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复习资料精华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为什么有)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1.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关系:(1)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2.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

的科学思想体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2.活的灵魂: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

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价: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关系到

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

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

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党坚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为我们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自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

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

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

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基本问题展开,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最新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为什么有“四个全面”: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3.“四个全面”的内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正是因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3)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

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4)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3)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

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

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4)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

动力。

(5)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

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

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

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它在

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

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中

国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2)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使得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

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为什么)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

决定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2)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中国革命的

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2.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4.三者关系

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

英勇战士。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2)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

(3)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

(4)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5)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

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

渡性社会形态。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

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

(1)是什么: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重要性: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

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情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

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

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的一面。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

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

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最后,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

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既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也使其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这些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

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是什么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重要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

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

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

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

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

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不

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

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

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

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包括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他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

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

搞建设。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

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

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

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主

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

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1.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坚持科学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3)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1981年4月,他又提出了“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将达到小康水平作为第二步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共同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背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是我们党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

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落后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

上作出的关键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正确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他正确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并阐明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

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事件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科学的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仅仅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

发展的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

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

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

系到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

会稳定。

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3.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1.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

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3.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

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4.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

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

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

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为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为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分配原则。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

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

发展。

方式:

1.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

四化同步发展。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什么

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

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发展文

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