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哲学王_的双重隐喻

_哲学王_的双重隐喻
_哲学王_的双重隐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塑造的“哲学王”形象,是理解西方政法 思想史的关键,也为中国法学界熟知。《理想国》时代的柏拉图,信奉“哲 学王”的统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秉性和气质类似于神一 样的人,由于其品性高贵,不谋私利,因此由其充任政治体制的统治者 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法律篇》时代的柏拉图却发生了重大的思想转变。 他认识到“哲学王”是根本不存在的,任何人,只要他是人,都具有不 可避免的人性的弱点。为此,柏拉图在关于社会治理方式的问题上,果 断放弃了前期“哲学王之治”的思想,而走向“法律之治”。柏拉图的 这一转变,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史中关于社会治理方略的基本思路。虽 然“哲学王”之治的思想,在后世的欧洲,不乏各种理想主义甚至是空 想主义的新版本,但必须承认,后期柏拉图所提出的法治思想对西方政 法思想产生了压倒性的影响。

柏拉图讲述的“哲学王”故事,在法学领域中通常被用来说明,对 人性善恶的判断,是任何政法制度设计不可回避的前提。具体一点说, 性恶论是我们之所以选择法治而非人治的前提。这是对“哲学王”隐 喻的一种通常的解读。但在阅读了徐国栋教授的《人性论与市民法》一 书之后,我发现,柏拉图的“哲学王”,完全可以给出一种不同于传统 的政治哲学的解读。

徐国栋教授通过对西方人性论学说史的考察和分析,区分了两种 意义上的人性论,即“伦理人性论”和“认识人性论”。前者是关于人 的“德性”特征的描述,后者是关于人的“智性”特征的描述;前者是 关于人“善或恶”的判断,后者是关于人“智或愚”的判断。传统观念 中对“哲学王”的理解,主要关注“伦理人性论”与法律的关系,但是

“哲学王”的双重隐喻

薛 军

却没有注意到“认识人性论”其实也与法律存在密切的联系。

“认识人性论”对人的智性特征,也即“智”或“愚”的不同界 定,会催生具有不同特征的法律规范形态。如果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智 的——学术性的表达就是,人是理性的——那么法律规范形态就将更 多地具有“自治型的法”的特征。这是因为,具有理性的人,知道自己 的利益之所在,能够对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好的安排,原则上并不需要别 人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为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应该尽量让个人自 主地决定与其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则的形成,不需要别人越俎代庖。但如 果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愚”的,或者至少不是那么“智”的——换言之, 人是非理性或者是有限理性的——那么法律规范形态就将更多的具有 “权威型的法”的特征。这是因为,非理性的或者有限理性的人,必然 在很多情况下不知道自己真正利益之所在,因此也不能对自己的事务做 出合适的安排,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同一个需要照顾和监护的“孩子”

一样,就必须由一个“父亲”般的立法者,为他确定法律规则,规划其

生活,保护其利益。

《人性论与市民法》一书分析了西方法律传统中关于认识人性论的 基本态度,提出西方社会在进入到近现代以后,事实上采用了“理性人”

的认识人性论预设,并且正是这一预设,塑造了现代西方法律体制最 基本的特征: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权。这 一特征也被法学界概括为“私人自治原则”。所谓私人自治,顾名思义, 意味着由当事人自主地形成调整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法律规则,对 此国家避免进行干预。私人自治原则下产生的法律规范,具有鲜明的“自

治型的法”的特征。

作为一项法律原则而存在的“私人自治原则”,之所以能够得到正 当化的论证,与作为其前提的认识人性论上的“理性人”假定密切关联。

但问题在于,如果认识人性论将人的智性特征界定为“理性人”的描 述并不正确,换言之,如果承认人具有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一面,

那么上述所有的推论都会发生动摇。而这正是《人性论与市民法》一 书着重分析的地方。现代的人类行为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经济学的研 究表明,其实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理性的。在人的智性特征中,存在 许多根深蒂固的认识偏见和扭曲。因此,如果在某种程度上修改认识人 性论关于“理性人”的预设,那么基于“理性人”的预设而形成的整个 法律体制的形态也必然要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强调个人自主决定,自己 看护自己利益的“自治型的法”,转向具有家长制特征,由他人来照看 自己利益的“权威型的法”。徐国栋教授将这种取消或限制自己的自由 决定权,以此来换取其他主体的“父亲式的保护”的转变,概括为一场 “从父亲到儿子”的法律运动。

不同的“认识人性论”前提对塑造不同的法律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事实提醒我们注意,任何法律体制中的基本特征,与该法律所从属 的社会中存在的“知识论”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哈 耶克之所以在其学术研究的后期转向对法学的研究,并且写出《法律、 立法与自由》一书,就是因为他注意到不同的知识论

(其实就是认识人性论)

会影响到不同法律形态的建构,而这些不同的法律形态,决定了个人自 由的空间和限度。

如果再次回到柏拉图,我们将会发现,柏拉图的“哲学王”,其实

与认识人性论也有密切的联系。事实上,“哲学王”这一说法,清楚地 表达了柏拉图在“认识人性论”上的基本立场。“哲学王”就是具有全 知全能的智性特征的“完全理性人”的代名词。如果在现实中的确存在 这样一个完全理性人,那么由他来治理社会,为他人规划生活,对他人 发号施令,这一切都会是完全合理并且是应该的,因为没有人会比他 做得更好。“知识就是权力”

(knowledge is power) ,培根这句著名的话,

所揭示的就是这层意思。

由此看来,柏拉图的“哲学王”譬喻,其实表达了两个方面的人性

论观点:在认识人性论意义上,他认为可能存在一个拥有完备理性的

全知全能者;在伦理人性论意义上,他认为可能存在一个拥有神一样 高贵德性的人。有趣的是,法学界通常所论的“柏拉图转向”只是伦理 人性论意义上的转向,基于这一转向,他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具有神一样的德性的人,由此放弃人治的模式而转向法治。但是,并不 排除还可以存在另一种意义上的“柏拉图转向”,也即认识人性论意义 上的转向。这种转向表现为,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具有 神一样的完全理性的人”,由此放弃体现绝对的家长制特征的“权威型

的法”,而更多的认可个人的自主判断和选择。

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前一种意义上的柏拉图转向 早为人所关注,并且通过人治和法治的对比而彰显其价值;后一种意义

上的转变却与柏拉图无关,并且这一转向相当的迂回曲折。

在那些推崇自由市场体制,因此格外强调“私人自治”的国家,认 识人性论意义上的柏拉图转向,表现为对“个人的完全理性”这一预 设加以反思,由此对“私人自治”施加合理的限制,以及在合理的限度 内,引入具有“法律家长制”特征的立法。此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 于禁止自杀、决斗,强制戒毒,强制婚检、强制缴纳失业保险,控制借 贷的最高利息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个体被认为不能 发现自己真正的利益之所在,就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需要由 国家代替其做出安排。可以说,这种意义上的反思,针对的是柏拉图的 “哲学王”的个体主义版本,反对的是个人可能拥有完备理性这样一种

认识人性论假设。

但是,柏拉图的“哲学王”也存在一种团体主义的版本。这种版本 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认为具备强大的信息收集和 处理能力的国家,能够具有“哲学王”那样的认识能力,知道每个公民 的利益之所在,可以由它来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好,无需公民 来操心。在这样的观念下,私人自治原则基本上被排除,公民的生活需 求通过国家配给来满足,经济活动统一由国家计划做出安排。对这种团

体主义的“哲学王”版本的反思,主要由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米塞斯和哈 耶克等人通过论证国家不可能

(无论是从技术手段还是从收集信息必须付出的

成本来看) 拥有有效的安排其公民所有事务的完备信息,因此必须发展 出一种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多中心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对“哲学王” 的团体主义版本的修正,表现为承认私人自治原则的合理性,允许个人 自主维护和安排其利益。对此,我们可以说,对柏拉图的“哲学王”的 团体主义版本的反思,反对的是认为国家可以具有完备理性这样一种 知识论假设。

不过这里似乎有个悖论:针对柏拉图“哲学王”

(也即完备理性假设)

的个体主义版本的批评,要求的是限制个体选择自由,限制私人自治, 引入法律家长制;但是,针对这个理论的团体主义版本的批评,却是要 放弃法律家长制,尊重个人选择自由,倡导私人自治。如果是这样的话, 无论支持何种认识人性论,似乎都难逃被批判的命运!

其实,这种悖论只是理论建构的产物。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

作为个体的个人还是作为团体的国家,都不可能符合完备理性的假设, 因此对两种版本的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王”的反思都是成立的,而且 反思的结果恰恰要求在实践上将二者予以综合,取长补短:让适宜于 由个体来做出决定的事项,留给私人自治;让适宜于由国家做出决定的 事项,留待国家强制规定。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哲学开始在西方

各个思想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方的法学思潮受其影响,对“私人自治” 也予以越来越多的强调:让私人通过自由博弈来形成其相互之间的利益 边界,国家的任务只是确保私人在博弈中遵循程序性的公平规则;国家 方面,不能,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去为个人操心。这种法学上的发 展动向,被称之为“私人自治”的回归。

这种思潮毫无悬念地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刚刚从“哲学王”

的团体主义版本中走出来,对全面的计划经济所导致的低效、信息失

真、 处置不当有切肤之痛的中国法学界,对这种思潮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自然不奇怪。在推动中国的法律形态从“权威型的法”向“自治型的法” 的拨乱反正中,我们热烈拥抱来自西方世界的以“哲学王”的团体主 义版本为打击对象的理论 (其理论代表就是哈耶克) 。事实上,在这种理

论氛围的影响下,中国法学界对“私人自治”的认同,迅速地具有某 种“政治正确”的意味。但值得反思的是,在这种众口一词的强调中, 我们是否不知不觉地滑向了“哲学王”的个体主义版本,因此犯下矫 枉过正的错误?

任何理论都具有难以避免的偏颇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立

的理论之间往往有一种相互“解毒”的功能。《人性论与市民法》一书 提醒我们注意,虽然由于先前的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的历史背景,中国 现阶段仍然有必要进一步强调“私人自治”,为个人“松绑”,但切不可 认为这样的强调不存在任何底线,并且也不能认为在现阶段去反思私 人自治原则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而承认“法律家长制”某些合理之处, 是在“超前消费”现阶段的我们无福消受的某些理论奢侈品。《人性论 与市民法》提醒中国的法学家,在倡导“私人自治原则”、建构“自治 型的法”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反思性的平衡,避免“过犹不及”。

(《人性论与市民法》,徐国栋著,法律出版社二○○六年版,16.00元)

以湖南省北部的红镇为个案,以两个“混混”所代表的“混混”生命历程为网结

点,生动地展现了红镇“混混”群体的网络结构、行动模式、生成逻辑及其与乡村社会

变迁之间的关系,又承接八十年代以来乡村社会秩序所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解释乡村 灰色化的特点和形成逻辑,对理解当代乡村中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颇有助益。

本书为“田野深描”系列之一,该系列已出《夏村社会》、《桥村有道》,另有《秦

窑法庭》 (丁卫著) 即将出版。

《灰地》 黄海著 2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 2) 、单项选择题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题号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C 8B 、多项选择题 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 1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11.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1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随意性 E.重复性 13.所谓相互静止是指()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哲学引论试卷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o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o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o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o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具有以下哪种动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才属于哲学家? ( ) A.为了获得奖杯的人 B.虽无获奖势力,但想借此观摩运动会,以便下次登场的人 C.仅仅出于好奇而来参观的人 D.某个或某些运动员的崇拜者 2.在中国哲学史上,裂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 C.孟子 D.慧能 3.被公认为古希腊哲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 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墙根 B.笛卡儿 C.洛克 D.休谟 5.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6.写出了著名的“三大批判”的西方哲学家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弗雷格 D.罗素 7.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本体论转向” B.“认识论转向” C.“语言的转向” D.“伦理的转向” 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 A.真谛、世谛、俗谛 B.真谛、义谛、胜谛 C.空、假、中 D.空、假、真 9.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0.以下哲学著作的作者属于福柯的是( )。 A.《后现代状况》 B.《词与物》 C.《癫狂与文明》 D.《新唯识论》 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遒题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D.只是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C 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反映的观点 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8、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B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 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 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 D.完全摆脱了必然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5题) 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A D 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B.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 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A D E 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是唯心主义的 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 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E.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 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 B C D E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D.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A B C E A.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直接现实性 D.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 E.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B D E 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 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 C.意志决定一切 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E.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辨析题:(10题) 1、只有直接经验才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没什么用处。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知识结构: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 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称“异端” ,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3、主要思想: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反权威)(尊人性)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反正统)(倡个性)(八股取士) 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2、思想主张及其影响、代表作品:黄宗羲主要思想具体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其他思想代表作品具体影响共同影响“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一定影响区分“亡国”与“亡天下” 朴素辩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开一代脚踏实地学风;对近代民权有启蒙影响《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船山遗书》)影响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顾炎武经世致用①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②学以致用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有规律;③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①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②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③影响了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 A 小结:一大时期(明清时期)一股思潮(反封建民主思潮)四位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 比较: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同:①反封建专制;异:①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③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理相依” ,认识来源于实践;有朴素辨证法思想。并具C分析: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D 分析: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①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④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E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极为薄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_反思与前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多样的转变过程。梳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历史、现实样态、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2007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根据会议发言,我们约请相关专家撰写了本组文章。其中,苏州科技大学任平教授提出:“出场学”研究视域即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该研究范式强调在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关联中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逻辑,包括历史与哲学两个地平线、四大模块的理解范式。从历史到当代的地平线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平线从“当年”到“当代”的发展,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总体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教授认为: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发展,可从理论与实践、存在与规律、主体与活动、生产与发展、文明与交往五方面来讨论。在这些范式转换中,主体与活动方面更具核心意义,其中的主体与活动的性质问题尤为重要。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是主体与活动性质演变的大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根本走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张亮副教授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传统范式的生成历史及研究者对各种新范式的建构尝试的反思,指出:传统范式是中国学者在独特的中国语境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治学方式后自主再创造的结晶;而新范式的建构尝试则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并存格局,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最终将被真正的历史科学所超越。 Ξ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阶段性成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Ξ任 平 一、出场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哲学范式总是时代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进而提出出场学范式首先基于一个时代性挑战。“这是一个脱节的时代!”———1993年,《哈姆莱特》的这一句戏词,被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用来指认一个并非完全没有戏剧性效果的“历史事实”:在旧工业化与资本全球化时代出场的马克思主义,遭遇新全球化时代,导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美国新全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反恐怖战争,生态主义和绿色政治,知识经济和消费社会,反思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族性政治与文明冲突等等,? 4?

浅析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构建.doc

浅析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构建 摘要: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同时又是教育学科中的理论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随着现在学术科技的发展,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教育哲学在对学校教育这块是比较突出的,笔者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并提出、分析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构建。 关键词:教育哲学学校教育意义构建 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就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从它的学科性质来看,教育哲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它的哲学性、教育性。 一、教育哲学对学校教育的意义 (一)建构学校教育哲学有助于学校实现教育理想 教育理想是学校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它源于学校教育实践,同时又高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它是长期以来无数优秀教师理想智慧的结晶,是广大教师公认和推崇的理想教育境界。学校的服务对象不是客观化的自然物质,而是具有一定思想、意志、情感、能力和独立个性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成熟之中。而学校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哲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美好的教育理想。 (二)建构学校教育哲学可以促进学校成长为有效学校 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但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成员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使学校成为一所有效的学校,最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服务。从此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哲学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从本质上理解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并不断地将外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学校内在的教育动力,而且有助于学校更理性地审视学校教育实践,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 (三)建构学校教育哲学有助于学校管理者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对培养青少年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负有特殊而直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一、单项选择题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题号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 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 1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11.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1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随意性 E.重复性 13.所谓相互静止是指()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14.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 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高中历史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高中历史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考试总分:19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 1、(4分)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C.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D.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 2、(4分)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百度搜索框里,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搜索信息:“明末清初”“武装抗清”“孤秦陋宋”“唯物主义”,那么他最有可能找到的人物是 A.李贽B.王夫之C.顾炎武 D.黄宗羲 3、(4分)王夫之指出:世界上没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认为一切事物不是截然分割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包容,互相滲透,互相转化的,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也就是切矛盾的双方都具有同一性。他的这一认识 A.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说B.吸收和借鉴了老子思想C.具有唯心主义的特征D.挽救了儒家思想的危机 4、(4分)中国古代长期盛行“华夏中心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进而他又提出“文化中心转移”论,认为诸文明“衰旺彼此迭相易”。这 A.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B.旨在论证文明中心转移趋势C.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D.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了基础5、(4分)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说:“人欲与天理本为一体,如果禁欲,不仅妨碍天理的实现,而且违背人性,必然导致人们的不满和反抗。”此观点 A.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B.体现了反君主专制思想C.彻底否定了理学思想D.肯定了人性解放的意义 6、(4分)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A.反对私有制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自由D.反对中央集权 7、(4分)“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公开出版。它标志着中国学者开始以现代哲学的眼光来整理和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自此之后,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和多种视角,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多个层面的清理和挖掘,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每一种方法都包含着研究者自己的研究理念以及对古人思想的独特见解。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探索,逐渐形成了四套集方法和理念为一体的比较成熟的系统框架。我借用库恩的术语,将它们称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这四个范式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并理所当然地享有崇高的权威。人们只要一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便自觉不自觉地落入这四大范式,既受到它们的激励,也受到它们的 制约。 因此,对这四个范式进行理性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清理思路,扬长避短,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 一、冯友兰范式 冯友兰是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最早创立者之一。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突然进入近现代,人们置身其中的整个语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古代的一些自明的东西,现在变得晦暗不明了。比如,在古人看来,成圣成贤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无需证明;需要证明的只是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怎样做才能成圣成贤的问题。周敦颐的《通书》前九章都在阐释诚、神、几,曰圣人之意(即何为圣人的问题),第十章揭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旨(即人当以圣人为标准的结论),至于人何以要成圣成贤的问题没有明确提及;此后讨论的重心转向了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如何用力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乃是第二十章提出的圣可学乎与有要乎的问题。程颐的《颜子所好何学论》也只问圣人可学而至欤和学之道如何,不及何以要学圣人的问题。但是,现代语境从根本上颠覆了使古代人认之为自明的东西得以成立的整个世界图式、历史叙事和价值体系,也即打碎了整个古代语境,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现代语境。这种全新的现代语境,要求一切都要用理性来重新衡量。过去自明的东西面对理性的拷问,突然变得不可理解了,如:为什么要成圣成贤?为什么成圣成贤是人生第一要义?自明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其自明性,建立在其上的全部理论学说,顿时也都变成荒唐而难以理喻的东西。这就需要用新的概念系统,对古人的思想学说重新加以解释。不同的概念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解释框架,那些被证明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现代解释框架就成为范式而迅速被人接受。冯友兰第一次成功地建立了这种范式。 冯友兰范式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普遍哲学模式,二是民族哲学模式。另外,冯友兰后来还接受过阶级分析模式,但毕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同于他自己原创的前两个模式。所以,严格说来,冯友兰范式主要指前两部分。 对普遍哲学模式的探讨,胡适做得更早,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就是想用考据的方法和实用主义的理念来重新解读中国古代思想。但他做得不成功,也没有最后完成。所以,普遍哲学模式的创立还得算在冯友兰头上,其标志就是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出版。(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于1933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全书上下两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多次再版。) 当时,金岳霖的审查报告非常敏锐地揭示了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独特哲学,也可以指在中国的普遍哲学;而冯友兰选择了后者,即在中国的哲学,或者说普遍哲学在中国的表现。(注: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282页。)冯友兰据以理解普遍哲学的基础是新实存论,其核心是共相理论。他认为,普遍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般与特殊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他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强大解释力。后来他把自己的这个模式加以自觉总结,就形成了《贞元六书》中的《新理学》。这个解释模式的生命力是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

《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经典语录 1.何谓学生?学生不就是在学校里读书的人吗?这还可以是一个问题?在学校里读书的人称为学生当然是不错的,但这只是形式化的定义,其中“在学校里”是强调场域的特殊性,“读书”则是强调功能的特殊性。两者相加,并不足以揭示出学生何以谓之学生的内涵所在。 2.学就是学习,生是人的意思。合起来,学生就是学习的人。学习总是有所学,有所期待。学生之为学生,总是活在对某种更高事物的希望、欲求、期待之中。真正的学生总是活在学习的状态之中。 3.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种静态的身份,更是一个动词、一种趋向,即成为向学之生、爱学之生、乐学之生。学生处于学习生长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个人不断地从现实状态向着理想状态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朝向更高事物、欲求更高事物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始终处于向着更高事物的开放性的状态之中时,他才真正处于学习的状态之中,他才能成为实质上的学生。学校教育就是要充分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进入动态生成的学习过程之中。 4.正如范梅南所言:“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成长总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我们看待学生,就是要把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

人。“成长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希望、偏好、选择和奔向某个目标的过程。”学生之为学生,乃是一种动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是学生从现实的存在向着理想的存在跃升的过程。 5.显然,学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身份,更代表着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学生不是一种静态的身份描述,而是一种不断涌动着可能性的、积极成长的生命属性。学生不是被动的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向着知识世界自主发展、自我成长的人。 6.好的学校教育,其根本标识当然是好的学生。这里所谓好的学生,首先是指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好,也就是说,好的学校总是拥有好的生源,这是从学校教育的起点而言的。一所学校,能吸引周围最好的学生来学习,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然这可以说是一所好的学校,特别是大学,优秀生源可以说就是一所大学的标识。其次是指作为教育目标的好,也就是不管学生进来如何,走出校门的时候都是好学生。一所学校,如果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人,甚至成才,那当然是好的学校。最后,是指作为教育过程中活动着的学生的好,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显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好。正是这种好,导向学校教育目标的好。

第二章自考马克思主义讲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概述: 主要掌握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首先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明确认识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论过程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弄清真理和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难点和重点:(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辩证关系以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具有更重大的意义(4)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无限的辩证统一(5)真理和谬误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及意义(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8)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对立(9)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1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人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随着人的劳动实践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人类产生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人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和对自我的意识。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认识和意识本质上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与认识是相通的,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人的意识是人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这样。 2.认识论和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说,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既不存在独立于本体论之外的认识论,也不存在独立于认识论之外的本体论。在整个哲学中,本体论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认识论也是如此。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3.认识和认识论 认识与认识论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哲学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

浅谈库恩的“范式”理论与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

浅谈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式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2级王军 范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是“范型”,“模特儿”的意思。库恩(kuhn)构建其科学哲学时,将这一范畴作为自己科学观的中心概念来使用。库恩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有一定的起先导作用的方针,给研究者共同体提供问题的样本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范式。 库恩的范式一般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范式要建立在重大理论成就的基础上,能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科学共同体成员提供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转变不是研究对象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本在于范式的转变。科学研究就是研究范式。放弃范式就等于停止了科学研究。科学的历史也不是由知识的连续积累所起到的进步作用上,而在于范式替代过程中间断性转换过程。科学的革命就在于范式转换。其次,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科学的革命,也就是不同的范式的转换。他认为,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范式在转变过程中有显著的断裂,他强调在范式转换期间知识的非积累性。这样才可以体现革命性。最后,范式是得到一定科学共同体一致赞同的。科学共同体是具有自律性的专家集团,要参加这个团体,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在对科学业绩进行评价时,除了由共同体进行的“同行评价”外不承认其他任何权威。因此不容许国家权力和社会舆论以任何理由介入对业绩的评价。科学家共同体在其限度内享有研究的自由,拥有按照专业标准对科学理论进行判定的权利。这是库恩范式论的主要观点。自库恩将范式作

为他的理论的中心范畴后,范式很快的被大家所接受,一般认为进行理论研究时应该先树立一个理论研究的范式。 价值哲学从兴起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价值哲学刚兴起时,文德尔班曾试图将价值哲学作为元哲学来对待。后来的弗莱堡学派也试图将价值作为整个哲学的中心。但都没产生强烈的影响,对哲学学科来讲没有起到范式的作用。以后的价值哲学研究,基本上都沿着价值哲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是元哲学本身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因为对价值问题存在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认为价值学说是资产阶级的学说,因此一般人们对价值问题避讳莫谈。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哲学的研究才在我国兴起。一时,理论界兴起了价值热。九十年代,哲学的用和无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被认为是学中之学的哲学,在市场经济下,被人们视为无用或者学究之学。对待哲学这样的现实命运,哲学界通过两种途径去给哲学找出路。其一,让哲学顺应潮流,给哲学在现实中找出路。于是,种种哲学应运而生,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了哲学,哲学从以往纯粹的元哲学走向了分野。其二,对元哲学本身的体系要求进行改造,在哲学的阐释形式上给哲学找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哲学和元哲学的关系问题又一次被人们所关注。价值哲学是元哲学的一个分之或者组成部分,或者说元哲学本身就是价值哲学两种观点又产生了对立。当然这是从总体上讲价值哲学的。深入到价值哲学内部,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价值哲学到现在,价值哲学的一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哲学引论试题 1月 一、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括弧之中。每题1分, 共10分) 1.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 ) 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 2.在中国哲学史上, 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C.孟子 D.慧能 3.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 )。 A.伊曼奴尔·康德 B.托马斯·阿奎那C.安瑟伦 D.洛色林 4.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笛卡儿 B.斯宾诺莎C.休谟 D.莱布尼茨 5.英文”being”的涵义包括( )。 A.人 B.物C.是 D.在

6.逻辑推理的类型有( )。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数学推演 D.物理推理7.在哲学史上, 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 8.奎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是指( )。 A.理想语言存在的教条 B.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教条 C.”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的教条D.还原论的教条 9.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10.在中国历史上, 儒家大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 ) A.先秦儒学 B.唐代儒学 C.宋明儒学 D.当代新儒学 二、辨析题( 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 并简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 共30分) 1.”宇宙论”与”本体论”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杰出代表--王夫之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动荡时期,空前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兴起于东北的满族贵族趁势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一批儒家士大夫认真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将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义理视为导致国运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中叶后阳明学兴盛,促进了思想解放。明末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陆续来华,带来了早期的西方科学文化,使中国学者开阔了眼界。于是,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其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理学进行深刻的批判,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在哲学思想上具有唯物主义特色,在政治思想上表现出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也有许多别开生面的进步观点。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自幼聪明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24岁考中举人。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响。 王夫之著述总计400多卷,800多万字。现存《船山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 二、论性与习 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所谓"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质",主要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所谓"后天之性",即通过后天的"习"获得的知识、才能和道德观念,善恶均有,也可以说无所谓善恶。"性"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人生长、发展全在于"习"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哲学引论》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哲学引论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括弧之中。每题1分,共10分) 1.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 )。 A.《形而上学》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2.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 A.孔子 B.朱熹 C.孟子 D.慧能 3.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 )。 A.柏拉图 B.利玛窦 C.莱布尼茨 D.伏尔泰 4.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培根 B.笛卡儿C.洛克 D.莱布尼茨 5.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6.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杜威 B.皮尔士C.詹姆士 D.刘易斯 7.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弗雷格 B.奎因C.萨特 D.康德 8.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 )。 A.根 B.境C.空 D.识 9.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C.圣谕论 D.义务论 10.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 A.“自诚明” B.“自明诚”C.“归纳” D.“演绎” 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筒述理由。任选其中两道题目进行回答。每题15分,共30分) 1.“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 2.“观念论”与“实在论” 3.“为道”与“为学” 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选择如下任意两道题目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促进作用?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3.请谈谈在美学上“客观论”和“主观论”的主要区别。 4.请谈谈冯友兰先生的四种境界说。976 四、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 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宇数要求在800字以上。满分为40分)在某种意义上,“考试不能作弊”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但是,怎么认定这种行为的非道德性呢?这里有两种思路,虽然结论是一样的,但出发点却截然不同。 一种思路是说:老师如果发现我作弊的话,他将判我的这门课程的成绩为零分;或者,如果这种行为蔓延开来的话,那么,考试最终就会变得形同虚设,以致根本起不到考试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考试不能作弊。 另一种思路是说:“考试不能作弊”是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如果你违反了“考试不能作弊”这样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的话,你实际上是在对大多数人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当的那种基本的道德原则进行挑战,而这既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因此,即使没有一个人实际上作弊,作弊这种行为也仍然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