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毒理学研究进展

三聚氰胺毒理学研究进展
三聚氰胺毒理学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 1006-3617(2008)06-0595-04 中图分类号: R114 文献标识码: A

【综述】

三聚氰胺毒理学研究进展

任东升,周志俊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接触机会、毒性、代谢及作用机制等资料,特别是最新的研究结果。关键词:三聚氰胺;毒性;代谢;作用机制

Updated Information on Toxicology of Melamine REN Dong-sheng ,ZHOU Zhi-ju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updated researches on the toxicology of melamine,particularly the newly published data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melamine. It is useful for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problem of exposure to melamine.

Key Words : melamine ;toxicity ;metabolism ;mechanism 作者简介:任东升(1985-),男,本科,研究方向:预防医学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为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现代工业上主要由尿素聚合而成,合成反应式如下:6(NH 2)2CO= C 3N 6H 6+ 3CO 2 + 6NH 3。其每年产量大,成本低,用途广,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总生

产能力已达到了8.96×105 t/年[1]

。三聚氰胺为低毒性物质,然

而2007美国宠物毒粮事件和2008年我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却不是“低毒性”三个字所能解释的。本文综述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接触机会、毒性、代谢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揭开三聚氰胺低毒性的面纱,正确看待现在发生的事件。1 三聚氰胺理化性质

三聚氰胺分子式:C 3N 6H 6,相对分子质量:126.12。化学名:2,4,6-三氨基-1,3,5-三嗪。结构见图1,为对称的非极性分子,常温下为白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密度:1 570 kg/m 3,堆积密度:700~900 kg/m 3。在常压下,354 ℃分解。受热升华或燃烧时,分解生成含氢化氰、氮氧化物和氨等有毒和刺激性烟雾。能溶解于甘油、吡啶、热乙二醇、乙酸、甲醛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20 ℃时溶解度为3 g/L。

由于氨基的存在,三聚氰胺呈弱碱性,能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多种酸形成盐。在强酸或强碱液中,逐渐水解形成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及三聚氰酸三种同系物。

图1 三聚氰胺的化学结构

Figure 1 Chemical structure of melamine

2 三聚氰胺的接触机会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塑料、涂料、黏合剂、耐热材料、食品容器等多个领域[2]。目前国内三聚氰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木材加工的黏合剂、高密度层压板的贴面材料和水泥添加剂[1,2],其中人造板用三聚氰胺占消费总量的一半,而且预计还将高速增长[3]。这些领域是人体接触三聚氰胺的主要途径。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但其被少数不法厂商作为食品、饲料等的非法添加剂。目前普遍使用凯氏定氮法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根据氮元素在有机物中基本集中于蛋白质,而蛋白质中含氮量恒定在16%左右,通过测定样品中含氮量间接推算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此方法只检测氮含量,并不能鉴定蛋白质真伪,只要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质,样品就可以骗过凯氏定氮法,轻松获得“高蛋白含量”的检测结果。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达66%,无嗅无味呈白色粉末状,且易于低成本收购,成了一种“绝佳”的蛋白质替代原料。

2007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连续死亡猫狗事件进行了调查,最终确证导致宠物死亡的罪魁祸首正是宠物饲料中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浓缩物里含有的三聚氰胺[4]。2008年我国出现三鹿奶粉事件,幼儿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患肾结石。2008美国FDA 最新发布的关于三聚氰胺的健康资讯忠告中,建议不要购买中国制造的婴儿奶粉,决定不从中国进口婴儿奶粉或原料,并对其国内的奶制品进行了全面检查与监控[5]。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液体奶、酸奶冷冻甜点、饼干、糖果和咖啡饮料中发现三聚氰胺污染。这些食品最可能是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加工制作而被污染[6]。

3 三聚氰胺的毒性

三聚氰胺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较低,其同系物的毒性也未有研究资料,但认为其毒性与三聚氰胺相同,且其混合物可能比单一的三聚氰胺毒性更大[7]。目前研究显示口服三聚氰胺毒性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没有研究表明急性短期接触会对其他

系统器官造成损害。对于肾脏,短期高浓度接触后会引起肾结石、急性肾衰,长期接触还会造成肾脏组织损伤。

急性毒性研究显示:大鼠连续2h吸入三聚氰胺粉尘200mg/m3,未见中毒症状。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为3.16g/kg,小鼠经口LD50为4.55g/kg[8]或> 5000mg/kg[9]。

亚慢性及慢性毒性研究显示:吸入三聚氰胺80~100mg/m3,2次/d,6次/周,连续4个月以上,大鼠出现体重增加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紊乱,肺内炎性改变等,长时间反复接触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对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8]。大鼠喂饲加入三聚氰胺的饲料13周,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水平(NOAEL)为63mg/(kg·d);大鼠喂饲加入三聚氰胺的饲料28d NOAEL为240mg/(kg·d);大鼠喂饲加入三聚氰胺的饲料14d NOAEL 为417mg/(kg·d);小鼠喂饲加入三聚氰胺的饲料13周NOAEL为1600mg/(kg·d)[8]。国内林祥海等按照美方提供的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4g进行添加,对猫采用30d连续喂养,发现猫的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逐渐升高,到第23天这两项指标均超过正常范围,显示有肾功能损伤[9]。

有充足证据表明三聚氰胺对动物有致癌性。OKUMURA等的研究表明喂饲含3%三聚氰胺饲料能导致F344鼠的膀胱结石,进一步诱发膀胱肿瘤和输尿管肿瘤,且这两个疾病发病率高度相关。他们认为三聚氰胺诱发膀胱癌和泌尿道增生性疾病是由于结石的形成[10]。OGASAWARA等发现,F344/DuCrj鼠喂饲含三聚氰胺饲料后出现结石,进而诱发膀胱肿瘤,结石的主要成分是1∶1的三聚氰胺与尿酸。研究结果提示三聚氰胺诱导的小鼠泌尿道增生性病变,直接归因于结石的刺激,而非三聚氰胺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和膀胱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11]。此外CREMONEZZI等利用三聚氰胺处理BALB/C 小鼠成功复制出泌尿道肿瘤模型[12]。目前,三聚氰胺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未有任何证据。

另外三聚氰胺具有一定的生殖发育毒性。在大鼠实验中得出的最敏感经口摄入生殖发育毒性的NOAEL为400mg/(kg·d)(雌鼠),1060mg/(kg·d)(雄鼠)[7]。

宠物中毒事件中报告的猫中毒数超过狗,但由此尚不能判断存在毒性的种属差异,因为两者发生率并不清楚。而在以往的动物实验中,不同动物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有理由相信这是毒物动力学上的差异所造成的[7]。奶粉事件中受累的主要是幼儿,推测可能因为幼儿摄入三聚氰胺量大,且幼儿饮水也比成人少,加上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较差,无法及时排泄三聚氰胺,造成短时间内产生病变。

4 三聚氰胺的代谢与毒作用机制

三聚氰胺属于小分子非极性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多可经自由扩散被吸收,推测这也是三聚氰胺可能的吸收途径,但至今未有详细研究。现有资料提示三聚氰胺在机体内的代谢属于不活泼代谢,它在机体内不会迅速发生任何类型的代谢变化,以原形或同系物形式排出[7]。小鼠实验显示,24h内90%三聚氰胺会以原型经肾脏排出[13]。鸡摄入污染的饲料后所产的蛋中能检查出三聚氰胺,提示其排泄途径的复杂性。

目前认为,三聚氰胺可致肾功能衰竭,而其引起的肾结石与晶体被认为与此有关。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相遇能快速形成结石、结晶,结晶成分是三聚氰胺聚氰酸化合物。而出现的肾小管特征性炎症反应的产生原因尚无研究,可能是结石刺激肾小管增生引起。

2007年美国爆发大批猫狗宠物因食用了加有三聚氰胺的饲料而发生肾脏疾病死亡,对死亡动物的肾脏组织检查发现其中含有大量三聚氰胺聚氰酸盐结晶[13],SMITH在实验室进行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混合实验,重现这种结晶的形成,显示这是一个瞬间快速的反应过程,两者混合立即产生沉淀[14]。单用三聚氰胺(400mg/kg)、三聚氰酸(400mg/kg),合用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每种化合物400mg/kg)喂养鱼与猪,在用混合物喂养的猪、鱼体内发现了与在因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食物而发生肾衰竭的猫体内发现的同样成分的结晶,在鱼可食用部分也发现了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15]。上述实验提示结晶成分为三聚氰胺聚氰酸盐结晶。肾小管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相遇成盐,迅速析出形成大量此类肾结晶,造成了中毒猫狗肾衰死亡。其他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以及两者的混合物对不同动物的染毒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16,17],另有研究观察到此种结晶淡褐色,表面粗糙不平,能被油红O(ORO)72h染色,但不能被茜素红S(pH4.1~4.3)染色,这个特性与塑料和脂质相似,却不同于一般的肾结石[18]。

至于结石与晶体的产生与肾衰发生之间具体机制如何还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共同作用快速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造成肾小管阻塞与变性[17]。还有人认为这与人所患的由于球粒小结晶阻塞肾小管引起的尿酸性肾病相似[15]。两者都推测是由于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两者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引起肾竭。

以往的研究中也有与上述结论相悖之发现。PUSCHNER 等进行猫的染毒实验,单独喂饲猫0.5%和1%三聚氰胺或0.2%、0.5%和1%三聚氰酸持续10d以上未观察到肾功能变化,而以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混合喂养时却发生明显病变[16]。DOBSON等及REIMSCHUESSEL等在最近的实验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15,17]。也有实验单独以三聚氰胺2.4g加于饲料饲养猫即观察到肾功能的变化,并发现了结晶体[9]。OGASAWARA 等人喂饲小鼠三聚氰胺也发现结石[11]。推测虽然现在研究显示三聚氰胺在生物体内不产生代谢产物,但是实际可能会产生少量三聚氰酸等同系物,只是三聚氰胺量少时,产生的三聚氰酸量不多,但在产物量大或不断地累积时会与三聚氰胺一起发挥协同作用。推测在晶体形成的同时三聚氰胺对肾脏的一系列刺激损伤已经出现,而不是在结石产生后才开始出现损伤。急性作用或混合摄入时三聚氰胺量大,晶体形成快,对肾小管刺激较少,主要通过阻塞肾小管引起肾衰竭。慢性作用时三聚氰胺量小,晶体形成慢,但对肾小管刺激损害时间长,破坏肾组织严重。因此,可以认为单纯摄入三聚氰胺也能形成结石。一些实验未观察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观察时间不够长,或者剂量较低。另外,OGASAWARA的致癌实验发现结石主要成分是1∶1的三聚氰胺和尿酸,且是膀胱结石。美国宠物毒粮事件中结晶成分是三聚氰胺聚氰酸化合物,位于肾脏。这提示我们三聚氰胺能形成的不只一种形式的结晶,而各种结晶形成条件,

估其职业生产安全性是我们需要研究与关注的重点。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制作的各种产品在人们生活各处出现(特别是涂料与食品容器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与之长期接触,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参考文献:

汪家铭.三聚氰胺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J].化工设计,2008,18

(2):47-51.

王会串.三聚氰胺的生产技术和应用前景[J].精细与专用化学

品,2007,15(11):33-36.

汪家铭.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前景[J].化学工业,

2008,26(2):4-8.

谢荣国,武晓宏,杨俊华.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及其危害[J].饲

料广角,2008(9):20-22.

KWISNEK S. FDA Updates Health Information Advisory on Melamine

Contamination [EB/OL].[2008-10-23]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82103.html,/bbs/topics/NEWS/2008/NEW01889.html.

ANON. Melamine -contamination event,China,September -October

2008[EB/OL].(2008-10-15)[2008-10-23]http ://www.who.int/foodsafety/fs_management/infosan_events/en/index.html.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nterim melamineand analogues

safety/risk assessment [EB/OL].(2007-5-25)[2008-10-12]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82103.html,/~dms/melamra.html.

江泉观,纪云晶,常元勋.环境化学毒物防治手册[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4:937.

林祥梅,王建峰,贾广乐,等.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J]. 毒理学

杂志,2008,22(3):216-218.

OKUMURA M,HASEGAWA R,SHIRAI T,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lculus for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in the urinary bladder of rats administered the nongenotoxic agents thymine or melamine [J].Carcinogenesis,1992,13(6):1043-1045.

OGASAWARA H,IMAIDA K,ISHIWATA H,et al. Urinary blad -der 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melamine in F344 malrats :correlation between carcinogenicity and urolith for -mation [J]. Carcinogenesis,1995,16(11):2773-2777.

CREMONEZZI D C,SILVA R A,DEL PILAR DIAZ M,et al.Dietary

polyunsatured fatty acids (PUFA)differentially modulate melamine -induced preneoplastic urothelia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mice [J].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2001,64(3):151-159.

FILIGENZI M S,PUSCHNER B,ASTON L S,et al. Diagnostic

determination of melami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kidney tissu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Food Chem,2008,56(17):7593-7599.

Cornell University.Cornell details effect of pet food contaminant

melamine [EB/OL].(2007-4-10)[2008-10-23]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82103.html,/releases/2007/04/070409185542.html.REIMSCHUESSEL R G,IESEKER C M,MILLER R A,et al.

Evaluation of the renal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feeding of melamine

[1][2][3][4][5][6][7][8][9][10][11][12][13][14][15]形成时间有所不同,同时形成有差异的毒作用。5 三聚氰胺中毒表现

动物大剂量染毒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食欲减弱、体重减轻、膀胱结石、结晶尿膀胱内皮增生及生存率下降[7]。在就最近发生的事件所作相关研究中,三聚氰胺中毒症状均与肾损伤、肾结石及肾衰竭相关,主要症状是结晶形成及特征性的肾小管炎症坏死。在2007年的宠物食品中毒事件中,受害宠物具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呕吐、昏睡、多尿症、氮血症以及高磷(酸盐)血症,肝血清酶活性均正常。受害动物在肾远曲小管或者集合管出现呈条纹状的特异性结晶,近曲小管基本不受影响。在慢性病变的受害动物中可观察到以间质纤维化和炎症为特征的组织学变化,且受害动物的肾组织中发现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19]。最近的研究也是相似的结果,三聚氰胺造成病变主要处于泌尿道,为管状结晶、肾小管坏死及以血管纤维增生与纤维蛋白血栓形成为特征的肾小球处血管炎症[20]。亚慢性毒性实验中:猫在喂饲三聚氰胺后血清BUN 和CRE 逐渐升高,到第23天这两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提示有肾功能损伤;30 d 后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9]。

2008年我国三鹿奶粉事件中,54 000名幼儿出现尿路症状而就诊。主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的哭闹,特别是在排尿时,有时会呕吐,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还会出现排尿困难,少尿无尿,有部分患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尿道受阻塞并发尿路感染时会出现发热症状[6]。6 小结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化工原料用途广泛,但绝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不然会造成超出预料的危害。现在研究证明短期大量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肾内结石或晶体的形成,发生急性肾衰。长期高剂量接触还可以引起肾小管炎症等肾脏组织损害。晶体形成与发生肾衰之间可能的机制为大量结晶阻塞肾小管引起肾衰。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两者毒性有协同作用,共同摄入会快速引起肾结石。对于晶体形成的条件与影响因素,晶体的成分,体内三聚氰胺浓度与晶体形成量的关系等还缺乏全面针对性的研究。对于实验中出现的肾小管损伤及特征性炎症反应的机制还不明朗,推测是结晶刺激引起。长期低剂量接触时是否会发生毒性作用也是个未知数,三聚氰胺在生物体内详细的代谢过程及其与三聚氰胺毒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还少有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只知道大部分三聚氰胺以原形从肾脏排出体外。

三聚氰胺是低毒性物质,但低毒性判断是以急性LD 50数值为标准的,在实际生活中以长期低水平接触毒物为主要方式,“低毒性”概念就不再合适。慢性毒资料要经过长期的动物实验获得。个别化学物在短期实验中未发现有明显的毒性,长期使用后发现巨大危害的案例不在少数。

在三聚氰胺污染源方面,现在大多注意力集中在食品及饲料中非法加入的三聚氰胺而造成的污染上。在其正规的用途广泛的化工领域,虽然没有关于三聚氰胺的中毒报告,但是生产三聚氰胺的工人长期接触三聚氰胺(且此时主要摄入途径不是经消化道而是经呼吸及皮肤),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正确评

and cyanuric acid to fish and pigs [J]. Am J Vet Res,2008,69(9):1217-1228.

PUSCHNER B,POPPENGA R H,LOWENSTINE L J,et al.

Assessment of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toxicity in cats [J]. J Vet Diagn Invest,2007,19(6):616-624.

DOBSON R L,MOTLAGH S,QUIJANO M,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oxicity of contaminants in pet food leading to an outbreak of renal toxicity in cats and dogs [J]. Toxicol Sci,2008,106(1):251-262.

THOMPSON M E,LEWIN -SMITH M R,KALASINSKY V F,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lamine -containing and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16][17][18]in three dogs with suspected pet food -induced nephrotoxicosis [J]. Vet Pathol,2008,45(3):417-426.

BROWN C A,JEONG K S,POPPENGA R H,et al. Outbreaks of

renal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in dogs and cats in 2004 and 2007[J]. JVDI,2007,19(5):525-531.CIANCIOLO R E,

BISCHOFF K,EBEL J G,et al. Clinicopathologic,histologic,and toxicologic findings in 70 cats inadvertently exposed to pet food contaminated with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J]. J Am Vet Med Assoc,2008,233(5):729-737.

(收稿日期:2008-10-07)

(校对:王晓宇)

[19][20]文章编号: 1006-3617(2008)02-0598-04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

【综述】

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陈海滨1,王芳1 综述;姜岳明1*,覃卫平2 审校

摘要:长期较高浓度的职业性锰暴露会引起中毒,晚期可损害锥体外系神经,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震颤、反应迟钝、肌张力升高和步态不稳等。本文从病因、临床表现、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检查、治疗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综述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人们对其防治的认识。

关键词:锰;中毒;帕金森综合征

Progress on Manganese -induced Parkinsonism CHEN Hai-bin 1,WANG Fang 1,JIANG Yue-ming 1*,QIN

Wei-ping 2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China ;2. Guangxi Institut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 ,Nanning ,Guangxi 530021,China )

Abstract :Manganism is induced by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gh level of manganese,which can injure the extrapyramidal system and cause parkinsonism,a clinical syndrome consisting of tremor,bradykinesia,rigidity,gait and balance problem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manganese-induced parkinsonism which included the et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neuropathology,neuroimaging,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will be useful for reader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it.

Key Words :manganese ;poisoning ;parkinsonism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06BAI06B02)作者简介:陈海滨(1981-),男,硕士生,研究方向:金属毒理学、职

业与健康

*通讯作者(Correspondent author):姜岳明教授,博士生导师,E -mail :

ym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82103.html,

作者单位: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

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锰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在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ethylcyclopentadienyl manganese tricarbonyl,MMT)作为一种新型优质汽油抗爆剂使用后,锰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引起全球的关注。锰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是长期职业性吸入较高浓度的锰烟尘可引起中毒,晚期会出现不可逆的锥体外系神经损害,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为提高人们对锰中毒危害性及其防治的认识,本文综述报道国内外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

因、临床表现、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治疗以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1 病因学1.1 职业暴露

锰中毒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职业史,常见于采矿、冶炼、电池厂工人群体之中[1]。近年来,焊工锰中毒也有不少报道[2-4]。职业性锰暴露引起中毒的原因可能与暴露的持续时间、浓度、频率以及进入体内的途径有关。陈可风报道的14例重度锰中毒患者都是焊工,暴露年限为3~35年,平均29年[5]。王广松对216例慢性锰中毒患者调查显示,焊工148例,锰冶炼工23例,焊条生产工17例,85%的患者锰作业史长达20年以上,作业环境二氧化锰浓度超标3.65~64.7倍[6]。1.2 发生、发展及其严重程度

药物毒理学18907

染色体畸变 在某些条件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或树目所发生的异常改变是染色体畸变。 核内复制 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而细胞只分裂了一次。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体致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体细胞突变学说 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突变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功能失调或丧失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二倍体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被某些突变因素击中时,子代细胞会很快发生形成、功能的改变,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性改变取决于这种等位基因被击中的比率以及所造成缺陷的水平。 突变 突变是指物种遗传基因在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发生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变化。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蓄积作用

外来化合物一次性进入机体之后,可经代谢或原型排出体外,但当化合物与机体发生亚慢性接触,将反复进入机体,而且当进入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与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合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合物的蓄积作用。 可靠安全系数 药理学的名词,是指会使1%实验总体死亡的1%致死量,相对于可以治疗99%实验总体的99%有效剂量之间的比例(LD1/ED99)。 安全指数及意义 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SI价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但该值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出来,因为LD5及ED95处于S型曲线平坦端,测定误差很大。 剂量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答:急性毒作用带(Zac)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此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以LD50表示)的差距就愈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小;反之,比值愈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急性毒性试验剂量水平选择的基本原则 1、以测定LD50及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为目的(10%-50%-90%)

三聚氰胺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三聚氰胺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黄琼, 杨杏芬 作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300 刊名: 毒理学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ALTH TOXICOLOGY 年,卷(期):2008,22(6)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6条) 1.Heck HD;Tyl RW The induction of bladder stones by terephthalic acid,dimethyl terephthalate,and melamine (2,4,6-triamino-s-triazine) and its relevance to risk assessment[外文期刊] 1985 2.Brown CA;Jeong KS;Poppenga RH Outbreaks of renal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in dogs and cats in 2004 and 2007[外文期刊] 2007(5) 3.林祥梅;王建峰;贾广乐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期刊论文]-毒理学杂志 2008(3) 4.Buur JL;Baynes RE;Riviere JE Estimating meat withdrawal times in pigs exposed to melamine contaminated feed using a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ermacokinetic model 2008 5.Baynes RE;Smith G;Mason SE Pharmacokinetics of melamine in pigs follow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外文期刊] 2008(3) 6.Mast RW;Jeffcoat AR;Sadler BM Metabolism,disposition and excretion of[<'14>C]melamine in male Fischer 344 rats[外文期刊] 1983 7.FDA Interim Melamine and Analogues Safety/Risk Assessment 2007 8.Cianciolo RE;Bischoff K;Ebel JG Clinicopathologic,histologic,and toxicologic findings in 70 cats inadvertently exposed to pet food contaminated with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外文期刊] 2008(5) 9.Thompson ME;Lewin-Smith MR;Kalasinsky VF Characterization of melamine-contsining and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in three dogs with suspected pet food-induced nephrotoxicosis[外文期刊] 2008(3) 10.Juan GG;Manuel LM;Virginia FR Contact allergic dermatitis from 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s in a patient with a negative patch-test reaction to formaldehyde 2008 11.IARC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Some chemicals that cause turnouts of the kidney,or urinary bladder in rodents and some other substances 1999 12.Okumura M;Hasegawa R;Shirai T Relationship between calculus for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in the urinary bladder of rats administered the non-genotoxic agents thymine or melamine[外文期刊] 1992 13.Melnick RL;Boorman GA;Haseman JK Urolithiasis and bladder carcinogenieity of melamine in rodents [外文期刊] 1984 14.Reimschuessel R;Giesoker CM;Miller RA Evaluation of the renal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feeding of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to fish and pigs[外文期刊] 2008(9) 15.Puschner B;Poppenga RH;Lowenstine LJ Assessment of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toxicity in cats[外文期刊] 2007(6) 16.EFSA EFSA's provisional statement on request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related to Melamine and structurally related compounds such as cyanuric acid in protein-rich ingredients used for feed and food 2007

药物毒理学01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陈立峰研究员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毒理学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不良反应 第三节急性毒性试验 第四节长期毒性试验 第五节特殊毒性试验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药物毒理学(drugtoxicology):是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发生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死亡; 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以及毒理机制与危险因素。 由于药品是专供人类防治疾病使用的特殊物质,具有两重性,需要正确评价其药理效应和不良反应,与其他各毒理学分支有所区别。

药物毒理学研究也包括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包括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和应用毒理学(ap-plied toxicology)。 描述性毒理学: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 一般通过动物试验而获得毒性资料,评估药物使用时对人类的毒性作用。

通常在商业性或政府机构的毒性实验室进行研究,以获得药物基本毒性信息(数据库等),用于确定大多数 用药情况下对各种器官的毒性(危害)。 通常研究的内容有急性或长期毒性,包括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机体对毒物的代谢和清除,毒物的吸收、分布与蓄积;以及产生毒性作用的量效试验。机制毒理学:通过研究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通常在细胞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明确药物产生毒性的生物学过程。

药物毒理复习题B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以LD50 表示)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8.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发现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金(2002AA2Z342D 和2004A A2Z3774) 综 述 发现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 王全军,吴纯启,廖明阳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850) [摘要] 发现毒理学又称为开发前毒理学(Predevelopmental Toxicology),是指在创新药物的研发早期,对所合成的系列新化合物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NCEs)进行毒性筛选,以发现和淘汰因毒性问题而不适于继续研发的化合物,指导合成更安全的同类化合物。发现毒理学的研究既可加快药物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成功率,又减少资源消耗。笔者就发现毒理学研究的定义、必要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我国当前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关键词] 发现毒理学;新化合物实体(NCEs);毒性筛选 [中图分类号]R994 1;R96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5)08-0958-04 Progresses of discovery toxicology research W ANG Quan jun,W U Chun qi,LI AO Ming yang (Institute o f Pharmacology and To xicology ,Academ y o 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National Beijing Center f o r Drug Sa fet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Beijing 100850,China )[Abstract ] Discovery toxicology,also named predevelopmental toxicology,is to screen toxicities of new che mical entities (NCEs)in the discovery phase of ne w drug research,to discover and eliminate the compounds that are unsuitabl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due to their toxicity as early as possible,and to optimize the next more safe compounds.Discovery toxicology research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rug research.This article will present the concept of discovery toxicology,the essentiality of discovery toxicology research.The content,methods and current status of discovery toxicology in China are described too. [Key words ] discovery toxicology;new chemical entities(NCEs);toxicity screening 药物研发成功与否部分取决于在研发早期严格淘汰不适合进一步研发的化合物。在药物临床前阶段,毒性问题是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研发早期尽早发现候选化合物的潜在毒性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多年来,新药研发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新药设计方面,化学家参考药物作用靶、内源性配体和底物的化学结构特征,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发现选择性作用于靶位的新药;在新药活性筛选方面,现代药物组合化学与体外高通量筛选的成功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速度;在新药的药动学(ADME)研究方面,多种基于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药动学筛选模型已开始应用于新药开发研究。这些新技术的成功运用大 大加快了药物研发早期的药物发现、药物合成、药效筛选的进程,从而产生大量的候选化合物。传统药物毒理学研究在时间、经费、样品消耗量和动物数等方面都花费巨大,在药物毒作用机制研究方面难以阐明一些临床使用药物的毒性机制和理想的应急解毒措施,因此传统药物毒理学无法满足因新的生物技术而产生的海量候选化合物的毒性筛选研究,成为限制整个药物研发的瓶颈。而发现毒理学(Discovery Toxicology)的研究将打破这个瓶颈,既可加快药物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成功率,又减少资源消耗。笔者就发现毒理学研究的含义、必要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我国当前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1 定义、产生背景和产生的必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毒理学的发展将 958

三聚氰胺是什么及毒性与用途

2008年中国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再次将三聚氰胺的毒性引入公众视野。中国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11日晚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影响的省份已达数个,中毒婴儿罹患泌尿系统结石、肾衰竭。 中国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中国卫生部已将事件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通报。有关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三聚氰胺(cyanuramide),又称蜜胺、是一种白色单斜棱晶,微溶于水和热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千克体重。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合成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早期合成使用双氰胺法:由电石(cac2)制备氰胺化钙(cacn2),氰胺化钙水解后二聚生成双氰胺(dicyandiamide),再加热分解制备三聚氰胺。 目前因为电石的高成本,双氰胺法已被淘汰。工业合成主要使用尿素为原料,在加热和一定压力条件下: 6 (nh2)2co → c3h6n6 + 6 nh3 + 3 co2 按照反应条件不同,三聚氰胺合成工艺又可分为高压法(7-10mpa,370-450℃,液相)、低压法(0.5-1mpa,380-440℃,液相)和常压法(<0.3mpa,390℃,气相)三类。 三聚氰胺是制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蜜胺塑料)的原料。该树脂有时也被俗称为三聚氰胺,被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贴面板、织物整理剂等。 三聚氰胺还可以与乙醚配合作纸张处理剂,在一些涂料中作交联剂,以及阻燃化学处理剂等。三聚氰胺用于食品工业造假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测定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由于直接测量蛋白质技术上比较复杂,所以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由于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相比含有更多的氮原子,所以最早被中国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典型案例是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国三鹿奶粉事件。 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2]其根据是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然而,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但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

我国大气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_李君灵

2012年第7卷 第2期, 133-139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Vol.7,2012 No.2,133-139 收稿日期:2011-08-12录用日期:2011-10-14作者简介:李君灵(197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环境毒理学与运动生理学;E-mail :lijunling_ljl@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82103.html,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qmeng@sxu.edu.cn 我国大气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李君灵1,2,孟紫强 2,* 1.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太原030006; 2.山西大学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摘要:对大气环境中重要污染物的毒理学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首先,总结了细颗粒物(PM 2.5)和纳米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理学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然后,评述了二氧化硫(SO 2)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内源性SO 2生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提出SO 2既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又是一种新型信号分子的新观点;对大气环境致癌物,特别是有关苯并芘致癌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讨论;对大气中臭氧和光化学烟雾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作了评述;最后,对室内空气污染物尤其是甲醛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论。关键词:大气环境毒理学;细颗粒物;二氧化硫;致癌物;臭氧;甲醛文章编号:1673-5897(2012)2-133-07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Progress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in China Li Junling 1,2Meng Ziqiang 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030006,China 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China Received 12August 2011accepted 14October 2011 Abstract :Toxi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important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re re-viewed.Firstly ,the studies on toxi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fine particles (PM 2.5)and nanometer parti-cles on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are summarized.Secondly ,the investigations on effects of sulfur di-oxide (SO 2)on gene expressions and physiological roles of endogenous SO 2are commented.It is proposed that SO 2is a systemic toxin and a new type-gas transmitter.Thirdly ,the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mechanisms of carcino-gen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especially benzopyrene ,are discussed.Fourthly ,toxic effects of atmospheric ozone and photochemical smog on health are summerized.Finally ,the up to date studies on toxic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indoor air pollutants ,especially formaldehyde ,are commented. Keyword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fine particles ;sulfur dioxide ;carcinogen ;ozone ;formaldehyde 大气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大气污染物对人体、人群以及与人体健康相关生物的损害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煤炭、石油等能源利用的增长,各种废气排放量增多,大气受到了严重污染,使人类的健康和物质财富受到了直接 或间接的危害。因此,大气环境毒理学问题一直是 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有关典型大气污染物如大气悬浮颗粒物、SO 2、大气环境致癌 物、光化学烟雾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物等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近期研究进行综述。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肉桂胶的特性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综述)(精)

肉桂胶的特性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肉桂胶(Cassia Gum)是由肉桂(Cassia tora,也称C. obtusifolia)的胚乳加工制成的一种粉状物质,其贸易名称为DIAGUM cS(在法国暂时批准期间也称为Mucigel X 18H)。在国外市场上以两种形式销售:一种是100% cassia Tora/obtusifolia种子胚乳制成的粉状物质;另一种是与其他凝胶剂或增稠剂(如角叉胶、槐豆胶、瓜尔豆胶、琼脂、黄原胶等)混合而成的复合添加剂。肉桂胶适用于与其他胶质结合生产凝胶体,在食品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可用作增稠剂、乳化剂、泡沫稳定剂、保水剂等。其用量与槐豆胶和瓜尔豆胶相似。肉桂胶80年代方在国外出现,并进行了有关的毒理学实验。目前,欧洲已批准肉桂胶用于宠物食品(EEC no.499)作为稳定剂(增稠剂、胶凝剂)。日本健康福利部1995年8月10日第160号公告批准肉桂胶用作食品添加剂。美国成立了由毒理学、药理学和食品科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肉桂胶作为增稠剂用于人和宠物食品的安全性。我国目前尚未见生产、使用或研制该种产品的报道。 1 主要成分及特性肉桂胶在结构与化学特性上与槐豆胶和瓜尔豆胶相近。肉桂胶由75%以上的多糖构成。半乳糖与甘露糖的比率是1∶5。甘露糖占77.2%~78.9%,半乳糖占14.7%~ 15.7%,葡萄糖占6.3%~7.1%。根据结构上相近的多聚半乳甘露聚糖瓜尔豆胶的分子量〔1〕和槐豆胶的分子量〔2〕,测出肉桂胶的分子量为200000和300000〔3〕。肉桂胶是一种灰黄色粉末状物质,具有特有的水果样香味,在冷水中溶解良好并形成胶质溶液,煮沸后形成高黏滞性的水状胶体。与其他凝胶剂或增稠剂如角叉胶或黄原胶结合用于水溶液时,形成凝胶体。5%溶液的pH值为6.5~7.5。 2 毒理学研究 2.1 急性口服毒性肉桂胶的急性口服毒性很低,雄鼠口服LD50值大于5000mg/kgBW。〔4〕 2.2 亚慢性毒性动物对肉桂胶的耐受性很强。在用狗、猫和大鼠进行的三种亚慢性毒性研究中,仅见与剂量无关的进食量减少,但与肉桂胶在胃肠道的吸收及随后的容积增加有关,未发现明显的毒性。Schuh W〔5〕将小猎犬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雄、雌各4只。在两组实验动物的罐装饲料中分别掺入0.75%和2.5%的肉桂胶(平均剂量约为每天1000和3500mg/kg bW),连续喂养90d。对照组接受含有角豆荚的类似饲料。生化和血液学检验结果是两个试验组的雄、雌小猎犬都出现周期性轻微的生化和血液学的变化。但认为与肉桂胶无关,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不随剂量和时间而变化。对所有动物都进行了骨髓检查,尿分析以及肉眼病理学(包括器官重量)研究。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的主要器官以及低剂量组动物的肝、肾、心都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未发现与肉桂胶有关的毒副作用,动物的生存率为100%,实验组动物对水的需求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这可能与肉桂胶在胃肠道对水的潴留有关。Virat M〔6〕将猫分成3组,每组雄、雌各5只,在每组猫的标准罐装饲料中分别掺入0、5、25mg/g的肉桂胶(平均剂量大约是每天250mg/kgBW和 1250mg/kg bW),连续喂养91d。对临床、血液、尿液和生物学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对各动物主要器官进行的组织学检查也未显示出明显的病理学变化。Zuhlke U在一项28d的研究〔7〕中,将Sprague-Dawley鼠分成6组,每组雄、雌各5只,前5组将肉桂胶掺入鼠的粉状饲料中喂饲,每组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10、25、50mg/g,平均剂量水平分别为每天0,125、500、1250、2500mg/kg bW),连续喂养28d。第

系统毒理学及其研究进展

系统毒理学及其研究进展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系统毒理学的原理、诞生背景、研究策略、研究基础及其主要应用。同时,通过介绍系统毒理学的研究实例来阐述其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希望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汲取足够营养并结合传统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壮大自己。 【Abstract】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paper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and research strategy,research background,basis and main application of system toxicology. At the same time,to explain its current status a case study of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And we hope to draw sufficient toxicological nutri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development itself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toxicology . 标签:背景;技术;应用;进展 1 系统毒理学及其诞生背景 系统毒理学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表着后基因组时代毒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所谓系统毒理学是指通过了解机体暴露后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基因表达谱、蛋白质谱和代谢物谱的改变以及传统毒理学的研究参数,借助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毒理学技术對其进行整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和环境应激等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1]。 近年来,生命科学在新理论和新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系列“组学”(omics)应运而生,如基因组学(gen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细胞组学(cellomics或cytomics),等新学科不断涌现,使人们对基因和基因组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认识生命、健康的手段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另外,传统的毒理学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越来越多的外源性物质,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急待革新。 系统毒理学的发展,既有系统生物学发展的外在刺激,又有传统毒理学在发展中克服自身不足的内在需求。 2 生物学基础 2.1 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基因组的产物不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复杂功能的RNA。将基因组学的方法与技术应用于毒理学研究领域,称之为毒物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毒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生物在接触毒物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毒性相关基因、揭示毒作用

三聚氰胺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聚氰胺的危害及其防治 2011年5月 1

【摘要】 三聚氰胺对人体危害极大,目前认为三聚氰胺毒性的机制是肾功能衰竭,而三聚氰胺引起的肾结石与晶体被认为与其造成肾衰有关联。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相遇能快速形成结石、结晶,结晶成分是三聚氰胺聚氰酸化合物。而出现的肾小管特征性炎症反应的产生原因还未有研究,可能是结石刺激肾小管增生引起。本文主要介绍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 关键词:三聚氰胺毒性机制危害 2

目录 1.绪论 (4) 2.三聚氰胺污染事件 (4) 3.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 (5) 3.1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 (5) 4.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来源 (6) 5.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 (6) 6.三聚氰胺被生物吸收的途径 (7) 7.三聚氰胺的迁移转化和代谢降解 (7) 7.1三聚氰胺的毒性 (7) 7.2三聚氰胺在体内的迁移转化 (8) 7.3三聚氰胺的代谢和降解 (8) 8.三聚氰胺的毒性机制 (8) 9.防止三聚氰胺污染的方法 (9) 10.结论 (10) 11.参考文献 (10) 3 1.绪论

据报告,中国婴幼儿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发病率增加。据认为这是摄入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所致。经查,有人为了增加原料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连数月蓄意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2007年,美国暴发了猫和狗摄入含有三聚氰胺和氰尿酸的宠物食品而造成肾衰竭的大规模疫情。有人蓄意在宠物食品的一种配料中掺入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本身毒性轻微,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它一旦与氰尿酸结合后会形成晶体,进而造成肾中毒。尚无法知晓氰尿酸是否也是蓄意添加的,还是添加三聚氰胺制品后附带形成的。对造成该次疫情的受污染配料(蛋白粉)进行了分析,检出了以下三嗪类化合物:三聚氰胺 8.4%,氰尿酸5.3%,三聚氰酸一酰胺2.3% ,三聚氰酸二酰胺1.7%,以及脲基三聚氰和甲基三聚氰胺,后两种化合物分别低于1% 。 2.三聚氰胺的污染事件 2007年,美国爆发宠物食品受污染事件。事后调查表明: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 2007年深圳检验检疫局从台湾进口的3批“爱族牌”观赏鱼饲料检出三聚氰胺,且三聚氰胺含量较高,分别为0.35 g/kg 、0.47g/kg 、0.51g/kg。这3批鱼饲料共 846千克。 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方消息,美国FDA首次在美国国内生产的饲料中发现含有三聚氰胺,有关企业已经开始自动召回相关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添加剂来自俄亥俄州托莱多市Tembec BTLSR公司和科罗拉多州约翰斯敦市Uniscope公司。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检察院日前批准逮捕7名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奶粉案犯罪嫌疑人。经检察机关查证:2009年12月,阳泉市金福来乳业有限公司利用鲜奶和顶账回来的过期奶粉加工成26吨奶粉,在未检测的情况下将该奶粉销往湖南、河北等地,该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该案涉案区域广,社会影响极大。阳泉市郊区公安分局提请批准逮捕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兼 4 总经理王志刚等7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后,阳泉市郊区检察院集中办案力量,在4

13 药物毒理学绪论

第一章药物毒理学绪论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就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就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就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就是一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与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 (toxicology) : 传统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与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与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与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一、毒理学简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萌芽 5000前(3000-2000 B、C),有文字记载约3500年历史。 ?最早的毒物研究开始于1500 B、C,人类最早的医书、古埃及的《埃伯斯草文稿》已记载了700多种的毒物与药物,如毒芹、铅与锑等。 ?公元50年希腊医生迪奥斯克理德斯(Dioscorides)所著的《药物论》,把毒物分成动物、植物与矿物,描述配图,成为之后16世纪毒物的主要资料。 ?我国明朝初的《本草纲目》等也记载了有关毒物。如砒石、钩吻、乌头、番木鳖等。 (二 )启蒙时代毒理学 ?产业革命前 由于社会上中毒、误服——法医毒理学 化学药物的合成——药物毒理学 ?产业革命后(19世纪) 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职业中毒——工业毒理学

(三 )现代毒理学 ?二次世界大战药品、农药、工业化学物生产的大量增加,毒理学研究亦应运而生。 ? 20世纪20年代许多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毒理学研究的雏形:砷中毒、氨基比林退热、 2,4二硝基酚减肥、磺胺事件等。 ? 20世纪50年代,FDA对毒理学的职能开始加强 ? 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极大地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毒理学特点: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在宏观管理与立法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危险度评定开始成为现代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趋于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国际间学术交流不断发展。 2、众多学科交叉渗透 3、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4、新技术新方法在毒理学研究的应用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建立高通量毒性检测、有害因素鉴定方法提供了技术支特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确定,为工业毒物、药物、环境毒物的危险度评价提供了工具。 5、系统毒理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0启动) 环境基因组计划(EGP,1998启动)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2000) 系统毒理学(Systems toxicology,2002) …… 二、毒物(toxicant)

镉的毒性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2Chin J Ind Hyg Occup Dis,Febru ary1998,Vol.16,No.1 述 评 镉的毒性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刘杰 镉(Cadmium)是一种重金属,它与氧、氯、硫等元素形成无机化合物分布于自然界中。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镉对肾、肺、肝、睾丸、脑、骨骼及血液系统均可产生毒性,被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ATSDR)列为第6位危及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环境中的镉不能生物降解,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受污染环境中的镉含量也逐年上升。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毒物。镉在肾脏的一般蓄积量与中毒阈值很接近,安全系数很低。在60年代提出了镉污染与日本“痛痛病”的因果关系后,环境中的镉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有关镉毒理学研究的文献每年超过600篇(Medline检索)。美国目前有大约100个关于镉与健康的研究课题,涉及各个领域。国内对镉的毒性和毒理学的研究开展得也比较广泛,其中一些在中毒机制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有的学者甚至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 镉的毒性和毒理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镉污染与人类健康 1.环境中的镉:对环境中镉污染的早期关注局限于锌、铜、铅矿的冶炼。后来注意力转为镉在工业中的应用,如电池、电镀、合金、油漆和塑料等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外对职业劳动中接触镉的卫生保护已大大加强。近年来,对环境中的镉通过食物链对一般人群的潜在危害已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含镉磷肥的施用、污水灌溉等,土壤中镉含量增加,继而被某些植物摄取而进入食物链。1997年国际地球生化学会在美国加州专门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出版了专著;国际环境科学委员会(SCOPE)则进一步将土壤中镉的来源、价态、食物链中的转化以及对一般人群健康的影响定为目前镉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2.镉的摄入及监测:职业人群镉暴露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镉的浓度进行监测并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一般人群来说,镉暴露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吸烟。人们每日可从食物中摄镉30~50 g,但仅有1%~3%被肠胃吸收。因此,对镉的胃肠吸收、体内分布和排泄的影响因素一直是镉毒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其中,镉与金属硫蛋白(m etal-lothio nein,MT)的结合,及镉与锌、钙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镉体内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因素。血镉的含量可用来评价近期的镉暴露,尿镉含量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镉性肾损伤和体内的镉负荷。尿中的 2-微球蛋白和尿M T的含量已作为镉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二、镉的毒性研究进展 1.镉的肾毒性:肾损伤是慢性染镉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一般认为镉所致的肾损伤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很多学者认为:镉所致的肾损伤是由在肝脏形成的镉-金属硫蛋白(M T)复合物(CdM T)引起的。因此,一次性大量注射CdMT造成肾损伤的动物模型用来研究镉的肾毒性机制已达20年之久。最近,用删除了M T的转基因动物的实验结果表明:镉所致的肾损伤并不一定依赖于CdM T的形成,无机镉亦能直接造成肾脏损伤。一次性注射CdM T主要造成肾小管细胞的坏死,而慢性染镉造成的病理改变则波及整个肾脏,包括肾小球的损伤和肾间质的炎症。慢性染镉 作者单位:66160美国堪萨斯城,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药理毒理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