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分)(2013?广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B.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C.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金属能和氧气反应;

食物腐败是因为发生了缓慢氧化;

硫燃烧能够生成二氧化硫.

解答:解:A、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错误.

B、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正确.

C、食物腐败的过程,是食物中的有机物和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从而变质.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比较简单.

2.(2分)(2013?广州)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解答:解:A、H2CO3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

B、NaH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C、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Ba(OH)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故选:A.

点评: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又属于盐中的酸式盐.

3.(2分)(2013?广州)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5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氯合镉酸钾(KCdCl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镉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3=0,则x=+2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2分)(2013?广州)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污染物是()A.氮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等.

解答:解: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污染方面的知识,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即可正确解答,比较简单.

5.(2分)(2013?广州)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尼龙布B.

纳米铜C.

棉花D.

金刚石薄膜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尼龙布是用尼龙制成的,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

B、纳米铜属于纳米材料,故选项错误.

C、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薄膜是碳的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2分)(2013?广州)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

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

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

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解答:解: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描述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描述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氨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2分)(2013?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

测溶液的pH B.

稀释浓硫酸C.

加热液体D.

取用液体试剂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溶液酸碱度测定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

B、根据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分析解答;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滴在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而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故错误;

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图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要不时地来回移动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利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时,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分)(2013?广州)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离核最远的电子层称为最外层;圆圈内的数字为微粒的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为原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根据以上知识,对四个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由X元素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结构为阴离子结构,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因此,判断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B、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为稳定结构动.故B正确;

C、由X元素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17,则核电荷数为17.故C不正确;

D、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外的电子数比核内的质子数多1,该粒子可表示为X﹣.故D 不正确.

故选B.

点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

9.(2分)(2013?广州)下列关于铁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

A.铁桶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

B.菜刀用湿布包起来防止生锈

C.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

D.用铁锅长期存放姜醋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反应;

C、据不锈钢的用途回答;

D、据铁可与醋发生反应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不能铁桶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故错误;

B、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反应,所以菜刀用湿布包起来会加速生锈,故错误;

C、能用于制造医用手术刀的物质需要具备不生锈的性质,所以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正确;

D、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与铁反应,因此若用铁锅长期存放姜醋会缩短铁锅的使用寿命,故错误;

故选C.

点评:铁位于氢前,可与酸发生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蒸气接触,不锈钢可用于制作手术刀,了解以上知识,才能结合选项正确分析和解答.

10.(2分)(2013?广州)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①2H2O2H2↑+O2↑

②8Al+3Fe3O44Al2O3+9Fe

③CH4+2O2CO2+2H2O.

A.①属于化合反应B.②属于置换反应

C.③属于复分解反应D.③属于吸热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可燃物燃烧时放出热量.

解答:解:A、由2H2O2H2↑+O2↑可知,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由8Al+3Fe3O44Al2O3+9Fe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C、CH4+2O2CO2+2H2O中,氧气属于单质,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D、甲烷燃烧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是吸热反应.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燃烧时都放出热量,即燃烧是放热的.

11.(2分)(2013?广州)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A.生石灰B.醋酸C.水杨酸D.食盐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故选项正确.

B、醋酸显酸性,pH小于7,所得溶液pH不可能为10,故选项错误.

C、水杨酸显酸性,pH小于7,所得溶液pH不可能为10,故选项错误.

D、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所得溶液pH不可能为10,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2分)(2013?广州)Na2SO4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SO4中钠、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4

B.Na2SO4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C.Na2SO4溶液含有Na+、S2﹣、和O2﹣

D.Na2SO4溶液含有离子可以导电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C、硫酸钠溶液是硫酸钠的水溶液,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根据硫酸钠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2SO4中钠、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16×4)≠2:1:4,故选项说法错误.

B、Na2SO4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钠溶液是硫酸钠的水溶液,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Na2SO4溶液含有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酸钠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可以导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液导电的原因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分)(2013?广州)浓硝酸和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Zn(NO3)

2+2H2O+2X↑,则X为()

A.H2 B.NH3 C.NO D.N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Zn+4HNO3=Zn(NO3)2+2H2O+2X↑可知,反应前锌原子是1个,反应后是1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式是NO2.

故选:D.

点评:判断X的化学式时,要注意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是2,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

个氧原子,这样理解才不会出错.

14.(2分)(2013?广州)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根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2013?广州)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D.过量的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考点:硬水与软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海水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物质;

天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

滥施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

解答:解:A、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起浮渣.正确.

B、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措施,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即不能淡化海水.错误.

C、澄清的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错误.

D、过量的使用化肥会污染水体、土壤.错误.

故选:A.

点评: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吸附可以除去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消毒可以杀灭病菌病毒,但是不能淡化海水.

16.(2分)(2013?广州)学习化学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肉类和牛奶可以补充维生素C

B.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

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类和牛奶含有的营养素分析;

B、根据燃烧的产物分析;

C、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

D、根据垃圾的分类回收的意义分析.

解答:解:A、肉类和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等,不含有维生素C.故A说法不正确;B、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能减少SO2的排放.故B说法正确;

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C说法正确;

D、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17.(2分)(2013?广州)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分析;

B、根据碘能溶于酒精形成溶液分析;

C、根据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D、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解答:解: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因此内壁有CaCO3的试管可用稀盐酸清洗,故A可行;

B、碘能溶于酒精形成溶液,因此内壁有碘的试管可用酒精清洗,故B可行;

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内壁有Fe2O3的试管不能用NaOH溶液清洗,故C不可行;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故D可行;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洗涤玻璃仪器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洗涤方法,要么用溶解法、要么用物质反应法等,实际操作需学生灵活掌握.

18.(2分)(2014?烟台)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

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金属的存在状态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B、根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C、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根据化合价不能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解答:解: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甲比较活泼,乙比较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B不符合题意;

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价无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比较,也可以根据与氧气等物质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19.(2分)(2013?广州)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物质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解答: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铜排在铝后,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

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题意;

D、铜排在铝后,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了解酸的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才能结合选项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20.(2分)(2013?广州)通过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

A

空气

人呼出的气体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B 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专题:压轴实验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的成分相比较即可完成判断;

B、根据燃烧要达到着火点,则应该考查的是温度,而本实验中明显考查的是空气对燃烧的影响,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C、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品红,可以观察到品红的扩散速度不同,可以据此解答;

D、通过题给的实验结合控制变量法来完成判断.

解答:解:A、将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能够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这样只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多,但是不能证明人体呼出的全部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根据燃烧要达到着火点,则应该考查的是温度,而本实验中明显考查的是空气对燃烧的影响,故B错误;

C、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品红,可以观察到品红在热水扩散速度要快,从而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故C正确;

D、通过题给的实验结合控制变量法可以知道本实验中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不会生锈,所以根本看不出氧气和水在铁生锈的过程中是否起到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1.(8分)(2013?广州)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Fe+H2SO4=FeSO4+H2↑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①②(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②③(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氯化锌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干燥剂;

(2)①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

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③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酸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可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盐酸、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通常制作氯化锌用盐酸;除杂不得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干燥剂;

(2)①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③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方程式是H2SO4+BaCl2═BaSO4↓+2HCl;酸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可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可与氯化钡反应,而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所以不是酸的共同性质;

(3)盐酸、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不用硫酸作为制取药物氯化锌,用盐酸;除杂不得引入新的杂质,而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故答案为:(1)吸水性;

(2)①Fe+H2SO4=FeSO4+H2↑;

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③H2SO4+BaCl2═BaSO4↓+2HCl;①②;

(3)②③.

点评:本题较全面的考查了酸的性质,掌握常用的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原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同时注意除杂时,在除掉杂质的基础上不得引入新的杂质.

22.(6分)(2013?广州)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人体中骨骼与牙齿的重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羟基磷酸钙由四种元素组成.

(2)二氧化碳、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二氧化碳.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

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物质的体积变小.

(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2)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3)根据图示中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I表示的宏观事实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变化II表示的宏观事实是该物质的体积变小.

解答:解:(1)由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化学式可知,羟基磷酸钙是由钙、磷、氧、氢四种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因此由分子构成的是二氧化碳;

(3)从图可以看出,变化I表示的宏观事实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变化II表示的宏观事实是该物质的体积变小,原因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故答案为:(1)四;(2)二氧化碳;(3)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物质的体积变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用到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3.(5分)(2013?广州)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SO4+2NaOH═Ni(OH)2↓+Na2SO4.

②预测反应现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结合镍元素和氢氧根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可以据此完成该题的解答.

解答:解:(1)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而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所以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SO4+2NaOH═Ni(OH)2↓+Na2SO4;

故答案为:(1)Ni(OH)2;

(2)①NiSO4+2NaOH═Ni(OH)2↓+Na2SO4;

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4.(5分)(2013?广州)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提示:

ZnCO3ZnO+CO2↑)

(1)黄铜是金属材料吗?是(填“是”或“不是”).

(2)写出其中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O+C4Cu+CO2↑.

(3)若原料中含25吨Zn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锌的质量为13吨.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黄铜属于金属材料;

(2)根据赤铜和木炭粉反应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计算25吨ZnCO3中锌的质量..

解答:解:(1)黄铜是金属材料;

(2)赤铜和木炭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2O+C4Cu+CO2↑;

(3)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锌的质量为:25t×=13t.

故答为:(1)是;(2)2Cu2O+C4Cu+CO2↑;(3)13.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在计算时利用元素守恒根据化学式计算比利用化学方程计算要简便.

25.(8分)(2013?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2KOH+CO2═K2CO3+H2O.(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CaCO3 .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作钾肥(写出一条).

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1)氢氧化钾是碱,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产生碳酸钾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在检验氢氧化钾是否变质时,只需检验含有碳酸根离子就可以,若加入盐酸,则会产生二氧化碳;

(3)要想检验氢氧化钾部分变质时,不能直接用酚酞,因碳酸钾溶液也显碱性.所以要想检验氢氧化钾部分变质,应先除去碳酸钾再证明溶液显碱性,才能说明部分变质.

解答:解:(1)氢氧化钾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碳酸钾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

(2)在检验是否变质时,只需检验碳酸钾存在,所以加入盐酸检验是否有气体产生,若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钾,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①“操作1”是将物质分成固体和液体,因此是过滤;

②“固体A”是变质后的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化学式是为:CaCO3;

③在证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时,因碳酸钾溶液也显碱性,因此加入足量的氯化钙先除去碳酸钾后再证明剩余溶液显碱性,故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4)从KOH和K2CO3的组成来看都含有钾元素,因此可以作为钾肥.

故答案为:(1)2KOH+CO2═K2CO3+H2O;

(2)有气泡产生;

(3)①过滤;②CaCO3;

③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4)作钾肥(其他答案合理则可).

点评:此题考查对一瓶没有密闭保存的氢氧化钾固体进行实验探究过程,和平时探究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相似,在证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时,先除去氢氧化钾中的碳酸钾,然后再证明剩余溶液显碱性,才能说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6.(4分)(2013?广州)(1)用图a所示的方法收集CO2,为了检验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用图b所示方法蒸发食盐水,仪器X的名称是蒸发皿,仪器Y的名称是酒精灯.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故答案为:燃着的木条;

(2)仪器X的是蒸发皿,仪器Y是酒精灯,故答案为:蒸发皿;酒精灯.

点评:氧化碳的验满一直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

27.(8分)(2013?广州)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由图1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23%(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计算.配置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4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36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3)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A(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4)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BC(填字母)如

图.

(5)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6)稀释.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 1.063g/mL.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1g/mL)

温度/℃

质量分数/%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大,计算式为×100%分析解答;

(2)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体积=;

(3)根据利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物质的质量的步骤分析判断;

(4)量取液体的体积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

(6)据溶液的质量=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密度×体积进行选择.

解答:解:(1)由图1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100%≈23%;

(2)配制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40g×10%=4g,需要水的质量40g﹣4g=36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要蒸馏水的体积是36mL;

(3)要称量4g的硝酸钾,应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防止药品沾在托盘上,调节平衡后,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4)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

(6)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要计算需要水的质量还需要知道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密度;

故答案为:(1)30;23;

(2)4;36;

(3)A;

(4)BC;

(6)1.063.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细致、全面,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才能结合选项依据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解答.

28.(8分)(2013?广州)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KMnO4(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B(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压轴实验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检验该简易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分析: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看是否产生气泡,结合问题情境回答;

(3)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4)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回答.

解答:解:(1)该发生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因此选择其中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要注意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

导气管);

(2)由于夏天室温很高,所以在给试管受热时,用手效果不明显,故正确的操作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故选项为:B;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KMnO42KMnO4K2MnO4+MnO2+O2↑;

(2)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

(3)B

(4)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氧气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9.(8分)(2013?广州)某学习小组在如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以下5瓶溶液中的一种:HNO3溶液、Mg(NO3)2溶液、Ba(NO3)2溶液、Cu(NO3)2溶液、NaNO3溶液.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H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只可能是其他3种溶液中的一种.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用试剂:稀H2SO4、NaOH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振荡,观察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Mg(NO3)2溶液

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或NaNO3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振荡,观察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

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NaNO3溶液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溶液的颜色和物质的类别分析该无色溶液不可能的物质;

(2)根据NaOH溶液能与Mg(NO3)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稀H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分析设计实验.

解答:解:(1)由题意及标签可知,溶液为无色的硝酸盐溶液,由于Cu(NO3)2溶液显蓝色,HNO3溶液属于酸.所以,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HNO3溶液和Cu(NO3)2溶液;(2)由于NaOH溶液能与Mg(NO3)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稀H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1)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振荡,观察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Mg(NO3)2溶液

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或NaNO3

(2)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振荡,观察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为Ba(NO3)2溶液

若无明显现象,则原溶液为NaNO3溶液

故答为:(1)HNO3,Cu(NO3)2,(2)见上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检验,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分析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 下列四个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 ( C ) (1)0.0056 (2)0.5600 (3)0.5006 (4)0.0506 A. 1, 2 B. 3, 4 C. 2, 3 D. 1, 4 5. 以下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 正误差出现概率大于负误差 B. 负误差出现概率大于正误差 C.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D.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6. 在用K2Cr2O7法测定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B ) 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 色 C.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 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D. 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7. 用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D ) [ ?' (Sn4+/Sn2+)=0.14V] ?' (Fe3+/Fe2+)=0.68V, A. 0.75V B. 0.68V C. 0.41V D. 0.32V 8. 测定试样中CaO 的质量分数, 称取试样0.9080 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 mL, 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 ) A. 10% B. 10.1% C. 10.08% D. 10.077% 9. 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C ) A. 指示剂选择不当 B. 试样溶解不完全 C. 所用蒸馏水质量不高 D. 称样时天平平衡点有±0.1mg的波动 10.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 调至pH=10, 以铬 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滴定, 此时测定的是---------( A )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Cu 64—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铁矿炼铁 B .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 D .风能发电 2.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 ) A .液化气站 B .煤矿的井下通道 C .农产品批发市场 D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 B .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 C .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D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4.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 A .碳酸钙——纯碱 B .氯化钠——食盐 C .碳酸钠——小苏打 D .氧化钙——熟石灰 5.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 .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 .生铁和塑料:合成材料 C .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 D .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 7.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 A .2CO 能与烧碱溶 液反应 B .不同物质的着 火点不同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质量守恒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 B .海洋有大量的水,所以不必珍惜水资源 C .施用农药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 D .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 ,有可能引起坏血病 9.如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下列关于该芝麻酱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不含微量元素 B .不含糖类和油脂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

2015年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 空气中的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把湿的衣服晒干 B. 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 C. 把石蜡加热熔化 D. 把棉线织成布 3、铝合金、氧化铝、硫酸铝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氧化物、盐 B .单质、混合物、盐 C .盐、氧化物、纯净物 D .混合物、盐、化合物 4、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容易得到电子 B .属于非金属原子 C .核电荷数为11 D .最外层电子数为11 5、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O16 Na23 Ca40 S32 C135.5 Fe56 Co59 Cu 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铝制易拉罐 D. 玻璃瓶 【答案】B 【详解】A、旧报纸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A不正确; B、塑料瓶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 C、铝制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金属材料,故C不正确; D、玻璃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B。 2.“食在广州”,下列广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增城迟菜心 B. 从化荔枝 C. 沙湾姜撞奶 D. 沙河粉 【答案】C 【详解】A、增城迟菜心富含维生素,故A不正确; B、从化荔枝富含维生素,故B不正确; C、沙湾姜撞奶富含蛋白质,故C正确; D、沙河粉富含糖类,故D不正确。 故选C。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 ..来自空气的是()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 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 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 用于飞艇的He 【答案】A 【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 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C正确; 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故选A。 4.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变成CO2气体 B. 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 海水晒盐 D.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答案】B 【详解】A、干冰变成CO2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 C、海水晒盐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5.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

2014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 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大连理工2008年分析化学A卷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测定碱灰中的总碱度时,已知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756mol·L-1,它包含四位有效数字。() 2.精密度高,准确度就一定高。()3.对于多元酸H3PO4,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4.滴定管最后一位读数的不确定性将产生偶然误差。()5.沉淀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形成沉淀的Ksp以及滴定剂和被测物的浓度。() 6.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K’MY≥106 或lgcK’MY≥6。()8.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9.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需要增加分离柱的长度。()10.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由高纯LaF3晶体制作的。()11.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2.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1955年以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解决吸光度与试样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1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分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14.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5.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是分子离子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时末尾数字估计不准确; C. 用未经恒重的NaCl基准物标定AgNO3标准溶液; D. 把滴定管的读数15.36误记为16.35。 2.下列算式的结果是()位有效数字: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3.某同学根据置信度95%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时,下列结论错误的为:

2017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分)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iO2 C.Cu2(OH)2CO3D.Fe(OH)3 4.(2分)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2分)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2分)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C.干燥气体D. 过滤搅拌 9.(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A.KOH 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 10.(2分)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1.(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资料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根据分析的对象可将分析化学分为,。 2.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和。 3.97.31ml 0.05480mol/L碘溶液和97.27ml 0.1098mol/L Na2S2O3溶液混合,加几滴淀粉溶液,混合液是色。 4.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5.无机物试样的分解常用的方法有,和半熔法。 6.摩尔法确定终点的指示剂是,佛尔哈德法用的指示剂是 ,法扬司法用的指示剂是。 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在实际工作中,氧化还原指示剂In变色的电位范围为 V。 符合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在不同波长测定的摩尔吸光系数(指出相同或不同),在波长下,数值最大。 10.电位法是利用电池与试液中之间一定量的数量关系,从而测得离子活度的。 11.在电位滴定中常用的指示电位是和。 12.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条件下,吸收线轮廓主要受和变宽的影响。 13.柱温度直接影响色谱分离和分析时间,柱温度升高会使变差。 14. 某化合物能溶于乙腈, 也能溶于庚烷中, 且两种溶剂在测定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区间都有适当的透过区间, 则选用__________溶剂较,因为____________。 15.色谱法按固定相的固定方式分类, 除柱色谱法以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试比较CH3COH O 和 CH3CH O 分子的红外光谱情况,乙酸中的羰基的吸收波数比乙醛中的羰基____________。 17.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时,用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

分析化学》试卷(附答案).doc

分析化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共 15 分每空1分) 1.用无水 Na2CO3标定 HCl 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 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 EDTA时,若选用铬黑示剂,则应控制pH= 5 T 作指示剂,则应控制 。 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 .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 1 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 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 AlY- 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 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 10 分每题 1 分) 42-使Ba2+形成BaSO 4 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 42- 2+沉淀的更完全 ,这是利用 1.用 SO SO ,可以使 Ba 何种效应 ( E ) A.盐效应 ; B.酸效应 ; C.络合效应 ; D.溶剂化效应 ; E.同离子效应 .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 B.双氧水 ; C.铝 ; D.四氯化锡 .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 ; ; .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果

广东省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煤油作燃料 B .石墨作铅笔芯 C .铝作导线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下列生活用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瓶 B .不锈钢刀 C .涤纶布料 D .电源插座盒 3.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 ) A .离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分子 4.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不影响该项检测结果的是( ) A .金属回收 B .垃圾焚烧 C .汽车尾气 D .工业废气 5.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 6.有关2CO +O 2=====点燃 2C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2g 一氧化碳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二氧化碳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测溶液pH C.氧气验满D.熄灭酒精灯 8.稀土元素又称“21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硝酸铈铵[(NH4)2Ce(NO3)6]是稀土元素铈(Ce)的化合物,其中铈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9.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 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 10.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 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 A.CrO2 B.CrO3 C.Cr2O5 D.Cr2O3 11.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蜡烛燃烧 C.粮食酿酒 D.水结成冰 3.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台灯塑料底座 C.不锈钢水龙头 D.有机玻璃标牌 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化学》试卷(附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5。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1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 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溶剂化效应; E.同离子效应.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B.双氧水; C.铝; D.四氯化锡.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在答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同时将准考证 号对应信息点涂黑,并填写答卷右上角的座位号。 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第一大题中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 若要修改,必须用橡皮擦先擦去要修改的选项,再把重选的选项涂黑。 4.答非选择题时,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写在答卷上,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若要修改,把要修改的答案划上横线,在旁边有 空位的地方写上修改后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 5.考试结束时,将试卷、答题卡、答卷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O—16 Na一23 S一32 K一39 Ca一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l至8题每小题2分,9至14题每小题3分,共3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能调节新陈代谢,但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从水果、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 4.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无法确定 5.下列物质的酸性最强的是 选项A B C D 物质牙膏洁厕灵油污净橙汁 pH8212 3.5 6.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7.生产生活中的以下想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循环用水以节约水资源B.CO2会污染环境,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C.锈蚀的钢铁不值得回收利用D.生活废水不会造成污染,可直接排放

(完整版)2018广州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广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答案】B 【解析】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雨水呈酸性,但不是酸雨,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化物形成的。故选B。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蜡烛燃烧 C. 粮食酿酒 D. 水结成冰 【答案】D 【解析】铁锅生锈铁变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生成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3. 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汽车轮胎 B. 台灯塑料底座 C. 不锈钢水龙头 D. 有机玻璃标牌 【答案】C 【解析】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和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不锈钢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 4. 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 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该结构示意图表示为镁原子,镁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12;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该粒子失去2个电子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A。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2020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l2 O-16 Mg- 24 S- 32 C1- 35. 5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置(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 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8纸类C金属D玻璃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B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自烟 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Na0H B.Na2O C.Na2SO4 D.Na 5.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D.利用水力发电 6.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7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 8.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9.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活性炭吸附D.蒸馏 10.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11.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10%KOH B. 20%KOH C.10%HCI D. 20%HC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可以在O2中燃烧 13.右国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 1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最新分析化学试卷

2014——2015学年上学期2014级药学专科班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专业 选择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是() A.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B.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 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D.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2.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 A. 偶然误差 B. 仪器误差 C. 操作误差 D. 方法误差 3.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 A. 平均偏差 B.相对误差 C. 相对平均偏差 D.标准偏差 4.从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可知,标准偏差在±2s之内的测定结果占全部分析结果的() A.68.3% B. 86.3% C. 95.55% D. 99.7% 5.对于滴定分析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B.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含量测定方法 C.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D.要有合适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 6.在下列情况下,引起系统误差的是()A. 沉淀不完全 B. 滴定时滴定管漏溶液 C. 砝码被腐蚀 D. 测定时室外下大雨 7.下列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NaOH B. HCl C. H2SO4 D. Na2CO3 8.下列哪项不是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 A.物质具有足够的纯度 B.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C.物质的性质稳定 D.物质易溶于水 9.用基准物质配制滴定液用于测量溶液体积的容器是() A. 容量瓶 B. 量杯 C. 量筒 D. 滴定管 10.滴定弱酸应满足的滴定条件是() A. c=0.1mol/L B. Ka=10-7 C. c·Ka≥10-8 D. c·Ka≤10-8 11.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B.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 C.只能用混合指示剂 D.只能用混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当好在突跃范围内 12.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 A. 加热 B. 加干燥剂 C. 加入浓硫酸 D. 加入醋酐 13.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 A.Cl- B. Ag+ C. SCN- D. I- 14.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A.黄色沉淀 B.绿色沉淀 C.淡紫色沉淀 D.浅的砖红色沉淀 15.配位滴定法中配制滴定液使用的是() A.EDTA B. EDTA六元酸 C. EDTA二钠盐 D. EDTA负四价离子 16.有关EDTA叙述正确的是() A. EDTA在溶液中总共有7种形式存在 B. EDTA是一个二元有机弱酸 C. 在水溶液中EDTA一共有5级电离平衡 D. EDTA不溶于碱性溶液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科试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l-35.5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炼铁B.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D.风能发电 2.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 ...的是 A.液化气站B.煤矿的井下通道C.农产品批发市场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 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4.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一纯碱B.氯化钠一食盐 C.碳酸钠一小苏打D.氧化钙一熟石灰 5.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A.可回收垃圾:易拉罐B.不可回收垃圾:废报纸 C.有害垃圾:废旧电池D.餐厨垃圾:剩余饭菜 2.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B.液氮C.干冰D.生铁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5.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醋B.烧碱C.草木灰D.生石灰

6.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D.有3个电子层 7.将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HCl溶液B.AgNO3溶液C.MgSO4溶液D.Ba(OH)2溶液 8.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O2C.H2O2D.H2SbO4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C.矿泉水是纯净物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10.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水分子间有空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H2O分子中有H2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NaOH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A.A B.B C.C D.D

浙江大学化学系考博05-14年分析化学回忆真题

浙江大学 二〇〇五年(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高等分析化学编号 B-062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定量分析中分离和富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你了解那些分离和富集的方法?简述它们分离和富集的原理。(10分) 2.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有分离功能的仪器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较,有何特点,如何测定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两组分的分离度(10分) 3. 叙述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渗流在毛细管电泳分离中起重要的作用,叙述在石英毛细管中产生电渗流的原理和影响电渗流大小的因素?(10分) 4.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试说明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根据样品的不同,可使用的溶出伏安法有那几类?(10分) 5.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光谱分析仪器(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说明它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应用范围和发展 动向。(15分) 6.在建立了一个新分析方法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二个重要的指标。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影响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因素。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新分析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高低。(15分) 7.在定量分析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的计算中,保留数字的多少要符合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请说明有效数字的定义和计算规则。(10分) 8.在分析化学的研究中,需要从实验数据中找出数据间的规律。请根据下列小题中数字排列的规律,在每题的问号处填入相应的数字。(每小题2分,共20分) (1)18、20、24、32、? (2) (3)212、179、146、113、? (4)7、13、24、45、? (5)234 (333) 567 345 ( ? ) 678 (6)64、48、40、36、34、? (7) (8)5、41、149、329、? (9)7、19、37、61、? (10)0、3、8、15、?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o-5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答案】B 【解析】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雨水呈酸性,但不是酸雨,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化物形成的。故选B。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蜡烛燃烧 C. 粮食酿酒 D. 水结成冰 【答案】D 【解析】铁锅生锈铁变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粮食酿酒生成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3. 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汽车轮胎 B. 台灯塑料底座 C. 不锈钢水龙头 D. 有机玻璃标牌 【答案】C 【解析】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和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不锈钢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 4. 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 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该结构示意图表示为镁原子,镁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12;该粒子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学生版)

2020年广州市中考 化学 本试卷分为选择思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毎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签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城;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 Cl35.5Fe56 Ge7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天从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 玉米、红薯 B. 鲜奶、豆浆 C. 苹果、西红柿 D. 牛油、奶油 2.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炭黑制墨 B. 粮食酿酒 C. 胆矾炼铜

D. 燃放烟火 3.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一般由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因最早由细胞核中分离得到,而且具有酸性而得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酸中一定含有C、P B. 不同核酸中碳原子数目都相同 C. 核酸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百万 D. 不同核酸 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 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 B. 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 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 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5.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 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 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6.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都存在N2分子 C. 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