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公平性——中美视角对比

引言

我不是个教育家,更不是政策制定者。接受了22年的传统中国教育,而后来到美国观察到所谓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系统。但实际上,我从小就关注着中美教育制度的比较,以及社会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性”的真实含义。这不仅仅是出自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更是一个体验者,试图通过对比和纪录,挣扎和反思,走出一个属于一个时代的困局。

一.公平的相对性定义

很多年来每当有人跟我谈起有关“公平”的话题时,我都只有一个答案,公平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几年前看过一期凤凰卫视的节目“一虎一席谈”,期间两派辩论是否应该取消高考户籍制度。一个观众站起来支持不应该取消的坚决观点,并且逻辑清晰,据理力争,极具说服里。但长达十分钟的演讲结束后,另一个观众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哪里人?”“北京。”瞬间寂静,他的一切论断似乎都失去了力量。为什么?就因为他享受着这个“不公平”制度的优越性,于是失去了发言权?

2004年我进入南开中学高中学习的时候,年级里突然出现了两个很特别的班机,外省市班。他们从中国的各个省市考来,三年来永远是最刻苦的,成绩最好的,也是最压抑,最单一化,竞争最激烈的。2007年我即将毕业的时候,天津市宣布从下一年开始取消高考“蓝印制度”,因为太多的城市小孩抱怨外地人抢走了他们进入一流大学的位子。可是如果没有这群“抢位子”的人,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例如河南和山东的中学生们从小经历着多么残酷的竞争,也永远不会想像他们要进入一个名牌大学要比我付出多出多少倍的努力,放弃多少实现“自我”的机会。

2011年春天我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收到了不少美国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但唯独少了我最青睐的一家。为了进入那个心仪的项目,我提前自学了数门课程,研究教授的每一篇paper, 甚至冲到美国争取到了面试机会。结果终于要到了该系最有名望教授的推荐信,但却被一个负责招生的小秘拒之门外。教授发给我一封邮件,信中说Sorry and regretted that you was not admitted. There was a lot bias…..一个常青藤大学的教授承认录取过程中存在偏见,这让我相当感动,但却还是伤心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流泪。

但是,就在准备好了一切出国手续,启程去西藏完成旅行梦想的时候,我却因由一次和藏族人聊天被震撼。在八角街一个珠宝店里,店小二是一个非常英俊的藏族男生。他告诉我他原来是学跳舞的,跳了很多年后觉得没前途,于是开始到珠宝店打工,希望以后可以自己开珠宝店,开遍整个西藏。我看着他眼里因梦想说闪烁的光芒非常感动。他问我,你从哪里来。我说,北京。他瞪大了眼睛问,北京好远,骑牛去的话多久?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于是说不远,做火车两天40多个小时,我秋天还要到更远的地方去,美国。他说,美国?我想都不敢想,这辈子去一次北京就好了。后来我才知道,西藏人竟然是没有权利拥有护照的!

那种心灵的震撼让我几近流泪,就在我因为选校和录取的不公平性怨天尤人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些人从生来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在我即将离开北京的时候,给手机里的所有朋友群发了短信说再见。没想到那个藏族男生回了条短信,说,我能去送你吗?我知道这是一句玩笑,但还是非常感动。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吗?在你抱怨着任何制度的不公平时,是否想过你也是某种不公平制度的受益者。在你想争取权利打破不公之锁的时候,是否也愿意让出自己享受的权利,或者去帮助那些更加弱势的人?

二.美国式的diversification

最近在美国有一件事引起了很大观众。几个亚洲学生联名控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几所名校录取歧视,在亚洲学生比一些被录取白人的多项成绩高出很多的情况下没有被录取,已经有美国政府和多方机构介入调查。美国是一个对种族歧视及其敏感的国家。几个月前在百老汇看时下最出名的show ,与phantom of the opera相比大失所望。我问一个在美国生活很久的中国学生Wicked为什么这么火,他说因为剧中的女巫有着诡异的绿皮肤,象征着被人歧视的少数种族,美国人非常喜欢看这一类型题材的艺术作品,尤其是黑人和墨西哥人。

谈起美国的教育制度和录取过程,我以前也像不少中国学生一样充满向往。因为他们不只看分数而是关注人的全面素质,运动,艺术,思想,志愿经历,社团活动。著名影星Natalie Portman说,她之所以选择哈佛而放弃了很多电影,是因为在哈佛学习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就说她的室友,有拿过奥运会金牌的,有大学前已经出过自己的诗集的,也有思想活跃的社会运动者。记得在高盛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tell me what is diversification. 我给他举了一个例子。2010年我去耶鲁学习,来美国的第一天晚上从JFK机场附近坐地铁到world trade center. 在纽约的同学可能知道,那条E线一直从Jamaica贯穿到downtown,在Jamaica终点站上车,你只能看见黑人,火车渐渐开到flushing,慢慢有中国人上车,而后是Queens地区的一些墨西哥人,到曼哈顿的时候,有很多韩国女学生笑着跑上车,最后是很多刚下班的白人,疲惫地在地铁上按手机。在这班地铁里,你可以看见不同的肤色,听见不同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认为diversification 最有价值的意义,是在于在同一个环境中,不同的人可以自由地拥有和表达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信仰。

三.美国教育系统的漏洞远远超出你的想像

但是这种diversification,也不可避免地制造了一种评价的主观性,和滋生“凭关系”和腐败的可能。我申请美国学校的时候,就是因为想体验美国的申请和录取制度,所以没有找任何中介。经过十几次被录取的大喜和被拒绝的大悲之后,我突然问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悲喜建立在几个评审委员会大爷大妈的主观意志之上?尤其是在认识很多美国教授之后我了解到,第一,尤其像本科或硕士这样非研究性,自费的项目,主导申请结果的并不是专业教授,而是几个专门的招生委员,多半由小秘或大爷大妈组成;第二,很少美国教授对录取这件事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科研项目,如果不是招自己的phd,那么他们认为只是给学校“赚钱”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他们也不会因评审拿到工资)。

这样一来,由于申请者人数巨大(尤其名校),筛选过程就变得非常random,大多数情况下先按照GPA, GRE 等标准刷掉大部分人,这和中国把分数作为单一标准没有区别。下面的过程,如果你是中国学生,那么运气比实力更重要。就拿我自己在读的这个非常有名望的金融数学program来说,来了美国和director聊天后我才震惊地知道,看所有材料的只有3个人,申请结果是rolling的,也就是说,在招够了足够的人数后,他们就连申请材料都不会再看了。想想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就凭你交的那100多刀申请费,也足够可以告他犯法。

中国有高考户籍制度带来的地域性不公平性,美国也有,只不过与城市的繁荣程度相反。大学时期给一个在Texas的教授当助教,她从哈佛毕业,本来可以留在那里任教。我问她为什么选择去Texas, 她说她现在有两个小孩,在Texas上学被哈佛,耶鲁这样名校录取的比例要大得多。因为东海岸的中国孩子(ABC)的竞争程度空前,西海岸的亚洲人太多,因为学校要diversify,所以即使在Texas没有那么好的成绩也可以被录取。

美国的录取制度还包括对申请者家庭背景,包括钱,权,地位的屈服。美国的三所常青藤原始成员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本校教授的子女被录取的概率接近于1。他们甚至还曾经为Princeton High School(教授子女大多在那里读书)开设提前录取制度,不需要参加SAT考试。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在美国的一个好朋友曾经在一家很好的私立高中读书,其中一个同学是中国某开国元首的孙子,毕业时被杜克大学录取,但是他从来没有申请过这所大学。讽刺吗?这样的故事听到不止一次。薄瓜瓜在牛津数次挂科,依然被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录取。一次和沃顿商学院的两个本科生吃饭,听闻苏宁电器的老总的公子也在沃顿读本科,原因是伟大的父亲捐钱无数。

这些故事不值得被羡慕,嫉妒或忿忿不平,它只是告诉我们,公平是相对的,中国与美国教育的不平等性同样存在,只是存在在两个不同的极点。

四.中国高等教育专业制度

2010年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个辍学大学生自己拍的短片《待业青年》,很欣赏导演作为一个平凡人对社会和特定主题的关注。大四下学期,我开始想做一些真正喜欢的事情。当时很想拍一个纪录片,并在清华遇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文艺青年。主题还未确定的时候,我找来一个北京媒体圈很资深的某报社主编讨论自己的想法。我还记得地点是在三元桥的一家日本餐厅,我满怀激情地跟他说,我想拍一部有关中国大学专业制度的纪录片。

为什么有这个想法?虽然我们都是被中国高考制度多多少少扭曲过人格和心灵的一代,但是在目前中国的人口,经济和政治环境下,我坚信高考依然是最公平,最不可取代的制度。如果说有什么是我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大学的专业制度。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各个专业,甚至是自己报考的专业一无所知。我的父母是做教育事业的,高考前为了填报专业已经咨询了各路老师,但即便如此,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知道,信息不对称是多么的严重。这样的局面造成了两个结果。

第一,不少人盲目地填报或被调剂到错误的专业,进入大学后转专业不是不可能,但是非常困难。拿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有的院系(如历史)不允许学生转系,有的则需要第一年GPA名列本院前三名才具有转院资格。于是很多很多人(我敢说是绝大部分人)花了4年时间攻读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也不喜欢的专业。没有兴趣和激情,也很难有前途发展。第二,因为对专业和自己的兴趣不够了解,大家容易按照社会价值观或家长的压力扭曲了自己的意愿。比如现在金融专业和各名校的商学院,如北大光华,清华经管,人大汉青,永远是分数档最高的。而就在十年前,法律专业也呈现了这样的一窝蜂局面,结果导致很多高等学校盲目扩招法学专业,甚至很多工科学校突然建立法学院,导致供过于求,教育诚信度下降,给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于是,这种在高考前填报专业,在未进入大学之前确定专业的制度,不知道毁了多少人的人生。于是我想通过追本溯源和采访的方式,纪录中国学生的心声,希望如果引起决策制定者的注意,得到一些实质性的改善。比如,进入大学时不分专业,或像香港大学一样,只分专业大类,在一年或两年后,学生自愿报名不同专业和院系,然后依靠GPA进行排名和筛选。这也是现在美国大学的专业选择制度。好处不仅仅在于选择的自由度,还有在刚进入大学的迷茫期,可以避免颓废的生活态度,接受全面性的教育,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给每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美国专业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辅修双学位,三学位非常的容易。第一,不设门槛。第二,只需要多修六七门,甚至四五门课,就可以拿到多一个专业的学位。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美国,很少看到美国毕业的本科生只有一个学位。这常常让我们在“有用”和“感兴趣”之间,不必再做一个你死我活的纠结选择。

这位叔叔听完之后对我的想法很感兴趣,却坚决地打击了我拍纪录片的信心。他说第一,这样的片子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下要传播很难。第二,短时间内很难从一个纵向而深入的角度完成大量的采访和制作,在出国之前不可能完成。后来临走前聊天,我偶然提到了在英国,美国看到很多留学生都很爱看《非诚勿扰》的见闻,并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对这个节目那么感兴趣。叔叔一边拿起外套一边对我说,“诶,对,你拍这个纪录片比你刚才说的那个好,感兴趣的人还多些。”他是笑着说的,但他不知道,那句话深深地伤害了我的满腔期待,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累死的很多想法,并从未放弃实现的可能。

五.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虽然有时失望地想逃脱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清楚地看到大量精英和尖端人才流向美国的事实。北大,清华,中科大基本成了美国顶尖研究生院的预科班。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就这样留在了海外。

有一次和一个跟我同专业的师兄聊天。他之前在法国最好的大学留学,而后在多家国际顶尖投资银行实习,毕业之后即将留在纽约的一家对冲基金做一名交易员。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国。他说,在美国,总统换届如火如荼,他却没有任何感觉,因为那不是他自己的国家。但是在中国,他看得到的事实,都会让他愤怒,他不希望自己每天在愤怒和出离愤怒之间生活。

我诧异地看着他,说,难道这不应该是我们选择回国的原因么?美国总统换届了,我没有感觉;纽约洲的球队赢了super bowl冠军,我不会欢呼;Obama制定的所有未来政策中,我只关心可能影响我收入税收的经济政策;如果有一天黄石公园火山爆炸了,第一个毁灭的也不是我的祖国。所以,我们应该到我们真正关心的地方去。于是我在微博里写下这样一句话,If you don't like where you belong to, then change it. If you cannot make it far different, then speak up and make your best effort to let others build upon your step.

无论如何,中国残酷的教育竞争让我们每一个都学会了适者生存,却往往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看到的太多海外精英,只有脑,没有心。他们是最有能力改变社会,改变中国的一群人,却恰恰成了最想逃脱,也最容易在美国生根发芽的一群人。

六.教育是改变社会阶级的唯一垂直通道吗?

记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堂上,一个我很喜欢的老师曾经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从古至今,只有一条通道能够垂直改变人的社会阶级,那就是教育,是科考制度。可是现在,这条通道也渐渐地被阻断了。如果你来过北京,可以去看看人大附中这样一流中学的孩子们接受着多么好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说,贫富差距的结果之一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

我每天都会经过人大附中的校门口,常常看到家长接了孩子放学之后,又去参加不同的奥林匹克补习班,游泳班,音乐班。在知道人大附之前,我不敢想像一个中学可以有自己的交响乐团,不敢想像中学老师的

工资可以是大学教授的几倍。这种培育精英的方法,会使穷者更弱势,而拥有资源者更强势,代代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七.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但是四年前与四年后,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的祖国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有一个午后,我和一个很优秀的学妹坐在学校的咖啡馆里,听她抱怨人大的交换机会太少,到国外读本科的同学都可以到名校,到欧洲去交换,她非常的羡慕。

我沉默良久,想起了一两年前,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羡慕,同样的感到不公平。可是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有资格抱怨教育资源的匮乏吗?如果现在有一个去哈佛大学交换的机会,让你们系GPA 第一名去,那个人会是你吗?你足够优秀,并且足够努力为自己争取机会了吗?

我在校的这几年,亲眼看着人大,以及北京其他高校机会的增多,尤其是与国外高校交流的增多。人大开设了小学期,增加了与美国,欧洲一流大学交换的名额,我也曾经从中获益良多。2010年人大主办国际统计年会的时候,我接待和认识了数十位美国院士,统计最高奖获得者和著名教授,宝贵的不仅仅是课程和专业上的提升,更是与他们对话的权利和机会。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对话的机会,去了解,去交流,去袒露自己的心声,去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几年后,我看到今天的这篇文字,会因字里行间的幼稚和直白而感到无限窘迫,就像一个孩子看着一张画纸而苦于没有彩色铅笔的焦急。可是我会庆幸自己至少做了一个时代观察者和记录者,毫无保留地道出了自己和很多其他同龄人的愿望,遗憾,困境,挣扎,逃脱和反思。

可是世界的规则只有一个,在改变世界之前,先要改变自己。希望看到这篇文字的人,都能在心中有一个自己对于“公平”的定义,然后把这个定义告诉我。更希望无论是仍在国内或已经漂洋过海的中国学生们,再也不抱怨任何一种不公平,而是做自己能做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把不能改变的,留在心里种成一粒种子,毕竟,我们谁都无法放弃给了自己生命的土地,只是在等待阳光和雨露罢了。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跨文化交际。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 2.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①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 美国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美国人的这种个人荣誉感与其崇尚的个人奋斗不无联系。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没有个人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荣誉感。因此,在他们取得荣誉后,他们会毫不掩饰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以至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毫不谦虚的。 ②中国人的谦虚谨慎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美国人看来这种谦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能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是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①美国人的自我中心的表现 美国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自己为自己负责、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由于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②中国人的无私奉献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帮助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这在美国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论教育公平实现途径

论教育公平实现途径 何应兰 [内容摘要]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客观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异、校际差异等现象,给教育资源的公平消费带来了诸多不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资源的倾斜力度,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有利于教育公平消费的实现。 [关键词] 教育公平精神文化消费公共教育资源消费 教育消费属于精神文化消费,广义的教育消费既包括居民个人的教育支出,又包括政府教育支出。狭义的教育消费是指居民个人对教育服务和产品消费的支出。本文所讨论的教育公平消费问题是就广义而言。 所谓教育公平指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其种族、性别、智力、宗教信仰、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如何不同,其在自然、社会或文化的不利条件都可以通过教育消费得到补偿,都可以拥有教育消费的机会和权利。”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消费是指社会成员接收教育消费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而不是追求教育消费结果的均等。 一、实现教育公平消费的意义与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了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理论依据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时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全部产品和服务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大类。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一方面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既定的教育服务机会下,一个人接受服务就减少了他人消费教育资源的机会,或者在既定的教育投入下,增加一个教育消费的边际成本为正;另一方面,教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他性,

教育消费的非整体性使其在技术上易于分割,可以将一部分人排斥在外,但排除社会成本过高,因为教育不仅使教育消费者受益,而且还有巨大的正的外部效益。因此,教育消费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而对于准公共产品的分配,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而且要考虑其社会意义与价值,兼顾效益与公平。 教育传承文明,教育改变命运。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潜能,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现代经济学也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现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成就就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于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显得日益重要。2007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接收新华网专访时就指出:“‘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渴望接受教育,期待平等、公平地进行教育消费早已成为公民的共同心愿。政府部门、学校组织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团结一致,依法推进教育公平消费有着十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一)实现教育公平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根本要求,发扬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所需,无论是发扬人民民主,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保证教育公平,因为和谐社会、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公正,是机会均等。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人人都可以获得平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是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消费高潮迭起的不争事实面前,就是要追求教育公平消费,追求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利用。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也曾于2006年撰文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实现教育公平消费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备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做出的两项重大决策,它对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推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共同繁荣、城乡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还是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西部和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于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差别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差别很多,只谈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 解放后,中国摒弃了高等教育传统,照搬了苏联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模式,并延续至今。由于学科的专业化和分化,不同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各个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所开设的课程,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所从事的研究、所开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分支之间似乎没有关系,因此学生所学到的无非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人类作为整体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反而成为把人们从知识上,甚至在观念和行为上隔离开来的栅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相应的专业研究,或者谋得相应的职业,成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这种专业化的教育客观上相当于西方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即使到现在,在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导向,仍然是专业和就业。这可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处于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层次,没有高水平大学教育的原因所在了。 与我国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同,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自19世纪后期以来的又一重要传统,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详尽的通识教育计划。以哈佛大学为例。1978年,哈佛大学发动了“学术界平静的革命”,文理学院的教授以182票对65票通过决议,用“基础课程”代表原先的“普通课程”。所谓基础课程,就是“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一种课程设置”。基础课程由六大类十个领域组成,分别是“文学和艺术”(其中分ABC三个领域),“科学”(其中分AB两个领域),“历史”(其中分AB两个领域),“社会分析”,“外国文化”和“道德理性”。所有文理科学生都必须从这十个领域中选修八个领域的课程,并在大学前两年内修完(主要是前三学期)。[1] 为了确保通识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教授或高级讲师,教学效果经评估必须达到优良。[2] 通识教育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高水平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在进入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就可以对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的成果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和体验。所以,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人类文明成果这个坚实的大平台之上的,这为他们继续学习某一专业的课程奠定了多学科的、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以后的工作或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平台。 通识教育使高等教育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人肩膀上”,直接聆听知名教授对某些领域的深刻体会与理解,站到文明与发展的前沿,他们每迈出一步可能就是创新。而我们高等教育,担任公共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是在学校里不受重视和水平也值得怀疑的一些人。整个

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野 摘要:社会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论对经济公平还是对政治公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和谐社会视野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正义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可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个公平的社会。因此,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社会公平,有的学者把它归纳成涵盖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六者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 [1]其实我们可以将社会公平简要地归结为三大公平,即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不论公民个体还是利益群体与阶层都会在这三个方面追求公平,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独特体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教育由于其基础性、主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被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因此,开展对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研究大有裨益。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关于教育公平,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对此有过相关的论述,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主张过“有教无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所有儿童都应该接受机会均等的公共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美国近代教育家贺拉斯·曼明确提出教育机会应该人人均等,以上都表达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到了现代,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是写入了《联合国人权宣言》。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已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问题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爱弥儿:论教育读后感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十六岁时,他就逃离日内瓦去流浪。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1742年卢梭搬到巴黎。在巴黎期间,卢梭与德尼·狄德罗认识,并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卢梭专攻音乐方面。1750年(庚午年),38岁的卢梭以《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sciences et les arts")一文赢得第戎学区论文比赛首奖而一举成名。随后他又着述了许多其它着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儿》(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着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卢梭的作品语言风格独特(独白式),具有浪漫激情。1762年,卢梭因由其所撰教育论着《爱弥尔》一书出版,遭到法国当局的通缉。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7月2日于法国埃及迈农维尔与世长辞,享年66岁。 框架结构: 全书共分六卷,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第二部分,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第三部分,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第四部分,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第五部分,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教育思想: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塑造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不同,两国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对两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进行比较,呈现出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家庭教育;比较 引言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美两国文化的比较 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不一。早在19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著名的“文化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我们认为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进程所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民族性格和思考模式等。由于历史背景、发展过程、观念意识等因素的不同,从而使中美两国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反之,被视为不礼貌。美国人深受基督教新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淡薄。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晚辈对长辈可以直呼其名,可以与长辈争论问题,提出自己个性的主张。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集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这与美国文化却是截然不同的。美国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到限制,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这在中国却被视为另类。 (二)社会关系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家伦理,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幸福家庭的标准为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亲情关系密切。一片“少有所抚,老有所扶”的祥和景象。在美国却不一样。美国人平等意识强调人人平等,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人人都要尊重自己,不允许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因为他们坚信,不管怎样,只要我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并且美国式的家庭结构相比中国就简单多了。 (三)民族性格的不同

教育公平案例

参与式教学方式中的教育公平案例 小草坝中学钟明 背景: 经过这几年中英西南项目的实施,教育的公平已经深入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已经感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与以往的不同。过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特别注意班级中男女生各自的群体特征、能力特长和行为方式,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课堂上的练习和提问时,都会刻意的注意男生和女生的差别:男生好动,女生好静。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强调实际操作和注重团队合作的学科,就需要男生和女生都参与到其中,而利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公平问题,这样即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又能在教学中使男女生性别差异得到淡化。以下是我在实际上课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让男生和女生都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使男生和女生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学习,而不做特别对待设计。 案例介绍: 我在上七年级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中关于信息的基本特征内容时,根据参与式教学的方式,先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一个人说话 游戏参与者有:一名老师,4名男生和4名女生 游戏规则:老师在课堂上选择4名男生和4名女生,然后让他们

背向讲台坐成一列,男女生分别岔开坐,老师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写上一种动物的名字,将这张写有动物名字的纸,拿给坐在最前面的第一位学生看,这名学生看完后,只能用身体语言,告诉第二位同学,但不能说话,第二位同学只能靠看第一位同学的身体语言,猜测他说的是什么动物后,然后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向下位同学进行传递,直到传递到第八位同学,由第八位同学猜出老师所给出的动物名字并说出,告诉老师他(她)知道老师写在纸上的动物名字。在游戏的过程中,只有参加游戏的第八位学生可以在最后说话,而其他参加或未参加的同学都不能说话,如果违反,就要受到惩罚:表演一个节目。 我在做游戏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踊跃的参加,整个课堂教学很活跃,我最终选择了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游戏,游戏的结果是一组最后一名学生猜对了我写的动物名字,而另一组却猜错了。 做完游戏后,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言说出信息的基本特征,在这过程中,男生们能很快的总结出信息的一些的特征,比如说:信息可传递,信息需要载体,信息的载体可以改变等;而女生们则经过思考后也同样可以总结出一些特征,比如说:信息有正确和错误的特征,信息还有完整与不完整的特征,信息还有的可共享的特征等。 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方法即可以活跃了课堂,又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姓名:李丞浩学号:133160235 摘要: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 关键字:教育公平;对策;原因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关于教育公平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全面理解教育公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一)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在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伦理学来看,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世代人的平等发展。 (二)经济学视角。我国近十年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是从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切人的。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三)法学视角。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受教育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又趋于平等的演变过程,由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乎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四)社会学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探讨社会分层(包括经济分层与文化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认为阶层差距也成为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之外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除了进行教育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从根源上来改变产生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本身。 (五)法理学视角。 当我们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它还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有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 二、关于教育公平特点的研究 (一)原则性。从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看,教育公平要体现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

中美大学课堂教育对比

中美大学课堂教育对比 一、课堂特点 中国课堂:任务、纪律、整齐划一 ○1学生端端正正地坐在拥挤的教室里,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地听。 ○2学生要抄写大量笔记,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兴趣。 ○3老师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老师讲课时一般不提问学生。 美国课堂:形散而神不散 ○1上课如开研讨会,学生分组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欢声笑语。 ○2课堂上不断有提问与回答,学生可以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观察指导。 ○3教师很敬业,讲课充满热情,鼓励、启发学生,学生知识面广,善于表达。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国学生:独立学习 ○1中国的教育过分重视学生课内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课外的实践学习。 ○2学习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过分强调独立思考,课堂上不提倡与别人讨论,学生在学习中不喜欢求教他人,喜欢独立思考。 ○3学习中很少分享,同伴间的学习互相保守,谈不上积极帮助。 美国学生:合作学习 ○1除在课内学习外,强调学生在课外的合作学习。 ○2提倡团队协作、合作,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我。 ○3提倡分享,注重交流与沟通,重视别人的不同意见,重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知识和 信息。 三、学习时间 中国:全天学习 美国:半天学习 四、教材 中国的教材强调夯实基础 美国的教材比较浅显 五、师生关系: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美国:融洽的朋友关系 六、育人目标:中国: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美国: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七、教育理念:中国:事先安排好学习内容美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倡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八、考试制度:中国:考试目的在于淘汰人和升学的需要美国: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开展。 九、班级规模:中国:大班授课美国:小班授课 十、对待成绩的态度:中国:成绩公布,学生和老师很重视成绩美国:成绩属于隐私,不公布,学生和老师不太重视成绩 中美课堂教育差异的原因:1、历史原因2、社会因素3、中美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价值观不同4、中国教育重知识,重灌溉的课堂教学方式,美国重实践、重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 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推进人才模式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需求○4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5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6注重课堂信息反馈○7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总结:中国依旧是传统式教育、不大实用;美国偏重于实际动手能力、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文化内涵,适宜美国社会的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点,我们要理性地看待。 谢谢观看! University classroom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class: task, discipline, uniform Students sitting in a crowded classroom, seriously from concentration to the lecture.Teacher speak reel, students listen. Students want to copy a lot of notes, monotonous force-feeding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the students tend to lose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teacher to take up the classroom, most of the time don't usually ask students when the teacher lectures.

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重点讲义资料

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 高政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 摘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高度关注的主题之一,目前学术界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运用哲学、政治学与管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这些视角为我们研究和实践教育公平提供了许多富有洞见的理论与价值的发现,但这些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教育的物质层面和本体层面上。本研究尝试将文化的视角引入教育公平的研究中,介绍了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威利斯的“亚文化”理论,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教育公平研究与实践的启示。本文认为,文化视角的引入为我们审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并为教育公平的实践提供了新的维度。 关键词:教育公平文化视角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公平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所有国家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没有公平的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没有公平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教育公平问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等许多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密切相关,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更是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指导方针提出。可以说,无论是官方的国家政策文本还是行政话语,无论是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还是一线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教育公平始终是一个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与研究主题。 一、教育公平的传统视角及其反思 学术界目前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也是非常丰富的,纵观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视角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哲学的视角。此类研究主要是关于教育公平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及对西方公平、正义理论的介绍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等,对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均衡等相关概念进行概念的澄清与内涵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以西方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的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二是政治学、管理学的视角。目前,学术界对于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改善和消除,主要是从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的视角来寻求解决之道。其中,尤以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我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现象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力图通过教育政策和教育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解决教育不公平。教育公平政策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了教育政策对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政策发展的新方向。 三是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20世纪50年代以前,教育研究中还很少有学者运用客观的标准和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大部分研究是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价值判断来阐明和论证观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育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了实证研究。20世纪70年代早期,作为对“宏大叙事”理论忽视互动的回应,一些理论家以符号互动论、人种志方法论和现象学为基础,提出要全面深刻的了解教育系统,采取另外的方法是必要的。至此,实证研究出现并开始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目前,我国对教育公平实证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太多,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和教育社会学领域。一般来说,是指学者们运用单个的测度指标或者系统的

爱弥儿-论教育

爱弥儿-论教育 这本书分上、下册近900页的文字加上个人读书比较慢的习惯所以一直在慢读的状态。但是还是没能把书读完,书中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象。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叙事性的教育专著,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实。 读了《爱弥尔》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发现原来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8世纪的这本书里都有过阐述了。我不敢保证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国80年代兴起的,甚至我们现在还在讨论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爱弥尔》这本书里就有了阐述。我们可以试想的是,17世纪的卢梭能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就可见这本书是一个超前的、影响时代的一本好书。书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思想也可说是有其独到之处。但毕竟这是一本18世纪的书,在现在的观念看来,还是有一些局限的,比如其中对于许多洛克的《教育漫话》的评价,个人就不是太赞同。总得来说吧,《爱弥尔》是一本好书,但是不好读。 虽然书中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支持的,但是书中部分内容在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狭隘。比如在选择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出身时候,卢梭是这样讲的:“在同一个地方,我们看到社会上穷人和富人之间也有类似这样的差别。穷人住的地方很贫瘠,富人方的地方很肥美。穷人是不需要受什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反之,富人从他的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对他是最不适合的,对他本人和对社会都是不相宜的。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适合所有一切人的环境,所以,与其教育穷人发财致富,不如教育富人变成贫穷;因为,按这两种情况的数字来说,破产的比暴发的多。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富有的人;我们深信,这样做至少是可以多培养一个人的,至于穷人,他是自己能够成长为人的。”他做出如上的判断,我想是出于他对自然教育的看法,在之前的论述中,他反复说过,富人家的孩子受到了太多来自于成人或生长环境中出现的其他人的影响,因此,他认为选择爱弥儿是“抢救了一个为偏见所牺牲的人”。可能是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所以卢梭有了穷人可以自然成长而富人却不能的想法,然而我认为即使是生活环境不同,而他把穷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得过于纯粹了,似乎完全不在社会生存一样,无论是穷人孩子还是富人孩子他们的成长中同样都受到了来自于各方面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富人所受的教育也不一定是对孩子最不适合的,有时候还是最丰富,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人们都在创造更多条件让孩子接受高品质教育,所以卢梭观念中的富人的教育观点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即使观点不尽饿认同,但我对于卢梭在书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挺感兴趣的。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爱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能都管得到呢?”可见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卢梭的观点是决不违反自然的规律,不对爱弥儿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龄的教育,这种观点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完全吻合。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的教育又岂能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呢?这不就是揠苗助长的恶行吗?除了这个观点外,卢梭还在挑选老师上作了一些阐述,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我觉得卢梭的一个想法“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实上,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是要时时提醒我们注意的——我们要做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用热诚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陇东学院 题目: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11级人文2班 姓名:王娟娟 学号:211151246

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摘要:20世纪,中国国力突飞猛进,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高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从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比较出发,找出中国教育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美国教育;中国教育;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20世纪,中国经济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同时,有大批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上存在问题,在经济大发展的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才能在世界经济大发展中不断进步。 一、中美教育现状对比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在这样的大国里,教育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历史悠久,从春秋开始,我国的教育开始普及,向着平民、大众的方向发展,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宋代理学的普及。宋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朱熹等理学大家的推动下有了巨大发展,进入近代,随着西方教育的传入,我国教育的普及的速度加快但同时,我国教育事业与西方国家比较,还处在差距。 (一).培养目标的差距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众多的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我国的高等学府也以此为目标,但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以进入仕途为目标,进入近代,则以获得稳定、高薪的工作,较高的社

会地位为目标,然而,在经济化的大潮下,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毕业的高校大学生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分配不到工作,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而他们的所学又无法对他们的就业起到帮助作用。这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待就业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其他领域才能平平,无法与其他人竞争,只能待业在家。造成了我国教育成果出现了在就平庸大学生的局面。 而西方与我国的教育成果则完全不同。美国教育注重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他们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美国的大学造就的人才多为精英性人才,这些人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主动,有效的实现就业。同时,美国的大学,培养人才不以进入官场为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所需人才,这也在意识上为大学生进行了早期教育。总之,中国教育在现当代的社会大背景下,培养出的大多的是技能平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低技能人才,而西方国家培养的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精英型人才。这是中美教育的一个巨大的差距。 (二)、受教育者意识差别导致受教育成果不同 大学既是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也是一个花销巨大场所,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平均每一个大学生要花数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大负担,很多的农村学生因此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在我国,上大学的都是家庭比较好的,能够拿出学费的家庭,然而,这些家庭的学生在上学之后,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这就使得我国的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后,尽管就业,其成就并未比先前好,只是提高了一些收入而已。

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我的看法是:政府应树立“第一 责任人”的意识。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如前者)或多半由(如后者)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尽管我国政府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直到2003年,还只有3.28%。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教育投入应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人大要加强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政府应考虑逐步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此事可从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始,除已免学费外,再免杂费、教科书费,也可先从小学免起,再免初中。在农村首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已具有现实可能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按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需1000元,两者合计约87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公平 1公平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或“泛指地位相等”。1 公平作为一个含有价值判断的“规范性概念”,比平等、均等更抽象,更具道德意味、伦理性和历史性。2 其他参考文献: 万光侠:《公平范畴的社会哲学审视》,《探索》,2001 年第1 期。 夏文斌:《建立社会主义公平观》,《北京大学学报》,1999 年第2 期。 2公平的层次 第一,权利公平;第二,机会公平;第三,规则公平;第四,效率公平;第五,分配公平;第六,社会保障公平。3 3.公平的属性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4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东方文化》,2000 年第6 期。 3肖玉明:《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5 年5 月1 日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 卷,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610 页。

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 国内: 孔子:有教无类 国外: -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也隐含了民主教育的思想:柏拉图提出的实施初等义务教育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该知道关于人的一切事项”。 -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转为立法措施。 -马克思在1886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 的教育平等性含义。5 -1960 年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详尽地阐释了教育均等的概念,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由消除歧视和不平等两部分组成:“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先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均等对待”。6 代表人物: 1詹姆士·科尔曼: 美国社会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于1966年调查了4000所学校的60万学生后所作的《科尔曼报告》,科尔曼期望通过调查发现美国白人和黑人学校中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均,并根据调查数据来大规模地纠正这种不平衡。科尔曼报告以《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为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6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86 页。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之我见

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差异之我见 为期12周的的世界各著名大学揽胜选修课即将结束,在过去的12周里,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风采,在羡慕和向往中我们也认识到了中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的差异,这次的作业我就来谈谈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差异 一、教育理念不同 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美国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美国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高校大学生的外语、机、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不如美国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