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的教育”理论述评

“基于脑的教育”理论述评
“基于脑的教育”理论述评

“基于脑的教育”理论述评

[摘要」文章从“基于脑的教育”概念、理论基础及教学思想等方而对“基于脑的教育”进行评述与剖析,认为该模式对于促进脑科学与教育的连接、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批判工厂式教育模式有一定的作用。但“基于脑的教育”在脑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直接推论出学生的学习行为,或者在对脑科学研究成果不恰当解释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建议的做法,造成了某些“神经科学谬误”的流传。同时,“基于脑的教育”提出的许多概括性主张还没有得到脑科学的证明。

[关键词」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基于脑的教育”教学思想

“基于脑的教育”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达到顶峰的一种教育模式。理论研究中著名的研究者有哈特(Leslie A.Hart)、杰森(Eric Jensen)、凯因夫妇(Renate and Ge-offrey Caine)、阔瓦利克(Susan Kovalik)、苏索(DavidA. Sousa)和希尔威斯特(Robert Sylw}ster)等人。“课程开发与督导协会”( ASCD)是倡导基于脑的教育的重要组织,该协会发行的核心期刊《教育领导》在1997年3月,1998年12月及2000年11月,分别以“孩子怎样学习”、“脑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科学”为专题,发行“脑与学习”专集,刊登了数十篇相关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仅该组织就发行了十余本基于脑的教育书籍,并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以脑科学与教育研究为主题的研讨会、工作坊此起彼伏,学校中的实践探索也积极展开。一般将基于脑的教育理论研究及美国20世纪90年代基于脑科学的早期儿童教育决策统称为基于脑的教育。在此,木文仅就美国基于脑的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分析。

一、“基于脑的教育”的概念

基于脑的教育是一种旨在将有关人脑学习的脑科学研究结果引入教育的一种理论与实践,也有人称之为“适于脑的学习”或“基于脑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初,哈特首先提出“适于脑的学习”这一术语,他把教育分为“适于脑”和“不适于脑”两类,认为理解两者的区别非常重要。他认为,没有意识到脑如何学习的教学就像是不知道手的形状以及手的活动方式而编织手套。他说:“在我们周围都是适合手的工具、机器和键盘,这些工具根据手来设计。我们往往没有这样去想,因为我们认为,没有人会不知道手的形状而生产人手操作的工具。要求每一只手有8个手指的键盘机器或者乐器会立即招来奚落。然而我们却强迫千百万孩子入学而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人脑的性质和形状。”他认为,学校没有效率是因为学校不了解突触与神经递质的化学构成,没有把脑看作是学习的器官,使教学与环境适于脑的结构。凯因夫妇和杰森都认为,基于脑的学习是指承认脑有意义学习的规律,并根据脑的自然学习规律来组织教学。因此,基于脑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人脑的结构与功能的教育理论。他们认为,脑是学习的器官,学校是脑学习的场所,只有了解脑的学习规律,才能开发出适于脑的课程,向学生提供符合脑加工规律的学习机会,设计适于脑的教学环境。

二、“基于脑的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脑科学

基于脑的教育试图将脑科学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脑科学是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狭义的脑科学也称为神经科学,主要对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及这些过程在中枢的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进行研究。广义的脑科学从行为学或心理学的角度

对大脑的高级功能进行研究,因此包括了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且贯穿行为的各个领域。基于脑的教育模式试图从广义的脑科学研究中来寻找人脑的自然学习规律,不仅将大脑功能定位、脑可塑性、关键期等神经科学研究引入教育,而且还根据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研究,程序记忆、陈述记忆和事件记忆的区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学校的教学提出建议。

(二)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进化生物学的资料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理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应该受进化规律的制约。几百万年的进化在人类的身体和生存策略方面以及人的心理上必然会留卜一些印记,这些印记也就成为探索心理机制的基础。基于脑的教育把课堂中学生的生存需要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生理需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状态。他们认为,大脑可以执行多种复杂的思维任务,但是其主要目的是个体和种属的生存,在大脑的发展过程中,提高生存能力的神经特征被保留下来。大脑不停地扫描其周围的环境,确定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对生存有意义。由此,基于脑的教育认为,大脑这种对意义的搜寻是自动的、生存取向的,是本能的。

(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潮试图从“新认识论”的视角阐述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教育范式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让学生看到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且也要发现新知识是如何与已知知识联系起来的。建构主义教育范式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必须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建构主义教育范式要求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真实的环境,设计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重视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承认并重视学习者个体的独特性。基于脑的教育吸纳了建构主义的这些主张,并从脑科学的角度进行论证。

(四)情景认知等理论

一些认知理论学家提出了情境认知和认知学徒制的概念,这些概念要求学习者在情境中学习,用真实的反馈提供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经验。因为这些经验发生在情境中,学习者更容易建立联系。基于脑的教育也强调真实世界的情境,为学生创建体验丰富、复杂的情境,进而消除学生对失败的恐惧。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生获得的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肤浅的知识,而是深层次的意义和理解,是大脑中发生的生理变化。大脑同时具有社会性,社会关系深刻地影响学习经验,因此基于脑的教育注重建构学习共同体,倡导合作学习。此外,基于脑的教育模式还吸收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习方式理论以及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主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基于脑的教育理论汲取了脑科学、认知科学、生物学、发展心理学、建构主义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教育理论。

三、基于脑的教学思想

基于脑的教学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这里我们考察基于脑的教育范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的思想,以把握基于脑的教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教学的目的:意义的建构

基于脑的教育研究汲取了建构主义的观点,把意义的建构作为教学的目的。他们把意义分为两类:感觉意义和深层意义。感觉意义是人们感知模式或者建立联系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与感

觉和顿悟有关,是大脑搜寻模式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感觉意义对形成人的洞察力和创造性都非常重要,但是学校往往忽视感觉意义。深层意义包含了脑中的所有本能,是人在社会关系、情感生活及智力等多方面活动的需要,是内在动机的真正来源。只有感觉意义和深层意义聚合起来才会产生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基于脑的教育认为,意义的产生是以大脑的结构为基础的,大脑不同的部位产生不同的意义,如顶叶产生洞察力与灵感;额叶形成乐观的态度、建构范式、运用情境;枕叶发现范式和空间顺序;颖叶形成关联性、与先前经验的连接;边缘系统感受到意义、满足和愉悦。而关联性、情绪、情境或范式的形成,是这些部位产生意义的重要要素。关联性是指神经元之间产生的大量连接。神经元间的连接越多,牵涉的神经区域越大,新的信息就越牢固地储存于长时记忆中。情绪要素是指强烈的情绪会使脑释放出化学物质,如肾上腺素等,从而使情绪

与意义关联起来。学习者的情绪状态对学习者的注意与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范式是指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关系集合在一起组成的一种结构,物体、图像、语言、符号等,这些都是客观世界中具有一定结构的各种客体}91。范式赋予信息以情境,以免将信息作为无意义的东西而消除。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连接(即相关性),并

找到相似的神经元网络(形成范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脑的教育提出,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做概念图、写日志等多种教学策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关联起来,让学生将正性或负性情绪表达出来,通过拥有适度的新奇感等策略帮助学生进入有益的情绪状态。在课程方而则倡导科际整合和跨学科模式,因为这种模式能够产生更多的关联性和情境。

由此,在设计基于脑的课程时,首先要根据脑的功能来界定意义,因为信息是储存于神经回路中的,要理解新的信息,脑就要搜寻过去建立的神经网络,以找到适合储存新信息的地方。而决定脑取舍意义的主要因素是输入的信息是否具有可以识别的范式或特征。如果脑可以提取出已经储存了的与新信息相关的信息,那么新的信息就更容易获得意义。其次要将意义与经验连接起来。学生已经拥有与新课题有关的信息并对新的课题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才能将新的信息与先前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再次要创造新的经验。神经网络中的大量信息来自具体的经验,而具体的经验可以形成大量的连接。因此,学校与社区中的真实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要为学习者创设低威胁、高挑战的环境,学习者只有当沉浸于复杂的体验并积极加工这种体验时才能够建构意义。只有当新信息以个性化的方式与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关联起来,与个人的先前学习与经验联系起来时,新的信息才会对个人具有意义。

(二)教学的依据:心智剧场

教学的依据是心智的剧场。心智剧场理论由吉文(Given B. K.)提出,认为心智的剧场由5种学习系统组成,分别是情绪学习系统、社会学习系统、认知学习系统、身体学习系统和反思学习系统。情绪学习系统决定了个体的外显特征,影响人的交往、学习及对环境进行思考的方式。积极的情绪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消极的情绪则阻碍人们达到满意的成绩。归属的需要是社会学习系统的最大需要,而学校和课堂文化向学生提供了归属于群体的机会。认知学习系统与学术性学习相关,因而受到最广泛关注。运动、戏剧、舞蹈及音乐表达等都与身体学习系统有关。脑的反思性学习系统是最复杂的学习系统,负责脑和身体的执行功能,如高层次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而学生的学习就是这些系统交互作用的心智剧场。

根据心智剧场进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同时开启所有的学习系统,要有所侧重,以免造成思维的混乱;2)心智剧场有主次之分。情绪、社会和身体学习系统是最基木的、首要的,这些学习系统的功能决定认知和反思系统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满足学生的基木需要,学习时才不会受到这些系统的干扰;3)心智剧场理论中,5种自然学习系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都各不相同,这为教学提供了依据(见表1)。心智剧场理论对教师备课、与学生交往、形成学习共同体等都做了具体的思考。因此可以说,吉文的心智剧场理论是借助某些脑科学研究成果对心智加工方式的一种假设。

(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设计:大脑学习的自然规律

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基于脑的教育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来设计、指导基于脑的教学。史密尔克斯坦(Rita Smilk-stein)、杰森、苏索等人都分别提出了基于脑的教学原则。其中,凯因夫妇提出的12条“基于脑或心智的学习原则”是引用最广的:1)脑是复杂的适应性系统;2)脑具有社会性;3)对意义的搜寻是与生俱来的;4)对意义的搜寻是通过范式而发生的;5)情绪对于范式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6)每一个大脑同时感知与创造部分与整体;7)学习既包括集中注意,又包括边缘性感知;8)学习总是包括有意识与无意识的过程;9)我们至少有两种组织记忆的方式,即分类记忆和情景记忆;10)学习是发展性的;11)学习因挑战而增强,因威胁而抑制;12)每一个脑的组织方式都是独特的。他们提出这些原则的目的在于“奠定基于脑的学习理论基础……为确定与选择教育计划和方法提供指南。

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凯因夫妇提出了教学设计的三要素说:1)精心编排的沉浸状态,指教育人员如同编写管弦乐一样,灵巧地创设教学情境,使文本和黑板上的信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2)放松警觉这是一种心理状态,让学生放松神经系统,在思维、情绪、生理上感到安全,并具有学习的动机,低威胁、高挑战的氛围有助于放松警觉状态的形成;3)积极加工,这是学习者巩固与内化信息的一种方式,常常是获得理解的惟一途径。根据凯因夫妇的三要素说来设计的教学环境具有整合性、关联性、丰富性和挑战性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创建综合性的意义。而课程的设计采用综合主题课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复杂的、真实的项目以及如“战争与和平”、“秩序与混沌”等这种需要整合多学科内容的大主题。为学生营造放松的心理状态需要有多种策略,如类似孩子的状态、与听古典音乐会的心理状态相似的被动倾听状态、沉思冥想、秩序井然的氛围、支持性的评价等。巩固与内化信息则必须进行多种类型的反思,以达到对深层意义的领悟。

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该根据首因一近因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于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学习事件记得最牢,中间的学习事件记忆效果最差。据此,课堂时间可以分为三段:首因时间、低落时间、近因时间,与此相应,在首因时间传授新知,在低落时间巩固练习,在近因时间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低落时间随课堂教学时间的增长而延长,20分钟的课低落时间为2分钟,40分钟的课为10分钟,80分钟的课为30分钟。因此,对于80分钟的长课时(block scheduling),研究者建议将它分为4个20分钟的阶段以保持学生的兴趣,而教师主导的时间段最好为1- 2

个。不同时间段的过渡采用故事、笑话、休息等策略进行。

(四)课堂管理:文化课堂中的生物脑

基于脑的教育在课堂管理问题方而,主张将生物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班级管理的研究视野中,从先大素质、神经系统、激素和神经递质释放水平的正常与非正常波动、应激机制与过程等来研究班级管理中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行为不当以及班级管理策略,从而为班级管理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他们认为,这些知识对于听课、讨论及研究学生的行为是有用的,可以使教育人员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

希尔威斯特认为,课堂管理有四个关键要素:能量消耗、文化空间、时间和运动。能量的消耗与课堂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希尔威斯特认为,在课堂中,决定学生消耗能量进行竞争或合作的因素部分地取决于对课堂社会环境的评价,而自我概念(如何对自己定位)或者自尊(重视这个定位的程度)等是有助于驭动情绪的基木能量。神经递质复合胺的波动对于调节人的自尊心以及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浓度的复合胺与高自尊和

高社会地位有关,而低浓度的复合胺与低自尊和低社会地位有关,因此复合胺的波动是适应性的。在阶层稳定的群体中,底层的那些人(缺乏控制力)比上层的人经历更多的紧张以及与紧张有关的疾病;而在动荡不稳的阶层群体中,那些在上层的人则经历更多的紧张以及与紧张有关的疾病。因此,与社会共同体一样,在课堂中保持稳定是权贵们的利益,而尽可能多扰乱课堂则是处于苦苦追求成功和被尊重地位的被剥夺了权利的学生的利益。学生在课堂中成功的机会越少,课堂就越不稳定。如果在班级中社会阶层两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就可以创建合作性的课堂精神,帮助全体学生提高自我概念和自尊。由此,基于脑的教育将神经递质复合胺的波动与学校的课堂管理连接起来。

四、对“基于脑的教育”的评价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角来分析,基于脑的教育是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在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诸多学科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也引发了学者们对基于脑的教育中所运用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思考与讨论,这对澄清研究中的失误、探索脑科学与教育的发展方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也有它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一)基于脑的教育模式的先进性

1.在教育研究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按照医学模式来研究教育的方式标之为“生物决定论”,造成了教育界对生物学研究的抵触态度。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基于脑的教育模式将脑科学与教育连接起来的积极努力是一大突破,这对于破除“生物决定论”的禁忌,促使教育者关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脑的教育通过书籍、报刊、培训等多种途径,在教育界广泛宣传了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木知识,并在教师中形成了关注脑科学研究、思考适于脑的教学的探究氛围。

2.基于脑的教育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基于脑的教育使教师了解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程序记忆、陈述记忆和事件记忆的区别、先前知识如何影响学习能力等重要论题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价值,可以说这种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的努力是可贵的。基于脑的教育认为,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遵循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依据工作记忆的原理。因为不同的年龄段工作记忆的容量不同,学前儿童可以一次处理两个信息项目;青春期前儿童平均可以处理5个信息项目;青春期少年平均可以处理7个信息项目。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记忆功能的年龄特征来安排信息项目,借助信息组块的策略使更多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基于脑的教育根据认知心理学提出的这些教学建议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表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3.基于脑的教育倡导以科学的教育模式取代工厂式教育模式。基于脑的教育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漫长历史,教育模式是与社会变迁相适应的。在农业社会,教育模式是学徒制,学习的场所是家庭或所生活的集体,学习的方式是从直接经验中学习。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工厂式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则是专家创造知识,教师传

递知识,学生储存知识。但是,人类社会在迈进信息时代之初,与信息社会相应的教育模式还没有诞生。伴随人类走进信息时代的脑科学研究正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教育人员了解脑的结构、功能和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新型科学教育模式,不但能够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让人们为达到信息社会的要求做好准备。基于脑的教育研究者这种从神经科学研究中寻找教育的科学规律,并将它看作是克服工厂式教育模式弊端的最佳武器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进步意义。

(二)基于脑的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1.基于脑的教育造成了一些“神经科学谬误”的流传。基于脑的教育运用了脑可塑性等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将一些陈旧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引入教育,如麦克连1969年提出的“三脑说”在脑科学领域并没有被普遍接受,但是却作为基于脑的教育的理论基础。基于脑的教育在脑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直接推论出学生的学习行为,或者在对脑科学研究成果不恰当解释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建议的一些做法,引发了教育界关于左右脑教育、关键期、大脑10%论断、丰富环境、莫扎特效应等“神经科学谬误”的流传,受到了学术界的猛烈抨击。

2.基于脑的教育各有不同的主张,但是其中有两点比较一致:其一,即提出所谓神经科学支持的概括性原则;其二,根据这些原则来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法或指导教育实践。基于脑的教育概括了一些非常宽泛的、简化了的与脑有关的教育主张或教育原则,但是这些原则既没有得到具体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的证实,也无法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因此它们对教育实践的意义是模糊的,或者错误的。但是,这些概括性的、宽泛性的主张可以将多种教育实践纳入其范畴,因而对一些教育工作者很具有吸引力。例如,上述基于脑的教学原则中,“每一个大脑同时感知与创造部分与整体”这一条原则是正确的,但是它与脑科学研究没有关系,也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直接的有价值的启示。而基于脑的教育根据这条原则作出了不正确的推论,认为整体语言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是有脑科学依据的,因为这些教育方法鼓励学生同时思考部分与整体。

综上所述,基于脑的教育作为一种模式也将而临其他教育模式的命运,退出其在脑科学与教育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但是脑科学与教育的连接必将更加科学、理性,亦将更加牢固。在国际社会对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热情高涨,而基于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良荞并存的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对教育者进行培训,使教育者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够分辨错误的与正确的脑科学研究成果。

怎样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们教学实践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使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知识观,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传统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那么,什么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呢?下面就着重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是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自然与社会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都适用的解决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学

生掌握的所谓“知识”只是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3.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应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判断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同时也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产生这些经验的过程和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的不同,导致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迥异不同。所以,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2]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见解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呢?杜威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 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他宣称,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与斯宾塞关于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教育即生活”并没有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但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

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二、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见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根据这种观点,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理论。他认为,如果“遵守”外加的教育目的,青年人的个性就会被忽视,从而会违反儿童本身内在的需要,违反了本能。因此,他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的过程之外,不应有什么外加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过程就是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杜威认为有两种教育目的的存在是可能的。一种是教师或家长提出来的。

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类别、地位和任务 性质: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任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常用方法、主要原则,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教师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综合评价等评价实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 3.课程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功能,西方主要的评价理论等),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评价方案的设计、各种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等) 难点: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的涵义、评价方案的编制 Ⅰ. 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 Ⅱ.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前教育评价是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相关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基础课,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

Ⅲ.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Ⅳ. 课程考核性质及成绩评定 该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 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第一章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问题 【学时】12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类型、功能、步骤、原则等内容; 2.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理论; 3.掌握西方主要的评价理论。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第一节横向分析——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一、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 (一)价值与评价 (二)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 (三)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 二、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 (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四)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三、学前教育评价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 (二)实施阶段: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 (三)总结阶段:评价报告、结论反馈、元评价 四、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激励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甑别功能 第二节纵向分析——学前教育评价发展历程及经典理论

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论的评价和影响

对于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评价: 杜威的课程论是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突出表现。他提出的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实质是其课程论的本质特征。杜威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给予活动课程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杜威这位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虽然有缺陷和实践偏差,但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一些有益的原则,对于杜威这样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的评价,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把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哲学观和心理观联系起来,辩证、历史地评价。 杜威的课程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这样就难免使其陷入不可知论中,他的课程论的失败和实践偏差今天看来是十分明显的: (1)他将课程的本质看成是直接经验的总和,强调儿童的本能,否定了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间接经验的教学。 (2)片面强调课程的组织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因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和规律性,阻碍了学生获得完整而系统的知识。 (3)强调开放型的课程内容,将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以活动作业的形式引入学校课程,大大削弱了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 (4)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活动教学,忽视课堂教学。这种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杜威用这种课程论指导教学势必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杜威的课程论又是极具特色的,有着不可否认的合理因素和可借鉴的价值:(1).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课程的思想,彻底地改变了旧的课程观忽视儿童的缺陷。自杜威之后,再也没有哪一派教育家敢公开忽视儿童及其自主性了。 (2).强调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以儿童的天赋本能和兴趣组织课程,这在课程论发展中是一大进步。当代教育家布鲁纳、赞科夫等人正是基于杜威这一观点而建立其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3).提出以社会为原型,加强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强调社会发展对课程的制约作用,强调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主张,为我们今天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4).强调课程的活动性,让儿童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获取知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习既动手、又动脑,进行主动学习,对于今天的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杜威的课程论虽有缺陷和实践偏差,但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一些有益的原则,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从而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来指导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 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

学前教育评价 参考书目

学前教育评价参考书目 1、幼儿发展评价手册 (2) 作者:白爱宝,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版(1999年10月1日),共231页 2、幼儿发展评价研究 (5) 刘俐敏(作者) 2004年9月1日 3、幼儿发展评量与辅导(第五版)(台湾) (8) 作者:王珮玲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09-01 4、幼儿认知发展评价手册 (13) 作者:林佩芬,宁波出版社;第1版(2011年1月1日) 5、经典教科书系列:学前教育评价(第5版) (16) 苏?克拉克?沃瑟姆(作者), 向海英(译者) 6、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 (20) 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编者), 李季湄(译者), 等(译者) 2002年9月1日 7、儿童发展评估手册(小班、中班、大班) (21) 编者:张元,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1 8、《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22) 李季湄(编者), 冯晓霞(编者) 2013年3月1日

9、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分析与指导 (25) 作者: 沈雪梅主编出版日期: 2014年2月 10、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 (30) 2011年6月,罗家英编著 11、中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手册 (3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作者), 芝兰玉树教育研究院《中国(0-6岁)儿童成长指标体系》科研项目组(作者), 朱文英(作者) 2104年6月30日 详细目录介绍 1、幼儿发展评价手册 作者:白爱宝 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版(1999年10月1日),共231页 目录 第一部分幼儿发展评价概述 一、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意义 (一)幼儿发展评价研究与实践发展的背景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 (三)幼儿发展评价的意义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来自: Feli?a(愛,是永恆的信念。) 2009-01-10 13:14:16 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何谓“生活教育”?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所以说“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 1〉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

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 势评论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刘尧 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教育评价(1949—现在)的发展现状和21世纪初(2002—2030)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明的评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评价现状发展趋势评论 中国开创了以封建科举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教育评价。这种制度对世界各国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等产生过很大影响。20世纪初,中国科举制度废止,西方教育评价及其研究迅速发展之时,教育评价在中国由于众多原因也未能得到发展。直到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为了迅速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应教育实践之需要,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才逐步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一、中国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简史(1949—现在) (一)中国教育评价停滞徘徊和恢复发展时期(1949—1990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全盘照搬苏联的教育。在教育评价研究上,中国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测验运动而积累的研究人才、方法、技术、资料等诸多宝贵成果,却又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全盘学苏联的热潮中,统统被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而全遭否定。20世纪50年代

末期,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联式的考评方法被批判后,中国的教育评价研究陷于无所适从的困境而被迫中断。“文革”时期,高等学校的正常招生被中断了6年之久。1972年起,大多高等数学校开始恢复招生,主要是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和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学员,取消了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此时,教育评价研究的没有任何进展。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新的招生制度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全国统一招生制度恢复后,迫切需要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和教育评价活动的开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许多教育期刊陆续译介了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有关教育评价的文章及专着,邀请外国教育评价专家来中国讲学。这些活动全面介绍了世界教育的动向、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动态,加强了中国同国外教育评价界的联系和交流。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中国在系统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在全国有组织地展开。教育评价研究的对内外交流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已发展到与国外专家共同研究和探讨教育评价问题,出版和发表了一批着作和论文,初步形成了

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

1.评价(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评价)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评价的: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与其交往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加工整理、分析后,就会形成一些认识,从而对其作出“是好是坏”的判断,这往往就被称作评价。所以,评,判断;价,即价值。评价就是价值判断。(本质) 在英语中,评价是evaluate,它由词头“e-”、词干“value”和动词词缀“-ate”组成。词头有“out”的含义,表示引出;词干是“价值”。可见,评价就是引出和阐发价值或进行价值判断。 既然“评价”的本质是用“价值”来解释的,那么什么是“价值”。我认为通俗点来讲,“价值”就是“有用没用”,这其中包含两个含义。首先,“有用没用”说明它是一种与客观事实有差别的概念,它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特点;其次,“有用没用”说明它必须依赖主客体存在。这两点可以看做是价值的特点。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价值,但是他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如何,这要靠人们去判断,也就是评价。而且创造价值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那么创造的价值到底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这也需要我们进行评价。 所以,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对客体对于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的把握,是主体对于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判断。而又什么样的价值现象,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是以成绩测验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评价活动。 教育评价是1929年由美国教育家泰勒首次提出的概念,它的理论和基本思想就是注意教育效果的价值判断,强调必须分析教育应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教育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但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都不同,对教育评价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严谨的、被一致接受的科学定义。 通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教育评价概念提法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特点还是有着一致的认识: (1)教育评价是一个活动的过程。 (2)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3)教育评价活动中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同意的。 我们可以认为,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作出判断,并以此促进教育的发展。 我们常常会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教育评定、教育评估的意义混淆,借此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区分。教育测量就是给那些教育所关注的某些属性如智力水平等分配数值的过程。它是查明事实的真相,而评价是对事实进行价值判断。教育评定的目的也在于说明真相,不同的是它的对象更多的是人或人群较为系统全面的情况。教育评估和教育评价从根本上讲是共同的,只不过教育评估更多地注意了判断对象的复杂性,带有“估计”和“推测”的性质。 明确了教育评价的实质,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学前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性质作出判断的过程。它的特点主要有: (1)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变化着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着的概念。 (2)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搜集资料的过程。

杜威的学校教育观及评价

杜威的学校教育观及评价 中南民族大学柳春慈 摘要:本文探讨了杜威关于学校教育的观点,主要包括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及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出“学校即社会”,“学校教育即社会生活”的观点,以及对这一观点的评价。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不满足于美国当时的教育现状,极力反对形式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美国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新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在美国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上半叶最具权威性的教育思想。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他特别重视学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杜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教育进行论述的: 一、学校教育产生的背景条件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广泛的教育过程之内区别出来的一种比较正规的教育。杜威认为,在不发达的社会群体中,很少有正规的教学和训练,他们这样依靠儿童通过参与成年人的活动,学习成人的风俗习惯,获得他们的情感倾向和种种观念,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传统的日趋复杂,相当部分的社会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并且通过书面符号进行传递时,学校便产生了。书面符号是比口头符号更加属于人为的或传统的东西,他们不能在和别人偶然的交往中学会,此外,书面的形式往往选择和记录比较起来和日常生活不相干的事物,因而,一旦社会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在它自己领土以外和它自己直接的一代人以外的东西,它就必须依靠固定的教育机构保证其一切资源的适当传递,从而产生了学校教育。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从学校教育对实现民主主义理想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实现民主主义理想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唯一可靠的方法”。事实上,杜威也正式把学校作为医治资本主义百病的诊所,实验其民主主义理想的实验室。尽管他相信争取民主的斗争必须在多领域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科学与艺术的、宗教的战线,然而他选中的最主要的领域乃是教育。而且民主主义从道德上来讲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即社会无法生存和向前发展。“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 2.从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来看,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杜威看来,民主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概念,他指出,随着近100年来美国公立学校的迅猛发展,提出了一个较之以前更迫切、更困难的问题,这就是“如何使教育制度适应民主社会和民主生活方式的需要”。因为民主在其观念和外部表现上并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民主主义的观念本身,民主主义的意义,必须不断地加以重新探究,必须不断地发掘它,改造它和改组它,同时,体现民主主义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制度必须加以改造和改组,以适应由于人们所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新资源的发现所引起的种种变化。杜威认为,民主是现代生活的决定性表达。因此,当社会发展时,民主也在不断发展。他肯定地说:“没有生活方式站着不动或能够站着不动;它或者往前走,或者往后退,往后退的结果是死亡。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主义不能站着不动。它亦应往前走,去适应当前的和即将到来的变化。”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杜威认为,民主观念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他说,只有当学生在学校中了解到各种社会势力及其运动的方向、产生的后果时,只有当学校提供了这种了解时,学校才算真正地迎接民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他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投身抗日民主教育。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同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帝国主 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以实现他“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宏愿。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于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些教育主张都是他在晓庄学校每天的寅会作演讲时逐步加以阐明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而“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政治经济问题”。教育应责无旁贷地负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使命,“生活教育是教人做工求知管政治”。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他还屡屡强调说:“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第二要教人生利”;“第三要教农民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 头”;“第四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成五谷”。为此,他要求教育 要“教人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有了这个新工具,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开战。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1858至1879年在佛蒙特州立大学学习期间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84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先后在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大学执教,讲授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教育学方面著述甚丰,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教育与社会》(1899)、《明日之学校》(1915)、《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代表作。 1. “教育即生活” 杜威用“生活”来表示个人与种族的全部经验,而且个人的经验是在不断更新的。他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作用:一是传递经验,二是交流经验。他认为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儿童将来的某种生活做预备的。 2. “教育即生长” 他把生物学上的名词“生长”搬到教育上来。所谓“生长”,就是指儿童本能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而且也包括智力和道德。因此,儿童的本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儿童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因此,从“生长”的含义出发,教育就是发展,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 3. “学校即社会” 杜威强调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型的状态,呈现给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学生应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这就是说学生应在学校学习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知识。 4. “从做中学” 杜威从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出发,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他认为,在传统学校的教室里,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儿童很少有活动的机会和地方,这样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因此,在学校里,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从做中学”,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5. 以儿童为中心 杜威尖锐地批判了传统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儿童的做法。他强调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教育措施应该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学校的教育计划、课程、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服从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他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在学校生活中,儿童的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理想的所在。 杜威的教育思想全面系统、博大精深,是把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代表性的教育家。他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美国、中国、日本、墨西哥、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至今仍然闪耀着思想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摘要】教育评价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的 摘要】 教育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并根据考查结果来选拔人才我国的 教育评价在西周时就有了雏形。现代的教学评价主要起源于美国。经 过“八年研究” ,P·E·A 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教授等组成评估 委员会,并于 1942 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报告”,此份报 告标志着 "教育评估"的诞生。后来又经过孕育期和发展期的研究, 形成了四种评价模式,即:目标评价模式、CIPP 模式、目标游离模 式以及应答评价模式。期间泰勒等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教育评价体系在国外和国内的理论进展过程, 分析并评价著名的四种模式及我国有特色的评价模式的特点, 总结并 从中得出启示。 模式; 【关键字】教育评价模式;理论演进;目标评价模式;CIPP 模式; 关键字】教育评价模式;理论演进;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 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 一、 国外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 (一) 八年研究 在教育测量运行鼎盛时期的 1918 年 , 美国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 的教育家们在芝加哥集会筹备"进步主义教育联盟",1919 年 4 月 4 日, 美国 100 多位支持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华盛顿公共图书馆的 大厅里集会 ,宣布 P·E·A 组织正式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杜威提出 了"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原动力"的口号,推动美国的教育改造和社会改 造则成为 P·E·A 组织的使命。1920 年,P·E·A 组织便发表了著名的"

七点原则声明". 加之杜威本人于 1919 年讲学中国和日本 ,1924 年 走访土耳奇,1926 年访问莫斯科,一路上所看到的是革命特别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景象 ,于 1929 年发表了《革命世界印象记》 。另一方 面,1929 年美国暴发的经济大恐慌也给杜威以震动 ,开始认为在今 日机械工业发达和资本集中的时代 ,应该使传统的个人主义自由主 义的经济生活、生产手段和个人劳动力等,改变为集合化、协调化, 以求得现代化社会的合理分配,赞同“经济的社会化改革”。同时,当 时美国的经济大恐慌也对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导致许多学校关门,教 师被解聘,学生流浪街头,加深了教育与社会的危机,迫切需要改革 教育。在这种社会背景下,P·E·A 组织认真分析了美国的经济和教育 的现状,反省了教育理论,在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行自我批判的基 础上, 决定从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新的实验研究, 这一实验研究在 P·E·A 会长艾钦的领导下 ,从 1933 年开始历经八年 ,于 1940 年完成,史 称“八年研究”。
(二)"教育评估"的诞生
为了鉴定“八年研究”的成果,P·E·A 组织推举泰勒(R·W·Tyler) 教授等组成评估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以新的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并吸 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全面发展人的主要才能为目标,来研究和设 计教育成果的评估方法, 并于 1942 年提出了一份报告--“史密斯-泰勒 报告”,这份“划时代的教育评估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只有用教育评 估的思想和方法,才能达成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人的才 能的目标。史密斯--泰勒报告的思想,后来发展为"评估运动",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已做)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陶行知又指出,教育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生活,教育对于生活是有反作用的。教育反作用于生活、选择和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适应近代我国的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的借鉴作用。陶行知

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德、体、美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了个人成绩、强调团体精神、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使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眼睛、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又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就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学习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变偏重智力教育为能力与知识并重,就必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