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双哨之旅

6月10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 点半,大家起床吃了早餐,买了干粮。带上实习所需工具:枝剪,号牌,采集袋,标本纸(吸水草纸)、标本夹,绳子,采集记录本,笔,铲子,雨具等物品。8 点半准时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双哨,9点半到达了目的地,老师给我们讲了植物标本的几种采集方法:(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要选择生长正常无病无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才标本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采集时用枝剪不能用手折,采标本大小要适中。(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与木本植物相同,但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各部分之外,必要时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茎和根系等,尽量挖取,因为有时候地下部分是我们辨别分类的重要依据。我们就开始行动了,要走的山路真的很长,我们边登山边采标本,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植物实习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既考我们的专业知识,又考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踏着脚下的泥土,我们走上了一条“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路……中午我们都饿了就聚在一起吃午饭,实习真的很艰苦,但有了同学老师在身边,难吃的干粮也在大家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噎了下去,吃了饭,休息了一会,我们下山了,12点开始了压标本,让我们在疲劳之中又找到了快乐。我们相互交流着所见到的植物,有说有笑的采着标本乘车回来到学校。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的探索学习方法。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我们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学会了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初步掌握了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机会。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学会了观察、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植物群落生态研究地域性很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研究传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现在影响很大的当属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本部分主要讲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 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 (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范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 (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 3. 调查记录的准备 (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 (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 (4)6个特征要接近: ①种类成分要接近 ②结构形态要接近; ③外貌季相要接近; ④生态特征要接近; ⑤群落环境要接近

植物群落野外调查知识要点

生态学植物群落野外调查知识要点 1.经、纬度:参考GPS数据; 2.地貌类型: 【平原】1、冲积平原;2、三角洲;3冲积扇;4波状平原;5台地;6洼地; 【山地】7、高山;8、中山;9低山;10、丘陵;11高原;12、准平原;13、喀斯特;【坡位】1、山顶;2、上;3、中;4、下;5、坡麓; 【坡向】1、N;2、W;3、E;4、S;5、彼此中间; 【坡形】1、凸;2、平直;3、凹;4、复合;5、阶梯; 【风向坡】1、向风;2、侧风;3、背风; 3.土壤水分:参考土壤水分仪数据; 4. (扩展知识:植物的每一层也可以分为多个亚层;同时,在每一次群落调查中要当场划分植物群落的层,并绘制群落垂直结构图,记录各层的高度和主要的种类及其生活型;)5.生活型—— 植物生活型(life form)植物对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表现出来的生长类型,如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垫状植物等。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例如,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干旱生境中有相同生活型的肉质植物,其亲缘关系相隔甚远:仙人掌属于仙人掌科,景天属景天科,芦荟属百合科,龙舌兰属石蒜科,但却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自19世纪初洪堡(von Humboldt)以外貌特征划分生活型至今,已建立多种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丹麦植物生态学家劳恩凯尔()建立的系统。他按越冬休眠芽的位置与适应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五大

生活型类群。在各类群的基础上,按植物的高度、茎的质地、落叶或常绿等特征,再分为30个较小的类群。 (1)高位芽植物(phaenerophyte)【Ph】 高位芽植物(phaenerophyte)渡过不利生长季节的芽或顶端嫩枝位于离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上。如乔木、灌木和热带潮湿地区的大型草本植物都属此类。根据芽距离地面的高度,又可将其分为大型(30米以上)、中型(8~30米)、小型(2~8米)和矮小型(~2米)四类。再根据常绿或落叶,芽有无芽鳞保护的特征,将其进一步分为12个类型,加上肉质多浆汁高芽位植物,多年生草本高芽位植物和附生高芽位植物,合计有15个类型。 (2)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Ch】 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距地表的高度不超过20~30厘米,在不利于生长的季节中能受到枯枝落叶层或雪被的保护。可分为四个类型:矮小半灌木地上芽植物;被动地上芽植物,即一些枝条太纤弱而不能直立只能平伏于地面的植物;主动地上芽植物,这类植物也平伏于地面,但枝条并不纤弱,而是主动地横向伸展;垫状植物。常绿的和落叶的藤本灌木或小灌木〔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欧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垫状植物,留有一部分茎的草本植物(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等都属于此类。 (3)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H】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在不利季节时地上的枝条枯萎,其地面芽和地下部分在表土和枯枝落叶的保护下仍保持生命力,到条件合适时再度萌芽。可分为原地面芽植物、半莲座状地面芽植物、莲座状地面芽植物三个类型。地面芽植物是可越过不良生活期的抗性芽接近地表的植物。冬季在地面上有放射状的丛生叶,而中央具有芽的堇菜类、月见草(Oenothera lamarckiana)、草莓、日本海伦(Heloniopsis japonica)、伸出带叶的茎的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直立金丝桃(Hypericum erectum),或具有枯叶鞘包着芽的翦股颖(Agrostis matsumurae)、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等都属于这类植物。J.Braun-Bla -nquet等将附生藻类、固着或叶状地衣类、叶状苔等低等植物都归入此类。在寒冷地区,雪层能保护其免受低温的伤害,因此这种生活型的植物很多。

野外调查方法

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面简要介绍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方便学生查询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GPS、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方格绘图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二、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 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主要在于对记录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见表2-1。 2.其他野外记录表格 根据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的不同,通常采取不同的野外调查方法。其他野外调查的记录表格在取样方法中分别论述。 三、环境调查 在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过程中,必需对所要调查的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周围环

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详细记录。目的是为了考察、研究环境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关系。一般来说,应该对径度、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环境状况、人为干扰、群落类型等做较为详细地调查和记录。 l 径度和纬度的测定 应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测定径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l 海拔的测定 应用海拔仪可对所在地的海拔进行测定。但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海拔仪以前,必须在已知的海拔地点校正海拔仪的准确测高,然后才能使用海拔仪。由于海拔仪的工作受气压影响很大,所以晴天和阴天所测海拔略有差异,应给予必要的校正。 海拔仪中外圈的数字(0~999)表示海拔高度0~999m,而900数字下方的椭圆形中的数字表示km。如果椭圆形的指针在0和1之间,长指针所指的外圈数字就是当地的海拔高度;如果椭圆形的指针在1和2之间,当地的海拔高度则是1000加上长指针所指的外圈数字,例如,椭圆形的指针在1和2之间,而长指针所指的外圈数字为610,那么当地的海拔高度就是1610m;如果椭圆形的指针在2和3之间,当地的海拔高度则是2000加上长指针所指的外圈数字;依此类推。 l 坡向的测定 用一般的罗盘仪可对所在地的坡向进行测定。站在坡面上,面对整个坡下,手持罗盘仪,使之保持水平状态,并使罗盘仪与自己的身体呈垂直状态,然后从罗盘仪上读数。注意:缠有紫色铜丝的指针(S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指的是南,而另一指针(N极)指的是北。 罗盘仪中有0~360°的刻度,认真思考指针和刻度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看出自己脚下坡面的坡向。例如,S极所指数字为235°,N极所指数字为45°,那么坡向应该是北坡偏东45°,记作N45°E 。又例如,S极所指数字为130°,N极所指数字为310°,那么坡向应该是西坡偏北40°,记作W40°N 。 l 坡度的测定 用一般的罗盘仪可对所在地的坡度进行测定。站在坡面上,面对整个坡下,将罗盘仪竖起,使罗盘仪中底部的半圈数字向下,让罗盘仪有镜的一方向外,并使罗盘仪的上部平面与坡面呈平行状态,右手板动罗盘仪背部的杠杆,使得罗盘仪中长型水平管中气泡居中,此时长型水平管下方的指针所指示的数字便是该坡面的坡度。 l 坡位的测定 根据研究样地设置在坡面的位置确定坡位,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等几种类型。 四、取样面积的确定 1.目的 通过特定群落种-面积曲线的绘制,掌握确定样方面积的方法。 2.材料准备 钢卷尺、皮圈尺、方格纸、记录表格等。 3.一般说明 此法开始使用小样方(草本群落用10cm×10cm、灌木群落用20cm×20cm、乔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介绍 植被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 (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 (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有旅行家札记、县志、地区名录等等都可以收集。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如果有野外考察汽车、野外充气尼龙帐篷及简易餐具则更好。 3. 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 (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总表见表5-1。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分表只有一个格式的表,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表的格式见表5-2。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表(分表)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5-3、表5-4、表5-5。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 (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4)6个特征要接近: ①种类成分要接近; ②结构形态要接近; ③外貌季相要接近; ④生态特征要接近; ⑤群落环境要接近;

生态学实习 森林群落调查样方法

实习森林群落调查——样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森林群落的调查方法,掌握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群落基本特征的理解;了解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得到群落中各成份的重要值,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一份完整的野外调查记录和室内计算资料。 2)每人写1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内容自己定,可以利用每小组的调查资料写,也可以结合所学的生态学知识,结合实习中观察到的,写实习的收获、感想、体会等,格式按《浙江农林大学学报》规范要求写。 实习报告参考提纲如下: (一)总实习报告 1)引言:包括实习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等 2)外业工作: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3)内业工作:资料统计的内容、方法 4)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实习的收获、体会、感想、见闻 二、仪器工具 测高器、皮尺(测绳)、钢卷尺、罗盘、样方线、记录用表、海拨仪、GPS、望远镜、照相机、植物标本夹、标签、枝剪、手铲、小刀、地形图。 三、实习内容 1、观察 结合课堂教学,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例如: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成层性),季相,森林凋落物,树种耐阴性,林下更新,群落演替等。 2)植物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 4)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 2、样方调查 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样方面积一般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所谓最小面积,就是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最小面积通常根据种---面积曲线来确定。一般来说,亚热带地区大样方面积可取20×20m2,分成等大的4块进行调查。分乔木小样方,灌木小样方,草木小样方调查。 乔木小样方:10×10m2×4个 灌木小样方:2×4m2×4个 草本小样方:1×1m2×4个或5个 3、调查记录 (1)物候期的记录

地理野外调查方法总论

第三章地理野外调查方法总论 地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地理学就要走出室内、接触野外、探究地学奥秘。地理野外实习,可使学生在野外找到地理概念的原型,从而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地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3.1 地理野外实习调查区选择 地理野外实习要求选择一个典型的地区。 1 地理内容丰富多样 受各种因素影响,亦为了提高时效,地理实习大多为多学科的综合实习。因此,实习区应可能选择地质、地貌、自然地理、生物地理、土壤、人文地理景观多样的区域,以满足多学科需要。学生既能看到丰富的地理现象,又能较容易掌握各种地理现象的典型特征及相互关系。 2实习区范围紧凑 野外实习的时间有限,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跑遍较大区域,并考察实习区的多种地理现象,必须尽可能选择一个面积适中的实习区。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为丰富的实习内容。 3 实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所选择的地区的地理现象,具有地理事项的代表性。这样,当进行了一个区域的野外实习后,掌握了其地理考察的方法、对地理物体分析研究的过程、地图和遥感资料的应用、其他工具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后,可推广到其它地区。 4 交通方便 对于野外教学实习,应选择交通形式多样、通讯联系较为方便,而且在实习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交通联系也较为方便的地区,步行和乘车有路可循。 5生活方便 教学实习不同于探险性 庐山地区地域范围大小比较适中、地理内容丰富多样(就地貌而言,除了风沙、黄土、现代冰川之外)、交通通讯方便、地理位置适中,是较理想的地区。 §3.2 地理野外实习内容的确定 地理野外实习一般划分为,地质基础实习、普通地理实习、部门地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多数情况下,首先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选定野外实习区,其次,据选定的实习区的地理物体和现象组织野外实习内容。野外实习内容深度和广度与所选定地区直接相关,凡是选定地区具有的地理物体和现象都作为野外实习内容,当然应该区分主要和次要。 1 据实习区地理现象而定 一般认为实习区的地理特征决定了进行实习的内容实质。但是,并不是实习区内全部地理现象全部纳入实习范围,往往选择代表性的现象,如植被的典型代表,庐山有三千多种植物不可能——都是实习对象,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即代表面要广 2 据教学要求选定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介绍植被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范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有旅行家札记、县志、地区名录等等都可以收集。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 如果有野外考察汽车、野外充气尼龙帐篷及简易餐具则更好。 3. 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 总表见表 5-1。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分表只有一个格式的表,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 1/ 42

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表的格式见表 5-2。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表(分表)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 5-3、表 5-4、表 5-5。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 (4)6 个特征要接近:① 种类成分要接近;② 结构形态要接近;③ 外貌季相要接近;④ 生态特征要接近;⑤ 群落环境要接近;表 5-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群落名称记录者样地面积海拔高度坡向日期地点坡度群落高总盖度野外编号室内编号

生态学种群调查方法

第三章生态学调查方法 第一节基本问题 一、调查目的 通常的目的是估测某种群在一定面积中的个体数,或整个种群的大小。一种做法是调查研究区域内的所有个体数,但不现实。因此必须取样。 1、种群大小估计 1)随机取样通常是最佳选择,因为没有偏差(人的主观通常是有明显偏差的) ●划定一个长方形区域 ●将其划分成一个网络 ●对每一个网格编号,并用随机数确定要调查的小区 2)随机数产生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 ●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 ●电话簿上的最后一位数 ●随机地从手表上某一时刻开始读100秒后的数 ●随便出一个4位数,各位数相加的和 3)如果研究地段生境有明显的分异,则可分层取样;先把研究地分成不同的生境,然后再在个类型中随机取样。 4)种类调查时的技巧:每天作一个得到物种总数的统计,绘制一条曲线,可以指示进一步调查的效率。 2、种群变化监测 1)最好不要改变调查方法,尽管改进后的方法效果可能更好 2)如果改变方法,必须使两种方法的应用有一个重叠期,以便不同方法调查结果的比较3)同时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 4)详细而确切地描述调查方法 5)最好对调查区域或物种个体进行定位 3、确定种群的生境需求 比较物种分布点与随机样点的情况: ●该种的多度 ●捕食种或天敌种的多度 ●巢穴多度与生境或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注意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只调查该种分布的最佳生境而不调查缺如的生境 4、寻找物种减少的原因 ●确定种群需要的生境条件,然后分析这些因子是否发生变化; ●比较该种仍存在和该种已消失的生境 ●在分析种群变化时,对繁殖和更新成活的限制因素的调查研究通常非常重要 例:英国白垩土半自然草地的特有物种银斑跃蝶(Hesperia comma)日渐稀少,人们发现雌蝶喜欢在羊茅(Festuca ovina)叶上产卵,就设立保护区;种群确更少。比较发现该蝶喜欢

生态学野外调查报告

生态学野外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时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初步的地理科研能力,以及进行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独立的重要教学环节。 1.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调查的能力,并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加强课堂 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进一步认识生物的中间关系,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学习和掌握简单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调查地点: 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 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24日 调查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位于华南农业大学长岗山。树木园分为引种试验区、树木分类区、造林实验区、育种试验区、生态恢复区及水生植物区等6个功能区,园内现有植物种共1065 种,包括华南地区各类森林的主要构成 树种、珍稀濒危植物、经济植物、园林 植物、荫生植物、水生植物。引入栽植 的濒危植物62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 护的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金花茶和 “蕨类之王”的桫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有观光木、福建柏等20种,国家三级 保护植物有吊皮锥、白桂木等36种, 广东省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等4种。此 外,园内引入大量的珍贵用材树种、芳 香植物、药用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木 本粮食植物、果树及观赏植物等。而我们则要在这片树木园中观察物种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其作用类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 1、中性作用,即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事实上,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没有相互作用是相对的。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本文就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浅括。任何科学研究都包括两个层面,即如何思考和如何做。生态学研究需要先对自然界或实验室中的生态现象进行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再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综合,然后用数学模型找出生态学规律。最后本文就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学,研究方法,展望 ABSTRACT Inthispaper,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任何科学研究都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根据已有理论,提出科学问题。然和通过观察记载、测计度量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归纳法予以系统分析。再根据研究结果,演绎新的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判断这一过程成功与否。从50年代开始,生态学研究方法一方面趋向专门化,针对不同对象和问题,设计了各种专用的方法技术;另一方面是强调系统化,表现是为各类生物系统制定出生态综合方法程序。生态学研究的专门化与系统化同时并进,彼此汇合,是学科方法体系日趋成熟的标志。下面就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阐述。 一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 1基本逻辑:归纳与演绎 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或然关系(即非确定性的相互关系)的推论过程。亚里斯多德最早提到归纳法,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FrancisBacon是归纳逻辑的奠基人的《新工具论》(1620)。他提倡通过归纳事实,产生低级的理论,再由低级的理论上升到高级的理论,最后形成公理,从而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他的逻辑方法是对中世纪欧洲神学欺人自欺的演绎逻辑的反动,并且是近代实验科学的方法论。归纳法在现代数学中的代表是概率统计。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是超出其前提的。通常经验主义重视归纳法,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推论过程。由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三段论是最早总结出来的一种演绎推理。而古希腊时代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代表了演绎逻辑的典范。演绎是根据已有的前提假设,确定性地推演出新的结论的过程。从而遵循从一般到一般或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演绎法在现代数学方法中代表是代数。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会超过其逻辑前提。而理论思维重视演绎推理。 所以归纳可以从众多的个别事例中提出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假设,而演绎则根据已有的与假设相关的确定性前提来逻辑严密地验证这些假设的正确性,并且可以根据现有的少数确定性命题(如规律、公理等)和已知的事实发展出合乎逻辑的具体结论。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原地观测 ②受控实验 ③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 2.原地观测的内容: ①野外考察 ②定位观测 ③原地实验 3.生态学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 ①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②生态学的数值和排序 ③生态学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4.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层次观 ②整体论 ③系统学说 ④协同进化 5.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 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2.

3.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2)非生物因子 按性质分:(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形因子(5)人为因子 按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1)密度制约因子(2)非密度制约因子 按生态因子稳定性:(1)稳定因子(2)变动因子 4.地形因子包括哪些?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经纬度坡度 5.气候因子包括那些数据? 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大气降水风速风向降水量 5.地温(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测量;大气降水用雨量器和雨量计测量;空气湿度用温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表测量。 6.水样的采集:现场测定的有PH值、电导率和溶解氧。 7.色度的测量方法: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 ②稀释倍数法 ③分光光度法

8.了解GPS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发送 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 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 1.取样的定义与类型:抽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推断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成为取样。 ①主观取样 ②客观取样(概率取样法) 2.客观取样包括哪些取样方法并了解各取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样方的设置是随机的,即每一样品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相等的;一般随机取样的方

生态学野外实验调查报告

实验一、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测定及其比较(一)、实验内容: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水分、容重和pH测定的仪器与使用方法;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 (二)、目的要求: 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悉若干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比较分析以上生态因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异同及其原因。(三)、主要仪器设备: 温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环刀、铝盒、 土壤钻、小铲、烘箱、50ml小烧杯、玻璃棒、土壤筛(孔 径1mm)、分析天平、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等。 (四)、实验方法及原理: 根据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等仪器使用方法和观 察记录方法后,在校园中选取一块森林生态系统,开展土 壤温度、土壤含水量、pH等的时空测定。 温度计: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主要介绍土壤 温度计。土壤温度计的原理与构造与一般的水银空气温 度计相似,所不同的是土壤温度计一端弯曲,以便读数。 土壤温度计有不同长短的一组温度计组成,以测定不同 深度的土壤温度。测定时,在土壤表面挖不同深度的小 坑,把不同深度的温度计埋至不同的深度(注意温度计 的底部与地表平行),把土填回,用手压实,一小时后便可读数,本次实验所用温度计为实验室一般温度计。 pH计:pH计有多种类型,可根据精度的需要选用不同的pH计。本实验使用PHB-3便携式pH计。该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为±0.02pH。测量时,先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校正后,用纯净水冲洗测定电极并用干净纱布拭干,便可对被测溶液进行测定。 土壤水分测定: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分析生态系统

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附录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面介绍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方便学生查寻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 海拔仪、地质罗盘、GPS、大比例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二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 1 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 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见表1。 表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

2 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 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和附生等均通用。即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见表2。 表2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表 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 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3 样地记录表 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3、表4、表5。 表3 乔木层野外样方记录表 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 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表4 灌木层野外样方记录表 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 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表5 草本层野外样方记录表 群落名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 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 三取样方法 1 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样方面积应一般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所谓最小面积,就是只有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涵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最小面积通常是根据种-面积曲线来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