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练习动物附答案

1、寻访小动物

一、判断:

1、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2、熊猫、老虎等快要灭绝的动物,我们要倍加珍惜保护,小虫子、小蚂蚁等小动物多得很,不必要爱惜。()

3、在认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同时,要注意安全。()

4 、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就是要求我们什么也不带走,什么也不留下,什么也不改变。()

二、选择

1、下列动物中,属于小动物的是()A、猪B、牛C、象D、蝗虫

2、适宜寻访小动物的地点是()A、大河里B、深山老林中C、校园中D、校园中、田野里3对于不知名的小动物,正确的做法是()A、放弃观察B、捉住后请教别人C、记下特点或画图记录

4、对于观察不易接近的小动物,如小鸟,合适的做法是()

A、用网子套住后再仔细观察。

B、先观察一下,悄悄地接近几步再观察,再悄悄地观察……

答案:一、判断1、对 2 、错3、对4、对

二、选择1、D 2、C 3、C 4、B

2、蜗牛

一、判断

1、蜗牛的足是腹足,齿是舌齿。()

2、蜗牛的眼长在它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并会留下黏液的痕迹。()

4、蜗牛的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分。()

5、蜗牛是用肺来呼吸的。()

二、选择

1、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A、水果B、面包C、菜叶D、糖块

2、蜗牛遇到危险时,往往做出的反应是()

A、乱蹦乱跳

B、逃走

C、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里

D、装死

3、蜗牛用()来呼吸。A、气孔B、皮肤C、嘴D、触角

4、唤醒正在休眠的蜗牛,可取的做法是()A、用小棒敲打B、放入水中C、摩擦D、热水烫

5、以下()是蜗牛休眠时的表现

A、仍然在少量的进食

B、用黏液封住壳口,不再活动

C、身体微微扭动

D、轻碰它时,触角伸缩

参考答案:一、判断1、对2、对3、对4、对5、错

二、选择1、C 2、C 3、A 4、B 5、B

4、蚯蚓

科学概念:

1、蚯蚓特殊的身体结构适合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能产生相应的反映。

一. 判断

1. 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

2. 蚯蚓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3. 观察完毕后的蚯蚓应放入垃圾箱。()

4. 在蚯蚓运动时,用笔尖去碰触它,它会运动的更快。-()

5. 下大雨时,蚯蚓会从土壤中爬出来。()

二、选择

1、以下最适合蚯蚓生活的环境是() A.石子中 B.水中 C.菜园中

2、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出来是为了() A.晒太阳 B.呼吸 C.游泳

3、下列属于蚯蚓食物的是()A.树叶B.泥土C.小石子

4、用笔尖去触碰蚯蚓时它会( ) A.没反应 B.收缩 C.赶快跑掉

5、蚯蚓是依靠( )向前爬行的 A.身体收缩 B.腹足运动

三、问答

1、蚯蚓和蜗牛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

一、判断1、×2、√ 3、× 4、×5、√

二、选择1、C 2、C 3、A 4、B 5、A

三、问答

相同点: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能繁殖后代等。

5、蚂蚁

科学概念

1、蚂蚁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一、判断

1、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

2、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

3、观察完蚂蚁后就把它踩死。----------------------------------( )

二、选择

1、观察蚂蚁时,我们一般借助()仔细地观察。

A.眼睛 B.放大镜 C.显微镜

2、蚂蚁头部有()对触角。

A.1

B.2C 3

3、蚂蚁有()条腿。

A2B4C 6

4、蚂蚁用()交流信息。

A.分泌信息素 B.触角 C.足

5、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A.蝗虫B田螺C蚯蚓

三、问答

1、在观察蚂蚁时,为了不让蚂蚁到处乱爬,你是怎么做的?

2、蚂蚁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长着什么?

答案:一、判断1、×2、×3、×

二、选择 1 、B 2 、A 3 、C 4 、A 5 、A

三、问答

1、准备半盆水,在水中放一个塑料瓶盖,把蚂蚁放在瓶盖上。

2、(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2)头部长有触角、眼睛等,胸部长有6只脚。

6、金鱼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1.运动和位置(练习题)

1.1.运动和位置(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用和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的; 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的。 二、选择题 1.小鸟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 ),它是运动的。 A.地面上的建筑物 B.与它一起并排飞行的伙伴 C.它口中叼着的小虫 2.下列关于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要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才能描述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B.如教材第3页所示,两人静止不动时.用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C.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时,要选定一个中心点(某个建筑物),然后说出自己在该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及与该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候,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则得出的结论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无法确定的 教材第3页图

4. 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站立中心前止不动,小红在小明西北方向 B.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美在小明1米处 C.小明站立中心静止不动,小丽在小明东南方向2米外 三、判断题 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该物体有没有动。() 2.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3.在运动会上,奔跑的学生相对于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运动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5.如教材第3页图所示,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才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个同学所处的位置。() 四、巧妙简答区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速度相同、并排行驶的两辆汽车,怎样判断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键入文字]

小学三年级科学练习题教师

小学三年级科学练习题 教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姓名: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蜗牛的身体分(头部、腹部、尾部)三部分。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巴)。蜗牛有两对(触角),前面一对比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长的触角顶端有(眼睛)。 3.蜗牛靠(腹足)爬行。蜗牛腹足中的粘液可以保护腹足(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 6.蜗牛用(肛门排泄废物),用(气孔)进行呼吸。 7.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8.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9.我们用手等碰触蚯蚓时,蚯蚓身体会(收缩)。 10.蚯蚓不适应(水中的环境),不能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11.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12.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3.蚂蚁喜欢吃(白糖、面包屑)等甜食。 14.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6.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7.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8.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qi)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9.金鱼的进食方式是(吞食)。喂金鱼时一次喂得太多,会把金鱼胀死的。 20.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21.金鱼不断地喝水,(不会)胀破肚子,因为金鱼将水吸入(口中),又通过(鳃部)排出。 22.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23.世界上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 24.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练习一 一、填空 1.看小洞里是否有小动物,(不可以)用手指进去摸。 2.观察完小动物后,我们可把它(放回原生活的地方)。 3.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生活)、(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4.蜗牛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5.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两)对触角,用(腹足)爬行。 6.蜗牛的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口),遇到危险会(缩进壳内)。 7.我们在墙角、树下、草丛、菜叶上常常找到蜗牛,我发现蜗牛喜欢停在(植物的叶)。 8.蚯蚓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9.蚯蚓身体有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等器官。 10.蚯蚓遇险后,身体会(收缩)。 11.蚂蚁不会把窝建在(水中)。 1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和(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六)只脚。 13.蚂蚁是用(信息素)来交流信息的。 14.金鱼的特点: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鱼鳍)划水,用(鳃)呼吸。 15.鲫鱼在水中不停地吐泡泡是因为它在(呼吸) 16.陆地最大的动物是(大象),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 17.用腹足爬行的动物有(蜗牛)。 18.蜗牛的运动是(用腹足波浪式爬行),蚂蚁的运动是(用脚爬行),蚯蚓的运动是(用身体伸缩爬),金鱼的运动是(用尾巴游动)。 二、判断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 3.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4.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5.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6.蜗牛和蚯蚓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7.生物具有多样性,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8.金鱼是水中的动物,不要呼吸。(×)9.蜗牛的一对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触角上的。(√) 10.蜗牛喜欢吃蔬菜,不吃水果。(√)11.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12.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蚂蚁会分不清方向。(√) 三、问答题 1.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答: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蚂蚁和金鱼有什么相同点 答:蚂蚁和金鱼相同点有: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吃食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 3.动物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动物共同特点有: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练习二 一、填空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 集 乡 王 寨 小 学 年级:三年级 教者:耿志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练习题

【精品文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水生植物有(),(),(),()等。 3、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4、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5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叶是由()和()两部分结成,叶片上有()。 7、拓印树皮:把白纸()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按压,再平捏蜡笔在()涂擦,使凸起的部分()颜色。 8、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等过程。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3、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4、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5、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6、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7、菊花一般在秋天才开花。() 8、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根。 A、有 B、没有 2、蒲公英属于() 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A、玉米 B水葫芦 C、狗尾草 4、植物的叶是()。 A、有生命的 B、无生命的 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6、陆生植物的生长()水份。 A、需要 B、不需要 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 A、绿色的 B、枯黄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 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 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2.《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学情分析】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班姓名 一单元 一、填空题 1、()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吉特发现了人眼具有() 3、()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3、我们探究世界的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没有关系。()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三、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 )( )( )( ) 四、写出你已知道的科学探究步骤。()—()—()—()二单元 一、填空题 1、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2、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 二、判断观察活动中下列行为是不是正确 1、注意安全。() 2、不惊吓小动物。() 3、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4、保持安静。() 5、外出观察要获家长同意,或者有成人陪同。() 三、问答题 1、分别写出你认识的动物、植物(每种写5个) ()()()()() ()()()()() 2、给下列动物分类:鸽、海鸥、螳螂、斑马、乌龟、非洲象、大熊猫、娃娃鱼、蜻蜓、蛇、蛙。 哺乳动物()()() 鸟()() 昆虫()()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三单元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白色透明的物体。()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3、固体、气体、液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4、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用不完。() 5、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能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 A 木屑B 洗衣粉C沙子D面粉 2、在水中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物质是() A 塑料B铁丝C纸巾D 卵石 3、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曲别针,水溢不出来的原因是水有() A 浮力 B 溶解性 C 压力D表面张力 4、我们家乡的水资源是() A 丰富B 缺乏C 一般D不关我的事 5、人体内含有水分约是() A 65% B 85% C 95% D 100% 三、回答题 1、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2、自然界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单元 一、填空题 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 2、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也可以用来造纸。 3、()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4、我们采用()()()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等。 5、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二、连线题 把材料的名称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结实 较为结实 棉线吸水性强 吸水性弱 燃烧时散发出烧纸的气味 人工合成纤维燃烧时散发出刺鼻气味 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节水到哪里去了? 1、想一想,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就干了,这是什么现象? 答:蒸发 2、水是我们常见的( A ) A、液体 B 气体C固体 3水的三种形态? 固体液体气体 4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不同点:水是液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 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5举例说出生活中蒸发现象? 下雨天地面有积水,通过阳光的照射水慢慢消失了。 洗的衣服,放在外面晾晒,慢慢就变干了。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1 温度 2 风 3 空气接触面积 第二节水沸腾了 1、水沸腾的温度是(A ) A 100℃ B 98℃ C 0℃ 2、给水加热后,水的体积会(A) A 变大 B 没有变化 C 变小 3、水沸腾时大量气泡(A) A 上升 B 下降C不变 4、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的温度(A )蒸发(C ) A、越高 B 越低C越快 5、说一说烧开水的过程,说一说水中气泡会发生哪些变化? 烧开水时,气泡由少变多,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6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B ) A 升高 B 不变C降低 第三节水结冰了 1、当环境温度(B )0℃,水的温度下降到(C )时,水开始结冰。 A 高于 B 低于 C 0℃D10℃ 2、(C )的变化会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 容器 C 温度 3、冰是怎样的物体? 无色无味透明,坚硬有一定的体积,不会流动。 4、水结冰时,温度(A ),说明水向周围()热量。 A 降低,放出 B 降低吸收 C 升高吸收

第四节冰融化了 1、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 A、﹣5℃ B 10℃ C 0℃ 2、冰融化成水的这个变化过程是()变成()。 A 液态固态 B 气态液态 C 固态液态 3、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但要向外界()大量的热量。 A不变B变化 C 吸收D放出 4、冰块周围的温度升高,会使()。 A冰融化的速度变慢B冰融化的速度变快 C 冰融化的速度没有变化 5、冰融化成水,他的体积增大了()。 6、冰融化成水后,他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7、水和水蒸气、冰的相同点不同点? 第五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 1、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 A食盐B沙子 C 碱D味精 2、因为牛奶能溶解在水中,所以它() A 有沉淀 B 能均匀分布在水中 C 能过滤出来 3、酒精能溶解在水中,水不能溶解在酒精中() A 对 B 错 4、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A 对 B 错 5在相同的水中,等量的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A 相同的 B 不同的、 第六课加快溶解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三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姓名: 第一课亲历科学 一、精彩补白 1、风是由于形成的。 2、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的,但它并不。 3、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后,这是因为。 4、向两纸片中间吹气,会发生的现象是。 二、简答题 1、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

姓名: 第二课认识自己 一、精彩补白 1、每个人的指纹都,而且终生。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具有的纹理。 2、世界上没有两个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3、人的身体是由、、和四部分组成。 4、躯干包括部、部;四肢包括和。 二、判断题 1、有的人指纹相同,有的人指纹不同。()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 3、人的左右手指纹是一样的。()

姓名: 第三课寻找动物和植物 一、填空 1、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和。 2、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 3、分辨物体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看,用听,用闻、用尝,用摸,等等。 二、选择题 1、蜻蜓属于() A、鸟类 B、哺乳动物类 C、昆虫类 D、鱼类 2、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消化器官 D、循环器官 3、下面观察活动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大喊大叫并追捕小动物 B、摘花折枝 C、不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姓名: 第四课蚯蚓 一、填空 1、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物体,然后慢慢调整到 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2、科学观察可以运用我们的、、、、 等感觉器官,也可以利用放大镜等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 二、选择 1、蚯蚓的头在() A、离大环较近的一端 B、离大环较远的一端 C、在身子中间 2、科学家使用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 A、几十倍 B、几百倍 C、几万倍 D、几十万倍 三、简答 1、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每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编(含八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运动和位置》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 1.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 用距离能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方向不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填空题 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先选 择。 三、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飞得很快,一定是运动的 B. 塑胶跑道没有生命,一定是静止的 C.以大树为参照物,树下玩耍的小朋友是运动的 2. 我们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的。 A. 运动 B. 静止 C.无法判断 四、简答题 如图所示,请描述体育馆的位置。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解析:运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所以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 ×解析:描述物体的位置时,方向和距离都要描述,这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填空题 1.参照物 三、选择题 1. C 2. B解析:坐火车时,我们与座椅是处于同状态,如果以自己为参照物,我们不动,那么座椅的状态就是静止的。四、简答题 体育馆在教学楼东北方向200米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 1.身边物体的运动仅有两种运动形式,即摆动和旋转。() 2.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物体运动,我们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 二、选择题 3.下列运动的物体中,()与其他物体运动方式不同。 A.草地上滚动的皮球 B.摆动的秋千 C.摆动的钟摆 4.小明在玩具车上贴了两个圆点,如图,当车开动时,正确的说法是() A.两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一样 B.两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不一样 C.无法判断 5.跳水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后,跳板的运动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及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 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 B 放在矮处 C 下轻下重 D 上下一样重 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 A解决问题B作出猜测C提出问题 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B 保持平衡 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最新三年级科学练习题doc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题(一) 1、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看到过什么?(树瘤、叶片、果实、小动物、鸟巢、小鸟、小草、藤蔓、苔藓、掉落的果实、树叶、蜂巢等。)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树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个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阳光、空气、水分、空间、营养。) 6、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分、都有树干、树冠,一般都是多年生的。) 7、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的大小颜色也不一样。) 8、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9、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10、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等。 11、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等。 14、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它的叶柄中有气囊,里面冲满空气)。 15、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 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 16、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相同点:①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②都有根、茎、叶;③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衰老死亡。 17、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点:(生长环境不同)。 18、一片完全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脉对叶片起(支撑)作用,是传递营养和水分的(通道)。 19、新鲜的叶和落叶的不同:生命活力的不同。 20、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22、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土壤和营养)。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23、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4、大树的生长变化:(树苗、小树、茂盛的大树、落叶的树、枯萎的树、枯死的树)。 25、植物的一生经历哪些变化:(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26、植物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7、植物的相同特点:(:①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营养;②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1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谁选择了它们》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七课。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第六课后,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特殊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对环境造就生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课从同一种类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丰富学生对环境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以青蛙为例,从天敌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颜色的草地选择了不同颜色的青蛙。第二环节以狐狸为例,从气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从而逐渐丰富学生对自然选择的认知。第三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对生物的选择。通过三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针对环节一,调查了学生见过的青蛙以及见到的地方,发现学生见过的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有较大的联系。大部分学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蛙有保护色,这样不利于被天敌发现。然而,学生对于保护色的了解主要是从电视或者是书本上得知,对于保护色形成的背后原因不甚理解。因此,本课设置了青蛙被捕杀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做以及推测的过程中体验青蛙保护色的形成原因之一,了解自然因素对青蛙的选择。环节二,学生基本上知道气温对动物身体大小、体毛的浓密长短等外形特征的影响,但对于动物裸露在外的器官大小、体形等因素是否受气温的影响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观念,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认识。环节三,学生对人工选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经验是零散的,没有建构到概念体系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

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题 (1)

科学三年级上册考试题班级姓名 一、拍拍小脑瓜,想一想,填一填。(30分) 1、指纹终生不变,皮肤损伤,新的指纹仍具有原来的()。近年来,科学家已将()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的()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2、我们的身体是由()、()、()、和()四部分组成的。 3、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然后慢慢调整()到()的距离,直到看清为止。 4、凤仙花的叶子是()形的。 5、()的残体腐烂后变成(),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6、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二、我是小法官,知道对和错。(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3、在寻找动物和植物时,不了解的动植物不要直接用手摸。() 4、蚯蚓是不长嘴巴的。() 5、凤仙花的种子是白的,不太圆。() 6、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7、不管什么垃圾,埋在土壤里都会腐烂。() 8、粘土比砂土保持水的性能强。() 9、植树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10、土壤里有很多小生物。() 三、你能把正确答案填在()里吗? 1、将一把盐放入盛有水的量杯内,等盐全部溶化后水面会()。 A、明显上升 B、明显下降 C、不动 2、想观察自己的容貌,可以用()A、放大镜 B、眼镜 C、镜子 D、显微镜 3、要区分一杯矿泉水和一杯加盐的水,最好的办法是() A、尝一尝 B、看一看 C、闻一闻 D、摸一摸 4、下面三种池塘里的生物,其中一种与其它两种的生存方式不同,它是()。 A、乌龟 B、青蛙 C、金鱼 5、对极其微小的,用我们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观察。 A、显微镜 B、直尺 C、天平 6、下列植物茎上带刺的是()。 A、凤仙花 B、荷花 C、牵牛花 D、月季 7、地面上()的土叫土壤。 A、能够生活动物 B、能够生长植物 C、所有 8、黄河水较清,泥沙较少的地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没有 四、我来问,你来答。(26分) 1、在沙滩上能找到蚯蚓吗?为什么? 2、水土流失给为类造成哪些灾害?怎样保持水土? 3、植物由哪六大器官组成? 4、水是什么样子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估试卷 2 一、填空:(30分)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砖和陶瓷都是____材料。 4、____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5、我们用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 6、液体的黏度会影响它的____速度。 7、空气占据一定的____,空气的体积是可以____的。 二、判断:(20分) 1、空气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3、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反复利用。() 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5、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 6、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7、不同材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8、陶瓷制品的吸水性好。() 9、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 1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三、选择题:(30分) 1、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课桌 C、矿泉水瓶 2、下面哪一项不是木材的性质() A、透明 B、有条纹 C、在水中漂浮

3、你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碗和盘子 B、文具盒和茶杯 C、筷子和牙刷 4、陶瓷和砖都是由()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5毫升水大约是() A、一小勺 B、一杯 C、一瓶 6、把铝片做成易拉罐,主要是利用的金属的() A、坚硬 B、延展性 C、有光泽 7、下列物品中哪能一个吸水性更好() A、塑料 B、牛皮纸 C、餐巾纸 8、判断物体的沉浮,主要看物体() A、是否沉到底部 B、是否沉于水面以下 C、无法判断 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 A、蔡伦 B、沈括 C、张衡 10、下面是人工制造的材料是() A、木头 B、皮革 C、金属 五、简答:(10分) 1、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