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葡萄酒学院- 西北

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葡萄酒学院- 西北
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葡萄酒学院- 西北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振文1周新明1,2张晓1,3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2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1;3山东省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山东蓬莱 265600)

提要在室外条件下,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对葡萄植株进行处理,并对UV-B辐射增强条件下葡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为研究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低强度UV-B辐射处理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呈增加趋势,高强度UV-B辐射处理下则呈下降趋势,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限制值的变化趋势看,UV-B辐射对葡萄光合作用的抑制主要是气孔因素引起的。

关键词UV-B辐射葡萄光合生理指标

自1985年南极臭氧洞被发现以来,臭氧层被破坏导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化碳(CFCs)等臭氧损耗物对大气平流层臭氧的破坏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1,2]。大气臭氧层不断受到破坏,导致地球表面UV-B辐射随之增强,从而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3,4]。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5]。

目前,国内外在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UV-B辐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光合作用、抗紫外线吸收物质、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调节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均有报道[6,7,8]。然而,关于自然光照条件下增加UV-B辐射对葡萄的影响报道较少。本试验通过研究UV-B辐射条件下葡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UV-B辐射变化可能对葡萄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以期为研究自然环境条件下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于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进行,供试品种为欧亚种(V. vinifera L.)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2005年3月在葡萄酒学院教学标本圃露地扦插,2005年6月下旬从苗圃移栽生长势基本一致的扦插苗120株,进行盆栽(盆高210mm,直径280mm,培养土按∶配制而成),单盆重8.5kg左右,肥水管理条件相同。冬季每株留3个芽进行修剪,2006园土∶基质=32

年春季萌芽后每株分别留两个生长健壮的新梢进行培养,作为实验用材料。

〔基金项目〕国家葡萄产业体系。

〔作者简介〕张振文(1960-),男,陕西铜川人,教授,主要从事葡萄生态、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E-mail:zhangzhw60@https://www.360docs.net/doc/8812299267.html,

待新梢长至9-11片叶时,选取90株生长相对一致的植株作为实验对象。

1.2 实验设计

实验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参考吴鲁阳等[5]的方法,实验设两个UV-B辐射强度处理:(1)人工增加10.8μW/cm2(T1);(2)人工增加25.6μW/cm2 (T2);(3)对照(CK)。紫外光源由8支40W中波紫外线(UV-B)灯管组成(购于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发射光谱为280-320nm,主峰值为308nm。根据不同UV-B 辐射处理强度,将可调高度的紫外线灯管平行架于葡萄植株上方,用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生产的UV-B 紫外辐照计确定297nm处的紫外辐射强度(以植株顶部和UV-B灯管之间垂直距离为准),为保证实验期间增加的辐照强度恒定不变,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不断地调整灯管的高度。

待新梢长至9-11片叶时,选取90株生长相对一致的植株随机分为3组,每组1个处理,每处理30株,3次重复。于2006年5月13日开始进行UV-B辐射处理,每天9 h(8:00-17:00),每累计辐射10 d测定一次各项光合生理指标,测定部位为新梢基部向上7-9节叶片,每个处理随机取样,3次重复,数据处理取其平均值。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选择晴天的上午,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在人工红蓝光源(光照强度:1400 μmol·m-2·s-1)条件下,测定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水分利用效率(WUE=Pn/Tr)[9]、气孔限制值(Ls=1-Ci/Ca)[10]等各项光合生理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UV-B辐射增强后,葡萄叶片Pn的变化总体上呈T1>CK>T2的趋势。在T1处理下,随着辐射天数的增加,葡萄叶片的Pn分别为对照的106%、101%、115%、103%、102%,其中,累计辐射10 d时,葡萄叶片Pn显著高于对照,累计辐射30 d时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T2处理下,与对照相比,除累计辐射20 d时葡萄叶片Pn极显著增加外,其他处理时间均有所下降,但仅在累计处理10 d 时极显著降低,其他时段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增加低剂量的UV-B辐射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剂量处理时,葡萄叶片的Pn有下降的趋势,光合作用可能会受到抑制。

2.2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葡萄叶片Gs在T1、T2处理下与CK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累计处理10 d 时,T1、T2处理下的Gs分别为CK的115%和109%,在累计处理20 d时,T1、T2处理下的Gs分别为CK的91%和103%,T1处理下葡萄叶片的Gs显著低于对照;在累计处理30 d时,T1、T2的Gs分别为CK的141%和100%,T1处理下葡萄叶片的Gs极显著增加;在累计处理40 d时,葡萄叶片的Gs均极显著下降;而在累计处理50 d时,虽然T1、T2明显下降,但与CK差异并不显著。从总体上看,T1处理下葡萄叶片的Gs略有增加,而T2处理下葡萄叶片的Gs略有下降,但与CK差异均不显著。这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增加一定量的UV-B辐射,对葡萄的Gs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随着辐射时间延长和UV-B

剂量的增大,葡萄叶片的Gs最终会呈下降的趋势。

表1 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Table1 The changes of Pn with the treatment times in leaves of grapevine under the enhanced UV-B radiation Unit: μmol/(m2·s)

处理天数 Treatment Days

处理

Treatments 10 20 30 40 50

平均Mean

CK % 12.16±1.33bA

(100)

13.19±0.69bB

(100)

12.94±1.63bB

(100)

13.02±0.58abA

(100)

10.33±0.77aA

(100)

12.32±1.18aA

(100)

T1 % 12.97±0.67aA

(106)

13.34±0.71bB

(101)

14.97±0.61aA

(115)

13.53±0.36aA

(103)

10.48±0.59aA

(102)

13.05±1.62aA

(106)

T2 % 10.37±1.57cB

(85)

14.44±1.21aA

(110)

12.18±1.74bB

(94)

12.17±0.52bA

(93)

9.65±1.22aA

(93)

11.76±1.86aA

(95)

注:表内差异显著性水平“a、b、c”为p<0.05,“A、B、C”为p<0.01,括号内为处理与对照的比值。

Note: Alphabet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eatments in table 1 “a, b, c” means p<0.05, “A,B,C” means p<0.01, Data in brackets mean the ratio of treatments to CK.

表2 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的动态变化

Table 2 The changes of Gs with the treatment times in leaves of grapevine under the enhanced UV-B radiation Unit: mmol/(m2·s)

处理天数 Treatment Days

处理

Treatments 10 20 30 40 50

平均 Mean

CK % 139.04±17.26bA

(100)

212.0±25.15aAB

(100)

160±42.3bB

(100)

144.88±14.79aA

(100)

207.47±32.54aA

(100)

172.6±34.72aA

(100)

T1 % 159.54±14.95aA

(115)

192.37±34.31bB

(91)

225.27±41.33aA

(141)

129.1±6.86abAB

(89)

184.26±12.35aA

(89)

178.08±36.1aA

(104)

T2 % 151.87±43.19abA

(109)

218.66±29.18aA

(103)

159.76±37.27bB

(100)

110.35±7.47bB

(76)

149.87±18.67aA

(72)

158.1±38.91aA

(92)

2.3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在T1处理下,葡萄叶片的Tr除累计辐射20 d时略有下降外,其他时段均高于CK,且在累计处理10 d、30 d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累计处理40 d时达显著水平。在T2处理下,累计处理10 d、20 d时,葡萄叶片的Tr为CK的115%、113%,与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此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葡萄叶片的Tr均低于CK,且在累计处理40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增加低剂量的UV-B辐射能明显增加葡萄叶片的Tr,而在高剂量的UV-B处理下,短时间内葡萄叶片的Tr能显著增加,此后,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葡萄叶片的Tr明显下降。

表3 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蒸腾速率的动态变化

Table 3 The changes of Tr with the treatment times in leaves of grapevine under the enhanced UV-B radiation Unit: μmol/(m2·s)

处理天数 Treatment Days

处理

Treatments 10 20 30 40 50

平均 Mean

CK % 3.89±0.4784bB

(100)

2.64±0.24bB

(100)

3.34±0.74bB

(100)

3.62±0.19aAB

(100)

4.83±1.26aA

(100)

3.66±0.80aA

(100)

T1 % 4.40±0.3171aA

(113)

2.59±0.32bB

(98)

4.17±0.49aA

(125)

3.90±0.10aA

(108)

5.01±0.85aA

(104)

4.01±0.89aA

(110)

T2 % 4.48±0.8707aA

(115)

2.99±0.25aA

(113)

3.06±1.02bB

(92)

3.16±0.15bB

(87)

4.73±0.73aA

(97)

3.68±0.84aA

(101)

2.4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的Ci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现为CK>T1>T2。其中,除T1累计处理10 d、20 d和T2累计处理10 d时葡萄叶片的Ci有所增加外,其他时段两个处理的Ci均表现为下降。这一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UV-B辐射能够明显降低葡萄叶片的Ci,进而可能会直接导致葡萄叶片CO2同化速率降低,光合作用下降。

表4 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动态变化

Table 4 The changes of Ci with the treatment times in leaves of grapevine under the enhanced UV-B radiation Unit: mmol/mol

处理天数 Treatment Days

处理

Treatments 10 20 30 40 50

平均 Mean

CK % 212.04±11.8bB

(100)

240.37±14.22aA

(100)

216.26±18.62abAB

(100)

226.44±9.35aA

(100)

300.70±9.55aA

(100)

239.16±36.09aA

(100)

T1 % 219.41±5.33bAB

(103)

221.29±17.07bB

(92)

230.78±18.00aA

(107)

201.00±4.66bB

(89)

286.2±15.0abA

(95)

231.74±32.3aA

(97)

T2 % 232.50±6.43aA

(109)

227.62±6.42bB

(94)

197.93±44.48bB

(92)

195.44±3.40bB

(86)

259.75±16.7bA

(93)

222.6±26.69aA

(94)

2.5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

CO2浓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Ls的高低可以反映气孔关闭时CO2的扩散阻力对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UV-B辐射增强后,葡萄叶片的Ls明显增加,整体表现为T2>T1>CK。在T1处理下,葡萄叶片的Ls分别为CK的93%、111%、88%、117%、113%;其中,除累计处理10 d和30 d时略有下降外,其他时间均显著增加,在10 d和40 d达到极显著差异。在T2处理下,葡萄叶片的Ls分别为CK的86%、105%、109%、121%、120%;其中,除累计处理10 d时葡萄叶片的Ls极显著降低外,其他时段均显著增加,在20 d和40 d时达极显著水平。这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强,气孔开闭对细胞中的CO2浓度的调节可能是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表5 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气孔限制值的动态变化

Table 5 The changes of Ls with the treatment times in leaves of grapevine under the enhanced UV-B radiation

处理天数 Treatment Days

处理

Treatments 10 20 30 40 50

平均 Mean

CK % 0.43±0.03aA

(100)

0.35±0.03bB

(100)

0.43±0.04abAB

(100)

0.41±0.02bB

(100)

0.30±0.01bA

(100)

0.38±0.05aA

(100)

T1 % 0.40±0.01abAB

(93)

0.39±0.04aA

(111)

0.38±0.04bB

(88)

0.48±0.01aA

(117)

0.34±0.01abA

(113)

0.39±0.05aA

(104)

T2 % 0.37±0.09bB

(86)

0.37±0.01aA

(105)

0.47±0.11aA

(109)

0.50±0.01aA

(121)

0.36±0.03aA

(120)

0.41±0.06aA

(109) 表6 UV-B辐射增强下葡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动态变化

Table 6 The changes of WUE with the treatment times in leaves of grapevine under the enhanced UV-B radiation Unit: μmol/μmol

处理天数 Treatment Days

处理

Treatments 10 20 30 40 50

平均 Mean

CK % 3.15±0.4507aA

(100)

5.03±0.54abAB

(100)

3.96±0.45abA

(100)

3.60±0.03bB

(100)

2.22±0.48aA

(100)

3.59±1.03aA

(100)

T1 % 2.95±0.1032aA

(94)

5.20±0.49aA

(103)

3.63±0.40bA

(92)

3.47±0.05cB

(96)

2.15±0.53aA

(96)

3.48±1.12aA

(96)

T2 % 2.42±0.6316bB

(77)

4.83±0.23bB

(96)

4.26±0.96aA

(107)

3.85±0.04aA

(107)

2.10±0.61aA

(95)

3.49±1.18aA

(96)

2.6 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以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的比值来表示。WUE越大,表明植物节水能力越强。从表6可以看出,UV-B辐射增强处理下,葡萄叶片的WUE与CK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在T1处理下,除累计辐射20 d时略有增加外,其他时段均表现为降低,并且在30 d、40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在T2处理下,除30 d、40 d时葡萄叶片的WUE有所增加外,其他时段均表现为下降,且在10 d、20 d、30 d时达极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强,葡萄的需水量也将不断增加。

3 讨论

Kakani等(2003)[6]对研究过的作物进行总结认为,植物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因植物种类、品种、生长环境、UV-B辐射剂量等的不同而异。大多数研究认为,UV-B辐射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呈下降趋势。而孙令强等(2006)[11]在黄瓜幼苗为材料的实验中发现,低剂量UV-B辐射明显增加黄瓜的光合速率,而高剂量的UV-B辐射则抑制黄瓜幼苗光合速率,这说明适当增加少量UV-B辐射对培育黄瓜壮苗有利。此前,刘芸等(2003)[12]在栝楼上,罗南书等(2003)[13]在丝瓜上也得到相似的结论。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UV-B辐射增强后,葡萄叶片Pn的变化总体上呈T1>CK>T2的趋势。表明低辐射处理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高辐射处理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通常认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可以分为气孔性限制因素和非气孔性限制因素。Farquhar等(1982)[14]认为,净光合速率(Pn)下降伴随着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主要是气孔因素,净光合速率(Pn)下降伴随着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的上升,则说明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即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是由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下降造成的。从本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T1处理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与对照相比明显上升,说明低辐射UV-B处理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没有有害影响。而在T2处理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虽然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随着UV-B辐射天数的增加,葡萄叶片的Tr、Ci均随之下降,同时,气孔限制值(Ls)明显增加,这一结果表明,UV-B辐射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孔性限制因素引起的。而经方差分析,T2的Pn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葡萄对UV-B辐射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和适应性。

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经不同UV-B辐射强度处理后,葡萄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所降低。这一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对一些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地区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在生产栽培上我们应注重通过培育和引进抗旱新品种或采用节水灌溉等栽培措施以适应未来UV-B辐射增强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Crutzen P J. Ultraviolet on the increase. Nature,1992,356:104~105

2.Lubin D, Jensen E H. Effects of clouds and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trends . Nature,1995,

377:710~713

3.Kerr J B, Mcelroy C T. Evidence for large up ward trends of ultraviolet-B radiation linked to ozone depletion. Science, 1993,

262:1032~1034

4.Madronich S., McKenzie R L., Bjorn L O., et al. Changes in biologically active ultraviolet radiation reaching the earth’s surface.

Photochem Photobiol B,1998,46:5~19

5.吴鲁阳,张振文,贺猷.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葡萄植株形态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 (4):87~89

6.Kakani V G., Reddy K R., Zhao D., et al. Field crop responses to ultraviolet-B radiation: a review.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3,120:191~218

7.黄少白,刘晓忠,戴秋杰,等.紫外线-B辐射对菠菜叶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植物学报,1998,40(6):542~547

8.林文雄,吴杏春,梁康迳,等.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多胺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2,13(7):807~813

9.NijsI F R., Blum H. Stomatal regulation in a changing climate: A field study using 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FATI) and free

air CO2 enrichment.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997,20:1041~1050

10.李文瑞,冯金朝,江天然,等. 沙冬青几种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的研究.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99,41 (2):190~193

11.孙令强,李召虎,段留生,等. UV-B辐射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6,21 (6):79~82

12.刘芸,罗南书,钟章成,等.增加UV-B辐射对栝楼光合及蒸腾日变化的影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5:377~381

13.罗南书,刘芸,钟章成,等.田间增加UV-B辐射对丝瓜光合作用日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03,28 (3):436~439

14.Farquhar G D., Sharkey T D.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 Annu. Rev. Plant Physiology, 1982,33:317~334

Effects of Enhanced Ultraviolet-B Radiation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Indexes in Grapevine Leaves

Zhang Zhenwen1, Zhou Xinming1,2, Zhang Xiao1,3

(1 College of En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Viti-viniculture,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 2 Yantai Changyu Pioneer Wine Company Ltd., Yantai, Shandong 264001,China;

3 Penglai Grapevine & Wine Bureau, Penglai, Shandong 26560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 of enhanced different intensities UV-B radiation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indexes

of Cabernet Sauvignon grapevine leaves in under outdoor condi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s of lower UV-B radiation intensity(T1) increased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K, higher UV-B radiation intensity(T2) decreased. The change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stomata limit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stoma activity was the mostly effect

factor of Photosynthesis of grapevine.

Key words Ultraviolet-B radiation Grapevin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indexes

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

葡萄酒理化指标的测定

葡萄酒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葡萄酒中糖(总糖或还原糖)、酸、花色苷、酒精度、SO2(游离SO2和总SO2)的含量以及酒的色度和色调,掌握葡萄酒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2 方法 总糖和还原糖(直接滴定法) 原理 利用费林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溶液的反应,以次甲基蓝为指示液,以样品或经水解后的样品滴定煮沸的费林溶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以示终点。根据样品消耗量求得总糖或还原糖含量。 注:反滴法——即先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葡萄酒,再用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反应体系至终点,此时所用糖的体积与标定费林试剂时所用糖体积的差值即为酒中的糖。(一般地,滴定时用待测液进行滴定,但由于干葡萄酒中糖含量较低,滴定至终点所需样液量极大,因此采用反滴法) 试剂和材料 盐酸溶液(1:1)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葡萄糖标准液(L) 次甲基蓝指示液 费林溶液(I,II) 测总糖用葡萄酒(25mL葡萄酒,酸水解,调pH至中性,蒸馏水定容至500mL)测还原糖用葡萄酒(50mL葡萄酒,蒸馏水定容至500mL)

分析步骤(见黑板) 结果计算 X=*1000 X:葡萄酒中总糖或还原糖的含量,单位g/L F:费林溶液I、II各5mL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单位g C: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g/mL V:消耗标准葡萄糖溶液的体积单位mL V1吸取酒样的体积;V2稀释后的体积;V3吸取V2的体积 =(测总糖用葡萄酒) 总酸(指示剂法) 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原理,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有机酸,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含量(以酒石酸计) 试剂和材料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L 酚酞指示液 分析步骤(见黑板) 结果计算 X= X:样品中总酸的含量(以酒石酸计),单位g/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 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体积,单位mL V1:滴定样品时消耗氢氧化钠体积,单位mL V2:吸取酒样的体积,单位mL 75:酒石酸摩尔质量数,单位g/mol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1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隐去论文作者相关信息) 日期: 2012 年 9 月 10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 摘要 葡萄酒质量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评酒员的感观评价,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酒质量的评价总会存在随机差异,为此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客观方法来评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通过研究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的关系,以及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的关系,以及葡萄酒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的关系,旨在通过客观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客观有效的方法来评价葡萄酒质量。 首先,采用双因子可重复方差分析方法,对红、白葡萄酒评分结果分别进行检验,利用Matlab软件得到样品酒各个分析结果,结合01 -数据分析,发现对于红葡酒有70.3%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白葡萄酒只有53%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可知,两组评酒员对红葡萄酒的评分结果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于白葡萄酒的评分,评价差异性较为不明显。为了评价两组结果的可信度,借助Alpha模型用克伦巴赫α系数衡量,并结合F检验,得出红葡萄酒第一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而对白葡萄酒的品尝评分,第二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综合来看,主观因素对葡萄酒质量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 结合已分析出的两组品酒师可靠性结果,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十位品酒师对样品酒的综合评价得分。将每一样品酒的综合得分与其所对应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一级指标)共同构成一个数据矩阵,采用聚类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葡萄酒样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以及各葡萄样品酒综合得分最终将酿酒葡萄分为A(优质)、B(良好)、C(中等)、D(差)四个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联系。 为了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采用相关分析法,能有效地反映出两者间的联系,取与葡萄各成分相关性显著的葡萄酒理化指标,与葡萄成分做多元线性回归得出葡萄酒理化指标与酿酒葡萄的拟合方程,从而反映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 由于已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因此从酿酒葡萄成分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的影响,再研究出葡萄酒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的联系,便可作为一个桥梁,反映出葡萄与葡萄酒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质量的作用。研究葡萄酒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的联系,需要运用变量间的相关性及Pearson系数法分析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通过比较选出与葡萄酒评价的一级指标相关性程度大的葡萄酒成分,进行回归分析法,建立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拟合方程,结合各个质量一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完成了从葡萄酒成分对葡萄酒质量的客观评价。综合计算结果,与酿酒葡萄分级的结果吻合,所以分析结果较客观。

葡萄酒评价指标

葡萄酒评价指标 区分好坏葡萄酒没有具体的绝对的量化标准,目前权威的葡萄酒评分系统主要是美国著名的葡萄酒评论家罗伯特·帕克,帕克推崇的是葡萄酒100分制评分体系;以及大家俗称的3W1D也是世界葡萄酒评分系统中的权威。 帕克的100分制给葡萄酒的打分范围是50-100,基于以下四个因素:外观,香气,风味,总体质量或潜力。帕克将葡萄酒分成四个档次(从50-100分),具体的打分体系如下: 96-100 Extraordinary 经典:顶级葡萄酒。 90-95 Outstanding 优秀:具有高级品味特征和口感的葡萄酒。 80-89 Above average 优良:口感纯正、制作优良的葡萄酒。 70-79 Average 一般:略有瑕疵,但口感无尚大碍的葡萄酒。 60-69 Below average 低于一般:不值得推荐 50-59 Unacceptable 次品 一般帕克的评分系统会给每一款酒一个基础的分数(50分)。在50分的基础上,按酒的质量特点加分。 酒的颜色和外观值5分,好的葡萄酒的外观应该澄亮透明(深颜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泽,其颜色与酒的名称相符,色泽自然、悦目。 然后,酒香值15分,取决于香气的浓度、复杂度和纯粹感,香气应该是葡萄的果香(比如赤霞珠的黑醋栗香气、黑比诺的樱桃香气、霞多丽的热带水果香气)、发酵的酒香、陈酿的醇香(橡木桶陈酿及瓶内陈酿组成的香气,主要包括花香、果香、辛香料香、动物香、矿物香、动物香、焙烤香等香气类型),这些香气应该平衡、协调、融为一体,香气幽雅,令人愉快; 酒的口感和后味值20分,好的葡萄酒其口感应该是舒畅愉悦的,各种香味应细腻、柔和,酒体丰满完整,有层次感和结构感,果味、单宁、酒精、酸度、甘油、糖分均衡,余味绵长;最后,酒的总体质量水平或者演化进步的潜力,也就是说陈化的潜力,值10分。 3W指WA、WS、WE WA是《葡萄酒倡导家》杂志Wine Advocate journal 即罗伯特·帕克的评分 WS是《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 magazine杂志,该杂志同样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样倡导百分制,基本思路与帕克类似,但《葡萄酒观察家》拥有众多的优秀评酒师,通过蒙瓶试酒,多方面综合结果,所以评分相对较中立。 分数解释 96-100 经典的,绝佳的

葡萄酒理化指标检测

美国新橡木桶贮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W2B5理化指标分析 班级:生工081 学号:080302101 姓名:杨冲 摘要:本实验以美国新橡木桶贮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根据GBT 15038-2006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测定样品的总酸、挥发酸、酒精度、干浸出物、总浸出量、残糖、单宁、色度、色调、总酚、总SO2、明胶指数、盐酸指数、pH、可溶性固形物。结果显示, 葡萄酒的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新标准中的规定。本文讨论分析了橡木桶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储存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赤霞珠;橡木桶;干红葡萄酒;理化指标;分析检测 1 引言 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是世界公认的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酒精饮品。葡萄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内含一种称为白藜芦醇的物质, 以红葡萄酒中含量最多, 可用于癌症的化学预防。葡萄酒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胆固醇增加, 同时还有利尿、激发肝功能和防止衰老的作用, 长期适当适量( 每天控制在50mL) 饮用, 可以起到滋补、强身、美容的作用, 可防止坏血病、贫血、眼角膜炎, 降低血脂, 促进消化, 对预防癌 症和医治心脏病大有禆益。 干红葡萄酒中含有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素:维他命、糖及蛋白质。葡萄糖是人类维持生命、强身健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广大顾客的青睐。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理化指标的检测,保障酒的质量,并通过检测分析在制作、品种、贮存工具、贮存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有贮存时间不同对酒理化性质的比较分析。 由于橡木桶贮存过的葡萄酒日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橡木桶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酿酒师的青睐。橡木香气是木桶贮藏的葡萄酒中最常见的香气。经过木桶贮藏,葡萄酒逐渐氧化成熟。新、旧橡木桶也会对葡萄酒产生一定影响,随着贮酒次数的增加,木桶的贮藏效果逐渐减弱。几乎有葡萄酒出产的地方都可以见到赤霞珠的身影,但是它在世界各地区的表现是有所差异的,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不同导致葡萄的质量不同。本文研究的是美国新橡木桶贮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差异。 2 材料与方法 2.1 原料 美国6#新橡木桶贮存2#赤霞珠干红葡萄酒(W2B6)2010年10月—2011年6月的九个样品。 2.2 试剂与仪器 试剂: NaOH 标准液,费林溶液Ⅰ、Ⅱ液,葡萄糖标液,福林-肖卡、福林-丹尼斯(试剂等。 仪器: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 pH计等。

(精编)葡萄酒质量的评价

(精编)葡萄酒质量的评 价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隐去论文作者相关信息) 日期:2012 年9 月10 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 评 分 ,,,,,,,,,, 备 注 ,,,,,,,,,,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 摘要 葡萄酒质量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评酒员的感观评价,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酒质量的评价总会存在随机差异,为此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客观方法来评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通过研究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的关系,以及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的关系,以及葡萄酒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的关系,旨在通过客观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客观有效的方法来评价葡萄酒质量。 首先,采用双因子可重复方差分析方法,对红、白葡萄酒评分结果分别进行检验,利用Matlab软件得到样品酒各个分析结果,结合数据分析,发现对于红葡酒有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白葡萄酒只有53%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可知,两组评酒员对红葡萄酒的评分结果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于白葡萄酒的评分,评价差异性较为不明显。为了评价两组结果的可信度,借助Alpha模型用克伦巴赫系数衡量,并结合检验,得出红葡萄酒第一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而对白葡萄酒的品尝评分,第二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综合来看,主观因素对葡萄酒质量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 结合已分析出的两组品酒师可靠性结果,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十位品酒师对样品酒的综合评价得分。将每一样品酒的综合得分与其所对应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一级指标)共同构成一个数据矩阵,采用聚类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葡萄酒样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以及各葡萄样品酒综合得分最终将酿酒葡萄分为A(优质)、B(良好)、C(中等)、D(差)四个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联系。 为了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采用相关分析法,能有效地反映

葡萄酒各种物化参数测定

葡萄酒理化指标的测定 1酒精度的测定 密度计法 依据不同的酒精溶液所对应的比重不同的原理,将葡萄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通过用比重计测量其比重,计算出酒精溶液的浓度。 1步骤 用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20℃酒样倒入1000ml圆底烧瓶中,再用约100ml 水冲洗容量瓶,洗液一齐倒入圆底烧瓶中,置600W电炉上加热蒸馏(采用蛇形冷凝器)开启冷却水,用原容量瓶接收蒸馏液(以冷却水大小调节蒸馏温度,使蒸馏液的温度不超过25℃)。将蒸馏液摇匀倒入100ml量筒,选用合适的精密酒精计,眼睛平视,读数读弯月面下缘,同时记录下温度,查酒精温度、浓度换算表,得到被测酒样的酒精度。所得结果保留至1位小数。 2结果的允许误差 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1%(v/v)。 3检验时注意事项 3.1被测样品酒精度在15%(v/v)以上时采用此方法。 3.2酒精计的分度值为0.1或0.2%(v/v),所用酒精计必须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检定。 3.3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 3.4蒸馏液的温度应控制在20℃±5。 3.5为避免蒸馏过程中乙醇蒸汽的逃逸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蒸馏前必须检查蒸馏仪器的接口处是否严密。若出现漏气,必须重新测定。 3.6对于挥发酸含量过高(以醋酸计超过1g/l)或二氧化硫含量过高的样品应根据总酸测定的结果,用1N的氢氧化钠对样品进行中和后再进行蒸馏。 2.还原糖的测定 2.1斐林法 2.1.1步骤 2.1.1.1预备试验 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样5ml,加热至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0.25%的葡萄糖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2滴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完全消失,记录所消耗的葡萄糖溶液的毫升数。 2.1.1.2正式试验 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样5ml。然后加入比预备试验少1ml的0.25%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分钟。加2滴次甲基兰指示剂,在沸腾状态下,在1分钟内用葡萄糖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 2.1.2计算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g/L)=[(S-G×V)/5]×F×1000式中:S-斐林氏A、B液各5ml,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 G-葡萄糖溶液的准确浓度,g/mL; V-(两次滴定)耗用葡萄糖溶液的平均体积,mL; 5-取样体积,mL;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模型 全国数学建模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长江师范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李蓉 2. 马艳 3. 周成楷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廖江东 日期: 2012 年 9 月 10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

葡萄酒质量的评价模型 摘要 本文围绕葡萄酒的质量评价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应用数据的统计原理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法对酿酒葡萄的分级、葡萄酒和葡萄的理化指标的联系、以及葡萄酒质量评价问题建立了模型,并对模型做了较详细的模型检验,客观地实现了问题的解决。 问题(1),是一个数据统计问题,首先对红、白葡萄酒每类酒的样本数据建立了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模型,通过对比T统计量t值与T分布表给出的相伴概率值之间的大小,得出两组数据样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于两数据样本的可信度问题,本文巧妙通过对每类的两个数据样本的均值方差的图像分析和对客观的评价准则考虑,得出结果:第二组评酒员给出的分数更具有可信性。 问题(2),属于多方案排序问题,首先利用问题(1)中的结果得到两组样品的有效性较高的评分数据样本,并借以建立了排序模型。同时本文还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得出了两类葡萄酒质量的排序,然后通过权重法筛选出氨基酸、糖、蛋白质作为核心理化指标。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建立分级评价模型,通过权重算法得到以核心量化指标的贴近度作为分级的标准,确定出了对酿酒葡萄的四个等级:(见表4-15、4-16)。 问题(3),对附件2中一级指标下的多重数据进行求平均值处理获得该级指标的最优值,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首先对酿酒红、白葡萄的30种一级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众多核心理化指标的最优值,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针对多重数据下的多种指标进行分别拟合,从中抽出拟合最好的一组数据和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得出整体的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成正相关的关系。 问题(4),本文基于问题(1)、问题(2)和问题(3)的研究结果,首先针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影响问题,建立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并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这里的最优值进行有效而合理的筛选,之后将筛选得到的多个理化指标给与拟合,并对其进行图像分析,得出筛选出来的5个一级指标就可以反映出整体的关系,最后应用这个结果论证出: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判断葡萄酒的质量是不全面的。 关键词:葡萄酒的评价 T检验层次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

葡萄酒的理化检验

一、理化指标的检验(无特殊说明水为蒸馏水) 1、酒精度的检验(密度瓶法) 原理:通过蒸馏除去样品中的不挥发物质,用密度瓶测定出馏出液的密度。根据馏出液的密度,查表1,求得20℃时酒精度。用%(体积分数)表示。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全玻璃蒸馏器(500ml ),附温度及密度瓶(50ml ) 操作步骤: 用100ml 容量瓶准确量取100ml 样品于500ml 蒸馏瓶中,用50ml 水分三次冲洗容量瓶,洗液全部并入蒸馏瓶中。连接冷凝器,以取样用容量瓶做接收器。开启冷凝水,缓慢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接近刻度,取下容量瓶,补加水至刻度。 将密度瓶洗净、干燥,带温度计和侧孔罩称量,至恒重。 将密度瓶中加入蒸馏水,于20℃时用滤纸吸去侧管中流出的液体,盖上侧孔罩,擦干瓶壁上的水,称量出水与密度瓶的重量。 将密度瓶中的水倒出,用试样冲洗密度瓶3~5次,装满,于20℃称量。 计算: 0.9972.12.99811220 20m m A A m m A m m -?=?+-+-=ρ 2020 ρ——样品在20摄氏度时的密度,g/ml ; m ——密度瓶的质量,g ; m 1——20℃时密度瓶与水的质量,g ; m 2——20℃时密度瓶与试样的质量,g ; 所得结果应保留至一位小数。 2、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菲林试剂法) 原理:利用菲林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反应,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以样品或经水解后的样品滴定煮沸的菲林溶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根据样品消耗量求得总糖或还原糖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盐酸(1+1),NaOH 溶液(200g/L ),葡萄糖标准溶液(2.5g/L,称取在105℃~110℃烘箱内烘干3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的无水葡萄糖2.5g ,用水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葡萄酒评价体系研究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应用数学进展, 2015, 4(4), 376-384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2299267.html,/journal/aam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2299267.html,/10.12677/aam.2015.44047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Wine Based on Data Mining Sizhe Wang1, Zhigang Wang2*, Yong He2 1Automation Professional Class 1301,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2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Received: Nov. 8th, 2015; accepted: Nov. 23rd, 2015; published: Nov. 30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229926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Based on Question A of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2012, the empha-sis in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wine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he wine qual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score of the wine tasting. We analyz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liquor score by one-way ANOVA. We classify the wine grape by extracting common factors of som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from the wine grape, and by clustering the factor score and wine score.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of wine grapes. By the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the aroma substances and the score of the wine, the key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of wine quality will be found. In the end, som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rating system of wine will be pointed out. Keywords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Win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One-Way ANOVA, Cluster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葡萄酒评价体系研究 王思哲1,王志刚2*,何勇2 1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1301班,湖南长沙 2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通讯作者。

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

论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之间的关系 郭其昌 2001年8月于天津蓟县《第八届全国葡萄、葡萄酒学术研讨会》 各位代表: 我试图用很短的时间把我用50多年时间研究的这个题目向大家说清楚。 我讲3个方面:葡萄酿酒和葡萄栽培技术协作的2次全国会议、酿酒葡萄品种和葡萄酒的关系、葡萄质量和葡萄酒的关系。 一、葡萄酿酒和葡萄栽培技术协作的2次全国会议 关于这2次会议,《新中国葡萄酒业五十年》这本书的第16~68页有着详细的记载,大家抽时间可以看一看,相信能够从中取得一些教益。 74年的会议在烟台举行,会议根据当年上半年由轻工、外贸、栽培等单位组织的调查,总结了从解放至当时的葡萄和葡萄酒行业的情况,提出了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和良种区域化的理论以及执行办法,制定了发展规划。具体包括:确定发展葡萄不与粮棉争地、厂社挂钩、利用野生资源、加速发展栽培与酿酒之间的协作和研究、根据产地区域划分协作区、各地区的建议发展品种、区域性酿酒试验、出台葡萄酒暂行管理办法(葡萄酒标准的基础)。为了使行业了解国外情况,还公布了5期内容丰富的国外葡萄酒现状和法规。 80年的会议在通化举行,会议内容非常集中。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讨论葡萄酒质量管理办法等4个试行草案、随着葡萄酒改型(出现干酒)的发展品尝新产品并提出结论、确定研究推广葡萄酿酒新工艺和新设备以及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研究方向。 为什么从70年代初我们就把酿酒和栽培结合在一起共议大事?因为通过前20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二者之间休戚与共的相互关系。其实,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本来就是栓在一根绳子上面的两只蚂蚱,要各行其是,只有两败俱伤,谁也没法进步。酿酒葡萄多次的种种拔拔,其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结合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是栽培和酿酒双方要尊重的市场。种植酿酒葡萄是为了提供给葡萄酒厂酿造葡萄酒。葡萄酒厂的市场是面向消费者,而酿酒葡萄的市场是葡萄酒厂,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通过多年的工作,使我们知道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再不要热衷于随流。因此,随着行业的发展,两三年开一次这样的会议,有益于行业的健康和正常发展。 希望酿酒工业协会和农学会紧密结合,把这次会议作为74年和80年会议的继续,继往开来,开创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酿酒紧密结合的一片大好局面。

葡萄酒理化指标参考文献

葡萄酒理化指标参考文献 [1] GBT 15038-2006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2] 蔺红苹,邱翠婵,刘嘉玲.自酿葡萄酒的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检测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6 月第31 卷第3 期 [3]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山葡萄新品种“左优红”果实色素及干红酒理化指标检测分析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5,6:7~8 [4]赵建萍,张军翔,刘谱. 不同发酵温度和浸渍时间对红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6:13~14 [5]王志东,张军翔,王琨,李梅. 不同酵母及果胶酶对红葡萄酒综合理化指标的影响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 2 [6]孙建平, 潘秋红, 于庆泉, 段长青. 葡萄酒酉石稳定评判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初探中外丽萄与蔺萄酒 2008 1:7-10 [7] 陆其科. 高纯度酒精蒸馏[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1 [8] 周薇,羊语梅,张军岷. 品红—亚硫酸比色法测定酒中甲醇的方法改进[J]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 (5) :6471 [9] 田强. 酒类产品质量检验[M] .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 [10] 周建新. 食品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的质量控制[J] .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7 (3) :42 - 451 [11] 李华,王华,袁春龙,等. 葡萄酒化学[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 [12] 刘达雄. 海珠区出售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调查分析[J] . 中国科技信 息,2005(12) :93 - 941 [13] 黄亚东. 杨梅酒中甲醇形成及其毒性分析[J] . 酿酒科技,1999 (2) :60 - 611 [14] 马丽辉,陈卫民. 啤酒中大肠菌群检测法的探讨[J] . 酿酒科技,2004 (4) :89 – 901 [15] 彭德华.影响葡萄酒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 .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5:40-44 [16] 李艳,崔彦志,随子华葡萄酒过程中聚合单宁的变化,酿酒科技,2009年03期 [17] Zaman M, Cameron KC, Di HJ,Inubushi K. Changes in mineral N,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indifferentsoildepthsafterapplicationsof dairy shed effluent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J]. Nutrient Cyclingin Agroecosystems, 2002 (63):275-290 [18] H. Y. Chu, Y. Hosen, K. Yagi, K. Okada, O. Ito.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ies in a Japanese Andisol asaffected by controlled release and applicationdepthofurea[J]. 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2005) 42: 89-96Biology and

葡萄酒的质量检测标准

同问 葡萄酒的质量检测标准、 2010-5-16 08:07 提问者:jave_sting|悬赏分:10 |浏览次数:3034次 有谁知道葡萄酒的质量检测包括哪几方面啊 推荐答案 2010-5-16 10:23 GB/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GB 15037—2006 葡萄酒(可以去百度文库,免费查阅)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检验。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检验。 6.3 苯甲酸、山梨酸 按GB/T 5009.29检验。 6.4 净含量 按JJF 1070检验。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外观色泽白葡萄酒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禾杆黄、金黄色 红葡萄酒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色、棕红色 桃红葡萄酒桃红、淡玫瑰红、浅红色 澄清程度澄清,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使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允许有少量软木渣,装瓶超过1年的葡萄酒允许有少量沉淀) 起泡程度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时,应有细微的串珠状气泡升起,并有一定的持续性 香气与滋味香气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与酒香,陈酿型的葡萄酒还应具有陈酿香或橡木香

滋味干、半干葡萄酒具有纯正、优雅、爽怡的口味和悦人的果香味,酒体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陈酿的酒香味,酸甜协调,酒体丰满起泡葡萄酒具有优美醇正、和谐悦人的口味和发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杀口力 典型性具有标示的葡萄品种及产品类型应有的特征和风格 注:感官评价可参考附录A进行。 1)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 2)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 表2 理化要求 项目要求 酒精度a(20℃)(体积分数)/(%)≥ 7.0 总糖d(以葡萄糖计)/(g/L)平静葡萄酒干葡萄酒b ≤4.0 半干葡萄酒c 4.1~12.0 半甜葡萄酒12.1~45.0 甜葡萄酒≥45.1 高泡葡萄酒天然型高泡葡萄酒≤12.0(允许差为3.0) 绝干型高泡葡萄酒12.1~17.0(允许差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17.1~32.0(允许差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50.1 干浸出物/(g/L)白葡萄酒≥16.0 桃红葡萄酒≥17.0 红葡萄酒≥18.0 挥发酸(以乙酸计)/(g/L)≤1.2 柠檬酸/(g/L)干、半干、半甜葡萄酒≤1.0 甜葡萄酒≤2.0 二氧化碳(20℃)/MPa 低泡葡萄酒< 250mL/瓶0.05~0.29 ≥250mL/瓶0.05~0.34 高泡葡萄酒< 250mL/瓶≥0.30 ≥250mL/瓶≥0.35 铁/(mg/L)≤8.0 铜/(mg/L)≤1.0 苯甲酸或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mg/L)≤ 50 山梨酸或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mg/L)≤ 200 注:总酸不作要求,以实测值表示(以酒石酸计,g/L) a 酒精度标签标示值与实测值不得超过±1.0%(体积分数)。 b 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 9.0 g/L 。 c 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 18 g/L。 d 低泡葡萄酒总糖的要求同平静葡萄酒。

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五项指标

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五项指标 由于从事WSET高级品酒师的教学工作,最经常被学生和爱好者问到的问题,莫过于怎样评价葡萄酒的品质。大家之所以对这个问题特别关心,可能是因为判断葡萄酒品质对学员的工作关系特别密切。葡萄酒行业的从业人员,免不了频繁的选酒和荐酒,如果判断品质的基本功掌握不好,自然无法胜任工作。对于葡萄酒爱好者而言,判断葡萄酒品质直接决定他们的购买行为,也会给葡萄酒的合理价格提供一个参考。 我个人觉得,葡萄酒和任何的食品与饮料一样,都存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情况。但是,从葡萄酒品评的角度上来讲,就像艺术品的品鉴一样,有着它规范的一面。在我们判断葡萄酒的品质之前,首先需要判断的是葡萄酒是不是存在劣化的问题。葡萄酒的劣化会以带有不愉悦的气味为标志,在技术上我们认为这些不愉悦的气味是葡萄酒的缺陷。酒庄的卫生问题、酿造和陈年过程中氧气参与多少、存储不当或加入二氧化硫过多,都有可能会产生带有缺陷的气味。在葡萄酒竞赛中,会有专职的裁判来判断劣化问题,任何有缺陷气味的葡萄酒都被一票否决,不会进入到竞赛的下一轮环节。 当一款葡萄酒不存在气味缺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品质来进行判断了。有一些葡萄酒从业人员,单纯地通过某种气味、酒体(口感)、果味、单宁或者酸甜度来判断和介绍葡萄酒的品质,这是不专业的做法。我们通常是从葡萄酒的浓郁度、复杂度、平衡性、回味和典型性这几个角度来对品质进行评价。

浓郁度是葡萄酒爱好者最容易识别的。很多朋友在品尝完葡萄酒后,都会指出这款葡萄酒品味是浓还是淡。其实浓郁度是分为嗅觉的浓度和味觉的浓度,这两部分浓度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有时我们闻起来很酒香很深沉,但品尝起来,却发现浓郁度一般;也会有时发现闻到的气息比较微弱,但是味蕾对觉得味道很厚重。毋庸置疑,浓郁度越高,葡萄酒品质越好。 相比浓郁度来讲,复杂度要难得多。对复杂度的判断需要专业的葡萄酒气味训练,从而具备区分葡萄酒气味的能力。葡萄酒是一种果酒,它主要的味道,肯定是果味,这种果味,是来自葡萄本身的气味,我们称之为第一类气味。但是随着葡萄酒的桶中和瓶中陈年,会演变出香草、雪茄盒、烟草、烟薰、咖啡、焦糖、皮革、泥土、蘑茹等等气味。 如果这款葡萄酒只有果味,同时,如果它不具备能够陈年,香气能够演变的特征,这款葡萄酒注定就是一款果味为主的,适合立即饮用的葡萄酒。一款葡萄酒,只要能有三四种味道,就认为具备良好品质。但一款出色品质的葡萄酒,可能会有十几种以上的味道。 平衡性是一个让葡萄酒爱好者头痛的问题,因为它相对比较感性,不像浓郁度和复杂度这么容易量化。葡萄酒的平衡,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果味与甜度和酸度与单宁之间的逻辑关系。打个比方,对于一款干型白葡萄酒,它的甜度和单宁可能都不能被味觉识别,所以往往需要对等的果味和酸度来进行平衡。酸度太低,酒会给人以庸肿、笨拙的感觉,而果味太低,酒显得空洞、平坦。平衡性更深层研究的问题

葡萄酒评语

葡萄酒评语 篇一:葡萄酒评价 葡萄酒的评价 摘要 对于解决葡萄酒的评价问题及其之间的联系,需要运用到统计学中不同的分析方法,同时建立模型,再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求解。 针对问题一,通过分析十位评酒员对不同葡萄酒的打分进行统计整理,得到每位评酒员对所有酒样品的总得分,利用个spss软件,通过对总得分进行T检验分析得到均值,标准差,误差等相应的数据,可以得出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存在的差异性,根据数值比较可知,第二组评酒员评价结果之间的浮动较小,因此确定第二组的评价结果比较可信。 针对问题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级,首先通过spss软件对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进行归一化分析得出其权重和酿酒葡萄中的主要物质的相关系数矩阵。再通过相关数据利用maTLaB得出聚类图。因为酿酒葡萄的组数较多,可将其分为4类,以便聚类图能清晰表明酿酒葡萄的等级。 针对问题三,运用spss软件及问题二的模型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分析,从红葡萄和红葡萄就中提取9中主要物质(见表三1),

白葡萄与白葡萄酒中提取8中主要物质(见表四1)。再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进行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更加准确的反应出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理化指标之间联系。 针对问题四,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及芳香物质对葡萄酒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得出图四和图六,由图中数值分析得出拟合线性回归的残差浮动区间为[-1,1],因此葡萄酒的质量可以由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以及芳香物质共同反应。 关键字:T检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问题重述 1.1问题背景与条件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葡萄酒和葡萄的质量。附件1给出了某一年份一些葡萄酒的评价结果,附件2和附件3分别给出了该年份这些葡萄酒的和酿酒葡萄的成分数据。 1.2预解决的问题 1、问题一分析附件1中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哪一组结信? 2、问题二根据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和葡萄酒的质量对这些酿酒葡萄进行分级。 3、问题三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

葡萄酒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葡萄酒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专家点评: 本文问题一方法合理,结论正确。问题二对葡萄理化指标进行聚类,然后根据葡萄酒质量进行分级,思路简明正确。问题三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尚可,但如果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会更好。问题四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适当,加入芳香类物质,使结论更加合理。如果问题二和问题三也能将附件三考虑入内会使结论更加有力。 【摘要】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场葡萄酒热,对葡萄酒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传统感官评价葡萄酒的水平,如何运用数据资料定量研究葡萄酒的品质,加快建立葡萄酒市场指标规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研究了葡萄酒的品质与葡萄酒自身以及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的关系,给出了基于葡萄酒自身的理化指标以及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芳香物质的定量综合评价模型。 首先基于两组评酒员对同一批葡萄酒的评价分数数据,采用假设检验中的t检验法建立评估两组数据差异的模型,得到了两组评酒员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并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判别结果具有的稳定性作为标准,得到第二组比较可靠。 接下来我们结合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和可信组评酒员的打分所刻画的葡萄酒的质量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级,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红,白葡萄酒和酿酒葡萄各分成了5类,然后对分好的葡萄类所酿造的葡萄酒进行统计,得到各类葡萄所对应的级别。 更进一步,我们分析了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酿酒葡萄的30个指标中提取出了12个主要成分,进而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起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联系的模型。 最后我们将提取葡萄及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芳香物质中的主成分,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考察理化指标与芳香物质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程度,通过对芳香物质对葡萄酒质量影响比重得到芳香物质对葡萄酒的质量有30%以上的影响比重(白葡萄的芳香物质对白葡萄酒的质量影响相对更大),故而不能完全用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评价葡萄酒的质量。 关键词:假设检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大体可分为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大类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大体可分为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大类。感官指标主要指色泽、香气、滋味和典型性方面的要求,理化指标主要指酒精含量(酒精度)、酸度和糖分指标。 从感官指标来看,首先要求葡萄酒应具有天然的色泽。即原料葡萄的色泽,如红葡萄酒是宝石红,白葡萄酒是浅黄色。葡萄酒本身应清亮透明无浑浊。葡萄酒除应有葡萄的天然果香外还应有浓厚的酯香,不应有外来的气味,更不能有异味。滋味与香气密切相关,香气优良的葡萄酒其滋味醇厚柔润。葡萄酒的滋味主要有酸、甜、涩、浓淡、后味等。 典型性也称为风格。各种葡萄酒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同时因各地区、各厂家的葡萄栽培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同一品种的酒,其风格特点也可能各不相同。每种葡萄酒均应由自己的典型性,典型性越强越好。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对感官指标有明确的规定。 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也因酒种不同而有所不同。测定葡萄酒所含的酒精量时,需将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再用酒精计测定。一般甜型、加香型葡萄酒酒精度为11.0%~24.0%,其他类型葡萄酒为7.0%~13.0%。葡萄酒中含有发挥酸和不挥发酸,合称总酸。甜型、加香型葡萄酒不挥发酸含量为5.0~8.0/克·升-1,其它类型葡萄酒为5.0~7.5/克·升-1。挥发酸含量均应不超过1.1克·升-1。根据葡萄酒的酸度,可以鉴定其滋味,但如挥发酸增加则说明酒已变质。 葡萄酒的糖分因品种不同而各异,一般为9%~18%,个别也有20%以上的。具体来说,干型葡萄酒的糖分含量不得超过4.0,半干型葡萄酒在4.1%~12%之间,半甜型葡萄酒在12.1%~50%之间。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为专业性评酒提供了依据,尤其是感官品评,是目前国内外鉴定葡萄酒品质的主要手段。 1、众所周知,对于同一事物的评价,如果大家的意见越一致 那么评价的可信度就越高。 所以对于问题1的解题思路也就清晰明了了. 我们可以通过离散度 所谓离散程度即观测变量各个取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它是用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 这一概念来对每一组评酒员作出的评估作出风险分析。显而易见的是若风险评估的值越高 这组评酒员的评价就存在问题了。若风险评估值大小相当 这说明这两组评酒员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2、题目中要求对葡萄作出评级。看起来似乎没有思路 那么我们可以动一下我们的小脑 筋。既然对于评级我们没有参考标准 那么我们可以参考评酒员的评价。即使用逆向思维 从评酒员的评分发出 那么大体上葡萄的分级基本上就能确定下来 根据确定先来的葡萄分级进行逆推 就可以得出结论。 3、对于这个问题 最直观也是最基本的思路就是看两者之间的趋势。作出两者的趋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