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教会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张子华日期: 2003/1/8发表在:神学在神州>神学论题

编者按】

笔者虽然不能驾驭这个空前宏大的属灵格局,但是愿将个人对此的一些祷告与教牧方向上的看见与读者一起分享。中国教会不仅指中国大陆的教会,同时也包括港、澳、台、东南亚、美洲、欧洲、澳洲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华人教会。因为虽然彼此隔山隔海,环境,背景差异很大,但是由于在血统上一脉相承,有着相似的思维方法与生活传统,所以,即使在超越种族的信仰当中,也有许多模拟性。笔者在本章愿意抛砖引玉,带读者管中窥豹,从教牧学的观点,以海外华人教会与大陆教会的对比了解中国教会的现状与未来,更盼望有识之士能加入探讨,使华人教会能在世界教会史上贡献精彩的篇章。

一、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任何对于这个时代的定义,比如“后现代”或是“新新人类”,都无法将其全貌描写清楚,即使使用“e时代”、“电讯时代”来形容科技的更新,也很难抓住其本质。当人类历史站在跨世纪的地位上时,人们应清醒意识到人类在二十世纪之前所有的文化、文明、科技、网络、信息等等的积淀,使二十一世纪仿佛是一部即将腾飞却已经无法控制的火箭。你可以看到,科学技术,表现在以电子计算机、手机、电子通信,电子商务的革命上,营造了一个表面上欣欣向荣的上升之势,但是,当你稍稍深入表层一步,你会感受到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更大范围的军备竞赛,中东日益激化的矛盾,尤其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系列灾难,如世界范围的经济瘫痪,一直到二00一年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巨大悲剧,天灾人祸,分明将一幅圣经中的末世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笔者深信,世界的深刻变革,以及发生在我们国家、我们社区、我们教会、我们家庭周围的这些事件是与教牧事奉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教牧人员都应该胸怀世界,前瞻未来。教会史告诉我们,因为上帝的参与,圣灵的工作,每个时代神都会兴起明白上帝在那个特定时代旨意与作为的工人,并以其统御万有的能力改变整个世界的属灵格局。如果我们今天看见了教会所面对的种种属灵争战的话,我们就当警醒,穿戴属灵的军装(参弗六),以我们的忠心与诸般恩赐,同心合意地完成在这个时代上帝给我们的托付。

根据比较保守的资料,中国大陆的基督徒人数已超过五千万人,这样,加之港、澳、台及世界各地的华人信徒,就构成了一个极具规模的信徒群体,在基督教世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大陆信徒以外,其它地区的弟兄姊妹、教会,牧区都或多或少地受西方神学、教会传统乃至牧会方式影响,比较容易理解并接轨于普世教会的基督教发展趋势(我们不能否认西方教会在教会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带给今天的巨大影响)。然而,对于大陆的弟兄姊妹而言,不仅相对资源匮乏,而且极度缺少牧养,更不要说普遍具有健全的教会体系了。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及前后十几年的左倾运动,使得中国大陆教会饱受风霜。今天有圣职的教牧人员很多是老弱病残,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神之要求,用青黄不接形容这一代的大陆传道人并非夸张。当然,上帝也适时地兴起了一大批中青年工人,他们虽然未有过严格、系统地神学训练,却满怀奉献激情地开拓禾场,兴旺福音。但是因着自身素质及训练不足,也遭受了异端异教的影响与攻击,许多信徒真理根基不牢,信徒的知识层次与属灵水平都有待极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海外华人教会则是另一番景像。一方面,因着地理、历史的优势,他们可以拥有财富、自由传道环境、各种属灵资料、基督教发展与网络信息;可以拥有良好的神学院,大批学养具丰的神学家、教授、牧师;可以拥有中产阶层的信徒,世界各大基督教机构的后盾,拥有充足得甚至闲置的教牧队伍。但另一方面,正如二十世纪的物质文明带给普世教会,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负面影响,海外华人教会也出现灵性低潮:主日崇拜只是成为惯例,真理的追求不冷不热,传福音的热情忽高忽低,很多人过着徒有其表的基督徒生活……

上述这一切,是一幅真实的二十一世纪初的华人教会的属灵景像。笔者深信,许多有识之士对此早就做过深入的探讨,甚至许多宣教士已开赴前线做了大量差传事工,笔者在此愿以四十年教牧资历吁请全世界华人同工(当然包括所有对此问题有负担、有看见的普世教会的教牧领袖)能在新世纪之初携起手来、共同了解、把握并商讨中国教会的问题及对策,使这一群神的忠心儿女能最终走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轨道。

二、几个入手点

在本书中曾介绍了教会的训练体系,因此培训是改变教牧素质的第一首要因素。近年来,海外涌入大陆的宣教士逐年增多,各种培训班也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从课程设计的系统性,时间、方式的持久性上看,多显得零乱与不规范。有的顺便探访,来去匆匆查一卷书就走了,很久没有后续课程,然后又有什么人来随着己意教一堂什么课,学员东一口、西一口吃不饱不说,一来二去颇有吃冷饭之嫌。仿佛不管什么人,受过训练的还是没受过训的,人人都可以在培训上作一回老师。

这类现像在几年前也许还很有市场,但随着青年传道人的追求与长进,特别是城市知识分子信徒的崛起,对这种晴蜓点水的培训越发不满。于是,新的神学培训势在必行,笔者在此有如下建议:

1、神学培训一步到位。就是按神学院的课程设置,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与服事经历开放不同班级的神学培训,一步达到规范化、系统化。

2、以城市为中心,建立神学培训两级梯队。之所以选择以城市为中心,而不以更广大的农村为重点,是因为城市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的信徒群,他们对于真理的理解力及传达表述的恩赐更为强;特别是很多城市优秀的年轻弟兄姊妹愿意奉献去做传道工作,他们理所当然比海外教师更有优势去培训农村的传道人。

3、神学课程境域化,尤其是教牧学尤为突出。其实从传福音的角度,从宣教的历史,很容易理解境域化(本土化)的重要;同样,在教牧培养方面,如何结合当地教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好培训,则非要下功夫首先了解当地教会不可。比如说,会员大会这个在众多大陆教会从未听过的名词完全没有必要成为一个争议点;又比如教会行政一些财务制度与当地惯例相距甚远,再加上安全因素考量,应适当调整。

4、培训老师的原则。宣教士的培训工作应放在培训老师这一层面上,集中人力、资源带出一批精干的老师队伍。此后不断予以跟进,无论是属灵书籍还是代祷,由他们再培养

出更多的老师,倍增更多的门徒。

第二个入手点是同气连枝的祷告运动。众所周知,二00一年对美国和许多国家是灾难性的一年,而对中国而言却是幸运的一年,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成功,以及十月份APEC(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的巨大成功,加之十一月份进入WTO(世贸组织)的事实,将带给中国更多的开放与宽松环境。而这样的环境也同样是为海外异端、异教、比如多次正式申请入境未遂的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开了一道门。这些异端、异教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力,更有一大批年富力强,有良好训练的传道人,这对根基尚不稳固的大陆教会,尤其是农村教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再加之本地异端,如“东方闪电”的抢羊计划,一场更大、更复杂的属灵争战迫在眉捷。这需要所有华人教会的领袖弟兄姊妹们及普世教会的弟兄姊妹联手一起争战,兴起普世范围的大规模祷告运动,用大型研讨会、演讲集会、跨地区联合祷告会等多种方式为前线的传道人与弟兄姊妹代祷,尽可能给他们以具体的支持,鼓励他们在神的大能中赢得美好的胜仗。

其实海外教会,特别是华人教会的带领人都看到了一个异像,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必将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出现信仰复兴。美国911事件及对阿演汗的战争,为美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与此相反,大洋彼岸的中国大陆大洋彼岸的则以稳定展的势头成为新世纪全球的亮点。上帝不仅预备好了这块土地,上帝更亲自预备好了人心,也预备好了我们诸位,我们是他们最近的支持者与弟兄姊妹。但是由于许多差会、教会各自为战,宣教士水平参差不齐,又没有较为统一、规范的合宜教材,特别是不同宗派、不同教派、教会之间类似划分势力范围的明争暗斗,使得许多“窝里斗”与内耗产生;分门别党,割据山头;因一点教义不同,彼此不能接纳,甚至一个小城镇里,本来是同根教会,因不同背景的宣教士教导,竟同室操戈,互指对方异端……这一切都给我们敲了警钟,若我们错过了世纪之初联合起来共同复兴中国教会的时机,一定会尝到事倍功半的苦果。

第三个入手点是以差传为契机,推动中国教会献身于普世差传的洪流之中。关于这点,笔者已经在本章第三课详述,但很想用一个小故事结束本课的分享。

有一个香港牧师一次去南非某小城开国际会议。午后闲来无事走在街头,猛地发现一处街角蹲着两个摆小买卖的中国面孔。于是他好奇地过去用国语问他们说:“你们从哪儿来?做什么的?”这两个人竟真是从中国大陆来的(看来,即使是远在南非的小镇,有人口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他们告诉这位牧师:他们从大陆来做点小生意,但是困难重重,只有摆个摊勉强维持生计。牧师又问他们说:“你们信耶稣吗?”他们摇摇头:“只是听说过基督教,不太了解。”牧师把随身带的自己的圣经送给了他们,对他们说:“我现在告诉你们一些事,你们可能还不能明白,但是请你们记在心里,你们既然已在这里立住了脚,就不管再苦也好好地生活,更盼望你们能快快信主。因为不久以后,将有很多人,很多中国人也会来到这里。但他们不是来经商的,也不是来留学的,他们来是为了把福音,就是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到这里,那个时候,我请你们帮助他们……”

这位牧师以其卓越看见感受到了中国人之于差传,之于普世差传那伟大的时刻即将来临,愿这样的异像成为我们的激励。

三、普世差传与合一运动

中国人面向世界差出去传扬主的福音已不是一个梦想,已有许许多多的宣教士雄纠纠

地踏上了非洲、拉丁美洲,踏上了穆斯林地区,踏上了荒芜偏僻的部落献上对主的忠诚与爱心。但是,中国大陆教会的差传因为政策、环境所限一直仅限于大陆内部的事工——这样的事工从八十年代到今天已结出了累累硕果,成千上万的人因着拓荒者的辛勤与血汗荣归主名,又有无数边疆远山燃起了福音的火焰。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大陆的教会开始思考走出国门,加入到普世差传的潮流中。

有三大原因对这一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一、海外弟兄姊妹的祷告。海外弟兄姊妹,无论是华人教会,亦或外国教会,都一直期待着看见大陆教会的渐长成熟,担负起实践主的大使命这一重任:宣教不仅是对宣教对象的祝福,亦是对自己的祝福。如今,上帝听了这恒切祷告,亲自开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为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开放与自由的可能,多少代人的梦想也许在这一代信徒身上就可以实现。

第二、一种强有力的末世神学理念推波助澜。许多华人教会领袖,也包括大陆的弟兄姊妹,尤其是农村的大团队一直坚信:中国信徒将会接过普世差传的最后一个接力棒,把主的十字架插回耶路撒冷,使以色列人(包括今天地理上的以色列人)全家得救!这种理论首先相信关于以色列人全家得救肯定包括了犹太民族悔改信主,其次认准了基督教最后的传递对像是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地区,因为他们是拦阻将福音传遍地极的最后屏障。而这个重任是神特别托付给中国信徒的,这不仅因着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广阔的交界线,更因为中国人民与那些国家人民的传统友谊,而且已有人尝试性地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巴基斯坦,又穿过伊朗、伊拉克,取道土耳其,终点是耶路撒冷,这条信道若是打通,一队浩浩荡荡的宣教大军将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地踏过去。在此,笔者不想对这种末世神学观点作任何评说或定论,但是这样的负担与激情实在可钦可佩。笔者吁请普世宣教注意这一股强大的潜流,当中国教会开始宣教时,标志着中国教会的成熟。

第三、宣教将促使中国教会的合一。虽然教会的背景、区域、教义、策略造成了中国教会的松散与封闭,但是对宣教异像的共识是将中国教会引向合一的胜利之钥。柏杨先生当年批评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劣根性时,也许还有积极的一面应指出,就是当中华民族一致对外时会凝聚巨大的向心力,迸发出一股绳子折不断的坚韧。差传,走出去将克服语言、文化、教派、地域的种种限制。将大小教会联在一起,集中资源、财力、人力负担起神大使命的托付。当然,这是一个理想,也是一个盼望。

差传需要合一,教会的成熟与发展更需要合一。众所周知,大陆教会分为三自与家庭两种类型,其产生的渊源与来龙去脉是史学家的事情。但是这样两种独特的教会现像今天却在对抗、接触、怀疑与对话,因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环境、宗教政策的不同而复杂又不断地演化着——从客观上讲,这两大矛盾不解决,中国教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就会极大的受阻,人力、精力的内耗将使中国教会四分五裂,何况三自教会内部因“新神学建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家庭教会内部因良莠不齐带出的互不兼容,实在是上个世纪留下的隐患。因此,今天的中国教会如何继承过去并面对未来,中国教会如何打破对立割据的藩篱走向融合与合一,是摆在每一位信徒面前的严肃祷告课题。笔者欣喜地听到一些大陆年轻一代的传道人正积极探索第三条道路,就是团结三自和家庭教会中一切爱神、爱真理的弟兄姊妹,以圣经为出发点,为着大使命的共同异像打破成见,走到一起,这不仅是时代的必须,也是中国教会合一运动必经之路与美好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