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送教上门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

___启智__学校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送教上门计划表(可复制)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总结

送教上门教学照片

启智学校“送教上门”

学生姓名:

送教教师:

启智学校“送教上门”儿童评估表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时间: 送教课时: 教学目标: 1、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2、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身体平衡能力 教学过程 口肌的训练: 1、“两操”的设计 两操分别是:按摩操和口舌操。 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按摩操分五个步骤: (1).抹口轮 (2)、捏下颜 (3)、擦下巴 (4)、揉面颊 (5)、轻拍面部,在舒缓的音乐中对口部进行按摩。 口舌操步骤: 第一节:张大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张一合; 第二节:伸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伸一缩; 第三节:顶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头顶两腮,左一次右一次; 第四节:舔牙床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牙齿背后,一上一下;

第五节:卷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上牙膛,由前往后; 第六节:弹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舌头由卷变为放平,反复做(如同发啦音的方式); 第七节:活动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使嘴进行张一咧一撮一抿的变化练习。 2、口部模仿 主要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口部模仿包括:张嘴、叩齿、打哇哇、伸舌头、舔上唇、翘舌等。 运动康复: 1、步行训练 独立步行必须具备正常的立位平衡反应、双侧下肢交替协调运动和一侧下肢支撑体重等基本条件。 对脑瘫患儿进行步行训练以前必须做认真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患儿步行可能达到的水平,如独立步行、拄拐步行还是终生依靠轮椅生活。 在做出判断以前应充分考虑到患儿发育的特点,尽最大努力争取达到独立步行。应当严格地设计训练方案,使其尽量接近正常的步态。 教学成果: 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做口舌操,模仿张嘴、叩齿、打哇哇、伸舌头、舔上唇,需增加活动量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在2018年9月份正式拉开了帷幕。很荣幸,能够被校领导选为送教教师,在汪校长的主持和带领下,跟随我们学校经验丰富的郭路老师一起进行送教工作。经过半个学期的送教上门,我们的送教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在不断地总结和探索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我们之后的送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学期,我们的送教上门工作风雨无阻,坚持每周送教一次,每次时长为两个小时,时间定为周二上午。我们根据学生情况为他开展了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精细动作训练和绘画手工课程,郭老师主要负责生活语文和精细动作训练的教学,我主要负责生活数学和绘画手工的教学。 2018年9月6日,吉校长带领我们送教的教师进行了工作分析会,就送教上门的意义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也讨论了送教上门的时间设置、课程设置等具体事项。2018年9月13日,在汪校长的带领下,郭老师我们三人第一次走入被送教学生的家里,对学生进行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随后与家长一同确定每周送教的时间。 回到学校之后,我和郭老师就开始为黄洋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2019年9月18日,送教上门工作正式开始授课,本学期送教上门总计11次,其中生活数学送教次数为10次,绘画手工送教次数为9次。生活数学本学期的授课内容主要为:数前概念,包括有、没有,大小、多少、同样多、上下、里外;认数1、2、3。绘画手工本学期的授课内容主要为:认识常见的绘画工具和颜色、涂色、简单的线条、简单的图形。 在本学期期末对黄洋进行测评,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综合的评定,黄洋对生活数学所学习的内容掌握率达到了100%;绘画手工方面掌握的不是特别好,在下学期要继续进行巩固练习。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虽然我们刚开始一个学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只要学生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继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努力探索一些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牵着蜗牛去散步,静候一路花开 残疾孩子凝聚爱心,自我参与到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以来。差不多经过一学年 的努力实践探索,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 心和责任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和努力。现针对我组送教工作进行小结: 1、了解情况,简单评估 我们这组的送教对象共四名,其中孤儿院3名,在街上理发店的小孩一名。由于 小孩从没有接受过有效的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 估不能全面了解其情况。我们通过与福利院院长、家长沟通,大概了解了孩子的家庭 成员、成病原因、发病规律、治病经历、生理状态、生活习惯等相关情况。并结合学 校张贴的建议孩子送教方向设置课程。每堂课做到认真备课,教具准备得当,坚持自 带电脑用多媒体给他们上课。 2、走近身边,开启心门 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家长难免会心疼、觉得亏欠他,给其充分的溺爱,但由 于没有同龄孩子愿意与其玩耍,所以比较孤独,语言能力差,不愿意理人。也由于程 度过重,没有办法进行语言交流,给我们送教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我们只能慢慢来,播放儿歌、带各种玩具或食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争取跟他建立友好联系。经过不懈 努力、反复刺激,孩子们慢慢接受我们的到来,并从开始的从不正视、嘴巴紧闭,到 后来有了简单的眼神交流。 3、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们每月至 少一次送教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福利院的三位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家庭的温暖,但他 们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关爱的需要。 但要让他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明显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注意因材施教, 从简单常识教起,运用游戏形式,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 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意识、树立信心;生活自理能力的培 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 复多次,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孩子,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为了保障因残疾等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特殊学生 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残疾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经验,努力实现我校残疾学生教育“全覆盖、零拒绝”。 二、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学生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服务时间 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月提供上门教育不少于2次,每次2个课时,每学期不少于20个课时,每课时30分钟。 四、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为暂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教学能力的我校残疾学生。 五、服务形式 学校指派教师到学生家中开展教育指导活动。 六、领导小组及送教教师 组长:xxx 送教教师:xx、xxx等 七、经费保障 设立相应的“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费以及业务指导等费用。 八、工作要求 (一)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纳入学籍管理,保证其正当的权益。

(二)送教上门时间及课时安排,须依据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三)每次送教上门工作完成后,监护人需签字确认。 (四)送教上门是我校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教务处按照要求落实相关工作。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业务水平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精心准备,保证质量。每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要做好电子材料的拍照(摄)和存档。 xxxx年六月二日 篇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相关要求,切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一人一案,保障所有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保障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情况,结合“送教上门”的工作要求,特制定xxx“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服务对象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三年规划

送教中心三年规划 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中心 2016.3

送教中心三年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通知》和巴彦淖尔市教育局、巴彦淖尔市残疾人联合会发放的《关于在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我市适龄重度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送教中心将积极努力开展为我市适龄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活动,争取把“送教上门”这项“惠民工程”做到实处,现将三年的送教工作做一个简单的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一直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理念,尽量实行“零距离”办学,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接受教育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是我市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且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0—16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通过摸底排查,送教中心的服务对象将会越来越多。 首先,要在先前就开展过送教上门工作的旗县(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里继续坚持我们的“送教上门工作”。 其次,要针对临河地区和市福利院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送教

上门工作。 再次,结合全市重度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情况,开展其他旗县的送教上门工作。 最后,把送教上门工作在我市全面铺展开来。 三、工作职责 根据教育局、残联等部门排查出来的数字,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时间的统一安排,将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并进行下去。 我们要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通过定时、定点、定量的上门教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通过智力评估、认知训练、沟通训练、肢体康复、听觉言语个别化训练等多种训练方式对他们进行全面的、适当的、生活化的教学服务,让他们学会自己生活。 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服务的同时,还要对其家长进行简单有效的康复训练的具体、实用的理论指导和肢体康复的手法指导。并带领专业的心理辅导师针对家长进行正面的心理疏导和健康、良好的心理教育。 另外,还要结合各地的师资情况,充分利用资源,辅导、培训当地的教师,尽最大力量为各旗县区、各单位培养新生力量,从根本上解决送教上门的师资紧缺的问题,使他们在今后送教上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自食其力,逐渐成熟起来,并且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一些。 四、师资保障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调研报告---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调研报告---乘风破浪会有 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了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平权,切实提高他们的入学率,国家第一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 20xx)》、国家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20)》明确提出了实施送教上门的要求,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强调“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由此送教上门这一残疾人教育的补充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由于疫情此项工作一直未如期进行,直到开学我校立即着手开展了送教上门的实践。6月底,学校利用两天时间对建档立卡的残疾儿童开展了送教上门服务,后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对全区不适合入学的特殊儿童进行了情况调查。近两年来,茌平区特殊教育的送教上门工作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此形成的初步经验、初步模式。送教上门服务也得到了全区绝大多数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及其家庭的欢迎和肯定。一、调研过程6月30日及7月3日,在保证本校的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每班抽调两人,分两大组进行送教。本次送教对象是建档立卡的未入学的残疾儿童,送教教师为学生们制定个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

教,小步子,多坡度,同时给家长送上部分特殊教育的方式、方法。7月8日、9日与12日我校利用假期采用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对全区未入学的残疾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一线走访、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情况,形成了初步调研成果。二、调研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衡,全区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占全区残疾儿童近一半,而我校的师资也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如果单靠我校教师送教是远远达不到国家有关送教的标准。这也是我校送教上门工作的一大难题。2、对残疾儿童评估不足,虽然教师送教时都对残疾儿童做一个简单的评估,但未形成系统性的评估标准及评估结果,所以对送教的残疾儿童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送教任务。3、缺乏专业的康复教师,由于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大部分都是重度的残疾儿童,对于康复的需求远远大于对于知识的需求。而参与送教的教师都是在教学一线抽调的,没有专业的康复知识与康复技能,因此不能满足家长与学生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三、对策措施1、充分利用特殊教育资源室。自2019年开始我校就一直致力于特教资源室的建设,近期我校更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资源室的使用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送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室的教材教具、康复器械等增加送教的内容与形式,提高送教质量。2、适当增加教师送教的人数和次数。对建档立卡的残疾儿童我校制定了一周两次,一次一个半小时的送教方案。针对送教儿童制定个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计划2016

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精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我市适龄重度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校将继续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为了真正把“送教上门”这项“惠民工程”做到实处,现制定下一年的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一直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理念,尽量实行“零距离”办学,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接受教育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我市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且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0—16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1.对象的来源 在社会中有很多中重度残疾儿童,由于家庭或身体的因素不能够到学校上学的孩子,还有很多是因为家长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让孩子主动寻求教育的,更不会主动去找教育机构,而是被动地在家里等,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些机构将他们找出来。

2、对象的筛选 未接受教育的儿童都找到后并不是说他们都将成为送教上门的对象,还要通过筛选。筛选的目的是让那些有条件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因为学校是一个系统的、多元的、资源丰富的、动态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发展。而将那些真正无法实现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作为送教上门的对象。 在筛选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地了解,与儿童交流,观察儿童,有时也可以借用一些相关的评估工具。但有一些情况可能是家长由于各种原因阻碍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那就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解除家长的思想包袱,给家长灌输正确的思想,使他们改变观念、解除顾虑,尽早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 三、服务范围 根据教育局、残联等部门排查出来的数字,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时间的统一安排,将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先在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以及巴彦淖尔市福利院等地开展并进行下去。预计通过2—3年的上门教学,对约30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通过智力评估、认知训练、沟通训练、肢体康复、听觉言语个别化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对他们进行全面的、适当的教学服务。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服务的同时,还要针对他们的家长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以及家庭康复的具体、实用的理论指导和肢体康复的手法指导。并且结合当地的师资情况,充分利用资源,辅导、培训当地的教师,尽最大力量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时间: 送教课时: 教学目标: 1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2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3提高学生身体平衡能力 教学过程 口肌的训练: 1 “两操”的设计 两操分别是:按摩操和口舌操。 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按摩操分五个步骤: 1).抹口轮 2)、捏下颜 3)、擦下巴 4)、揉面颊 5)、轻拍面部,在舒缓的音乐中对口部进行按摩。 口舌操步骤: 第一节:张大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张一合; 第二节:伸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伸一缩; 第三节:顶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头顶两腮,左一次右一次;第四节:舔牙床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牙齿背后,一上一下;第五节:卷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上牙膛,由前往后;

第六节:弹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舌头由卷变为放平,反复做(如同发啦音的方式); 第七节:活动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使嘴进行张一咧一撮一抿的变化练习。 2 口部模仿 主要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口部模仿包括:张嘴、叩齿、打哇哇、伸舌头、舔上唇、翘舌等。 运动康复: 1步行训练 独立步行必须具备正常的立位平衡反应、双侧下肢交替协调运动和一侧下肢支撑体重等基本条件。 对脑瘫患儿进行步行训练以前必须做认真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患儿步行可能达到的水平,如独立步行、拄拐步行还是终生依靠轮椅生活。 在做出判断以前应充分考虑到患儿发育的特点,尽最大努力争取达到独立步行。应当严格地设计训练方案,使其尽量接近正常的步态。 教学成果: 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做口舌操,模仿张嘴、叩齿、打哇哇、伸舌头、舔上唇,需增加活动量送教时间: 送教课时: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计划2016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计划2016 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精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我市适龄重度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校将继续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为了真正把“送教上门”这项“惠民工程”做到实处,现制定下一年的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一直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理念,尽量实行“零距离”办学,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接受教育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我市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且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0—16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1(对象的来源 在社会中有很多中重度残疾儿童,由于家庭或身体的因素不能够到学校上学的孩子,还有很多是因为家长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让孩子主动寻求教育的,更不会主动去找教育机构,而是被动地在家里等,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些机构将他们找出来。 2、对象的筛选

未接受教育的儿童都找到后并不是说他们都将成为送教上门的对象,还要通过筛选。筛选的目的是让那些有条件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因为学校是一个系统的、多元的、资源丰富的、动态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发展。而将那些真正无法实现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作为送教上门的对象。 在筛选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地了解,与儿童交流,观察儿童,有时也可以借用一些相关的评估工具。但有一些情况可能是家长由于各种原因阻碍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那就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解除家长的思想包袱,给家长灌输正确的思想,使他们改变观念、解除顾虑,尽早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 三、服务范围 根据教育局、残联等部门排查出来的数字,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时间的统一安排,将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先在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以及巴彦淖尔市福利院等地开展并进行下去。预计通过2—3年的上门教学,对约30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通过智力评估、认知训练、沟通训练、肢体康复、听觉言语个别化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对他们进行全面的、适当的教学服务。在对孩子进行教学服务的同时,还要针对他们的家长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以及家庭康复的具体、实用的理论指导和肢体康复的手法指导。并且结合当地的师资情况,充分利用资源,辅导、培训当地的教师,尽最大力量 为各旗县、各单位培养新生力量,从根本上解决送教上门的师资紧缺的问题,并且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一些。 四、师资保障及时间安排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深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优秀团队,成立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具体组织和业务理论指导。

送教上门制度

送教上门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临洮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送教上门制度 一、学校工作职责 1.落实国家以及甘肃省关于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按照各级教育部门关于特殊教育要求,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将“送教上门”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之中。整合学校各方力量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特殊教育领导小组,在兼顾学校工作的同时,负责学校“送教上门”的师资选拔,确保责任教师的送教时间和其他相应工作的完成;对表现好的责任教师在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时适当倾斜。 3.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协助责任教师对送教对象进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督促责任教师按计划对送教对象进行送教服务。 4.协助责任教师对有康复需要且家长有要求的送教对象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5.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责任教师送教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以及对责任教师的管理考核,确保送教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6.负责建立服务对象相关的档案(含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 二、教师工作职责 1.积极履行对送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送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利用学校和社会的物质、人力资源,提供适合送教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对送教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2.开展对送教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加强对送教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评价内容,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办法。 3.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家长宣传特教知识,开展家校间经常性的联系,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注重家庭教育与送教教育的一致性。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学校 “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确定“送教”方案,全力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平等性。我旗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14]6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并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主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学生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2课时,家长课堂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 (一)“送教上门”工作三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在旗残联、旗教育局通力合作下,提供残疾儿童年龄、名单及家庭住址等联系方式,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确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在旗残联和旗教育局的组织下,旗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调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旗特殊教育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送教上门”工作,由旗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走进残疾儿童家庭,实施一对一教育康复服务课程。 (二)“送教上门”的具体方案和主要措施 1.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客观反映学生情况 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通过首次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的病史、原有的教育水平、康复状况、生活自理情况等,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如家庭经济情况、家长以及抚养人的教育水平等。

特殊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特殊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篇一: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克服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双周四下午的送教活动。一学期来,我“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送教学生中延蓝星是我服务的重点,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他们的个别教学目标,为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送教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但要让这些智障儿童在

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重视情感的投入,注意教师的形象、教态,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我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孩子,支持孩子。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并且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 篇二:20XX年秋季送教上门总结 2 20XX年秋季学期乐治镇第一小学 “家庭课堂”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乐治镇杨家湾村一组的肢残、智残儿童黄明友不能到校接受系统教育。我校决定成立帮教小组,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对该儿童进行帮教。老师们每次都给他带去喜欢的玩具、书籍,和他做喜欢的游戏,教他一些简单的知识,“现在孩子能够简单交流了,对老师的话也有回应了,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每次老师们到他家,都能看见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校教师积极开展充分体现出爱心、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一项民生工程,为因残疾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免费量身打造送教到家的优质教育模式。为了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送教上门”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篇一 为了保障因残疾等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特殊学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残疾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经验,努力实现我校残疾学生教育“全覆盖、零拒绝”。 二、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学生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服务时间 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月提供上门教育不少于2次,每次2个课时,每学期不少于20个课时,每课时30分钟。 四、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为暂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教学能力的我校残疾学生。 五、服务形式 学校指派教师到学生家中开展教育指导活动。

六、领导小组及送教教师 组长:xxx 送教教师:xx、xxx等 七、经费保障 设立相应的“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费以及业务指导等费用。 八、工作要求 (一)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纳入学籍管理,保证其正当的权益。 (二)送教上门时间及课时安排,须依据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三)每次送教上门工作完成后,监护人需签字确认。 (四)送教上门是我校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教务处按照要求落实相关工作。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业务水平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精心准备,保证质量。每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要做好电子材料的拍照(摄)和存档。 xxxx年六月二日 篇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 -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相关要求,切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一人一案,保障所有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保障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情况,结合“送教上门”的工作要求,特制定xxx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门提出的“特殊教育计划”,满足特殊群体的学习需要,实现均等化教学。教育工作必须逐渐创新,开展“送教上门”实践活动,结合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并落实好教学活动,强化实现严格管理。 1构建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的组织体系要切实发挥“送教上门”教学工作的优势,落实好相关职责,就必须确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重点项目之中,发挥各部门的职责。 首先,统筹全局,组织落实。教育部门应该协同计生委、残联对送教上门特殊群体进行界定,建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主要负责人,并确立管理体制,构建多级管理网络。 其次,均衡发展,属地管理。各县市地区的教育部门要依照 “就近原则”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试点学校进行统一规划,成立工作指导中心,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 最后,预算管理,强化保障。“送教上门”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工作内容,它的落实和管理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证。教育机构要协同各个部门,确立经费收支标准,将工作经费纳入整体预算项目之内,并根据相关规定落实好补贴工作。 2科学管理,明确对象和原则 送教上门工作”的科学开展,离不开服务对象的确认。我

校的服务对象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且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0?16岁)残疾儿童少年。 2.1 对象来源由于家庭或身体的因素不能够到学校上学的孩子,还有很多是因为家长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意让孩子主动寻求教育的,更不会主动去找教育机构,而是被动地在家里等,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些机构将他们找出来。 2.2 对象筛选 未接受教育的儿童都找到后还要通过筛选。筛选的目的是让那些有条件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因为学校是一个系统的、多元的、资源丰富的、动态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在筛选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地了解,与儿童交流,观察儿童,有时也可以借用一些相关的评估工具。 3针对性送教,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特殊教育作为教学的特殊形式,要提高“送教上门”服务的质量,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1 环境创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送教上门”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完善残疾教学服务的关键。因此,学校要与社会、家长取得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以合力的方式构 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完善教学内容特殊教育的“送教上门”工作要走出固有思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总结汇编

学习-----好资料 牵着蜗牛去散步,静候一路花开 残疾孩子凝聚爱心,自我参与到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以来。差不多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实践探索,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和责任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和努力。现针对我组送教工作进行小结: 1、了解情况,简单评估 我们这组的送教对象共四名,其中孤儿院3名,在街上理发店的小孩一名。由于小孩从没有接受过有效的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了解其情况。我们通过与福利院院长、家长沟通,大概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成员、成病原因、发病规律、治病经历、生理状态、生活习惯等相关情况。并结合学校张贴的建议孩子送教方向设置课程。每堂课做到认真备课,教具准备得当,坚持自带电脑用多媒体给他们上课。 2、走近身边,开启心门 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家长难免会心疼、觉得亏欠他,给其充分的溺爱,但由于没有同龄孩子愿意与其玩耍,所以比较孤独,语言能力差,不愿意理人。也由于程度过重,没有办法进行语言交流,给我们送教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我们只能慢慢来,播放儿歌、带各种玩具或食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争取跟他建立友好联系。经过不懈努力、反复刺激,孩子们慢慢接受我们的到来,并从开始的从不正视、嘴巴紧闭,到后来有了简单的眼神交流。 3、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们每月至少一次送教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福利院的三位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家庭的温暖,但他们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关爱的需要。 更多精品文档

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王均 为了保障重度智障、脑瘫等儿童因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特殊儿童、少年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根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办发〔2014〕1号)、《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139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渝委发〔2008〕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特殊儿童少年居家生活教育工作经验,努力实现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零拒绝”,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二、服务项目、内容 服务项目:特殊儿童少年康教服务 项目内容:对特殊儿童、少年提供以“生活自理技巧训练为主,肢体机能训练以及教育为辅”的康教服务。 三、服务时间、对象、方式 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月提供上门康复教育不少于2次,

每次2个课时,每学期不少于20个课时,每课时35分钟。 服务对象: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为暂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康教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服务方式:采用个训、小组训练等康复教育指导方式。 四、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工作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康教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康教服务项目流程 1、特殊儿童、少年填写《北碚区特殊儿童康教需求申请表》; 2、上交申请表、户口本及残疾证复印件到学校; 3、学校对申请人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意见,与申请人签订相关协议(康复指导风险知情同意书); 4、学校指派教师到镇街或学生家中开展康教指导。 六、工作要求 (一)送教上门服务学生纳入学籍管理,保证其正当的权益。 (二)各镇(街)需提供康教服务场地、康复辅助器材。 (三)送教上门时间及课时安排,须依据针对服务对象综合系统评估后出具的相关康教服务指导意见。 (四)每次送教上门工作完成后,监护人需签字确认。 (五)送教上门是我校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教务、康复等部门要认真组织,按照要求落实相关工作。教师要以高度

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

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 送教上门教学常规教案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 调查中我了解到:小孩在家受家人的宠爱,以自己为中心,哭闹情况多较,对父母和祖辈依赖性较强,会抓做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手脚乱跳,情绪波动大,在和他接触和交谈中发现他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较差,如:不会自己吃饭啊,不会入厕,个性较强,形成了许多的坏习惯,时常说话不清楚———为了能尽快稳定情绪,适应他园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使他都能愉快的生活,取的可喜的进步。二、教学目标: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现在是培养孩子节奏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音乐素质的基础时期,而音乐游戏化的方法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他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本学期通过研音乐游戏化的方法对小班他进行节奏感培养的同时,探索其内容、目的和组织手段。现将我在第一、第二个阶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实施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本班他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表现情况,确定教研课题。2、培养并建立初步的音乐活动常规。 3、能够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难点: 1、认识几种打击乐器,能随着熟悉的乐曲使用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演奏,体验乐器演奏的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他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安静、用心地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和劳动音乐的不同特点。四、具体实施措施:1、激发他对节奏的兴趣、提供多种乐器,让他在自由敲打中获得满足以激发他玩乐器的兴趣与欲望。、提供两种乐器让他在敲敲打打中听听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乐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音色差别较大的两种乐器,在他的敲打过程中用动作帮助他了解乐器的音色与情感所表达的关系。如敲大鼓时引导他模仿“老虎、狮子”等有力的动作。敲三角铁、碰铃时做鱼游、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由于在这些自由敲打的游戏活动中没有节奏的要求,对于尚不能较好地掌握有规律打拍的他来说同样会使他的获得成功和满足感。2、在听听玩玩中激活他的节奏动感引导他感知节奏。首先,音乐自然生活。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习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如引导他倾听观察自然界、动物、生活中的节奏响声,之后进行模仿、感知,并拍出节奏类型来。从中让他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其次,我还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一系列听力游戏,让他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动感。如:用筷子敲击铝锅、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见的用具、器皿,从中辨别声音的高低。有时,我还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的节奏,他用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反之,他敲节奏、老师将其再现出来。、体验、感受稳定单一的节拍这是培养他节奏感的基础。我会让他以自身的身体律动来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唱歌、乐曲时,让他随着节拍,一拍一拍地摇动身体、头,感受有规律的无变化的拍子。在这个练习中,我还让他随着乐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脚等律动,这样就能帮助他较好地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为今后掌握有变化的节奏打下基础。篇二活动目标: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激发孩子对歌唱表现的兴趣。重点难点:在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活动准备: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活动过程: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二、图片引入主题,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见过他吗?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2、“怎样唱出小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送教上门工作纪实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本学期开始我们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对全市所有的乡镇进行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市共有34名送教上门学生,其中14名学生属于建档立卡学生。我们在爱的路上,肩负着责任,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34名重度残疾孩子康复和学习辅导。 在市教育局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经过半学期的送教上门工作,我们的"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一学期来,我们资源中心"送教上门"风雪无阻,从未间断。通过在认知、艺术、肢体等方面的康复,让孩子们在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学期送教204次,408课时,影像资料500余张,记录了每节课的教学片断,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现就本学期的送教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全面评估,制定方案 本学期接到送教工作后,我们对每一个送教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做出了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电话沟通,赢得信任。 我们先把送教上门的安排通过电话告诉家长,先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

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和下一步需要深入评估的内容,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找准教学方向。 在了解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送教上门,前两次课我们对34个孩子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通过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为每个孩子制定送教计划和实施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可行性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开设康复训练、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特色发展等课程,采取适合每个孩子的教学方法,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使教育效果更强。 4、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爱。送教上门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开学初,根据市教育局教育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先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尽快部署。安排相关人员进村入户摸底排查,经排查,全市共有36名特殊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现在还未入学,九月底。我们资源中心为这些孩子送去了学习用品,并为其中的十五名建档立卡学生每人发放了625元生活补助。每月定期为这些孩子每月开展

#高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用心探索倾情奉献 ——高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哪里有残疾孩子,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为切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早在2018年,我校便开始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尝试和探索。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精神,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和家庭享受到政策之惠,本学期,我们加大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力度,把送教工作做得更规范,更扎实。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市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圆满完成了教育局交付任务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和努力。省教育电视台、宜春电视台及高安电视台分别对我校的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了专访内容。 一、爱心为本,情动稚儿家长心 教育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门艺术,特殊教育事业更是一种爱的传递,爱的奉献。送教上门工作的对象是中重度的残疾儿童,身患残疾是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无法逃避的不幸,那么,家境的贫困更使残疾人家庭雪上加霜,似冰冻三尺,让家长们都饱受着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折磨。为了切实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关怀,让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一贯重视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参和送教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对残疾孩子及家长要尊重、理解和同情,热情服务,耐心作答。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和责任”的召唤下,我们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每一位送教的老师对孩子和家长都是百般尊重和关心,态度亲和,语言温婉,工作耐心细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可以说一个孩子一个样,如:文慧属于重度弱智,平时经常会哇哇大叫,大吵大闹,乱扔玩具,情绪极不稳定,虽然多次强化训练,毫不见效,有时她会蒙住头,有时她会抖动手脚,教她说“小熊”,她偏说“小猫”,根本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于是,游老师改变方法,把文慧抱在手中,细心地为她做康复,就像孩子的亲人一样。当学生志威发脾气把口水吐在她身上的时候,家长非常歉疚,她却毫不在意地擦掉,继续微笑着引导她,教育她。熊老师耐心细致的教案和亲切温柔的话语,让景煜和奶奶如沐春风。邹老师送教的孩子陈武,右手、右腿残疾,走路颠跛得很厉害,发音有障碍,至今生活还不能自理。邹老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