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资料(广东人教版)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资料(广东人教版)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资料(广东人教版)

中考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课时】第1课时

一、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二、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

(1)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种姓制度四大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陀罗门。

(3)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1)古希腊雅典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2)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表现:A、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B、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3)评价: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少数人口的奴隶主阶级才能享有。

五、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2)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

(3)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发动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成为实际上皇帝。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六、日本的大化改新

(1)历史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外,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开始: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2)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七、西欧城市的兴起

(1)历史意义:

西欧城市的兴起,导致市民阶级形成,并进一步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八、马可·波罗来华

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朝任职。回到意大利后,写成了《马可·波罗行记》一书。作用:书中介绍了繁荣富庶的东方,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新航路开辟有很大的影响。

九、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十、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意义

(1)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十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称释迦牟尼。汉朝时传入中国。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耶稣,他出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出生的那天为圣诞节。

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出现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教义:《古兰经》。

【课时】第2课时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A、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

B、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人们把提倡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的思潮称为人文主义。)(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A、但丁:意大利诗人,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善恶标准和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B、达·芬奇:画家,代表作是绘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注意他的名言世界史上册P60)

C、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4)历史意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开辟

(1)原因:

经济根源(根本原因):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过程: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明美洲新大陆,以为到了亚洲印度,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

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3)影响:

A 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不足: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和《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A、制定的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B、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C、意义:《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和《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1)美国的独立战争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2)《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B、内容: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C、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的诞生了。

五、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1)法国大革命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2)《人权宣言》

A、基本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评价:

①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②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具有阶级局限性。

六、评价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独立战争期间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打败英国,赢得了美国的独立,为推动美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美国独立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他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只做两届总统)。

七、评价拿破仑

A、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杰出的军事家。

B、在他统治法国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民法典,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所效法);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维护的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八、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8世纪60年代—1840年

(1)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瓦特改进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作用:蒸汽机用于生产之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807年—美国的富尔敦—发明了汽船

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4)特点:首先发生在英国;二是以技术型为主,凭借工匠的经验的积累;三是以轻工业部门为主。

(5)工业革命的意义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

(2)三角贸易过程:

(3)三角贸易的影响:

①使非洲丧失了近亿劳动力;

②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三角贸易”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三角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营者。

(4)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殖民扩张和掠夺

B

义的发展。同时,殖民地也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课时】第3课时

一、《共产党宣言》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指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激化(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就任总统。

(3)过程:1861.4南方军队挑起内战……→1862

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4)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林肯的主要贡献

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地主的统治。

(3)内容: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B

(4)历史意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四、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明治天皇)

(1)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等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评价:

①积极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②消极: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

(1)开始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

(2)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

(3)主要成就:

A、爱迪生1879年发明了耐用电灯泡,被誉为“发明大王”。

B、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4)汽车飞机发明的影响: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意大利和奥匈帝国;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和俄国

C、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D、开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

一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一战的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一战启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七、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A、天文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数学:创建微积分;

C、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

(2)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作用: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物种和物种不变论,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作用:相对论的提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二、启蒙运动和伏尔泰的主张

伏尔泰的主张

(1)主张: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C、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2)启蒙思想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中日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课时】第4课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

(1)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意义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28~1937

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四、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严重弊端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称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评价:积极--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民主法制缺乏,个人崇拜作风盛行。

【课时】第5课时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

(2)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内容见世界历史下册P15表格)。(3)《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成为中国近代“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结论:弱国无外交)。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1)1922年,美、日、中等九国代表在会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统治新秩序。

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

(2)罗斯福新政

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措施: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作用: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作用: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5、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主要意义。

四、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屠杀600万犹太人。

日本:1937年,日本对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30万人以上被害。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1)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

A、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B、绥靖政策顶峰---慕尼黑阴谋

时间、国家:1938年9月,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给德国。

C、影响: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火焰,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2)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A、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C、最大规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达到最大规模。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A、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B、时间;1942年1月1日。

C、建立标志: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作用: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加促了二战的胜利。

(4)雅尔塔会议

A、目的: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人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B、内容: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偌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A、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攻克柏林战役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结束。

D、二战结束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6)二战的性质: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六、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主要特点包括:

A、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前列;

B、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2)过程:

A、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的繁荣

①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原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政府采取措施,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B、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危机和经济调整

C、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①表现: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②原因: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事业的力度;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③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七、欧洲联盟

(1)原因: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

(2)过程: 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洲联盟”。2004年5月,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

(3)表现: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4)作用:

欧盟成立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八、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1、原因:

(1)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朝鲜、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3)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表现: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大国。

【课时】第6课时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工农业发展不协调。

(2)时间: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开始进行改革。

(3)主要内容:在经济上,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改革。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4)影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在根本上改变苏联斯大林模式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目的:针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停滞局面。

(2)内容: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取得成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政治上主张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

(3)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

(1)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的原因

A、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

C、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启示:建设社会主义要依据各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四、匈牙利改革

时间和人物:1968年,卡达尔

内容:经济上,推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效果:取得一定的成效,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五、印度的独立

(1)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尼赫鲁任印度第一任总理。

(2)发展;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六、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的斗争

非洲:1960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

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拉丁美洲: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独立,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12月31日,美国正式把巴拿马运河交还巴拿马政府。

七、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具体表现

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①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②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

B、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C、军事上——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八、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九、世界经济全球化

(1)根本原因: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2)表现: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B、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C、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

A、利: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B、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

(4)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A、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好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兴利除弊;

B、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课时】第7课时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6)特点: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联系密切;

C、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的增长。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 A.B.1 C.D.0 2.(3分)如图所示的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 A.1条 B.3条 C.5条 D.无数条 3.(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主视图是() A.B.C.D. 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b)2=a2+b2 B.a2+2a2=3a4C.x2y÷=x2(y≠0) D.(﹣2x2)3=﹣8x6 5.(3分)如图,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A.∠4,∠2 B.∠2,∠6 C.∠5,∠4 D.∠2,∠4 6.(3分)甲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乙袋中装有2个相同

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概率是() A.B.C.D. 7.(3分)如图,AB是⊙O的弦,OC⊥AB,交⊙O于点C,连接OA,OB,BC,若∠ABC=20°,则∠AOB的度数是() A.40°B.50°C.70°D.80° 8.(3分)《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两,每枚白银重y两,根据题意得() A.B. C.D. 9.(3分)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A.B.

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8材料分析题专题提分训练

专题(八)材料分析题 专题提分训练 ·题型特点 河北中考非选择题历史部分第一题多以第26题出现,2018年和2019年均为材料分析题(9分),其中2018年侧重考查“世界史”内容,2019年侧重考查“中国史”内容。试题的基本特点是:三段材料、三个设问(分值分配一般为2,4,3),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2)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多为原因、经过、历史人物的贡献、成就等)的能力;第(3)问多设问“影响”“意义”,属于对题干材料“共性”内容的考查。 ·方法解读 本题型为典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时注意:首先要审清设问,准确把握具体的考查对象,即“考什么”,河北中考在这方面多侧重对“原因”“经过”的考查;其次注意相关提示词,如“据材料一”“综合材料”,这就提示答题的范围在所出示的材料中;然后就要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到“对材料每一句”的合理解读——分析同设问的关系;最后组织答案,做到详略得当、史实准确、论据合理等。 ·针对演练 1.[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了轨道的国家,政党的争权绝不使用武力,所以不致引起内战。军队是国家的,军队总服从政府,不问主政者是属于哪一党派。却是民国初年,在我们这里,军权就是政权。 材料二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御国家,而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而工商界及学界的人在专制政体下做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学界人士偏于文字方面,古书愈读得多,思想就愈腐旧。 材料三中山先生把建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但是时人不信他,因为他们不了解他的思想。中山先生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党做他的后盾,至于革命军更谈不到。当时军队的政治认识仅限于排满一点,此外都是些封建思想和习惯,只够做反动者的工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引起内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民国初期国家混乱的原因。

人教版初中英语中考英语语法总结

中考英语语法总结 一、祈使句结构 1 祈使句结构 祈使句用以表达命令,要求,请求,劝告等。 1)祈使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动词原形开头,在动词原形之前加do (但只限于省略第二人称主语的句子)。 Take this seat. Do be careful. 否定结构: Don't move. Don't be late. 2)第二种祈使句以let开头。 Let 的反意疑问句 a. Let's 包括说话者 Let's have another try,shall we / shan't we = Shall we have another try b. Let us 不包括说话者 Let us have another try,will you / won't you = Will you please let us have another try

否定结构: Let's not talk of that matter. Let us not talk of that matter. 二、感叹句结构 感叹句结构 感叹句通常有what, how引导,表示赞美、惊叹、喜悦、等感情。 what修饰名词,how 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感叹句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掌握它的搭配,即掌握了感叹句的重点。 How +形容词+ a +名词+ 陈述语序 How+形容词或副词+ 陈述语序 What +名词+ 陈述语序 What+a+形容词+名词+ 陈述语序 What+ 形容词+复数名词+ 陈述语序 What+ 形容词+不可数名词+ 陈述语序 How clever a boy he is! How lovely the baby is! What noise they are making! What a clever boy he is!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

中考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是初中历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当中,考生在材料分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如何来解答这一类型的题呢? 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 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 试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有的题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时间的分配 现在中考历史时间是90分钟,所以时间分配要合理。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二、历史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英语语法完整总结

1 .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to 、look at ( 感官动词)+(sb. )+do sth. eg : I am/ feel confident of myspoken English.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I feel that I can pass the test . 2 .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18. be + doing 表:1现在进行时2将来时 eg:the more the more 越来越多19 .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eg : She is able to sing .= She can sing. 4 . agree with sb赞成某人20. be able to do sth. 能够干什么 5 .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a kind of 一样e g :she is able to sing . 6 .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世界eg : I'm afraed to go out at night . 7. along with 同??一道,伴随??I'm afraid of dog. 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 我将和你一起去22. be allowed to do 被允许做什么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eg: I'm allowed to watch TV. 我被允许看电视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I should be allowed to watch TV. 我应该被允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许看电视 9 .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正如你所见)23. be angry with sb 生某人的气 10 .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e g : Don't be angry with me. 西)24. be angry with(at) sb for doing sth 12. ask sb to do sth询问某人某事 为什么而生某人的气 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25. be as ?原级?as 和什么一样 13 . at the age of 在??岁时eg : She is as tall as me. 她和我一样高 eg :I amsixteen. = I am at the age of sixteen . 26. be ashamed to 14. at the beginning of ????的起初;??27. be away from远离 的开始28. be away from 从??离开 15. at the end of +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29. be bad for对什么有害 尾eg : Reading books in the sun is bad for your eg : At the end of the day eyes. 在太阳下看书对你的眼睛不好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30. be born 出生于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 31.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什么事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一、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做答 6.分析材料 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 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 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材料训练 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2)材料三的歌词是近现代中共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思考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些领导人? 四、材料一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社坛乡青年熊应龙步行70多华里,三次进城要求参军。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翅膀要飞大,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请说出与这事件有关的一个人物(4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还有什么运动?(4分)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是指一种什么制度?(2分) 五、20XX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行“2009中国记忆”大型直播活动,直播内容为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选取杭州、扬州、洛阳等8个沿运河城市作为节目组成部分,其中,通州、扬州、杭州是直播点。 请回答:(1)材料中的“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南端,“杭州”在隋朝时称为什么?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意义? (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

2019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四个数0,1,,中,无理数的是() A.B.1 C.D.0 2.(3分)如图所示的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 A.1条B.3条C.5条D.无数条 3.(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主视图是() A.B.C.D. 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b)2=a2+b2B.a2+2a2=3a4C.x2y÷=x2(y≠0) D.(﹣2x2)3=﹣8x6 5.(3分)如图,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A.∠4,∠2 B.∠2,∠6 C.∠5,∠4 D.∠2,∠4

6.(3分)甲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乙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概率是() A.B.C.D. 7.(3分)如图,AB是⊙O的弦,OC⊥AB,交⊙O于点C,连接OA,OB,BC,若∠ABC=20°,则∠AOB的度数是() A.40°B.50°C.70°D.80° 8.(3分)《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两,每枚白银重y两,根据题意得() A.B. C.D. 9.(3分)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A.B.

人教版中考英语语法突破专题——《宾语从句》

人教版2020届中考英语语法突破专题—— 《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是历届中考必考单选题型,一般出现在单选题的倒数第一题或者倒数第二题,基本上各省份考试均涉及一道宾语从句题,一般在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或者第一学期期中学习,宾语从句是中考三大从句题之一(三大从句分别为: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因为涉及句子结构问题,很多学生对这一题型得分率很低,很多次模拟考试都不能做对,使得本应该轻松到手的分数白白丢弃。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出宾语从句的解题方法,方便广大考生借鉴参考。 (一)什么是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先从字面上理解,其实就是原来的句子中的宾语或者宾语补足语,从原来的一个单词或词组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句子,比如: ◎句子中只有宾语的情况 ①I told you.我告诉你 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told是谓语动词,you是宾语。 ◎句子中既有宾语又有宾语补足语的情况 ②I told you a story.我告诉你一个故事 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told是谓语动词,you是宾语,a story是宾语补足语。 初中英语所涉及的宾语情况就这两种情况,在初中阶段不会遇到其他情况,所以,我们的宾语从句形式也以此只有两种情况 分别将①和②中的宾语和宾语补足语用句子来代替,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宾语从句,即我们可以将①中的宾语you替换为一个句子,例如: ②I asked when they would come to there. 句中的I是主语,asked是谓语动词,when they will come to there.是宾语从句,是一个句子,在句中的作用地位和①中的you一致。 将②中的a story 变为句子,例如: ③I told you that he was not in the school yesterday.

最新广东省广州市初三中考数学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如图,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B表示的数为() A.﹣6 B.6 C.0 D.无法确定 2.(3分)如图,将正方形ABCD中的阴影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为() A.B.C.D. 3.(3分)某6人活动小组为了解本组成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的年龄如下(单位:岁):12,13,14,15,15,15,这组数据中的众数,平均数分别为()A.12,14 B.12,15 C.15,14 D.15,13 4.(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2×=C.=a D.|a|=a(a≥0) 5.(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q=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q的取值范围是() A.q<16 B.q>16 C.q≤4 D.q≥4 6.(3分)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则点O是△ABC的()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

7.(3分)计算(a2b)3?的结果是() A.a5b5B.a4b5 C.ab5D.a5b6 8.(3分)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D、BC上的点,EF=6,∠DEF=60°,将四边形EFCD沿EF翻折,得到EFC′D′,ED′交BC于点G,则△GEF的周长为() A.6 B.12 C.18 D.24 9.(3分)如图,在⊙O中,AB是直径,CD是弦,AB⊥CD,垂足为E,连接CO,AD,∠BAD=2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D=2OB B.CE=EO C.∠OCE=40° D.∠BOC=2∠BAD 10.(3分)a≠0,函数y=与y=﹣ax2+a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110°,则∠B= . 12.(3分)分解因式:xy2﹣9x= . 13.(3分)当x= 时,二次函数y=x2﹣2x+6有最小值. 14.(3分)如图,Rt△ABC中,∠C=90°,BC=15,tanA=,则AB= .

人教版中考英语语法专题:定语从句(教案)

定语从句专题复习教案 Revising Attribute Clause Lecturer: Time: ◆Three dimensional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1. Know the trends of attributive clauses to be tested in NMET2008. Ability aims: 2. Master the usage of Relative pron. and Relative adverbs. Emotional aims: 3. Distinguish some groups of relative conjunctions easy to misuse. 4. Tell the difference among several kinds of clauses to cultivate Ss’ integrating skill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s/ which, that/which”,etc. 2. Revising “Prep+Relative pron.” ◆Teaching Difficulties: 1. “as” leading attributive clauses, 2. How to use “where, when, why” properly an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with “that” ◆Learning Strategy: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summarize and indu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hus building knowledge network. Then they can develop life-long ability of learning. ◆Teaching Type: Revision ◆Teaching aids: 1) Multimedia 2) Paper sheet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Lead-in Give out paper sheets, asking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attributive clauses in the reading material taken from Reading D NMET2007.I Step II.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Attributive clause Introduction to trends of Attributive clause tested in NMET 1. The 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is an important testing point, focused on difference between leading words “as” and “which”. 2. More than one clause is put together, such as emphasizing structure ( it be…that), appositive clauses(that…), adverbial clauses (such that/as…) 3. “Prep +Relative pron (which, whom)” 4. Testing forms: Multiple choice, Proofreading, Cloze test,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Discuss the above, and make them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ir difference.) Strategy: 1.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use Relative pron and Relative adverbs. 2. Try to tell the difference “as/which;that/which; that/as” 3. Know how to use a preposition in the structure “Prep+ Relative pron”.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考试中最难的题,无非是材料分析题。很多孩子在这里失分严重,虽然考前对书本知识有了大概掌握,但是,一上考场,很多孩子就招架不住,对有些问题总是答不上、答不全。材料分析题如何拿满分? 材料题考察难度也分为易、中、难三种,但从试卷整体来说,难度肯定比选择题大。材料分析题常见的出题方式: 一、文字型材料题。这是平时考试中的常见出题方式,中考也是。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学生较好回答。 二、表格型材料题。除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对重要历史表格材料的分析能力。这类题往往考查某个知识的具体方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设问也往往采取递进式。 要想读懂这些图表,需要图表和文字材料结合起来理解,其次还要把图表、文字材料和设问结合认识,进行答案的组织。 三、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贴近生活,做到新颖,但是有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以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等这一类为主。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1.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2.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二)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

人教版新目标中考英语语法专项-名词专项练习题

中考专项词类一名词 ( )1. (2009 广州)一You look very tired this morning.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afternoon? —I did ______ Christmas shopp ing. A. a lot of B. a few of C. a nu mber of D. a piece of 【答案】A ( )2. (2009 ?武汉)一Why do you get up so early in the morning, Tracy ? —I gen erally make it a ______ to be up by 7 to read En glish. A. pla n B. wish C. secret D. rule 【答案】D ( )3. (2009 ?武汉)一Do the dishes, Mike, or I will tell mum! —Mind your own ______ ,Sue! A. action B. duty C. bus in ess D. way 【答案】C ( )4. (2009 ?广州)The letter from my uncle was short. There wasn't ______ n ews. A. many B. a few C. much D. few 【答案】C ( )5.(2009 威海)--Why didn ' t you take a taxi back last ni ght? --Because I didn ' t have any with me. A. food B. bicycle C. frie nd D. money 【答案】D ( )6. (2009 成都)John always says that he likes apples of all the _____ . A. vegetables B. fruits C. drinks 【答案】B ( )7.( 2009 江西)---You look worried. What your __ ? ---I have trouble lear ning En glish. A. n ame B. questi on C. problem D. job 【答案】C ( )8. (2009 南京)--Oh, my God! We have missed the last bus. What shall we do? --I ' nafraid we have no ________ but to take a taxi. A. choice B. decisi on C. reas on D. i nformatio n 【答案】 A ( )9.(2009 河南)I like ___________ a lot, and my mother usually cooks it in differe nt ways. A. fish B. butter C. potatoes D. no odles 【答案】 A ( )10(2009 宜昌)--In my opi nion, Chi na has more _____ to deal with the disease ofA/H1N1. --I quite agree with you. Chin ese medici ne works well. A. adva ntages B. in terests C. equipme nts D. materials 【答案】A ( )11. (2009 娄底)一It ' s said that you have moved into a new house. —Yeah, and we need to buy some ______ in the mall n earby. A. food B. furn iture C. hamburger 【答案】B ( )12. (2009 孝感)All the ________ teachers enjoyed themselves on March 8th, because it was their own holiday. A. man B. men C. woma n D. wome n 【答 案】 D ()13 .(2009湖北孝感) Emma, who are you taking of at home? —My gra ndma, she got hurt in an accide nt. A. place B. part C. seat D. care 【答案】D ( )14. (2009 山西)--How can I see thick snow in most n orther n parts of China? --You have to wait till ______ comes, Steve. A. summer B. autu mn C. win ter 【答案】C ( )15. ( 2009 山西)Let ' get some _________ about tourism on the Intern et. A. in formati on B. message C. inven ti on 【答案】A ( )16( 2009 无锡) ________ t he teachers in their school is about 200 and one fourth of them are ____ teachers. -s— A. A nu mber of ; wome n B. A nu mber of ; woma n C. The nu mber of ; wome n D. The nu mber of ; woma n 【答案】C ( )17. (2009 绥德)Mike and his friend are going to the _________ to see the new action movie toni ght. A. book shop B. restaura nt C. concert D. cin ema 【答案】D ()18.(2009.安徽)--Shall we go shoppi ng now? ---Sorry. It ' not the right .I 'ntoo tired. A. way B. weather C. place D. mome nt 【答案】 D ()19. (2009.安徽)--I 'nafraid I can 'get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 历史科的材料分析题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材料分析题有不同的解答技巧,可是材料分析题,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失分率最高的部分,因此,学业水平测试冲刺阶段要对材料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带领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分析、解答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题特点 1.“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大,灵活性强,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必须回忆教材中相关知识,并将提供的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最后总结答案提供基础。如果仅凭材料,往往难以回答完整。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从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论从史出的能力,联系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等理应是我们复习中培养学生的重点。 2.材料分析题的考查内容及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及考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

(2)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3)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 (4)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5)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 (6)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从以上考察内容及考察方式来看,题目的题干往往会在实际考题中表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对于这三种表述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同时要紧扣材料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这样,把学业水平测试题型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指导学生学会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 根据材料分析题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教会学生答题方法。 1.“读”——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2.“找”——是解答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