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考试试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2、世界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3、根据总贸易体系规定,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额,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

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4、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5、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

6、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间接税。(√)

7、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外一个人也是好事(╳)。

8、贸易会降低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

9、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价格。(√)

10、如果一国的人口比较多,那么该国一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2、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4、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B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政策

D.货物的自由流动

5、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 )

A. 10%

B. 11%

C. 12%

D. 9%

6、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C )

A.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D.政策完全一致

7、在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保护作用的税收是(B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选择税

D.混合税

8、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9、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为( A )

A. 1.2

B. 0.83

C. 1.1

D. 1.3

10、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11、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 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12、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的日期为( C )

A. 1948年4月23日

B. 1965年7月11日

C. 1995年1月1日

D. 1999年11月5日

13、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D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14、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方保护本国产品的手段只能是( B )

A.数量限制

B.关税

C.非关税措施

D.限制进口

15、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 B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四、名词解释(第1—7个名词,每词3分,第8个名词4分,共25分。英文名词先译成中文,再解释)

1. 特定优惠关税

2.最惠国待遇原则

3.贸易差额

4.自由贸易政策

5.关税

6.国际分工

7.商品倾销

8. International Trade

五、简答题与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关税的影响

1.增加财政收入2使国际贸易收支朝贸易顺差方向发展3保护了国内产业4随害了国民利益,导致国民福利降低。(5分)

2.简述WTO的基本原则

1非歧视原则。2市场准入原则3贸易自由化原则4透明度原则5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6鼓励经济改革发展的原则。(5分)

3.计算题:

我某公司对外报价某商品2000美元/公吨CIF纽约,外商要求改报4%含佣价。

问:在保证我方净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方应该报含佣价为多少?

解:J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

J CIFC4%=CIF净价÷(1-佣金率)=2000÷(1-4%)=2083.33(美元)(5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美国和日本造飞机,为什么美国厉害?请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回答。

(1)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来看,美国造的飞机多,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2)从技术差距论来看,美国造飞机技术比较高,而日本处于模仿滞后阶段。(3)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美国造的飞机处于成长期,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目前只有英美法德俄等国具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4)最后就是垄断优势理论,美国飞机在国际市场具有垄断优势,技术也是垄断,有规模经济,企业家才能,而且有获取廉价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的渠道。这些都是日本不能比的。(10分) (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 产业内贸易说的含义和特点。

.产业内贸易说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并不是按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的,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的相互交换。(5分)

特点:(1)他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他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场频具有双向性。(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5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1.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B )贸易。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2.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国际货物贸易统计中,一般把5到8类商品称为( D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初级产品 0-4 D.制成品

3.下列国际服务贸易属于境外消费的有()。

A.接待中国客户的外国银行B.企业为来料加工提供劳务

C.应国外邀请出国短期工作的教师D.出国旅游

4.专门贸易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 B.国境

C.货物进出口 D.服务进出口

5. 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方法是( C )

A.收入法

B.支出法

C.专门贸易法

D.总贸易法

6、以2005年为基准年,某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而2008年出口价格上升了2%,进口价格下跌5%,则说明该国2008年的贸易条件与2005年相比:()

A、改善了6.86%

B、改善7.37%

C、恶化6.86%

D、恶化7.37%

7.一国2008年进、出口额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是1625亿美元,则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D )

A.18.4%

B.21.5%

C.30%

D.40%

8.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A )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

9.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D )

A.俄林 B.赫克歇尔 C.凯恩斯 D.大卫.李嘉图

10.某国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最小劣势,表明该国在这种商品上具有( B )。

A.比较劣势 B.比较优势 C.绝对优势 D.绝对劣势

11、甲国生产一单位酒需4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30个劳动力,乙国生产一单位酒需2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10个劳动力,按比较优势理论()

A、甲国专业生产酒,乙国专业生产布

B、甲国专业生产酒和布

C、甲国专业生产布,乙国专业生产酒

D、乙国专业生产酒和布

12.假设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所需劳动人数比英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毛呢比英国少10人,那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葡萄牙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13. 商品贸易条件( )。

A.与一国的易货交换贸易条件相对

B.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门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

C.指一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

D.计算了从—国向另一国运输商品的成本

14.赫克歇尔—俄林提出( D )学说。

A.绝对成本

B.比较成本

C.动态比较成本

D.要素禀赋

15.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以下方面的差别:B

A.技术 B.要素禀赋 C.规模经济 D.产品差异化。

16.假设要素密集度用k表示(k=K/L),如果X产品的要素密集度kx小于Y产品的要素密集度ky,则X是密集型产品, Y是密集型产品。()

A.劳动,劳动

B.劳动,资本

C.资本,资本

D.资本,劳动

17.()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之间的贸易。

A.比较成本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相似理论

D.古典贸易理论

18.通常情况下,()会反对自由贸易政策。

A.资本所有者

B.劳动者

C.出口生产部门

D.进口替代生产部门

19. 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A. 保持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无法确定

20.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出现贫困化增长(即悲惨增长)的条件是()。

A.该国是出口大国

B.该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

C.该国的增长出现在出口部门

D.该国对出口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小

21. 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22.收入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用发达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贸易发展的理论。

A.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 B.工业制成品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

23.()是指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A.产业内贸易 B.产业间贸易

C.公司内贸易 D.中间产品贸易

24.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成熟阶段,产品属于()。

A.研究与开发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土地密集型

2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提出的。

A维农(弗农)B克拉维斯C诺克斯D林德

26、下列哪个理论侧重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

A、比较优势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偏好相似论

D、产业内贸易理论

27.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包括:()

A.穆勒标准 B.巴斯塔布尔标准 C.肯普标准 D.以上都是

28.不属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29.根据国际贸易新理论,一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

A.生产要素优势 B.技术优势

C.资源优势 D.规模经济优势

30.晚期重商主义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 )

A.托马斯.孟

B.亚当.斯密

C.休谟

D.李斯特

31. 对于小国征收关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消费者可能从中获益 B.生产者会有净损失

C.政府会损失关税收入 D.国家的净福利不可能为正

33、日本对价格6000元以下的手表,每只按其价格征税15%,再加征150日元,这种征税方式属于:( A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4.某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10%,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的方法看,这种税叫做:

( C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5、一国对出口商品采用现金补贴外,还在生产、加工、运输、财政、金融等各方面制订出口措施,这些措施可被称为()

A、直接补贴

B、间接补贴

C、出口信贷补贴

D、非关税壁垒

36、以下不属于海关任务的是( D )

A、征收关税

B、查禁走私

C、统计进口出口商品

D、分配进出口配额

37、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 A )

A、绝对配额

B、关税配额

C、自主配额

D、协议配额

38、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

A、进口配额制

B、自动出口配额制

C、进口许可证制

D、出口配额

39、全球配额()。

A、按进口商品质量和价格进行分配

B、按照进口商的能力来分配

C、按照国别,不分申请次序的先后

D、按申请次序的先后分配

40、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41、以下经济一体化形式中,()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阶段。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42、A、B、C三国对小麦进口分别征收15%、12%、11%的关税,结盟后,内部取消关税,对外,A、

B、C三国对小麦进口分别征收15%、12%、11%的关税,这种形式的一体化为()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43、目前,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D、东南亚联盟

44、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不包括:( D )

A、美国

B、加拿大

C、墨西哥

D、阿根廷

三、判断题

1.()国际商品贸易额与国际服务贸易额都显示在各国的海关统计上。

2.()如果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的比较成本低于另外一个国家的,则表明该国拥有绝对优势。

3.()依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国家倾向于进口那些使用其充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4.()印度软件生产与出口产业集中在班加罗尔的现象可用内部规模经济来解释。

5.()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不是无休止的,而是有限期的,超过了规定的限期,该产业即便没有成

长起来,也要解除对它的保护。

6.()关税有效保护率反映的是产品总价值得到的保护程度。

7.()海关凭以征收关税的依据是海关税则。

8.()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的不同在于实施共同的对外关税。

9.()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0.()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1.()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取得贸易顺差要比贸易逆差好,而且顺差越大越好。

12.()关税壁垒比非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13.()就进口国方面来说,“自动”出口配额像绝对进口配额一样,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

14.()当规模经济发生在行业水平而非单个企业水平时,被称为内部规模经济。

15.( )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重要条件。

16.(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虽然其增长率有所起伏,但始终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因此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依然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17.()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都会趋于相等。

四、名词解释

1.Offer Curve

2.Leontief Paradox

3.进口配额制

4.对外贸易乘数

5.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

6.出口退税

7.产品生命周期

8.TBT

9.出口导向战略

10罗伯津斯基定理

11.Custom Union

12.悲惨增长

五、计算分析题

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1)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计算不贸易时,两国大米的机会成本?

(2)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

(1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a.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b.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c.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d.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4.假设中国有100个单位的资本,100个单位的劳动,墨西哥有50个单位的资本,40个单位的劳动。又假设两国只生产两种产品:钢铁、粮食。生产1吨钢铁要用个8个资本,2个劳动,而生产1吨粮食需用2个资本,1个劳动。

(1)根据H—O理论,如果两国发生贸易,中国该向墨西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对墨西哥的资本拥有者和劳动者来说,谁会更支持与中国的这种贸易?

(2)由于大量的外来投资,中国的资本在短期内增长了1倍。在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资本的增长对中国的粮食与钢铁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5.一个小国以世界市场价格每袋10元进口花生。它的需求曲线是D=400-l0P,供给曲线是S=50+5P。(1)计算自由贸易时它的进口量。

(2)如果它征收每袋50%的进口关税,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

(3)如果它与邻国结成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关税,但对外关税不变,其邻国以每袋12元的价格向它出口花生,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效应有多大?

6.设中国对小汽车的关税税率为180%,国内一典型的汽车制造商的成本结构和部件关税如下:成本项目钢板发动机轮胎

占汽车价格比重20% 30% 10%

关税税率60% 120% 30%

(1)请计算对中国小汽车行业的有效保护率。

(2)如果钢板、发动机、轮胎的关税分别降为10%、30%、5%,计算小汽车的有效保护率。

(3)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推出哪些关于有效保护率的一般结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两利取重,两害择轻”的学说是(B )。

A.国际分工学说

B.比较成本学说

C.要素禀赋学说

D.相似需求学说

2、进口限额针对某些商品的进口(C )加以直接限制。

A.数量

B.金额

C.数量和金额

D.数量或金额

3、某国对某种商品的规定,全年进口额在200万美元以内者征税10%,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除原征关税外,再加征关税60%,这种措施称为:(B )。

A.混合税

B.进口附加税

C.关税配额

D.罚款

4、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倾向是(B )。

A. 新重商主义

B. 贸易自由化

C. 贸易保护主义

D.超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倾向)

5、国家对商品进口的绝对额不加限制,但对在规定数额以内的商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超过规定数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金,这种措施称为:(B)。

A. 滑动关税

B. 进口附加税

C. 关税配额

D.进口罚款

6、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

A.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B.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科技含量不同

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7、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B )。

A.自由贸易理论

B.超保护贸易理论

C.关税同盟理论

D.内部化理论

8、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D )。

A.国际分工B.工业革命C.国际贸易D.资本输出

9、以下哪些不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特点( D )?

A.非实物性 B.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一致性

C.不可贮存性 D.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间隔性

10、以下不属于直接的非关税壁垒的有( C )。数量限制,进口许可,差价税,进口配额,技术性壁垒A.进口配额制 B.进口许可制

C.进口押金制 D.复杂的技术标准

11、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A )。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的程度

12、上层建筑在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是(B)。

A.它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B.它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C.它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D.它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3、以下不属于直接的非关税壁垒的有( C )。

A.进口配额制 B.进口许可制

C.进口押金制 D.复杂的技术标准

14、国际价值是由( B )决定的。

A.某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C.某国该商品的价格D.世界平均的该商品的价格

15、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在国内市场上较难出售的“剩余物资”,这种倾销属于( A )。A.掠夺性倾销 B.偶然性倾销

C.隐蔽性倾销 D.长期性倾销

16、某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10%,另加每公吨16美元,从征税的方法看,这种税叫做(C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8、下列所列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中,最低级和松散的形式是(C )。

A.关税同盟B.完全经济一体化

C.自由贸易区D.共同市场

19、一国的公司到国外开办银行、商店,设立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 C )。A.跨境提供方式

B.国外消费方式

C.商业存在方式

D.自然人存在方式

20、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名称为( B )。

A.初级产品出口

B.进口替代

C.出口导向

D.出口替代

21、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12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22、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其关境:( A)。

A.大于国境

B.小于国境

C.等于国境

D.关境与国境无关

23、以下哪些不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特点( D )?

A.非实物性 B.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一致性

C.不可贮存性D.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间隔性

24、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是(D )。

A.国际分工B.工业革命C.国际贸易D.资本输出

25、约翰?穆勒在比较成本基础上,以供求决定价值的观点解释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 B)。

A.最大利益问题

B.比率问题

C.绝对利益问题

D.等价与不等价问题

26、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 )。

A.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B.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科技含量不同

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7、以下陈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C )

A.国民待遇是在签定贸易条约时所依据的重要法律原则之一

B.国民待遇一般不包括沿海贸易权

C.国民待遇一般不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力

D.领海捕鱼权通常不适用于国民待遇原则

28、按某国关税税则规定,下列商品的进口税率为:A、瓷器:每打1美元,另加10%;B、啤酒:每公斤40美分;C、蜂蜜:20%;D、毛织品:每平方米1美元或20%,征其高者。从纳税的方法上分,上列4种关税的名称分别为(B )税。

A.混合、选择、从量、从价

B.混合、从量、从价、选择

C.从量、从价、混合、选择

D.选择、从量、从价、混合

29、美国实施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措施是一种(C )。

A. 贸易自由化

B. 新贸易保护主义

C. 管理贸易

D. 都不是

30、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D )。

A. 自然条件

B. 各种社会经济条件

C. 国家的政策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判断题

1、关税配额是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2、无论从劳动力,从资本或是从市场来看,对外贸易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3、重商主义是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4、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无条件地进行保护,以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5、“自动”出口配额制也称“自动”限制出口,它是出口国为了实现出口管制政策而自动采取的一种限制出口措施。()

6、商品倾销是垄断企业以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7、关税壁垒比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灵活性。()

8、由于各国气候条件不同,自然资源丰缺不一,因而备国都尽量生产适合于本国自然条件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全球配额是对一种商品规定一个进口限额,只要不超过规定的限额,可以从任何国家进口。()

10、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重要条件。()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1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有了重大的变化,这指的是,在世界市场上与国内市场上不同,商品交换并不要求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

13、征出口税的目的主要是为增加财政收入。()

14、战后以来,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降低关税,并纷纷拆除非关税壁垒,因此,贸易保护主义目前已大为削弱。()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16、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

17、最低进口限价就是由一国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低进口价格,凡进口商品价格高于最低价格时,就征收进口附加税,甚至禁止进口。()

18、差价税是按国际市场价格与此同时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19、以1990年为基期,1999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由此可以看出,该国的贸易条件比之过去是明显地恶化了。()

20、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载体。()

21、世界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22、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确立的决定性因素。()

23、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叫做绝对成本论。()

24、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每一次商品交换时,国际市场价格都是和国际生产价格相一致的。()

25、进口国家并不是对所有进口商品都征收高关税。()

26、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反倾销调查的完成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三、名词解释题

对外贸易乘数;贸易条件;不等价交换;差价税;关税升级;洛美协定;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市场价格;国际贸易量;管理贸易;商品倾销;进口替代;保护贸易政策;Transit Trade;国际分工;普惠制;贸易条约;转移价格;产业内贸易

四、简答题

1、简述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国际贸易中有哪些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3、简述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竞争手段。

4、与GATT相比,WTO有何特点?

5、简述对外贸易依存度及其作用。

6、简述并分析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因素。

7、简述几种商品倾销。

8、GA TT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9、简述需求相似理论。

10、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11、简述国民待遇原则及其适用范围。

12、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

13、简述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

14、简述“一个商品一个价格”定律。

15、什么是跨国公司?它有什么经营特点?

16、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7、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五、论述题

1、简述比较成本论,并结合实际说明一国应如何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2、结合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谈谈我国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3、阐述“幼稚产业论”的学说主要内容。

4、试简述并评价赫—俄学说。

5、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中国入世的意义。(可以从分析中国入世的机遇和挑战两大方面。)

1. 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 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 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 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 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 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3.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指出对德国来说应

A. 保护幼稚产业

B. 实施自由贸易政策

C. 财富比生产力更重要

D. 限制出口,鼓励进口

4.一国对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最高限额,达到限额后便不准进口,这种方式是

A. “自动”出口配额

B. 进口许可证制

C. 关税配额

D. 绝对配额

5. 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种倾销称为

A. 掠夺性倾销

B. 间歇性倾销

C. 持续性倾销

D. 进攻性倾销

6. 在中国的某些旅游景点,外国旅游者的门票价格高于国内旅游者,这种做法不符合WTO的

A.普惠制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最惠国待遇原则 D.特惠制待遇原则

7. 如果区域内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范畴之内,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

A. 垂直经济一体化

B. 水平经济一体化

C. 部门经济一体化

D. 全盘经济一体化

8.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的比较优势取决于

A. 劳动力成本

B. R&D投入

C. 资本规模

D. 国际技术差异

9. 我国洗衣机整机的进口关税为10%,洗衣机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为5%,某型洗衣机的进口零部件占成品的价值比例为 60%,我国该型洗衣机的有效关税保护率为

A. 30%

B. 20%

C. 17.5%

D. 5.3%

10. 当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之为

A. 贸易顺差

B. 贸易逆差

C. 贸易黑字

D. 出超

11. 主张贸易顺差重要性的经济学家是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2. 决定发行欧洲统一货币的条约是

A. 罗马条约

B. 欧洲单一文件

C. 马斯特里赫条约

D. 洛美协定

13. 当规模报酬递增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时,贸易模式的确定是由

A. 由先行者优势决定的

B. 要素禀赋优势确定的

C. 贸易保护决定的

D. 垄断力量决定的

14. 普惠税是指

A.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进口关税

B. 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的普遍优惠进口关税

C. WTO 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普遍优惠进口关税

D. 自由贸易区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普遍优惠进口关税

15.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新议题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贸易和

A. 热带产品

B.保障条款

C.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D.纺织品与服装

1.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2. 贸易创造效应

3. 产业内贸易

4.有效保护率

1. 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观点。(8分)

2. 按照一体化程度分,地区经济一体化有几种形式?(6分)

4. H-O理论的主要假设条件是什么。(10分)

1.试用图形分析说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9分)

2.假设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且是同质的,下表中的情况表示美、英两国每人每小时可生产的小麦与布匹的数量:

(1)用劳动测度,美、英两国生产小麦和布的成本是多少;(2分)

(2)指出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2分)

(3)指出两国开展交换,互惠贸易的小麦交换价格范围。(2分)

试述亚当.斯密之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学期末习题

一.单选题(共53题) 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 )产品种类壁垒 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 ) 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 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 ) 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5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 )。关税减让 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 )来决定。绝对优势 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 )次区域经济合作 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 )。贸易利得>无谓损失 10(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 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 )。 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 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 )。 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易中受损 13( )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 负面清单 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 16中心-外围论的提出者是( )普莱维什 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 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中韩自贸区 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 ) A、过境贸易 21( )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A、歧视性政府采购 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过境贸易。 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 )。有部分厂商退出 24( )是指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卖方信贷

国际贸易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考试试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从价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从价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 2、世界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3、根据总贸易体系规定,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口额,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其是否办理通关 手续,一律列入进口,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 4、战后,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5、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其税率通常较高,以增加关税收入。(╳) 6、关税是海关直接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但它仍是间接税。(√) 7、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就不能对另外一个人也是好事(╳)。 8、贸易会降低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 9、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采取的价格。(√) 10、如果一国的人口比较多,那么该国一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 )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2、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4、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B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政策

D.货物的自由流动 5、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 ) A. 10% B. 11% C. 12% D. 9% 6、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C ) A.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D.政策完全一致 7、在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保护作用的税收是(B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选择税 D.混合税 8、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9、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为(A ) A. 1.2 B. 0.83 C. 1.1 D. 1.3 10、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11、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12、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的日期为(C )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参考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面括号内。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2.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3.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4.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5.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D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6.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B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7.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B )贸易。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8.专门贸易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国境 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 9.日本对价格6000元以下的手表,每只按其价格征税15%,这种征税方式属于:( A )A、从价税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B )。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补偿贸易 P16 2.自由边境区 P75 3.“自动”出口配额制 P55 4.包销 P1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 1.阐述国际贸易方式。 P10

国际贸易学复习资料

2.A国生产衣服所用布料需进口,自由贸易下做一件衣服的布料成本为80美元,成衣价格为100美元。假定A国对成衣的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请计算A国对进口面料分别征收0%、10%、20%的名义关税时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并对计算结果加以说明。 (1)0%:V=20,V'=100×(1+10%)-80×(1+0%)=30,ERP=(V'-V)/V×100%=50%。 (2)10%:V=20,V'=100×(1+10%)-80×(1+10%)=22,ERP=(V'-V)/V×100%=10%。 (3)20%:V=20,V'=100×(1+10%)-80×(1+20%)=14,ERP=(V'-V)/V×100%=-30%。 (4)30%:V=20,V'=100×(1+10%)-80×(1+30%)=6,ERP=(V'-V)/V×100%=-70%。 在产成品税率不变时,有效保护率随着中间品税率的提高而下降,故属关税升级或结构关税。 3.以大国为例,请从进口国的角度,绘图比较关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益。 1.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 (1)求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福利水平。(3分)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3分) (3)求开放的贸易所得。(1分) 3.假设下表是中国20英寸电视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世界市场价格是$500,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你会推荐哪一种?为什么?(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且作图说明) (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 (2)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 1.案情介Array绍: (1)全球咨询公司PAC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通用、丰田、福特等3家顶级汽车制造商的在华零配件采购额将比预期减少80亿美元,到2010年,将总共减少160亿美元,本土零部件制造商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急速丧失,汽车零部件中国造遭遇边缘化危机。(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接近100亿元,此归因于“中国大部分服装企业都是生产型企业,没有一个强大的品牌设计规划,这也就意味着在外贸产业链中,订单客户始终是把中国作为一个成本中心。” 试从适用理论、案情分析和案例启示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比较优势理论) 1.案情介绍:2007年4月3日美国快递巨头UPS公布其中小企业调查2007年《UPS亚 洲商业监察》,表明7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大陆的中小企业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国出口产品数量与进口产品数量相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为(),对该国而言该部门是(): A净出口,出口部门 B净进口,进口部门 C净进口,进口竞争部门 2、国际贸易值是(),对外贸易值是(): A各国对外贸易值之和,一国进出口值之和 B各国出口值之和,一国出口值之和 C各国对外贸易值之和,一国出口值之和 D各国出口值之和,一国进出口值之和 3、国际贸易量是() A国际贸易商品数量的总和 B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进出口价格指数 C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 D国际贸易值除以按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指数 4、总贸易与专门贸易分别以()和()为统计标准: A关境,国境 B国境,关境 C总量,个量 D个量,总量 5、根据GATS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过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以及:

A商业存在B在一国境内向外国消费者提供服务C要素服务D非要素服务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 A各类商品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B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C各国商品在世界进口总额中的比重 D各国商品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7、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 A一国对外贸易商品运输所经过的路径,即贸易航线B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去了 C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里来 D一国对外贸易商品哪去了,哪里来 8、转口贸易是指: A出口转内销的贸易 B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 C商品进口后不加改进再出口 D商品进口后稍加改进再出口 9、国际贸易中的净出口与净进口是(): A就某商品而言的 B就一国宏观经济而言的 C就一企业而言的 10、一国的外贸顺差():

国际贸易学试题

一、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 = 2000 - 0.02P Sc = 1200 + 0.02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 列问题: 1.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 2.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 3.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 思路: 1. 令Dc =Sc ,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为20000,产量为1600。 2. 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 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 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 ? 消费者福利增加a+b=1/2*(1800+1600)*10000=1.7*107 ? 生产者利润减少a=1/2*(1400+1600)*10000=1.5*107 ? 社会福利增加b=(a+b)-a=2*106 价格

选择题 1、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 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2、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自然资源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3、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A.商品绝对成本差异B.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4、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 5、接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提出的。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 6、从经济资源国际流动的难度看,最难流动的要素是( ) A..资本B.土地C.劳动力 习题: 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 中国菲律宾 大米钢铁大米钢铁 劳动投入50 25 80 35 土地投入20 15 10 20 资本投入30 60 10 45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3)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大米,进口自 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钢铁。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出口产品——大米的价格上 升,大米行业的所有要素都会受益;相反,进口产品——钢铁的价格下降使得钢铁行业的所有要素受损。 3.如果仅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价格上升的行业——大 米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钢铁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确定。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A.上升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3.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 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 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 4.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 6.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A.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D.关税贸易壁垒 7.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A.世界经济集团B.国际经济组织 C.区域经济组织D.国际一体化组织 8.进口替代型增长对小国的影响为( ) A. 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 B. 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减少 C. 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增加 D. 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减少 三、名词解释

1.关税 2.最优关税 3.配额 4.出口补贴 5.倾销 自由贸易区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幼稚工业论 进口替代工业化 四、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1.国际贸易会降低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提高稀缺要 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在WTO体系中,不允许使用关税进行保护。 ()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 发展战略。()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规模经济、获 取竞争优势。() 4.相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 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5.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 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五、简答题 1.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2.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1)含义: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国际贸易学试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 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量顺差逆差贸易平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对外贸易依存度二、简答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哪些问题? 2.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制度? 4.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5.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6.简述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三、分析与思考 1.分析说明中国2001年以来国际贸易差额的变化特征。 2.请收集中国2001年以来历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点。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近三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概念 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价值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2.列宁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3.不等价交换的原因有哪些? 三、分析与思考 1.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观点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评论。 2.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请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一、概念 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机会成本无差异曲线交换比率贸易均衡 二、判断改错 1.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 3.在单要素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递增,从而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4.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相对价格线的斜率(); 5.当实现国内均衡的时候,一国生产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等于产品的交换比率(); 6.开展国际贸易后,一过出口产品的价格将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将提高(); 7.在单要素情况下,开展贸易后,一国出口产品将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8.开展贸易后,一国消费者能够消费的产品数量将增加,从而福利得到改善(); 9.当实现贸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相互的进出口产品数量会相等()。 三、简答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有什么关系? 2.比较成本说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在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国在开展贸易后会形成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4.根据李嘉图模型说明自由贸易的利益。 四、分析与思考 1.下表给出了中美两国生产一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请分析说明两国各在哪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最新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很全很强大,期末考试必备)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口总额(世 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业服务)减去 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当于按不变价 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律列为总出 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一般有三种情 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 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世界贸 易额的比重。 ⑩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贸易额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其他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本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学综合2005答案

参考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413国际贸易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 如果用t 、G 、TR 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用y 和*y 分别表示实际收入和潜在收入,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用* BS 表示)和实际预算盈余(用 BS 表示)分别为*BS =t *y —G —TR 和BS=t y —G —TR ,二者差额为*BS -BS =t (y -*y )。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则政策是扩张的。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是,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2.平衡关税:也就是差别关税,是指对同一种商品由于输出国或生产国情况的不同而使用的有差别对待的进口关税。一般意义上的差别关税的形式主要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报复关税等。此类差别关税的征收税额是在正税之外对有关倾销差额、补贴金额以附加税的形式征收,以平衡其差额,故称平衡关税。 3.复汇率: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情况,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复汇率是外汇管制的一种产物。设置复汇率的主要目的在于:(1)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励或限制某些货物进口;(3)鼓励某些商品在国内生产; (4)借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以充实国库。 4.蒙代尔分配原则:指在调节内外部经济时,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配原则。在调节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作用上,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或者根据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将二者适当地搭配,以同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均衡。 5.过期提单:指错过规定的交单日期或者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日期的提单。前者,是指卖方超过提单签发日期后21天才交到银行议付的提单,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如信用证无特殊规定,银行将拒绝接受在运输单据签发日后超过21天才提交的单据。后者,是在近洋运输中容易出现的情况,故在近洋国家间的贸易合同中,一般都订有“过期提单可以接受”的条款。 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无需改正,每小题1分,共7分)

《国际贸易学》考试试题

《国际贸易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价格转移: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借助不同辖区的税收体系,通过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如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海外两个子公司之间的定价,将资源在不同辖区的子公司之间转移。由于定价的灵活性,公司在实施价格转移战略时通常将因缴纳税收入由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将较高的成本支出由低税国家转向高税国家。为防财税流失,不少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移转定价的交易,将其列为逃税行为。 2. 贸易转移: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3.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增加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的收入,同时减少 ( 按两种商品情况 ) ,另一产生产要素的收入。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这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5. "两反两保":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两反一保”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用于维护公平贸易,依法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法律制度。特别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实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要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简单、实施期限延长、出口限制更严、贸易补偿缺乏、丧失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方面。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绝对差异。(2)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3)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第二、不同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4)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2.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产业内”的产品虽然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仍存在差异。 2. 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相对单一的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通过分工生产相对单一的产品,再通过贸易实现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 3. 收入接近的国家之间需求更加相似,出现在其市场上的产品更加类似,他们之间更具备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国际贸易学概论复习题

/ ?国际贸易概论(高/专)(2443)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战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提出了产品周期论。选择一项: a. 克鲁格曼 b. 弗农 c. 基辛 d. 林德 反馈 正确答案是:弗农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各国在编制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采取的是( )体系。. 选择一项: a. 国际贸易 b. 对外贸易 c. 总贸易 d. 专门贸易 反馈 正确答案是:总贸易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按“两优取重,两劣取轻”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 )提出的。选择一项: a. 托马斯孟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亚当斯密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大卫李嘉图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3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选择一项: a. 3.2万亿美元 b. 6.5万亿美元 c. 3.3万亿美元 d. 0.1万亿美元 反馈 正确答案是:3.2万亿美元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国际分工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 选择一项: a. 亚当斯密 b. 罗伯特逊 c. 俄林 d. 大卫李嘉图 反馈 正确答案是:亚当斯密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Flag question 题干 以下产品中,哪一种产品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 选择一项: a. 电视机 b. 大米 c. 原油 d. 矿物。 反馈 正确答案是:电视机

国际贸易学综合200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413国际贸易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2.平衡关税 3.复汇率 4.蒙代尔分配原则 5.过期提单 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无需改正,每小题1分,共7分) 1.乌拉圭回合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自然人流动、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跨境贸易四种形式。 2.国际商品协定中,缓冲存货指协定参加国通过建立战略性商品库存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供应短缺。 3.浮动汇率制度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 4.欧洲债券是一国借款人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以该市场所在国货币表明面值的国际债券。 5.FCA、CPT、CIP三种贸易术语中,就卖方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而言,FCA最小,CPT其次,CIP最大。 6.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有多项内容时,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不能只接受其中的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 7.运输工具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搁浅、触礁、沉没等意外事故,不论意外事故发生之前或之后货物在海上遭遇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承保范围。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米德冲突”是指()的冲突。 A.经常项目改善与资本项目改善B.贬值与进口 C.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D.货币政策与外部平衡 2.不属于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衡量一国在一时点外债负担的指标是() A.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 B.外债利率/外债总额 C.外债余额/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 D.外债还本付息额/出口商品、劳务的外汇收入额 3.我公司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程租船运输,我公司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4.我某进出口公司按FOB条件出口一批货物,采用程租船运输,若我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应采用()。 A.FOB Under Tackle 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ST 5.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作为卖方的A公司利和为买方的B公司,B在合同签订后将10万美元定金先付给A公司。后A公司没有履行合同,问A公司应该返还B公司多少万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参考资料

对外贸易: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 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 重。Z=(X+M)|GNP或GDP*100% X为出口总值,M为进口总值 贸易条件:又称变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的总称,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所组成。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采取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关税的特点:同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有的特点是:(1)关税是一种间接关税,(2)关税的课税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客体是进出 境的货物;(3)涉外性。 普遍优惠税: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与部分农产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 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的进口税外,再额外加征的进口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差价税。 关税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征收关税对其国内价格,贸易条件,生产消费,贸易税收,再分配及福利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即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到出口国和进口国在生产、贸易和消费等方面的调整,引起收入的再分配。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特点: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歧视性。16措施: 进口配额限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自愿”出口限额、进口许可证制、对外贸易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海关障碍、外汇管制、预付进口押金、有秩序的销售安排、 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疫标准、包装和标签标准、计量单位)、绿色贸易壁垒、劳动壁垒、投资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 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的进口厂商提供的优惠贷款。根据不同的对象、资金使用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买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商品倾销:出口国家的出口厂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以占领国外市场。 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的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反)倾销构成条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正常价值和公平价值通常是指出口国或原产地国际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这种低价的销售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是指对进口国相同产品的整个产业所造成的损害. 3.倾销与损害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

第一章导论 1.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2.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 (1)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2)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3)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递增或者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 3.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 来分析国际贸易? 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 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 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 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学复习资料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2*1 一种生产要素机会成本不变;劳动价值论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更低,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就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要高,即处于绝对劣势,则该国就不应该生产这种产品,而是从另一国进口这种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 基本思想:即使一国与外国相比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存在劣势,但仍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原则,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结论:不管一国是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还是绝对劣势,都可以通过劳动成本的相对比较,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对外贸易获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2*2 两种以上要素投入机会成本增加 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 假设: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没有运输成本;商品自由贸易;完全竞争;要素在国际上不可自由流动;各种商品在要素需求量上是不同的;各国在要素禀赋上是不同的 H-O模型结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一国要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各国通过贸易可以提高福利水平。 理论解释: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2.各国国内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 3.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短期:价格上升行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获益 价格下降行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受损 中期:价格上升行业(出口)的不流动要素继续获益 价格下降行业(进口)的不流动要素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收益不确定 长期: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提高 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降低 雷布钦斯基定理: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的世界中,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变(即两种商品的贸易条件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长实际上会削减其中一种商品的产出。 当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如果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是优势产品的话,那么该国对外贸易出口量就会增加(出口扩张型);如果该产品不是优势产品,那么随着越来越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增强这种产品的竞争能力,减少进口,而原来具有优势的另一种密集型产品就会因为产出减少而缩小出口规模(进口替代型)。

国际贸易学考试重点

国际贸易学考试重点 1、总贸易与专门贸易:这是由对于进口与出口的统计标准的不同而分成的两种贸易类型。在前者的体制下,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认为凡是进入该国国境的商品一律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在后者的体制下,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认为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 2、要素密集度: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 3、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冈?斯托尔泊和保罗?萨缪尔森在1941年建立的。在假设下,认为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其假设是: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每一种商品都不是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运用;一种商品时土地密集型的,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流动但在各国间不是;开展贸易提高了其中一种土地密集型商品的价格。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他指出,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绝对成本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而不管一国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高或绝对低。也就是说,存在比较成本差异就可进行两国间的贸易分工。 5、调拨价格:也称记账价格、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交易所采用的价格。调拨价格排除了市场机制,排除了市场上供求关系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性、价格实现与资源配置的二重性、广泛、长远的战略性目标。目的:1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是局部利益变动对总体利益最优化的策略2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从长期战略目标出发,增进公司的长远利益3避税4加强公司的竞争地位,控制市场竞争5利用较高的调控价格把款项从一国调到其他国家6当一国施行物价管制时,可通过操纵其来达到逃避管制、增加利润的目的7在海外与当地资本盒子经营企业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借此压低这家企业的利润水平、增加母公司的利润,还可以吧这家海外企业转移到母国或其他国家,以减少公会要求提高工资的压力。限制条件:子公司数目;子公司相对独立利益的限制;费用限制;东道国限制 6、贸易条件: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可用物物交换表示和价格表示。通常是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