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城市发展规划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委、省政府“一点一线”和“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促进株洲市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报请国家建设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二、城市性质

株洲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

三、城市规模

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90万人(常住人口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

四、城市职能

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现代物流中心,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

五、城市建设目标

本规划期内,株洲市市区实现特大城市的规模目标,发挥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新型工业基地的作用,成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强大,设施完善,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园林城市。

六、城市建设发展战略

1、建设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及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2、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以综合社区为单元的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加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配套,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宜人的生活环境,成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七、市域城镇发展目标

2010年,实现对现有城镇体系格局的初步调整,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初步形成网络状格局,攸县撤县改市(以下称攸州市),成为市域次中心城市;2020年,形成完整的市域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市域重点建制镇为纽带,以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2010年市域人口为39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20年市域人口为42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八、市域城镇经济区划分

市域经济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城镇经济区。

(一)北部经济区——由株洲市区、株洲县和醴陵市组成,为市域核心区域。

(二)中部经济区——由攸州市和茶陵县组成。

(三)南部经济区——以炎陵县为中心。

九、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市域指株洲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醴陵市、攸县、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的行政辖区;市区指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的全部行政辖区;城市规划区为市区全部辖区范围。市域总面积为11272平方公里;市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536.7平方公里。

十、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向西依托株洲大道、西环路形成河西新区;向北沿长株高速公路和莲易高等级公路形成田心、龙头铺新区;向东沿东环北路和新塘路形成金钩山、大丰、桂花新区;向南沿枫溪路和南环路形成枫溪新区。

十一、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江两岸双中心,二主五次七组团”城市空间结构。“一江两岸”即依托湘江,东西两岸的城市发展地带;“双中心”为城市快速环道以内湘江两岸的城市中心区,包括河西新城中心和河东芦淞旧城中心;“二主五次”指湘江两岸城市中心所在的河东、河西两个紧凑发展的城市主组团和栗雨、枫溪、荷塘、田心、石峰五个城市次组团。

十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一)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363.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8.03%,人均居住用地28.03平方米;规划常住人口住房成套率达98%,暂住人口住房向出租式公寓转变。

新区住宅建设实行住宅小区化和小区规模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旧区住宅建设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以社区为单元实施系统的改造,增加配套设施,适当降低旧城中心区的居住用地比例,引导人口向中心区外疏散。

居住用地由30个居住区和社区单元构成,其中一类居住区6个,规范城市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行为,建立廉租房服务体系。

二)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051.8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10%,人均17.10平方米。按城市、组团、社区(居住区)三级布置公共设施体系,形成两个市级中心,五个组团中心和四个社区(居住区)中心。

1、建设三大区域性经贸交流中心。在河西新塘片区规划建设新的金融商务办公中心;在河东芦淞商贸中心建设以服装和小商品为主的交易展示中心;在河西的栗雨高科园,建设以高新技术及信息发布、商贸洽谈和定期的省市文化经贸周(节)为主题的区域性会展中心。

河东核心组团原则上不增加市级行政办公用地,在河西核心组团规划市级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用地沿天台山路和黄河北路两侧布置;城市四区根据各自实际,在新开发地区结合组团级城市次中心建设新的区级行政办公用地。

2、建设大型区域性公共文化设施。在河西核心组团建设市级大型公共设施,包括文化艺术中心(包含歌剧院、音乐厅)、市公共图书馆和图书交易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株洲历史博物馆、科技馆、书画艺术馆、广电出版中心(集影视传媒、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影视博览区);河东核心组团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完善文化园内文化娱乐设施为主,在湘天桥、田心、向阳广场、东湖、枫溪等片区建设区级的图书馆、文化中心、影视城;保留红旗广场地段原市青少年宫用地功能不变,改造完善为区级文化娱乐设施。

3、建设三大文教区。文化路教育区控制用地3平方公里;龙头铺教育区规划用地2平方公里;河西教育区发展重点以新塘片区为主,规划用地2平方公里;其它科研用地主要结合现有基础适当向高新技产业开发区“一区三园”集中。

4、系统地建设面向社会各阶层的文化、体育、休憩服务设施。

5、医疗体系规划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三个层次。

6、规划在荷塘组团的大丰地区、清水塘片区的喻家坪地区和枫溪组团的七斗冲地区建设三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其中大丰地区和喻家坪地区为面向中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和大型货物集散市场结合大丰、喻家坪、七斗冲物流配送中心统一规划建设;一般性生活资料集散中心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布置。

7、建设5个综合性农产品市场,包括中南农副产品大市场、东湖农副产品大市场、湘天桥农产品大市场、芦淞水果大市场、枫溪农副产品大市场;建设3个林产品市场,包括建宁、田龙和栗雨林产品大市场;建设3个综合性畜牧产品市场,包括东湖、田心和枫溪畜牧产品大市场。

三)工业用地规划

调整工业用地布局,由分散布局向园区集中。规划工业用地2291.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09%。城市核心组团原则上不再新增二、三类工业用地,重点在城市次组团发展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对传统工业区进行技术和环境的提升改造;对于地处城市中心区,不能发挥土地级差效益,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将其逐步关、迁;在城市核心片区边缘零星分布的工业,根据相对集中布置的原则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控制其发展规模,并进行土地置换,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对于内部效益较好,外部规模经济及工业技术水平较高,用地结构合理,对城市发展干扰较小的工业区,适当保留并完善其配套设施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河西园区、田心园区、董家塅园区组成的“一区三园”。规划总用地约2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0平方公里。

2、传统综合工业区

清水塘综合工业区:以冶金、化工、建材为主体的工业区,重点加强对传统工业的环保改造和产品的升级。

杉木塘综合工业区:以能源工业和建材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园区。

月塘综合工业区:以现有硬质合金工业及配套产业为基础的工业园区。

宋家桥综合工业区:以铁道交通设备制造为主导,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综合加工工业区。

董家塅综合工业区:以航空动力机械和摩托车制造为主导的机械制造及配套产业综合工业区。

3、中小企业工业区

建设金山、戴家岭、建宁、长岭4个中小企业工业区,发展进入门槛较低的工业产业,吸引中小型民间工业投资。

十三、综合交通规划

增加新的交通干线及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与长、株、潭三市交通发展战略接轨;建立与现代化区域性大城市相适应的,完善、协调、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组织;对外交通以株洲为中心,实现与长、潭、衡三市城区“1小时出行圈”及市内交通“半小时出行圈”的目标。

加强对城市建设决策的科学管理,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和设施,前期需要进行综合交通影响评价。

一、对外交通

一)公路规划

1、规划上瑞高速公路(北线),分别在白马垅、龙头铺和分路口与320国道及莲易公路、长株高速公路和省道S211设立互通;远期上瑞高速公路(南线)从主城区以南经过。

2、规划长株高速公路从田心至黄花国际机场;规划320国道改线从清水塘经法华山中段,沿湘黔铁路与湘潭城市环道相接。

3、建设铜双公路从铜塘湾至湘潭双马一级公路;规划将株雷公路、株浏公路提高至二级公路标准;省道S211城区段按城市主干道标准改造。

4、规划新增长途客运站6个;公交换乘枢纽与长途客运站规划建设相结合,实现长途与公交零距离换乘;货运站主要依托喻家坪、大丰、枫溪物流园配套设立,同时设立6个货运中转站。

二)铁路规划

1、沿京珠高速公路东侧建设京广客运铁路专线,同时在天元区建设客运站;预留沪昆客运铁路专线走廊,并在天元区客运站预留并站条件。

2、完善现有株洲铁路主客站。

3、在龙泉路地区京广线与浙赣线之间设立客车整备所和立体疏解线。

4、利用喻家坪货站、四三○厂专线和七斗冲站的铁路运输资源,增加新的铁路股道,建设适宜铁、公、水联运的喻家坪、大丰、七斗冲三大现代物流中心。

5、在株洲北站北侧规划300万吨/年的综合性铁路货场一处。

三)水运规划

1、调整湘江沿岸码头布局,合理利用湘江岸线。湘江白石港上游岸线限制货运码头建设,搬迁中心城区内砂石码头和渡口船厂,货运码头向石峰大桥下游岸线发展。货运码头重点建设铜塘湾港区,完善永利港区和白石港码头;结合湘江风光带的建设,完善建宁公共事业及客运码头;新建河西凿石码头,成为水上游览观光码头;在渡口附近建设一处战备码头;在霞湾新建油、气等危险品码头。

2、在空洲建设航电枢纽工程,实施湘江航道三期开发工程,使株洲市区湘江段全线达到国家III级航道标准。

四)航空运输规划

株洲的航空对外交通港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规划建设长株高速公路,使株洲至机场的时间缩短为30分钟。

二、城市道路交通

一)规划目标

1、加快城市快速路网与主要干道系统建设,切实加强支路特别是中心城区和工业组团支路的疏通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2、加强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提高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

3、优先发展大容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的主导地位,适时发展私人汽车、严格控制摩托车,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4、充分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和长株潭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市际轨道交通系统。

二)城市道路规划

1、规划期内形成快速路“一环四射”,河西城区九条主干道“环形放射”,河东地区十二条主干道“六纵六横”的主干道系统,市区次干道共104条。

2、建设20个主要城市开敞空间,共55.04公顷,各级中心区建设17个专业集中停车场,共24.38万平方米。

三)跨湘江、跨铁路通道规划

1、跨湘江通道:在现有株洲大桥、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基础上,增设红港大桥、芦淞大桥、枫溪大桥,并预留曲尺大桥和栗雨大桥桥位。

2、跨铁路通道:规划跨干线铁路通道十八处。

三、城市公共交通

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城乡公交体系,承接30~35%城市客运交通量。

公共线路按公交专用线及大站快车线、组团区间线、组团内部线三个层次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按300米吸引力半径计算,覆盖城市面积的50%以上;按500米吸引力半径计算,覆盖城市面积的90%以上。

二)城轨交通规划

根据长株潭一体化规划中城轨交通规划,规划市区轨道交通网总规模35公里,呈十字型布局。

十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人均绿地10.6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02平方米,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45%。

以湘江风光带为主干,河东城区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绿带与河西城区华山路绿化带、长江西路绿化带、栗雨片区中央绿带以及城市快速环道绿带组成城市绿色带状网络,结合城市道路绿廊,连接城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绿化广场,形成环、楔、廊、园有机联系的城市绿地系统。

十五、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措施

一)合理规划,预防污染;

二)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

三)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

四)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五)加强对城市水体的保护,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

七)加强对城市声学环境的保护;

八)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九)重点加强对清水塘地区环境的综合整治;

二、清水塘地区污染防治规划

一)控制以SO2、粉尘为主的大气污染和以Hg、Cd、As、氨氮为主的水污染,到2010年,该地区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以内,环境质量全面达到环境区划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二)重点治理株冶、诚信化工、永利化工、智成化工、株洲火电厂等主要排污企业。

三)抓好节能、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工业“三废”,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

四)完善清水塘地区道路系统,改善地区排水设施,大幅度削减工业废水排水量和污染排放量。

五)制定地区土壤改良、植被种植规划,改善恢复自然生态景观。

三、酸雨防控规划

一)酸雨综合防治目标:到2010年,削减SO2排放总量,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争取使空气中SO2、二氧化氮浓度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酸雨频率低于10%;到2020年,空气中SO2、二氧化氮浓度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酸雨频率稳定在10%以下。

二)酸雨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2、实施SO2排放许可证制度,积极推行排污交易政策;

3、全面推行SO2排放收费制度;

4、采取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推行清洁燃料、加快SO2排放大户的治理进度,加强小型燃煤锅炉的污染控制等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

十六、综合防灾总体目标

按照“平灾结合、预防为主、反应快速、策略有效”的原则,完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一、城市防洪抗旱规划

一)城市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与江河治理相结合,御外洪与治内涝相结合,防洪工程建设与市政建设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二)城市抗旱规划

综合治理,因害施治,夯实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抗旱能力。

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市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35万亩以上。

积极实施病险水库加固、现有水库扩容、新建水库、完善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城市供水应急调度,规划将大Ⅱ型官庄水库及中型大京水库作为城市备用水源。

二、城市消防规划

城市消防以预防为主与防消结合,均衡布局与重点防护相结合。规划公安消防站19个,其中加强站1个。城市供水管网管径、压力、消火栓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满足消防供水要求。近期解决旧城区消防给水、消防通道被阻塞占用等问题。

三、城市人防规划

城市建设应全面兼顾人防要求,人防工程应符合“区片防护,支干成网,配套齐全,平战结合”的总体框架。完善并加强防灾通信和指挥系统建设,逐步提高防灾通信和指挥系统的现代化水平。

四、城市公共安全防控体系规划

建立公共安全防控网络,整合社会防控资源,加强防控设施建设,普及提高公共安全意识。

五、非常见自然灾害防灾规划

一)城区内一般建设工程按峰值加速度0.05g(VI度)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地震安全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二)在城市、城镇、村镇建设用地选址时,须避开断裂带、溶洞区、矿藏区、液化土区及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陷、地裂、崩塌的地质不良地带。特别是在石峰山-天元区东湖-栗雨南不稳定断裂带上严禁建设构筑物,该区域控制为城市绿地。

十七、远景设想

株洲城市远景空间结构为“一主三区”,城市人口为180-230万人。“一主”即城市快速环道为骨架的主城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是株洲主要核心地区;“三区”即新马新城、云田新城和远景纳入市区的渌口城区。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我市要按照“两型”理念、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务实精神的要求,推动由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综合型产业城市转变,由一般的产业城市向现代创新型城市转变,由产业集中型城市向要素集纳型城市转变,由建筑和人口过度密集城市向森林田园型城市转变,由阶层比较分明的城市向发展共享型城市转变。

我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统领发展全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弘扬“火车头”

精神,按照“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要求,坚持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跨越、环境带动、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动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

——科教先导。强化和提高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实施数字城市工程、创新型城市工程、人才支撑工程、教育提升工程,建设“智慧株洲”。

——产业跨越。强化优势,突出重点,围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实施“5115”旗舰工程、新兴产业崛起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园区攻坚工程,建设“动力株洲”。

——环境带动。强化地区竞争关键是环境竞争,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实施基础设施支撑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城镇拓提工程、社会环境优化工程,建设“绿色株洲”。

——民生优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施收入倍增工程、促进就业工程、社保全覆盖工程、健康惠民工程,建设“幸福株洲”。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方面,提出“两个基本”,即:提出确定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力争基本建成“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示范区;致力于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在标志性指标方面,提出“三个翻番”,即:实现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在具体指标方面,提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五个方面共38项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增加了6项。指标的设置与“十一五”有较大的不同:一是指标分类增列了民生改善和科技创新类指标;二是大力加强了民生指标,该类指标增加了6项,比“十一五”规划增加了60%,且多数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主要发展指标为:GDP年均增长13%,到2015年达到24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累计达到70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

入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2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到2015年调整到5:55:40;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5%。

三、功能和空间布局

1、主体功能区布局。市域范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市区,株洲县、醴陵市、攸县以及茶陵、炎陵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镇区规划范围。尤其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区1864平方公里范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增量空间。

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炎陵县、茶陵县,以及其他县市区的各类宜农土地、坡度较高的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地区等。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

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炎帝陵、神农谷、云阳山、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湘江、渌江、洣水、官庄水库、洮水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区,各县市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是作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结构、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土空间,实行强制性保护。

2、交通布局

公路。全市突出“一圈、一网”,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一圈”,即形成从市区到各县城一个半小时高速公路通勤圈。建成茶界高速、分炎高速、炎睦高速和岳汝高速浏醴段、醴茶段、炎汝段等续建项目;争取建设星渌大道株潭南环线株洲段、茶陵至界首、莲易高速公路株洲段、朱亭至江西莲花等高速公路,形成“四纵六横”架构。“一网”,即普通公路

主骨架网。城际干线建成洞株路、铜霞路和天易大道延伸段等,新建武广客运站至湘潭城际干线,形成“一纵四横”格局;建设长株攸快速路和株洲王家坪至株洲县澎皮港一级公路,以及G106茶陵至炎陵、S315攸县至分水坳等,逐步形成“五纵十二横”一般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改造、提升醴茶铁路,建设衡茶吉铁路,在市域形成“井”字形铁路网架。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规划预留从云龙到武广片区的轨道交通通道,在城区形成“X”形轨道交通框架;

航空。建设株洲通用机场、推进炎陵通用机场的前期工作;

水运。合理布局湘江沿岸货运、客运、游艇码头,形成功能配套的码头梯级布局。

3、城镇发展布局

市域。“一主两次、两轴四带”。以株洲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以106国道(岳汝高速)、S211沿线(长株攸快速道)为纵向轴,以老320国道、S315省道、S320省道、S321省道及炎资公路为四个横向城镇发展带。

市区。“一体三极、三环七射”。一体三极:突出中心城市的整体性,加快城区的提质改造,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同时形成三个方向的城市发展极:北接长沙,依托迎宾大道,建设云龙新城。西连湘潭,延伸拓宽株洲大道,建设新马卫星城;南带“两江三镇”,规划建设王家坪至三门道路、改造提升枫溪新城至渌口道路,建设枫溪新城和大渌口区;拓宽提升红旗广场至沪昆株洲东站道路,建设白井卫星城。以“三环七射”为市区发展骨架;“三环”为株洲城区内、中、外三环,即通过建设铁东路,形成城市内环;加快城市快速环路与主次干道接口的建设,完善城市中环;以京珠高速、醴潭高速为基础,争取建设京珠高速东线(或星渌

大道)、株潭南环线,形成城市外环。“七射”是建好进出中心城区的七条通道,即时代大道、云龙大道、荷塘大道、红旗广场至沪昆株洲东站、枫溪大道延伸段、王家坪至三门道路以及株洲大道延伸段。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左右,市区人口达到150万左右。

4、主要产业布局。树立“圈层布局”和“象限布局”相结合的理念,逐步改变工业围城的格局。在市区中环大道以内主要发展高档服务业和便民服务业,在中环大道两侧沿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中环大道以外合理布局发展工业,逐步引导中环大道以内的工业企业适时外迁。

工业。突出优势产业、优势地区,优化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区七园”,“一区”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园。其中: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河西示范园重点发展汽车、风电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等产业,打造汽车及其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汽车城、医药现代化及健康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田心高科园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变流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轨道交通城;董家塅高科园重点发展航空装备产业,打造航空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航空城。“七园”包括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宁经开区、醴陵陶瓷工业产业园区、渌口经开区、攸州工业园、茶陵经开区和九龙工业园。重点布局发展有色深加工、环保、服饰、陶瓷、机电、农产品加工、纺织等产业,打造服饰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陶瓷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服饰城、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

服务业。在市区形成“一区三圈”的格局。一区:在云龙示范区,集中发展优势特色服务业。三圈:内圈,在中环大道以内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精品商业、总部经济和其它高端服务业等。中圈,在中环大道沿线两侧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外圈,在城市外围和城

郊大力发展宜居小区、生态休闲、体验、观光等产业。在县城,根据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人口分布相应发展旅游业、区域物流业、生活服务业、涉农服务业等。

农业。形成“一廊三带”发展格局。一廊:在106国道沿线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长廊。三带:一是城郊高效产业带,在株洲县—醴陵西地区,重点发展蔬菜、观光休闲农业和水产品养殖业;二是规模化优质产业带,在醴陵南—攸县—茶陵北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规模良种禽畜养殖;三是山区特色产业带,在茶陵南—炎陵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果、中药材和高效经济林、生态林和特种养殖。

四、重点任务和发展动力

(一)加快“两型”产业体系建设。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5115”旗舰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兴产业崛起工程,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电力机车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国家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新能源装备及能源供应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四城三基地”,提高工业在全省、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建成1个千亿级、4个五百亿级、2个两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7%以上,实现5年再造一个工业株洲。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职教培训、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涉农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产业;逐步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力争到2015年,占GDP比重达到4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方向,以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经营模式、现代组织形式、现代装备技术、现代专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在全省率先形成有特色、高效益、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力争实现农用地成建制规模经营。到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顺应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趋势,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小集镇的城镇体系,重点建设1个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3个县城、10个万人以上重点镇、100个千人以上中心村。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政策,加快电动公交、绿色公交、快速公交建设力度,完善好公交站场。提升优化长株潭公交线网。力争到2015年公交出行达到全方式出行的40%以上。全面完成城区水厂工艺设备改造扩建,启动第二水源项目建设,加快云龙新区供水系统建设,启动攸县二水厂新建工程。完成河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五县(市)等6个污水处理厂后续建设,建设白石港污水处理厂一期、枫溪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清水塘工业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云龙示范区污水处理工程。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全面完成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完成60%的建制村村庄规划。基本实现水泥公路通村达组。全面完成酒埠江、官庄水库灌区配套改造,启动中型水库建设工程,完成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治理任务,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完成行政村农村配电网改造和户表改造。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成沪昆高速客运专线株洲段及株洲东站、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衡茶吉铁路株洲段;重建株洲火车站;改造提升醴茶铁路、醴浏铁路;争取建设田心—云龙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试验线,规划并争取建设沪昆高铁—武广高铁连接线。城市道路。完善配套中环大道;建设城区东环线;建设好铁东路,形成城市内环;建设株潭快速南环、星渌大道,形成城市外环。完成株洲大道延伸段、迎宾大道、航空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