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期末考试 - 副本

民俗学概论期末考试 - 副本
民俗学概论期末考试 - 副本

武汉交通科技学校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8×3=24)

1.“Folklore”既指,又指。这个词是学者 1846年创用的。

2.中国的民居建筑,以最为广泛。

3.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的程序规范和标志。

4.物质生活民俗包括、、、以及等方面。

5 民俗的社会功能包括。

6.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了和两个阶段。

7.中国古代的婚姻仪礼“六礼”指的是:。

8.师承关系的系谱性主要体现在师徒关系的和工匠来源的。

二、名词解释(6×4=24)

民俗民俗的维系功能物质生产民俗行商

人生仪礼

入赘婚

简答题(8×4=32)

1、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分别论述

2、岁时民俗具有哪些特征?分别论述

3、何为服饰民俗?服饰民俗的形成体现的社会观念?

4、我国的葬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20)

1 、什么叫成年礼?你认为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礼?为什么?

(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C58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民俗学概论大纲

2014年赣南师范学院民俗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民俗学概论》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一、考试方法:闭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试题类型:名词解释、问答题、分析题、论述题 三、课程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民俗与民俗学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四、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 一、农业民俗 二、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 三、工匠民俗 四、商业与交通民俗 第三章物质生活民俗 一、饮食民俗 二、服饰民俗 三、居住建筑民俗 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 一、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 二、宗族组织民俗 三、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第五章岁时节日民俗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二、岁时节日民俗的活动及特点 第六章人生仪礼 一、人生仪礼的性质 二、诞生仪礼 三、成年仪礼 四、婚姻仪礼 五、丧葬仪礼 第七章民俗信仰 一、信仰对象 二、信仰媒介 三、信仰表现形式 四、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民间口头文学 一、口头散言语叙事文学的体裁和分类 二、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流传和演变

三、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讲述和功能 四、民间诗歌的起源与传播 五、民间诗歌的类别与特征 六、民间诗歌的体式、表现手法与功能 七、歌节、歌俗与歌手 第九章民间语言 一、民间语言的性质 二、常用型民间熟语 三、特用型民间熟语 第十章民间艺术 一、民间音乐 二、民间舞蹈 三、民间戏曲 四、民间工艺美术 第十一章民间游戏娱乐 一、民间游戏娱乐的起源、特征、功能与分类 二、民间游戏 三、民间竞技 四、民间杂艺 第十二章民俗学研究方法 一、主要民俗学流派及其方法 二、民俗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民俗研究的一般方法 考试书目: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 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 B、单项上、整体上 C、宏观上、整体上 D、全面和局部上 2、《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属于() A.自然科学 B.人文与社会科学 C.工程技术科学 D.医药科学 3、()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A 1990 B 1980 C 1992 D 2000 4、()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A 朱德 B 洛克 C 毛泽东 D 郑杭生 5、()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6 ()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7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8、下面哪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政治功能 9、“三维”健康观不包括() A 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C医疗卫生 D社会适应能力 10、(),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A 1989年11月26日 B 1979年11月26日 C 1999年11月26日 D 1969年11月26日 11、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体育人口 B.运动员 C.体育锻炼者 D.体育爱好者 12、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 B.激烈的竞争性 C.严密的组织性 D.广泛的国际性 13、()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A 体育参与 B 体育教育 C 竞技运动 D 健身 14、体育的延伸功能除了政治功能,还有()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经济功能 15、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 A 增强人民体质 B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 提高运动成绩 D丰富人民业余生活 16、以()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A 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 B 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 C 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年龄 D参与体育活动的职业。 17、体育的功能取决于。 A.体育自身的特点 B.社会的需要 C.劳动 D.A+B 18、“体育”这一术语在含义上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当这一术语传入我国时,就是指___,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 A.身体的教育 B.竞技运动 C.体操 D.大众体育 19、1971年,有名的“乒乓外交”最终促成了中国和()建立外交关系,传为外交工作的佳话。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印度 20、体育过程控制按时间分类,可分为_______ A 预先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B 预先控制、时间控制、事后控制 C 预先控制、事后控制、过程控制 D 预先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 21、体育过程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可分为______ A自我控制、个体控制、社会控制 B 自我控制、他人控制、社会控制 C 自我控制、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D 自我控制、他人控制、直接控制

《民俗学》考试提纲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时空以外的时空指的是一般事情相反的事情。 在民俗学里时空指的是人们日常的正常生活,例如说从早上到晚上的一天工作,休息,饮食等等。那么时空以外的时空,跟正常民间生活不一样,人们可以丢掉一切紧张的工作进行的玩耍,但也有跟正常生活不一样有很多禁止做的事,有各种仪式。例如,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和仪式。 传统节日,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里所谓的“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 传统节日又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有悖于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律。例如,节日期间的人们可以暂时远离劳作之苦而专心于享乐、游戏、探亲和访友,孩子们也不必担心玩儿的太疯而招致长辈的责骂、身份的差异,如尊卑贵贱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淡化。总之,传统节日是人们给自己紧张生活的一个“假期”和“加油站”,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机会来享受自己通过艰苦努力而创造出来的生活,进行各种仪式,所以说传统节日是“时空以外的时空”。 2.史诗歌手是怎样“记住”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的? 史诗就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史诗具有传统性、保守性、互动性、程式化倾向、音乐性、神圣性、延续性等特点。 依据美国的米尔曼·帕里和艾尔伯特·洛德创造的口头程式理论,史诗的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模式或故事类型。根据这几个概念和相关的分析模型,口头程式理论基本上解释了许多伟大的史诗歌手为什么能够记忆长达几万甚至几十万行的史诗。 史诗歌手们并不是将史诗“背”下来的。史诗歌手之所以能够记忆、创编、演唱鸿篇巨制的史诗,并非由于他们惊人的记忆力,而在于他们对程式、主题以及故事模式的熟练拿捏。史诗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遵循着一种创作模式和规律,其中包括一些固定的常规语句和典型场景,被称为“口头程式理论”。歌手在表演一部史诗之前,首先会考虑它属于哪种类型的史诗,以此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故事模式;接着,他会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一系列的主题或场景,并且对应该如何叙述每个主题、描绘每个场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继而歌手会从自己的程式库中调取相应的程式,将大量的程式排列组合起来,完成对主体的叙述和场景的描绘。最后,当一个个被城市武装起来的主题、场景有序的排列起来之时,一部鸿篇巨制的史诗就完成了。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记忆整部史诗,他需要做的仅仅是运用程式以及程式化的主体和故事模式而已,他们完全能够满足歌手的需要。 总之,史诗的演唱是高度程式化的。掌握了史诗的不同层次上的模式和技巧,有助于歌手在演唱过程中顺利而不间断,“记住”了长达几万甚至十几万行的史诗。 3. 如何理解当代“鬼搭车”传说的传统性。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传说属于散文叙体,像神话一样,无论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就以当代鬼搭车为例。 在很多地方我们收集到了汽车司机夜间开车遇到鬼搭车的传说。一般都是在深夜,司机(多数为出租汽车司机)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请求搭车。在把姑娘送

休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61412

休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1、休闲体育概念:(广义)是指在闲暇时间里,用于娱乐和休闲的各种体育活动。(狭义)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培养自身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生活品味和格调、获得自身身心自由与快乐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也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2、休闲活动的特征:自由性、自主性、自决性 3、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休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二)、休闲生活的几个认识误区:①把休闲等同于休息②把休闲等同于游手好闲③把休闲等同于玩物丧志④把休闲等同于消费(三)、休闲生活的增量与增值(四)、生活“休闲化”现象 4、休闲体育的本质:①休闲体育是一种完全主体性体育②休闲体育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体验的体育③休闲体育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当代休闲文化和体育运动发展共同关注的重点 5、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异同 同:休闲体育未独立出来之前,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的一项具体的功能而存在 异:①社会体育涵盖面有限而休闲体育涵盖面无限②休闲体育更多的是提倡体验“休闲感”,运动本身并不重要,在这点上,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在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6、群众体育、大众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异同 同:载体都是体育运动 异:休闲体育是从活动时间的视角、活动心态的视角来看待体育行为,而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从人群的视角来分析体育行为与体育存在的形式。 7、中国休闲观的主要特点 ①含蓄的休闲观②精神价值观③生命和谐观 8、生命质量五要素(是指个人发挥生活机能的程度、机体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方面体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强调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①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健康 ②安全,指社会秩序稳定 ③和谐,包括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④经济状况,包括衣、食、住、行、运动、娱乐等 ⑤精神状况,包括思想境界与道德品格 经济状况是基础,健康是核心,安全和精神生活是保持或调理和谐的外部条件。 9、休闲体育文化的定义:所谓休闲体育文化,就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通过从事具有运动性质且能愉悦身心的活动,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包括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文化及所有组成行为感知领域的一切,也包括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世界观、艺术、组织等等。 10、休闲体育活动队心理健康的意义:①松弛身心②满足需要③滋养性情④完善人格⑤提高生活满意度 11、休闲体育文化除了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时代性、阶级性与普遍性)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①休闲体育文化的娱乐性②休闲体育文化的艺术性③休闲体育文化的个体性休闲体育文化的泛竞技性 12、从休闲体育的动机和目的的角度,休闲体育可分为:①健身型②娱乐型③竞赛型④闲情型⑤观赏型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民俗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如何理解民俗学?(总论部分) 1.民俗学兴起的历史 1.1民俗学在国外 1.1.1folklore。民俗学(folklore)一词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民”(folk),另一个是“俗”(lore)。从字面上解释,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这一次是由英国考古学家Thomas于1846年首次提出。从此这一学科风靡全世界。 1.1.2民俗学的产生。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早期代表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在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搜集民间故事,寻找德国的文化和传统。1812年出版的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故事》,标志着民俗学学科的诞生。 1.1.3民俗学在各国的发展。1831年世界第一个研究民俗学的学会——芬兰文学学会成立。1878年,英国民俗学会成立,并创办了第一份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 1.2民俗学在中国 1.2.1中国民俗学的发端。中国民俗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1912年,中文的“民俗学”(folklore)这一概念和名称首次被周作人在他的《童话略论》中介绍到了中国。 1.2.2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京大学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河。1918年2月1日,《北大日刊》有《校长启示》——现代意义上民俗学的开端。1923年,“北京大学风俗学会”成立。 2.民俗的定义 民俗是某一民众集团共同传承的生活惯习。说的再通俗点就是民众的生活方式。 3.民俗的特点 3.1集团性。民俗是“任何民众中的某一个集团”对自己风俗的认同感,需要被广泛地接受。“民”不是固定的部分人,一个人可以组成很多集团,心理上集体一致的认同感。 3.2传承性。民俗不同于流行时尚,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传承”的时间长度,是没有一致的标准的,主要取决于该集团成员的心理认同以及职业民俗学家有理由的界定。 3.3民俗的动态特点。“官方—非官方”民俗倾向于非官方;“正式—非正式”民俗则倾向于非正式;“上层—下层”民俗倾向于下层;“书面—口头”民俗倾向于口头;“个人—集体”民俗倾向于集体,“当代—传统”民俗倾向于传统。 4.民俗的功能 4.1“王”。民俗具有教育、娱乐、心理的功能。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理论: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 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 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 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3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 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 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3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考研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民俗 2.宗族 3.巫术 4.母题 5.一国民俗学 二、简答 1.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 2.传统岁时节日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校园民间文学的主要类型 4.表演理论的意义 三、论述 1.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生活属性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2.20世纪初叶现代民俗学活动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这一运动包括哪些活动,这些活动的特点。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 1.民俗 答: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又称民间风俗。在我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2.宗族 答: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宗族由家庭组成。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儿育女与养老送终的群体,通常作为宗族的一份子而存在。 3.巫术 答: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术。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巫术本来是准宗教现象,与鬼神无关。但是随着鬼神观念的发展和巫术形式的变化,巫术多掺入了鬼神观念。可以将巫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模仿或相似巫术,即以相似的事物代替当事人或事,作为施行巫术的对象。另一种为行为巫术,言行结合,如求偶巫术、生产巫术。

体育概论期末重点复习题DOC

一、名词解释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在体力、技艺、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是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社会体育:是指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为社会公民所开展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普及性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以向社会提供与体育有关的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为收入来源的经营性的各种行业总和。 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效能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能力、人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家庭成员的需要与爱好选择体育活动内容和方法,利用自己的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运动竞赛:是指以争取胜利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在体力、技艺、心理等方面的竞赛过程。 身体姿势: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移动的路线。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时间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需的时间,或身体运动所持续的时间。身体运动速率:身体运动速率也称动作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某一动作的重复次数。 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角度 身体运动力量:身体运动力量是指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身体运动节奏:是指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体育手段:体育手段是指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运动技术:体育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 体育科学: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体育文化:是指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包括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 上编 第1章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 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 2、体育管理科学化: 3、体育教学 4、游戏的概念: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 上好一堂体育课?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 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是指根据体育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内部外部和国际国内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未来一个时期体育发展的知道思想、方针、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的全局年和高层次的谋划。 2、体育管理科学化:是要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遵行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3、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4、游戏的概念:是指有一定的情节,遵循特定规律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主要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的世界。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1)健身活动可以培养劳动力: (2)健身活动可以发展劳动力:减少因病旷工,提高生产率。 (3)健身活动可以保护劳动力: 第一:降低发病率:第二: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第三: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4)健身活动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 (5)健身活动可以“修理”劳动力 (6)健身活动可以“恢复”劳动力: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1)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制约。 (2)体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 (3)努力寻找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恰当方式和方法。 (4)对于“体育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正确认识。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体育概念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1、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名词解释) 2、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名词解释) 第二节体育的分类 一、体育分类的依据 二、体育的三种形态 (一)体育教育 1、体育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主体部分是学校,学校体育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少年和青年,规模大、普及 3、育人思想“以学生为本”,体育思想“自主发展”,指导思想“健康第一”。(二)竞技运动 1、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2、竞技运动源于娱乐,现代竞技运动具有强烈的竞争性而区别一般的游戏和娱乐。 3、竞技运动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三)健身休闲 1、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2、重要特征: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兴趣性和娱乐性。 3、作用:使人们在情感的宣泄中获得补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愉悦,可

以使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第二章体育功能 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 一、我国体育功能研究所的简介 二、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1、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3、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社会政治需要和社会经济需要 三、体育功能的变化性 1、任何事物的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事物的功能初一一种变化的状态之中。 2、体育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所凸显的功能也处于一种变化状态。 四、体育功能的层次性 (一)体育的本质功能 1、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2、体育最原始的表现形式: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方式。 (二)体育的延伸功能 1、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简答题或论述题)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 (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二)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 (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四)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 (一)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二)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 (三)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 (四)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体育的娱乐功能 (一)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 游戏具有娱乐性的条件 1、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 2、游戏是非日常、非生产性的活动 3、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 (二)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 1、体育参与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是指个体亲自参加到这项体育活动中,并且和其他参与者共同奔跑、跳跃和流汗。间接参与是指观看他人的体育活动。 第三节体育的延伸功能 一、体育的经济功能

民俗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众所创造、享用、传承、相沿已久的社会风尚、风俗习惯。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民俗的信仰心理占重要地位。 民俗学: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目前,其研究领域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心理民俗。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性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 民俗事象:一个特定民族(主体)在特定地域(空间)、特定历史阶段(时间)的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标志性、典型性的现象,它体现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1、物质民俗:指民众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新产品形式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建筑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2、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及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等 3. 精神民俗:是指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 4.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为过程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习俗惯制,即语言方面形成的风俗习惯。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民俗语言分广义与狭义两种。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即民族语言和方言,它们是广义的民俗语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等。 饮食民俗: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包括:年节食俗、日常食俗、人生仪礼食俗、宗教信仰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饮食习俗分为: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特殊食俗、快速食俗。 节日食俗:节日食俗为节日饮食风俗,它构成了节庆的主要特色。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饮食,不同的食俗寄寓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愿望。祭祀食俗:祭祀食俗是在祭祀场合中用于祭祀祖先神灵而形成的食俗。祭祀食俗源于人们灵魂不灭的观念。如春节,源于远古时代的“腊祭”,“腊,岁终祭众神之名”。祭祀食品,种类多样,有牛、羊、猪、鸡等牲畜,以及米饭、酒类等素食。太牢、少牢: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待客食俗:待客食俗是物质生活民俗中的重要组成。特殊食俗,即特殊时间、特殊场合、特殊意义的食俗。 商业民俗: 交通民俗:交通运输民俗:围绕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设施制作、建造、使用而形成的民俗。交通运输民俗,源于交通的需要,服务于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 服饰民俗:研究服饰在民俗文化中的构成、地位及服俗惯制形成、传承、变异的科学 居住建筑民俗: 居住建筑民俗:人类创造居住条件、获取居住空间而形成起来的民俗。居住建筑民俗包含建筑方式、居住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即人类所有的围绕居住建筑的活动方式与观念 工匠习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包括岁时民俗和节日民俗两部分。一年之中相对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人在一生过程中所经历的仪式行为。传统意义上的人生仪礼,主要包括人生中最大的仪式行为: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以及生日庆贺(包括人进入老年阶段的祝寿仪式行为)人生仪礼是一种社会民俗事象:人生仪礼是个体生命社会化的程序,是个体人生不断社会化的阶段性标志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伊耆氏《蜡辞》:这是一首古老的农事祭歌,属于中国远古时期的歌谣。伊耆氏,就是神农氏,是掌管祭祀的官吏。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它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面对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动物灾害、植物灾害等众多自然灾害侵袭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四句诗,句句既是祈求,也是命令;既是祝愿,也是诅咒。全诗既反映了原始先民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深重苦难,也反映了他们相信利用巫术咒语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的乐观心理。 春祈秋报:历代官、农都在年关节令转换的时刻,往往会有卜农事丰歉和祈报习俗。它通过一定的仪式行为来体现民众的信仰,以满足其生产生活的需求。春祭叫祈,秋祭叫报,祭祀活动有时也贯穿在农事活动中。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订的一种用于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辅助)历法 二分二至: 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祖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的四个节气。 丁祭: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

【民俗学概论C1.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3、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4、健身体育: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5、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6、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7、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 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8、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 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 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9、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 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 区域性体育活动。 10、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1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13、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14、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15、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6、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17、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 18、(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9、(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构成奥林匹克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克的传统。 20、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 21、体育教学:是指通过向体育教学对象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活动,达到使体育教学对象能够在学习掌 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双边教育活动。 22、体育锻炼:是指参加者通过重要性的身体运动,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文化活动。 23、体育游戏(广义):是指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进行的娱乐活动。24 24、体育运动训练(业余):是指运动训练主体通过对运动训练客体进行生物学,心理学的改造,达到运 动训练客体的竞技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的教育活动。 25、体育运动训练(职业或专业)是指运动训练主体通过对运动训练客体进行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系 统改造,达到使运动训练客体的竞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并取得最佳运动成绩的教育活 动。 26、体育竞赛:是指通过参加者之间所进行的体育比赛,使参加者最充分展示和锻炼其竞技能力,接受强 烈的心理体验的活动。 1、体育体制的长期性:是指体育体制的建设过程涵盖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体育体制的稳定性:是指体育体制一旦确立,不易受现实的短期需求而随意更改,这种体制要能够科学 地反映体育体制的运行的基本规律。 3、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4、机构:是指由专职人员组成的,专门从事某一工作的专业部门的构成。 5、职能:一般指人,事物和机构所具有的功能。 1.变商:指人处在变化不定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成功的机会越大。 2.逆商:指人在逆境中的承受能力和能力,能承受逆境的压力,变逆境为顺境者就能成功。 简答题 1、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概况。(1)引进与移植 (2)探索与终结阶段 (3)挫折与停顿阶 (4)发展与丰富阶段 2、体育概论具有哪些特点?(1)宏观性和普遍性 (2)概括性或抽象性 (3)综合性 (4)应用性(5)创新性 3、体育概论课程学习的意义。(1)更新体育观念 (2)促进学科建设 (3)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改革实践 4、体育的多种属性。 ①健身性②教育性 ③文化性④竞赛性 ⑤技能性⑥娱乐性 ⑦社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