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一.(2011·四川省眉山市)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 (填物质序号)。

二.(2011·河北)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三.(2011·江苏省南通市)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四.(2011·盐城)如图5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五.(2011·河南省)如图6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人干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六.(2011·江苏泰州)如图7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七.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

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

(填“增大”或“减小”)。8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2)曲线a和b的交点M表示的含义是。

(3)8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八、(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向三只烧杯中各装入50g水,分别充分

溶解三种物质a、b、c,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

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填序号)。

(4)从图中我还能得到的信息有(写一条)。

10.(4分)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2)50℃时A、B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10℃,所得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B(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3〕50℃时将35g A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

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其步骤为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解析

1. A. 10℃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2. B.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 3. C. 20℃时,将1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60g溶液 4. D. 从混有少量乙的甲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甲,最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答案 B 解析 分析:A、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据此计算解答; B、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分析解答; C、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据甲、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甲的方法. 解答:A、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 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0%,故错误; C、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0g,所以将1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完全溶解,得到60g不饱和溶液,正确;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此混有少量乙的甲中提取交纯净的甲,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知识的运用,能较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2. 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 D. 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 C 解析 分析:A、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B、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C、根据溶解度曲线观察即可;D、根据20℃时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即可.解答:A、从40℃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A说法正确; B、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说法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说法错误; D、20℃时甲的溶解度是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物质,所以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只能溶剂25g,所以溶液是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知道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方法,知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质量需要根据溶解度进行分析.

专题练习溶解度Word版

溶解 度\克 t /℃ ·P 0017 1.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发生如下不同变化,其中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升高温度 C 温度不变,蒸发溶剂 D 通入CO 2 2.要使wg 10%的NaCl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再加入w 10g 固体NaCl B 蒸发浓缩成w 2 g NaCl 溶液 C 蒸发掉一半溶剂 D 再加入2wg 25%的NaCl 溶液 3.右图是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该溶液在A 、B 、C 、D 四种 状态时,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 A B B C C D D 4.在下列四图中纵、横轴的单位分别相同时,有关氯化钠溶解度曲线(a ) 和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b )的关系示意图基本合理的是 A B C D 5.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现分别在 50g A 和80g B 中各加水150g ,加热溶解后并都蒸发水50g ,冷却到t 1℃,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 1℃时溶液中A 、 B 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相等 B t 1℃时溶液中A 的浓度小于B 的浓度 C t 1℃时两者均无固体析出 D t 1℃时析出固体B 6.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7.右图是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 点表示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M 未完全溶解 D 无法配制 8.向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含18O 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g ,如 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g 粉末不变 B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 C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g D 溶液中找不到带标记的SO 42-,但白色粉末逐渐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 9.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 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O 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Na +总数不变 B 单位体积内的OH -数目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溶液的质量不变 10.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温度仍为40℃而加入少量CaO ,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 A Ca(OH)2的溶解度 B 溶液的质量分数(百分比浓度)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中Ca 2+的数目 11.将5g 纯净物A 投入95g 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一定等于5% B 一定大于5% C 一定小于5% D 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5% 12.向100g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6g 白色硫酸铜粉末,此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完整)知识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完整)

溶解度t/℃ 21m m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下面,我们从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入手,对溶解度作进一步的理解。 (一)点 1.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2.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3.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 A 物质才达到饱和。 4.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二)线 如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 曲线为“陡升型”。如KNO 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 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

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4.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5.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9页32题)1.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0.19 0.17 0.14 0.12 0. 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填序号)。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C时,将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再降温到20°C,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4)现有20°C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20°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60°C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答案】(1)A (2)D (3)9.1g (4)?(5)降温结晶,过滤 补充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交点K的含义是。 (2)t2℃的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到t1℃时,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时的温度范围是 ℃。 (4)在t3℃时,将40gC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t3℃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补充:t3℃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不饱和(3)t2~t3(4)37.5% 2.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写编号)。 (2)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g。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二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填“>”或“<”)乙,实验时控制温度t的范围是时,均能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1)b(2) 15 (3)<小于t2℃ 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 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 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选填序号)。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浓度也相等 B.t2℃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C.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为降至t1℃时,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D.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乙)> m(甲)=m(丙) E.将t1℃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可能都不发生变化 F.将t2℃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

溶解度/g t/℃ 21m m m m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点 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 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 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 (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 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线 如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 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 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 曲线为“缓升型”, 如NaCl 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4. 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5.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 溶解度/g 度

溶解度曲线题专题(学习资料)

溶解度曲线题专题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 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2.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甲溶液仍饱和 B.两溶液仍饱和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液质量:甲=乙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A B.t1℃时,将25克物质放入100克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 C.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D.从B溶液中结晶出B的最好方法是冷却 5.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专题训练--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专题训练--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一、基础知识要点: 1、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可用小数或者是百分数表示。 2、 科学上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3、 有关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液 质M M a % 4、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基础知识专题训练; 1、食盐水的浓度5%,它表示 克溶液里有 克食盐水和 克 水。10千克这样的食盐水中含食盐 千克,含水 克。 2、 克氯化钠溶于 克水中,可制的60克5%的食盐溶液: 克

10%的氯化钠溶液蒸干可得氯化钠20克,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水45克。 3、现有20℃时10%的硝酸钾溶液50克:(要求列式计算) ⑴加入10克硝酸钾后,其质量分数为 ⑵加入50克水后,其质量分数为 ⑶加入10克硝酸钾和15克水后,其质量分数为 ⑷蒸发掉10克水后,其质量分数为 ⑸加入20%的硝酸钾溶液50克后,其质量分数为 ⑹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现加入20克硝酸钾,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T℃时,将某物质a 克溶于水恰好制成V毫升饱和溶液(此时溶液密度为d克/ 厘米3)则T℃时该物质溶液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5、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是:(1)(2)(3) 6、在一定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则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在一定温度下,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此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为克 7、从60克15%的食盐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则这2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现将20℃100克15%的食盐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现将20℃100克15%的食盐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在(增大或减少),当溶液成为20℃时的时,溶液浓度达到最大,其最大值为(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9、向20℃时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则此时食盐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10、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4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食盐溶液多少克?这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1、已知40℃,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求A物质在40℃时的溶解度。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 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 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锰酸钾的量相等,选项C不正确; 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故选D。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 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 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 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图1中,溶剂质量相等,甲中物质溶解的质量小于乙中物质,所以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30℃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错误;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 (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C___;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B______; (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 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 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C ) 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 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C ) A.a点 B.b点C.c点 D.无 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是( B ) 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t1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 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大____ 2 (填“大”或“小”); (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 __、__ 蒸发溶剂___、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ab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bc_____. (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60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t1______℃. 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当温度是t2 ℃,a、b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相等; (2)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溶解度专项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可用水区分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D.面粉溶于水形成溶液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B.澄清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D.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C.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4.将下列固体分别溶解于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氯化钠 5.已知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A.36g B.C.D.10g 6.把一定质量的30%的某溶液加热蒸发10g水,冷却至20℃时有2g晶体析出,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该物质在20℃是的溶解度是() A.20g B.C.40g D. 7.在4℃时,将100mL密度为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100mL的水均匀混合,待温度恢复到4℃时,下列关于混合后的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为cm3 B.溶质质量分数为% C.体积为200mL D.溶液的质量为280g 8.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图①是高温煅烧石灰石,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 B.图②是向一定质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加入固体质量与形成溶液质量的关系 C.图③是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与铝,加入金属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与形成溶液总质量的9.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固 体 质 量 /g 溶 液 质 量 /g 氢 气 质 量 /g Mg Al 溶 液 质 量 /g

2018中考化学试题溶液和溶解度曲线汇编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1、(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人童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3. (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X,K]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4. (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5. (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 法 6. (重庆B卷)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

溶解度专项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 A. 20g B. C. 40g D. 7. 在4C时,将 100mL密度为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100mL的水均匀混合,待温度恢复到4C 时,下列关于混合后的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 密度为cm3 B.溶质质量分数为% C.体积为200mL D.溶液的质量为280g 8. 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气体质量/g加入固体质量/g加入金属质量/g加入硫酸铜溶液质量/g ①②③ ④ / A.图①是高温煅烧石灰石,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天糸 B. 图②是向一定质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加入固体质量与形成溶液质量的关系 C. 图③是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与铝,加入金属质量 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 D. 图④是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与形成溶液总质量的 9 ?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可用水区分NaOH固体和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 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NH4NO3固体 )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 ?面粉溶于水形成溶 液 B.澄清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A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4 .将下列固体分别溶解于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硝酸铵 已知在20 C时, 量为()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 D.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蔗糖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 A. 36g 把一定质量的30%的某溶液加热蒸发10g水,冷却至20C时有2g晶体析出,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则该物质在20C是的溶解度是( B. C. D. 10g 閨① EiJ'V.H'i 冋 闺③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1. 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温至t1℃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X>Y>Z B.Y>Z>X C.Z>Y>X D.X=Y>Z 【答案】B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将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生石灰在水中混合,用上层清 液漂白丝帛。清液的主要成分及溶解度如图所示。 (1)t1 ℃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20 ℃时,向4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并充 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A B C D 加入氢氧化钾的质量 7 14 56 70 /g

溶液质量/g 57 64 106 106 第2题图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① 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②20℃时,将C继续恒温蒸发25 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 g的固体。 【答案】(1)Ca(OH2 KOH K2CO3 (2 ①AB ② 28 3.下表是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 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第3题图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措施有(填序 号)。 ① 蒸发水② 升高温度③ 降低温度④ 加入水⑤ 加入氢氧化钙 (3)现有60 ℃时含有Ca(OH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4)现有2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恢复20 ℃,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乙(填“>”、“<”或“=”)。 【答案】(1) A ( 2 ①②⑤ (3)冷却热饱和溶液(4) =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溶解度曲线习题 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 (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C___;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B______; (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X溶液B.Y溶液C.Z溶液D.X、Y溶液 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无 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t1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 t℃时, 2 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大____(填“大”或“小”); (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__、__蒸发溶 剂___、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 _____. (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 ______℃. 7、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9、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和溶解度图像题

初三化学酸碱盐和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固体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硝酸镁 D、硫酸 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无色酚酞就可以鉴别的是() A、NaCl、NaOH B、NaCl、HCl、NaOH C、NaCl、H2SO4 D、NaCl、NaOH、Na2SO4 10、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在NaOH溶液中共存的是() ,KNO3,KCl B. NaCl,CuSO4,HCl ,NH4Cl,CaCl2D. CaO,CO2,HNO3 11、如图,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 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A B C D X CO CO2HCl SO2 Y Ca(OH)2NaOH Ba(OH)2NaOH 12、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A. 食盐水 B. 醋酸 C. 纯碱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9、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AgCl、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的实验:(1)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事实,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Fe、Cu放入AgNO3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1)若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1 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得到澄清无色溶液的是 ()A、Cu(OH)2B、Zn C、Fe2O3D、 2 一块质量为的铁片,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种杂质,当它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Cu B、Zn C、Mg D、Al 1、下列酸中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稀醋酸 2、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3、下列物质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 ) A、NaOH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盐酸 D、NaCl溶液 4、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硝酸后,固体不溶解的是(A、CuO B、AgCl C、CaCO3 D、BaSO4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

2016年初三化学复习材料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占 八、、 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表示 I 1 A物质在tJC时溶解度为mg。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 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表示在tJC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 (m2-m i)g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 图中C表示在t i C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i-mh)gA物质才达到饱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表示在t2C,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g 2、线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 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I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溶解度/g t/℃ 21O m 3 m 4 m 1 m 2 B c a b A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 1、 溶解度曲线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 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溶解度曲线线 溶解度/g C B A O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1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