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氨解反应工艺研究

牛磺酸氨解反应工艺研究
牛磺酸氨解反应工艺研究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营养作用(综述)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营养作用(综述)张平伟 杨祖英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100021) 牛磺酸(tauvine)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1827年它做为牛胆汁的一个组成成分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得名牛磺酸,又名牛胆硷。它以游离形式广泛存在于动物各种组织细胞内液中,植物中很少含有牛磺酸。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于食品。自1984年,美国已在市售配方奶粉中添加牛磺酸,其它一些国家相继效仿。近年来,我国一些食品加工厂也在婴儿配方奶粉、孕妇营养品及强力饮料中添加牛磺酸,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育以及成年人的生理需要。牛磺酸在食品中的应用为何引起世界各国的如此重视呢?现就其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综述如下。 1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 1.1 促进大脑及智力发育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具有促进大脑及智力发育的作用,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1]其作用主要通过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提高大脑组织中与脑发育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锌、铜、铁及游离氨基酸等的含量,进而促进大脑中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还可以牛磺酸-锌/牛磺酸的形式调节机体细胞代谢活性。牛磺酸缺乏的大鼠,脑及智力发育受到不良影响,表现为脑重量、脑功能达不到正常水平。[2]牛磺酸缺乏的幼猫,其大脑重量也显著低于补充牛磺酸组。牛磺酸在人脑神经细胞的增殖周期中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4]牛磺酸对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也起着促进作用,[5]当牛磺酸缺乏时,体外培养的人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受阻。 临床研究表明,[6]小于1300g的早产儿补充牛磺酸组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组有一更成熟的脑干诱发电压,提示牛磺酸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1.2 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1975年Hayes等报道,[7]用缺乏牛磺酸的饲料喂猫,其体内牛磺酸逐渐耗竭,血浆浓度下降并出现视网膜变性。如长时间缺乏,可使猫失明。 G等报道了长期进行胃肠道外营养(输液中不含牛磺酸)的3名成年人和名儿童的观察结果,[8]儿童组空腹血中牛磺酸含量显著下降,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弥散性颗粒,视网膜电图测出锥体功能异常。给予补充牛磺酸后血浆中含量增加,视网膜电图恢复或接近正常。而成人组血浆牛磺酸不受影响。该研究表明,儿童如缺乏牛磺酸,可发生视功能障碍,补充后可恢复正常。 1.3 在肝胆系统中的作用 1.3.1 抗肝损伤 在含钙介质中,牛磺酸可防止因缺氧而造成的肝细胞死亡,而在无钙介质中则没有这种作用,说明牛磺酸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钙水平而实现的。[9]牛磺酸有直接和间接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其直接作用是由其分子中的氨基与氧化剂结合从而阻止氧化作用的发生。如牛磺酸与强氧化剂HClO 作用时生成牛磺氯胺,从而解除了HClO对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其间接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牛磺酸能机械地进入细胞膜,稳定细胞膜的脂质成分,从而抵抗氧化剂的攻击。Waterfield报道了牛磺酸具有保护CCl4所致肝损伤的作用,[10]并指出牛磺酸不是作用于CCl4代谢活化作用所引起脂质积聚和坏死的早期,而是作用于细胞损伤的后期。Waterfield还发现正常大鼠肝和尿中牛磺酸含量呈明显正相关,[11] CCl 4 和半乳糖胺均可使大鼠肝脏中牛磺酸水平下降,血清和尿中牛磺酸含量增加,尿中牛磺酸含量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酰胺转氨酶呈负相关,提示肝牛磺酸水平低于某一阈值时可能对肝毒物更为敏感。 还有研究发现,[12]半乳糖胺可造成明显的肝细胞损伤,使乳酸脱氢酶释放,0.6~3mmol/L的牛磺酸对于这种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30~60mmol/L的牛磺酸本身则可造成正常及中毒肝细胞的损伤。这是国内外首次使用高浓度牛磺酸造成细胞损伤的报道。 1.3.2 参与肝脂质代谢[9] 体外研究表明,人肝细胞牛磺酸水平与胆汁酸合成速度、细胞游离胆固醇浓度及高亲和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有关。对仓鼠、豚鼠和小鼠的体内研究表明,补充牛磺酸可影响α胆固醇脱氢酶和GM 还原酶的活性。牛磺酸不仅与胆汁中的脂质分 eggel 221 7-H-C o A

天然化学品(青蒿素)

青蒿素研究进展及合成方法 摘要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强效、低毒、无抗性抗疟特效药,尤其是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特效药。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在0.4%~1.0%之间,从天然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青蒿素化学合成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毒性大、产率低,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本文对自青蒿素发现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内容包括:中药青蒿和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的来源,青蒿素的药理作用,青蒿素的全合成,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青蒿素衍生物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生产青蒿素。 关键词青蒿素;青蒿素衍生物;合成 青蒿素(artemisinin)是继氯喹、乙氨嘧啶、伯喹和磺胺后最热的抗疟特效药,尤其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与其它抗疟药不同,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而非干扰叶酸代谢,从而导致虫体结构全部瓦解。目前药用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即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获得的。由于青蒿的采购、收获,直至工厂加工提取,环节较多,费时费力,且不同采集地和不同采集期青蒿品质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大量采集自然资源,必然会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导致资源枯竭。因此,为增加青蒿素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展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开发研究,长期稳定地和大量地供应青蒿素成为各国科学家面临的严峻考验。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青蒿素研究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中药青蒿和青蒿素的发现 奎宁和氯喹这类药物对疟疾治疗的成功没有延续太久, 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抗药性的疟原虫, 尤其是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甚至已到了无有效药物可用的地步。而当时的越南战争则更凸显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热带丛林地区疟疾肆虐, 成为部队大量减员的主要原因。越南方面向中国提出了协助解决疟疾困扰的要求, 中国领导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确立了由全国多部门参加, 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主要任务, 代号为“523”的紧急军工项目。为解决抗药性问题, 该项目除注意合成新化合物外, 更期望从中药中发现新的抗疟有效成分。在“523”项目的组织下, 各参加单位数年间筛选了数以百计的中草药药材, 从中获得了一批有效单体, 再根据抗疟活性、毒性和植物资源等方面的因素选出了青蒿素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中药青蒿的抗疟作用虽然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的《治

牛磺酸的研究进展

牛磺酸的研究进展 摘要:牛磺酸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而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其在调节物质代谢,抗氧化,心血管系统调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氨基酸不可替代的人体必需物质。基于牛磺酸的作用被普遍传播,其提取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包括发酵法、化学合成及生物提取。牛磺酸提取工艺的不断完善,使得牛磺酸在食品和药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牛磺酸的生产成本高,产率低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这些都将成为今后牛磺酸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牛磺酸,理化性质,提取方法,应用前景 牛磺酸(Taurine)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即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具有独特的药理及营养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镇静、消炎及降血脂等作用,对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视觉传导、视觉能力的完善以及钙质的吸收也有良好的作用,以及对中老年人延缓衰老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牛磺酸能促进体内代谢,增强体质,解除疲劳,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牛磺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改进现有的牛磺酸合成工艺成为近几年牛磺酸研究和应用开发方向的热点之一。 1 相关理化性质 牛磺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的β型含硫氨基酸,化学名称为2-氨基乙磺酸。其结构式为H2N-CH2-CH2-SO3H,分子量约125道尔顿。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对牛磺酸提取和分离纯化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牛磺酸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四面针状结晶,无毒、无臭、味微酸,熔点为328℃,微溶于水,其水溶液的pH值为4.1-5.6,溶于乙酸,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和丙酮。溶解后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具有酸、碱两性电解质作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在避光、密封干燥条件下可在室温下贮存三年。 2 生理功能 2.1 影响激素的分泌 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能够影响动物体内生长激素、催产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同时,一些研究者曾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供应充足及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添加1%牛磺酸时均可提高蛋白质消化率,并推测其机制是促进一些与蛋白质消化有关的激素的分泌[1]。 2.2 调节营养物质代谢 牛磺酸可通过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矿物元素代谢、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

牛磺酸 营养强化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1.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通用名称 中文名称:牛磺酸;化学名称:2-氨基乙磺酸;分子式:C2H7NSO3;,

相对分子量:125.15(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此项申报是指——食品添加剂牛磺酸,即GB14759—93中规定的牛磺酸。用于氨基酸类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牛磺酸。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

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2.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功能分类 根据GB14880营养强化剂规定,牛磺酸属于营养强化剂,氨基酸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3.用量和使用范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用量和使用范围 拟在盐及代盐制品中强化牛磺酸; 申报的牛磺酸的使用量为:4~20g/kg;

1.我国居民食盐的日摄入量为14~26克(见后面论文)。其中以日摄入18±2 克的人数最多。日摄入食盐以平均18克计算,牛磺酸按6~18g/kg计算,实际上增加了每天108~324毫克牛磺酸的摄入。 说明:食盐的粒度一般在20~40目之间,行业内公认的混匀度达到95%即可算为优级,混匀度比目数更大(更细)的面粉要小。所以申报最低限虽然为4g/kg,但实际生产为确保产品合格一般要高于4g/kg,按5~6g/kg是行业内普遍计算出的生产实际使用量,以此类推最高量选择18g/kg计算。 参考GB14880标准,牛磺酸在谷类制品中使用量为0.3~0.5g/kg;在饮液中使用量为0.1~0.5g/kg;在果汁(果味)型饮料中使用量为 0.4~0.6g/kg。 2.中国营养学会主编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未给出牛磺 酸的推荐摄入量(RNI)、平均需要量(EAR)等,只给出了含硫(s)基氨基酸最低摄入量为:16毫克/公斤/日;安全摄入量为:32毫克/公斤/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青蒿素的提取

青蒿素的提取工艺比较 班级:制药工程111班 姓名:黎健玲 【摘要】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疾的有效成分,本文从青蒿中提取 青蒿素的一些提取工艺,通过比较的方法,对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青蒿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青蒿素;工艺提取;方法比较 青蒿素( artemisinin) 又名黄蒿素,是从一年生菊科( As-teraceae) 艾属草本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 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化合物,于20 世纪70 年代初首次由中国学者从黄花蒿中分离得到,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且青蒿素联合治疗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推荐的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法。药理研究证实,青蒿素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具有抗孕、抗纤维化、抗血吸虫、抗弓形虫、抗心律失常和肿瘤细胞毒性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抗单纯疱疹病毒等作用,在现代临床上用于对恶性疟疾、发热、血吸虫病、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红斑狼疮、心律失常的治疗,并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有显著疗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新型抗疟药,具有高效、快速、低毒、安全等特点。 1 青蒿素理化性质及来源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溶点为156 ~157 ℃,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所以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2.33,是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噁烷结构单元,其中包括7个手性中心。目前青蒿素的获得主要是直接从青蒿植株的地上部分提取,因为青蒿的花、叶片、茎中均含有青蒿素。研究表明,叶片和花表面的腺毛是青蒿素的主要合成和储存部位[1]。唐其等研究发现青蒿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青蒿素含量不同,同时植株中青蒿素含量也与生长环境、产地等条件切相关[2]。我国是青蒿索的主产国,世界上约70%的青蒿资源分布在我国。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地青蒿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价值。目前,青

牛磺酸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牛磺酸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摘要:牛磺酸( taurine, Tau )又名2-氨基乙磺酸,是机体组织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β型含硫氨基酸,于1827 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 并因而得名。此后,国内外学者对牛磺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效应,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效应,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不参与蛋白质组成和代谢,而是以游离形式存在或与胆汁酸形成复合物。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在大部分动物组织中都存在。牛磺酸在生物体内参与一系列的生理学过程,如与胆汁酸结合、调节渗透压、外源化合物的解毒、细胞膜的稳定、细胞钙流动调节、神经发育、神经兴奋性调节、神经保护、抗氧化和抗心律失常等[1],临床上牛磺酸被尝试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血症、眼部疾病、糖尿病、早老性痴呆、胆囊纤维化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牛磺酸;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1. 牛磺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1.1 牛磺酸在脑中的分布 牛磺酸在动物的大脑皮层、小脑及嗅球等区域含量相当丰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各类细胞均含有牛磺酸其中以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系统的含量最为丰富。突触体中牛磺酸的水平与整个机体组织中牛磺酸的水平大致相同,但突触体中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却低于机体组织,并且发现突触体中突触小泡的牛磺酸含量更加丰富。从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来看,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其大脑牛磺酸的含量最高,而在这一时期,大脑中其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2];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牛磺酸的水平逐渐下降,成年动物大脑中牛磺酸的含量仅为新生动物的1/3,人、猴、大鼠、家兔和猫均存在这一现象。 1.2 牛磺酸与神经递质 在生理条件下,牛磺酸可增加纹状体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突触小泡对多巴胺的摄取需要氯离子的存在,而牛磺酸可增加氯离子的传导。牛磺酸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大脑和松果体,β-肾上腺素可导致牛磺酸的释放。牛磺酸可增加松果体Ν-乙酰转移酶的活性,使乙酰-5-羟色胺的生成量增加,也使N-乙酰-5-甲氧基色胺的生成量增加。牛磺酸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具有刺激性和抑制性作用,这种作用取决于内源性牛磺酸的水平,高浓度表现为抑制,低浓度则表现为刺激。适量的牛磺酸可使大鼠海马、大脑皮层β-内啡呔含量增高。 1.3 牛磺酸对脑发育的影响 牛磺酸可促进脑细胞DNA,RNA的合成,增加膜的磷脂酰乙醇胺含量和脑细胞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促进脑细胞尤其是海马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发育。陈文雄运用突触定量技术发现,幼年大鼠添加牛磺酸可增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突触数目;腹腔注射牛磺酸可诱导大鼠脑神经细胞[3]c-fos基因快速表达,合成fos蛋白。研究表明,c-fos基因表达

牛磺酸的功效

牛磺酸的功效 牛磺酸,又称牛胆酸,其化学名称为2-氨基乙磺酸,为白色针状结晶,无臭、味微酸,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无任何毒副作用。它最初是从雄牛的胆汁中发现的,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也是人体内一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机体内源性氨基酸。 1、在食品工业方面,可添加于乳制品、饮料、复合味精及豆制品中,加快对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均有较佳的保健作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在牛奶和奶粉中加入适量牛磺酸,其营养价值接近母乳,尤其对胎儿、婴幼儿有益智强身作用;能显著抑制和治疗老年性痴呆,改善常人的脑功能和视网膜组织。 2、在医疗制药方面,本品具有解热、镇痛、保肝、降血糖、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调节神经传导、调节脂类代谢、胆磷汁分解-利胆护肝,参与内分泌活动,增加心脏收缩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神经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各类眼疾及药物中毒。 (1)解热抗炎作用:本品可能通过对中枢5-HT系统或儿茶酚胺系统的作用降低体温,据报道给感染性高热病人口服牛磺酸3.6~4.8g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尚有抗葡萄球菌作用,并可能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2)强肝利胆作用:豚鼠实验证明,牛磺酸可解除胆汁阻塞,呈利胆作用。牛磺酸和胆酸结合可增加胆汁通透性,并与胆汁的回流有关。牛磺酸还可降低肝脏胆固醇含量,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对肝脏起保护作用。也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可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其它药理作用:缺乏牛磺酸的饮食可使视网膜产生病理变化,最后导致失明,如及时给予牛磺酸,在维持眼的正常功能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牛磺酸还有营养作用,一旦缺乏,可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视力损害和癫痫的易感染性。

青蒿素的化学全合成.总结

青蒿素的合成与研究进展 摘要: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之一,存在活性好、毒副作用小、市场需求大、来源窄等特点。目前,青蒿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本综述将针对近年来青蒿素的发展特点及合成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青蒿素;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青蒿素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中药黄花蒿( Artem isia annua L1 )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 对恶性疟、间日疟都有效, 可用于凶险型疟疾的抢救和抗氯喹病例的治疗。青蒿素还具有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性的用1;具有影响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的凋亡及分化的作用2;还具有部分逆转MCF-7/ARD细胞耐药性作用3;还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作用4;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5等。除此之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生物抗炎免疫作用、生物抗肿瘤作用、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等。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具有快速、高效、和低毒副作用的特征。6。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屠呦呦先后被授予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

医学研究奖和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1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33。是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烷结构单元,它的分子中还包括7个手性中心,合成难度很大。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经过研究,解决了架设过氧桥难题,在1983年完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青蒿素也有一些缺点, 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小, 不能制成针剂使用等。 2 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含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治疗疟疾方面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使用安全等特点。目前主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其他萃取法等。2.1有机溶剂萃取青蒿素 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法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避免了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对油质造成影响等特点,是有效提取中药挥发油的重要方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目前青蒿中许多有效成分的提取目前仍然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醇类(甲醇、乙醇

牛磺酸研究进展_白小琼

牛磺酸(Taurinet)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但不是蛋白质组成成分,又称牛胆碱、牛胆素。它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中,因最先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1954年Stern和Moore首次在脑和脊髓中发现了牛磺酸。但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含硫氨基酸的无功能代谢产物[1]。1976年Hayes等首次报道用以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来源但缺乏牛磺酸的饲料喂猫,可引起猫的视网膜变性,若长时间缺乏,可使猫失明[2],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牛磺酸营养作用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牛磺酸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活性物质,具有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调节细胞钙平衡,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降血糖、调节神经传导、参与内分泌活动、调节脂类消化与吸收、增加心脏收缩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细胞膜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细胞等广泛生物学作用[3]。 1 牛磺酸的理化性质 牛磺酸的化学结构式为H 2N-CH 2-CH 2-SO 3H,化学名称为β-氨基乙磺酸或2-氨基乙磺酸,分子量为125.15,单斜棱形棒状白色晶体,熔点328℃ (317℃分解),无毒、无臭、味微酸、对热稳定。溶于水,在水中12℃时溶解度为0.5% ,其水溶液pH为4.1—5.6,在95%乙醇中17℃时溶解度为0.004%。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和丙酮。溶解后的牛磺酸具有较强的酸性,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不易通过细胞膜[4]。 2 牛磺酸的分布与代谢 2.1 牛磺酸的分布 牛磺酸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的脑、心脏、肝、肾、卵巢、子宫、骨骼肌、血液、唾液及乳汁中,以松果体、视网膜、垂体、肾上腺等组织的浓度为最高。海洋动物中含有较多的牛磺酸,最高达83μmol/g(湿重)。鸡胚中牛磺酸浓度约为哺乳动物的100倍左右[5]。 2.2 牛磺酸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除直接从膳食中摄入牛磺酸外,还可通过5个途径在肝脏中生物合成。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半胱亚磺酸经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AD)脱羧成亚牛磺酸,再经氧化成牛磺酸。而CSAD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牛磺酸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且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CSAD的活性较低,可能人体内牛磺酸的合成能力也较低。牛磺酸在体内分解后可参与形成牛磺胆酸及生成羟乙基磺酸[6]。2.3 牛磺酸的来源和排泄 动物体中的牛磺酸一方面来源于膳食供给,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内源性合成,其需要量取决于胆酸结合和肌肉池内的含量。牛磺酸是通过尿液以游离形式或通过胆汁以胆酸盐形式排出体外的。肾脏是排泄牛磺酸的主要器官,也是调节机体内牛磺酸的含量的重要器官。当牛磺酸过量时,多余部分随尿排出;当牛磺酸不足时,肾脏通过重吸收减少牛磺酸的排泄。另外,也有少量牛磺酸经肠道排出。 3 牛磺酸的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理 牛磺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牛磺酸具有视觉发育、神经发育、解毒作用、钙流动调控、胆汁酸结合作用、渗透压调控、稳定细胞膜等多种作用及 作者简介:白小琼(1982— ),女,重庆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摘 要:概述了牛磺酸的理化性质和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代谢,着重讨论了牛磺酸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并介绍了牛磺酸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牛磺酸;功能作用;应用前景 牛磺酸研究进展 白小琼,孔德义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17(5):78-80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鲍鱼内脏中天然牛磺酸的提取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4266983.html, 鲍鱼内脏中天然牛磺酸的提取研究进展 作者:吕茹倩陈榕钦陈小艺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鲍鱼产量的逐年增加,加工鲍鱼后产生的内脏的处理成为了一大难题。为防止鲍鱼内脏对环境造成污染,充分开发其潜在价值是有效的措施,该文综述了鲍鱼内脏中牛磺酸的提取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以及牛磺酸的功能作用和應用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牛磺酸在人体保健方面的应用,并对鲍鱼内脏中牛磺酸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鲍鱼内脏;牛磺酸;提取方法;功能;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TS25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014-04 Abstract:The yield of abalon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nd the internal organs produced after processing abalone are confronted with difficulties.In order to prevent abalone from causing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its potential value.The extraction method and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taurine in abalon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aurine in abalone were summarized,and envision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ive of taurine in abalone for the health benefit of human beings.Furthermore,personal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aurine in abalone have been po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Abalone viscera;Taurine;Extraction method;Function;Research progress 鲍鱼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鲍科、鲍属的海洋软体动物,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海味之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海洋中重要的食药资源[1]。随着消费者对鲍鱼需求量的增加,鲍鱼产量逐年提高,目前市场上鲍鱼以鲜销和 罐藏为主,鲍鱼的深加工尤为重要。处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鲍鱼内脏成为了一大问题,通常作为工业废料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研究表明,鲍鱼内脏能够作为很多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2],从鲍鱼内脏中提取的牛磺酸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理作用,对人体具有增加细胞抗氧化[3]、抗自由基损失、抗病毒侵害[4]、增强视力[5]、促进大脑发育[6]、解除疲劳、降低胆固醇等[7]功效,还对牲畜的生长发育[8]、增长繁殖[9]及免疫力[10]有促进、改善作用。本文主要 介绍了牛磺酸的物理性质,综述了鲍鱼内脏中牛磺酸的提取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以及其功能作用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鲍鱼内脏中牛磺酸在人体保健方面的应用,以期为鲍鱼内脏中牛磺酸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牛磺酸的主要特性 牛磺酸(2-氨基乙磺酸,taurine),又称牛胆素、牛胆酸,是机体组织细胞中含量丰富的一种小分子含硫氨基酸[11],于1827年从牛胆汁中分离[12]。它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组织器官中,在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心脏和肝脏等组织中含量较高[13]。牛磺酸不

牛磺酸的应用

牛磺酸的应用 摘要:牛磺酸(taurine)又名牛胆酸、牛胆素,是一种含硫/3一氨基酸,是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乙醇胺工艺和环氧乙烷工艺。本文介绍了牛磺酸的制备工艺,并且还介绍了牛磺酸在医学,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广阔,有待学者们对牛磺酸在医学中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治疗和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和添加形式,以促进它在更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牛磺酸制备工艺应用研究发展 牛磺酸又称为牛胆酸、牛胆素和牛胆碱,因最早从牛胆中分离出来而得此名。其化学名为2一氨基乙磺酸,英文名称为Taurine,分子式为H2NCH2CH2SO3 H,CA登记号为107—35—7,分子量为125.15。牛磺酸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昧微酸,在水中溶解。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求。其化学性质稳定,在室温下可存贮3年。[1]由于受资源的限制,从自然资源提取天然牛磺酸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牛磺酸基本上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虽然文献报道牛磺酸的合成方法很多,但工业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生产牛磺酸:乙醇胺工艺和环氧乙烷工艺。乙醇胺工艺是以单乙醇胺为原料,经浓硫酸酯化,亚硫酸钠还原和分离纯化得到牛磺酸产品。环氧乙烷工艺是以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经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然后经氨化、中和,分离纯化得到牛磺酸产品。[6]牛磺酸的生产工艺,由于受资源的限制,从自然资源提取天然牛磺酸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牛磺酸基本上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虽然文献报道牛磺酸的合成方法很多,但工业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生产。[1] 表一.

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

青蒿素的工业生产流程 吉财2013122691 青蒿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民间用于消暑、退热、治感冒等,青蒿还具有抗疟、抗血吸虫、抗病毒与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在我国数百名科学工作者的协作中,从青蒿中提取了它的抗疟有效成分,一种新型倍半萜内酯,后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分子式为 C15H22O5,其结构式如图1 ,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 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 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对热不稳定, 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1] 。国内外 大量的理化试验、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青蒿素 是抗疟的有效成分,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是抗疟研究 史上的重大突破,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 药品,特别是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性疟疾有很好疗 效[2]。近年来青蒿素的抗疟活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在疟疾流行地区青蒿素的需求量增加。此后又发展了一系列现已作为正式抗疟药物的青蒿素的衍生物,此时我国研制的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以高效、安全、对抗药性疟疾有特效而风靡全球,1995年蒿甲醚被WTO列入国际药典,这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独创新药。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十分独特,自上市至今20多年,尚未发生抗药性的病例。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50ml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微量移液管(上海求精玻璃仪器厂)、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烘箱、干燥器、柱层析、硅胶薄层板(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薄层层析板用硅胶G加0.3%CM C-Na制备而成。显色剂为2%香草醛--浓硫酸(1:1)混合液。喷雾后,电吹风加热显色)等。乙醚、乙醇、氢氧化钠、乙酸乙酯、异丙醇、石油醚均为分析纯。青蒿的原材料及其标准样由海裕药业提供。 2 方法与步骤 2.1提取 称取100g青蒿叶粉(过30目筛),加入8倍石油醚(800毫升,沸程60—90℃),水浴55℃搅拌回流提取5小时,第二次提取加入6倍石油醚(600毫升,沸程60—90℃),水浴55℃搅拌回流提取3小时,第三次提取加入4倍石油醚(400毫升,沸程60—90℃),水浴55℃搅拌回流提取2小时,得滤液一、二、三,分装,渣子回收尽石油醚重复使用。

双氢青蒿素制备工艺改进

双氢青蒿素制备工艺改进 我国关于双氢青蒿素(DHA)制备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前列。近年来,国内的研究更多偏重于DHA的药理分析及作用机制¨ J,而关于DHA 制备方面文献报道不多。曾有文献报道,在乙醇溶剂中,通过硼氢化钾与青蒿素(QHS)反应2 h后,再盐析1.5 h得粗产物。此方法所耗时间较长且乙醇溶剂中反应不彻底,收率较低,不利于工业生产。 1979年,刘静明等报道了在甲醇溶剂中,用硼氢化钠将青蒿素还原,并通过减压蒸出溶媒的方法得到产物。由于甲醇沸点较低,在减压蒸馏过程中,所蒸出甲醇不能及时全部被冷凝,故蒸馏过程中大部分甲醇溢出,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操作不安全。此外,也有一些关于在室温下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备DHA 的报道’m ,操作复杂,使用试剂较多,产物分离困难,室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易分解,产物不纯,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本文在文献[7~l0]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确定温度为0~5℃的条件下,改进后的工艺与文献[7] 相比,反应溶剂由乙醇改为了甲醇,还原剂硼氢化钾改为相对便宜的硼氢化钠;省去了调pH、盐析、重结晶等处理步骤,反应时间由3.5 h缩短到1.5 h,收率由 57.93%提高到71.54%,产品质量分数从99.33%提高到99.87%。与文献[8]相比,甲醇用量由120 nL降为 100 mL,硼氢化钠用量南1.5 g降为1.0 g;省去了冰醋酸中和、减压蒸馏、重结晶等处理步骤,且文献[8]重结晶后收率仅47.33%。综合以上各方法,本研究的特点在于:筛选了最佳工艺,优化了反应条件,缩短了反应步骤,提高了产物收率和质量分数。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青蒿素为工业品质量分数≥99.0%,DHA标准对照品(广西桂林南药提供),硼氢化钠,氢氧化钠,甲醇等均为AR。 Nexus470型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HP公司); uV一25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3本岛津);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X 一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KF一2型低温浴槽(辽阳市恒温仪器厂);DCG— C型多功能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1.2 制备方法 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0~5℃ I.5 g QHS (5.31 mmo1),100 mL无水甲醇,置水浴中,搅拌溶解,搅拌下分次缓慢加入硼氢化钠1.0 g(26.4 mmo1),继续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将反应液缓慢倒人250 mL冰冻去离子水中,磁石搅拌数分钟,过滤,真空干燥得白色结晶粉末1.073 1 g,收率71.54%,质量分数99.87%,熔点146~150℃(文献[7]值 146~149 cc)。UV,A?/nm:238,292。 1.3 产品表征 (1)FTIR表征 参照药典,以KBr压片,以DHA标准对照品为参照,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产品KFIR图谱,如图1、2所示。

牛磺酸含量测定方法

牛磺酸含量测定方法 1.牛磺酸提取 1.1前期处理 将原料洗净,称取50g,按1∶3 加入蒸馏水,匀浆并调pH为5.5。1.2自溶 匀浆液于55 ℃的水浴锅内,调pH5.5,放置22 ~24h。 1.3提取 匀浆液置于80 ℃的水浴锅内,加热。提取50 min,四层细纱布过滤。 1.4除蛋白 将提取液浓缩后用1∶1 的盐酸调节pH3.5~4.0,4500 r/min 离心15 min,除酸性蛋白;再用 5 mol/L 的氢氧化钠调节pH 至8.5~9.0,4500r/min离心20min去除碱性蛋白。 1.5 脱色浓缩 每100ml加入2~3g活性炭脱色,过滤。旋转蒸发仪浓缩到50ml,调pH到4.5,待纯化后测定。 2.纯化及牛磺酸含量测定 2.1离子交换柱的制备 将树脂研磨,置于烧杯中蒸馏水反复冲洗; 2. 0mol·L - 1NaOH 溶液浸泡24 h, 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2. 0 mol·L - 1 HCl溶液浸泡24 h, 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4℃保存备用。测定样品前,用玻璃棉塞住自制离子交换柱小口, 树脂填充高度为4 cm, 除去管中气泡后, 再用玻璃棉塞住大口待用。 2. 2显色剂配置 1. 0 mol·L - 1的醋酸钠溶液10. 0 mL, 加入0. 4 mL乙酰丙酮, 再加入1. 0 mL甲醛, 加蒸馏水稀释至25. 0 mL, 当日配用。 3.含量测定 吸取10 mL置于阳离子树脂交换柱, 用蒸馏水洗脱, 每次5 mL , 共3次。收集此溶液25mL , 再从中取2 mL溶液加入1 mL显色剂, 100℃水浴中加热15 min , 冷 却至室温, 于40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可确定牛磺酸的含量。

牛磺酸生理活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牛磺酸生理活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牛磺酸存在于动物体内,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它具有:强肝利胆作用;解热与抗炎作用;降压作用;强心和抗心律失常作用;降血糖作用等其它药理作用。有些方面还有待研究。 关键词:牛磺酸;肝脏;营养活性;抗氧化;糖尿病。 引言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目前,人类对其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进展。以下是对其研究进展。 1 牛磺酸在肝脏中作用及其营养活性的研究 肝脏中牛磺酸的作用是与胆酸结合形成牛磺胆酸,牛磺胆酸常以盐的形式存在,对于消化道中脂类的消化吸收是必需的:它能增加各种脂肪酶的活性,加速脂肪水解;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粒,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增加与脂肪酶作用的界面,促进水解的进行;还能与甘油一酯结合,促进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的消化吸收及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排泄量,抑制胆结石形成。牛磺酸改善脂质吸收的作用首先发现于患囊性纤维化的儿童,给这样的儿童补充牛磺酸,可增加牛磺胆酸的比例,促进脂肪吸收,减少脂溢(赵熙和,1987)。还有试验表明大鼠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显著降低其血

清中TG、TC、AI、LDH的水平,增加HDLC含量(杨燕等,2002;何天培等,1997;颜崇超,1988),这说明牛磺酸可促进脂肪代谢,有效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牛磺酸促进胆汁酸生成和粪胆酸排出及调控甲状腺激素代谢有关,还与矿物质代谢有关。另有研究表明蛋鸡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明显增加蛋黄色泽,其机理可能是因为牛磺胆酸钠可促进蛋鸡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从而导致叶黄素在蛋黄中沉积量增加(陈波等,2001)。而且,牛磺酸还参与细胞膜磷脂的代谢,具有直接膜稳定作用。 研究表明,牛磺酸对Ca2+有调节作用:低钙时促进Ca2+的内流,高钙时减少Ca2+内流和增加Ca2+与细胞的亲和力,以降低游离钙水平,即牛磺酸具有抗钙超载作用,从而对应激性损伤的心肌细胞起保护效应,其具体机制如下:牛磺酸能刺激细胞膜上Ca2+依赖性ATP酶泵的运转速率,间接增强膜对钙离子的摄取;对细胞膜上钙离子的高亲合性位点有调节作用;可抑制Ca2+在细胞膜上的被动扩散及调节钙通道的开关(何天培,1998;丁力,1995;韩春来,2000)。牛磺酸还可促进肠道对锌的吸收,2.5%有影响,8%无影响;另有资料表明牛磺酸与锌有互作效应,如锌缺乏可导致牛磺酸排出增加,牛磺酸缺乏可导致锌从视网膜消失,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牛磺酸锌”的调节机制(徐广飞等,1998;刘慧芳,2001);李万里(1993)研究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显著增加饲喂高脂饲粮家兔血清锌含量,提示牛磺酸可能通过调节体内锌、铜代谢而影响脂质代谢。日粮中添加牛磺酸还可提高肉仔鸡肝中Fe、Cu、Mn等矿物元素含量(何天培等,1998;徐广飞,

牛磺酸

牛磺酸 牛磺酸(taurine)又名牛黄酸、牛胆素,化学名2一氨基乙黄酸(2一Aminoethyansulfonicacid)分子构式为HzN一CHZ一CH之以飞H。它是一种色晶体或粉末,无臭味,味微酸,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其化学质稳定,在室温、避光、密闭干燥条件下可保存3年。牛磺酸以游离形式大量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体内,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是人体 必需的一种氨基酸。进婴幼儿的听觉发育[6],最新临床研究表明牛磺酸可以于治疗脂肪肝和急性腺胰炎、提高乙肝接种疫苗的抗体活性及促进肠胃手术的愈合[4,7,l的。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牛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疗行业因此我国于1994年正式将牛磺酸列人(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牛磺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牛磺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正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疗行业。最初,牛横酸从雄牛的胆汁中获取,1950年以后世界各国开始进行人工合成研究,目前牛磺酸的合成工艺将近10种,其中乙醇胺法、二氯乙烷法、环氧乙烷乙撑亚胺法已经工业化,乙醇胺法是当今国际牛磺酸生产厂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目前,牛磺酸的生产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近年来产量迅速增加,年递增率超过8%,总 需求量达3万吨/年。我国从1981年开始实现牛磺酸生产工业化,主要生产厂家有南京制药厂、广东肇庆西江制药厂、宁波东海化工厂、浙江临海制药厂等图,1999年我国牛磺酸的生产能力达8000吨/年,其中以南京制药厂的生产能力最大达1500吨/年(且已符合G州[P),但我国的牛磺酸的产量受市场、管理、技术和质量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1999年的产量仅为2(X)0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鉴于牛磺酸的特殊作用,它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牛磺酸消费量最大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美国仅在饮料食品中作营养强化剂一项消费就近1万吨/年,占牛磺酸消费量的90%,且这项比例还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生产的牛磺酸主要用于出口和医药,其中出口量占90%,作为食品添加剂仅占6%,由此可见我国牛磺酸的消费结构与国外也有很大的差牛磺酸无臭、味微酸、无任何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理作用、营养价值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越来越 广,在医药、食品、染料、表面活性剂、pH缓冲剂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牛磺酸的制备 从天然物中提取动物体的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牛磺酸,把它提取出来是人们长期来关心和研究的问题。在牛胆汁中牛磺酸含量最高。但在牛胆汁中它与胆汁酸结合以牛磺胆酸的形式存在,因而不能简单的分离提取,经研究发现,水产品中的酸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是便开发了从水产品中提取牛磺酸的技术。 化学合成 --巯基乙醇法 将氧气通入H2NCH2CH2SH溶液中,氧化而得牛磺酸。此法收率尚高(87.6%),但因巯基乙醇为一药 物,故来源、成本等使此法难用于工业生产。将2—硝基乙基磺酸在一定条件下还原为牛磺酸

牛磺酸综述2

水产动物牛磺酸的营养研究进展 近年来,伴随着水产行业的不断发展,饲料企业对鱼粉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然而,由于鱼粉供应的紧缩,鱼粉的价格势必会伴随着需求继续上涨(FAO, 2004; Lunger et al., 2007)。因此,降低饲料中鱼粉的用量,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大量的研究关注于替代鱼粉蛋白,牛磺酸在鱼类中的研究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一些种类鱼类来说,牛磺酸是必需氨基酸,一定剂量的牛磺酸不仅能够提高鱼类的生长率、食物转化效率、刺激鱼类摄食,并且具有防止一些营养疾病的功能, 如绿肝综合症(一般由于植物蛋白引起)。本文重点综述牛磺酸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以及作为营养元素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牛磺酸的性质、分布、代谢过程以及作用位点 1.1 牛磺酸的性质 牛磺酸(Taurine),又称为牛胆酸,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无遗传密码子,不组成蛋白质和酶类,因最早于1827年从牛胆汁中分离而得名(Huxtable 1992)。牛磺酸系小分子含硫氨基酸,化学名为2-氨基乙磺酸,结构式为NH2-CH2-CH2SO3H,相对分子质量为125.4,常温常压下牛磺酸纯品为呈白色或浅黄色四面针状结晶,易溶于水,无臭,味微酸,微溶于95%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熔点为310℃。 1.2 牛磺酸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以及分布 在所研究的脊椎动物体内,牛磺酸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易兴奋组织内,如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肝脏、心脏和大脑中的含量更高,对于维持这些组织细胞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海洋生物中含量最高,如鱼类的青花鱼、沙丁鱼、墨鱼、章鱼,贝类的牡蛎、海螺、蛤蜊等和虾中牛磺酸的含量都很丰富。其中甲壳类海产品中牛磺酸的含量最多。如:马氏珠母贝中含量高达13830mg/kg,牡蛎、沙虫干和翡翠贻贝中含量也不低于10000mg/kg。牛磺酸在鱼、贝类的不同组织内含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鱼背上深色的鱼肉中牛磺酸的含量是其白色部分的5-l0倍。金枪鱼、鲐鱼等红肉鱼的血和肉中牛磺酸含量比普通肉高,而在真鲷、比目鱼等白肉鱼的各种组织中牛磺酸含量则无明显的差异。鱼体内脏中的牛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肌肉组织中的含量。而牛磺酸含量在内脏中的分布也因鱼种而异,但差别不大。一般来说,心脏、脾脏中含量较多,而鳃中则含量较少(谭乐义等,2000)。另外,在哺乳类中,有少量牛磺酸以小肽的形式存在,如磺乙谷酰胺(gultaurine,litoralon)、aspartyltaurine、Ser-Glu-Ser-taurine 和seryl-taurine,另外还有一些乙酰化的形式,如N-acetylaspartyltaurine、N-acetylglutamyl-taurine等,这些短肽在体内同样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Marnela 1985; Bittner,et al., 2005;Marnela et al.,1984)。 1.3 牛磺酸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1.3.1 合成代谢途径 在高等动物体内,牛磺酸可以由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为原料合成,其合成途径也较为清楚。现有的研究表明水产动物牛磺酸的来源有2种:一种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