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0210300.html,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及建议

作者:张亚琴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8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7.9%增长到2012年的52.57%,跨越了50%的临界值(城市化由量变到质变)达到了同期国际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城市化质量较低,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找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比较受争议的问题,为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30多年平均近10%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市化。而我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托于工业规模的迅速扩长,城市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仅只有17.9%,到201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2.57%,与世界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是我国城市化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又因为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今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来推动。

那么,如何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借鉴国际城市化经验,并对比我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和现状,我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反思,对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城市化的内涵

近年来,城市化研究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之一。从已有文献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对于“城市化”的理解并不一致。主要是对于“urbanization”这一单词,有人译为“城市化”,有人译为“城镇化”。我国学者比较普遍使用的还是“城镇化”,简新华、黄锟(2010)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是在国际上通常所说的“城市化”概念的基础上,又加了“农村城镇化”(包括城关镇、建制镇、集镇等非农业生产集中的区域)[1]。在这里,我们采用国际上的说法“城市化”,和国内学者提出的“城镇化”,含义是相同的。都是指从传统农业型社会向现代工业型社会的转变中,以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转变为特征,人口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积聚,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转变的过程。包括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

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城市化水平逐步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质量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