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需要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6461201.html,

十三五时期需要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

作者:

来源:《新财富》2015年第12期

供给侧改革指的是提高经济体供给能力和效率的改革,包括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生产领域的交易成本、促进投资者更有效地进入各生产领域。中国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这一点经济学界有基本共识,笔者2008年就提出“滞胀风险呼唤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学派”。当前中国表面上看产能过剩严重,但作为大国,潜在需求仍然巨大,潜在的短缺仍然不少,需要在供给侧下功夫,挖掘增长潜力。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供给侧改革多次被国家决策层提起。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为什么需要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期间供给侧改革最有可能的几个发力点在何处?显然,这些问题值得仔细分析。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针对需求管理而提出的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概念,其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初,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二战后几十年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之后。

供给侧管理的概念批判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总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政府扩大财政赤字的方法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也就是说想方设法增加对企业产出的需求。这种凯恩斯主义的主张通常被称为总需求管理,所以有人并不夸张地讲,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起源是凯恩斯主义,就是总需求的管理,因为在凯恩斯主义提出之前,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是供给和需求是匹配的,市场是自动均衡的,因此宏观只是微观的加总,没有必要专门研究宏观经济学。而凯恩斯认为,从单个企业来看极为理性的决策上升到整体经济层面却往往不合理,从整体层面上看,市场会出现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格局,因此有必要专门研究宏观经济学,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发力点就是想方设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英美,其出发点是彻底批判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供给学派是从理性预期学派开始的。他们认为,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微观经济体,会对政府的各种宏观政策作出理性的预期,并采取对冲措施,最终使得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化为无效。这一论据最巧妙的构思,是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教授(Robert Barro)所反复论述的“李嘉图等价”,那就是,当政府试图通过减税刺激家庭消费时,家庭的决策者会理性地判断这种措施会带来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将会在自己未来的经济生涯中被政府的加税行为所弥补,或者由自己的子孙付出更多的税费来弥补,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地减少今天的消费而增加储蓄,为政府未来加税提前做好准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