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音提琴学会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低音提琴事业的作用

浅析低音提琴学会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低音提琴事业的作用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青团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80年多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就酝酿建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后,这些党的早期组织也在当地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正式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从此,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正值党领导酝酿和发动大革命高潮时期,青年团积极团结带领青年投身工人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发挥了先锋作用。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明确表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12日,在中国大革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叛变了革命。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1927年5月中国共青团四大通过的决议庄严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五大所作出的各项决议,继续领导一切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随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革命青年投身于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走上了党领导的十年土地革命的艰苦曲折历程。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中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率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加入抗日救亡斗争的行列,于1936年11月作出决定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召唤,立即行动,把共青团改造成为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青年救国会为代表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于1946年9月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工作取得很大成功。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并在全国领导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194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解放的北平隆重召开,最后完成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这样,经过改造的中国共青团重新又以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的崭新风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并且走上新中国执政党助手和后备军的新历程。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高科技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 核能开发、利用, 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由放射性物质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加工、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应堆、辐照燃料和乏燃料后处理、人工易裂变材料钚(Pu)-239的生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锂同位素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武器制造和试验以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单位组成,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20世纪30年代,随着核物理科学的发展,核能的利用被提上日程。40年代初,美国为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 集中一大批欧美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投入巨大的物力和资金,开始了核技术研究和创建核工业。1941年12月6日, 美国总统F.D.罗斯福批准了著名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曼哈顿工程”;这是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庞大的融科学技术、军事和工业为一体的国防工程;它征调了全国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数千名科技人员, 投资达数十亿美元。1942年12月2日,由科学家E. 费米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导,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后来又陆续建立了三座生产钚-239的石墨水冷反应堆和一个提取钚-239的放射化学工厂,以及气体扩散和电磁分离铀厂。1945年,美国研制生产出原子弹,其中一颗于当年7月16日进行了试爆, 两颗于当年8月6日和9日分别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核工业进一步发展, 除继续扩大易裂变物质的生产、大量进行核试验、制造核武器外,也将核能利用作为船舰的动力,建设核电站;1957年美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至今已拥有核电站上百座。前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核能研究,1943年决定研制核武器;1948年第一座生产钚-239的反应堆投入运行;1949年8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1952年第一座气体扩散工厂投产;1954年6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至今已拥有核电站几十座。英国和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建立核工业,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我国的核工业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54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1955年9月, 在薄一波主持下起草了《关于我国制定原子能事业计划的一些意见》,同年12月进一步修订成《关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原子能事业计划大纲(草案)》,提出了创建中国核工业的设想。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中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1960年,苏联政府撕毁协定,撤走专家。此后,中国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继续发展了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 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 表明中国的核工业已有较快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 多种经营, 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 民用产品的开发。1983年6月, 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近年来,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empirenews.page--]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且造成放射性污染, 对环境生态有长期的、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核武器成了现代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如美国的“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战略”等,都是以强大的核力量为后盾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防上就不能没有完整的核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工业从早期为军用服务发展起来后,陆续转向为民用服务,如核能转换为电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

论文摘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将觉得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如何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将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公司只有认清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剖析,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才能真正克服市场经济内外部压力的不良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发展

目录 引言 (1) 一、企业文化建设概述 (1) (一)企业文化建设简述 (1) (二)企业文化建设意义 (1) (三)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2) (四)企业文化建设特点 (3) 二、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概述 (4) (一)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发展之路 (4) (二)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现状概况 (5) (三)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亮点 (6) (四)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6) 三、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渠道 (7) (一)以提高认识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7) (二)以加强学习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7) (三)以强化目标教育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8) (四)以突出人本管理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8) (五)以塑造企业价值观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8) 四、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9) 五、结论 (9) 六、参考文献 (9)

建国六十年中国工业化历程

建国六十年:辉煌的工业化历程Post By:2009-8-23 20:50:00 穷乡亲 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标志是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实现。新中国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同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抗衡的工业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从而为当代中国的振兴赢得了机迂。随着历史的延展,越来越显示出毛泽东时代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工业化是怎样实现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艰巨豪迈的历程?这是当代中国人不能不了解的事惰。 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建国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胜利实现 从当时的惰况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制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正如毛泽东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宣布的:“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33页。)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部署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国工业化建设出师大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提前一年胜利完成。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亿元,以156个大项目为中心,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694个。到1957年底,全部投产和部分投产的分别是428个和109个。固定资产新增492亿元,是1952年的1.9倍。其中有许多大项目大建设,如: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练铁炉开工生产;马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联合企业新建施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并开始生产“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洛阳)始建;第一座飞机制造厂建立并

我国核能发展现状

我国核能发展现状 目前我们国家核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核能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技术已经渗透到能源、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特别是核能在电力工业成功运用,为提高各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核电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电力能源三大支柱,核能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它将成为最终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源之一。世界50多年的核能发展表明,核能不失为一种清洁、安全和经济的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毕竟对能源提出快速增长要求,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又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相关,所以发展核能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环境污染、保障能源结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建设的第一座核电厂1991年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力的历史,1994年投产大电站,1996年中国又自主设计建设了二级核电站,三级核电站,随着最近广东核电厂投入,我国目前公共12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运行的核电机组安全状况良好,平均用于值可达到85%,核电辐射水平一直保持在本地水平。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合作了12个核电项目,共31台机组,合作规模达到3378万千瓦,已开工建设24台,建成规模2660万千瓦。核电作为我国新能源的主力军,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批量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引进三代核技术AP1千以及EP2顺利建成,它在中国经济快捷的发展,对核燃料的高效利用以及对减少高排放物发挥了重大的效应。 07年3月,随着中美间两份重要协议《核岛供货合同框架协议》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框架协议》的签署,美国西屋公司和绍尔公司组成的西屋联合体在中国的第三代核电招标中正式中标,AP1000成为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落户中国。 AP1000技术虽然先进,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座建成的电站,中国将是第一个“品尝”这一技术的国家。我国的研究人员从AP600到AP1000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对这一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第三代技术是从第二代发展来的,其主要系统均有工程实践,只是核电站安全系统设计理念不同,AP1000使用的是非能动的方式。 作为第三代核电站,AP1000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第二代核电站主要是上世纪70年代根据当时安全法规设计的。其设计基准不考虑核电站严重事故(如

最新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高科技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 核能开发、利用, 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由放射性物质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加工、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应堆、辐照燃料和乏燃料后处理、人工易裂变材料钚(Pu)-239的生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锂同位素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武器制造和试验以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单位组成,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且造成放射性污染, 对环境生态有长期的、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核武器成了现代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如美国的“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战略”等,都是以强大的核力量为后盾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防上就不能没有完整的核工业。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工业从早期为军用服务发展起来后,陆续转向为民用服务,如核能转换为电能、热能、机械动力等。与有机燃料相比,核燃料具有异常高的热值,成品燃料的贮存和运输费用较少,因而在选择核电厂址时,不受燃料开采和加工地区的地理限制,从而适于在缺乏有

机燃料和水能资源的地区提供能源,也适于用作持久航行的远洋船舰的动力。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释放的有害物质比火电站少得多,有利于环境保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核电已经能在经济上同火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有限,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因此, 核电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此外,核工业和核技术还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射线仪器仪表以及辐射技术,在辐射加工、食品保鲜、辐射育种、灭菌消毒、医疗诊断、跟踪探测、分析测量等科研生产方面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能技术已经渗透到能源、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利用裂变能到开发聚变能,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期望,它将成为最终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 前苏联在研制成功核武器之后,也将核技术转向了核电领域。1954年,苏联利用石墨水冷生产堆的经验,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此后,苏联就一直在开展有关大型的、具有经济效益的核电站建设的研制开发工作,并以较快速度建设了一批核电站。总的来说,前苏联设计建造的核电站运行一直比较稳定,而且负荷因子很高,特别是VVER-44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多年来负荷因子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切尔诺贝利事故暴露出了苏联核电站安全性上存在严重问题。尽管VVER型压水堆的安全性比切尔诺贝利的大功率管式铀石墨堆

论核工业的发展

论核工业发展 Development of Nuclear Industry 【摘要】核工业在中国创建于一九五五年。核工业的创建与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核工业对国防科技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核工业。56年来,中国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制止核讹诈,反对核战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解放了的新中国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人民具有高度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中国共产党具有领导一切的伟大力量,不仅能够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而且能够领导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富强国家。 【关键词】论述核工业发展 【前言】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铀元素的放射特性,这一重大发现就成为了原子科学史起点,同时也敲开了现代核科学技术的大门。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研究,从军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转变。如今,核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效益明显,是当代技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 中国核工业发展概况 核工业是知识、技术、资金密集的工业。发展核工业,研制核武器,建设核电站,不仅要求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最新成果,还要求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工业基础。中国是怎样在五十年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作出发展核工业的决策的,以后又怎样在断绝外援的情况下,完全自力更生地发展起来,突破原子弹、氢弹、潜艇核动力技术难关,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中国核工业创建与发展经历了几个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基本的经验教训,今后发展前景又怎么样?这些,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中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1950年即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了原子核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1954年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的苗头,1955年初,国家决定发展原子能工业,同年开始了铀矿地质勘探工作。1956年开始了第一座研究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设,于1958年9月投入使用。1957年开始了核燃料企业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在上述工作中,中国曾得到苏联在技术上的援助。1960年8月,苏联中断援助。此后,中国依靠本国力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中国共青团团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史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青团”全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5月,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党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决定把共青团组织改造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为适应新的形式和任务的需要,在1946年10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经过两年多的试办,1949年元旦,党中央发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倡议。1949年4月,召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该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还决定把解放前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的系统领导被破坏,团的工作被迫处于停顿状态。1978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始全面恢复工作。198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团的章程。1988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3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团十四大以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着力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团的组织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2003年7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跨入21世纪后中国共青团召开的第一次盛会。大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共青团的主要任务,即: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团组织要引导广大青年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巍然发展这一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带领青年参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发展提高智力支持;组织青年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培养青年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要在青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青年文化建设。共青团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组织。建团早期的许多领导人和共青团员后来都成为我们党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赵世炎、陈延年、任弼时、方志敏、关向应、王若飞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主要表现在: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站在革命队伍前头,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向人民学习,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信党的领导,永远跟着党走;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等。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核电发展概况

中国核电发展概况(截止2010年) 1我国核电产业未来前景 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依然以火力发电为主,水电、风电、核电等规模非常小,电力结构极为不合理,一方面带来能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发展新能源发电,鼓励核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政策。 中国核电发展进程大约比全球核能发展进程相对滞后约20年。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对核电的探索,八十年代中国核电开始“起步”,九十年代至2006年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期”,至今大约30年时间。中国核电的“发展期”正处于世界核电发展之“低谷期”。尽管如此,中国核电在不利的条件下仍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到2006年底为止中国投运的核电机组共11台,870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4%。特别是2000年至今中国投运机组8台,占全球同期投运机组数的1/4。与此同时,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全面的核电体系,基本掌握了第二代核电技术,并开始了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基础研发工作。这一切,为下一步的跨越发展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 2010年,我国正在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着眼于中国新兴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在2011年-2020年间,核能、水能以及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将是政策支持的重点,也将是5万亿投资的重点支持对象。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调整我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由原来的4000万千瓦提高到7000万千瓦以上。而且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核电管理条例》有望于2010年底前上报国务院。《核电管理条例》将重点体现对未来核电开发的支持,其中将大力推动内陆核电站的开发建设。 为实现规划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提高核电站开工量是核电产业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原因是,核电站的建设周期长达四五年,要实现核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必须在2015年开工至少60个100万千瓦的核电站,2010年开始展开前期规划。因此,未来5年,将是核电企业们迎来大量订单的黄金期。

中国核电大事记

中国核电大事记 ☆ 1970年12月 周恩来总理指出:“中国建设核电站要采取安全、适用、经济、自力更生的方针”。 ☆ 1974年3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审查批准了中国第一座自主建设的30万千瓦核电站的设计方案,决定作为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列入国家计划。 ☆ 1980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核电站的研究应加强,和平利用原子能问题应由二机部统一归口,组织协作。 ☆ 1982年5月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将二机部改名为核工业部。张忱担任核工业部部长。 ☆ 1984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核安全局,姜圣阶担任国家核安全局局长。 ☆ 1985年3月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首座30万千瓦压水堆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 ☆ 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核电工作包括建设和生产运行,均由水利电力部移交给核工业部统一管理和经营。☆ 1987年8月中国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核电站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行,核电技术引进法国M310技术。 ☆ 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正式成立,蒋心雄担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 1991年12月中国第一座自主建成的核电站(秦山)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 ☆ 1993年8月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业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开工建设。 ☆ 199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昝云龙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兼总经理。 ☆ 1998年6月秦山三期核电站开工建设,这是中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采用了加拿大坎杜6重水堆核电技术。 ☆ 1999年7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李定凡担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穆占英担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 1999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了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技术。 ☆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指出:适当发展核电。 ☆ 2003年9月国务院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曾培炎副总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成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 200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2020年)》。按照“积极发展核电”战略,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占全国发电装机的比例将增加到4%,达到4000万千瓦。 ☆ 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曾培炎副总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 2007年3月中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式确定选用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方案。 ☆ 2007年5月由国务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王炳华担任党组书记、董事长。 ☆ 2008年8月国家能源局在北京挂牌,核电行业管理重新纳入国家能源局。张国宝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 2009年4月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主体工程开工,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AP1000核电机组的核电站。 ※ 注:《核电大事记》与核电项目列表由本刊记者冯志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63 中国投资 2009.5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史

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 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为了广泛团结进步青年,培育党的后备力量,就酝酿建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上海、北京、武汉、长 沙、广州等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后,这些党的早期组织也在当地领导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领导正式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 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国 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从此,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青年,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正值党领导酝酿和发动大革命高潮时期,青年团积极团结带领青年投身 工人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发挥了先锋作用。在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昭示青年团与党有共同的 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明确表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 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12 日,在中国大革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叛变 了革命。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1927年5月中国共青团四大通过的决 议庄严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五大所作出的各项决议,继续领导一切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随即在 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革命青年投身于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走上了党领导的十 年土地革命的艰苦曲折历程。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中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率先倡导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加入抗日救 亡斗争的行列,于1936年11月作出决定改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召唤,立即行动,把共青团改造成为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青年救国会为代表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带领各族、各界 青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又 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 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于1946年9月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 青年团工作取得很大成功。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中 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并在全国领导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194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关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解放的北平隆重召开,最后完成了建立中国新 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这样,经过改造的中国共青团重新又以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的崭新风貌出现在中 国大地上,并且走上新中国执政党助手和后备军的新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协助 党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各项任务,并且以围绕党的中心工 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赢得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成为新中国青年运动的坚强核心。1957年5月,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中共中央批准,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 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中国共青团走上了跟随党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曲折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青团紧跟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党确定的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配合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

中国不应该发展核电-反方辩词

《能源与环境》考试 辩论组

第一部分开题陈词 【正方一辩】字数在1100~1200字 【反方一辩】字数在1100~1200字 第二部分攻辩发言 【正方二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对方说能源足够用,但现状能源耗费很严重,这种世界问题如何解释 【反方二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新型能源角度发展迅猛 【反方二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核废料问题的处理 【正方二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核废料现在都有很好的储存,并正在研究同样针对新能源也有后续处理问题 【正方三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对方论点提到核能危害很大,那难道就因噎废食吗,请问对方如何解释 【反方三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要未雨绸缪,将潜在危害扼杀因噎废食?我不得不说对方辩友的观点太过极端了,难道你到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馒头卖完了就不会再买米饭吃了吗?馒头和米饭是相互可以替代的食物,没有馒头还有米饭可以充饥,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放在能源问题上也是这样的,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宣布要尽快关停全国的核电站,难道德国在终止全国核电项目后就进入了无电可用的境地了吗?显然不是的,默克尔说:“我们要中止核电的使用,尽快步入可再生能源时代。”开发可再生资源,已成了现今社会的共识,核电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不清洁能源我们应该完全放弃,去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可燃冰,潮汐能等等这些对环境友好又可持续开

发的能源,甚至,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开发洁净煤技术。 【反方三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如何消除核矿开采问题我想请对方辩友注意一下,在铀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矿,它们一般集中堆置在地表的特定地方并形成尾矿库。这些尾矿中虽然绝大部分的铀已被提取,但是仍然有少量的铀残存在这些尾矿中,持续的对环境释放辐射。另外,这种大规模低水平放射性物质引发的另一个环境问题就是氡的析出,可能大家不知道,尾矿中析出的这种叫氡的物质一种强致癌物质,它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可是在铀矿中,氡的含量却很高,若防护不当,氡气会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人体肺内,引起α粒子的内幅射,对人体产生伤害,难道我们能看着尾矿周围的居民每天都受到氡的侵蚀而无动于衷吗?还有,开采铀矿石还有产生大量的带有辐射的废气废水,这些废气废水该如何处理?难道直接排向环境中去?我想对方辩友也不希望这么做吧,可事实却就是这样的,这些带有辐射的废水废气被我们直接排向了大气,直接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请问对方辩友,我们是要这所谓的核电还是一个健康美好的安全的生存环境? 【正方三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对于核矿开采问题毕竟少量,同时反述潜在危害 第三部分自由辩论 【正方×辩】 【反方×辩】恐怖事件,核电生态环境 【正方×辩】 【反方×辩】万一性,突发性,不好保证

共青团走的历程

共青团走的历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八十多年来,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一、为建立新中国英勇斗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青年作为社会进步群体,在马列主义影响下,投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并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继上海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之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开始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1925年1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第三次

全国代表大会。会上,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组织以新的姿态投入到革命战争中。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先行出征,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埋葬北洋军阀统治的大决战以摧枯拉朽之势,全面展开。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参加北伐军、支持北伐军,用无数光荣的战绩,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瑰丽的篇章。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共青团组织带领团员和青年勇敢地加入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战斗行列中,青春的战旗在各个革命根据地也高高地扬起。 共青团五大以后,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青年运动日趋活跃,共青团组织也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在革命根据地,随着地域的扩大,共青团组织也迅速壮大,到1930年10月,根据地团员数量达到10万人,共青团直接领导的青年半武装组织——少年先锋队也得到迅速发展,少先队员的数量最多时曾达到80万人。1933年8月成立的“少共国际师”用光荣的战绩,让共青团彪炳青史。“共产青年团礼拜六”,用拥军优属、发展生产的实在成绩,给共青团留下了光荣传统。 1935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更加广泛团结全国各界青年参加抗日,党中央决定把共青团改造成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共青团组织被改造,但是党领导的青年工作和青年组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