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研究

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研究
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研究 姓名:周密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麻醉学 指导教师:王祥瑞;陈杰 20070401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电针镇痛评估系统的研究
摘 要
目的:随着对电针镇痛机制的深入研究,电针镇痛和电针麻醉的应 用日渐广泛。 目前对电针镇痛的神经通路和神经递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初步揭示了电针镇痛的机理。但是对电针镇痛效果的监测和评 价的研究还较少。通常在各种实验中以血液或脑脊液生化指标(如内源 性阿片肽等)来评价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操作较复杂;而临床上以病 人的自我评估为主,或通过行为评估来判断疼痛程度或镇痛效果,缺乏 客观性。尤其对电针麻醉的病人,在镇静的情况下,无法获取其主观感 觉或对其行为加以观察;加之电针适应现象的存在,不能及时准确地评 价镇痛效果,及时调整电针参数,达到持续镇痛的目的。因此,有必要 对电针镇痛评估系统进行研究,寻找方便快速的评估方法。本研究分析 了急性疼痛刺激和电针镇痛后机体生理指标(血压、心率、心率变异性 和皮肤电阻)和血清生化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 亮脑啡肽和 β-内啡肽)各自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采用 生理指标来即时监测疼痛程度及镇痛效果的可行性,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 如何调整电针参数,达到最佳电针镇痛效果打下基础。 方法: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 。 “疼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痛刺激组”依次以 10Hz、20Hz、30Hz 的电刺激来模拟急性疼痛刺激, 每个频率的电刺激均持续 1 分钟。 电刺激前及每次电刺激后即刻记录生 理指标值,并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 “针刺镇痛组”先在足三 里穴进行电针治疗 15 分钟,再进行与“疼痛刺激组”一样的实验步骤。 结果:(1)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提高“针刺镇痛组”受试者的痛阈; (2)“针刺镇痛组”在电针足三里穴后,其血清肾上腺素、亮脑啡肽和β -内啡肽含量和“疼痛刺激组”相比(此时两组均未开始电模拟疼痛刺 激)均升高,其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异性和皮肤电阻值与“疼痛刺激组” 相比均变小,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两组在三个频率的电模拟疼痛刺激 前后,各自的生理和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变化,且“针刺镇痛组”各指标 的变化幅度小于“疼痛刺激组”相应频率电疼痛刺激下各指标的变化幅 度(但是 β-内啡肽在 20Hz 及 3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前后的变化幅度、 平均动脉压在 2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前后的变化幅度, “针刺镇痛组” 略 大于 “疼痛刺激组” ) ; (4)两组各自的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 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 0.5(皮肤电阻为负相关,其余均为 正相关), 其中心率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系数最高,心率变异性其次, 平均动脉压再次,皮肤电阻最小。 结论: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在反映疼痛的程度上有一定的规律。用 生理指标来即时监测疼痛程度和电针镇痛效果是可行的。 但是生理指标 的变化如何指导电针参数的调整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实现持续镇痛还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有待近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电针镇痛,生化指标,生理指标,相关性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THE STUDY OF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ABSTRACT
Object: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EAA) mechanism,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acupucture (EA)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became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The recent studies on neural pathways and neural transmitters of EA analgesia had revealed part of the mechanism. However, there was limited research o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of the effect of EA analgesia.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mainly used biochemical indexes (such as endorphins) to estimate pain and EA analgesia degree, and the process was complicated. While in clinic, patients’ self-report and the observation of their behaviors were often used to assess the analgesia effect, and the methods were lack of objectiveness. And for the patients under EA anesthesia in the sedation state, it was impossible to get their feelings or to observe their movements, moreover, with the existence of EA tolerance, it was hard to assess the effect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of analgesia, adjust the EA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ersistent analgesia. Therefore, it wa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EA analgesia in order to find a solution. In this study, we observed the relationship of biochemical indexes [adrenaline (E), noradrenaline (NE), serotonin (5-HT), leu-enkephalin (LEK) and endorphine (β-EP)]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d electric skin resistance (ESR)] under acute pain stimulus and EAA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of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physiological indexes as instant parameters to monitor pain and analgesia degree. Method: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Pain Stimulation (PS)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EAA) group. For the PS group, we applied electric stimulus of three frequencies (10Hz,20Hz,30Hz) on subjects to imitate acute pain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every stimuli lasted for 1 minute. Physiological indexe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every electric stimuli, peripheral blood was drawn as well to test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The EAA group received 15 minutes of EA therapy in ST36 before applying electric pain stimulus as the PS group did. Results: (1) EA could remarkably increase pain threshold of subjects in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EAA group; (2) the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EAA group (after 15minutes of EA treatment) with PS group (both groups hadn’t received electric stimulus yet): the serum E, LEK and β-EP of the former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ater; while MAP, HRV and ESR of the former decreas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ater; (3) the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every electric stimuli of 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spectively and the variance extent of the indexes of EAA group 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PS group with the exception of β-EP (before and after 20Hz and 30Hz stimulus) and MAP (before and after 20Hz stimuli); (4)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biochemical with physiological indexes all exceeded 0.5 in both of the groups (the coefficient of ESR with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negative). Among them, HR had the bigg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llowed by HRV, MAP and ESR in order. Conclusi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had certain rules in reflecting pain, therefore, physiological indexes could be used in measuring pain and analgesia degree as biochemical indexes. However, how could physiological indexes direct the adjustment of EA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best analgesia effect and persistent analgesia requir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KEY
WORDS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biochemical
index,
physiological index, correlation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2001 年对疼痛的定义[1]是: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 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不能否 定个体正在经受疼痛体验并需要恰当治疗的可能性。 ” 疼痛的生理学意义在于能使机体通过痛感觉和痛反应迅速作出适应性防御,具 有保护作用,但过强的疼痛可以给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有些手术病人处于肌 肉松弛和镇静状态下,即使有明显的疼痛,也无法表达,严重者可引起术后应激综 合症。因此,对病人疼痛的有效监测尤为重要。 从丰富的针灸学文献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资料来看,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 果:如临床常见的头痛、胃痛、胁痛、腹痛、腰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 经、手术后疼痛等。而电针是对传统针灸的改良,具有方便、可控性强等优点。电 针麻醉就是在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电针并不是起到完 全麻醉的作用,而是提高痛阈,即镇痛作用,增加了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了对疼 痛的敏感性[2]。电针麻醉中,由于镇痛不全,常需要合用其他镇痛药物,但是疼痛 程度的监测一直没有解决。 目前对于电针镇痛并没有特殊的评估方法,而是与一般疼痛及镇痛的评估一 样,以疼痛的自我评估为金标准[3],辅以其他评估方式。 ;视 如对意识清醒的成年人的疼痛评估有[4]:问卷形式(如 McGill 疼痛问卷) 觉模拟评分尺(VAS)或视觉模拟疼痛观察尺(VAOS) ;痛阈测定法等。对儿童除 了采取以上的方法,还有面部表情分级评分(FRS)或指距评分法(FSS)。对新生儿 及认知缺陷(CI)儿童则通过行为和生理指标的改变来实现评估(如哭声和面部表 情的改变) 。对智力障碍患者也采用疼痛相关行为观察评估的方法(OPBRT) 。以上 的评估方法虽然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但是操作起来较繁琐,尤其对主观表达有困 难的患者,缺乏可靠性。
1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除此之外,众多实验表明疼痛或镇痛时会引起相应的生化指标(如血清或脑脊 液中的生化指标包括儿茶酚胺、五羟色胺[5][6]、脑啡肽和内啡肽等[7])的变化,因此 这些指标的变化也可以用于判断疼痛,而且以疼痛的机制为依据,比较客观,但其 检测需要采集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操作复杂、费时,且 为有创操作,不能随时反映疼痛程度,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广泛应用。 此外,一些生理指标包括呼吸、心率、血压[8]等的变化也可以反映疼痛,而且 这些指标容易获取,可以即时记录,操作简单,但是目前对生理指标和疼痛的关系 研究较少。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疼痛和电针镇痛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以及生理、生 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生理指标即时监测疼痛与镇痛的可行性,最终实现 实时调节电针刺参数,达到最佳镇痛效果的目的。
2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2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拟选择术前病人 100 例,随机分为“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 (每组各 50 例) 。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入选条件:ASA 分级为Ⅰ-Ⅱ级;年龄在 18-75 岁之间;年龄、体重均无统 计学差异;非下肢手术病人。 排除条件:患有疼痛性疾病;神志不清不能配合;下肢电刺激局部有感染以及 感觉减退者。 实际完成实验对象共 90 例。其中“疼痛刺激组”共 48 例:男性 22 例,女性 26 例; ASAⅠ级 45 例, ASAⅡ级 3 例; 平均年龄 50.71±12.61 岁; 平均体重 60.96±9.93 千克。 “针刺镇痛组”共 42 例:男性 20 例,女性 22 例;ASAⅠ级 40 例,ASAⅡ 级 2 例;平均年龄 47.88±13.66 岁;平均体重 62.21±10.41 千克。两组年龄之间和体 重之间比较,F>0.05,无统计学差异(见表 1) 。
表 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病人数 组别 (例) 疼痛刺激组 针刺镇痛组 48 42 男 22 20 女 26 22 Ⅰ 45 40 Ⅱ 3 2 (岁) 50.71±12.61* 47.88±13.66 (千克) 60.96±9.93# 62.21±10.41 性别(例) ASA(例) 平均年龄 平均体重
注:*和“针刺镇痛组”的年龄比较 F>0.05;#和“针刺镇痛组”的体重比较 F>0.05
3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2.2 实验方法
“疼痛刺激组” :受试者入室后先给予常规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脉氧饱和 度(SpO2) 、心率变异性。测定痛阈值。接着以三个不同频率的电刺激来模拟不同 强度的疼痛刺激(具体描述见下文) ,每个频率的电刺激维持 1 分钟,在初次刺激 之前以及每次刺激之后即刻记录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这些生理指标、测定皮肤 电阻并采集外周血 10ml, 离心后取血清, 检测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五羟色胺、 亮脑啡肽、β-内啡肽血清这些生化指标。 “针刺镇痛组” :受试者入室后同样先给予常规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脉氧 饱和度 SpO2、 、 心率变异性。 测定痛阈值。 接着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 (具 体描述见下文) ,然后再次测定痛阈。接着和“疼痛刺激组”一样以三个不同频率 的电刺激来模拟不同强度的疼痛刺激,每个频率的电刺激维持 1 分钟,在初次电刺 激之前以及每次电刺激之后即刻记录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这些生理指标、测定 皮肤电阻并采集外周血 10ml,离心后取血清,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 色胺、亮脑啡肽、β-内啡肽这些生化指标。
2.3 刺激方式
电刺激模拟疼痛刺激模式:将两个电极置于小腿外侧中下 1/3 处,连接到上海 易飞华通公司研发的监护仪,通过该监护仪分别输出 10Hz,20Hz、30Hz 三个频率 依次递增的电刺激来模拟不同强度的急性疼痛,每次电刺激维持 1 分钟,但以受试 者可以耐受为准,若受试者反应不能耐受,则及时停止电刺激。 电针模式:取双侧足三里穴进针,得气后用导线将毫针连接于 G6805 针麻仪, 以 1.5Hz 的频率刺激双侧足三里穴 15 分钟,刺激强度 2mA 左右,具体以患者耐受 为准。
4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3 检测指标及仪器设备
3.1 检测指标及方法
3.1.1 生理指标
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监护仪) ; 皮肤电阻(经皮皮肤电阻测定法) ; 痛阈(钾离子透入测痛法) ; 3.1.2 生化指标
外周血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上海南方中心,放免法) ; 外周血血清亮脑啡肽、 β-内啡肽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教研室, 放免法) 。
3.2 仪器设备
监护仪:上海易飞华通公司研发; RJD-I 型人体经穴皮肤电阻测定仪: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 EP6012C 痛阈测定仪:上海华师大教学仪器厂生产;
3.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分析软件分析数据: 组间年龄、体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组基础痛阈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针刺镇痛组”组内电针足三里治疗前后痛阈的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不同频率的电模拟疼痛刺激下生理和生化数据的变化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不同频率的电模拟疼痛刺激下生理和生化数据间相关性采用 Pearson 分析。
5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4 研究结果
4.1 痛阈的变化
“疼痛刺激组”基础痛阈值为 2.26±0.95mA , “针刺镇痛组”基础痛阈值为 2.28±1.04mA,两组间 F>0.05,无统计学差异(见表 2) 。
表 2 组间基础痛阈值比较( x ± s ,mA) 疼痛刺激组 痛阈值
注:*和“疼痛刺激组”比较 F>0.05
针刺镇痛组 2.28±1.04*
2.26±0.95
“针刺镇痛组”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后痛阈值提高,电针治疗前 痛阈值为 2.28±1.04mA,电针治疗后痛阈值为 2.56±1.19mA,前后比较 p<0.05(见 表 3)
表 3“针刺镇痛组”电针治疗前后痛阈值比较( x ± s ,mA) 电针刺前 痛阈值
注:* 和电针治疗前比较 P<0.05
电针刺后 2.56±1.19*
2.28±1.04
4.2 电模拟疼痛刺激前两组指标的比较
“针刺镇痛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后的生化指标含量和“疼痛刺 激组”相比较(两组均未开始电模拟疼痛刺激) :血清肾上腺素、亮脑啡肽和 β-内 啡肽含量均升高,而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去甲肾上腺素、5 羟色胺值也升高,
6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4)
表 4 组间电模拟疼痛刺激前生化指标含量比较( x ± s ) 生化指标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5 羟色胺 亮脑啡肽 β-内啡肽 疼痛刺激组 19.95±4.43 125.41±19.46 53.97±24.56 132.60±22.26 115.40±21.82 针刺镇痛组 22.11±5.30 132.99±19.18 57.34±23.33 172.72.±28.38 170.40±45.31 单位 ng/ml ng/ml ng/ml pg/ml pg/ml P值 <0.05 >0.05 >0.05 <0.01 <0.01
注: “疼痛刺激组”取电模拟疼痛刺激前的数值; “针刺镇痛组”取电针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后、电模拟疼痛 刺激前数值
“针刺镇痛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后的生理指标数值和“疼痛刺 激组”相比较(两组均未开始电模拟疼痛刺激) :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异性和皮肤 电阻值均变小,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心率值也变小,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5)
表 5 组间电模拟疼痛刺激前生理指标比较( x ± s ) 生理指标 平均动脉压 心率 心率变异性 皮肤电阻 疼痛刺激组 90.04±8.56 71.22±9.26 47.04±10.10 6.03±2.61 针刺镇痛组 84.20±10.32 68.96±8.84 51.53±9.85 3.67±2.10 单位 mmHg bpm - K? P值 <0.01 >0.05 <0.05 <0.01
注: “疼痛刺激组”取电模拟疼痛刺激前的数值; “针刺镇痛组”取电针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后、电模拟疼痛 刺激前的数值
4.3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经过三个不同频率(10Hz、20Hz、30Hz)的电刺激模拟疼痛刺激后, “疼痛刺
7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激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亮脑啡肽和 β–内啡 肽)均明显上升,p<0.05(见表 6) 。
表 6“疼痛刺激组”不同频率电刺激后血清生化指标值( x ± s ) 0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5 羟色胺 亮脑啡肽 β-内啡肽 19.95±4.43 125.41±19.46 53.97±24.56 132.60±22.26 115.40±21.82 10* 38.13±9.86 152.80±18.62 76.71±33.01 160.55±126.34 169.20.±28.22 20# 49.64±11.98 178.30±33.7 93.67±38.69 188.89±31.08 177.20±28.36 30
Δ
单位 ng/ml ng/ml ng/ml pg/ml pg/ml
64.94±15.88 202.05±29.06 122.11±62.31 213.24±25.68 192.19±32.72
注:0 :电模拟疼痛刺激前;10 :1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20:2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30:30Hz 电模拟 疼痛刺激后;*和电模拟疼痛刺激前比较 p<0.05;#和 1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比较 p<0.05;Δ和 20Hz 电模拟 疼痛刺激后比较 p<0.05
“针刺镇痛组”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 15 分钟后再施加电刺激模拟疼痛刺激, 其各项生化指标也明显上升,p<0.05(见表 7) 。
表 7“针刺镇痛组”不同刺激强度下的生化指标值( x ± s ) 0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5 羟色胺 亮脑啡肽 β-内啡肽 22.11±5.30 132.99±19.18 57.34±23.33 172.72.±28.38 170.40±45.31 10* 30.94±9.22 143.56±17.83 67.43±24.87 189.03±27.85 181.17.±43.70 20# 41.52±11.66 157.32±19.75 74.44±24.38 201.57±28.20 190.05±43.17 30? 51.76±13.34 167.71±24.03 90.28±29.80 220.12±27.69 206.36±45.06 单位 ng/ml ng/ml ng/ml pg/ml pg/ml
注:0 :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后、电模拟疼痛刺激前;10 :1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20:2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 后; 30: 3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 *和电模拟疼痛刺激前比较 p<0.05; #和 1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比较 p<0.05; Δ和 20Hz 电模拟疼痛刺激后比较 p<0.05
8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将“疼痛刺激组”和“针刺镇痛组”每相邻两个频率的电模拟疼痛刺激后的生 化指标的变化值相比较可以发现, “针刺镇痛组”的生化指标变化幅度小于“疼痛 刺激组” (见图 1-图 4) 。 但 β-内啡肽含量 (20Hz 刺激后与 10Hz 刺激后变化幅度; 以及 30Hz 刺激后与 20Hz 刺激后变化幅度) , “针刺镇痛组”略大于“疼痛刺激组” (见图 5) 。
图 1 组间肾上腺素浓度变化 Group comparison of Adrenaline variance
C1: “疼痛刺激组”1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与未刺激前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之差;A1: “针刺镇痛组” 1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与未刺激前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之差;C2: “疼痛刺激组”20Hz 电刺激后血清 肾上腺素含量与 1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之差;A2: “针刺镇痛组”2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 与 1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之差;C3: “疼痛刺激组”3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与 20Hz 电刺 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之差;A3: “针刺镇痛组”3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腺素含量与 20Hz 电刺激后血清肾上 腺素含量之差;?E:血清肾上腺素含量变化值
9

03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学位论文
图 2 组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变化 Group comparison of Noradrenaline variance
C1: “疼痛刺激组”1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未刺激前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之差;A1: “针刺 镇痛组” 1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未刺激前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之差; C2: “疼痛刺激组” 2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 1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之差;A2: “针刺镇痛组”20Hz 电刺 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 1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之差; C3: “疼痛刺激组”30Hz 电刺激后 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 2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之差; A3: “针刺镇痛组”30Hz 电刺激后血清 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 20Hz 电刺激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之差;?NE: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值
图 3 组间五羟色胺浓度变化 Group comparison of serotonin variance
C1: “疼痛刺激组”1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与未刺激前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之差;A1: “针刺镇痛组” 1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与未刺激前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之差;C2: “疼痛刺激组”20Hz 电刺激后血清 五羟色胺含量与 1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之差;A2: “针刺镇痛组”2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 与 1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之差; C3: “疼痛刺激组”3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与 20Hz 电刺 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之差; A3: “针刺镇痛组”3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色胺含量与 20Hz 电刺激后血清五羟 色胺含量之差;?5-HT:血清五羟色胺含量变化值
10

岗位职位评估系统研究报告

岗位职位评估系统 研究报告 1

职位评估 因素评分法之基本原则 翰威特咨询公司 2月

目录 职位评估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要素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要素评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职位评估工作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位评估概述 本章概要介绍了适用于公司全员的职位评估方法。职位评估的目的在于经过一致且公平的国际通行方式,基于所有职位(而非在职者)对于贵公司的整体贡献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序列。因此,职位评估方法力求 ?简单明了 ?与职位相关 ?易于沟通 而职位评估首先应在衡量各个职位对于贵公司的价值与贡献的基础上,体现出职位之间有意义的区别。 六大要素 本评估方法着重于六个与职位相关的因素用以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 在选择因素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以下原则: ?因素应反映公司的价值取向 ?因素应在一定程度上普遍适用于所有职位 ?因素应与职位相关

汽车评估系统的研究

长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哈飞路宝7110前悬架设计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 年 3 月20 日

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为了迅速衰减不必要的振动,悬架中还必须包括阻尼元件,即减振器。此外,悬架中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可靠传递并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位移特性的连接装置统称为导向机构。 2,课题设计的前景和意义 为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性能提升的需求,设计出经济性好,质量高,性能优越的汽车悬架。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提升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的共识。与此关系密切的悬架系统也被不断改进,无论定位高端市场,还是普通家庭的经济型轿车,没有哪个厂家敢忽视悬架系统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因为悬架系统对乘员的主观感受密切联系。悬架系统的优劣,乘员在车上可以马上感受到。虽然悬架很简单,对轿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重要。现代车辆,尤其是乘用车对此要求更高,悬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舒适性,尤其是晕车的人,因此直接关系到销量,悬架设计的好坏有着重要意义。 3.课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运用CAD/CAE技术对车辆麦弗逊式前悬架的虚拟设计。在试制前的阶段运用ADAMS/CAR进行悬架结构布置和建模仿真,获得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总结规律。并且运用ADAMS/Insight, 通过对模型某项或是多项性能指标进行优化,通过调节相应的参数来满足设计要求。 初步验证运用ADAMS /Car进行汽车悬架建模和仿真的合理性,为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获得相关数据,在产品制造出之前,就可以发现并更正设计缺陷,并且提出优化设计的意见,使参数间的匹配达到良好,从而为汽车悬架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案。 4.、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分析麦弗逊式悬架的结构和悬架设计要求,在悬架设计中,根据整车的布置要求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悬架的整体空间数据和性能参数,运用PRO/E建立三维物理模型,并在ADAMS软件平台上建立麦弗逊悬架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车轮垂直跳动、转动与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等关系获得相关数据,优化相关参数,建立虚拟麦弗逊悬架模型。 主要技术指标: 1)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不超过±4mm以防止轮胎早期磨损;2)车轮跳动时,前轮

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

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 ①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我们所面对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性目标。除了从费用、经济效益和财务方面的考虑外,它还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友善性等等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以及改善员工劳动强度和企业经营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间接效益或企业文化方面的目标。上述目标的多重性产生了对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有关它在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则更有待人们的努力。这里所谓的信息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是指对信息系统所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的考核或者判断,它具备以下特征: 它的评价包含了多个独立指标 这些指标分别体现着信息系统的不同方面,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 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对信息系统做出一个整体性的判断,并用一个总评价值来反映信息系统的一般水平。 一般说来,信息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这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前提 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具体数值,即指标评价值 各评价值的综合,包括综合算法和权重的确定、总评价值的计算等 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所谓信息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是指一套能够反映所评价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特征,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的指标群体,它是信息系统整体状况的客观反映。一个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先决条件。信息系统与其它系统相比,既具有一般系统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上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整体性原则。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系统各组成部分需协同运动才能发挥作用,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地反映所评价系统的综合情况。从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子系统、相应的业务部门组织环节到系统直接操作人员等各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客观地加以观察;信息系统对于管理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果,也必须全面加以考虑。 可测性原则。指标的涵义必须明确,数据资料应收集方便,计算简单。同时,指标体系内部及外部的同类指标之间能够比较,同一指标要具有历史可比性,这样才能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动态性原则。在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都应能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体现,根据需要可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同时,指标设置要有重点,对于非重要方面的指标可以适当设置得粗些,以简化评价过程。 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含多重意义,首先是指标结构自身的多重性,即一个指标由若干其它指标所决定而构成树形结构,这将为衡量信息系统项目的效益和确定指标的权重带来方便;其次是信息系统所属部门的层次,如对于宏观信息系统而言,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省、(市)地、县四层结构,要求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信息系统的这一特征。各层的子系统都应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再有是系统技术特征上的层次性。例如,对于微观信息系统即企业信息系统来说,EDPS扩展后构成高一层次的MIS,MIS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对EDPS具有包容能力。接口指标应当一致。并且能够有效地消除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各指标之间应尽可能避免显见的包容关系。对隐含的相关关系,要设法以适当的方法消除。

高校内部课程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V页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绪论 .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4.1主要研究内容 (5) 1.4.2研究方法 (5) 1.5主要创新点 (6) 1.6本文结构安排 (6) 1.7本章小结 (7) 2课程评估理论研究 (8) 2.1课程评估的概念及内涵 (8) 2.2课程评估的理论基础 (8) 2.3教育评估、课程评估、课堂教学评估的关系 (9) 2.4课程评估的实施原则 (10) 2.5课程评估的组织实施过程 (11) 2.5.1课程评估组织过程 (12) 2.5.2课程评估实施过程 (13) 2.5.3课程评估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14) 2.5.4相关问题解决思路 (14) 2.6本章小结 (15) 3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6) 3.1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16) 3.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7) 3.3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研究 (17) 3.3.1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类 (17) 3.3.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过程 (19) 3.3.3评估指标体系内涵 (21)

综合系统评价的方法研究

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 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无论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人们都要面对种种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和经济现象。它们的分析和比较不仅需要科学的定性分析,更迫切需要定量分析方法的支撑。这个时候,应用数学的价值就突显了出来。在我们研究的评价科学的广泛应用领域里,存在大量的现象和行为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和解决。众所周知,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评价,评价是决策的关键。综合评价通常指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如果把被评价对象视为系统的话,可抽象地表述为:在若干个(同类)系统中,如何确认哪个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况好与差。属性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业工程及决策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x,且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针对那些诸如候选人排队、重大项目方案的选优、企业经营决策等问题来说,综合评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多目标决策问题呈现出的指标集增多、数据量急增、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繁琐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建模分析在没有计算机辅助的情况下是不可想的。从而,对评价问题建立有力的支持成为很多领域的需求。计算机的应用对系统分析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当今,人性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新的可视化计算机语言给用非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人员和用户带来了方便。在评价决策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集成多种计算分析的模型,面向广泛的应用领域,开发通用的评价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不仅是决策科学的需求,也是信息发展的需求。这必将促使科学的评价与决策方法在管理、经济、工程项目等多方面的应用领域中广泛开展、不断深入。 关键词:综合评价,灰色关联 综合评价的概念 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据此选择多个方面的因素或指标,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综合评价的对象系统常常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环境和管理等一些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对被评价事物一般水平或趋势的抽象程度较高的数量描述,这种描述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具有实际社会经济含义。一般地,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由5个要素组成: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集结模型及评价者。 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探索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综合评价方法较好地考虑和集成了综合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定性与定量信息,但是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在应用中仍摆脱不了综合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即使是同一评价专家,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对同一评价对象也往往会得出不一致的主观判断。综合评价中,有时既要能充分考虑评价专家的经验和直觉思维的模式,又要能降低综合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既具综合评价方法的规范性又能体现出较高的问题求解效率。

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1、光学仪器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光学仪器可归纳为望远镜系统、显微镜系统和照明系统三类。 2、人眼构造:人眼本身就相当于一个摄影系统,外表大体呈球形,直径约为25mm,由角膜、瞳孔、房水、睫状体、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的屈光系统相当于成像系统的镜头,起聚焦成像作用。眼睛内的视网膜和大脑的使神经中枢等相当于成像系统的感光底片和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外界信号并成像。 3、视度调节:眼睛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本能地改变水晶体光焦度的大小以实现对任意距离的物体自动调焦的过程称作眼睛的视度调节。 4、视觉调节:人眼除了随着物体距离的改变而调节晶状体曲率外,还可以在不同的明暗条件下工作,人眼能感受非常大范围的光亮度变化,即眼睛对不同的亮度条件下具有适应的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称为眼睛的视觉调节。 5、放大镜定义:放大镜(英文名称:magnifier):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 6、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虚像。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视角。 7、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

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 8、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镜座,聚光器,光阑组成。 9、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 10、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

决策支持系统评估报告

决策支持系统评估报告 一、现状描述及评价 一)现有不足 目前,大部分公司财务、精算、业务、销售、咨询、投诉、业务员信息等分别使用不同的系统,特别是业务方面又包括几个不同的系统,各地的查询系统仅从以上某些系统中取数,而没有一个囊括公司全部业务系统相关数据的平台进行查询支持。 1、统计报表多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信息部疲于奔命,尚不能满足业务部门的统计需要。原因在于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而业务部门的要求往往是全面的数据统计。业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业务资料,在业务管理上缺乏有力的事实证据,经营决策时的底气不足。同时也导致各部门间的统计报表有交叉,有些同名统计指标的表达不一致 2、缺乏整个公司统一的分析指标体系。 各种数据的口径不统一,目前数据主要涉及到财务、精算、代理人、业务等多个系统,但各个部门的报表口径不一:如“新单保费”的概念,到底包括不包括月缴,再如某个险种,到底是按照团体险统计还是按照短期险统计等等。各种口径不统一加大了系统间接口的复杂,更增加了数据准确性、一致性、效率控制的难度。 上海、深圳等公司对部分统计分析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应在全公司采用统一的统计分析指标,为建立统一的查询、分析系统奠定基础。 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信息、资源的整合。数据仓库的搭建要基于一定的管理目的,从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求入手。查询系统应可提供行业分析结果的查询、理 赔情况分析的查询、客户保费结构构成的查询等多方位查询功能。例如:

1、业绩分析系统 业绩分析系统是为了满足当前各级公司管理人员的决策需要,该系统中包含了原来设想的渠道管理系统中的系统功能。 a、销售状态分析。按照时间、公司、险种三个角度对团险各险种的保费收 入、给付、退保、计划完成率、增幅、业绩排序等进行分析。 b、销售渠道分析。包括团队、个人的险种结构、给付、销售业绩、人均产 能统计和排序,以及经纪公司、代理公司的销售收入、赔付率和退保 率。 2、面向客户的决策分析系统 a、现有客户群体特征分析:客户的行业、规模、所有制特征、单位关键人物描 述、接触过程描述。 b、现有客户承保行为分析:某时间点或时间段的保费收入、同比情况、客户群 体占公司的保费规模、客户群体对某险种的需求特征、查询保费规模较 大的客户、客户投保的变化、客户的给付(赔付)情况、保费规模大 且赔付率高的客户名单统计分析。 c、现有客户质量综合分析:某一时间段的费用贡献、赔付情况的统 计分析、红利分配比例 d、潜在客户分析:规模大且保费低的现有客户名录、期末保费同比降幅较 大的客户名录、与公司有过接触、行业转暖、财务状况趋好的潜在客户 名单

ICU镇痛镇静评分

ICU 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相对于全身麻醉病人的镇静与镇痛,对 ICU 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更加强调“适度”的概念, “过度”与“不足”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损害;为此,需要对重症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 镇静疗效进行准确的评价。对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是进行镇痛镇静的基础,是合理、 恰当镇痛镇静治疗的保证。 一、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部位、 特点、加重及减轻因素和强度, 的自我描述。使用各种评分方法来评估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 常用评分方法有: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 ng scale, VRS ) :按从疼痛最轻到最重的顺序以 0分(不痛) 10分(疼痛难忍)的分值来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病人自己选择不同分值来量化疼痛 程度。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用一条100 mm 的水平直线,两端分别 定为不痛到最痛。由被测试者在最接近自己疼痛程度的地方画垂线标记, 度。VAS 已被证实是一种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疼痛难忍 100 图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 ng scale, NRS ) : NRS 是 一个从0— 10的点状标尺, 0代 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图二)。其在评价老年病 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 [32]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痛 痛,但可忍受 疼痛难忍 图二、数字疼痛评分尺 4. 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 , FPS ):由六种面部表情及 0-10分(或0- 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 ( 图 三)。FPS 与VAS NRS 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重复性也较好 [33] 。 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 应该定期进行、完整记录 [29,30] 。 1. 2. 以此量化其疼痛强 [31] (图一)。 不痛

光学仪器基本原理

第二章光学仪器基本原理 光学仪器分为:助视仪器、投影仪器、分光仪器。本章主要研究常见光学仪器的放大本领、聚光本领、分辨本领。 §1人眼 一、结构与特性 结构如图所示,人眼主要由角膜、前房、瞳孔、水晶体、后房、视网膜 等组成。 简化眼——高尔斯特兰(A.Gullstrand)模型: n r mm f mm f mm D ===-'== 43571712285848 /.... 、、、、Φ 特性: a.适应过程:瞳孔大小调整需要时间,由视近到视远调整需要时间。 b.视觉暂留:人眼看见的画面会在大脑记忆中停留一段时间( 1 16 秒)。 c.立体视觉:用双眼(或单眼转动眼球时)可感觉物体的空间位置。 二、人眼的调节 远点S FO :眼肌松驰,水晶体两曲面曲率半径最大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的物到眼的距离。 近点S NO :眼肌收缩,水晶体两曲面曲率半径最小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的物到眼的距离。 明视距离S MS :在合适照明下,一般人眼看眼前25cm处的物不费力,很舒适,且能看清物体的细节,这个距离称为明视距离。

正常眼:S FO →∞,S NO <25cm. 近视眼:S FO 是一有限值,成因是眼球变长,角膜、水晶体曲率过大或折射率异常等。 远视眼:S NO >25cm ,成因是眼球变短等,老年人多半是远视眼(也称老花眼)。 三、非常眼的校正 1.近视眼:眼前加凹透镜,使有限远的远点恢复到无限远。 例:一近视眼的远点为1m ,问需配多少度的眼镜。 [解] 由题设可知:S S m =-∞'=-,1 故 Φ= '='-=-=-1111100f S S D 度 2.远视眼:眼前加凸透镜,使近点移近到离眼为明视距离处。 例:一近视眼的近点为1.5m ,问看近物时需戴多少度的眼镜。 [解] 由题设可知:S m S m =-'=-02515 .., 故 Φ= '='-==11133330f S S D .度 若S NO →∞,则ΦΦ===M 4400D 度,故理论上无高度远视眼。 3*.校正后调节范围的变化 A.近视眼(设S m S m FO NO =-=-101,.): 设眼球的折射率为'n ,眼球的长度为'S ,视近物时眼球的光焦度为ΦNO ,则 不戴镜时:''-=n S S 1 NO NO Φ 戴 镜 时:''-' =+n S S 1 NO NO ΦΦ 故 Φ='-'11 S S NO NO ,'=-S m NO 011 . 即近视眼戴眼镜后也可看近处的物,调节范围变大。 B.远视眼(设S S m FO NO =-∞=-,15.):

企业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修改稿)

企业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 陈少波 (茂名学院计算机系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为了转型和升级,对已建好并运行多年的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成熟方法。本文试图从软件体系结构、数据需求与集成、信息系统功能、信息系统性能等方面,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估方法作一些探讨,并简单介绍了利用这些方法对一家特大型企业进行评估的实例。 关键字:信息系统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02.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assess method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Chen Shao-b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Maoming College,Maoming Guangdong 525000,China) Abstract:So far,there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ripe method about assessment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applied for many years for transformation and escalation.This paper attempt to discuss assess method with software architecture,data requirement and data integrated,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performance.At last applying these methods to assessment w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with an example.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assess method 1 引言 在我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单机应用到联网应用,从3com、Novell到NT局域网的应用历程。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大中型企业基本上建立起包括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仓库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认识水平及投资等各方面的限制,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都是单独规划单独开发,很少进行系统性的总体规划,各子系统之间缺少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使各子系统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高,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难以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因此,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至于建立起企业的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投资建成的信息系统,避免在新一轮的企业ERP系统建设热潮中又走上推倒重来的信息化建设老路,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具体问题。因此,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估,对已有的投资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是企业信息系统升级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评估指标 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性目标。除了经

综合评价系统方案

综合评价系统方案2018年3月19日

、系统概述 综合评价系统”是为全国各中小学校、企事业及各种机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公司等打造的一款评价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机构进行“综合评价”工作的有力工具,通过该系统对用户按超级管理员、区划机构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功能分角色按权限进行独立管理;并完成各类评价体系的创建,体系版木的维护;评价人员、评价方式、打分方式、评价确认规则、评价标准、评价时间均可由用户自己定义,所有评价均可通过电脑端和手机APP端快速完成;系统支持中诉功能,并可设置多种中诉处理模式;系统同时可为上级部门提供横向数据对比工具,以及为人员提供“个人空间”服务;评价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每完成一次体系补充和完善,形成一个体系版本。机构内各类评价均按照新的体系版本进行,旧版本评价数据不受干扰。每阶段结束后,系统可为人员提供木阶段的“档案袋”,该档案袋可在线查看,也可由用户选择导出为PDF或打印为纸质文档。 二、评价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与尊重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O综合评价工作由各中小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结合办学实际,木着既注重师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师生个性特长的原则,科学制定综合评价办法。 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对可量化的内容坚持定量评价,力求评价结果真实、客观。要坚持“底线管理”,非触及底线,一般不评价为不合格等级。

坚持“谁了解谁评价”的原则,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等最了解情况者作为评价主体。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应相对独立,注重客观事实,减少主观性,杜绝片面性和随意性,要对评价结果负责。 三、组织机构 (一)各区划要成立综合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教育行政工作者、教研人员、校长、教师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木区划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意见的培训工作,审核各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 (二)各学校要成立综合评价委员会,由校长和教师、学生代表组成, 负责木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向全校公示。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落实主管部门评价委员会的实施意见或方案,制定学校详细的评价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三)班级成立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任科教师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班级评价,并综合各方面的评价意见,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和总评结果,接受家长的咨询。班级评价小组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名单要向木班级学生公布。各小组成员要熟悉和了解该班学生情况,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度。对于多数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做出相应调

网络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报告二网络安全评估标准研究报告 一、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与攻击等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给网络带来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需对网络数据流进行特征分析,得出网络入侵、攻击和病毒的行为模式,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宏观网络的数据流日趋增大,其特征在多方面都有体现。为了系统效率,只需对能体现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程度与危害的重点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反映网络安全事件的重点特征,形成安全评估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逐渐成为确保组织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制定为管理信息安全设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 这对于保证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标准研究的现状, 并着重介绍几个现阶段国内外较流行的安全标准。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式,网络安全技术成为国内外网络安全专家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和病毒检测技术被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手段,但随着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多,被动防御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系统化、自动化的网络安全管理需求逐渐升温,其中,如何实现网络安全信息融合,如何真实、准确的评估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态势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对网络安全评估主要集中在漏洞的探测和发现上,而对发现的漏洞如何进行安全级别的评估分析还十分有限,大多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估方法,定性地对漏洞的严重性等级进行划分,其评估结果并不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真实地反映系统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状况。再加上现在的漏洞评估产品存在误报、漏报现象,使得安全管理员很难确定到底哪个漏洞对系统的危害性比较大,以便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风险水平。因此,我们认为:漏洞的评估应该充分考虑漏洞本身的有关参数及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两方面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安全评估分析模型,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 2相关工作 现有的安全评估方式可以大致归结为4类:安全审计、风险分析、安全测评和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 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Model)等。大部分通用的信息安全标准,如ISO 17799,ISO13335等,其核心思想都是基于风险的安全理念[4-6]。信息技术先进的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在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经率先开展了研究工作。特别是美国,利用卡内基梅

光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及其应用资料

光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光的观察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远在2400多年前,我国的墨翟(公元前468—前376)及其弟子们所著的《墨经》一书,就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现在,光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光学既是物理学中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又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按研究目的的不同,光学知识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光线的概念研究光的传播规律,但不研究光的本质属性,这类光学称为几何光学;另一类主要研究光的本性(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通常称为物理光学。 一、光学现象原理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地球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到达我们眼睛所用的时间很短,根本无法觉察,所以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光是以有限的速度传播的。 光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常量,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更精确地测定光速.目前认为真空中光速的最可靠的值为

c=299 792 458 m/s 在通常的计算中可取 c=3.00×108m/s 玻璃、水、空气等各种物质中的光速都比真空中的光速小. (一)直线传播 光能够在空气、水、玻璃透明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做介质.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中我们已经学过,光在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可以沿光的传播方向作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物理学中常常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有的光源,例如白炽灯泡,它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但是有的光源,例如激光器,它产生的光束可以射得很远,宽度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在每束激光中都可以作出许多条光线,这些光线互相平行,所以叫做平行光线.做简单实验的时候,太阳光线也可以看做平行光线.

综合评价系统研究报告

目录 综合评估系统研究报告 (1) 1研究总目标 (1) 2研究成果 (1) 3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 (1) 3.1综合评估模型运行流程 (1) 3.2基于统计数据的评估指标的分值转换模型 (3) 3.2.1评估指标的分值转换方法 (3) 3.2.2评估指标的分值转换方法的调整 (4) 3.3指标权重的逆向考量 (6) 4基于AHP-PCA-BP神经网络综合评估模型 (6) 4.1基于层次分析(AHP)法的专家主观赋权法 (6) 4.1.1构造判断矩阵 (7) 4.1.2计算相对权重 (7) 4.2专家评级指标量化处理和二级指标评分归一化处理 (8) 4.3评估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处理—构建评估系统的“综合”指标。 (10) 4.3.1主成分分析(PCA) (10) 4.3.2基于PCA的客观赋权法 (12) 4.4综合评估的BP神经网络模型 (13) 4.4.1BP神经网络 (13) 4.4.2神经网络的训练 (15) 4.5评估分数计算 (15) 4.6评估结果分类 (16) 4.7AHP-PCA-BP神经网络综合评估模型计算流程 (17) 5基于AHP-PCA-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评估实例 (18) 6小结 (22)

综合评估系统研究报告 1研究总目标 旨在针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特点,构建适用于此特定对象的评估体系,以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完整的适合于航天系统内科研院所,既有科学依据,评估结果又可为大众所接受的综合评估方法,并实现其评估系统开发。 2研究成果 1.总结2010年度综合评估系统的运作情况,研究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构建了基于AHP-PCA-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模型。 2.发表论文《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VC++》 3.发表论文《一种基于PCA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3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 3.1综合评估模型运行流程 (1)按照指标体系的基本关系构成递阶层,指标体系的每层中各元素支配下一层中的相应元素,形成一个递阶层,同一层中各元素相互独立。从而形成一个由一个总目标层和若干个子准则层组成的递进的“金字塔”型层次结构,如图-1。最上层为“目标”,最底层为“指标”。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如表1。

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1 ?眼睛的构造简单地可用一折射球面来表示,其曲率半径为 5.55mm内部为折 射率等于43的液体,外部是空气,其折射率近似地等于1,试计算眼球的两个焦距。用肉眼观察月球时月球对眼的张角为10,问视网膜上月球的像多大? 解:眼睛的构造简单地可用一折射球面时,其物方焦点为 其像方焦点为 nr 1.67 cm n n 1 5.55

根据折射定律有关系式 nsin n sin 因为很小,所以sin '_n I n y d tan 丄 5.55 43 1 2.22cm ,sin f't 2.22 1— 0.029cm n 43 180 2?把人眼的晶状体看成距视网膜2cm的一个简单透镜。有人能看清楚距离在100cm 到300cm间的物体,试问:(1)此人看清远点和近点时,眼睛透镜的焦距是多少?(2)为看清25cm远的物体,需配戴怎样的眼镜? 解:根据透镜的物像公式 (1)远点对应的焦距 将s 2cm s 300cm代入上式 1 1 1 2 300 f' f' 300 151 1.987 cm 近点对应的焦距

将s 2 cm s 100cm代入上式 1 1 1 2 100 f' 1100 f 1.961cm 51 (2)此人的近点为100cm要看清楚25cm的物体,需要配戴眼镜使的25cm的物体成虚象在100c m处,所以应该配戴凸透镜(远视镜),根据透镜的物像公式 其中s' 100cm s 25cm 1 1 1 f' 0.1 0.25 1 4 3D 300(度) 3?—照相机对准远物时,底片距物镜18cm当透镜拉至最大长度时,底片与物镜相距20cm求目的物在镜前的最近距离? 解:根据透镜的物像公式 当照相机对准远物时,q 所以s1 18cm 当照相机对准最近物时,要成像必须把底片与物镜的距离拉到最大 丄丄丄 I I s? s? f I 勺20 cm 丄丄丄丄丄 20 s2 f 3 18 s 180cm 目的物在镜前的最近距离为180厘米 4.两星所成的视角为4',用望远镜物镜照相,所得两像点相距1mm问望远镜物 镜的焦距是多少?

ICU镇痛镇静评分

ICU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相对于全身麻醉病人的镇静与镇痛,对ICU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更加强调“适度”的概念,“过度”与“不足”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损害;为此,需要对重症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进行准确的评价。对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是进行镇痛镇静的基础,是合理、恰当镇痛镇静治疗的保证。 一、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及减轻因素和强度,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描述。使用各种评分方法来评估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应该定期进行、完整记录[29,30]。常用评分方法有: 1.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按从疼痛最轻到最重的顺序以0分(不痛)至10分(疼痛难忍)的分值来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病人自己选 择不同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 2.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用一条100 mm的水平直线,两端分别定为不痛到最痛。由被测试者在最接近自己疼痛程度的地方画垂线标记,以此量化其疼痛强度。VAS已被证实是一种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和 可靠方法[31](图一)。 不痛疼痛难忍 0 100 图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NRS是一个从0—10的点状标尺, 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图二)。 其在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3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痛痛,但可忍受疼痛难忍 图二、数字疼痛评分尺 4. 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 FPS):由六种面部表情及0-10分(或0-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图三)。FPS与VAS、NRS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重复性也较 好[33]。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 图三、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 5. 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 - Henry 评分法)[34] 该方法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测量。从0分到4分共分为5级,评分 方法如下: 表一、术后疼痛评分法 分值描述 0 咳嗽时无疼痛 1 咳嗽时有疼痛 2 安静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有疼痛 3 安静状态下有较轻疼痛,可以忍受 4 安静状态下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对于术后因气管切开或保留气管导管不能说话的病人,可在术前训练病人用5 个手指来表达自己从0~4的选择。 疼痛评估可以采用上述多种方法来进行,但最可靠的方法是病人的主诉。VAS或NRS评分依赖于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能力。当病人在较深镇静、麻醉或接

第4章光学仪器基本原理

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1.眼睛的构造简单地可用一折射球面来表示,其曲率半径为5.55mm ,内部为折射率等于4/3的液体,外部是空气,其折射率近似地等于1。试计算眼球的两个焦距。用右眼观察月球时月球对眼的张角为1°,问视网膜上月球的像有多大? 解;眼球物方焦距;当s ’=∞时,f=﹣5.55/﹙4/3﹣1﹚=﹣16.65㎜=﹣1.665㎝ 眼球的象方焦距:f '=s '= mm 2.221 3 4 55.534=-? 当u=1°时,由折射定律n 1sinu 1=n 2sinu 2 U 1=1°n 1=1,n 2=4∕3 像高l '=f 'tanu 2=f 'sinu 2=f '×3∕4 sin1o =22.2×3∕4×0.01746=0.29mm 2.把人眼的晶状体看成距视网膜2㎝的一个简单透镜。有人能看清距离在100㎝到300㎝ 间的物体。试问:⑴此人看清远点和近点时,眼睛透镜的焦距是多少?⑵为看清25㎝远的物体,需配戴怎样的眼镜? 解:人眼s '=2cm. S 1=100cm.s 2=300cm 近点时透镜焦距'f =21002 100+?=1.961cm 远点时透镜焦距f '=23002 300+? =1.987cm 当s =﹣25cm 时s '=﹣100cm ﹦﹣1m 3 4125 .0100 .1111=+-=-- -= -'= Φs s D 300=度 3.一照相机对准远物时,底片距物镜18㎝,当镜头拉至最大长度时,底片与物镜相距20㎝,求目的物在镜前的最近距离? 解:.18.0m f =' m s 20.0=' 照相机成像公式:f s s '= - ' 111 556 .020 .01 18 .01111-=+ - ='+'- =s f s m s 8.1-= 目的物在镜前的最近距离为m 8.1

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指南

推荐意见: l、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积极实旅早期液体复苏。(B级) 2、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应达到:中心静脉压8".-12mmHg,平均动脉,压_.>65mmHg,尿量2=0.5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芝70%。(B级) 3、在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过程中,当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达标,而ScV02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仍低于7006,输入红细胞悬液使红细胞压积蛰O%,和,或输入多巴酚丁胺以达标.(B级) 4、复苏液体包括天然胶体、人造胶体和晶体,没有证据支持哪一种复苏液体更好。(C级)(二)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 推荐意见: 1、对于感染性休克病人,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必须建立在液体复苏治疗的基础上。(E级)2、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均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治疗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B级) 3、输注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等药物时应尽快建立深静脉通路。(E级) 4、小剂量多巴胺未被证明具有肾脏保护及改善内脏灌注的作用。(B级) 5、对于几茶酚胺类药物无效的顽固性休克,可以考虑酌情应用小剂量血管加压素(0.01-0.04unit/min)(C级) 6、对于依赖血管活性药物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可考虑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C级)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 推荐意见:在积极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支持的同时,还应达到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其他的目标(C级) 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指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方强 由于疾病本身、麻醉手术影响、ICU的治疗环境、危重病人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血液透析、气管插管等)以及病人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原因,均会进一步加重危重病人已经存在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出现负氮平衡、高代谢状态、切口愈合延迟、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免疫功能抑制等情况,甚至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这在儿童尤为重要。因此对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疼痛,减轻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 而镇静与镇痛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不能割裂二者,必须指出,所有镇静药物均没有镇痛作用,若病人存在致痛因素,则需在充分镇痛的基础上予以镇静。如指南推荐:实施镇痛镇静治疗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