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的含义

民主监督的含义
民主监督的含义

民主监督的含义

一、民主监督权的主、客体民主监督权是指一国公民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民主监督权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当然具有民主监督权,关键是如何正确行使此项权利。民主监督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以及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

二、民主监督权的法律依据民主监督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法律依据来自于《宪法》。我国现行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这为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民主监督的方式和途径

(一)公民民主监督的方式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可以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可采取三种方式:之一,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提出批评,为改进其工作而提出建议;之二,因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之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以及揭发、举报等。(二)公民民主监督的途径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渠道多样,途径多种。结合我国国情,主要有五种: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及各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各级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通过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主要采取信访和申请行政复议的形式;通过人民政协和各社会团体进行监督;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等。

民主监督的三种主要形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

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

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使公民行

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3.舆论监督制度

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

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

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

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

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监督权的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

申诉权

检举权,控告权

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其他

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宪法和法律虽然赋予公民广泛的

自由和权利,但与国家的强权、公职人员掌握的公共权力相比,公民处于

弱势地位。公民只有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才能保证

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在遭到不法侵害后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救济。

第二,有利于约束公共权力,防止腐败。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

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可以加强对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监督、限制和制约,

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蔓延。第三,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依法办事,克服官僚主义。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民主监督

权,可以反映问题、揭露问题,使各级各类国家机关能及时倾听群众呼

声,体察群众疾苦,更好的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有力的改进国家机关工作,克服官僚主

义。

实行监督的意义

A,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负责任的监督

1、要敢于监督

2、要依法监督

1)不能捏造事实、诬告、陷害

2)不能借此制造事端,干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

?1、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要求我们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或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2、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还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浅谈我国民主化进程及其特点

浅谈我国民主化进程及其特点 内容摘要: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可以分为少数精英具有民主意识阶段 和大部分民众具有民主意识阶段。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必须慎重稳妥,与法制相伴而行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民主化进程特点 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亦是人类文明的高级成果,还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普通老百姓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为自己做主,通常表现是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往往求当官的“为我做主”。“回顾百年中国,风起云涌,沧桑巨变。在中国坎坷的百年历程中,无数仁人志士推动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性历史变革,使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独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从封建专制制度逐步走向民主共和制度。贯彻这一历史巨变的核心主题就是使中国不断的走向民主。”[1] 当代中国,虽然人们对民主的认识程度不等,但是今天对于民主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数精英人士具有民主意识阶段。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认为“开明专制”是较适合中国当时情况的,因此他极力推崇“君主立宪制”。至于辛亥革命时期,笔者同意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苏全有教授的观点,他认为认为,“民主并未深入人心”[2],只是少数海归人士具有初步的民主意识,更多活跃在历史前台的人只是利用“民主”这面旗帜而夺取政权,“袁世凯称帝说明民主观念并未深入到他及其所代表的北洋系的心中”[2]。西方民主经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到中国以后,虽然在知识界赢得了相当的信仰者,但它对中国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下层民众来说,仍是十分陌生的东西,人们不仅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恐怕也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因此,虽然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而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说,几乎仍不知民主为何物。 第二阶段,大部分民众具有民主意识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他们可以而且也有能力向统治阶级说“不”。新中国的成立之后,虽然宪法规定了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官僚主义、家长制作风、个人专断、特殊化以及盲目祟拜等背离民主的种种现象,都严重干扰了人民民主的实现。文化大革命导致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内民主的活跃,促使全党最终达成共识,做出了工作中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使中国的民主化进程随着改革开放扬帆启航。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好转,人们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中国人民才真正的朝着当家作主的方向迈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领域里有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开始暴露并变得尖锐起来,广大人民群众在自主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自主参与意识也在逐渐地增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展开。在经过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发展之后,1997年中共十五大做出了实施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历史性变革。这一重大变革直接促成了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历史性进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逐步意识到,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管理自己多时期,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并要求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社会先后出现的“法治”、“人权”、“依法治国”、“政治文明”、“以人为本”、“保护私产”、“和谐社会”、“公民社会”等流行话语,莫不源自“民主”这一普世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为了加强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工业园区党内监督制度,搞好党内民主监督,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党内民主监督的任务和内容 党内民主监督的任务是保证党的组织、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执行《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揭露和纠正一切损害党的利益、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防止党内各种不良倾向的发生,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内民主监督的重点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党内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党章》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第三十五条党的各级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的8个禁止和52个不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有关内容。当前应特别强调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严格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集体决定重大问题。不搞家长制、一言堂,把个人权利凌驾于党组织之上。3、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忠于职守,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反对官僚主义。4、必须任人唯贤,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5、必须坚持职业准则,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职业道德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6、必须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蚀,永保共产党人的本色。7、必须时时处处以维护党的利益为已任,勇于同各种违法行为和错误倾向作斗争。

二、党内民主监督的主要途径 实行党内民主监督,主要是通过党组织对党员、党员之间以及广大群众进行监督。任何一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其主要途径是:1、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按时参加所在支部和党小组的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支部、党小组的监督。2、按时开好一年两次的班子民主生活会,每次领导干部必须参加,也可吸收部分党员、干部参加,要确保党内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3、坚持对党员领导干部任期内工作考核鉴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调离工作前,有关部门要按德、能、勤、绩、廉的标准,对其进行考评,全面作出鉴定,并以此为依据决定干部的使用、任免、升降和奖惩。4、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都要十分重视党内外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党内外意见,并要认真解决处理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防止出现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 三、党内民主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1、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严禁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岐视、刁难和打击报复,违者要严肃处理。 2、民主公开的原则。要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要克服只有组织监督党员,领导监督党员和上级组织监督下级组织的单向监督做法,实行公开民主的全方位的监督。 3、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内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做到监督批评要准确。对以监督为名,在党内搞派性活动或泄私愤、图报复以及有意诬陷、诽谤他人的,必须进行追究和处分。 4、统筹安排的原则。要把党内民主监督与党的自身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民主的意义

民主的意义 民主:以民为主。 对于民主的思考公元之前就已出现,中国的先哲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西方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分别对民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民主”一直被划定在政治的范围内,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共同存在。 民主的出现是在人类政治社会发展到足以探究本身程度以及考虑何种政治方式或者政治体制能够维持当前社会秩序以及保证人民生活的环境下出现的,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摄社会的进步。 民主的众多特点和表现方式不外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人民的幸福感这三点,但这里真对民主的讨论是民主的终极意义,是在上述三点的基础只上民主的最终表现形式。 民主的最主要且是最基础的作用是保证人民的自由、平等。政治社会的形成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需要配有怎样的制度来甚至社会出现震荡需要用怎样的力量来平衡这样的重大问题。也是在经历过几千年时间的探索,民主作为一项符合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式被摸索出来,这一方式是十分有效且得到千百年来人民一直拥护的,时间是它最有力的证明。 或许,发展到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民主制度”的环境下,还在对于人类来说相当长的几百年的时间来说,这种制度已经让太多的人感受到它的美妙。这里之所以要给民主制度加上双引号因为在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上我一直认为当下所有的民主并非是人类穷极多年所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毕竟现在很多的国家的制度不一样,在同一种意识形态下的国家范围内也还存留着不相一致的民主,虽然要考虑各国情况的不同,但是,各国现行的制度显然还没达到人类所要追求的更为完美的境界。 谈论民主的终极意义也并非是追求那种只出现在想象中的存在,换句话来说就是什么样的更能适合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性的东西。保守主义创始人柏克通过分析历代政治制度对英国的政治制度提出的见解之一便是民主与法治是维持政治平衡的两个必要也是基础砝码,在这里柏克将民主与法治作为政治需要的手段来使用的。纵观世界各国政治的发展,我们也不难发现,从古代的封建到现代的

关于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工作意见

关于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工作意见 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是加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利于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干部的从政行为,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为实现学校持续发展发挥政治保证作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强化对权力和行政效能以及教育质量、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促进规范管理和完善制度,更好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由纪委牵头,由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参加的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党内外民主监督的合力,提高监督的实效性。 (一)建立民主监督工作小组 组长:李刚 副组长:杨华枝 成员:党办、工会、团委、学生会代表一人、学生代表一人

(二)强化监督职能,拓展监督范围 重点加强对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检查。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的决定、决议的情况; 2、干部的勤政廉政、思想工作状态、工作绩效,特别是在教学评建及共产党员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3、贯彻落实党建基本标准及育人等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实效; 4、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5、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及管理、落实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情况; 6、教学设备资产利用率、完好率及管理情况; 7、招生、收费、就业等方面有无违纪违规现象; 8、部门职能部门“一围绕两服务”意识、作风建设、办事效率; 9、教风、师风、学风建设情况; 10、安全卫生、校园秩序及综合治理情况。 (三)监督方式 1、定期巡视检查; 2、随机监察; 3、咨询问责。

民主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主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论文草稿节选) 民主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就政治民主而言,民主在操作层面的标志是公民选举和权利监督,因为政治民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权力从而来”和“权力如何监督”。但我们现在谈论民主,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政治运作本身,而更多的是指一种精神。概括起来说,真正民主精神应该是―― 第一,平等精神 平等不等于民主,但没有平等绝对没有民主。 1776年7月4日发表的美国《独立宣言》庄严宣告:“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948年12月1 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条明确昭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这里的“平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生命价值的平等、思想尊严的平等、社会机遇的平等和政治权利的平等。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事实上的不平等;但是,这些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应该成为人类放弃平等追求的理由。 每一个人的出生背景、智力水平、学历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分工等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在人格上绝对平等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曾握着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但当年媒体在宣传这句话时,侧重点则是表现刘少奇同志的平易近人;而“平易近人”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平等,因为当我们觉得某人“平易近人”时,我们已经在仰视他了。还有一个与刘少奇有关的说法也很说明问题。“文革”结束后,不少被迫害致死者的家属常常这样说:“连堂堂国家主席都被整死了,我们的亲人死了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说法的前提,就是国家主席与普通公民的生命的不平等。其实,无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掏粪工人,都没有高低之分,没有等级之别,你都拥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政治权利,生命和尊严更是等值的。 在平等的所有含义中,核心是权利的平等。如柏克所言:平等的含义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平等的东西。”当这种平等观同民主制度相融合时,便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主精神首先是一种平等精神。 第二,自由精神 民主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之“自由”,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而是作为社会权利的自由。自由人类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因为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自由的本质在于人的内在超越性:人对物的超越和“我”对“非我”的超越。前一个超越表明人对摆脱物的奴役和压迫的追求,后一个超越表明人力图摆脱群体、社会、共性对个人、我、个性的压迫和奴役。自由观念的产生过程正是人一步步实现超越的过程,其标志乃是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产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由”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便把“自由”二字写在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第一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91页)。当然,马克思主义所希望达到的自由,首先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形式的奴役和统治以及它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主张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才能得到解放;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才能达到社会自由。 这里所说的“自由“,当然不是为所欲为。马克思说:“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象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8页)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过:“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54页)因此,民主精神所蕴含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 应该承认,中国是一个在社会生活的历史上缺乏自由传统的国家,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真正吹进了

浅谈民主集中制

浅谈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所谓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民主与集中是民主集中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发挥党内民主,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使全党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才能实现高度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党内民主只有在集中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党员和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党组织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才能凝聚起来。因此,做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是一名副班长,在协助正班长处理班级工作的过程中,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4月初,院里要评选班级优秀学风干部和个人,我就组织全班同学为候选人投票,严格遵循投票的流程与要求,并对全过程做了详细全面的记录,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民主选举权;当我汇总投票结果,集合群众意见,最后宣布投票结果时,又集中体现了同学们的意见。还有去年组织我班同学去华中科技大学游玩,最开始的时候同学们的想法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在听取了各种提议之后,让大家对其举手表决,就确定了要去高校游玩,大家又炸开锅了:有说去武大赏樱花的,有说去华农体验农家乐的……接着我又让大家对各个高校进行举手表决,终定去华中科技大学。就这样,在集中的指导和引领之下,同学们的“民主”一步步地演变为“集中”,向集中靠拢。在处理集中与民主的关系方面,我的经验是:群体不做决策,可以民主,但一定要集中;你可以先把民主放下去,然后再一步步地集中。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是一位脾气暴躁,办事刚强果断的军人。在一次与敌人的正面突击中,面对敌我力量的悬殊,他与其得力干将张大彪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 李云龙:“传我的命令,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 张大彪(疑惑):“进攻?团长,现在是敌人在进攻啊!” 李云龙(不高兴):“没听见命令吗?听仔细了,到了这个份上,咱不会别的,就会进攻!” 张大彪(吼出来):“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

着力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能力建设

着力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能力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虚心接受各民主党派监督。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领导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深入认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着力提升民主监督水平,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具有独特优势。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民主党派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民主党派广泛参与、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一种政党间的监督,它既不同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党内监督,又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相辅相成;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实现国家政治的优良性、社会生活的公平性、政府治理的有效性以及国家共同体的和谐性;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人才荟萃、联系广泛,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也具有独特视域,因而其民主监督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针对性。实践证明,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影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当前还存在一些影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发挥的因素。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缺乏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对民主监督往往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使一些地方的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一些民主党派成员怕担风险、怕得罪人、怕越位、怕惹事,不愿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目前对民主监督有力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相关宣传还不到位,尚未形成有利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浓厚社会氛围。 着力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能力建设。实践表明,民主监督只有有章可循,才能真正行之有效。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作出了制度规定。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实施细则,将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比如,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水平。评价主体的确定应更科学,不能仅由被监督方作为评价主体。尤其是一些社会影响大、涉及较多利益相关方的监督行为,应由相关利益主体来评价民主监督的成效。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加强能力建设。为此,各民主党派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队伍,敢于和善于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更好担负起民主监督重任。还应加强民主监督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探索在民主党派内部设置从事民主监督的工作机构,优化调研选

浅析自由、民主与平等

浅析自由、民主与平等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国际法学院2010级郭瑞才20100301090778【内容摘要】 各国宪法般都规定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条文或原则,平等也是公民一直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既然谈到平等,那么自由和民主就不可不涉及,因为,平等的基础很大程度的在于自由和民主的实现程度。即使在一个真正实现自由和民主的社会中,就能真正的实现平等么?在一个平等的社会中,自由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么?平等等于民主和自由么?本文从自由、平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自由平等民主关系 一、自由 1.自由的源由 自由这个词在西方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希腊、罗马时代。在东罗马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里面,则有了自由的明确定义:“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能力”。 伯林在贡斯当古代自由和现代自由区分的基础上,发展出消极自由(Negative freedom)和积极自由(Positive freedom)的概念。所谓消极的自由,就是不受干预,即个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照其意志做或不做某事;所谓积极的自由,是指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前者强调的是“你不要干涉我,而后者则着重“我能干我要干的事”。你干涉我,使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当然是不自由;你尽管不干涉我,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我却干不成事,这仍旧不是自由。对前者的限制,如果说来自外部的话,对后者的阻碍则来自自身。于是,消极自由又被称作外在自由,积极自由又被称作内在自由。 2.自由的含义 自由的意思是由着自己,只要不侵害别人,不伤风化,自己想干什么就干

浅谈中小学民主教育

浅谈中小学民主教育 二十世纪初,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问世,第 一次提出“民主教育”的教学理念,标志着民主教育思想的诞生。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杜威的学生把民主教育思想带到了中国, 并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杜威和陶行知先生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 探索,把民主教育思想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不同 类型的民主教学方法。陶行知说: “民主教育就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教育;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 [1] 做世界的主人”。这样看,民主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民主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他们的概念有 不同的含义。 一、教学民主的表现形式 教学民主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到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主要有以下 几种: ( 一) 班级民主选举 举手表决常用于班级答理或教学话动中,例如班级十部选举,一 般是以大多数学生举手表示同意来决定班委成员的任用;匿名投票 常以不记名的方式,将学生的选择写在纸张上,然后由教师和部分 学生收集和统计,由票数的多少决定班委成员的任用。 ( 二) 课堂民主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讨论是常用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创设情境或者 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一名代 表表达木组观点,最后集体讨论,尽量达成一致意见,当然也允许 学生保留个人不同于教师、同学或书木的观点。 ( 三) 班级民主答理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立的班级答理结构,如班长负责全面事务,团支书负责党团事务,学习委员负责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劳动委员 负责班级卫生的监督等等。教师将这此监督的权力放手交给学生, 让其以身作则,推己及人。同样,普通学生也在监督着教师和班委 的言行举是否符合班级规定。 教学民主是值得肯定的,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民主的教学方 [2] 式,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还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民主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对于班级或者课堂的临时状况的出现,解 决得更加得心应手。当然,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民主也存在一此问 题,比如说,有的时候,虽然教师在倡导教学民主,试图给予学生 一定的自主权,学生也渴望贞献自己一份力量,自己能够决定班级 的一此事情,他们简中一地认为民主便是自由、公平、自主。但是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并未真正行使这种民主,最后都是由教师决 定。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民主话动中的主导者,如何把握教学民主 之度,是民主教育的 二、教学民主的正确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 过程中进行平等是民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民主不可或

浅谈《民主新论》

读书报告 摘要 美国著名思想家萨托利耗费十年心血撰写的经典之作《民主新论》一书一经问世,便得到广泛的赞誉。在此书中,萨托利对民主的观念作了抽丝剥茧似的说明。它不但做了西方古代民主同近现代民主的区分,也做了自由主义民主同非自由主义民主的区分。为进一步讨论民主,他对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民主观念做了一个章节的批判。 关键词:民主自由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引言 自从“民主”一词出现以来,世界上的一些政治思想家就不断地对民主一词进行讨论,定义。可总是不断地有人去批判,去重新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民主的让全世界的人公认的定义。在《民主新论》一书中,再一次萨托利对民主的观念作了抽丝剥茧似的论证说明。 学界对乔万尼·萨托利的《民主新论》此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西方文学界因他撰写成《民主新论》此书,称誉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头脑*。”《民主新论》此本书的译者之一的冯克利认为,“在目前的汉语文献中,还没有哪本讨论民主1的书像它那样,对民主这一概念做了如此细致的研磨。” 《民主新论》中,作者乔万尼·乔托利洋洋洒洒以近五十万字的篇幅讨论了民主问题,都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理解,读此书也很费劲。但当我们读完此书后,可以对民主以及民主这个词所相关的一些真知现象有些较为系统较为透彻的了解。去体味民主的真意,在乔万尼·乔托利的自由主义民主同其他的一些政治思想家的“民主”之意的对战下,更深,更为透彻的去理解民主及其发展历史。 乔万尼·萨托利是保守主义的政治学家,他主张信奉古典自由主义,所以《民主新论》一书中,在讨论民主这个词时,萨托利将自由主义以民主视为真正的民主。乔万尼·萨托利用两卷——当代的争论和古典问题来论述民主。第一卷“当代的争论〝主要讨论过去几十年里出现的问题;而第二卷“古典问题”则主要讨论自古希腊便开始讨论的那些论题。 对于“民主”这个词,什么是民主呢?好像充斥着无数的理解与解释。有些人对民主的定义较为清晰,相比较之下,有些人对民主的定义就显得模糊一些,有些人的定义比较混乱一些,但究竟谁对、谁错?却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界限定义。乔万尼·萨托利的《民主新论》要讨论民主,自然离不开对民主的定义。乔万尼·萨托利对民主,自由. . . . . . 等一类政治学词汇进行了很深的对比说明,解析。就民主而言,他先去区分了更接近现实的描述性民主和较为理论层面的理想型民主。萨托利认为,规范理论所使用和阐述的是民主的理想与价值,不管他的规定是否得当,他必定导致对民主的某种规定性定义。他还认为,经验的理论适用事实,是从事实中概括而出,民主怎样实际运作,现实世界中的民主的真实状况是什么。所以,经验的理论导致对民主的描述性定义。萨托利除此之外,还对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工业民主等各种各样的民主进行了剖析,分析。正是由此多种意义的民主的存在,使得难以将民主这一词汇有个明确的定义。萨托利又将民主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从词源学的角度去阐释分析了民主。又从权利的名义持有者和实际行动者方面区分了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古希腊时期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