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层阻尼梁厚度变形的实验研究

约束层阻尼梁厚度变形的实验研究
约束层阻尼梁厚度变形的实验研究

研究简报

约束层阻尼梁厚度变形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IC KNESS DEFOR MATION

OF CONSTRAINED LAYER BEAM

张智辉 陈 军 王树宗 蒋铁军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武汉430033)

ZHANG ZhiHui CHEN Jun WANG ShuZong JIANG TieJun

(Institute Application Study o f Modern Technology o f Naval Weapon,Wuhan430033,China)

摘要 约束层阻尼是减振降噪的一种有效方法,Mead-Markus模型不能解释约束层阻尼梁中黏弹层的相对厚度变形。为解释这种变形,M iles和Reinhall提出TD(thickness deformation)模型。文中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TD模型的有效性,并对这种相对变形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Mead-Markus模型,尽管TD模型可能不是一种精确的理想模型,但它适用于更宽的激励频率,并可提高模型的分析精度。

关键词 阻尼 约束层 黏弹层 频率响应

中图分类号 O327

Abstract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can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reduce vibrati on amplitude and sound transmission.The com-mon used M ead-M arkus model can not account for the relative deformation of the viscoelas tic layer of the damping beam.To account for this deformation,Miles and Reinhall developed a model called TD(thickness deformation)model.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T D model and investigate the thickness deformation through experi ments.Experimental resul ts show that TD model adapts well to a more wide frequency range than Mead-Markus model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thickness deformation i 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tical model,although TD model is possibly not a ideal and ex act one.

Key words D am ping;Constrained layer;Viscoelastic layer;Frequency response

Correspon ding author:Z HANG Zhi H ui,E-mail:zz h6820-cn@https://www.360docs.net/doc/879843655.html,,Fa x:+86-27-82443590

Manuscript received20050801,in revi sed form20051017.

1 引言

如果在原基本结构表面粘贴黏弹性材料或喷涂一层大阻尼材料,使其构成自由阻尼层,当结构振动时,阻尼层发生应变,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应变能,并以热能的形式耗散,从而起到抑制振动的作用。如在自由阻尼层表面再粘贴一层约束层构成约束阻尼层,那么约束层将大大限制自由阻尼层的拉伸变形,进一步增加其剪切变形,因而能更多地消耗振动能量,使抑制效果更显著,是一种比自由层阻尼更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建筑等领域。

在约束层阻尼梁的Mead-Markus模型中(如图1a),基梁与约束层中纵向位移不同,横向位移相同,不能解释黏弹层的相对厚度变形[1]。为弥补Mead-Markus模型的不足,Miles和Reinhall提出了TD(thick-ness deformation)模型,允许约束层在基梁上沿着横向和纵向自由移动,可以方便地解释黏弹层的厚度变形[2](如图1b)。

为验证TD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一系列实验,通过比较实验中所测得的梁的频率响应与理论中Mead-Markus模型和TD模型的频率响应,验证相对厚度变形的存在性,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Mead-Markus模型而言,尽管TD模型可能不是一种精确的理想模型,但它适用于更宽的激励频率,可提高模型的分析精度。

2 理论分析

对TD模型而言,梁的运动方程在状态矢量空间中可表述如下[3]

d y(x,s)

d x

=F(s) y(x,s)(1)

边界条件也可以在状态矢量空间中表示如下M(s)y(0,s)+N(s)y(1,s)=g(s)(2)

其中

Journal of Mechanical Strength2007,29(5):816~819

张智辉,男,1976年7月生,湖北武汉人,汉族。海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鱼雷热动力系研究。

20050801收到初稿,20051017收到修改稿。

图1 Mead-Markus模型和TD模型

Fig.1 M ead-Markus model and TD model

g(s)=P(s) 0 0 0 0 0 0 0 0 0 0 0T, P(s)是振动的位移激励。

施加边界条件(2)的运动方程(1)的解为

y(x,s)=e F(s)x A-1(s) g(s)(3)其中

A(s)=M(s)+N(s) e F(s)

这样,基梁和约束层横向位移w1和w3可由式(2)通过计算得到,通过求得w1和w3即可求得基梁和约束层频率响应的幅值wb和wc,从而求得黏弹层的厚度变形wb-wc。

对Mead-Markus模型,黏弹层的厚度变形可以通过类似方法求得(相关内容见参考文献[4])。

3 实验配置与实施步骤

3.1 实验配置

图1列举实验中待测梁的结构和材料属性。实验配置如图2所示,梁通过其基部与振动器相连,黏弹层和约束层在其两端保持自由,激振器通过信号发生器予以驱动,加速度计安置于梁的悬臂端,以测量激励;激光测振仪用于测量待测梁自由端的响应,谱分析仪连接着激光测振仪和加速度计,通过计算激振仪和加速度计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可以获得频率响应。

表1 待测梁的结构和材料属性

Tab.1 Configuration and materials attribute of the measured girder

样本Swatch

材料

M aterials

Thickness mm

Width mm

Longness mm

基梁Base girder Al 2.212150黏弹层

Viscoelastic layer

ISD1120.7512150

约束层Constrained layer Al

0.812150

图2 实验配置图

Fi g.2 Experi ment scheme fig

3.2 实验步骤

实验分两步进行

1)激光测振仪用来测量基梁的频率响应,谱分析

仪利用激励与响应信号获得每一模态的频率响应。

2)将激光测振仪移向梁的另一端,保持其他实验

设置不变,可由相似的模式测得约束层的频率响应。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频率响应分析

4.1.1 理论结果

通过对样本的TD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得到基

梁和约束层频率响应的理论幅值wb和wc(如图3

所示),由图可知,在低频时二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当频率升高时,二者逐渐分开,说明黏弹层的厚度理论

上不是常数,存在厚度的变形,

这与TD模型的预期结

果是一致的。

图3 基梁和约束层频响幅值的理论结果

Fi g.3 Theory results of the basic girder and constrained

layer s frequency res ponse

第29卷第5期张智辉等:约束层阻尼梁厚度变形的实验研究817

4.1.2 实验结果

图4表示实验测量所得到的样本的频率响应,显然,在低模态时,基梁响应幅值wb 与约束层响应幅值wc 一致,但随着模态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实验结果验证了黏弹层的厚度变形。

图4 基梁和约束层频响幅值的实验结果

Fig.4 Experi ment results of the basic girder and constrai ned

layer s frequency res ponse

4.1.3 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图5对实验结果与Mead -Markus 模型和TD 模型理论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由图可以看出,在低频情况下,两种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当频率升高时,Mead -Markus 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差距明显高于TD 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差距,其模型的精度明显低于TD 模型的精度,可以看出TD

模型适用于更宽的激励频率。

图5 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Fig.5 Compare of the theory results and experi ment results

4.2 黏弹层相对厚度变形分析

为表征相对厚度变形,定义基梁频响幅值wb 与

约束层频响幅值w c 之差与基梁频响幅值w b 之比(wb -wc wb )为特定标识量,称为相对厚度变形(

relative thickness deformation,RTD)。由其定义可知,

当RTD 越大时,黏弹层的相对厚度变形越大;反之,RTD 越小时,黏弹层的相对厚度变形越小。4.2.1 RTD 与频率的关系

图6表示RTD 作为频率的函数,由图可知,无论是仿真分析结果还是实验结果,都说明RTD 值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频率越高,相对厚度变形越大;频率越低,相对厚度变形越小。

图6 R TD 随着频率的变化图

Fig.6 Shift fig of RTD with frequency

图7 R TD 随着黏弹层厚度的变化图

Fi g.7 Shift fig of RTD with viscoelastic layer thickness

4.2.2 RTD 与黏弹层厚度的关系

图7表示RTD 作为TD 模型中不同频率下(4kHz 和6kHz)下黏弹层厚度的函数,可以看出,RTD 值随着黏弹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5 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实验对约束层阻尼梁的TD 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Mead -Markus 模型而言,尽管TD 模型可能不是一种精确的理想模型,但它适用于更宽频带,具有更高的分析精度。本文还对约束层阻尼梁黏弹层相对厚度变形进行讨论,由讨论可知,这种相对的厚度变形量取决于振动频率和黏弹层厚度,它随着二者的增大而增大。

818机 械 强 度2007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 ead D J,M arkus S.The forced vibration of a three-layer damped

sandw ich beam w i th arbitrary boundary condi tions.J ournal of Sound& Vibration,1969,10(2):163~179.

2 M iles N R,Reinhall P G.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vibration of laminated

beams i n cluding the effects of both s hear and thickness deformation in the adhesive layer.ASME J ournal of Vibration,Acous tics,Stress,and Reliabili ty,1986,108(1):56~64.3 Yang B,Tan C A.Transfer function of one-dimensional distributed

parameter s ystem.ASM E J ournal of Applied M echanics,1992,59:1009 ~1014.

4 Peter Y H Huang,Per G Reinhall,Shen I Y,Jessica M Yellin.

Thickness deformation of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ASME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Las Vegas,Nevada,S eptember12-15,1999.

第29卷第5期张智辉等:约束层阻尼梁厚度变形的实验研究819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相关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结构实体检验 相关事项的规定 (内部试行2016.2.17) 我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结构实体检验中的相关问题,现统一规定如下: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中10. 1.1条: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它项目。 结构实体检测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测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2、混凝土强度按本规范10.1.2、10.1.5条执行。如在监督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试块管理混乱如未按标准进行养护、代做试块,或混凝土在生产、运输过程有问题或现场未按要求施工、养护不到位、随意加水等情况时,可以开抽测通知单,委托检测机构进行现场回弹、钻芯。

3、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 (1)检测批的划分为:同类构件按一栋楼作为一检测批(分段验收的按分段验收的为一批)。 (2)在统计构件数量时,板是以一个自然间面积为一块板。 (3)梁的抽检频率。 悬挑梁抽取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10个确定,非悬挑梁抽取不少于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确定,样本应分布均匀,只要检测框架梁(受力构件),样板总量按轴线节点来确定。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地下室梁(±0.000以下)独立于主体部分,按总数的2%且不少于5个确定。 (4)在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对悬挑梁、悬挑板,仅需检测上部受力主筋;对于同一块板需同时检测板面、板底钢筋,且板面、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批量检验结果应分开评定。 (5)对于该规范E.0.2条规定“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即同一块板的板面、板底均要检测不少于6根钢筋。 3、结构实体检验完成后,方可进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

简谐力激励下约束阻尼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

V ol 38No.Z1 Apr.2018 噪 声与振动控制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第38卷第Z1期2018年4月 文章编号:1006-1355(2018)Z1-0112-05 简谐力激励下约束阻尼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 房占鹏,侯俊剑,姚雷 (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针对简谐力激励下约束阻尼结构的动力学拓扑优化问题,以约束阻尼结构的指定位置的稳态位移响应为优化目标,约束阻尼材料体积为约束,建立约束阻尼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模型。使用复模态叠加法求解约束阻尼结构的位移响应。分析直接法和伴随法的特点,提出复模态叠加法和伴随法相结合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有效提高灵敏度计算效率。采用移动渐近线法(MMA)对约束阻尼结构的动力学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提出的约束阻尼结构的动力学优化算法有效性。 关键词:振动与波;约束阻尼;动力学拓扑优化;灵敏度;动位移响应中图分类号:TB53 文献标志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1355.2018.Z1.024 Dynamic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Structure under Harmonic Force Excitation F AN G Zhanpeng ,HOU Junjian ,YAO Lei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450002,China ) Abstract :For harmonic force excitation,dynamic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CLD)structure is studied.Considering the displacement amplitude at the specified location of CLD structure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LD material as constrained conditions,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of CLD structure is developed.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CLD structure is solved by the complex 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rect method and the adjoint method,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mplex mode superposition method and the adjoint metho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ensitivity analysis.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is solved by Method of Moving Asymptotes (MMA).The theoretic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ethod.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dynamic topology optimization;sensitivity;dynamic displacement response 约束阻尼处理技术对原结构改动少,占用空间小,易于实施,能有效地抑制结构宽频振动噪声,因而,航空航天、汽车和舰船等行业的减振降噪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1]。随着现代工业节能环保的要求,轻量化成为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如何合理的 收稿日期:2018-03-14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计划 (16A460028);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博士基金(2015BSJJ031);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72102210058) 作者简介:房占鹏(1985-),男,郑州市人,博士,讲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振动与噪声控制。 布置约束阻尼材料的粘贴位置,在严格控制约束阻尼材料使用量的情况下,使约束阻尼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达到最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拓扑优化方法通过搜寻整个设计域中满足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最优拓扑空间分布,能极大改善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目前,阻尼结构的拓扑优化大多以模态阻尼比(或模态损耗因子)为优化目标[2-5]。但是,以模态损耗因子为优化目标旨在通过提高结构的模态阻尼比(或模态损耗因子)来抑制结构的振动和噪声辐射,但在优化过程中没有考虑固有频率和振型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不能直接反应优化结构的振动响应。 以结构的频率响应为优化目标的动力学拓扑优 万方数据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钢筋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一、总则 1、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混凝土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采用混凝土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附录E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以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结构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检测参数和名词术语 1、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到受力主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 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 2、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 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 3、钢筋的示值直径 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4、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 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5、相关符号 C t ——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 i C t ——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i m, C ——探头垫块厚度; ——修正系数; S——钢筋平均间距。 6、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规定: 受拉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1、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建设规图集;不同规(防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有不同的要求; 2、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保护层厚度可按粱考虑。 3、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4、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度尚应遵守防火规有关规定。 5、由此可见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与构件种类、混凝土强度、环境条件、构件受力状态、使用寿命、防

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规范

混凝土保护层 目录 1、定义 2、作用 3、最小厚度 4、《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 1、定义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其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2、作用 (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2)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3)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板、 墙、 壳 板、 墙、 壳 板、 墙、 壳 梁梁梁柱柱柱 ≤C20 C25- C45 ≥C50 ≤C20 C25- C45 ≥C50 ≤C20 C25- C45 ≥C50 一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二a - 20 20 - 30 30 - 30 30 二b - 25 20 - 35 30 - 35 30 三- 30 25 - 40 35 -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组合变形

第十二章 组合变形 习 题 12.1 矩形截面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kN 8.01=F ,kN 65.12=F ,mm 90=b , mm 180=h ,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10=σ,试校核此梁的强度。 题12.1图 解:危险点在固定端 max y z z y M M W W σ= + max 6.69[]10MPa MPa σσ=<= 12.2 受集度为q 的均布载荷作用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其载荷作用面与梁的纵向对称面间的夹角为0 30=α,如图所示。已知该梁材料的弹性模量GPa 10=E ;梁的尺寸为m 4=l , mm 160=h ,mm 120=b ;许用应力[]M Pa 12=σ;许可挠度[]150 l w = 。试校核梁的强度和刚度。 题12.2图 22zmax 11 cos3088y M q l q l ==?解: 22ymax 11 sin 3088 z M q l q l ==?

22 ymax zmax 2 211 cos30sin 308866 z y q l q l M M bh bh W W σ??= +=+ 26cos30sin 30 ()8ql bh h b =+ 3 2 616210422 ( )8120160100.1600.120 -???=+??? []6 11.971012.0,Pa MPa σ=?==强度安全 44 z 3 5512sin 30384384z y q l q l W EI Ehb ?== 4 4 3 5512cos30384384y y z q l q l W EI Ehb ?== max W == = []4 0.0202150 m w m =<=刚度安全。 12.3 简支于屋架上的檩条承受均布载荷kN/m 14=q , 30=?,如图所示。檩条跨长 m 4=l ,采用工字钢制造,其许用应力[]M Pa 160=σ,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14 kN/m q = 题12.3图 解: cos ,sin y z q q q q ??== 22 max max ,8 8 y z z y q l q l M M = = max max max []y z z y M M W W σσ=+≤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析分享 保护层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

2.关于厚度的规定 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 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 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 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 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9.2.5条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10.1.2条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必须对重要部位进 行结构实体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需要对重要构件,特 别是悬挑梁和板构件,以及易发生钢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采用非破损(用先进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 定仪)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验。此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为合格。 当合格点率小于 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检验,当两次抽减总和计 算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才能判为合格。且每次抽样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 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3室内正常环境下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0mm 4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40mm,无垫层时70mm 保护层具体还要按设计图纸定,图纸设计保护层厚度有可能有小幅调整。

(完整word版)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间距检测复习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间距检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一次保护层检验30点,如果想一次通过检验,最多可以( D )个点不合格,且不合格 点最大偏差不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A. 0 B. 1 C. 2 D. 3 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规定,当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对钢筋公称 直径检测进行验证时,应选取( C )。 (A )不少于30%且不少于6处; (B )不少于10%且不少于6处; (C )不少于30%且不少于3处; (D )不少于30%且不少于6处。 3.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______ 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 应判为合格。( C ) A .95% B .80% C .90% D .100% 4.板类构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为15mm ,合格点的最大厚度为____。( A ) A. 23mm B. 25mm C. 27mm D. 30mm A. 15 B. 5 C. 4 D. 6 5.纵向受力钢筋的允许误差,对板类构件为____,对梁类构件为____。( A ) A. ﹢8mm ,﹣5mm ;﹢10mm ,﹣7mm B. ﹢10mm ,-7mm ;﹢8mm ,﹣5mm C. ﹢10mm ,﹣8mm ;﹢7mm ,﹣5mm D. ﹢10mm ,﹣5mm ;﹢8mm ,﹣7mm 6.某一测点第1次测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t c 为26mm ,第2次测得2t c 为25mm ,混凝土保护层修正值c c 为-1.0mm ;试计算该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为_____。( A ) A. 24mm B. 24.5mm C. 25.0mm D. 24.0mm 7.制作校准试件时,同一钢筋两外露端轴线至试件同一表面的垂直距离差应在_____之内。 ( A ) A.0.5mm B.1mm C.1.5mm D.2mm 8.进行钻孔、剔凿验证时,不得损坏钢筋,游标卡尺量测精度为( B )。 A.0.05mm B.0.1mm C.0.5mm D.1mm 9.梁类构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为20mm ,合格点的最小厚度为____。( A ) A. 13mm B.15mm C. 10mm D. 9mm 10.当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小于仪器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

新规范保护层厚度

新规范保护层厚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新规范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 0mm. 《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 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 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9.2.5条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10.1.2条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必须对重要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需要对重要构件,特别是悬挑梁和板构件,以及易发生钢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采用非破损(用先进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验。此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为合格。当合格点率小于 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检验,当两次抽减总和计算的合格

工程力学A参考习题之组合变形解题指导

组合变形 1试分别求出图示不等截面杆的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并作比较。 解题思路: (1)图(a )下部属偏心压缩,按式(12-5)计算其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要正确计算式中 的弯曲截面系数; (2)图(b )是轴向压缩,按式(8-1)计算其最大正应力值; (3)图(a )中部属偏心压缩,按式(12-5)计算其绝对值最大的正应力,要正确计算式中 的弯曲截面系数。 答案:2a 34)(a F =σ,2 b )(a F =σ,2 c 8)(a F =σ 2某厂房一矩形截面的柱子受轴向压力1F 和偏心荷载2F 作用。已知kN 1001=F , kN 452=F ,偏心距mm 200=e ,截面尺寸mm 300,mm 180==h b 。 (1)求柱内的最大拉、压应力;(2)如要求截面内不出现拉应力,且截面尺寸b 保持不变,此时h 应为多少?柱内的最大压应力为多大? 解题思路: (1)立柱发生偏心压缩变形(压弯组合变形); (2)计算立柱I-I 截面上的内力(轴力和弯矩); (3)按式(12-5)计算立柱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要正确计算式中的弯曲截 面系数;

(4)将b 视为未知数,令立柱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等于零,求解b 并计算此时的最大压应 力。 答案:(1)MPa 648.0max t =σ,MPa 018.6max c =σ (2)cm 2.37=h ,MPa 33.4max c =σ 3旋转式起重机由工字钢梁AB 及拉杆BC 组成,A 、B 、C 三处均可简化为铰链约束。起重 荷载kN 22P =F ,m 2=l 。已知MPa 100][=σ,试选择AB 梁的工字钢型号。 解题思路: (1)起重荷载移动到AB 跨中时是最不利情况; (2)研究AB 梁,求BC 杆的受力和A 支座的约束力。AB 梁发生压弯组合变形; (3)分析内力(轴力和弯矩),确定危险截面; (4)先按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12-27)设计截面,选择AB 梁的工字钢型号; (5)再按式(10-2)计算危险截面的最大应力值,作强度校核。 答案:选16.No 工字钢 4图示圆截面悬臂梁中,集中力P1F 和P 2F 分别作用在铅垂对称面和水平对称面内,并且垂直 于梁的轴线。已知N 800P1=F ,kN 6.1P2=F ,m 1=l ,许用应力MPa 160][=σ,试确定截面直径d 。 解题思路: (1)圆截面悬臂梁发生在两个互相垂直平面上的平面弯曲的组合变形; (2)分析弯矩y M 和z M ,确定危险截面及计算危险截面上的y M 和z M 值; (3)由式(10-15)计算危险截面的总弯矩值; (4)按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12-27)设计截面,确定悬臂梁截面直径d 。 答案:mm 5.59≥d 5功率kW 8.8=P 的电动机轴以转速min /r 800=n 转动,胶带传动轮的直径mm 250=D

新规范保护层厚度

新规范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 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9.2.5条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10.1.2条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必须对重要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需要对重要构件,特别是悬挑梁和板构件,以及易发生钢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采用非破损(用先进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验。此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为合格。当合格点率小于 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检验,当两次抽减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才能判为合格。且每次抽样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倍。

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解释

精心整理当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对梁、柱、斜撑等杆状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mm,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使用者对这条规定理解困难。我初步解析一下: 1、“锚固钢筋保护层”指锚固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边的距离。 2、“当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是指锚固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边的距离小于等于5d,d为锚固钢筋直径。举例:锚固钢筋直径为25,5d=5*25=125㎜,如果锚固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边的距离小于125时,需要设置横向构造钢筋。 3、“横向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小于d/4”。以刚才所举例子,d/4=25/4=6.25。可采用直径6.5的钢筋。如果有两种以上锚固钢筋,d为较大规格钢筋直径。 4、“横向构造钢筋间距,梁、柱、斜撑不大于5d”。以刚才所举例子,5d=5*25=125㎜。规范要求间距不应小于100㎜,即min(5d,100㎜)。这里取100㎜。如果有两种以上锚固钢筋,d为较小规格钢筋直径。 5、“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大于10d,且均不应小于100mm”。板、墙锚固钢筋间距为min(10d,10 0㎜)。如果板、墙直径为8㎜,横向构造钢筋间距为80㎜。 那么,具体如何应用呢?我们针对各种构件分别讲解。 6、柱锚固钢筋在基础内或转换梁、框支梁内。如果基础外伸,柱在基础内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存在小于5d的情况。如果基础不外伸,那么柱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情况下不会大于5d,遇到这种情况,就需在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筋,一般以箍筋形式,而不是仅在保护层范围内设置。柱在转换梁、框支梁内锚固原理与在基础内锚固构造相同。 7、梁锚入柱内或墙内,柱的截面一般大于梁宽,如果梁中心线与柱中心线重合,梁锚固钢筋保护层通常不会小于5d。当梁与柱一边平齐时,梁锚固钢筋保护层会小于5d。根据规范要求,如果小于5d,须配置横向构造钢筋。但因为柱梁节点内柱箍筋对梁锚固钢筋产生约束,无需增设横向构造钢筋。当然,横向构造钢筋应是垂直于梁锚固钢筋,而柱箍筋是平行于梁锚固钢筋,所以,按规范要求可以配置横向构造钢筋,以开口箍的形式。预算时可以计取,施工时一般不放。 8、墙锚固钢筋在基础内或转换梁、框支梁内,如果基础外伸,墙在基础内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存在小于5d的情况。如果基础不外伸,那么墙锚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情况下不会大于5d。遇到这种情况,就需在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筋(此时,墙在基础内外侧水平筋可省略),仅在保护层范围内设置。墙在转换梁、框支梁内锚固原理与在基础内锚固构造相同。举例:外墙外侧保护层为50㎜,墙纵筋为16,基础无外伸,5d =5*16=90,50小于90,墙在基础外侧保护层内须配置横向构造钢筋,直径为d/4=16/4=4㎜,间距100㎜。 9、板的支座为梁和墙,板下部纵筋一般情况下保护层大于5d。板上部纵筋锚固钢筋位于梁上部纵筋之上,梁的保护层25㎜,板的保护15㎜。举例:板纵筋为10㎜,5d=5*10=50,梁板的保护层小于5d,故在板锚固钢筋段配置垂直于锚固钢筋的横向构造钢筋,直径为d/4=10/4=2.5㎜,间距100㎜。锚固长度=34d=3 40,横向钢筋根数=340/100=4。实际上市场上没有这么小规格的钢筋,施工时一般不会在锚固钢筋上配置横向构造钢筋。预算时可以计取。 规范作此规定一定有是它的道理。当锚固钢筋保护层小于5d时,配置横向构造钢筋的作用是防止保护层混凝土劈裂时锚固钢筋突然失锚。但理论与实践明显有脱节,实际可操作性差,锚固区保护层本来已小于5d,增加横向构造钢筋无异于减少保护保护层,这对本来就狭窄的保护层更是“雪上加霜”。我认为,应该对锚固区保护层作不小于5d的底线限制,如板上部纵筋锚入梁上部纵筋之下就能满足,这比增加横向构造钢筋更具可操作性,

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规范

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规范 1、定义 2、作用 3、最小厚度 4、《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 1、定义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其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2、作用(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2)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3)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

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板、墙、壳板、墙、壳板、墙、壳梁梁梁柱柱柱 ≤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 xx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二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4、《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其它规定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10 组合变形 1、 斜弯曲,弯扭,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的概念; 2、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确定,中性轴的确定; 如双向偏心拉伸, 中性轴方程为 3、危险点的应力计算,强度计算,变形计算、。 4、截面核心。 10.1、定性分析图10.1 示结构中各构件将发生哪些基本变形 ? 图 10.1 [解](a )AD 杆时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 杆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AC 杆不发生变形。 (b )AB 杆是压弯组合变形,BC 杆是弯曲变形。 (c )AB 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 是压弯组合变形。 (d )CD 是弯曲变形,BD 发生压缩变形,AB 发生弯伸变形,BC 发生拉弯组合变形。 10.2 分析图10.2中各杆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解题范例

图 10.2 [解] (a)力可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为压弯变形。 (b)所受外力偶矩作用,产生弯曲变形。 (c)该杆受竖向集中荷载,产生弯曲变形. (d)该杆受水平集中荷载,偏心受压,产生压缩和弯曲变形。 (e)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弯曲。 (f)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压弯组合。 (g)AB段:斜弯曲,BC段:弯纽扭合。 10.3分析图10.3 示构件中 (AB、BC和CD) 各段将发生哪些变形?

图10.3 [解] AB 段发生弯曲变形,BC 段发生弯曲、扭转变形;CD 段发生拉伸、双向弯曲变形。 10.4一悬臂滑车架如图 10.4 所示,杆AB 为18号工字钢(截面面积30.6cm 2 ,Wz=185cm 3 ),其长度为l =2.6m 。试求当荷载F=25kN 作用在AB 的中点处时,杆内的最大正应 力。设工字钢的自重可略去不计。 图 10.4 [解] 取AB 为研究对象,对A 点取矩可得NBCY F 12.5kN = 则 32 25 = =NBCX NAB F F 分别作出AB 的轴力图和弯矩图: kN 32 25 kN.m NBCX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要求(170711)

关于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相关要求 一、优质结构工程 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在工程评优复审前应对具备检测条件的楼层委托检测机构进行分段检验,监督科室(县区监督机构)应在工程申请复审时严格审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段检验报告。 二、分段验收的结构工程 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时,施工单位应对分段验收部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监督科室(县区监督机构)应在审查技术资料时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段检验报告进行检查。 三、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结论评价 (一)进行分段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时,构件检测数量应按照分段工程的实际情况均匀分布选取,检测比例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要求; (二)分段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报告可注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合格率实测值,不进行评定;若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大于规范允许偏差倍的,应评定结果; (三)检测机构对分段实施钢筋保护层检验的,在最后一次检验完成后,应对该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情况出具完整检测结论。 四、结构实体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的处理

(一)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二)检测机构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性能鉴定检测时,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相关要求,需同时检测构件截面尺寸,并符合以下规定: 1.应将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同类构件作为一个检验批,以确定受检构件的数量; 2.随机抽取构件,对于梁、柱类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于墙、板类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少于6根钢筋时应全检),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规定,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鉴定检测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如检测机构鉴定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在检测机构鉴定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且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不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应进行返修或加固处理。经返修或加固处理后,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时,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的要求予以验收。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验收规范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验收规范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验收规 范 篇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具体含义及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具体含义及规范要求 时间::2011-10-06 栏目: 钢筋与结构编辑: 建筑质检员点击: 13744 次标签: 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钢筋保护层 钢筋工程验收,保护层厚度是很重要的一项。保护层厚度过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保护层厚度过大,影响钢筋力矩。但是天天提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是真的去想钢筋保护层具体是怎么计算的,估计好多人一下子都说不出来。这个其实规范和图集 GB50010-2010和11G101-1上有详细的说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钢筋和箍筋、构造钢筋分开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护层的要求,箍筋也有保护层的要求。但是,新规范统一规定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一、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第102页、

11G101-1第54页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说明: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二、混凝土保护层最大厚度能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图集上没有说,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都没去考虑。其实混凝土验收规范上对此有一条说明: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要求,其允许偏差最大值不得超过1.5倍。 三、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新规范已不再对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做单独要求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所以箍筋保护层厚度要求直接套用上表。 篇二: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有关规定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10 组合变形 1、斜弯曲,弯扭,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的概念; 2、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确定,中性轴的确定; 如双向偏心拉伸, 中性轴方程为 p p o o 22 y z z y 1z y0 i i ++?= 3、危险点的应力计算,强度计算,变形计算、。 4、截面核心。 10.1、定性分析图10.1 示结构中各构件将发生哪些基本变形? 图10.1 解题范例

[解](a)AD杆时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杆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AC杆不发生变形。 (b)AB杆是压弯组合变形,BC杆是弯曲变形。 (c)AB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是压弯组合变形。 (d)CD是弯曲变形,BD发生压缩变形,AB发生弯伸变形,BC发生拉弯组合变形。 10.2分析图10.2中各杆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图10.2 [解] (a)力可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为压弯变形。 (b)所受外力偶矩作用,产生弯曲变形。 (c)该杆受竖向集中荷载,产生弯曲变形.

(d)该杆受水平集中荷载,偏心受压,产生压缩和弯曲变形。 (e)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弯曲。 (f)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压弯组合。 (g)AB段:斜弯曲,BC段:弯纽扭合。 10.3分析图10.3 示构件中(AB、BC和CD) 各段将发生哪些变形? 图10.3 [解] AB段发生弯曲变形,BC段发生弯曲、扭转变形;CD段发生拉伸、双向弯曲变形。 10.4一悬臂滑车架如图10.4 所示,杆AB为18号工字钢(截面面积30.6cm2,Wz=185cm3),其长度为l=2.6m。试求当荷载F=25kN作用在AB的中点处时,杆内的最大正应力。设工字钢的自重可略去不计。 B l/2 F 20kN 300 C D A l 图10.4 [解]取AB为研究对象,对A点取矩可得 NBCY F12.5kN = 则3 2 25 = = NBCX NAB F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