。若需要进行爆破卧底,炮眼应斜向穿入支架底座,眼数不超过2个,每眼装药量不超过200g;爆破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15条~343条,警戒位置从爆破点向机、风巷方向各150m的位置作为警戒点,同时机头方向的警戒点作为起爆点,警戒范围内严禁有人。

8、移架后的支架端面距不得大于340mm。

9、操作支架要按“八字要求”进行,即:

快:移架及时迅速;

正:定向前移,不上、下、前、后斜;

移:按步距移;

均:中心距均匀;

平:底座与顶梁平;

梁:顶梁紧贴顶板;

力:其初撑力表读数不低于24MPa;

净:底板上的浮煤、浮矸干净。

10、支架的操作、维护必须严格按《ZY2400/6.5/1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规定执行。

5.6.3、码墩安全技术措施

1)准备好所需用工具,到工作地点后,首先检查工作范围内顶板,支护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立即处理好后才能工作。

2)矸石带(礅)的长度为:从-2415(K25)风巷小斜坡以南开始码墩至工作面采完为止,斜长为2m。矸石带(礅)要用大块矸石码砌,小块充填缝隙。不能直接码砌在浮煤上。接顶要严实、紧密、牢固。矸石礅要四楞上线。

3)采取挑顶或卧底取矸石码砌充填时要遵守以下规定:①打眼要在有支柱(架)掩护下进行,发现顶板有危岩或其它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②炮眼要少装药,以放小炮的方法进行;③放炮前腰检查风流中的瓦斯浓度;④必须安设警戒,警戒距放炮地点在风巷南北各70m以外的安全处;⑤取矸石时必须由外向里仔细检查顶板并打好临时支柱,在有支护的安全情况下使用长柄工具勾取矸石。

综述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选型与配套

综述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选型与配套 【摘要】通过对长治慈林山煤业薄煤层综采设备的选型计算以及设备型号的介绍,总结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的配套选型基本形式,以保证高效、安全、科学地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充分显现薄煤层综采设备的优越性。 【关键词】薄煤层;综采;成套;选型 薄煤层长臂式高效开采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途径:(1)采用刨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的刨煤机综采机组;(2)采用滚筒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配套的采煤机综采机组。这两种配套模式在我国虽都有应用,但刨煤机使用较少,局限性大,而大多选择滚筒式采煤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刨煤机对地质条件要求高;(2)滚筒式采煤机技术相对成熟,配套难度小,风险低;(3)滚筒式采煤机具有截割效率高、破煤岩能力强、适应性好等优点。 下面以较有代表性的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9#薄煤层综采设备为例,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总体配套进行阐述。自2010年10月13日设备开始实际生产运行至今,该套设备运行平稳、安全、可靠,首采工作面平均月推进158m,最高达到236m,完全满足薄煤层工作面30万吨的生产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 1煤层地质情况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二段底部,埋深110~247m,下距K4石灰岩0.50~8.48m,平均1.56m;煤层厚0.36~1.63m,平均1.27m,煤层中硬以下,煤层倾角3°~8°,结构简单,可稳定数为92%,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之一,煤层顶板为石灰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细粒砂岩。工作面总体设计参数如下:切眼倾斜长155m;风巷设计断面3300mm×2200mm,沿顶板掘进;机巷设计断面4300mm×2200mm,沿顶板掘进;切眼设计断面6000mm×1600mm,沿顶板掘进。 2工作面配套设备技术规格与参数 2.1采煤机 2.2液压支架 薄煤层液压支架选型原则主要如下:(1)支护高度:薄煤层支架高度十分重要。因为如果过低,就会丢失本来就很薄的煤,同时给日常支架维护带来一定困难;但若确定过高,又会给设计带来很大难度;(2)工作阻力:薄煤层工作面由于采高小,易填充,基本顶容易形成平衡拱,所以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支架工作阻力可适当减小;(3)安全过机空间:薄煤层支架在最低高度时,支架高度较低,为保证合理的安全过机空间,一般将顶梁箱形断面尽量作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采煤机的机面高度,以便增大过机空间。

回采工作面支护专项设计

150102回采工作面支护专项设计 矿长: 总工程师: 编制人: 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七月四日

一、概况

山西长治联盛首阳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县西南15km 处八义镇石窝沟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八义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32′—112°59″12′,北纬35°55″25′—35°58″01′。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办基发[2010]654号“关于山西长治联盛首阳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生产能力为90万t/a。井田保有资源/储量为34.12Mt,设计可采储量18.34 Mt,矿井设计开采服务年限14.6年。 2012年10月2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长治联盛首阳山煤业有限公司换发的第C1400002009121220051251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山西长治联盛首阳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为6.6898km2,开采3号~15号煤层,现开采15号煤层。 二、150102工作面位置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150102回采工作面位于井田南部,南为井田南边界采空区,北为石窝沟村和原3#煤坑口工业广场(现养猪场)保安煤柱,东为设计150103运输顺槽,西为150101工作面采空区。

地面相对位置:150101回采工作面相对应的地面位置为 长治县八义镇石窝沟村向南的山脊地带,范围内有少量的农田,无民房。 工作面地面标高+1170m- +1266m, 井下标高+920m—+ 968m 三、含煤特征 150102采煤工作面开采煤层为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3号煤层之下107.36m,可采煤层平均厚度4.2m,含1层炭质泥岩夹矸,结构简单,属全区发育,全区可采之稳定煤层,为一型,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 四、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 1、煤层瓦斯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3]391号文件,本 矿15号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65m3/min,相对涌出量为 0.56m3/t,为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 综上表所述,本矿15#煤具有爆炸性,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洒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121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坚持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开展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班评估工作。 2、所有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供货渠道,合格证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四排,最小控顶距三排,采用见四放一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初次放顶前的控顶范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4、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 5、新下井和修好后的单体,必须经过试压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损坏和不能使用的单体及时升井检修,所有入井的单体使用8个月后,都要升井试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单体初撑力必须≥90KN,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二次加压,泵站压力必须≥18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 2~3%,系统完好,不漏液。 7、支柱全部编号管理,不缺梁少柱,工作面单体必须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如何实现较薄煤层工作面综采技术的高产高效

如何实现较薄煤层工作面综采技术的高产高效 摘要:综采技术在厚煤层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较薄煤层的高产高效开采仍然是等待解决的难题。我国煤炭储量大且赋存多样化,其中,薄与极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已探明矿区中,八成以上的矿区均有薄煤层分布。薄及较薄煤层逐渐变为主采煤层,薄煤层的开采日益受到重视,而相对的,厚煤层、中厚煤层的储量急剧下降甚至枯竭,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得薄煤层者,得煤炭采掘之天下。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在设备选型、采面设计、两巷支护、回采工艺、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综采技术在较薄煤层中的应用,希望抛砖以引玉。 abstract: min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ick coal seam; the mining of thin seam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to solve. china’s coal reserves are large and various, especially thin and very thin coal seam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widely distributed. more then 80 percent of proved mining area has thin coal seam. thin and thinner coal seam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mining coal seam. the thin seam mining drew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 on the contrary, the reserves of thick coal seam and middle coal seam sharp decreased and even exhaust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technolo

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验算

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验算 3908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强度验算 3908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切眼设计长度200米,顺槽设计断面宽4000mm,高3000mm ,经中国矿业大学从顶底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两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巷道埋深、护巷煤柱宽度、采动影响系数、围岩完整性七项参数进行理论验算,顺槽掘进采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支护强度完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我矿回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观测数据分析,在回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两顺槽从安全出口向外100m为顶底板移动量、两帮移近量显现范围,且移近量从里向外逐渐减小。 一、在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显现范围内,巷道断面是否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规定,“巷道内安设输送机时,输送机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输送机机头和机尾处与巷帮支护的距离应满足设备检查和维修的需要,并不得小于700mm;巷道内移动变电站或平板车上综采设备的最突出部分,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 ①3908轨道顺槽布置设备列车,最大件为移动变电站长×宽×高=3900×1100×1480mm。 最大宽度:移动变电站宽度1100mm +300mm+1000mm = 2400mm 最大高度:移动变电站高度1480mm +300mm = 1780mm 轨道顺槽断面为宽4000mm×高3000mm,取顶底板移近量最大点 83mm、两帮移近量最大点61mm,巷道净断面为3917mm?2400mm,净高度2939mm?1780mm,因此在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显现范围内,3908轨顺巷道宽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②3908皮带顺槽安装转载机和破碎机、皮带机,最大件为破碎机,长×宽×高=3540×1785×1741mm。 最大宽度:破碎机宽度1785mm +700mm+700mm = 3185mm 最大高度:破碎机高度1741mm + 700mm = 2441mm 轨道顺槽断面为宽4000mm×高3000mm,取顶底板移近量最大点83mm、两帮移近量最大点61mm,巷道净断面为3917mm?3185mm,净高度2939mm?2441mm,因此在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显现范围内,3908皮顺巷道宽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二、在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显现变化较大的地段(安全出口向外25m范围内)加强顶板支护,即超前支护。 《规程》第50条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米。”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对我矿回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观测数据分析,3908综采工作面从安全出口向外25m范围内为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变化活跃段,因此作业规程规定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梁的超前支护加强支护,即从安全出口开始,前10m范围内为三排支护,10m~25m范围内为两排支柱,超前支护均为一梁三柱,柱距 1m,单体支柱型号为DZ-32,π型梁长度为3.2m。 ①超前10m范围内的支护强度验算 超前10m范围内为三排支柱,一梁三柱,柱距1m。共用单体支柱数量为33根,每根单体支柱支撑的面积为1.21m2。超前支柱初撑力规定为100KN。超前10m内的顶底板移近量判断为直接顶(1.5m的顶煤、0.7m厚的泥岩)移近量,重量为: T=S×H×ρ=1.21×(0.7×2.5+1.5×1.43)=4.713T=47.13KN 式中S,每根单体支柱的支护面积; H,直接顶高度,顶煤1.5m,岩泥顶0.7m; ρ,密度,顶煤取1.43T/m3,泥岩取2.5T/m3 47.13KN<100KN,支护强度合格。 ②超前10m~15m的支护强度验算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设计采掘工程前,工程部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巷道回撤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合理确定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 4、工作面要加强支柱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 2 页共 2 页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1、工作面切眼掘进一般情况下要一次掘成,形成单体支柱配合钢梁帮顶护严、支护到位。必要时单体支柱架设要穿柱鞋。支护不能一次装备的,要制定工作面装备支护替棚措施,明确替棚、单体支柱及顶梁架设程序和质量标准。 2、采煤工作面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工。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摩擦支柱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入井前必须逐跟进行压力实验;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 8 个月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的支柱必须进行压力实验,方可投入使用。 3、采煤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柱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柱。工作面的排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使用木支护工作面的坑木规格要在作业工程中明确规定,碰倒或损坏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100mm 的不得小于 11.4MPa;柱径 80mm 的不得小于11MPa。 4、工作面柱、梁必须编号,不许缺梁少柱;外观缺损的柱、梁严禁使用。支护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支护强度要求。 5、工作面安装结束,要经过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的联合验收,验收 第 2 页共 2 页

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办法(原版+吴部+户部)

高头窑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 管理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高头窑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工作,尽量减少支护材料投入,降低吨煤成本,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特制定《高头窑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制度》。 一、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掘进副矿长 副组长:掘进副总 成员:生产技术部部长、安监部部长、物资部部长、监审部部长、掘进队队长。 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部掘进专责负责具体协调联络工作,各区队技术员、材料员为本区队支护材料的监督员,负责本区队支护材料领取时质量、规格的查验工作。 二、掘进工作面支护材料领导小组管理职责 (一)生产技术部职责 1.参与支护材料入矿检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支护材料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煤矿安全标志、出厂检验合格证、现场实物抽查)等工作。 2.负责总结、推广支护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 3.负责确定掘进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4.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变更支护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技术要求。 5.负责支护材料的抽检、送检工作,并根据实验结果及现场使用情况确定支护材料质量是否合格。 6.负责掘进巷道支护参数的设计优化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支护材料的消耗量。 7.负责检查各施工现场使用的支护材料、支护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支护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地点,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 (二)安监部职责 1.参与支护材料入矿检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支护材料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煤矿安全标志、出厂检验合格证、现场实物抽查)等工作。 2.参与支护材料的抽检、送检工作,并根据实验结果及现场使用情况确定支护材料质量是否合格。 3.负责对支护材料现场实时监管工作,发现有使用不合格支护材料的施工单位,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并限期整改。 (三)物资部职责 1.负责支护材料的采购、审批、领用和发放、仓储、装卸等管理工作。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探究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探究 :本文主要对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开采条件及系统参数进行分析,提出薄煤层大功率开采方法,确定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三机”的配套关系,从而进一步闡述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合理应用。薄煤层通常是指在 1.3m 以下的煤层,由于薄煤层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导致开采难度较大,我国的薄煤层分布地区较广,几乎占整个煤矿开采的50%。因此,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开采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字】:薄煤层; 大功率;大倾角;高产高效 一、引言 薄煤层通常指 1.3 m 以下的煤层,而薄煤层工作面开采时,由于煤层厚度小、开采高度低、工作空间狭窄,因此人员操作难度大,特别是伪顶、软底条件下的薄煤层,开采难度更大,造成回采后伪顶极易垮落,加之软底支护的初撑力通常达不到要求,容易因顶板支护系统失稳而造成开采工作面大面积冒顶。 二、薄煤层开采分析 1、国外分析 国外的薄煤层开采较为先进,主要的研究成就主要集中在德国,在德国的要就汇总,提出以薄煤层刨煤机作为工作的主要设备,通过对设备的不断的更新及应用,从而达到的整个薄煤层开采能力的提升。 2、国内分析 而我国在对薄煤层开采进行研究中国结合了德国的研究成果,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从德国购进了一批专用于薄煤层开采的刨煤机综采设备,在这批设备的投入使用中,却发现会用效果不佳。由于设备的零件产地、适用环境、维修养护等方面,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与解决,就导致这批德国设备不能够在我国广泛的推广。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薄煤层开采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就炮采、机采提出了一些理论研究,但是对于大功率的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是也我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在不断探索的方向。 薄煤层采煤层在工作中由于空间狭小、作业面受限、软底、瓦斯含量高等提点,就导致在工作中加强对作业面的支撑工作成为了工作重点,并且支撑空间必须要满足支架长度,维持设备高度。因此,能够使设备的开机率的提升,工作面的设备故障减少,甚至出现无故障的最优环境的设备应运而生,这种设备就是薄煤层大功率成套设备。 三、薄煤层工作面的参数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示范文本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安全基础工作,抓好我矿的顶 板管理,保持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 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 经研究,特制定如下顶板管理补充规定,望严格执行: 一、回采工作面排、柱距管理 1、工作面排距为1米,柱距为0.8米,采用“见四回 一”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 2、单体柱初撑力必须≥90KN,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二 次注液加压,泵站压力必须≥18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 2~3%,系统完好,不漏液。 3、切实搞好工程质量,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柱距 排距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100 ㎜。

二、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放炮后及时挂梁,悬壁梁到位,端头距煤帮≤300 ㎜,煤壁平直垂直顶底板,伞檐最大不超过250 ㎜,严禁空顶作业。 2、工作面内顶梁水平楔数量齐全,并用小链与梁联接,支柱钻底≤100 ㎜。 3、工作面不缺梁少柱,单体必须全支撑,严禁使用不合格支柱,支柱不漏液,不自动卸载,无外观缺损。 4、连网必须符合要求,沿倾向每隔500mm联设一道,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沿走向每隔300mm 连接一道,连接必须牢固。 三、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管理 1、工作面上下端头5米采用密集支护,沿工作面放顶线排成一条直线。 2、密集支柱采用单排布置,密集支柱布置在切顶柱铰

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

编号:SM-ZD-50762 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 艺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 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顶板管理健康有序发展,便于采面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达标工作,特制定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如下: 一、工作面支护 1、工作面切巷支护 使用2.4m或2.2mπ型钢梁配合DW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两梁五柱对棚支护,支架排距1.0m或0.9m,棚距为0.6m,采用椽子、荆笆护顶蔽帮。 淘汰使用2.0m以下的π型钢梁。使用2.0m以下π型钢梁的矿井,在工作面复产后必须制定替换措施替换成2.4mπ型钢梁后方可生产。 新投产工作面必须使用2.4mπ型钢梁配合DW22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按《郑新煤业公司单体液压支柱、

三用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2、工作面安全出口支护 工作面切巷铺设40T以上运输机的,机头、机尾安全出口采用不少于四对八根3.5m至4.0mπ型钢梁配合DW22型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成对使用,交替迈步前移,每对棚距不超过0.6m,工作面机头、机尾与顺槽搭接处应架设一对抬口棚。 工作面切巷铺设30T以下运输机的,机头、机尾安全出口采用不少于四对八根3.0 m至3.5mπ型钢梁配合DW22型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成对使用,交替迈步前移,每对棚距不超过0.6m,工作面机头、机尾与顺槽搭接处应架设一对抬口棚。 有条件的矿井,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抬口棚可采用自移式端头步移支架支护。 3、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 工作面上、下出口两巷20m范围内必须进行超前支护,使用金属铰接顶梁或长钢梁配DW25-25(30)/100型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1、坚持工作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开展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班评估工作。 2、所有支护材料的规格质量,供货渠道,合格证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四排,最小控顶距三排,采用见四放一的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初次放顶前的控顶范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4、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 5、新下井和修好后的单体,必须经过试压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损坏和不能使用的单体及时升井检修,所有入井的单体使用8个月后,都要升井试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单体初撑力必须≥90KN,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二次加压,泵站压力必须≥18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2~3%,系统完好,不漏液。 7、支柱全部编号管理,不缺梁少柱,工作面单体必须全支撑,严禁使用不合格支柱,支柱不漏液,不自动卸载,无外观缺损。 8、根据工作面顶板不同,矿、工区组织必要的矿压观测、地质预报,认真掌握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在来压前,加强工作面的支护。 9、工作面初次放顶和放收尾顶及过地质构造带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必要时做到有工区干部、安监员现场跟班指挥。 10、切实搞好工程质量,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柱距排距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100 ㎜。 11、不随意留煤顶开采,必须留煤顶,托伪顶开采时,必须有专门措施。顶板和煤邦必须插严、背实。 12、炮后及时挂梁,悬壁梁到位,端面距≤300㎜,煤壁平直垂直顶底板,伞檐最大不超过250㎜,严禁敞棚作业。 13、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两道超前支护,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m范围打单排柱,其初撑力≥50KN。 14、工作面放顶前要做好修理,打好切断线,压力大时要用双排密集切顶,退路必须畅通。 15、放顶要放齐、放透,严禁提前摘柱,无空载和失效支柱,挡矸有效,放顶时出现压力增大时,应停止作业,进行修理,待压力稳定后,再进行作业。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2017年7月

采掘工作面爆破设计 一、采煤工作面爆破设计 1、工程概况 矿井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首采工作面为六2-11010采煤工作面, 位于矿井六2上山采区东翼,采面剩余走向长度330m,倾斜长度210m,煤层厚度,煤层倾角14-17°,采煤工作面采取三八制正规循环,每天三班生产,班推进,日推进度为。 2、支护形式及规格 六2煤层坚固性系数为f=4,六2-11010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ZH1600/16/19ZL型整体顶梁 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支架中心距1000mm,最大控顶距,最 小控顶距,排距; 3、爆破器材确定 我公司为低瓦斯矿井,根据炸药的使用规定,选用Ⅱ级煤矿 许用炸药(32mm药卷,重200g/节)。起爆器材选用选用毫秒电雷管,发爆器选用MFB-100矿用电容式发爆器(引爆能力为100发)。 4、爆破参数确定 炮眼直径选用40mm,采用双层斜眼布置,炮眼深度均为,顶眼距顶板,底眼距煤层地板,与工作面夹角70-80°,眼距。 5、装药连线 采用连续反向装药,每眼装药,连线方式为串联,按自下而上 顺序一次起爆10个眼。

6、一图三表如下 图1 炮眼布置图 该工作面煤质中硬,炮眼布置形式采用双排眼,如下图所示 表1 爆破原始条件

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体积m2炮眼数目个420 岩石坚固性系数 f 4 雷管数目个420 炮眼深度m 总装药量kg 168 表2 爆破设计说明书 炮眼指标项目眼距顶距底距仰角水平角装药封泥长度水炮袋孔径单位m m m 度度克/眼mm 个/眼mm 上75~80 0-300 >500 1 35 下10~15 75~80 400-500 >500 1 35 循环指标项目眼数药量雷管水炮袋 其它 起炮方式正向 单位个kg 发个联线方式串联 总计420 168 420 420 爆破方式毫秒 采面爆破采用毫秒爆破法。装药时,按照雷管的段数进行一次装药;采用分组装药、分组起爆;分组 起爆间隔距离不少于2m。 表3 预期爆破效果 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炮眼利用率% 93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Kg/m 168 循环进尺m 循环炮眼总长度m 336 每循环爆破实体岩石体积m3每立方米岩体消耗雷管数量个/ m3 炸药单耗Kg/ m3每循环消耗雷管数量个420 7、采煤工作面每天炸药、雷管消耗量 采煤工作面每天消耗炸药542kg,每天消耗雷管1354个。 二、掘进工作面爆破设计 1、工程概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实用版

YF-ED-J557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顶板分类 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 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悬顶距离达2刀 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 达不到采高的1.5倍。 2、复合顶板。这种顶板是直接顶较薄易冒 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小于采高的1.5 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 接顶与上部岩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 步,产生不同步下沉。 3、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

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倍。 4、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冒落充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综采工作

综采工作面上端头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上端头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工作面长度变化较大现有支架无法支护上端头,所以利用DW31.5-315/100单体液压支柱及铰接梁配合ZY5600/23/45型支架进行支护上端头处的空顶。一、支护工艺及回收工艺1、工作面端头处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支护要求为:单体支柱间距不能小于700mm,排拒为1000mm,每天早班进行回收,端头支护见四回一。 2、所支设的单体必须挂铰接梁,并保证铰接梁连接有效不的出现断开现象。 3、每孔的间距为1米,孔的排距5-7米,综采工作面超前孔爆破参数 布孔位置上端头下端头布孔编号1号2号1号2号角度S90E65E30S60S90E65E30N60长度15151515封泥长度3333空孔长度1.51.51.51.5装药长度10.510.510.510.5每孔装药量35353535每种孔数1111每排孔消耗炸药140公斤,每孔三个炮头每个炮头一个雷管,每排孔共消耗雷管:12发。4、使用单体柱时,柱体顶盘和底座要均匀受力,顶板背实,软底穿鞋。5、单体液压支柱在支设过程中应当2人互相协助挂铰接梁,1人扶支柱,1人负责给单体液压支柱注液,并保证支撑力,直径为10090KN,8060KN。6、所有单体液压支柱的三用阀注液嘴必须朝向采空区方向,并保持横竖都在一条直线上。7、工作面上端头单体支护到过支架大柱以后再进行回撤。8、单体液压支柱再回撤时必须使用卸压扳手远距离操作,用绳子或专门加工的铁钩将单体拖出,严禁人员直接用手将单体拉出。9、回撤出的单体立即补打到超前支护单体前方,使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20米。10、所有支架的侧护板必须使用以缩小上端头空顶距离。11、采煤机上行割煤时要割到与上端头下帮煤璧处。二、安全措施1、单体支设过程中思想要集中,以防铰接梁及单体砸伤人员。2、单体支设过程中其他人员不得经过,以防出现事故。3、单体支设完成后检查单体于铰接梁咬合情况、并能够保证单体达到初撑力要求。4、单体必须使用≮5mm的钢丝绳或利用废旧皮带做的防倒绳防倒,以防止单体支柱卸压倾倒后造成人员或者设备、设施损害。5、损坏的单体立即回收不得摆放在工作面端头处,闲置单体柱要立放在上、下顺槽,不影响两巷行人安全出口处固定,保证行人通道畅通无阻.6、单体在回撤过程中必须有区队领导现场指导作业。7、工作面确保有完好的敲帮问顶工具、以便随时使用。8、交接班后负责运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详细版_1

文件编号:GD/FS-276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 制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详细 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凡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 二、顶板管理领导组织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曹春平 副组长:梁庆宏韩文忠张卫东 成员:李会锁成升升李京峰 陈东山刘长生 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基建科,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矿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矿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

1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办法

1、采掘工作面设计管理办法 第1条为加强集团公司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井正规、持续、安全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采掘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集团公司、矿必须加强对采掘生产技术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以集团公司总经理、矿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在总经理、矿长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3条集团公司、矿总工程师应对集团公司总经理、矿长负责,主管集团公司、矿技术工作,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经集团公司总经理、矿长审查或上级机关批准后,由分管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4条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管理、强化监督、强化培训,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严格检查考核。 第5条地质部门必须提前一个月提交新设计盘区的地质报告,盘区设计提前一个月送交施工单位。新盘区移交生产前,由矿组织验收。 第6条本管理办法适用隶属于碾焉煤矿公司从事煤炭生产和煤

矿建设活动的单位。 第7条盘区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在编制盘区设计前,必须先编制盘区设计方案,经集团公司审批后,再进行盘区设计。盘区设计必须依照经批准后的盘区设计方案进行编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报集团公司备案,无盘区设计或设计未经批准不准进行施工图设计,更不准开工。 第8条编制盘区设计方案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 一、经矿总工程师审批的地质报告; 二、矿井设计文件,如: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或区域设计; 三、矿井的长远规划、盘区接续图表; 四、邻近盘区相同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第9条盘区设计方案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炭工业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在充分分析研究本矿实际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必须提出至少两个或以上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做为盘区设计的实施方案。 第10条盘区设计方案在编制过程中,依据设计规范基础上广泛征求业务科室、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安监部门人员的意见,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设备选型应坚持高强度、大功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环节配套的原则,力求盘区的开采实现高产、高效、高回收率、安全可靠和经济效益好。

地下开采顶板管理制度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 1、顶板小组每周对全矿井下各采掘面进行一次全面顶板检查,并进行安全评估,每天以顶板安全预评表的形式将结果递交安检部,对检查出的隐患,顶板小组要及时向有关区队下发整改通知,区队接到整改单后必须组织人员及时整改,未及时整改者隐患者按每条隐患50元罚款,隔日加倍。不反馈隐患整改情况的按日1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 2、顶板小组每月召开2次顶板排查会议,排查顶板隐患,解决顶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预测、布置顶板管理重点,并做好会议记录。所有小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确因有事不能参加的,要向顶板小组组长请假并说明原因,且必须安排副职参加。无故不参加者罚款100元,迟到者罚款50元。 3、实行顶板质量风险抵押金制度,正职押金500元,副职押金400元,其他成员押金300元。押金管理由顶板小组办公室负责。风险抵押金实行月度兑现。顶板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各区队进行考核,对能按隐患整改通知单及时整改且不出现顶板事故的区队,押金100%兑现;对不能按要求进行整改但没有顶板事故的,顶板小组办公室根据考评结果酌情予以兑现;对出现顶板事故的区队,当月押金不予兑现,且顶板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故情况扣除一定数量的押金,直到扣完为止。扣除部分必须及时补交。 4、各采煤、掘进队及其他各队每天要对所管辖区域的顶板进行一次分析。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汇报矿有关领导和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备查。

5、各单位要明确领导责任,奖罚要落实到人。 二、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工程部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巷道回撤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合理确定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 4、工作面要加强支柱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