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8.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人民版必修2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8.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

形成教案人民版必修2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习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世界贸易体系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其影响。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建立的目的和影响。

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基本情况,探讨“三大支柱”的国际影响和历史地位。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并结合二战后初期的相关史实,通过材料阅读法、讨论法和数据分析法等,进一步认识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然性以及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围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了解,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认识到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通过对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了解,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了解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关系,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们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教学流程】

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外国商品。

【让学生举例充斥于我们生活周围的外国商品:服装、饮食、电器等】

问:为什么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外国商品,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

答:经济全球化。

投影: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集中在金融和贸易里,而且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

投影: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投影:

我们今天首先来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请同学们想一想: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系?

答: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投影:

问:这两张示意图反映了二战对世界经济格局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0第一段和“知识链接”的内容,了解二战后初期的美国经济状况。

投影: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请思考: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美国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分成两目:第一目标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目叫做“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说明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两部分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什么体系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0寻找答案。

答: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投影:

(板书)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⒈建立:1944《布雷顿森林协议》

⒉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0第二段,了解《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

投影:

小明的困惑

小明的爸爸在海尔集团驻美国办事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寄生活费给小明的爷爷。每次拿到汇款爷爷都会高兴的对小明说:“你爸爸又寄来美金啦!”

小明不解的问:“爷爷为什么把美元称为美金?”

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其实这跟《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内容有关。

(板书)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⒈建立:1944《布雷顿森林协议》

⒉主要内容:两挂钩一固定

投影:

美国财政部长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还成立了两个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151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并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这两个机构的职能。

投影:

答:向IMF求助。

问:5·12大地震后,汶川需要大笔资金用于地震灾后重建,应该向哪个国际机构申请贷款?

答:世界银行。

投影:

中新网2009年3月21日电:3月20日,世界银行同中国政府签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复与重建贷款项目提供7.1亿美元的贷款。这一项目是世行迄今最大的紧急救援贷款项目。

我们来总结一下:货币贬值、收支失衡找——IMF;恢复、发展缺资金找——WB。

刚才在阅读“知识链接”的时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最后一句话: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为什么会这样?

我再举一个例子:2007年英美两国都推出世行行长候选人,英国推出了前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布什

推出了佐利克,尽管布莱尔名声大,呼声很高,结果可想而知,关键位置美国人可是绝不含糊。

问:美国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特权?

答:⒈成员国认缴的资金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⒉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认缴资金最多。

这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板书)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⒈建立:1944《布雷顿森林协议》

⒉主要内容:两挂钩一固定

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

投影: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请思考: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积极方面:有利于自由贸易,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投影:

关于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我们可以用数字“321”来概括。想一想:3、2、1分别指什么?

答:3个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2个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1个霸主——美国。

如何评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二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

年为11%。

答: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自由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投影:

材料三美国财政部顾问怀特说:“只要美国反对,就不可能做出任何重大决定,基金组织实际上将至少不会成为反对美国的工具。”

材料四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

答:消极: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外国商品,从而增加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直观感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职能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先让学生阅读P.151“知识链接”,然后通过冰岛和汶川两个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分清两大机构职能的不同,

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151页“学习思考”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空前增强,英、法经济受到打击,美国企图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抢占世界经济霸权,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课本第152页“学习思考”

答: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美国在决策中拥有特殊地位,并具有重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部都设在美国华盛顿,由美国在担任关键职务,美国拥有占总投票权1/5以上的投票权,从而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和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

课本第152页“自我测评”

答: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课本第15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1

答:企图依靠自身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抢占世界经济霸权,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课本第15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

答:通过建立“国际清算联盟”,与美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课本第15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3

答:经过长达数月的争论,迫于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1944年,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精题分解】中考历史复习三十三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精题分解】中考复习三十三: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奥巴马在总统大选获胜后说:“美国,我们已经走过了漫漫长路。我们已经历了很多。但是,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北美大陆会议宣告美国独立式在哪一年? (2)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当选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吗?为什么? (3)为了克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4)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国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1776年(1分)(2)有关(1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黑奴的后裔在今天才可能当选总统。(2分)(3)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 调整工业;兴建公共工程(4分)(4)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率先进入以信 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2分) 2.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3.二战后不久,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是 A. 要依靠大国援助 B. 要实行国有化政策 C. 要加人世贸组织 D. 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4.新华网北京2008年9月28日电:2007年8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延续至今已14个月之久。这场危机肇始于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并随房市继续向下探底而呈逐步升级和扩散之势。2008年9月,随着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强行“国有化”,雷曼兄弟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变身转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次贷危机更引发了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美国正经历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救治经济危机?(1分)这一措施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你如何看待这一措施?(3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3)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复苏经济,请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答案:(1)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全国工业复兴法》(1分)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 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浅谈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姓名:张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学期:2011年春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创造了很强的社会 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由私人垄断阶段进入到了国家垄断阶 段,其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的联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永远不能得到纠正的。 关键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严重缺点 罗斯福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于他所说的永远 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 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 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 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着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有了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 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甚至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增大,迫 使他们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就开始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

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复习练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新人教版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选择题 1.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带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C.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D.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代二十年间,经济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3.对图示中二战后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4.对下图变化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A.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援助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欧洲和日本挑战 C.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D.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5.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出现“黄金时代”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石油价格暴涨 B. 世界局势安定 C. 新科技革命推动 D. 殖民扩张加剧 6.二战之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个近二十年的“黄金时代”,该“黄金时代”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的建立与支持; B.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政治上获得了独立; D.继续向殖民地榨取财富。 7.2013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自3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加之欧盟对华接连提起的对光伏电池及光伏玻璃的反倾销调查,国内光伏行业再添“新伤”。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主要作用是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 ③被誉为“经济联合国” ④在国际舞台上努力用一个声音说话,影响越来越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面对与欧盟的光伏贸易摩擦,我们可以向()组织申请解决 A.联合国 B.欧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8.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A.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 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联合国安理会作用加强 D.欧洲联盟的建立 9.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10.二战后,促进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和苏联的大量援助 B.西欧国家的劳动力素质高 C.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D.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恰当 11.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 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B. 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C. 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从理论体系上讲,本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 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 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

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 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 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封建社会: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为基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全 部被地主阶级掌握,农民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租用地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导案

九下-单元四-战后主要资本国家的发展变化-导案 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战后的繁荣 1、战后美国繁荣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美国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发展。 (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战后美国繁荣的表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思考题:战后美国是如何发展经济的?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可以从中学习那些先进经验?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1、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2、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二、新经济的出现 时间:20世纪90年代 表现:美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美国经济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特点:低通胀、低失业率、减少财政赤字,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信息化和全球化。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原因 时间表现特点原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战后繁荣持续发展, 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 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 和军事工业 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危机调整70年代危机,经济地 位下降 80年代调整,经济发 展受到制约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 受到1974-1975年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 通货膨胀的困扰 债务负担沉重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持续稳定发展 进入新经济时代-信 息化和全球化 改革社会经济 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完成对工业的技术改造 书上P.51活动探究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致描述 1、原因: 政策措施-调整经济政策,发展高新产业,重视基础教育。 实力地位-国际地位提高,军事经济实力提高。 政治野心-确立世界霸权。 2、特点:发展速度居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过程周期: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体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可以从社会在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的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的回圈,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一次转化。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看,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轮回。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位居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知道早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力与不断萎缩的社会消费之间的矛盾”。资本的利益机制就在于以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在这个过程当中,劳动者的工资被不断压缩,消费市场相对缩小。但从根本上讲,探讨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不能离开对于资本本质的认识。资本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增殖。资本增殖实现的最基本手段是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扩大也是解决资本在其价值实现方面障碍的基本手段。第三世界工业化引发了西方资本从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向全世界的大规模跨国运动。新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主动实施的财政与金融扩张,为二次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源泉,并使其生产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而对技术革命成果的掌握和运用,以及通过自我调节使西方国家获得的更大的支配资源的能力和掌握更多的经济实力,又为西方国家控制第三世界国家所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其实行新殖民主义的经济剥削,提供了物质手段。这些因素的综合,有力地促进了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趋势,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造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传统的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矛盾。这就造就了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强劲的发展。 (一)科技革命对西方经济的有力推动 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开拓了许多新产业。高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是西欧,日本和美国。 1.科技革命开创了新兴产业,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由于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与效率大大提高和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 2.新科技革命在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秩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这一规模空前的工业化进程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战后西方经济的再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第三世界工业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作用,第三世界工业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进程,它从开始便与西方资本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大大地扩展了西方资本的运动空间,引发了西方资本向全世界范围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西方资本提供了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第二,为西方产品提供了新兴市场。第三,为西方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其他初级产品。发展中国家约有2/3的出口产品,其中主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是输往发达国家的。极其低廉价的能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发动机"。 (三)财政、金融扩张缓解了生产过剩危机 在90年代初各国相继发生经济危机期间,金融领域的混乱与动荡加剧。主要国家货币的比价大起大落。欧洲货币体系自1992年起多次陷入混乱状态。各国股市剧烈动荡。银行频频倒闭。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考试题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 8·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 1.(2007年高考文综34题)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2007年高考单科21题)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 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3.(2011年高考文综24题)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4.(2008年高考23题)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5.(2008年高考24题)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6.(2009年高考24题)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复习目标(2分) 1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政治、外交、文化等 方面的关系;知道欧洲联盟,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意义;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 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2 重点掌握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难点是西欧、日本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复习流程 【流程一】复习导入(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双方、性质、结果、影响从而导入战后经济的发展 【流程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请自己把以下内容掌握住 12分) 1 20世界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最大的负责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2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的成果 B政局相当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共同体,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 下列史实不符合美国国情的是() A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B 1998年,“硅谷”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C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D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流程三】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请自己把以下内容掌握住12分) 1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分别及共同原因是: 2 欧共体成立的时间、背景、意义: 3 欧盟的前身及意义: 4 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西欧、日本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做一做(3分)1促使195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冷战的结束 D欧盟的建立 2 标志着欧洲进一步联合、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的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3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 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考连接(测试一下自己吧?13分) 1 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医治战争的创伤 B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C争取美国援助 D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 2 二战后,西欧经济振兴的原因中,不包括() A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 D利用霸主地位,输出资本 3 二战后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不包括() A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 B美国推动下的民主化改造 C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D中国与日本的政治结盟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B西欧国家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取得了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 C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D西欧国家在五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5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前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植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使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2)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3)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布置作业: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给我国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五复习了这单元,你有什么收获与不足?请记录下来。(3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体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可以从社会在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说明这个观点。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的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的回圈,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一次转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浅谈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姓名:张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102030505009 课程名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学期:2011年春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 但也创 造了很强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由私人 垄断阶段进入到了国家垄断阶段,其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的联系都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应当而且必须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是永远不能得到纠正的。 关键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严重缺点 罗斯福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于他所说的永远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

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 有了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 甚至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增大, 迫使他们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就开始了。 第二,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原来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变为机器大工业。这一变革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生产的社会化形成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扩大了各个生产部门的分工,而且把各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一种产品的各个部分生产和工艺操作,都变成了专业化生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发明,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成本降低, 产品质量更有保证, 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第三,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即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榨取剩余价值。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第四, 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更加广阔。商品的价值量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的。所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 货币与资本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从资本运动总公式的分析中,马克思得出结论,资本不同于货币,它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之所以增殖,是因为资本家在购买阶段买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的观点,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购买到了劳动力这种商品。所以说,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也就是说,资本家必须雇佣到劳动力从事劳动,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得以存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劳动者是自由人,有权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奴隶社会的奴隶因为没有人身自由,所以不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其二,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农民有土地,也不用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各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是商品。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本质上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报酬。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劳动者拥有劳动力,但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为了维持生存,劳动者不得不将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为了生产,资本家必须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这样,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就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工人拥有出卖自己劳动力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力,而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权支配工人的劳动,有权占有劳动产品。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表面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以说,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一种剥削制度。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 1、美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尤其繁荣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危机和调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备注:新经济的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四个),值得中国借鉴的三个方面(课本上已记) 2、西欧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四个共同原因。值得中国借鉴的三个方面。 3、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过程(60年代欧共体 1993年欧盟)、目的、作用。 4、欧盟成立的作用,采取的措施,地位,旗帜。可供中国借鉴: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5、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明治维新、二战后)表现、影响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模式,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1964年被迫下台。 二、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后果: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四、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合并。 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发展变化 亚洲:印度1947年独立领导人:尼赫鲁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后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亚洲新独立的国家中韩国、新加坡发展较快 非洲:北非埃及(1952 纳赛尔真正独立)1956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60年非洲独立年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拉丁美洲:1959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中东地区: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 中东问题的根本原因:领土争端 中东和平的最大阻力:大国介入 一、冷战政策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课本84页) 2.冷战信号 ------铁幕演说 3.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称霸世界 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6.冷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 7.冷战政策的表现: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高三历史必修二训练题(19) 1.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 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 C.国有化的推动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在英国,福利项目之多、政府向国民提供的津贴和补贴名目之繁杂,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二战后,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 A.强化了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D.淡化了资本主义性质 4.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 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5.“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推行私有化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④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7.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 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8.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9.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 解读正确的是( ) 图6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