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龙泉镇中心小学集体研究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案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4=5 被除数除数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3.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4题。 要分的糖葫芦有几串?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小朋友2串糖葫芦,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分几个小朋友?商应该写几?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认识除法(1)

第三课时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除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情况写出除法算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情况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设备: 桃子图片或其它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种动物最爱吃桃子吗? 生回答(猴子)。 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交给了他的孩儿一个任务,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二、探究与体验 1.出示:6个桃子,每盘放2个,可以放几盘? 原来是让小猴分桃子呀!你们赶紧也分一分,看谁最聪明。 师:每盘放2个,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就是每盘要放同样的的桃子。 师:每盘放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 回答:平均分。 师:那你们就用学具代桃子分一分吧! 学生动手分桃子。 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把6个桃子,每盘放2个,可以放3盘。) 师说明:每盘放2个,就是每盘放同样多,也是平均分,因此,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你能自己试着写出来吗? 生试着写除法算式。

汇报:6/2=3 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汇报。 有6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3份。 师: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试着说一说:6表示要分的总数,2表示每2个一份,3表示分成了3份。 如果学生汇报有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2.刚才,我们解决了猴子分桃的问题,现在,我们学校又新进来20个足球,并且要求把它们放到筐里,每只筐里装5个,需要几只筐?问:每只筐里装5个,什么意思? 就是每只筐里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学生再用学具分一分,分完后,自己写出除法算式。并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算式的意思是什么。 20/5=4 表示把20,每5个一份,分成了4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像加、减、乘一样,除法算式中,每个数也有自己的名称,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名称吧! 要分的总数20,也就是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并写在相应位置的下面。 学生互相说一下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说一说。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 1.让学生自由读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读给小组同学听。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全班汇报。 2.需要几个书包?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最后写出算式。 全班订正。 3.每个笔筒放几支铅笔?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第4课时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 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15÷3=5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思考问题: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 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除法算式:20÷4=5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盘。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 每份2个,分成了()份。 每份3个,分成了()份。 每份6个,分成了()份。 2. 读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5=2 15÷3=5 18÷2=9 48÷8=6 56÷7=8 28÷4=7 3.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个4。 20里面有()个5。 四、课堂作业

2019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法: 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交流总结时可采用演绎法概括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小熊猫分竹笋图。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帮助小熊猫分了12个竹笋,今天,小熊猫要分多少个竹笋?怎么分呢?请看图。 从图上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题。) 教师小结: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5。 (1)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4个4个地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

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12个) 每份2个,分成几份?(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师: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份2个,分成了6份,12÷2=6。 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6份) 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剩下的两道小题。 2、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4题。 灯泡一共有12个,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让学生把每2个灯泡用铅笔圈一圈。 灯泡一共有12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12)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表示每几个一份?除数应该写几?(每2个一份,除数写2)可以装()个灯座,商应该写几?(12÷2=6)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社么?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设计 古井镇古井小学赵长结 2017.02.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4页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经历操作平均分的过程中,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能语言描述平均分,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培养初步表述能力,思维能力。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课件出示: 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算式:读作: 1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算式:读作: 二、激发兴趣,引入问题 师:同学们真厉害,连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叔叔也知道了你们很聪明,所以想请你们帮帮他,给小熊猫们分竹笋,你们愿意吗?我们先来数一数,看看今天饲养员叔叔为熊猫们准备了多少个竹笋? 课件出示竹笋图,学生数。 然后课件出示4个盘子图。 你们能把这20个竹笋,每4个放在一盘,看看每个盘里可以放几个竹笋吗?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教学例5。 1.动手操作,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小组通过画、连、圈、摆等方式体会平均分。 各组展示操作过程,并表述含义。 师小结: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 )盘。 2.算式表示,深化除法,认识名称。 师:上面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算式表示成? 生展示算式互相说算式含义。(板书:20÷4=5)

师:“÷”表示什么? 生:平均分。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20除以4等于5。 师:我们知道了算式的含义,那么除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一样,各个部分都有一个名字,你们想知道吗? 课件展示: 20 ÷ 4 = 5 ↓↓↓ 被除数除数商 三、及时巩固,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师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1)先让学生按要求动手摆一摆。 (2)怎样列除法算式? 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份2个,除号后面写2;可以分成6份,等号后面写6。 读除法算式:12除以2等于6。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把12按照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6份。 师: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第2题,学生独立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小测(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 )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0 ÷ 4 = 5 ↓↓↓ 被除数除数商 七、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除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复习旧知。 1、谈话。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

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 (请学生读一读) 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2、复习题。 (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盘。 (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 平均分)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例题。 (1 )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再点击出示: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辆。)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及初步认识除法的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及初步认识除法的练习题一.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下面画“√”· 二.先用6根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三.你能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吗? (1)☆☆☆☆ ☆☆☆☆ 8颗☆.每4颗一份.分成了()份· (2)☆☆☆☆ ☆☆☆☆ 8颗☆.每2颗一份.分成了()份· (3)□□□□□□□□□ □□□□□□□□□ ()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四.先想一想怎么分.再填空· (1)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2)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3)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8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4)6棵松树.每2棵种一排.可以种()排· (5)10个○.每5个可以拼成图形五环.能拼成()个·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二) 一.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 12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 )根· 2. 12根小棒.平均分成3堆.每堆( )根· 3. 12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每堆( )根· 二.先画一画.再填空· 1. 2. 三.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1. 2. 有12篮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 )篮· 四.看图填一填· 1. 2. ( ) 个☆,平均分成( )( )个△,平均分成( ) 10把香蕉.平均放在2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 )把。 ○○ ○○ ○○ ○○ ○○ ○○ ○○ ○○ ○○ ○○ 有20个○,平均分成( )△△ △△ △△ △△ △ △ △ △ △△ △△ △△ △△ 有( )个△,平均分成

除法各部分名称

除法各部分名称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能够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实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5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3、作业:练习三6、7题。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及初步认识除法的练习题

一、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下面画“√”。 二、先用6根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三、你能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吗? (1)☆☆☆☆ ☆☆☆☆ 8颗☆,每4颗一份,分成了()份。 (2)☆☆☆☆ ☆☆☆☆ 8颗☆,每2颗一份,分成了()份。 (3)□□□□□□□□□ □□□□□□□□□ ()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四、先想一想怎么分,再填空。 (1)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2)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3)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8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4)6棵松树,每2棵种一排,可以种()排。 (5)10个○,每5个可以拼成图形五环,能拼成()个。

一、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 12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 )根。 2. 12根小棒,平均分成3堆,每堆( )根。 3. 12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每堆( )根。 二、先画一画,再填空。 1. 2. 三、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1. 2. 有12篮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 )篮。 四、看图填一填。 1. 2. ( ) 个☆,平均分成( )( )个△,平均分成( ) 10把香蕉,平均放在2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 )把。 ○○ ○○ ○○ ○○ ○○ ○○ ○○ ○○ ○○ ○○ 有20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 △△ △△ △△ △ △ △ △ △△ △△ △△ △△ 有( )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三) 一、先圈一圈,再填空。 (1)○ ○ ○ ○ ○ ○ (2) △ △ △ △ △ △ △ △ △ △ △ △ 6个○,每2个一份,分 12个△,平均分成4份, 成了( )份。 每份( )个。 二、想想填填。 1. 2. 3. 4. (1)12颗糖,每3颗分一份,分成了( )份。 (2)12颗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颗。 (1)每束有( )个气球,( )束一共有( )个气球。 (2)一共有( )个气球,每束有( )个,分成了( )束。 (3)一共有( )个气球,平均分成了( )束,每束有( )个。 (1)有( )副手套,每副( )只,一共有( )只。 (2)一共有( )只手套,每( )只配成一副,配成了( )副。 (3)一共有( )手套,分成了( )副,每副有( )只。 (1)15只蜜蜂,每( )只排一队,排成了( )队。

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乘、除法解答。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7×5=()9×6=()()×4=32 35÷5=()54÷6=()32÷()=8 35÷7=()54÷9=()()÷4=8 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

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的意义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种算法,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 3,4和12在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 分组讨论:根据上面乘法算式和各部分的联系看,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教学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提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什么?(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什么?(积)(教师板书) 2、教学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锦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5和练习三的有关练习。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认识了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学生喜欢的卡通画面人手,从熊猫平均分竹笋的活动中用“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的实例引入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把新知的教学置人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 学情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含义及名部分名称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及各部分名称及关系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特别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理解除法的含义,同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形成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深对除法各部分名称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列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7+58=85 82-30=52 8×9=72 2.谈话:这些算式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同样的,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除法算式,每一部分也有它们自己的名称。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精品教案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内容: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读法、写法和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3.练习。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要分的灯泡有几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灯座2个灯泡,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分几个小朋友?商应该写几?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2.doc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2 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 二、教学目标: 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 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 小练习: 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 小练习: 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 59页自主练习4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2017-09-18 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 二、教学目标: 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 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 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 小练习: 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案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

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页1 第 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初步认识除法》教案

初步认识除法。(教材第13、第14页)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或说明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有加法、减法和乘法,并且知道加法与减法是相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与乘法相对应的第四种运算方法呢?那又是什么运算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第四种运算方法——除法。 【设计意图:借助对话,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1.教学例4。 师:请看图,说一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4) 生:大熊猫有12个竹笋,它想把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是啊,谁愿意帮帮大熊猫,告诉它每盘放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盘放3个,我是1个1个地分的,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的问题。 师:像这样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是12÷4=3,“÷”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就是把15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5÷5=3,所以每个盘子里放3条鱼。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0÷2=5,所以每份是5根。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0÷5=2,所以每份是2根。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通过例子去体验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用除法来表示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教学例5。 师:瞧,大熊猫又忙什么呢?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5) 生:大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多少盘? 师:能放多少盘?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们可以画图圈一圈,就很容易知道可以放5盘。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教案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圆片和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八个圆片平均分,每人分2个,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 2、要求仔细观察,老师分的过程,从中得出除法算式。(8÷2=4)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小熊晶晶为了招待好朋友,一大早去挖竹笋,共挖了20个,打算每位朋友分4个,请问小熊共邀请了几位朋友? 2、请同学两人一组用带来的小棒代替竹笋,在桌子上摆摆。(发现每堆4个,可以分成5份) 3、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呢? 20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一份,就是每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分成5份就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其中,20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 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分的圆片总数都一样,只是每份数在变化,因而导致份数也在发生变化。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对除法算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认识了组成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还对它的意义也进行了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它们! 五、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后,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在本节课一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演示8个圆片应怎样分时,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我的分的过程只是让参与的同学明白,而大多数同学则没有看到或没看明白。其次,在上课过程中我自己讲授的时间过多,没有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听的很乏味,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本节的知识点是讲了很多,但学生的收益却很少。下节课,应注意从这些方面下功夫。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除法 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36—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啊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 讲述:小朋友,星期天你们假日小队经常活动吗?今天小明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每辆车坐2个人要坐()人。)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学除法算式 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 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 边板书: 6÷2=3) 除号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 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教学第37页的例题。 (1)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例题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板书:6枝铅笔 3人每人()枝]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 谈话。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 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 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复习题。 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盘。 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例题。 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辆。)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教学除法算式。 a、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除法。 b、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3辆,算式可以这样写:6÷2=3 c、“÷”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 d、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 e、6÷2=3这个除法算式中的“6”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这个除法算式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完成“试一试”。 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 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 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看,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除法算式个部分名称 1.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所给的信息。 2.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并知道各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3、在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过程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所给的信息 难点:知道各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预设: 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主题图,获取信息: 从这幅图画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2、通过这2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能放几盘?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根据问题列出除法算式: (1)根据信息和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想? (2)算式怎么列? (3)读算式 2、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师讲解:被除数、除数、商 板书对照: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2)提问:20、4、5在题目当中表示什么意思? 20表示20个竹笋,4表示每盘里有4个,5表示刚好能放5盘。也就是说20里面有5个4。 3、小结揭题:上面我们所学的就是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 (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先用12个○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每堆6个,分成了( )堆。 12÷□=□

每堆3个,分成了( )堆。 12÷□=□ 每堆2个,分成了( )堆。 12÷□=□ 2、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0÷5=2 15÷3=5 18÷2=9 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6除以3等于2。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 四、思维训练 □+□+□+□=8 □= 12=○+○+○○=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而不和加法、减法、乘法的混在一起? 教后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